首页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先秦时期是我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所以传说中历史人物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上。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思想观点。 战国时期学术界空前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各家各派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设计构思了自己...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先秦时期是我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所以传说中历史人物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人们的生存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上。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思想观点。 战国时期学术界空前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各家各派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福利思想观点,设计构思了自己所理想的社会模式,为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节 孔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被称为“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 , 一、仁者爱人 ,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论语》一书,讲到仁的地方有五十八处之多。“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论语?颜渊》) , 孔子“爱人”的广泛性 。要求统治者由尊神转为尊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民众。孔子认为,治国要重民,他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孟子?梁惠王上》载:“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对用像人形的俑陪葬都感到愤怒,可见他对奴隶也是有仁爱之情的。这说明孔子“爱人”的广泛性。 , 当然,孔子的爱人是有差等的,在亲疏方面要按血统远近来分。首先要爱自己的父兄,这就是所谓的“孝弟(悌)”,其次是爱自己的近亲,又次为远亲,最后才是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人。 , 孔子认为,要爱人,首先要视人若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 加之于别人。 , 爱人还表现在济人危难,助人为乐方面。见有人遇到困难,要竭力相助。孔子曾说:“见 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 二、富民思想 , 孔子曾指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 (《论语?里仁》)明确肯定了人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的合理性。 , 孔子主张富民,在去卫国的路上,孔子说:“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论语?子路》)。这里的“庶”就是人口众多的意思,在这众多的人口中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孔子认为,在人 口增加之后,就要让他们富裕起来。 , 鲁哀公与孔子弟子有若谈论国家的用度不足时,有若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 语?颜渊》)”这话实际上反映了孔子的观点。有“藏富于民”的思想意识。 , 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意思是:粮食充足,武备修整,老百姓对国家就 信任了。 , 如何解决贫穷问题,孔子提出了“安贫”的主张。《论语?季氏》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 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思是:我听说有国有家的诸侯和大夫,不愁贫穷,而 愁财富分配不均;不愁人民太少,而愁境内不安。如果财富分配均匀,就没有贫穷;境内和平了,就不会感到 人少;境内平安了,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财富的多少不是问题,财富的占有不均才是问题。由此可见,孔子解 决贫富问题所考虑的主要是通过均平财富维护社会秩序而不是民众拥有财富的多少。 , 孔子把发展生产视为财富的来源,他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这就是说,生财有条重要原则,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生产如多于消费,则人民的财货自然日趋富足。说明发展生产是增加财富之道。 , 富民思想经孔子宣扬论证后,就开始成为先秦时期流行的社会福利思想之一。以后的儒家学者都继承了他的这一思想。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虽然在不少问题上都反对儒家的观点,但在富民问题上却和儒家基本一致。 ,三、减轻赋税 , 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孔子提出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节用是要求统治者要以俭治国,节约国家开支,不要奢侈而耗费民财。宋朝的朱熹对孔子“节用而爱人”的思想进行了发挥说:“先圣之言治国而有节用爱人之说,盖国家财用皆出于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缺,则横征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者,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是以将爱人必先节用,此不易之理也。(《朱子大全?己酉拟上封事》)” 孔子指出:“苛政猛于虎” 。(《礼记?檀弓下》)在泰山附近,他听说一位妇人的公爹、丈夫、儿子为逃避苛政,躲进荒山野岭中,结果都被老虎吃掉了。可这位妇人宁愿再冒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也不愿意回到有苛政的地区。孔子愤然地向学生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 孔子反对统治者过分剥削人民聚敛财富。“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 就是说,季氏已经很富有了,冉求还帮助季氏搜刮民财增加财富,孔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子不承认他是自己的门徒,要弟子们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 , 孔子还主张“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就是对老百姓征发徭役要在农闲季节进行,以避免耽误农时,妨碍农业生产。 , 孔子曾提出“过犹不及”的重要命题,儒家曾对此广为发挥。君主取之于民,也不能过和不及。如果剥削过轻,将使君用不足,重了将使民用不足,所以要适度。孔子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 (《左传》哀公十一年)” ,四、安老怀少 ,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就是给民众更多的优惠,帮助众人解脱困境。《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贡问:如果能多方面施与民众并帮助他们,能算作仁吗,孔子认为,岂止是仁,那简直是圣人了。连尧舜也做不到。 , 孔子还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 孔子认为,在一个理想社会中,应该重点照顾老人和儿童。这主要体现在他关于“老安少怀”的理想中。《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路问孔子的一段话:“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是我愿使老年得到安乐,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得到关怀。 , 孔子提倡孝道,也体现了他对老年人福利的重视。依据《孝经?事亲章》所说,孝的基本内容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诚。”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成为一项最重要的伦理观念。在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子女的孝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在当今社会也有其积极意义。 ,四、教育民众 , 孔子不仅承认了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把他们看作是有理智、有感情、有自尊心的人。因此,他强调为政要“教民”,就是用教育手段对百姓进行诱导,反对一味实行暴力压迫。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就是说,行政命令、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民畏惧而不敢犯罪,但却难以消除人民的犯罪动机,只有通过教化,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来规范他们,这样他们不但知廉耻,而且心甘情愿归服。 , 如何才能教化民众呢, , 一是强调取信于民。子贡问政事之要,孔子回答说是“足食、足兵、民信。”又问,假定三者中必须舍去两项,舍什么,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惟独不能舍去信,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 二是要统治者以身作则。孔子认为,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为民众作出榜样,引导民众。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第二节 孟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孟子自称是孔子嫡孙子思的私淑弟子,自诩为儒家正统,是孔子思想的忠实捍卫者。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一、人性善与推恩 , 1.在孟子看来,人的善性是生来即有的,只是这种善性是作为“善端”存在于人心之中。 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告子上》,以下只注篇名) , 2.“四心”是人类道德的肇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者,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告子上》 , 3.虽然人性本善,但社会上仍然有“君子”与“小人”之分,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致。 另一方面是由于本人对学习社会规范不专注所致。 , 4.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孟子要求统治者“推恩”,即将仁爱之心推而广之,施行仁政。他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 “不忍人之心”就是怜悯体恤他人的心理,作为最高统治者,有了这种心理 就可以推行“不忍人之政”。推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运之掌上”即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了 二 、民贵君轻 , 在孟子看来,政权的基础是人民。他指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就是说,得到人民的支持,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欢心,可以做大夫。