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举报
开通vip

【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 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第30卷第1期 2010年2月 黄冈师范学院 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 V01.3ONo.1 Feb.2OlO "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 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乔军豫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农民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走红"与受冷落.这与时代和创...

【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 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第30卷第1期 2010年2月 黄冈师范学院 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 V01.3ONo.1 Feb.2OlO "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 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 乔军豫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农民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走红"与受冷落.这与时代和创作本身密切 相关.不同的境遇引发对赵树理的小说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当下赵树理的小说的价值犹在,依然有着熠熠 闪光的魅力.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农民;创作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0)01-054-03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他以 鲜活的群众语言,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携带着泥 土的芳香和生活的气息,给当时的文坛带来奇光 异彩,获得了好评和赞誉.赵树理是"一位具有 新颖独创的大众化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走着 具有自己独异性特色的文学道路"_2J.确立了"赵 树理的方向"J."无论从新文学发生以来就始 终在探索的大众化课题来看,还是从解放区文学 与当代的历史关联来看,赵树理的出现都是重要 的文学史现象."HJ.但是随着时代的推进,当下 赵树理这位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家遭遇空前的冷 落,他的作品在这个忙忙碌碌的尘世中,蒙着厚厚 的灰尘,无人问津.两种命运反差极大,不能不令 人深思. 现代中国文学的演进历程表明,关注农村和 农民的作家为数实在不少,在赵树理之前,他们创 作的"乡土小说"已经取得较高的成就.大致可 分二类:一类是反映农村贫困,农民疾苦,寄寓着 作家深刻的感情,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的作 品可见其精神脉络;一类是描绘农村田园风光抒 发闲情逸致,以废名,沈从文为首的一批作家的作 品可见其整体风貌.除鲁迅外,"乡土小说"在主 题开掘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深度,缺少反映农村复 杂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力度.基调多半是沉 郁,悲苦和凄惨,难以见到给人鼓舞的亮色.但作 家们自觉地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呈现出可 贵的本土化追求和客观写实的倾向,作为后来人 的赵树理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然而赵树理所处的 时代显然与他们不同,所走的创作路子也就因此 有别了. 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个转折 点.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 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 中去„„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为 赵树理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他遵照毛泽东的 指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深人群众中去,在火热 的斗争中改造思想,确立自己的创作立场. "赵树理的大部分作品是紧紧迎合着时代的 脉搏和需要而产生的.他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来 满足时代的需要."-6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是 以解放区所特定的历史背景为前提的在解放 区,广大农民推翻了地主的统治获得了经济和政 治上的自主,随即要求拥有适合他们欣赏能力和 理解水平的的文艺表现形式来丰富农村的生活. 收稿日期:2009—12 作者简介:乔军豫(1978一),男,tit西沁水人,西南大学中吲新i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第1期乔军豫:"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55- 赵树理顺应了这种历史的要求. 在对待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赵树理始终坚 持文艺应该服从政治,为政治服务.他忠实地实 践着这一信条,要求自己的作品"政治上起作 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为了更好地为政治服 务去"赶任务".1951年他在文艺界讨论会上说: "因为人民长远的利益以及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才 是第一位的","赶总比不赶好","赶得多总比赶 得少好".这种"赶"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 功,如"赶"出《小二黑结婚》,《李家庄变迁》等. 当然,这些成就勿宁说是建立在赵树理长期的生 活积累,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靠"赶任务" "赶"出来的. 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为赵树理"走红"提供了 平台和机遇."没有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及'工农兵文学'话语,就不会有赵树理的崛起 和位置."赵树理的迅速"走红",固然有他的文 学才能和其创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质量和价值 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是"经过毛 泽东文艺思想雨露的浇灌而绽开出鲜艳之花" 风云有变,时代有情也无情,"农民作家"赵树理 "走红"是由特定的时代和环境造就的.然而时 过境迁,他所遭受的冷落和遗忘也就不足为奇了. 早期的"乡土小说"引入了欧洲"横截面式" 的结构方式,这种新的叙事形式丰富了后来的小 说创作,但却与处于落后状态的农民的文化水平, 欣赏习惯不相适应.赵树理在对现代小说"欧化"的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他那种 格外偏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剔除"欧化" 和"新文艺腔"的积弊,试图开创一个新的文学传 统.但是他的小说一出场人们就褒贬不一,彭德 怀,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极力赞扬和推崇,而胡 乔木,邵荃麟等人对此批评和不满意.正如赵树 理所言,"胡乔木同志批评我写的东西不大(没有 接触到重大题材,不深,写不出振奋人心的作品 来)."】尽管胡乔木,邵荃麟等人对赵树理的作 品没有看好,但还是有所期待的.在创作上他们 帮助过赵树理,给他开过书目,让他多读一些中国 的典籍和外国的名着,以期打开他的文学视野,提 高他的创作水平. 赵树理有着近乎"执拗"的文学定位和民间 立场.他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讲:"我不想上文坛, 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 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两三个铜板 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 唱本的阵地"„他认为自己的小说能否吸引住群 众,受群众欢迎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老百姓看得 通,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目的也就达到了. 自己宁可不在文艺界"立案",也不改创作"以农 民利益为本位","为农民谋利益的"【1初衷,这 种精神难能可贵.