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谈_琵琶记_

三谈_琵琶记_

举报
开通vip

三谈_琵琶记_ 作家作品新论 内容摘要:《琵琶记》一直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于它的研究 也是硕果累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琵琶记》的感受和认 识:一谈《琵琶记》是一部伦理剧;二谈《琵琶记》的悲剧品格;三谈 《琵琶记》的画工笔墨。 关键词:《琵琶记》 伦理剧 悲剧品格 画工笔墨 《琵琶记》由元末高明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 写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二十四出,是我国古代戏曲 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称为“南戏之祖”。本文主要从《琵琶记》是部 伦理剧,它的悲剧品格以及画工笔墨三个方面来谈谈对此剧的理...

三谈_琵琶记_
作家作品新论 内容摘要:《琵琶记》一直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于它的研究 也是硕果累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琵琶记》的感受和认 识:一谈《琵琶记》是一部伦理剧;二谈《琵琶记》的悲剧品格;三谈 《琵琶记》的画工笔墨。 关键词:《琵琶记》 伦理剧 悲剧品格 画工笔墨 《琵琶记》由元末高明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 写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二十四出,是我国古代戏曲 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称为“南戏之祖”。本文主要从《琵琶记》是部 伦理剧,它的悲剧品格以及画工笔墨三个方面来谈谈对此剧的理解 和认识。 一、《琵琶记》是部伦理剧 从题材看《琵琶记》属于伦理剧,伦理剧是中国最早的戏剧题材 和戏剧传统。中国戏曲史上《五伦全备记》、《秦香莲》等都属于伦理 剧。它揭示的是伦理问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伦理问 题上显示人的困境。《琵琶记》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社会的百科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特 征,作者在戏剧的第一出即申明其写作意图:“正是不关风化体,纵 好也徒然。”这部戏剧完全围绕着伦理问题来展开。 首先即是关于孝道的争论。主人公蔡伯喈认为:“凡为人子者, 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问其寒燠,搔其疴痒,出入则扶持之,问所 欲则进之。是以父母在,不远游:出不易方,复不过时,古人的大孝也 只如此。”而在蔡公眼里这些都是小节,“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 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蔡公一心想让儿子做官,替他改换 门闾。伯喈的种种理由都不再是理由,不出去做官就是不孝。围绕着 孝的争论形成了《琵琶记》的第一个戏剧冲突即“辞试不从”。深受封 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不能违背孝道,不敢违抗父命,在万般无奈之 下,只好离家赴试。伯喈离开后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他的新婚妻子 赵五娘身上。赵五娘本不愿丈夫上京应试,想去劝解公公,然而终究 没有去,因为怕被说成不贤,耽误丈夫的前程,只得泪别丈夫,把全 家的责任在丈夫面前勇敢地承担下来。丈夫一去没有消息后,她依 旧坚强自觉地替丈夫担起了责任,“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落得名标 青史”。一来要成丈夫之孝,二来要尽为妇之道,尽心竭力,朝夕奉 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让公婆吃苦,即使受到公婆的猜疑也不 去辩解。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品德,同时也揭露了 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给予女性的苦难、不幸和无奈。 