(《尽心下》)”在天子、诸侯、大夫和人民四者中,人民是最重要的。孟子十分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土地,民众,政事,是诸侯的三样宝贝。 , 孟子通过对历史上统治者覆亡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再三强调君主要“保民而王”、“为民父母”、“与民同乐”,一切轻民、害民的行为,都被他斥之为“率兽食人”。 三、与民同乐 , 孟子认为君主在享乐方面要“与百姓同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就是说,如果君主能与百姓同欢乐,共忧伤,就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就能取得民心,就能取得王位,巩固政权。 四、制民之产 孟子主张给民众以足够维护其生活的“恒产”。恒产主要指土地和园宅。 所谓制,就是订立制度,制民之产就是遵照一定的制度,使百姓获得一定数量的田地,以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 在孟子看来,给民众提供恒产是取得他们支持的前提条件,“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为此,他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梁惠王上》) 孟子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具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 对解决恒产的办法,孟子不主张让农民自行占垦土地,而主张由国家来制民之产,即国家把给予每一农户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 如何使百姓得到土地,孟子认为应实行井田制。他认为井田制是解决土地问题的理想方式。他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滕文公上》)”在孟子设计的井田制中,每家所拥有的土地都是百亩,没有土地占有上的贫富对立,家家可以丰衣足食。 在经济方面,孟子的社会福利思想比孔子更为宽泛。如他提出了于环境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富民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u)罟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意思是:如果不去妨碍耕作收获的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如果不把细密的网撒向池塘,鱼类水产就吃不完。如果上山砍树能遵守规定的季节,木材便可无穷无尽地享用。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永不完,这样便能使百姓生活有保障、死后得到安葬而无所怨恨。生有保障,死得安葬而无怨恨,这才是实行王道的开端。 孟子还主张政府采取对商人优惠的措施发展商业。他说:“市,廛(chan)而不征„„则天下之商皆悦。关,讥(稽)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 (《公孙丑上》)意思是说,在市场上给予场地让商人存放货物,但不收取货物税„„在关卡上只是稽查,但不征收关税,那么天下的商人就会高兴地把货物运到市场上来出售,这样一来,天下的旅客也会很高兴地交通往来。 五、减轻赋税 孟子批判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冷酷和麻木,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同情。他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 当时的统治者不讲仁义,不行仁政,出现了“民有饥色,野有饿殍(piao)”,“老弱转乎沟壑(he),壮者散而之四方”的状况(《梁惠王下》)。而统治者却是“庖(pao)有肥肉,厩有肥马”,“仓廪实,府库充”(《梁惠王上》)。 孟子把他的轻徭薄赋思想概括为一个原则:“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就是主张国家的赋税、徭役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不得听任统治者任意诛求,以至侵蚀百姓的恒产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滕文公上》)”夏、商、周三代,尽管征税形式有差异, 但是税率都是十分之一。孟子认为什一税相对于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比较合理。 孟子还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饿莩,用其三而父子离。(《尽心下》)”就是说,国家有征收布帛的赋税,有征收粮食的赋税,有征劳力的徭役。君子采用其中的一种,缓用其他两种。如果同时用两种,民众便会有饿死者,三种同时并用,那父子也要分离了。 , 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在孟子描绘的的理想社会中,专门提到过老年人的社会福利问题:“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希望天下人达到这样一种道德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孟子尤其注重对鳏、寡、孤、独等穷弱困苦之人的救济。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他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下》)”鳏寡孤独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属于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社会弱者。在孟子看来,周文王实行“仁政”,对鳏寡孤独这四种社会上最穷苦无靠的人给予特殊照顾,才使得周王朝得人心,并奠定了周兴起的基础。 , 孟子认为,对穷弱者进行救助,除依靠以国君为代表的国家政权外,还要依靠家族和乡里组织。孟子在描述井田制时特别强调“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梁惠王上》)”这种观点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少思想家在探索解决社会危机时都曾借鉴孟子的这一主张。 ,七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 ,孟子十分重视教民的作用。认为教育是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人兽之别”,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他明确指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意思是说,如果只讲究吃饱、穿暖、居住安逸而不受教育,人就会失去人格,和禽兽差不多。他认为,“不教民而用之, 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告子下》)” , 孟子还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就是说,良好的令赶不上良好的教化获得民心,政令只能使人民畏惧,教化却能使人民爱戴。良好的政令只能得到人民的财富,而良好的教化却能得到民心。通过教育,最终达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孟子也强调教育要面向社会,要向普通老百姓开放,“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上》)。孟子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兴办学校,对民众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努力办私学,实施对民众的教育,在他的弟子中不乏平民出身的人。 ,孟子说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意思是:父母健在,兄弟无灾,是第一种快乐;上不愧疚于天,下不愧疚于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 人才而进行教育,是第三种快乐。反映了他重视教育的思想。 第三节《周礼》的社会福利思想 相传《周礼》是西汉河间王刘德(景帝之子)从民间收集来的一部古书,但当时并没引起人们的重视。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崇尚古文经,此书才受到重视,被尊为国典。王莽改制失败后,此书又遭到冷遇。到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作《周礼注》,此书又为世人所重,与《仪礼》、《礼记》并列为三礼,成为儒家士大夫必读的儒家经典之一。 《周礼》成书的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近代学者钱穆等认为《周礼》作于战国时期,这种说法目前在学术界影响最大。我们根据此说将《周礼》作为战国后期的作品加以分析。其中有关社会福利的内容颇值得我们重视。 一、救灾思想 《周礼》主张在国家机构中设置主管全国公共储备的机构,设置“仓人”负责建仓储谷,使“谷有余则藏之, 以待凶年而颁之”。主管全国救济的专官称为“遗人”,“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周礼》卷十三)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储藏的粮食其用途是多方面的,有用于救济贫穷者的,有用于养老的,有用于接待宾客的,但县都之委积则主要用于备荒。这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粮食专储专用,以应付不虞之灾,加强了救荒能力。 对于灾害发生后的救济,《周礼》曾提出“以荒政十二聚万民”的主张。这是先秦时期较有代表意义的备荒救灾思想。就是十二项紧急救灾措施。十二荒政为:“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周礼》卷十一) 散利指国家给受灾民众发放救济粮或贷给百姓谷种和粮食。薄征就是灾荒发生后,国家减轻赋税,以减轻灾民的负担。缓刑就是国家对受灾地区实行轻刑政策。弛力就是免除灾民的徭役,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灾后生产的恢复。舍禁指国家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采集,以度过灾荒。去几指在关隘(ai)渡口对过往客商免去稽查、免去关口税,使货物畅通。 眚礼是指简化国家和贵族的生活礼仪,以节省开支。杀哀指简化缩短丧礼的礼仪,以节省费用。蕃乐指将乐器收集到官府暂不使用,要贵族节省费用。多昏指简化婚礼礼仪,鼓励百姓成婚,以增加人口。索鬼神是恢复被废的有关祭祀活动。除盗贼指在灾后严惩盗贼,以保持灾区的社会秩序。 二、对老幼、鳏寡孤独及残疾者的救济 《周礼》中社会福利思想的一个特色是关心老幼及鳏寡孤独的社会福利。《周礼?地官?大司徒》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保息”:指保养百姓,使之繁衍生息 。 就是用六项保养百姓,使之繁衍生息的政策来养育万民:第一是爱护儿童,第二是赡养老人,第三是赈济孤寡,第四是优恤贫困,第五是照顾残疾,第六是平均徭役。涉及到社会弱者的各个层面,老幼、贫穷、和残疾者都是国家应重点救济的对象。 养老是指尊养高年,其中应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尊重年高德劭之人,一是善待鳏寡老人。年老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因时代而异,从《周礼》所定服役之人,“国”中止于六十、“野”鄙止于六十五岁来看,似乎当时国中六十以上、野鄙六十五以上为年老。年老之人享有各种优惠,如老人、孤子可以出席天子的宴会,喝酒不受限制。行祭礼时,年长者受尊敬,饮食在先 。 第四节 《管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管子》 一书的作者并非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而是托名于管仲的一本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集。可能是战国后期齐国崇尚管仲思想的学者编写的 。《管子》中最具特色的福利思想是书中提出的“九惠之教”,即九种惠民的政策。这九种惠民政策包括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和接绝。 