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摘 要 近年来,社会养老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不断升温。 20世纪 70年代后, 石油危机爆发,造成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通货膨胀率不断攀 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和政府财政压力与日俱增,使得全球范围内都掀 起了一场养老制度改革的热潮,特别是养老制度的私有化改革更加成为国内外 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欲通过对英国养老制度私有化改革的研究来提供学 习借鉴国外养老金私有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以促进我国养老制 度的发展。 英国的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英国养老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私有化改革研究 摘 要 近年来,社会养老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不断升温。 20世纪 70年代后, 石油危机爆发,造成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通货膨胀率不断攀 升、人口老龄化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日益严重和政府财政压力与日俱增,使得全球范围内都掀 起了一场养老制度改革的热潮,特别是养老制度的私有化改革更加成为国内外 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欲通过对英国养老制度私有化改革的研究来提供学 习借鉴国外养老金私有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以促进我国养老制 度的发展。 英国的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始于撒切尔政府上台的70年代末,是英国宏 观经济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的养老制度私有化改革是世界养老制 度的私有化改革热潮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但较之美国以及瑞典的私有化改革来 说研究的较少。本文首先从静态的角度描述了英国当前的养老金体系,接着 从 动态的角度,对于英国从70年代末的私有化开始至今的改革历程进行了梳 理, 主要从英国的国家养老金以及私人养老金两方面进行研究,再次,对改革至 今 私人养老金与国家养老金对养老的作用进行了对比,来对改革的成果作一个 评 价,昀后提出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对于我国养老制度某些方面的启 示。 关键词:养老金计划;私有化;英国1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 pension system by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world is warming up. Since 1970s, the oil crisis brought the world the decline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rising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rates, aging problem and increasing financial pressures, which makes a wave of enthusiasm of pension reform all over the world. In particular, the privatization of pension system reform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offer the chance to learn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ization of pens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via the research of the privatization of the UK pension plan refor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The privatization of UK pension plan reform began in the late 1970s when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came to power,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K macro-economic reform. The privatization of UK pension plan reform is a typical one in the world pension reform wave, but fewer researches are on this, compa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eden.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pension system in the UK from the static point of view, then from the dynam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gives a specific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process form the late 1970s mainly in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state pension and the private pension. Thirdl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ole of state pension and private pension in supporting retirement and makes an assessment to the reform.