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

举报
开通vip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目 录 31项目概述 31.1项目名称 31.2测区范围及概况 41.3主要工作内容 41.4项目工期 41.5工期进度计划表 61.6生产工序框图 71.7可利用资料 72执行标准 72.1主要标准 72.2其它标准 82.3采用平高系统 82.4数字线划图分幅与编号 82.5 地形图精度要求 93技术方案 93.1航摄技术方案 93.1.1 DMC数码摄影参数 93.1.2航线设计及对飞行质量的要求 93.1.3影像质量 93.1.4...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
目 录 31项目概述 31.1项目名称 31.2测区范围及概况 41.3主要工作内容 41.4项目工期 41.5工期进度计划表 61.6生产工序框图 71.7可利用资料 72执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72.1主要标准 72.2其它标准 82.3采用平高系统 82.4数字线划图分幅与编号 82.5 地形图精度要求 93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93.1航摄技术方案 93.1.1 DMC数码摄影参数 93.1.2航线设计及对飞行质量的要求 93.1.3影像质量 93.1.4补摄和重摄 103.2 基本控制测量 103.2.1 E级GPS网的布设 113.2.2 GPS观测 113.2.3 GPS数据处理 123.2.4 四等水准测量 133.3加密控制测量 133.3.1、一、二级GPS点布设 143.3.2一、二级GPS网观测 153.3.3 数据处理 153.3.4图根控制测量 173.4像控点联测 173.4.1像控点布设 183.4.2像控点选刺和整饰 193.4.3像控点联测 193.5空三加密 203.6数字线划图数据采集 203.6.1 模型定向 203.6.2 数据采集 223.7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集 223.7.1基本要求 223.7.2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制作方法 233.8 真彩正射影像图制作 233.8.1基本要求 233.8.2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方法 233.9数字线划图调绘 243.10数字线划图编辑 263.11 数字线划图数据要求 263.12 图廓整饰 273.13 地籍更新调查 273.13.1准备工作 283.13.2权属调查 293.13.3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 303.13.4使用权类型调查 303.13.5界址点、界址线的调查、确认 323.13.6填写地籍调查表 343.13.6土地利用分类 343.13.7土地利用情况调查 353.14界址点测量 353.14.1测量要求 363.14.2测量界址点 363.15 1:500地籍图编辑 363.16面积量算及统计汇总 363.16.1面积量算 373.16.2数据统计和汇总 373.17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373.17.1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373.17.2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374质量保证措施 374.1 生产组织 384.2 生产过程 384.3 检查验收 385交成果资料 385.1航空摄影资料 385.2控制成果资料 395.3线划图测绘成果资料 395.4地籍调查成果资料 395.5面积时算及汇总统计 395.6文字成果 395.7数据库成果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 1项目概述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04]101号),按照《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5] 92号)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密市国土资源局为了全面掌握市区土地利用情况,落实严格土地管理、集约用地政策,组织实施本次新密市市区地籍更新调查工作。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 1.2测区范围及概况 测区概况: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的嵩山东麓,双洎河上游,距会郑州40公里。东临新郑,西接登封,南傍禹州,北依荥阳,东北与郑州搭界,西北与巩义相连。新密市处于北纬39°19′—34°40′、东经113°09′—113°41′之间,地处嵩山低山丘岭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部丘壑相间,东部地势较为平坦。一般海拔350—825米,最高海拔1108.5米。 新密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遍布山川,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矿藏有25种,其中,煤炭储量50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工业硅储量10亿吨,铝钒土储量1.5亿吨。 新密区位优越,环境优良。新密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东临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距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北临310国道。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通信能力已跨入全国百强。 本测区是新密市市区,摄影面积约65km2,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测绘面积约25 km2。测区内交通便利,食宿方便。老城区建筑物密集,权属界线不明显,胡同内通视条件不佳,会给地籍调查和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 测区范围: (1) 摄影范围: 北至郑少高速公路,南至洧水路;西至荥密路,东至云蒙路。摄影范围为矩形,四角坐标为 表1 序号 X Y 备注 1 38435700 3826950 2 38435700 3820250 3 38445650 3820250 4 38445650 3826950 (2)调查范围 北至屏阳路,南至龙潭路;西至未来大道,东至云蒙路。 (3)增加调查区范围 老城建成区、郑煤集团建成区。 