一、济贫思想 首先,《管子》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就要对贫困者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九惠之教”规定:“凡国都皆有通穷,若有穷夫妇无居处,穷宾客绝粮食,居其乡党,以闻者有赏,不以闻者有罚,此之谓通穷。(《管子?入国第五十四》下同) ”就是国家设立通穷官,要将穷困者的情况向上汇报,发现无家可归、衣食无着者,能及时上报的,给予奖赏,不上报的,则给予处罚。 其次,要制定和推行具体的救济措施。措施中最主要的是解决关系到民众生存的衣食问题。对贫困民众要“衣冻寒,食饥渴。(《五辅第十》) ”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轻重甲第八十》) ” 第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主要是轻徭薄赋,取于民有度。《管子》提出了“富上而足下”的原则。“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小问第五十一》)《管子》提出的“不夺民财”,“富上而足下”的观点是国家与民众分配财富的重要原则。 《管子》认为,统治者从民众那里获取利益是正常的,但必须适度。如果统治者征敛无度,民不堪命,既害了百姓,也不利于自己,因为“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权修第三》)这已包含了通过经济立法限制统治者对民众剥削的思想。 对农业税的征收标准是:“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大匡第十八》)根据收成,税率控制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灾荒年则免税。商税的征收标准从《大匡第十八》篇我们得知,齐国的商 税是五十税一,是比较轻的。并且,“泽梁时纵,关几而不征,市书而不赋。”(《霸形第二十二》)意思是过河流桥梁不设禁,不征收关税和市场管理税。 如何才能减轻赋税的征收额,《管子》认为,关键是统治者要躬节俭,去奢靡,减少开支。《管子》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赋敛无度极为不满。“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权修第三》)就是说,如果统治者生活奢侈,舟车豪华和楼台亭阁过多,就会使赋税繁重。赋税繁重就会导致民众怨恨朝廷。 《管子》认为,如果不解决民众的贫困问题,就会出现贫富分化,这对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侈糜第三十五》)“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国蓄第七十三》)因此,《管子》主张国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调节贫富的差别,力争做到“富能夺,贫能予。”(《揆度第七十八》) 调节贫富差别的措施在《管子》一书中有很多,如主张国家掌握一部分生产及生活资料,贷或租给贫困的民众。《山国轨第七十四》)将来让民众都用农产品偿还,这样就可以使民众避免高利贷的盘剥。再如,令豪富之家以现金或实物贷与农民,规定低利率或不收利息。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劝放贷者不索还本金,以救济极贫的民众。(《轻重丁第八十三》) 二、救助老幼 《管子》中提出的“九惠之教”中有“老老”和“慈幼”两条。所谓“老老”,就是“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为老老。”(《入国第五十四》) 意思是:国家设有掌老官。老人年七十以上,一子不服役,每三个月政府馈送一次肉食;年八十以上,二子不服役,每月都要馈送肉食;年九十以上,全家不服役,每天都要馈送肉食。老人死后,政府要供给棺椁。平时劝导老人家里的子弟,要为老人精心供应膳食。这是有关老人社会福利的设想。 所谓“慈幼”,就是“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此之谓慈幼。”(《入国第五十四》) 意思是:国家设有掌幼官。孩子多负担重的家庭,有三个小孩,妇女不服役;四个小孩,全家不服役;五个小孩,国家提供保姆,发给两个人的口粮,孩子长到能做事以后停止发送。这是有关儿童社会福利的设想。 三、救助鳏寡孤独 《管子》对孤寡人员是非常关注的,《管子》提出“九惠之教”中的“恤孤”、“合独”都牵涉到对残缺型家庭成员的救助。 所谓“恤孤”是指“凡国都皆有掌孤。士人死,子孤幼,无父母所养,不能自生者。属之其乡党知识故人,养一孤者,一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掌孤数行问之,必知其食饮饥寒身之瘠胜而哀怜之。 ”(《入国第五十四》) 意思是:国家设有掌孤官。凡收养父母双亡又无亲戚收养的孤儿者,收养一个,一子不服役;收养两个,二子不服役;收养三个,全家免役。掌孤还要经常问候孤儿的生活和身体情况。 所谓“合独”,就是“凡国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入国第五十四》)就是国家设掌媒官,使鳏寡者再婚,给予田宅,帮助他(她)们建立家庭,三年内不承担国家徭役。 ,为能及时对国中残缺型家庭成员进行救助,《管子》主张对这些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如“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问死事之寡其饩(XI )廪何如,……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良家其所收养者几何人矣,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问第二十四》) ,四、救助残疾者 , 《管子》中“九惠之教”的“养疾”、“问疾”涉及到了对残疾人和病人的救助。所谓“养疾”就是“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入国第五十四》 )就是国家设养疾官,专门负责聋、盲、哑等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的生活,为残疾者治病,提供衣食,直至死亡。 , 所谓“问疾”就是“凡国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疾甚者以告,上身问之,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此之谓问病。”(《入国第五十四》)就是国家设掌病一官,对老人及一般民众中的患病者给予问候,对于病危者,国君还要前往探 视慰问。 ,五、救助灾民 , 中国一直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五种,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度地第五十七》)自然灾害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管子》认为,灾害爆发后,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对灾民进行赈济。“飘风暴雨为民害,涸旱为民患,年谷不熟,岁饥籴贷贵,民疾疫。当此时也,民贫且罢。牧民者发仓廪、山林、薮(sou)泽以共其财。”(《小问第五十一》)要求政府在灾害发生后,将国库中的粮食发放给灾民,并将山林、川泽向灾民开放,让他们获取生活资料,以度过灾荒年。 ,《管子》中提到的“九惠之教”中的“振困”也提到对灾民的救助问题。所谓“振困”就是“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驰刑罚,赦有罪,散仓粟以食之,此谓之振困。”(《入国第五十四》)就是在灾荒之年,百姓生活艰难,病死者极多,国家要减轻刑罚,赦免罪犯,开仓赈济。 ,《管子》认为,粮食是凝聚人心的基础,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是社会道德存在的基础。“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第一》)粮食也是抗击自然灾害最主要的物资。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生产,注重仓储建设,积谷以备荒。 ,六、重视教育 ,《管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权修第三》)所以,教化百姓的任务虽然艰巨,但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管子》指出,教化得当,就可以减轻犯罪率,民众就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 ,在教育内容上,《管子》一方面重视对民众进行礼义廉耻的教育,“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欲民之有义,则小义不可不行”、“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饬”。(《权修第三》)认为倡导礼义廉耻,应从小处着手,以期达到教训成俗的目的。 , 另一方面,又强调教化和法制相结合,“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乡置师以说道之。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故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权修第三》)这和法家思想是有明显区别的。 , 《管子》还主张按士、农、工、商的职业将国人分成四民,四民分区生活,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为了便于民众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学习生产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同行相邻,世代相传,教学效果更明显 。 , 对那些精通农事的,善蕃育六畜的,善种树木的,善培育瓜果蔬菜的,善为人治病的,善预言年成好坏的,能精通养蚕种桑、使蚕桑无病害的等具有丰富经验和精深技术的人,奖励“黄金一斤”。(《山权数第七十五》)通过这些人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节 韩非的社会福利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韩非子》一书中。 ,一、性恶论 , 荀子是战国时期第一个提出人性恶的代表人物,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观点,并有所发展。 荀子认为,通过后天教育,人性可以由恶变善。韩非认为,人性恶是生理本能无法改造,只能依法限制。 , 从这个观点出发,韩非子认为,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都是自私自利的交换关系。 , 父母子女关系: ,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六反》下引资料均引自此书)” , 一般人之间的关系: ,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备内》)” ,二、贫富分化合理 , 韩非认为,在“争于气力”的 社会里,贫富化是合理的。不能人为地消除这种格局。 , 他认为,贫富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 , 第一,由于人口多而财富少造成的。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货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 (三)带剑者(指游侠),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五)工商之民。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 , 第二,一些人的贫穷是由于其个人的懒惰和奢侈造成的。 , “今夫与人相若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若也,无饥馑疾病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惰也。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显学》)” ,三、反对救济贫民 , 韩非认为,对贫民救助有害而无利。因为: , 第一,施舍贫者,就会破坏法制,给社会造成更多问题。 , “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夫有施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者不止;国无功得赏者,则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故奸私之臣愈众,而暴乱之徒愈胜,不亡何待。(《奸劫弑臣》)” , 第二,济贫是鼓励奢侈、懒惰 , “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而欲索民之疾而作而节用,不可得也。”