但一味地盯着一点,限制了艺 术上的创造和发挥,也就缺少了宏观的叙事和大 手笔,因而他的创作是拘谨的,局促的.从某种程 度上说,有些单调和贫乏.正如杰克?贝尔登所 言:"说实话,我对他的书感到失望.„„他对于 故事情节只是进行白描,人物常常是贴上姓名标 签的苍白模型,不具特色,性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展 开."?夏志清也批评道:"赵树理的早期小说,除 非把其中的滑稽语调(一般人认为是幽默)及口 语(出声念时可以使故事动听些)算上,可能找不 出太多的优点来."?尽管它们听起来有些"酷 评"的味道,但也多少点到了赵树理的小说的"软 肋和痛处". 赵树理和周立波的创作基点都是着眼于农 村,反映农村的,但周立波较早地接受了中国古典 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熏陶,在参加"左翼文艺"运动 中,对俄苏文学进行了广泛的涉猎,还翻译过肖洛 霍夫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赵树理最终 没有能够创作出像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那样壮 阔宏大的极具历史画卷的长篇小说的原因也就略 知一二了. 赵树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与鲁迅, 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等"文化巨人型"作家相比, 文学修养不足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视野相对狭窄, 艺术上一味坚持本土化又较少汲取特别是外国的 文学技巧,形式和方法,过分强调政治性的"教 化",过分追求通俗,小说艺术上也就显得单一, 审美价值也就受到了损害.这都为赵树理的小说 受冷落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目前,赵树理的小说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我 们2009年暑期在其家乡沁水县所做的调查结果 表明,现在的农民很少提及赵树理,甚至不知是 " 一一 乡人",根本不读赵树理的书,问及即使读过 ? 56?黄冈师范学院第3O卷 的农民,也觉得水平不高,没啥意思.诚然,进入 2l世纪,赵树理的小说的读者群发生了极大的甚 至是实质性的变化,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的 改善,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地提高,日常阅读日趋多 元化.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赵 树理的小说视为"生活的教科书",很难对赵树理 生动具体的"通俗故事"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和兴 趣.但广大农民无情地转身留给赵树理一个苍凉 冷漠的背影引发我们一连串的思考,赵树理真的 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了吗?我们社会主义新农 村,农民还需要赵树理的小说吗?将会涉及到赵 树理的小说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问题. 赵树理是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他 的小说多来自他熟悉的农村和农村生活,依据自 己对生活的体察和理解来构思,创作小说的.通 过平凡的故事去揭示社会问题,从有限的世界来 表现广阔的社会内容.那些看似浅显的故事,折 射出农村复杂的状况.他的创作不回避矛盾,掩 饰矛盾,如实地描写阴暗面,采用现实主义的写实 手法,即从农民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考察和探索.正是"五四" 时期"乡土小说"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深化和发 展,这是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一大贡献. "文学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他们的创作 都不仅一般地反映某一民族的生活,而且总是具 体地表现某一地区的风貌."?纠老舍笔下的北京,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赵树理笔下的山西,都是成功的典范.准确地说,赵树理对晋东南农村的描绘 显示了独特的风格.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一大 批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胡正,孙谦,束为等在赵 树理的影响下从事文学创作,形成了以赵树理为 代表的"山药蛋派",是当代文学具有地域文化特 点流派中的一枝独秀.风格源远流长,惠及现在 活跃于山西文坛的中坚作家如李锐,曹乃谦,葛水 平等,他们的作品流淌和跳跃着"山药蛋派"的血脉. 赵树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将文学之根深深 植入他脚下的那块热土.他热爱农村,热爱农民. 深切地懂得农民的痛苦:不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 济上受剥削,而且精神上被奴役,心灵上受折磨. 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思想和迫 切愿望,懂得农村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农民摆脱陋 习,旧观念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他始终为农民写 作,把毕生的心m和才智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村 和农民,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文学良知和人格力量 他是我们当代作家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当前,党 和国家高瞻远瞩,立足农村,关注农民,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 一 系列战略决策.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良好 的契机.广大农民生活的农村是作家创作的富矿 和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家的创作视野起 伏着农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它们同呼吸,共 命运."农民作家"赵树理"告诉"当代作家一个 千真万确的道理:"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赵树理的小说在当代中国"依然有吸引读者 的魅力"?.但它的遭遇也是令人心酸和深思 的.我们不希望赵树理的小说只"走红"一时,犹 如昙花一现,过眼烟云,远离广大读者的视线.我 们的农民朋友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常读常 新,不断从中吸取精神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N].解放日报,1946~8—26. [2]董大中.赵树理文集续编[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4:5. [3]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N].人民日报,1947~8.10.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修订本).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2版):860—861. [6]赵建国.赵树理孙犁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 社,2002:263. [7]赵树理.赵树理谈"赶任务"[N].文汇报,l95l—D2-22. [8]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3). [9]小全,等.赵树理短篇小说欣赏[M].南宁:广西人民 出版社,1983:2. [10]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M](第 五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378. [11]李普.赵树理印象记[A]//黄修己,赵树理研究材料 [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18—19. [12]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J].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13][美国]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M].北京:北 京出版社,1980:111. [I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307. [15]黄修己.赵树理评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l981:308. [16]李明."为农民写作"的文学思考[J].兰州大学, 2009.(7). 责任编辑张吉兵
本文档为【【doc】“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04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