1.3主要工作内容 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项目主要工作内容:1∶4000真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基本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空三加密、立体模型下数据采集、线划图调绘、内业编辑制作1∶500比例尺DLG、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解析法测量界址点坐标、1∶500数字地籍图制作、DEM数据制作、1∶500DOM制作、1:500数字影像地籍图制作、面积量算、数据统计汇总、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1.4项目工期 要求工期:自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签订之日(2007年7月25日)起,至2008年7月31日完成数据库建设为止。 1.5工期进度计划表 工期进度计划表见表2。 (表2) 项 目 工作进度(自2007年9月1日起,按日历天计) 07.09 07.10 07.11 07.12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08.07 控制测量、控制点加密 航空摄影 像片控制测量 空三加密 立体测图 数字高程模型采集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野外调绘、补测 1:500DLG编辑 地籍调查 界址点测量 1:500地籍图制作 数据库建库 检查、验收 1.6生产工序框图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基本控制测量 航空摄影 加密控制测量 空像片晒印 像控点联测 空三加密 立体测图 DEM数据采集 线划图调绘 DEM数据编辑 DOM制作 地籍测量 地籍调查 1:500线划图编辑 DOM数据编辑 1:500地籍图 地籍DOM制作 面积量算、汇总 数据入库 检查验收 成果交付 (图1) 1.7可利用资料 (1)甲方提供的测绘范围图; (2)甲方提供的权属调查资料和土地利用情况资料; (3)国家B级GPS点、黄河干流GPS控制点; (4)国家一、二、三等水准点; (5)测区1∶10000,1∶50000地形图; (6)测区各种航摄资料。 2执行标准 2.1主要标准 (1)《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 (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河南省城镇地籍调充规定》; (4)《土地登记规则》; (5)《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6)《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7)《全国土地分类》 (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9)《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10)经审批的技术设计书。 2.2其它标准 (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GB/T6962--2005;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7930--87;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7931--8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5)《国家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 (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92; (7)《地形图用色》GB14051—93; (8)《影像地图制印规范》GB/T14510—93 (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4804—93; (10)《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 (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1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1995; (1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14)《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GB/T17158—1997 (15)《地形图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17797--1999; (16)《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17)《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第1部分; (18)《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17941.1—2000 (19)《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 73--97; (20)《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GB/T18316—2001; (2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1 (2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3采用平高系统 (1)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3º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4º(第38带)。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4数字线划图分幅与编号 1:500数字线划图,按测图范围内能被250米整除的坐标网线,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编号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取位至0.01km(如:94.25-52.75)。图幅的命名以图幅内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建筑物的名称和村庄名称等。 