(《显学》 ) , “秦大饥,应候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果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外储说左下》) ,四、反对足民 , 韩非认为,足民不会给统治者带来好处,相反却会带来祸害。这是因为: , 第一,百姓在财货充足之后会产生奢侈和怠惰之心,因而足民不但不能使人富足,反而会使人堕入贫困的深渊。 , “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HUI)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为非,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上治懦而行修者曾、史也;夫民不及神农、曾、史亦已明矣。(《六反》)”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史鱼,也作史鰌,春秋时卫国大夫,以正直敢谏著名。生病将死的时候,他给儿子留下遗命:“我在卫国做朝官,没有能进蘧(QU)伯玉,退弥子瑕,这是我做臣子没有尽到职责啊。所以,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陈放在窗下,不要出殡,我要用我的尸体来劝谏君王。”他儿子按照他的吩咐做了。灵公来吊唁史鱼时,见到他的尸体陈放于窗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原因。他儿子如实说了,灵公惊愕得容颜失色,说:“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命令以上礼殡之。回到皇宫后,灵公马上采纳了史鱼的谏言,任用了蘧伯玉,疏远了弥子瑕。 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感慨道:“古之烈谏之者,死者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也,不可谓直乎,” , 第二,一般百姓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象老聃那样的特殊人物才能知道满足,因此,把足民作为治国方略是危险的。 , “老聃有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夫以殆辱之故而不求于足之外者,老聃也。今以为足民而可以治,是以民为皆如老聃也。故桀贵为天子而不足于尊,富有四海之内而不足于宝。君人者,虽足民不能足使为天子,而桀未必以天子为足也。则虽足民,何可以为治也。(《六反》)” ,五、愚民思想 韩非认为,只有法律对治理国家有利,他说:“儒以文乱法”。“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五蠹》)。而且认为,民有智慧则难治,“民智不可用”(《显学》),韩非在反对文化、反对民智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主张(《五蠹》)。这无疑是一种愚民思想。 第五节 老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及《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守藏室史)掌管图书。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政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道德经》,即今本《老子》,此后便不知去向。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是研究其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天道均平论 , 1.何谓“ 道”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第25章) ,意思是:有一个浑然一体东西,它先于天地产生,无声无形,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存在,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它可以算作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它的名字,把它叫作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 , 意思是:道产生统一的事物,统一的事物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 ,(2)道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 意思是: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2.天道均平 ,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意思是:天的道,不很象拉开弓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升高一些,过满了就减少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天的道,减少有余,用来补给不足,人的道却不是这样的,是来减少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 (2)圣人不积 ,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81章) , 意思是:圣人没有什么保留,尽全力帮助人,他自己反更充足,把一切给与人,他自己反更丰富。天的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的道,做什么从不跟他人争夺。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 , 意思是:灾祸没有过于不知道满足的,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所以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永远是满足的。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常久。”(《老子》第44章) , 意思是:名誉与生命哪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个更重要,获得与丧失哪个更有害,所以,过分的喜好必然导致更多的破费,过多的储藏必然有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9章) ,二、无为而治 ,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指以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处理世事。 , 1.统治者的“有为”是百姓的灾难。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第 75章) , 意思是:人们饥饿,是因为在上者消耗的赋税太多,所以饥饿。人们难以统治,是因为在上者喜欢有为,所以难以统治。人们轻视死亡,是因为在上者过分保养自己的生命,所以轻视死亡。 , 2.统治者的“无为”会给百姓带来福利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7章) ,意思是:我无为,人们自然顺化;我好静,人们自然端正;我无事,人们自然富足;我无欲,人们自然淳朴。 ,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 ,三、小国寡民论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们重视生死不向远方迁徙。虽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们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们直到老死,不相往来。 , “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评价: ,第一,批判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不合理想象,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愿望。 ,第二,提出的经济福利指标虽然不高,但重视人们的精神快乐。 ,第三,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第六节 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宗师。是小生产者阶层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的思想往往反映“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子的思想在当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 , 著名学者冯友兰在评价儒、墨两个学派的不同特点时说:“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 , 与其他学派相比,墨子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是最丰富的。其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中。 ,一、兼相爱 , “兼”的意思是同时具备若干方面。所谓“兼相爱”就是平等无差别的广泛的爱。墨子认为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相爱,而且特别强调爱无差等,君臣、父子、诸侯、家臣之间不分上下贵贱,都要相亲相爱。 , 墨子的“兼爱”说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导致天下混乱不堪。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於不相爱。”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兼爱上》) ,2.以“兼相爱”代替“自爱”。 ,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 ,3.“兼相爱”与“交相利”的关系。 , “交”是相互之间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以相利为表现。 ,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 , 意思是: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 墨子希望取消一切阶级、等级以及强弱、贫富等的差别,建立一个视人若己、爱无差等的 社会。这是墨学中 最精彩而也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地方,这也是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墨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兼相爱”的理想社会当然不可能,但反映了墨子在社会福利方面主张人人平等的理想,因而其积极意义是不能否定的。 ,二、救济贫困者 , 墨子长期生活在民间,对劳动人民艰难的生活状况比较了解。他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 (《非乐》) ,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墨子?尚贤》 , “多财,财以分贫也。(《鲁问》)” , “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辞过》) ,三、赈灾备荒 ,1.储备粮食 , “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辞过》) ,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 (《七患》) ,2.统治者要降低生活标准 ,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匮,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匮,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廪食而已。故凶饥存乎国人,则君彻鼎食五分之三。 ” (《七患》) , “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节而自养俭也。”“其生 ” (《七患》) 财密,其用之节也。 ,五谷:稻、黍、稷、麦、豆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汉初的社会福利思想 ,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一、恢复生产 ,1.