剧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张大公,他是“义”的化身,表现的是一 片纯真和正义。蔡伯喈被逼赴试,叮嘱邻居张大公照应家中父母。南 蒲嘱别时,张大公说道:“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 出,驷马难追”。张大公也是尽心尽力地完成他所承诺的事,饥荒之 年,将不多的官粮分给蔡家,不时周济蔡家;后来又帮五娘买棺木葬 蔡公蔡婆,受五娘的嘱托便两日三朝的去看蔡公蔡婆的坟墓,他对 蔡家的帮助全始全终,这种忠于所事的态度是让人感动的。这种“急 公好义”、“邻里相恤”的美德,也是东方民族的特殊传统。 《琵琶记》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伦理的化身,这是与中国的伦理文 化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主流,占主导地位。儒 家思想的中心就是忠孝节义,它有一整套的伦理原则来监督教育规 范每个人的行为。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三纲五常”。《礼记·中庸》提 出孔子说的五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 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又提出了“三纲”的概念,班固在《白虎通 义·三纲六纪》中提出了“三纲”的具体内容:“三纲者,何谓也?谓君 臣、父子、夫妇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正式建立了 三纲说。其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即要求人们做到忠和孝。《琵琶 记》中作者也是极力想塑造一个“全忠全孝蔡中郎”的形象,他的离 家赴试是遵从父亲的愿望,即是一不从“辞试不从”,而二不从即“辞 官不从”,这是迫于君王的压力。然而伯喈尽忠就不能尽孝,家乡发 生饥荒,父母相继饿死,“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蔡伯喈可谓是个不 孝子。这种伦理之间的矛盾演出了一幕幕悲剧。 二、《琵琶记》的悲剧品格 《琵琶记》的深刻性,在于它揭示了伦理之间的矛盾,也即是忠 孝之间的矛盾。封建伦理道德是一个体系,体系的最高层即为忠,忠 是统治者所要求的,然而尽忠即意味着不能尽孝,《琵琶记》中黄门 官劝慰蔡伯喈“毕竟事忠事亲一般道,人生怎全的忠和孝”,说明封 建伦理体系本身存在着矛盾,也反映了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现实状 况。高明生活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 统一政权。对于汉族的知识分子来说,传统的伦理要忠君,然而面对 外族的君王如何去忠,如何去报效,这让知识分子对君王提出了怀 疑,对封建伦理道德也产生了怀疑。在唐宋的小说、诗里面,一个有 学问的人出去求功名是很正当的,可是在元朝的文学作品中,不论 是笔记、小说还是戏曲,表现得都不是如此。面对异族的统治,元代 知识分子追求的是田园生活、天伦之乐,但这种理想得不到实现,继 而产生了《琵琶记》这部戏,这也正是这部戏的主题,决定了《琵琶 记》的悲剧品格。 《琵琶记》是部悲剧,明代王世贞说:“南曲以《琵琶记》为冠,是 一道《陈情表》,读之使人唏嘘欲涕”,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 悲剧集》收《琵琶记》为其一,《琵琶记》毋庸置疑是悲剧。它的悲剧性 在于它并不是写人物的毁灭,而是写人物的追求与理想的毁灭。蔡 伯喈追求的是做一个孝子,奉养双亲,颐养天年,过平静幸福的田园 生活,然而“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却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清毛序始: “全忠全孝蔡伯喈,予窃疑焉,生不能养,死不能葬,何谓孝乎?辞官 不得,日日思乡,将国而忘家之谓何?而名之曰忠也?”同时赵五娘 “惟愿取偕老夫妻,长侍奉暮年姑舅”的理想也没有得到实现,伯喈 赴试后,音信全无,她失去了丈夫的保护,还要经历重重的磨难。肉 体的毁灭纵然是悲剧,理想追求的毁灭更是悲剧,所谓“哀莫大于心 死”。《琵琶记》在构制人物追求和理想毁灭时善于设置悲剧情境,即 悲伤之境;悲苦之境和悲凉之境。 伯喈的“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三不从,使他的愿望得 不到实现,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内心却充满了痛苦,思念家乡的 父母和妻子。伯喈的赶考,使一个原本美好的家庭陷入了困境,这是 一种悲伤之境。