2.5 地形图精度要求 (表3) 测 图 比例尺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图上mm)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实地m) 1:500 ≤±0.50(±0.4) ±0.15 注:①圆括号中的数字为相邻地物点间距中误差;②阴影、摄影死角、森林、 隐蔽等困难地区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可放宽0.5倍。 3技术方案 3.1航摄技术方案 3.1.1 DMC数码摄影参数 (1)根据本项目的具体要求,本次作业计划采用美国Intergraph公司的DMC数码航摄仪。 (2)航摄比例尺为1:4000。 (3)像元大小为:12μm。 (4)地面像元分辨率为4.8cm。 (5) 摄影面积约65km2,摄影范围见附表1 3.1.2航线设计及对飞行质量的要求 (1)航线按东西方向直线飞行。 (2)航向重叠60%~65%;旁向重叠30%~35%。 (3)旋偏角一般不大于7°,航片最大倾角不大于2°。 (4)航线两端过渡片的像主点应落在成图图廓线和测区边界之外,过渡片和中心片应具有正常的航向重叠。 (5)同一条航线相邻航片的航高差不得超过20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差不得大于30m。航线弯曲度应小于3%。 (6)摄影时,太阳高度角应大于45度,阴影小于1倍,摄影时间控制在10点~14点之间。 3.1.3影像质量 为确保成图精度,应特别注重影像质量。应保证影像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彩逼真、色调柔和一致;能够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能够确保立体量测的精度。 3.1.4补摄和重摄 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 (1)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应采用同一主距的航摄仪进行补摄。 (2)对于不影响内业加密选点和模型连接的相对漏洞及局部缺陷(如云、云影、斑痕等),可只在漏洞处补摄。补摄航线的长度应超出漏洞外一条基线。 3.2 基本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均匀布设25个E级GPS点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点,E级GPS网应能控制整个测区范围。E级GPS网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45000,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采用四等水准联测E级GPS点,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3.2.1 E级GPS网的布设 (1) GPS控制点选点时,要保证每点至少与一个点通视。 (2)GPS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基础稳固、能够长期保存的地方。 (3) GPS点位应避开大功率发射源200m以上,避开高压输电线50m以上。 (4) GPS控制点标石规格,见图2。 (图2) (5)GPS控制点从01~25顺序编号,如:E 05。 (6)现场预制标石时,使用字模压印。标石面上压印等级、点号,埋石日期2007.9。 (7)所有埋石点均应在实地绘制点之记。每点应至少有3个明显方位物,距离注记至0.1m。点之记上的图形要与地形图一致。 3.2.2 GPS观测 (1) 采用3台以上GPS接收机联合作业,测量模式为静态。 (2) GPS观测的具体要求见表4: (表4) 项目 E级 平均重复设站数 ≥1.6 每时段观测时间 ≥45分钟 有效卫星数 ≥4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 ≥30分钟 采样率 30s 高度角 ≥15° PDOP值 ≤6 (3) 观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观测前先预热与静置。 天线相位中心的高度在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互差不超过3mm。 仪器要严格整平。 天线定向标志指向北方。 观测时在测站附近不能使用手机。 观测数据及时备份,注意防水、防静电。 3.2.3 GPS数据处理 (1) 用一个已知的三等以上GPS点的WGS84二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 (2) 基线解算的参数选择如下: 用广播星历进行解算; 电离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 对流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 (3)基线解算时,注意数据质量与基线解算精度,剔除不良卫星,删去不利时间段。同一时段的观测值,计算时被删除的相位同步观测值,不应超过10%。 (4) 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标准差σ不能超过下式计算值: σ= 式中: σ——标准差,mm; a——固定误差,mm, a≤10; b——比例误差系数(1×10-6),b≤5; D——相邻点间距离,km。 (5)重复基线两次成果互差应小于 。 (6) 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 Wy≤ Wz≤ 式中:n——闭合环中的边数; σ——按平均边长计算的标准差。 (7) 三边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 ≤ Wy ≤ Wz ≤ (8) 观测数据处理后不能满足有关要求时,有关成果应补测或重测,补测重测规定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之9.3条执行。 (9) 整网平差计算,先以已知WGS—84系坐标的一个点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验数据精度,然后再进行1980年西安坐标系三维约束平差。 (10) 1980年西安坐标系平差时,以三个三等及以上的已知点作为起算点,进行束平差。 3.2.4 四等水准测量 (1)用四等水准联测各个E级GPS点,起闭点必须是国家三等以上水准点。 (2)四等水准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采用直接水准方法单程观测。闭合环的高程起算点要先行检测其高程的正确性。 (3)水准仪i角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测一次,当i角稳定后每15天测定一次,i角不大于20″。 (4)区格式木质水准标尺每米真长不大于0.50mm。 (5)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不超过下表规定: (表5) 附合路线长度(km) 附合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mm) 15 ± ±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的公里数;R为检测测段长度的公里数。 (6)四等水准采用DS3类型以上的水准仪、木质双面标尺进行观测。测站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按“后-后-前-前”的顺序观测。 (7) 测站视距80米,成像清晰时可放宽至96m。前后视距差≤5.0米,测段视距累计不等差≤10.0米,视线高度应保证使三丝能读数。 (8)测站黑红面读数差≤3.0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0mm。 (9)四等水准测量的其它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3加密控制测量 原则上只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仅作为个别补充。使用3台以上双频GPS接收机(10mm+5×10-6×d)联合作业,测量模式为静态或快速静态。一、二级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分别小于1/20000、1/10000,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与起算点)均不得大于5cm。 3.3.1、一、二级GPS点布设 (1)一、二级控制点应控制到测区边界,分布基本均匀。点的位置以便于保存、方便使用为原则,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联测。周围视线应相对开阔,宜沿测区主要道路、城镇内部道路、沟渠等布设。 (2)一、二级控制点间的平均距离可分别按1km和小于1km掌握。 (3)相邻点最小距离不应小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不应大于平均距离的3倍。保证每点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 (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以上,远离高压输电线50米以上。 (5)一、二级GPS点可以采用预制标石,也可以采用马路标志。预制标石时,在标石面上方使用字模印清等级、点号,在标石面下方印清埋石日期(如2006.6),并用红漆描写。一级控制点的编号为XM101、XM102……等;二级控制点的编号为XM201、XM202……等。 (6)所有埋石点均应绘制点之记。每点应有3个至明显方位物的拴距,距离注记至0.1m。 (7)在水泥路面上镶嵌路面标志时,应采用不锈钢标志,标志头直径不小于8mm,标志长度不小于10cm。并以标志为中心在混凝土面刻15×15cm的正方形标石面,面上的刻字与埋设的标石一样。并用红漆描写。一、二级控制点标石的具体规格和混凝土面上的标志的设置见图3。 (图3) 3.3.2一、二级GPS网观测 (1) GPS观测应注意以下事项: 观测前先预热与静置; 天线相位中心的高度在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互差不超过3mm; 仪器要严格整平; 观测时在测站附近不能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观测数据及时备份,注意防水、防静电; 观测手簿上要记录天气状况。 (2)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10条。 (3)一、二级GPS网观测的具体要求见表4。 (表6) 项目 观测方式 等级 一级 二级 平均重复设站数 静态 ≥1.6 ≥1.6 快速静态 时段长度 静态 ≥45min ≥45min 快速静态 ≥15min ≥15min 有效观测卫星数 静态 ≥4 ≥4 快速静态 ≥5 ≥5 采样间隔 静态 30s 30s 快速静态 卫星高度角 静态 ≥15° ≥15° 快速静态 PDOP值 静态 ≤6 ≤6 快速静态 3.3.3 数据处理 (1)用一个已知的高等级GPS点的WGS84二维坐标起算,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 (2)基线解算使用广播星历,电离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对流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 (3)基线解算时,注意数据质量与基线解算精度,剔除不良卫星,删去不利时间段。同一时段观测值的使用率不应低于80%。 (4)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标准差σ不能超过下式计算值: 式中: σ——标准差,mm; a——固定误差,mm, a≤10; b——比例误差系数(1×10-6),b≤5; D——相邻点间距离,km。 (5)复测基线长度较差: ds ≤2 σ。 (6)独立基线构成的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 ≤2 σ Wy ≤2 σ Wz ≤2 σ W ≤2 σ 式中: n—闭合环中的边数;W—环闭合差 (7)观测数据处理后不能满足有关要求时,有关成果应补测或重测,补测重测规定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之9.3条执行。 (8)整网平差计算,先进行WGS—84坐标系下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验基线向量的精度,然后再用三个以上起算点进行1980西安坐标系的约束平差。 3.3.4图根控制测量 一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1)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cm。 (2)在E级GPS点及一级GPS点的基础上,采用GPS测量、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等形式布设图根控制点。 (3)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界址点测量的需要为原则,一整幅图在平坦开阔地区一般要有3-4个图根点,在地形复杂、隐蔽及城市建筑区,密度要适当加大。 (4)图根点用木桩或水泥地面涂红漆标定其位置,在桩顶和水泥地面上都要用铁钉或水泥钉准确定位。 (5) 采用GPS方法施测图根点时,对于平面位置测量,可以使用快速静态模式。 快速静态模式测量图根点的基本要求见表7. (表7) 时段长度 ≥15min 有效观测卫星数 ≥5 采样间隔 15s 卫星高度角 ≥15° PDOP值 ≤6 (6) 当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时,允许两次附合。图根导线布设形式为附合导线,一般不用自闭环。图根导线测量的具体要求见表8。 (表8) 图根 级别 导线长度(m) 平均边长(m) 导线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 距中误差(mm) 测角测回数 测距 J2 DJ6 测回数(单程) 一测回 读次数 一 900 80 1/4000 ±40 ±15 1 1 1 2 注: n为测站数。