招抚流亡 , “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高帝纪》) ,2.重视农业 , 汉文帝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他恢复了春秋时代国君亲自执耜耕作的“藉田”礼仪。他允许农民自由开垦土地,放松对山泽的控制。允许农民从土地瘠薄、人多地少的“狭乡”迁往土地广饶的“宽乡”等。 ,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二、轻徭薄赋 , 秦时,“收太半之赋”,“力役二十倍于古”。“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 ” 《汉书?主父偃传》 , 刘邦即位后,即下令废除秦的赋税制度,改行十五税一。到景帝二年(前155年),三十税一成为西汉的定制。汉初的徭役也大大减轻了,当时,男丁每年徭到郡国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到文景时,减为三年服役一个月。男子一生中到京城服役一年,称正卒。 ,三、尊老养老 , “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汉书?文帝纪》) ,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汉书?文帝纪》) , “(文帝)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师古曰:“一子不事,蠲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也。” (《汉书?贾山传》) ,四、恤鳏寡孤独 , 汉文帝十三年,“赐天下孤寡布帛絮。” , 武帝元狩元年,“遣谒者存问致赐,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 (《西汉会要》下册,563页。) , 元狩六年,“遣博士六人分循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汉书?武帝纪》) ,五、赈灾 , 汉初注意对灾民的赈济,政府在灾后将储备粮和其他物资赈济灾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汉文帝六年(前176年),“夏,大旱蝗……发仓庾,以赈民。 ”(《汉书?文帝纪》) ,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将大量粮食运往灾区是有困难的的。汉初统治者辨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组织起来迁徙到其他地区就食。《西汉会要》载:“汉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第二节 《礼记》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时戴圣编纂。据学者考证,《礼记》各篇成书于战国到汉初间,作者也非一人。汉初儒者的作品最多。《礼记》中的社会福利思想非常丰富,其中的“大同”思想,“亲民”思想,“安老怀少”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大同论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U)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大道通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货, 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大同社会。 ,评价: , 第一,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提供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 第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 第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二、救助社会弱者 ,对鳏寡孤独废疾者的救助 ,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XI)。瘖(YIN)、聋、跛、躄(BI)、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SI)之。” (《礼记?王记》) , 所谓“天民之穷而无告者”,是说他们都是上天给予生命,有苦而无处可告。应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即“皆有常饩”。就是给予定量口粮供应。 , 喑(不能言语者),聋(不能听闻者),跛(腿瘸者),躄(难于行走者),断者(肢体不全者),侏儒(身体矮小者)。 , “百工各以其器食之”.百工,百官的意思。器,才能。食,供养。就是百官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工作)供养他们。 ,对老人的救助 ,“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 ,(《礼记?王制》) 第三节 董仲舒的社会福利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西汉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董仲舒主张采取一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来维护封建统治。其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中。 ,一、主张贫富有度 , 董仲舒认为,贫富严重分化必然激化社会矛盾,国家要采取措施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人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春秋繁露?度制》) ,二、反对与民争利 , 董仲舒认为,百姓贫困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 “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 ,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身宠而载 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 ,是故 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其积委,务此而亡已……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不上救,则 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 ,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 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汉书?董仲舒传》) ,三、限民名田 , 董仲舒认为,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然产生贫富对立,影响社会的稳定。他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制,解决土地问题。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供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悦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又专川泽之利……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衣,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无聊,逃亡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 (汉书?食货志) ,四、教民思想 ,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汉书?董仲舒传》) “上天对万物有一定的分配规律:给了利齿的就不能有角,生了翅膀的脚就只有两只,这是已经受了大利的就不能取小利了。古代当官的,接受了俸禄就不再靠力气吃饭,也不能经商盈利,这也是既得大利就不能再取小利,与老天的规律是一样的。 对于那些已得大利还要取小利的人,上天也不能满足,何况人呢,这是老百姓为什么怨声载道的原因,那些达官贵族,身受朝廷荣宠而居高位,家庭富裕而享受俸禄,还要凭借着既富又贵的资本和权势,与下层平民争利,老百姓哪里争得过他们啊~ ,百姓逐日逐月地被消耗,最后陷入穷困。富裕的人奢侈成风挥金如土,穷困的人走投无路苦不聊生;老百姓活着没有乐趣,怎么能避免犯罪呢,这正是刑罚繁多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第三章 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鲍敬言的社会福利思想 , 鲍敬言是东晋初期人,其生平著作均已不可考,他的一些言论留存在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中。这是我们研究其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君臣立而百姓贫 , 鲍敬言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无君论”,他揭露了君主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为人们 描绘了一幅无君社会的理想蓝图。 , 首先 ,鲍敬言认为,君臣不是历来就有的,“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 “夫强者凌弱,则弱者服之矣。智者诈愚,则愚者事之矣。服之,则君臣之道起焉。”君臣实际上是强凌弱,智诈愚的结果。 , 其次,鲍敬言认为,君主出现后人类社会便陷于困苦灾难之中。“君臣既立,而变化遂滋。夫獭多则鱼扰,鹰众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 , 最后,鲍敬言认为,即使有圣明的君主也不如无君好。 ,二、理想的社会模式 , 鲍敬言提出的理想社会模式主要 有如下几个特点: , 第一,无君无臣,无军队 ,无刑法,无城池,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 第二,由于这个社会无君无臣,自然也就没有封建的赋税徭役。 , 第三,这是一个封闭的、和谐的社会,不仅人与自然和谐,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 , 在魏晋时期,提出无君论异端思想的并非鲍敬言一人,还有嵇康、阮籍和陶渊明等。这应该与当时连年战争,民众困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背景有关。 第二节 唐太宗的社会福利思想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建立于公元七世纪的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尤其是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与唐太宗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分不开的。唐太宗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贞观政要》一书中。 ,一、“民水君舟”的重民思想 ,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贞观政要?政体》)肯定了民众在历史舞台上的决定性作用。 , 因此治国应以民为本,“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所以他反复用荀子的话来告诫自己和百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二、富民思想 , 第一,实行均田制。规定:丁男(21岁至59岁)、中男(16岁至20岁)授田一顷。老男(60岁以上)授田四十亩。为了解决一些地区(“狭乡”)人多地少的困难,唐太宗极力鼓励农民迁往人少地多的地区(“宽乡”)。 , 第二,兴修水利。贞观年间,共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二十多处。 , 第三,不误农时。唐太宗对臣下说:“凡事皆须务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三、减免赋役 唐太宗修正完善了武德年间制定的租庸调法。受田户每年纳粟二石叫做租;服役二十日叫做庸,可以以绢代役;另加丝绵三两,或者麻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叫做调。