从糟糠之厌到书馆相逢这段,主要写的是赵五娘的 悲苦之境,丈夫离开后,五娘不仅要忍受磨难之苦,更要忍受孤独无 助之苦,绝望之苦。面对婆婆的误解不敢分辩,公婆去世后只能卖头 发衣饰来埋葬他们。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在公婆去世后,五娘在情 感上从此失去依靠,丈夫了无音信,赵五娘完全陷入了孤独、悲苦的 境地。她背着琵琶,一路卖唱去寻找丈夫,在书馆与丈夫相逢后,本 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却没有喜悦,蔡伯喈悲伤地面对双亲遗像,牛 小姐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在这情感碰撞之中所有人都不能自 拔,虽然是团圆结局然而却让人无法如释重负,这就形成了一种悲 凉之境,这也是《琵琶记》这部戏曲的悲剧品格之所在。 三、《琵琶记》的画工笔墨 “画工”的概念是由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提出的,与 “画工”相对的即“化工”,何为“化工”,又何为“画工”呢?李贽是这样 区分的:“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 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 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 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可见,“化工”是指天然的、 三谈《琵琶记》 ■安徽大学中文系 殷韩韩 39 作家作品新论 自然的,不需要雕饰的;而“画工”就是指经过了雕饰有人工的痕迹。 李贽曾这样评价过《西厢记》和《琵琶记》:“《拜月》,《西厢》,化工也; 《琵琶》,画工也。”所以,真正可以引起读者和观众共鸣的,是《西厢 记》一类的“化工”,而非刻意而为的《琵琶记》一类的“画工”。 可以说,李贽的评价是精辟的,看《西厢记》除了孙飞虎事件外, 整个剧情是流畅的,包括人物的唱词、情感之类。而说《琵琶记》是 “画工”一类作品,也就是说《琵琶记》有刻意为之的痕迹。例如,《琵 琶记》在结构上的特点就是它的双线交叉,一条线是蔡伯喈上京考 试入赘牛府;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奉养公婆。这两条线共同敷演一 家的故事,共同表演一个主题。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产生 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但正是双线结构突出了作 者刻意为之的痕迹和用心,也正是李卓吾所讲的画工笔墨。又如, 《琵琶记》有的版本中保留了作者运用大量骈语来描写蔡伯喈参加 考试的情景,与整个戏剧很不和谐,这是作者卖弄文采之作,李卓吾 认为应该删掉。《元本琵琶记校注》中即删掉了此情景。在蔡公蔡婆 去世后,赵五娘贫穷交加,无力埋葬公婆,只好以罗裙包土筑坟,此 情节虽然很感人,但是生活的可能性被抽掉了,缺少生活的真实感, 显出人工的痕迹。从艺术手法上看,高明作《琵琶记》,是站在一个统 治者的角度,塑造了他所希望的人物形象,以及他所需要的故事情 节,“载道”之心多于“抒情”,这与王实甫作《西厢记》的立场角度是 不同的,因此对于李贽为何评其为“画工”就更加可以理解了。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它宣扬的伦理思想受到统治者推崇,明太祖曾盛誉《琵琶 记》是“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但作者在揭示孝子贤妻的同时, 也揭示了封建伦理本身存在的矛盾,展示由于封建伦理而产生的社 会悲剧,给予观众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戴不凡.论古典名著琵琶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2]高明著,钱南扬编.元本琵琶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0. [3]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4]高明著,冯俊杰评注.六十种曲评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2001. [5]王庆芳.论《琵琶记》中的伦理纲常矛盾及其缘由[J].孝感学院 学报,2002.10. [6]张婷婷.当是其妙处不传———管窥《琵琶记》的悲剧性[J].史教 资料,2008.06. [7]刁国利.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悲剧意蕴[J].