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th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ertain aspects of our pension system from the privatization of pension plan reformKey words: pension plan; privatization; UK2目 录 第1 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3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4 第2 章 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与当前养老金体系. 5 2.1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发展历程. 5 2.2 当前英国养老金体系 7 2.2.1 第一支柱养老金 9 2.2.2 第二支柱养老金. 10 2.2.3 第三支柱养老金..11 第3 章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 13 3.1 私有化问题的研究13 3.1.1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的内涵 13 3.1.2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的原因 13 3.2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思路14 3.2.1 改革的理论基础. 14 3.2.2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相关争论15 3.3 20世纪80年代英国养老体系的改革. 16 3.3.1 1979-1986年间,英国政府的养老金政策取向. 16 3.3.2 1986年英国养老金计划的改革 17 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养老体系的发展和改革..19 3.4.1 90年代初期麦克威尔丑闻与1995年养老金法案的颁布 19 3.4.2 90年代中后期工党执政后的养老金政策19 3.5 简要评价 21 3.5.1 撒切尔-梅杰政府改革的评价 21 3.5.2 布莱尔政府改革的评价. 233第4 章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监管体 系的发展 26 4.1 英国养老金计划的监管体系. 26 4.1.1 英国养老金计划监管的法律依据 26 4.1.2 英国养老金计划监管机构及其职能26 第5 章 英国国家养老金计划与私人养老金计划对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30 5.1 退休者的收入水平多少才能满足退休需求. 30 5.2 国家养老金计划在退休后的角色31 5.2.1 2007年养老金法案关于国家养老金计划的改革31 5.2.2 国家养老金计划将成为退休后昀重要的收入来源32 5.3 私人养老金计划在退休后的角色34 5.3.1私人养老金收入高低的决定因素. 34 5.3.2 DB计划与DC计划下私人养老金的不同收入35 5.4 私人养老金基金投资绩效分析 39 5.4.1 DC计划的投资绩效39 5.4.2 DB计划的投资绩效40 第6 章 结语. 42 6.1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的综合评价42 6.1.1 私人养老金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风险,能否养老 42 6.1.2 私人管理是否优于公共管理44 6.1.3 既定供款的DC计划是否优于既定给付的DB计划46 6.2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47 6.2.1 对中国个人账户管理的启示47 6.2.2 对中国企业年金的启示. 48 参考文献51 致谢 54 4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逐渐升温,尤以社会养老 制度的研究更为突出,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 球养老危机的出现,各个国家都尝试通过对养老制度的改革来减轻养老问题对 经济发展的冲击。20世纪 70年代后,石油危机爆发造成全球经济增长率下滑、 失业率急剧上升、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和政府财政 压力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养老制度改革的热潮,特别是养老 制 度的私有化改革更加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世界养老制度的私 有化改革,总体来说,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一是由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筹资 模式转向基金积累制或者建立多支柱体系,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以及与 日俱增的财政压力。二是从待遇确定型的支付模式逐步转变为缴费确定型的模 式,建立积累型的个人账户,期望将养老保障责任从政府转向私人。三是养老 基金的管理从政府部门转移到私人机构,以期通过私有化市场竞争来提高运营 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 纵观世界,英国是世界上建立养老制度昀早的国家之一, 19 世纪初就开始 了社会立法,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自由党政府进行了社会改革和 福利制度建设,在二次大战前就已经基本建立了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但是, 随着英国经济逐渐失去强劲的增长动力,英国福利制度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出现严重的危机。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上台执政后,对现 有的以国家为主的养老制度进行了大幅调整,逐渐缩小国家的养老责任,引入 私人竞争市场,大力发展国家养老金计划以外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据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预测,在西方七国中,英国是唯一从 20世纪 90年代到 21世纪中叶 公共养老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将出现下降的国家。英国的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 革经过 3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三支柱体系,其中,尤以协议退出 国家养老金计划的职业养老金计划覆盖范围极广,资产规模超巨大。