唐太宗在位期间,由于他的严格督责,官吏基本上是照章办事,使租庸调得到了普遍实施,成为有唐一代租庸调实施最好的时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官吏对百姓的随意盘剥。 ,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去灵口(今陕西临潼县)巡视,他发现当地人多地少,农民的负担很重,便决定减免当地居民的赋役。 , 太宗和皇后都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穿用、车马、宫廷设施没有过分的要求,还下令放掉宫中饲养的鹰犬,灾年大量减少宫女,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据《贞观政要》记载,为减轻百姓负担,唐太宗曾下令精简官员,将朝廷文武官员减为640人。 ,四、救灾思想 , 唐太宗对人民怀有极大的同情心。他说:“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 贞观二年(628年),京师大旱,又发生蝗灾,唐太宗入苑视禾,捉住几只蝗虫,对其诅咒说:“人以谷为命,而尔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食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JV)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新唐书》卷三十六) , 第一,赈济灾民。《旧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元年(627年),“是夏,山东诸州大旱,令所在赈恤,无出今年租赋。”“九月辛酉,命中书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等分往诸州赈恤。”贞观七年,“八月,山东、河南三十州大水,遣使赈恤。”贞观八年(634年)七月,“山东、河南、淮南大水,遣使赈恤。” , 第二,减免灾民的赋役。唐太宗时期的法律规定:“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俱免。”(《旧唐书?食货志上》) , 第三,建义仓。贞观时期动用义仓救灾的次数很多,如贞观十一年洛州诸县水灾,十四年秋建州鼠害,十七年汝南旱灾,十八年谷、襄、豫、荆、徐、梓、忠、绵、宋、亳十州水灾,二十二年建州蝗灾等,都用义仓中的粮食加以赈济。(《册府元龟》卷105《帝王部?惠民一》)据统计,唐太宗时期,用义仓中的粮食赈济达二十三次之多。说明义仓的功效是比较大的。 ,五、救助鳏寡孤独 , 均田令中规定:“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据《唐律疏议》卷二十二的解释,所谓“废疾”,是指腰折和一条腿残疾的人;而所谓“笃疾”则是指双目失明,两肢都残废的人。“寡妻妾”是指无夫之人。说明这些人都可以获得土地。 , 在租庸调中也规定:“老男、废疾、妻妾、部曲、客女、奴婢,皆为不课户。”就是上述需要特殊抚恤的对象,不负担租庸调,这种减免显然带有社会救济的色彩。 , 《新唐书?太宗纪》载:“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鳏夫六十、寡妇五十、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所谓“州县以礼聘娶”,则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救助政策。 ,六、重视教化 , 唐太宗非常重视利用儒学来加强教化,安定人心。他认为,自古以来帝王凡是以仁义治国的,国家就能统治长久,凡是想通过严刑峻法来统治百姓的,则必定速亡。他认为,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由于赋役太重,官吏贪求,导致饥寒至身,不得不铤而走险。如果为人君者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洁的官吏,使百姓丰衣足食,自然就不会入山林为盗。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张载的社会福利思想 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凤翔郿县人。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正蒙》、《易说》、《经学理窟》、《语录》等中。中华书局在1978年整理出版了《张载集》。 ,一、“民吾同胞”的恤民思想 , 1. 人民都是同一父母(天地)所生的兄弟姐妹。 ,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 也。”(《正蒙》) , 意思是:天地是人和万物的父母,人是很渺小的,处于混然一体的天地之间。天地之间充塞的气构成了我们的身体。天地的主导,决定我们的本性。人民是同一父母生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们的同类。 , 2.“民吾同胞”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是平等的。 ,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正蒙》) ,意思是:天子是父母的长子,大臣是帮长子管事的人。 , 3.既然人民是一家人,因而要相互关爱。 ,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qiong)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 (《正蒙》) , 意思是:尊重老年人,使他们得到赡养,爱年幼弱小者,使他们得到抚育。圣人与天地德性合一,贤人是继承了天地的灵秀而产生的。天下所有的年老残疾孤独鳏寡者都是我们的兄弟,他们是困苦无依无靠的人。对他们的照顾要小心翼翼。 , 评价:张载强调社会上的人都是一家,因而人们之间应该相爱相助,尤其是要照顾那些年老残疾鳏寡孤独者,反映了他普爱众生的福利思想,这为封建社会的社会救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恢复井田制 , 为解决土地问题,张载主张“夺富人之田”,恢复井田制。被夺田的地主,被封为田官,管理百姓,以保障其利益。这样土地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乃是人之父母。吾体虽然弱小,却能上顶于天而下立于地。充盈天地之间者为浩然之气,此气即成吾之本体。乾之刚健与坤之柔顺,效法之以为统帅,此性即是吾心之本性。众人皆由天地生,无人不是我同胞;万物皆由天地育,无物不是我同类。 第二节 朱熹的社会福利思想 朱熹(1130-1200),徽州婺(wu)源(今江西婺源)人,后迁徙到建阳(今福建建阳)。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其社会福利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中。 ,一、贫富论 , 1.贪官污吏的剥削百姓贫困的原因。 , “后世不复知洁矩之义,唯务竭民之财以自丰利,自一孔以上,官皆取之,故上愈富而下愈贫。……况皆不恤,而唯自丰殖,则民安得不困极乎, ” (《朱子语类》卷一0八) , 2.民富是君富的基础。 , “《易》„损上益下?曰„益?,„损下益上?曰„损?。所以然者,盖邦本厚则邦宁而君安。 ” (《朱子语类》卷一0八) , “民富,则君不得独贫;民贫,则君不得独富。”(《论语集注》卷六) , 3.清查土地,使土地税合理。 , 朱熹建议,在政府主持下,清查土地,根据土地数量缴纳土地税。但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对,无法推行。 , 4.发展农业生产。 , 第一,兴修水利。朱熹曾指出,“陂(bei)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办兴修。 ” (《朱子语类》卷九九) , 第二,严禁宰杀耕牛。朱熹曾下令,“耕犁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 如有违戾,准敕科决,脊杖二十。 ” (《朱子文集》卷一一0) , 第三,提倡多种经营。朱熹指出:南方地区除种植水稻外,“山原陆地,可种粟、麦、麻、豆……庶几青黄未交之际,有以接续饮食,不至饥饿。 ” (《朱子文集》卷九九) ,二、赈灾救济论 , 1.重视社仓建设。 , “山谷细民,无盖藏之饥,新陈未接,虽乐岁不免出倍称之息,贷食豪右,而官粟积于无用之地,后将红腐不复可食。 ,顾自今以来,岁一敛散,既以纾民之急,又得易新以藏。俾(bi)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侵则尽。蠲之于以惠活鳏寡,塞祸乱原甚大惠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七) , 朱熹主张设立社仓。社仓的作用: , 首先,社仓设在乡里,官督民办,减少了审批手续,就近赈济灾民,克服了常平仓的不足。 , 其次,利息优惠。官府拨米为赈本,春散秋偿,每石米收取息米二斗,小歉蠲免其半,大歉全部蠲免。朱熹认为,社仓除了救荒之外,也有抵制地主、商人趁荒年放高利贷掠夺贫民的意义。 , 第三,社仓米既有利于救灾,也有利于扶贫。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 。 , 2.以工代赈。 , 1179年,他上书政府请求拨钱米修筑沿长江的石堤,以工代赈。 , 3.减免赋税。 , “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 。”(《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朱熹主张,除夏秋正税以外,其他名目的苛捐杂税统统取消,他说:“须一切从民正赋,凡所增各色,一齐除尽,民方始得脱净。 ” (《朱子语类》卷一一一) ,三、地主佃户相依论 , “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须就田主讨田耕作,每至耕种耘田时节,又就田主生借谷米,及至终冬成熟,方始一并填还。 ,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朱文公文集》卷一百) 第三节 董煟的社会福利思想 董煟字季兴,号南隐,江西德兴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初授筠州新昌尉,历知应城、瑞安、辰溪。董煟从小就富弼赈救河北50万饥民一事印象颇深,打心底敬佩富弼。 ,他目睹民间百姓的疾苦与地方官吏赈灾济民上的得失,立志在救荒活民上有所作为。于是,他呕心沥血编撰出了《救荒活民书》,呈送宋宁宗,请求颁发给各州县加以推广。 ,一、强调救荒活民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 , 董煟认为水旱霜蝗等天灾历代皆有,难以避免。倘若救荒无策则百姓有流离失所、饿殍遍地之患。遇大灾理当倾举国之力赈恤,假如不蠲租反而征课更甚,则人心思乱,会有不可预测的祸患。 ,他把隋唐时的农民起义原因归结为遇灾赈救不力。董煟指出,自古变乱之起未尝不始于饥荒,如果执政者不惜财力,致力于赈救灾民,则可安定社会。 ,他列举唐太宗时,贞观元年饥荒、二年蝗灾、三年大水,唐太宗忧民而抚恤百姓,至贞观四年每斗米价仅四五钱。 ,由此,他推论社会的动乱危机虽起于饥荒,但关键看当政者有无忧民之心,救民之行。 ,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应对天灾的准备。董煟实际上是说明“天灾”与“人事”的关系,提出“人事”在天灾降临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从灾荒导致农民起义这一表象,揭示出统治者“无忧民之念”,不恤民瘼,对百姓盘剥务尽,才是导致人心思乱的真正根源。 ,二、主张恤民,施行仁政 ,董煟的荒政论中有突出的恤民思想。他认为,古人救荒之策凡是对百姓有利的,都应该继承采用。 ,古代救荒大抵以宽政薄赋为先,在民困财竭之际,实行荒政应该是厚下恤民。他论及汉初的蠲免政策,赞扬“汉家救灾大抵厚下”。他强调统治者应注重平时施行“仁政”,若平时横征暴敛,百姓不能休养生息,则一遇大灾,虽采取一些救助措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董煟主张藏富于民,他指出:从汉代起将大量财富归于少府,专供皇家享用,而民间一旦告灾执政者却不知抚恤,天下百姓贫穷而唯独皇帝富有。 ,他说宋代土地兼并盛行,贫民极多,一遇水旱,百姓狼狈无策,只得流离失所。他提出实行对贫民有利的蠲免政策。 ,三、明确从上至下各级官吏必须履行的救荒职责 ,董煟强调救荒人主当行、宰相当行、监司当行、太守当行、县令当行。人主当行,即最高统治者不仅有散仓储以恤百姓等赈灾措施,还包括厉行节约、改善朝政等。 ,宰相当行有8条,如要以救荒为己任、上奏救灾的对策等。 ,监司当行10条,主要是负责协调、监督州郡救荒,行赈灾之策、通融有无、纠察官吏等。太守当行共16条,主要是稽考常平仓储以赈粜、申明遏粜之禁、抚恤流民等。县令当行共20条,如查灾不可迟缓、赈粜赈济、劝富户发囤积、诱富民兴贩等。 ,董煟还提出守臣到任需重视救荒之政,不论地区远近,限赴任一个月后将本州管辖诸县镇的备荒救荒之策上奏朝廷,经审核后则加以实施。对地方官吏施行荒政提出要求,把荒政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利于赈灾救荒。 ,四、抨击南宋荒政的若干弊端 , 董煟有的放矢地批评了宋代荒政的弊端,如官吏只重视征收赋税不重视救灾,官吏有压制百姓不准报灾的,勘灾之官有不敢报明受灾实情的。 ,“守令贪丰熟美名,讳闻荒歉之事,不受灾伤之状,责令里正荒报丰熟。”里正则生怕勘灾审户官员一来需破费招待,便胡乱承认丰收,以免花费,不顾来日灾民之苦,指出地方官讳灾之弊。 ,又如审户、发赈时,强者能得,弱者难得;近者易得,远僻难得;胥吏里正亲近者多得,鳏寡孤独少得。批评审户、发赈之弊。 ,董煟还抨击赈济物资发放太慢、赈米掺拌沙石、遣使扰民、审户滥收小费、对捐钱米助赈者颁赏不及时、地方官不能妥善安置流民等,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举措 , 董煟还在《救荒活民书》的中卷,归纳出20条具体救荒措施,包括平常之法、义仓、劝分、禁遏粜、不抑价等备荒措施,以及15种“随宜而施行”的救荒举措,其中不乏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的新见。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朱元璋的社会福利思想 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1352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经过16年的戎马生涯,最后削平群雄,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 , 明初,由于长期战争,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朱元璋采取了各种社会福利政策,来安定社会,缓和阶级矛盾。出现了“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的局面(《明史?食货志二》)。 ,一、民本思想 , 在众多的农民起义队伍中,朱元璋领导的起义队伍最后取得了全国的统治权,建立了明王朝。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注重民心的向背,注意倡仁义,收民心,取得了民众的支持。 , 朱元璋认为,要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体天道”、“顺人心”,“欲求于天,必先恤民”。“苟所为一有不当,上违天意,下失民心……未有不为亡者。(《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八)”在与大臣讨论治国之道时,他提出“居上之道,正当用宽”的治国方略(《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六)。 , 朱元璋还多次强调:“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三) , 他指出:“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 , ,二、富民思想 , 朱元璋一直把富民当作重要的策略思想,他说:“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贫则国不能独富,民富则国不能独贫。 ” (《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三) , “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民安。” (《明太祖实录》卷一六) , “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 (《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七) , , 富民措施: ,1.奖励垦荒 , 凡州县人民开垦的荒地,不论有无原主,都归垦荒人所有。 , “各处荒闲田地,许令诸人开垦,永为己业。”(《明典章》) , 2.兴修水利工程 , 据统计,明朝建立后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全国府县修建塘堤有四万多处,浚河四千多条。 , 3.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 , 当时规定:凡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四年以后征税。同时还把种植桑麻棉的多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重要标准。这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二、救荒思想 , 1.储藏粮食 , “谕户部,自今凡岁饥,先发仓庾以贷,然后闻。著为令。”(《明史?食货志》) , 2.减免赋税 , “太祖之训,凡四方水旱,辄免税;丰岁无灾伤,亦择地瘠民贫者优免之。凡岁灾,尽蠲二税,且贷以米,甚者赐米、布若钞。 ” (《明史?食货志》) , 3.赈济灾民 , 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因凶年而行赈济达25次之多。(《明史?太祖本纪》) , 三、济贫济弱思想 , 1.救助流民 , 朱元璋要求全国各地普遍设置养济院。 , “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圆?葬贫民。天下州县立„义冢?。”( 《明史?食货志》) , “今逃移之民不出吾疆域之外,但使有田可耕,足以自赡,是亦国家之民也。即听其随地占籍,令有司善抚之。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明太祖实录》卷二0八) , 2.救助鳏寡孤独 , “昔吾在民间,目击其苦,鳏寡孤独、饥寒困踣(bo)之徒常自厌生,恨不即死……心常恻然。”(《明太祖宝训》卷四) , “贫民鳏寡孤独者,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 , “其鳏寡孤独不能自给者,悉蠲其徭役。”(《续文献通考》) ,3.救助老年人 , “贫民年八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升,肉五斤;九十以上,岁加帛一匹,絮一斤;有田产者罢给米。”(《明史?食货志》) , “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免杂泛差役。”(《明会典?赋役》卷二十) 第二节 康熙的社会福利思想 康熙,名玄烨。1661年继位为帝,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年)。康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在位期间推行各种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民本思想 “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 “致治之道,民为最要。 ”(《清圣祖圣训》) “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为太平之治 。”(《清圣祖实录》) ,二、发展生产 ,1.禁止圈地 , 康熙八年(1669年)下令停止圈地。康熙帝承认由于圈地“以致民生失业,衣食无资,流离困苦,深为可悯”,并下谕户部“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 (王先谦《东华录》) ,2.更名田制。 , 明代藩王的田庄遍布全国各地,经过农民战争的打击,不少这类土地被农民占有。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 。 ,3.奖励垦荒 , 康熙命令地方官召集流民,开垦荒地。新开垦的荒地由政府发给印信执照,永为世业。当时开垦土地的数量是相当大的,如湖广人民纷纷进入四川,号称“湖广填四川”,很快改变了四川荒凉的面貌。 ,像抛荒严重的两淮地区,遭受三藩之乱的云贵、广西、四川等省的荒地都得到了开垦。即使是“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耕种矣。 ” (《清圣祖实录》) ,三、社会救济 ,1.了解民情 , 康熙几乎年年出巡,视察南方、西北和东北,他经常与百姓直接接触,体察民情。 ,2.蠲免钱粮 , 康熙朝蠲免钱粮的办法计有三类:其一是免征荒地田赋,以利垦荒。二是灾荒蠲免。即根据实际灾情,减免田赋若干成,直至全免。 ,三是普免钱粮。分三年将全国钱粮轮免一周。据统计,自康熙元年到四十四年,所免钱粮共九千万两。康熙五十年,又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救济灾民 , 康熙十分重视荒政工作,十分关心地方灾害情况,要求地方官吏定期奏报雨、雪、冰、霜、雹等自然灾害情况和庄稼丰歉状况,一有灾情,即采取相应措施。 , 康熙时期,各地建有常平仓籴粮积蓄备荒。康熙时期还重视社仓建设。 , 对灾民赈济钱粮 。 第三节 郑观应的社会福利思想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近代著名企业家。他崇尚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积数十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维新思想体系,其代表作是《盛世危言》,其著作现被收入《郑观应集》中。其中不少内容反映了他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西方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 , 郑观应认为,西洋慈善机构的建立,有其现实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一方面,西方民众信奉基督教,主张“兼爱”,这为民间慈善机构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素有慈善捐赠的社会风气,有些富翁往往独自捐资数十万,以行善事。 ,他说:“西人遗嘱捐资数万至百数十万者颇多。闻英人密尔登云:英国有富家妇,夫亡遗资甚多,其创立大小学堂、工艺书院及置穷人贩卖零星物件之地,共费银一千五百万镑。”而相比之下,“中国富翁不少,虽身受国恩,而竟未闻遗嘱有损资数万至数十万创一善事者,宁愿留为子孙花费,殊可慨也。”(《郑观应集》) ,二、介绍西方的福利机构 ,1.养病院 ,2.育婴堂 ,3.养老院 ,4.绣花会 ,5.童艺院 ,6.保良会 ,7.疯人院 ,8.训哑院 , 郑观应认为,西方的慈善事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夫泰西各国乞丐、盗贼之所以少者,岂举国皆富民无贫民哉,好善者多,而立法綦(qi)密,所以养之者无不尽,所以恤之者无不周耳。迹其意美法良,实有中国古人之遗意。 ” (《郑观应集》) ,三、救灾思想与实践 , 郑观应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认为水灾、火灾、灾荒、盗贼是百姓面临的大祸患,必须加以治理。与前代相比,郑观应提出了不少救灾的新办法。 ,1.重视救灾的宣传 , 郑观应重视利用近代传媒传递灾情和救荒信息,他多次将灾情刊载于《申报》上,号召沪上富贵殷实之家出资赈灾。他还刊行《十可省歌》等宣传品,号召人们节省奢靡消费,慷慨解囊,参加救灾。 ,在《十可省歌》中,列举了十种可省之钱:一可省,宴客钱。二可省,看戏钱。三可省,妓家钱。四可省,赌博钱。五可省,游船钱。六可省,赛会钱。七可省,造屋钱。八可省,做寿钱。九可省,治丧钱。十可省,嫁娶钱。 ,赛会:旧社会的一种迷信活动,用仪仗和吹打演唱迎神像出庙,游行街巷或村庄间。 , 在《富贵源头》序中,他把救人于危难视为人生第一大福,说:“福者何,无所不备之谓也。救福莫如积善,积善莫如救人。救人之切而要、广而普者,莫如赈饥。” ,2.要求救灾官员自律 , 郑观应认为,查验灾情是赈灾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作为灾情的核验者,查赈官员必须做到廉洁自律,严禁徇私舞弊。他主张查赈官员在经费使用上要厉行节俭,不应挥霍浪费。他说:“款出众人,费用当节。……在外司事诸君,仆从、烟点、应酬诸费,每人每月拟以六千文为率。” ,3.救助灾区妇女 , 光绪年间,河南发生灾荒,乡间妇女被鬻卖一空。郑观应认为,性别比例失衡,会导致农村婚配困难,流民没有家室,就会对犯罪无所顾及,这将给社会造成无穷的祸患。他主张采取加厚赈粮,代为收赎等办法,收恤遣还灾区妇女,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为此,他特拟定《代赎灾民已卖子女章程》,建议组织人力,出省查寻被贩卖妇女,同时要在交通要道设立关卡,遇有买运河南妇女者,立即截留送还。同时,为了遏止鬻买妇女的风潮,在发放赈米时,应该对妇女加倍赈给,以杜绝贩卖之源。 ,四、重视平民教育 , 针对当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状,郑观应作了鞭辟入里的观察与分析,他说:“天下之治乱孰为之,民心之善恶为之也。民性本善也,其不幸而流为匪僻者,非生而恶也,生长乡闾不闻教化,耳目所蔽,习与性成矣。户口繁衍,俯仰无资,饥寒所驱,铤而走险矣。” ,在平民教育的方案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了无论贫富皆可读书习艺的主张,他十分重视为贫民创造受教育的机会,以便让贫民学得一技之长,赖以谋生,建议各省设立贫儿工役所,并主张为急于谋食而不暇入学堂的贫民,设半日学堂,或半夜学堂。 