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7)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支导线不超过4条边,总长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边长采用全站仪单程观测一测回。水平角在支导线起点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固定角不符值不应超过±40″,支导线上所有水平角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 (8) 采用支导线所测图根点,不得再行发展图根点。 二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1) 在四等水准点基础上进行图根高程测量。图根点高程用图根水准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量。 (2) 图根水准测量可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结点网,不能布设为闭合环。附合路线长度不得大于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km。使用不低于DS3级的水准仪(i角应小于20″),按中丝法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视距不得超过100m,前后视距以应相等。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40 (mm) [L为路线长度(km)]。 (3)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附合导线,其边数不应超过12条,边数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的具体要求见表7。 (表9) 仪器 类型 垂直角中丝法测回数 垂直角 较 差(() 指标差较 差(() 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m) 各 方 向推 算 的高程较差(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 对向 单向 DJ2 1 2 ≤15 ≤15 ≤0.4(S ≤0.1 ≤(40 DJ6 ≤25 ≤25 注:①S为边长(km), D为测距边长(km); ②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 ③当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④用光电测距支导线测量图根点高程时,垂直角应对向观测。 3.4像控点联测 3.4.1像控点布设 (1)像控点的平面点采用平区域网布设,高程点采用全野外布设。布点时,平面点沿航线方向间隔不大于6条基线,沿旁向跨度不大于3条航线。平面区域网布点方案见图4。高程全野外布点时,每个立体像对标准点位布设4个高程控制点。 图4 (2)测区边沿可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一般在凸出处布平高点,凹进处布高程点。当凹角点与凸角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四条基线时,在凹角处也应布设平高点。 (2)测区边沿可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一般在凸出处布平高点,凹进处布高程点。当凹角点与凸角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四条基线时,在凹角处也应布设平高点。 (3)当遇河流、水系时,像控点的布设无法满足常规布点条件时,航线应断开,区域网布点应由断开的首末两侧开始,断开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布设全野外像片控制点或者区域网像控点。 (4)当旁向重叠过小,但未形成航摄漏洞时,则应尽量选公用像控点,无法选出公用像控点时应分别布点,此时两控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像片上2厘米。 (5)航线首末端上下两控制点尽量位于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困难时互相偏离不应大于半条基线。 (6)航线中间两控制点应布设在首末控制点中线上,困难时可分别向两侧偏离一条基线。 3.4.2像控点选刺和整饰 (1)点位应刺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转折角顶、细小线状地物接近正交的交点、小于0.2mm的点状地物中心等处,不能选刺在弧形地物、影像不清、非固定地物上。 (2)选刺目标时,要认真判读像片,以满足刺点目标要求为主,同时满足像控点布设的点位要求和兼顾联测的方便,选定后设立标志,并由第二人进行100%检查。 (3)像控点刺孔直径0.1mm,孔要刺透,不能有双孔。刺偏时要在像片背面详细说明刺偏的方向与距离。像控点的点位略图必须在实地完成,刺孔、说明和略图应完全一致。 (4)用直径8mm的圆圈进行正反面整饰(正面用红色、反面用铅笔),注记点号,进行点位说明。说明和略图应准确和完整地表达点位与其它地物的相对关系。点位、说明、略图和刺孔位置应一致、确切无误,略图和说明要将目标的细部特征表示和表达清楚,不可模棱两可。 3.4.3像控点联测 (1)像控点的精度要求与图根点相同。像片控制点相对于邻近野外基本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实地±0.05m;相对于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05m。 (2)像片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在E级或一级GPS控制点的基础上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测量方法(若像控点高程测量采用GPS拟合高程时,采用静态测量方法)、光电测距导线方法作业。 (3)当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作业时,边长不大于5KM,观测时间不短于15分钟,若在基线向量解算过程中,不能顺利解算出整周未知数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 (4)像控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级直接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等方法施测。当采用GPS拟合高程时,像控点GPS网应均匀的联测6个以上四等水准点。 (5)像控点联测的其它主要技术要求按本设计书的技术方案中“图根控制测量”章节的有关要求执行。 