1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本文力图通过对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的研究,系统考察其改革的背 景、内在动力及相关争论;通过对改革 30年来私人养老金的发展演变、风险及 其收益与国家养老金进行了对比,来对改革的成果作一个评价,并试图回答如 下几个问题:私有化的监管模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风险,能否养老?公 共性质的养老保障走上私有化的道路,是否能体现出市场配置的效率?现收现 付制让位于基金制能否推动投资和发展经济?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学者对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的研究情况看,Martin Feldstein(2000) 指出,私有化的关键是个人是否能够掌握投资决策的主动权,但他认为即使 在 一个私有化的计划中,个人也不会有完全的决策权,政府会对个人投资的资产 进行限制,并提供安全保护网,使那些由于投资绩效欠佳而不能获得足够退休 1 收入的人有昀低收入保障 ;劳尔?L?马德里(2001)也认为,公共养老金的 私有化并不能意味着国家可以撒手不管,相反,国家仍然要确保职工的昀低养 2 老金,并且对私人养老金制度的运作实施监督 。Richard Disney(1999)指出, 要解决现收现付计划面临的财务危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引入基金积累 计划。然而,Lacey, Robert(1996)年指出,在英国,政府为促使就业者转向 3 私人养老金所提供的各种激励,已经成为政府一个庞大的支出。 英国政府精算 师 Chris Daykin(2005)认为,近年来国际养老金私有化改革趋势是由于基金的 投资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前提是额外的投资资金能够得到生产性利 4 用,否则只会哄抬股市价格。 从国内学者对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的研究情况看,胡云超(2005)对英国 的养老制度改革作了全面的描述,认为英国私人养老金的安排对中国今后的制 度设计意义重大。杨燕绥(2004)指出私人养老金的价值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 济生活中日益重要。李珍(2002)选取了英国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参保 人在就业期内进行的个人账户积累有 44%被各种费用和成本所消耗,如果扣除 1 转引自刘子兰:《养老金制度和养老基金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85页。 2 劳尔?L?马德里,张大川: 《对养老金制度改革风潮的思考》,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 年第 1 期,第 62页。 3 转引自刘子兰:《养老金制度和养老基金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85页。 4 Chris Daykin: 《职业年金发展国际趋势》,//0>.,2005-7-11。2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成本因素,个人账户的净收益要大打折扣。陈星(2007)指出,英国政府私有 化养老金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计划扩面效果不理想、计划没有 考虑雇员利益的昀大化、政府对私人养老 金计划监管的缺乏力度,造成计划成 5 6 员福利受到侵害。 朱青、路和平(1999)提到,养老保障私有化在一个相当长 时期内,政府会承受巨大的财政压力。刘子兰(2004)通过建立三阶段模型, 对选择 DC 还是 DB 的养老金计划类型给出了分析框架和基本结论。也有观点 从正反两面阐述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利弊的,许晓茵(1999)对私有化改革的利 弊进行了论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私有化概念的不同理解;二是私人养老金对储蓄的作用的研究;三是私 人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的研究;四是私人养老金监管问题的研究。本文希望通过 对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的研究,同时跟踪英国政府关于养老金计划的昀 新政策和改革,并注意将这些昀新理论及 实际成果应用到我国养老保险尤其是 企业年金的改革实践中,以促进中国养老保险的良性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分为 6 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研究现 状、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简单的说明。在第 二章中,作者对英国养老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英国养老金计划的三支柱分 析了英国养老金计划的安排。在第三章中,作者针对论文的研究重点??英国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的背景、目的、过程等进行一一分析并做出了简要评价。 文章的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英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监管体系。第五章,作者通过 对英国国家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在退休后的角色的对比分析,来对英国养老金 私有化改革进行评价。第六章为结语部分,作者在通过前文对英国养老金计划 私有化改革的研究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对英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综合评价,并 联系中国个人账户以及企业年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 5 陈星《英国养老金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启示》,《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4期,第 34页。 6 朱青、路和平:《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势研究??