第四节 康有为的社会福利思想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和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一、富国养民思想 在《上清帝第二书》即公车上书中,康有为提出变法的指导思想是:“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变之之法,富国为先。” “富国之法”有: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邮政六项。 ,“养民之法”包括:务农,劝工,惠商,恤穷四项。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看,其中的钞法和铸银是要求建立和健全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近代货币信用制度; ,铁路、机器、轮船、邮政是发展新式交通运输业;务农、劝工、惠商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流通事业;恤穷也包含着收容游民进行劳动,迫使其逐渐习惯资本主义劳动纪律。 ,二、扶贫济弱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在中国这样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进行“扶贫济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一是移民垦荒。我国的周边地区,尤其是东北三省、西北诸省,地广人稀,急需开发。如果国家组织百姓向这些地区移民垦荒,既可以开发边疆,又可以恤养贫民,充实国家的边防。 , 二是劝工警惰,即令各州县设立警惰院,收留无业游民和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进行职业教育,使这些人能够自食其力,穷者得食,社会自然会走向安定。 , 三是恤鳏寡孤独。各州县筹集款项,设立善堂,对社会上的鳏寡孤独,盲聋残疾等生活困难和生理有缺陷者,实施救助。 ,三、妇女的社会福利 , 康有为对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状况进行了猛烈抨击,为改善妇女的状况他提了如下建议: , 第一,男女同样享有从小学到大学读书的权利,同样有被授予学位的资格。 , 第二,女子有公民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做官、当议员,与男子无别。 , 第三,废除束缚妇女的旧礼仪,如缠足、束细腰等。女子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但一定的限制还要有,如女子20岁以前应受父母管制。应限制“袒肩、裸体与男子相抱舞”等。 , 第四,男女衣服装饰相同。以往女子被当作男子的 玩物,被打扮成“花瓶”。她们为取悦男子,也竞相装饰,加之缠足、细腰和走路摇颤,既害身体,又引起男子对他们的占有欲。男女同饰,就可以避免这些害处。 , 第五,废除“从夫之限”。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包办。男女相爱,只须到“媒氏之官”那里提交申请书,“领取凭照”就行了。 , 康有为同情妇女,1883年,在家乡首创中国第一个“不裹足会” ,写下了《戒缠足会启》,后又相继创立粤中不缠足会,上海不缠足会等,各地纷纷仿效,形成了一场严重冲击封建旧礼教的不缠足运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禁止缠足,光绪皇帝为其劝服,接受了他的主张,令各督抚推行,一时不缠足运动在朝廷的干预下出现了高潮。 ,四、批判传统的宗族福利保障模式 , 康有为认为,中国传统的“宗族保障模式”具有偏狭性的弊端,即“就收族之道,则西不如中,就博遍之广,则中不如西。…… ,夫行仁者,小不如大,狭不如广。以是决之,则中国长于自殖其种,自亲其亲,然于行仁狭矣,不如欧美之广大矣。(《大同书》) , 宗族福利保障模式的弊端主要有: , 一是“人各私其家,则不能多得公费以多养医生,以求人之健康,而疾病者多,人种不善。” , 二是“人各私其家,则无从以私产归公产,无从公养全世界之人而多贫穷困苦之人。” , 三是“人各私其家,则不能多抽公费而办公益,以举行育婴、慈幼、养老、恤贫诸事。” , 四是“人各私其家,则不能多得公费而治道路、桥梁、山川、宫室,以求人生居处之乐。” (《大同书》) , 康有为还分析了中西社会福利模式差异的原因。他认为,中西社会的凝聚模式不同。即“欧美人以所游为家,而中国人久游异国,莫不思归于其乡,诚以其祠墓宗族之法有足系人思者,不知各国人之所至无亲,故随地卜居,无合群之道,无相收之理也。” (《大同书》) ,正因为欧美人重国家,轻宗族,所以才会捐千百万金钱,建学校、医院、恤贫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使整个国家中的贫穷者受益。而中国人重宗族而轻国家,其善举只局限于捐款建祠堂、买义田,只是救助其宗族而他族难受其惠,抚恤对象是宗族而不是国人。这种宗族福利保障造成了中国的贫弱。 , 康有为把封建宗族福利保障模式与宗法家族制结合起来进行批判,主张打破家族的藩篱,追求公众的“大福”,表现出他激进的反封建思想和建立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决心。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宗族保障模式,行仁爱不利 够广博,只是局限于自亲其亲的范围内,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 ,五、“大同世界”的福利构想 , 康有为认为所有的社会福利事业都由社会公共机构来承担,主要包括“公养”、“公教”、“公恤”三个方面: , 一是公养机构。康有为认为,大同世界的成年男女,自由结婚,定期同居,届时需易人。妇女怀孕后入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 , 二是公教机构。在大同世界,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可以凭借其专长去为社会服务。 , 三是公恤机构。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在这里,老人可以欢乐地度过晚年。 , 通过上述的“公养”、“公教”、“公恤”等社会福利机构,人类社会便可以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世界。 ,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对处在封建枷锁束缚下的人们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它对大同时代经济生活所作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能够唤起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舞人们为争取社会进步而奋斗。《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部珍贵文献。 第五节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孙中山(1866-1925),原名孙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集中在由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室合编的《孙中山全集》中。 ,一、救济工农 , 孙中山非常同情工农劳动大众的苦难境况,主张消灭贫富差距,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要通过社会救济措施,改善工农的生活。 ,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强调了对农民的救济政策:“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荒徼(jiao),以均地力。 ,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 银行等,供其匮乏,然后农民得享人生应有之乐。 ”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121页) , 关于工人的救济政策,在宣言中也特别指出:“中国工人之生活绝无保障,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24页) ,他说:“德国当俾斯麦执政的时代,用国家力量去救济工人的痛苦,做工时间由国家规定了八点钟;青年和妇女做工的年龄与时间,国家定了种种限制;工人的养老费和保险费,国家也有种种规定,要全国的资本家担任去执行。”(《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372页。) ,二、安老怀少 , 孙中山认为,“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6页。)他还把“安老怀少”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来看待,说:“实现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23页。) , 在1924年制定的《建国大纲》的第11条中,规定将土地、山林川泽、矿产等收入,都归地方政府所有,“而用于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第570页。)在上述种种社会福利项目中,将育幼养老放在前列,体现了孙中山对“安老怀少”问题的重视。 , 在孙中山看来,儿童福利和老人福利是社会福利的核心内容,应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他设计的情况是:“男子五六岁入小学堂,以后由国家教之养之,至二十岁止,视为中国国民之一种权利。学校之中,备各种学问,务令学成以后,自食其力,幸者为望人为富翁,则不须他人之照顾; ,设由不幸者半途蹉跎,则五十以后,由国家给予养老金。此制英国亦行之,人约年给七百八百元,中国则可给数千元,如生子多,凡无力养之者,亦可由国家资养。此时家给人乐,中国之文明,不止与欧美并驾齐驱而已。 ” (《孙中山选集》上卷,第89页)在这里,孙中山实际上设计了义务教育制度、养老金制度等社会福利制度。 ,三、重视民众教育 ,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最终目的规定为:解决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育五大类。他在《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里写道:“故于衣、食、住、行四种人生需要之外,首当注重于学校也。”因此普及教育又是民生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 , 孙中山投身于革命活动之后,又亲手制定了《兴中会章程》,把“立学校以育人材”视为利国益民的四大事业之一。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担任临时大总统数月之间,一连发布了创办女校、奖励留学、兴办师范学校、为上海中国公学筹措经费等许多有关就教育的命令。 ,他还大力推行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进行学制改革,改旧式学堂为新式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消读经课,增加自然科学、实业等应用知识方面的课程,凡此种种措施,对于推进近代教育事业都起了重大作用。 , 他认为,“同为社会之人,生于富贵之家即能受教育,生于贫贱之家即不能受教育,此不平之甚也。社会主义学者主张教育平等,凡为社会之人,无论贫贱,皆可入公共学校”,“庶几教育之惠,不偏为富人所独取。 ”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23页。) ,四、救荒思想 , 为了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孙中山主张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他认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设农官,总揽大纲。二是讲求科学方法,进行多种经营。三是中西结合,发展优势产业。四是屯田边疆,开垦荒土。 , 孙中山是继洪秀全、康有为之后,在中国近代社会又一个对中国社会福利构想宏伟蓝图的思想家,在他理想的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穷困者能受到救济,老弱能得到关怀,人与人之间没有悬殊的贫富差距。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对建立美好社会的理想和追求。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本文档为【中国社会福利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9KB
软件:Word
页数:5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