3.5空三加密 利用外业提供的像控点数据和像片摄影数字文件(地面分辨率4.8cm),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 Zo AAT(DMC模块)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加密1∶500测图所需像控点。 (1)内业加密点相对于附近野外平面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0.35mm,加密点的高程中误差≤±0.18m。 (2) 内定向 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大于像片上0.01m。 (3)相对定向限差 各点标准点残余上下视差不大于像片上0.005mm。检查点残余上下视差不大于像片上0.008mm。 (4)绝对定向限差: 定向点平面位置残差不大于0.13m; 定向点高程残差不大于0.3m; 多余野外控制点平面位置不符值不大于0.22m; 多余野外控制点高程不符值不大于0.5m; 区域网间公共点平面位置较差不大于0.35m; 区域网间公共点高程较差不大于1.0m; 3.6数字线划图数据采集 3.6.1 模型定向 (1)内定向:数码摄影影像不做内定向。 (2)相对定向:定向总点数大于50个,各点残余上下视差≤0.007mm,最大值不大于0.02mm。 (3)绝对定向:利用内业加密的平面点和全野外测量的高程点进行绝对定向。定向点平面坐标对点误差一般为0.1m,最大不大于0.15m;高程误差一般为0.1m,最大不大于0.15m。无论JX4-CDPW 还是VirtuoZo3.6,在引入空三加密成果进行作业时,利用内业加密的平面点和全野外测量的高程点重新进行计算后,才能进行作业。 (4)为了测绘市内高大建筑物、制作正射影像,定向时要求:JX4-CDPS外扩范围为:外扩距离:25m,外扩像元:150像元;VirtuoZo3.6取最大工作范围。 3.6.2 数据采集 立体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7930—87)的有关规定执行。 (1)居民地和垣栅 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均按一般房屋、简单房屋、建筑中房屋、破坏房屋分层测绘,且均以建筑物的外围轮廓线为准进行测绘。测绘建筑物时,一定要保证房屋该正交时一定要应用正交功能,房屋分层采集时一定要应用捕捉、咬合功能;应详细地将层次分界线、门廊、室外楼梯、阳台、不少于三级的台阶等细部表示出来。围墙的门口、门墩、门顶应表示。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主体凡大于0.5m的凸凹部分均应表示出来。作业时要求将作业区内所涉及到的像对都要进行定向并在作业时都要使用到,特别是对于高大建筑物进行作业时,一定要保证建筑物四周都看得到。建筑物最小取舍面积为:图上6cm2。 围墙用依比例砖石围墙表示,采集围墙时一定要按右手法则,即均应采集围墙的外边线。其它垣栅均应采集其中心线且要按图式一一表示。 (2)工矿建筑及其它设施 工矿建筑物要依比例表示,个别不依比例表示者要在图上用相应符号表示出来。 (3)交通及附属设施 为了编辑作业方便,市区道牙线、等级公路路面、路基均用等级公路单、双线表示其实地位置;等外公路、机耕路、依比例乡村路均用“其相应线型”表示其实地边界线;不依比例乡村路、小路均用“其相应线型”表示其中心线。道路的宽度、性质均有外业调绘来确定。桥梁能看清其桥墩位置的应测绘桥墩。街道两边花坛都要测绘。(注:内业道路采集标准参见6.2.2第(14)项)。 道路上的设施如路灯、红绿灯、雨水蓖、消火栓、上水(下水、污水、煤气、电信、电力等)检修井、邮筒、配电箱、电话亭等不表示。 (4)管线及附属设施 一般电力线不表示,但35KV以上的高压线及塔位应表示。 通讯线、架空管线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有关时由外业补测。 (5)水系及附属设施 注意单线渠与小路的区分。 双线渠、池塘的测绘依图式为准均应沿其上边沿测绘。有堤的一定要将堤顶和堤脚绘出。 (6)地貌和土质 不用高等线表示地貌,适当测注高程点。 图内陡坎、梯田坎都要表示,并适当测注高程点。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地面坡度变化处、线状地物交叉口、井泉口、堤坝的顶与脚等,应测注高程点。铁路轨顶、公路路中、桥面、隧道及涵洞口底面要测注高程。 高程注记点的密度要求:一般地区图上每平方分米内8-10个点,建筑密集区和地物稀少的平坦区、鱼塘等水网区图上每平方分米内6-8个点。 高程注记点的取位要求:数字地图上注至0.01米。 (8)植被 地类界应尽量判绘详细,且地类界均要测绘完整。 街道两旁的行树不表示。 3.7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集 3.7.1基本要求 (1)本测区制作的DEM最终间隔:0.5米。数字高程模型DEM接边差为:0.4m;数字高程模型DEM尺寸为:与DLG图廓尺寸一致。 (2)本测区DEM制作首先按单个作业像对范围进行制作,最后将VirtuoZo的像对DEM转换为JX4DEM,按图幅进行拼接制成符合要求的图幅DEM。 (3)每当单个像对DEM制作完成之后,JX4-CDPS应进行像对DEM接边;VirtuoZo应在DEMmaker中进行DEM完全裁切。以保证单个像对DEM制作的正确性。 (4)每个作业员都应将自己所制作的单个像对dem存放在一个文件夹内,该文件夹的名字命名为:作业员名字DEM。 3.7.2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制作方法 (1)利用JX4-CDPS制作 a.直接利用影像相关制作像对DEM 首先建立一个矢量文件,该文件只存放一个点和一个线文件,然后建立job文件,先设置一个比最终DEM间距大10-20倍的DEM间距进行批处理创建DEM,再进行局部编辑,最后设置最终DEM间距,且将10-20倍的DEM间距的DEM成果加入job文件中,再进行创建最终DEM。 b.利用矢量数据并加测特征点、线构TIN制作像对DEM 利用已测绘的矢量文件并加测特征点、线构TIN,然后局部进行修测,由TIN直接创建像对DEM。 (2)利用VirtuoZo3.6制作 a.直接利用影像相关制作像对DEM 直接利用影像进行匹配相关,编辑视差曲线,创建像对的DEM。 b.利用矢量数据导入制作像对DEM 利用矢量数据导入作为特征点、线,进行影像相关匹配,在DEMmaker中进行编辑修改,最终创建像对DEM。 DEM元数据表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8 真彩正射影像图制作 3.8.1基本要求 (1)本测区制作的DOM分辨率为:图上0.1mm。数字正射影像DOM接边差为:0.5m。数字正射影像DOM尺寸为:与DLG图廓尺寸一致。 (2)本测区DOM制作首先按单个作业像对范围进行制作,并且要求创建每个像对正射影像的坐标信息文件(*.tfw),最后按图幅利用imageXiut软件进行影像拼接、匀色。 (3)每当单个像对DOM制作完成之后,JX4-CDPS VirtuoZo作业员都要自己先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得正射影像拼接功能拼接一下,保证不要出现漏洞,以保证单个像对DOM制作的正确性。 (4)每个作业员都应将自己所制作的单个像对*-orth.tif存放在一个文件夹内,该文件夹的名字命名为:作业员名字DOM。 3.8.2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方法 JX4-CDPS和VirtuoZo3.6均由编辑好的像对DEM,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批处理功能进行批处理创建像对DOM。 为了保证正射影像的色彩均匀、光滑,要求在创建像对DOM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像对的主片即左片进行创建。 为了保证正射影像拼接能顺利进行,要求应尽量扩大像对的作业范围。 DOM元数据表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9数字线划图调绘 (1)使用航测内业所成的1/500线划图进行补测、调绘。调绘时应在野外对航测内业成图进行全面实地检查、修测、补测、地理名称调查注记、屋檐改正等项工作。 (2)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要准确注出。居民地、市镇道路的街巷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名称,均应进行调查核实,正确注记。 (3) 对于内业表示不清楚、不合理、不完整以及表示错误者进行修正,对于内业未测绘的各种要素进行补测。补测时可以从已经测绘出的明显物用距离交会的方法补测在地形原图上。调查测量后要达到上交地形原图的要求。 (4)房屋应逐个调查,注明建筑材料和层数,临时性的建筑可以舍去。当屋檐宽度大于15cm时丈量屋檐宽度,并在原图的相应位置以分米为单位注记,屋檐宽度注至整分米。在有屋檐的各个边线上都要注记宽度,不注记者一律视为没有屋檐。对于图上已清楚表示出各部分相互关系的房屋,一般不再要求重新描绘房屋的线划,当图上不能清楚表示出注记数字与对应线划的关系时,房屋线条用铅笔重新绘制。 (5)实地面积大于6m2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应表示。 (6)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应逐个调查,在建筑物右上角用分数形式标注层数和结构,如12/2,分子为层数,分母为建筑物结构代码,同一栋建筑物层数不同的应分别标注。层高低于2.2m的不作为一层。建筑物结构分类及其代码见表10。 建筑物结构分类及其代码 表10 结构分类 钢结构 钢和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混合结构 砖木结构 其他结构 缩写 钢 钢、钢 钢混 混合 砖木 其他 代码 1 2 3 4 5 6 (7) 进行房屋调查时,要详细检查建筑物细部表示是否合理,并量测出廊柱的位置。对于内业未测出的建筑物细部、廊柱等,外业要根据已测绘的明显地物丈量出来,并按图式符号绘在原图上。窑洞口宽大于2米时要依比例表示。 (8)对于内业测绘的各种独立地物要逐个调查,内业测绘的不明用途的独立地物按图式符号重新绘制。 (9) 公路要注明铺装材料及道路等级,国道要注出路线编号。 (10) 铁路桥、公路桥、立交桥、人行天桥等的桥墩位置要实地量测。 (11)乡、镇及以上境界线调绘要调绘在原图上。 3.10数字线划图编辑 (1)控制点全部按照图式表示。 (2)建筑物、构筑物 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应表示,在建筑物右上角用分数形式标注层数和结构,如12/2,分子为层数,分母为建筑物结构代码,同一栋建筑物层数不同的应分别标注。层高低于2.2m的不作为一层。建筑物结构分类及其代码见3.9节第(7)项。 屋檐按照外业调注数据进行改正,在有屋檐的各个边线上都要注记了宽度,不注记者一律视为没有屋檐,不需改正。 垣栅及附属设施按照图式表示。注意垣栅和建筑物的相互关系。 (3)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 各种独立地物按照图式表示。图上大于符号尺寸的用依比例尺表示。 道路边线进行编辑整理,使路边光滑、两侧平行,然后再参照原图编辑路边地物。 (4)交通及附属设施 公路及城市道路要注明铺装材料及道路等级,国道要注出路线编号。等级公路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mm时,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时不依比例表示,以1mm表示。 铁路桥、公路桥等桥墩位置依图式表示。 道路的附属设施按图式相应符号表示。 大车路的宽度依比例尺表示,若实地宽度不一,且变化频繁,图上可取平均宽度平行表示。 (5)管线及附属设施 普通电力线、通讯线、架空管线等,不表示。但35KV以上的高压线及塔位应表示。。 (6)水系及附属设施 河流、湖泊、坑塘等水涯线按照实测表示,当水涯线与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用坎符号表示(区分加固与未加固)。池塘、水渠等也相应表示。 (7)地貌与土质 城区建筑区不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山区、丘陵区须表示大面积斜坡、陡坎、路堑、路堤、台阶路时,可适当注记台地、低地、道路交叉口、大面积农地等处的散点高程。高程注记点的密度要求:一般地区图上每平方分米内8-10个点,建筑密集区和地物稀少的平坦区、鱼塘等水网区图上每平方分米内6-8个点,丘陵地图上每平方分米内8-12个点。高程注记点注至0.01米;比高注记注至0.1米。 (8)植被 公园、大面积绿地、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园地等,用相应的土壤、植被符号表示。园内零星植被可不表示。 路旁、单位及居民院内的花坛均要表示。院内起绿化作用的行树视情况用花坛或行树符号表示。花坛的范围线用相应的线型表示。 (9)注记 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要按照图式注出。居民地名、河流名、行政区名、地名、道路名、街巷名、主要单位名称、有特色的地物名称、有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均应进行调查核实,正确注记。 (10)其他 地形图要素分层及设色表、数字线划图元数据表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11 数字线划图数据要求 (1)利用数据质量检查程序对编辑成果进行数据质量检查,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要求。数据以满足制图为主,兼顾建库。所有地形图要素的采集应符合空间地理数据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线要连通、面要闭合、点要准确。 (2)多边形对象能封闭的,要严格闭合;存在公共边的多边形,相交处严格捕捉(咬合)不允许出现缝隙,不允许出现多次重叠;公共边只采集一次,其它层通过拷贝生成。多边形不允许使用块表示。 (3)线对象保证连通(即:采集时不应人为中断。