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问题评析》,《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 4期,第 39页。3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革对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以及个人账户管理的借鉴。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养老问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研究领域,所以研究的角度可以很广 泛。本文主要综合运用了社会保障、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 学科的知识,在吸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有机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进行了 比较深入的探讨,昀后提出了本人对中国养老金改革的一些看法。 本篇论题是关于英国社会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经济效果的 全面研究,据作者检索,在国内还没有找到关于对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 30年来成果的专门研究。本篇的目的就是对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经济效果 进行研究分析,因此在整体上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当然,本论题的创新不可能 是养老制度或是养老基金理论的创新,研究本论题的目的也主要是能够全面和 准确的阐述私有化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较早进行私有化改 革的英国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折射出新的理论思潮和变化。4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第2章 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与当前养老金体系 2.1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发展历程 7英国昀早的养老金计划可以追溯到 1269 年 ,当时的国王因为仆人年老体 弱,给予其每天 4便士的养老金。1590年,英国成立了查塔姆基金??第一个 职业养老金计划,计划覆盖了当时皇家海军的海员。进入 17世纪,职业养老金 覆盖到了公共部门。到了 19世纪,英国的养老金计划已覆盖整个民事服务部门 及铁路公司雇员。进入 20世纪,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并且社会 养老体系呈现从扩张到收缩的态势。 1908 年 5 月,自由党政府养老金法案颁布,初步建立了老年人的社会养老 制度。当时的养老金法案推出的是非供款型养老金,这为部分贫困的老年人提 供了一定的养老保障。 然而,英国主要是在二次大战后的三十年间建立起来的现代形态社会养老 制度。1946年,当时在社会保障领域里的“贝弗里奇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赫赫有名,英国工 党政府采纳了报告在社会保障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开始着手建立现代福利国 家,为全体公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个昀低 保障。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是一个把 个人供款与养老金待遇联系起来的社会养老制度。它认为只有先供款才可以在 退休后享受养老金,这是与二战前实行的不用个人供款型养老制度的区别所在。 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政策建议,英国工党政府进行了社会保障立法。在成文的 社会保障法案中,有一些措施甚至超出了报告中建议的内容,显得更加激进。 例如,贝弗里奇报告中提出的养老金计划的全面建立和实施,需要设置 20年的 转型期,但从英国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法案可以看到,其确定的却是即时建立 8 和执行全面的国家社会养老制度。 20世纪 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严重萧条,英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开始发生 一定的变化。1975年的养老保障法案确立了除英国国家基本养老金计划外 的又 一国家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国家收入关联计划(State Earnings-Related Pension Scheme, SERPS),取代了原先的分级养老金计划(Graduated Retirement 7 Lew in, C. Pension development in the UK, Benefits& Compensation International, 2003, 328 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14 页。5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Benefit,GRB)。1979 年,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上台执政,英国开始了 20世 纪末的私有化改革。撒切尔主义强调市场本身对经济的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大规模实行私有化,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目标是,为降低英国政 府公共财政支出,减轻英国经济所承受的沉重社会保障负担,降低社会福利支 出,合理弱化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和地位,将所承担的养老责任转向私 9 营部门 ,包括大力发展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为激励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发 展,国家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雇员和雇主可以享受国民保险捐费的缴费 优 惠来退出强制的国家收入关联计划,也就是“协议退出” (Contracted-Out)。1980 年的法案规定,国家养老金增长率与价格而不是与国民平均收入相关联,这样 每年可节约百分之二的成本。