中国古代 文学研究,2009.01. [8]张宇.吻合与冲突———李渔戏曲结构论与《琵琶记》的相互比 对[J].戏剧文学,2010.02. 内容摘要:废名的《桃园》是一篇韵味无穷的小说。本文试图通 过对“桃子好吃”这个细节的解读,来透视文本,希图由此呈现一些 个人阅读而来的体悟。对于《桃园》,历来众说纷纭。但愿我的解读, 不至于武断。 关键词:废名 《桃园》 阿毛 《桃园》是废名较为易懂的小说,影响也相当巨大。作品的大致 情节是这样的:王老大,一中年人,丧偶,以种桃为生。他有一个13 岁的女儿阿毛,性格文静而多愁善感,体弱多病。有一天王老大问病 中的阿毛想吃点什么,阿毛只说了句“桃子好吃”,于是王老大如遭 “霹雳”般震惊,并在次日说什么也去了街上买了三个鲜红的玻璃桃 子(因为不是桃子结果的季节)。但桃子在王老大欣喜地捧着回家拿 给阿毛的路上,被一个孩子不小心撞上全打碎了。情节当然不止于 这些,但这已经是全部情节的脉络了。余下的就是围绕着这些主干 情节的日常生活细节了。相较于早期的《竹林的故事》、《浣衣母》等 同类小说,《桃园》更见出有悲哀的意味,也失却了先前的那种逃脱 世事、独守乡间的安然恬淡,而是处处渗透着无可名状的哀伤和不 祥。废名的“田园风格”系列作品一直致力于表现偏僻乡间美好善良 的人性和人生形式。在这些作品里,他通过渲染景物描写、消解故事 情节、淡化人物形象等手段构建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里 充满着祥和,一切的人事乖谬都被消解掉了,剩下的惟有淳朴的生 活和善良的人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废名以如此的特立 独行成为了“京派”的先行者,并因为隐世高蹈的禅宗趣味既被人责 骂,又受人敬仰。实际上,从《桃园》可以看出:废名并非就是完全的 遁世和归入田园莫管世事。细节描写是《桃园》显在的表现方式,也 是在消解传统小说的情节、人物、典型环境之后废名一心专注的所 在,正如在废名别的小说当中一样。而《桃园》中的诸多细节描写在 告诉我们:人不可能脱离开自己的时代,废名实际上相当地“入世”。 这些细节描写以“桃子好吃”这句话最为突出。《桃园》里有诸多 细节都可以展开来论述,从而帮助我们揭开文本的表层一窥内在的 文本肌理。废名好像也有两幅笔墨,如沈从文一样,不过废名的两种 笔墨几乎内在于每一篇小说中,而不是用两种笔墨去描写两类题 材。因此需要仔细品味方能有所获。废名的个性可谓狷狂和狂放不 羁,但在大多数场合他又以谦和内倾的性格示人。如此纯然不同的 性格统一在了废名一人之身,就不难理解废名小说也可能包蕴两种 互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旨趣和意蕴。实际上,废名的小说正是如 此。它们非常平淡宁静致远,然而它们又满蓄着暴烈的感情悲惨的 人生况味。《桃园》很容易被论者轻易地归并入“田园风格”的写作, 像《菱荡》、《竹林的故事》一样。然而,《桃园》的意蕴却是要复杂得 多,那里不仅有祥和,更有撕裂般的痛苦和隐忧。 阿毛一出场就是一副纯真无暇,乐于助人的做派。对于让王老 大头疼不已的路人偷桃问题,“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忙着种好 看的牵牛花于城墙上,并独自陶醉于日落景象。在如此出现之后,作 品就不露声色地写到阿毛似乎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整个作品不 免也就此悲愁起来。阿毛的疾病让王老大特别揪心和心痛,但在阿 毛看来却似乎并无影响,生活还是照常。小说没有着意刻画阿毛身 心受疾病摧残的痛苦情形,而是把笔墨放在了阿毛病里在桃园度过 的一天天日常生活,以及在这些一天一天的过活中阿毛个人的联想 和幻想。阿毛活在自己一人的世界里,敏锐地感受着色彩变化、时间 流逝和爸爸的喜怒哀乐。在天真纯洁的阿毛如此的联想当中,生活 里的悲苦似乎经由童年的阿毛而有意过滤了。然而,困苦和悲伤才 是这篇小说的内在气质。也许阿毛童话般的联想只是一种反衬,反 衬现实生活的艰难困苦。毕竟,只有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才会频频出 现于梦境。在阿毛的联想里面,最多的是关于爸爸妈妈的往事。阿毛 用了她的小手摸过这许多的树,不,这一棵一棵的树是阿毛一手抱 大的!———是爸爸拿水浇得这么大吗?她记得城外山上满山的坟, 她的妈妈也有一个———妈妈的坟就在这园里不好吗?爸爸为什么同 妈妈打架呢……阿毛由于身体处于病中,故而就有许多妙趣横生的 “桃子好吃” ———论废名《桃园》 ■郑州大学文学院 龚自强 40
本文档为【三谈_琵琶记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21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2-07
浏览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