如:被注记压盖的图形不允许只顾出图效果而人为截断地形要素,在保留地形要求完整前提下由软件完成压盖);不同地物间按规范必须合理捕捉,不允许出现不合理悬挂;如使用程序生成特殊符号,其骨架线、骨架信息必须保留完好且编码正确。 (4)点符号不允许炸开。图形要素除了点符号外,尽量杜绝使用块对象。 (5)各类注记不能夹带空格和采用离散(单字)注记。 (6)各个工序使用的地形图的符号库和线型库必须一致。各种地形图的符号库和线型库的制作尺寸必须符合引用标准,点状符号库的定位点应与实地测绘的采集点一致,线型库必须按右手法则制作。 (7)凡新增符号应按制作的图例尺寸要求予以统一,并必须在地形图的要素代码、地形图要素的层色表中添加。对于图式上没有的符号,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符号扩充的原则补充,但要制作图例备案。 (8)有向的点、线应按真实方向采集;所有的线型采集必须遵循右手法则。 3.12 图廓整饰 图廓整饰规定如下: 图廓顶部正上方为图名,图名下方为每幅图的图幅编号。 图名左上角为图幅结合表,以图幅编号表示,右上角注“秘密”。 测量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 版权单位:新密市国土资源局。 图廓外左下角注记内容为: 2007年10月数码摄影,2007年11月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测图, 2007年12 月调绘。 1980西安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96年版图式。 图廓右下角注记内容为: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3.13 地籍更新调查 3.13.1准备工作 (1)根据技术设计书,拟定调查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根据新密市的实际情况和本设计书的技术方案,项目部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并详细落实到各调查小组,且不断地检查各调查小组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情况。 (2)选择工作底图 本次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底图采用我单位新制作完成的新密市1:500数字线划图。 (3)调阅地籍档案资料 调阅初始地籍调查档案资料,进行街道、街坊、宗地划分,了解已有的可能性调查资料及发证情况,作为更新调查的参考。 收集土地审批、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登记发证等土地权属来源资料。 收集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储备、土地定级估价等资料。 收集房屋普查资料等。 (4)印制表格 印制地籍更新调查公告、地籍调查指界通知书、法人代表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地籍调查表等。 (5)制作界址点标志及购置工具材料 按规定制作界址标志,购置喷漆、喷漆模具等工具材料。 (6)技术培训和试点 聘请有关专家,对作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规程》的培训,使作业人员掌握政策、法规和规程。并选择一个街坊进行试点,待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了调查方法和技术要领后,再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3.13.2权属调查 (1)地籍编号 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照街道(乡、镇)— 街坊(村)— 宗地三级进行编号。 (2)街道(乡、镇)划分与编号 街道以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的界线划分,其编号从行政区的西北角开始,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乡(镇)的编号应与行政编码相同。 (3)地籍街坊(村)划分与编号 a.地籍街坊是指以主要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或一侧)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街坊大小一般以不超过100个宗地为宜;当宗地面积过小、街坊内宗地数量过多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以方便地籍管理为原则,合理划分街坊或适当增多街坊内的宗地数量;街坊编号是以街道或乡(镇)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b.当道路、河流面积较大,可以街道为单位,将分割街坊的道路、河流,分别列为一个路街坊或河街坊。其编号方法与其它地籍街坊一致。 c. 村街坊是指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村庄范围,其编号以乡(镇)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d. 行政村、自然村村庄面积过大、村庄内宗地过多时,为工作方便,也可在村街坊范围内细分“调查街坊”。 (4)宗地划分与编号 a.独立使用权宗地。一个地块内,只有一个土地使用者。 b.共有使用权宗地(简称共用宗地)。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土地,其界线难以确定的,这一地块为共用宗地。 共用宗地内的土地面积可按如下方法分摊: ①有分摊协议书的按协议分摊。 ②按建筑物占地面积分摊。 ③按建筑面积分摊。 ④先确定每个使用者各自使用的面积,再按建筑面积或建筑占地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c.特大宗地。根据以下方法处理: ①以独立核算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②以用途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③以道路、河流为界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d.宗地编号 以地籍街坊、村街坊、或调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
本文档为【新密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85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0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2-11-07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