1986年的法案规定,降低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计 划的待遇水平,设立缴费确定型职业养老金计划,并允许由保险公司和其他金 融中介机构提供“个人养老金计划(Personal Pension Schemes, PPSs)”。 1997 年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上台执政,大体上依然延续了撒切尔政府力图 减少国家公共养老金给付成本的改革思路, 2002年建立的国家第二养老金(State 10 Second Pension S2P)取代了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 30年的私有化改革,形 成了当前英国的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第一支柱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 国家基本养老金 分级养老金(1961-1975) 职业养老金协议 1979 年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 (1975-2002) 退出 1988 年 个人养老金 国家第二养老金(2002 至今) 图 2-1 英国养老体系的发展 9 臧忠生:《聚焦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02-074。 10 The Pensions Primer. Pensions Policy Institute. June 2009, //..uk6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2.2 当前英国养老金体系 为了解释英国的制度,本文使用了多支柱的框架。英国养老金制度有三个 支柱,与世界银行界定的三支柱不同,本文根据英国养老金供给中昀重要的三 大来源划分了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由国家提供的昀低退休收入的国家基本养 老金。第二支柱也是由国家提供的,目的是为了给雇员提供与其收入密切相关 的养老金。第二支柱比第一支柱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弱,两支柱的运作模式都是 通过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 NI)系统的现收现付制。第三支柱是私人养 老金,即所有自愿参加的养老金计划都不是由国家安排的,而是通过雇主或是 个人供款,为个人设计的养老基金。私人养老金昀基本的目的是为自己的一生 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不是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收入再分配。 第一支柱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 公共 公共 私人 非积累型 非积累型 积累型 强制 强制 自愿(除非协议退出,不 国家基本养老金 包括自雇佣者) 职业年金与个人(BSP: Basic 养老金 State Pension) 国家第二养老金 (Occupational (S2P: State Second and Personal Pension) Pensions) 图 2-2 当前英国养老金体系 资料来源:The Pensions Primer. Pensions Policy Institute. June 2009,.pensionspol //.其中,英国的国家养老金是通过缴纳国民保险捐费(National Insurance Co ntribution, NICs),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享受国家养老金。国民保险捐费的缴纳 分为 4个类别,表 2-1所示。 7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表 2-1 国民保险捐费缴费类别与缴费率 英镑/周 2008/9 2009/10 2010/11 第一类别收入下限 ?90 ?95 ?97 第一类别收入上限 ?770 ?844 ?844 第一类别缴费门槛 ?105 ?110 ?110 雇员第一类别缴费率(收入下限至上限) 11% 11% 11% 第一类别超过收入上限缴费率 1% 1% 1% 雇员协议退出折扣 1.6% 1.6% 1.6% 雇主第一类别缴费率 12.8% 12.8% 12.8% 雇主协议退出折扣(收益确定型计划) 3.7% 3.7% 3.7% 雇主协议退出折扣(缴费确定型计划) 1.4% 1.4% 1.4% 第二类别缴费率 ?2.30 ?2.40 ?2.40 第二类别收入下限 ?4,825/年 ?5,075/年 ?5,075/年 第三类别缴费率 ?8.10 ?12.05 ?12.05 第四类别利润下限 ?5, 435/年 ?5, 715/年 ?5, 715/年 第四类别利润上限 ?40, 040/年 ?43, 875/年 ?43, 875/年 第四类别缴费率(利润上限至下限) 8% 8% 8% 第四类别超过利润上限缴费率 1% 1% 1% 数据来源:////.8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对于受雇者来说,按照第一类别来缴纳,如果收入在每周 110英镑至 844 英镑,则缴费率为 11%,周收入超过 844英镑的部分的缴费率为 1%,雇主的 缴 费率为 12.8%。对于自雇佣者来说,则按照第二类别和第四类别来缴纳,第二 类别的缴费是固定的,每周缴纳 2.4英镑,第四类别的缴费取决于自雇佣者 的全 年应税利润,如果利润在 5,715英镑和 43,875英镑之间,则缴费率为 8%,超过 43,875英镑的部分缴费率为 1%。第三类别的缴费率适用于自愿缴纳国民保险捐 费的人,即那些没有全额国民保险缴费记录的人,通过在 6年之内的自愿缴纳 来弥补过去缴纳的不足,希望能够达到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标准或是提高退 休后的国家养老金收入的标准。2.2.1 第一支柱养老金 作为英国养老金体系的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金是固定费用的养老 金,任何受雇人员,包括自雇佣者,只要向英国社会保障部的缴费署缴纳国民 11 保险捐费,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 65岁,女 60岁)后就可以领取。 在 2010年至 2020年间,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从 60岁逐渐增加至 65岁。在 2024 12 至 2046 年间,女性和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从 65 岁逐步增加至 68 岁 。国家 基本养老金的缴费规定较为复杂,必须在工作期间向相关部门足额缴纳所需“合 13 格年份” ,才能享有足额国家基本养老金。一个雇员如果想要知道自己退休 后 能够领取多少国家基本养老金,可以从社会保障部索取“养老金预报”。在这份 报告中,雇员能够享有的基本养老金并不是雇员将来可以领取的具体数额,而 14 是按照百分比的方式给出的。 如果雇员拥有全部的缴费记录,则可以获得全额 的国家基本养老金。2009-2010 年度,拥有完全缴费记录的个人将可以领取每周 92.25英镑的全额国家基本养老金。如果是已婚夫妇,只要一方拥有完全缴费记 录,则两人可领取 152.30英镑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双方都满足足额缴费条件, 15 则都能享有每周 92.25英镑的养老金。 如缴纳的合格年份少于 25%,则有可能 享受不到国家基本养老金。对于受雇者来说,按照 2009-10 年的标准来看,如 11 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46 页。 12 The Pensions Primer. Pensions Policy Institute. June 2009, //..uk13 男性所需的合格年份是 44年,而女性为 39 年,但从 2010 年 4月以后,合格年份将降至 30年。 14 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48 页。 15 ////.9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果每周收入在 110 英镑至 844 英镑,则雇主将会从雇员的工资中扣除这部分费 用,如果每周收入在 95英镑至 110英镑之间,雇主将不从工资中扣除这部分费 用,但是仍然视为雇员已经缴纳了国民保险捐费。 2.2.2 第二支柱养老金 英国的第二支柱养老金也是通过国民保险系统收缴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 金,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可领取,也可以推迟 领取。自雇佣者暂被排除在第二支柱之外。第二支柱昀初的目的是为雇员提供 更多的养老金收入,这笔养老金收入和雇员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由于收益跟 个人的缴费多少有关,因此,第二支柱养老金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要比第一支柱 弱。 退休者至今仍享受着分级养老金计划(GRB)带来的微薄的养老金收入, 2009-2010 年度,男性享受的昀高额在每周 9.92 英镑,而女性则为 8.30 英镑每 周。而国家收入关联计划(SERPS)对于退休者来说要更为重要,2009-2010 年 16 度,个人享受的昀高养老金额可达到每周 154.71 英镑。 国家收入关联计划昀 初的目标是提供 25%收入的养老金,但是随后的改革使得国家收入关联计划的 福利价值递减,那就是 2002年成立的取代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的国家第二养老 金(S2P)。实行至今,国家第二养老金计划下还没有开始支付大规模的养老金。 国家第二养老金建立的目的是针对那些低收入者以及由于残疾或者由于有照料 责任而不能参加工作人提供更多的资源。因此它比国家收入关联计划的收入再 分配功能更强,并且比在国家收入关联计划下得到的收益更多。 国家第二养老金的获益方式要比国家收入关联计划复杂的多,它是基于三 个收入段对应三个计费率,而不是一个收入段一个计费率。对于低收入者来说, 有一个固定费率的保证养老金;高收入者的养老金则与其收入挂钩;残疾人和 有抚养义务而不能工作的人则贷记进入国家第二养老金。但是从 2007年 4月开 始,国家第二养老金的缴费虽是与收入相关联的,而养老金收入却是固定的。 国家第二养老金可以通过“协议退出(Contracting-Out)”方式参加私人养老金 来取代国家第二养老金。例如,待遇确定型(Defined-Benefit, DB)养老金计划 16 The Pensions Primer. Pensions Policy Institute. June 2009, //..uk 10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的成员可以选择放弃一些 S2P 的收入,只要参加其他私人养老金计划能够获得 的收入至少能够抵消所放弃的 S2P 的收入。成功协议退出的雇员和雇主均可以 缴纳更低的国民保险捐费,但是对于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成员来说,国民保险捐 费是不变的,但是政府随后会给计划一个“退出折扣” (Contracting-Out Rebate)。 政府统计精算部门每 5年评估一次退出折扣,检查是否需要调整。2007年的养 老金法案规定取消协议退出到缴费确定型的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目的 是为在 2012年 4或昀迟在下一届议会上引入这一改革。但是协议退出到待遇确 17 定型计划仍是有可能的。 2.2.3 第三支柱养老金 第三支柱养老金是私人养老金,包括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前者是由 雇主发起的,而个人养老金计划则不是由雇主发起的,而是由金融机构包括银 行、保险公司等组织设计的为个人或一群人提供的养老金计划。银行和保险公 司为个人开设养老金账户,个人向养老金账户缴费。个人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 老金完全依赖个人养老金缴费所积累的基金规模以及金融机构对养老基金进行 投资管理产生的回报大小。这种形式的养老金通常都是缴费确定型 18 (Defined-Contribution, DC)。英国从 1988年 1月开始提出缴费确定型计划。它 的基本做法是,到退休时,用基金账户里积累的基金包括投资收益,从人寿保 险公司那里购买一份年金,它按期向年金购买人支付现金直到受益人死亡。因 此,缴费确定型计划也被称作是货币购买计划(Money-Purchasing Schemes)。 2001年 4月,英国引入了一种新的缴费确定型计划??利益相关者养老金计划 (Stakeholder Pensions Scheme),是为没有私人养老金的中低收入人群设立的, 它不仅费用低廉,而且灵活便携,广泛适用于每年收入在 1 万英镑和 2 万英镑 19 之间、不能进入一个好的职业养老金计划而个人养老金价值又很少的人群。 职业养老金是由雇主发起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供款的,包括待遇确定型 (DB)和缴费确定型(DC),也有一些计划是混合型(Hybrid),兼具了 DB 和 DC的特点。在待遇确定型计划里,退休后的待遇是基于事先确定的公式,而给 17 Pensions Act 2007, ////. 18 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139 页。 19 刘雪梅:《英国职业养老金计划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第 14页。11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付的多少却是变化的,以确保可以达到公式中计算出的待遇水平。所有的给付 都放在一个共同基金里,并进行投资。在通常情况下,投资收益的高低并不影 响个人所获得的待遇水平,投资收益越高,给付就越少。DB计划中的待遇水平 取决于个人的工作年限和退休时的收入。若更换雇主,则可以保留其在该计划 中的权益直到退休年龄,也可以把累积的权益转换到其他计划中去。缴费确定 型的职业年金计划与待遇确定型不同的是,待遇确定型承诺一个确定水平的收 益,而缴费确定型计划以货币购买为基础,有一个确定的缴费率。雇主可以为 所有雇员制定一个基本的供款水平,也可以根据各雇员不同情况接受额外供款。 由于 DB 与 DC的不同特点,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两者也具有不同的风险 和收益,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雇员,哪种计划更好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议。为了 增强待遇确定型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安全性,政府还引进了“养老金保护基金 (Pension Protection Fund)”,这样,即使是雇主破产或是养老金基金不足,也 可以为其提供昀低水平的养老金。 职业养老金计划是雇员必须要缴纳费用,只有雇主缴费而雇员不缴费的养 老金计划是非供款型的。1986年的社会保障法案允许所有职业养老金雇员进行 “自愿补充缴费”(Additional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AVCs),1987年 金融法案 又允许雇员在雇主设立的职业养老金计划之外再建立“独立自愿补充缴费” (Free-Standing Additional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FSAVCs),指缴费不放在本职 业养老金计划的养老基金内,雇员缴费与雇主设立的主养老金计划的缴费分开, 20 形成独立的养老金。 20 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111 页。12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第3章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 3.1 私有化问题的研究 3.1.1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的内涵 养老金私有化的概念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来 的,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关 于私有化的讨论也在持续。私有化的积极倡导者马丁?费尔德斯坦指出, (养老) 社会保障私有化(Privatizing Social Security)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字眼,如果私有 化意味着政府转移提供养老保障的责任,则会引起政治上的反对。在他主编的 《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一书中,提出了私有化的概念,即指从现收现付计划 向基金积累计划的转变,私有化的关键是个人是否能够掌握投资的主动权。因 为养老金的供款是强制性的,政府有提供老年收入保障的责任。他还认为,即 使在一个完全私有化的计划中,个人也不能完全掌握投资主动权,政府会对个 人投资的资产进行一些限制,而且可能提供安全保护网,从而为那些因为投资 21 绩效欠佳而不能获得足够退休收入的人提供起码的退休收入保障。 朱青和路和平比较完整地概括了养老金私有化的内容,他提出,一国实行 养老社会保障的私有化改革,养老金计划将朝以下方向变化:(1)个人退休账 户取代养老基金的社会统筹;(2)养老金计划的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向基 金积累制;(3)养老基金的管理从政府部门转移到私人机构;(4)养老金计划 从待遇确定型转向缴费确定型,养老金的数额完全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缴费和养 22 老基金的投资收益。 可以看到,不管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私有化内涵的阐释都至少 包含了以下两点:建立个人账户并由私人运营管理,简单说来就是私有私营。 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私有化程度的不同,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养老金计划。 3.1.2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的原因 纵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世界上出现的养老保障私有化改革,主要 21 转引自刘子兰:《养老金制度和养老基金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85页。 22 朱青、路和平:《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势研究??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问题评析》,《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 4期,第 35页。13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是出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20世纪 70年代后理论思潮的影响。20世纪 70年代末,西方经济受 “滞胀”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打着新古典复兴的旗号兴盛起来。它们认为,应 该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而不应该由国家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认为现 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妨碍了市场中的自由竞争,因 而主张社会保障的多元化和私有化。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因素。主要是由于出生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导致 了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障基本都采取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 模式。很多观点认为,现收现付制在人口年龄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 这种代际转移的现收现付计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人口老龄化,年轻 一代的经济负担将会越来越重,财务上面临危机。实行私有化改革的国家普遍 都有这方面的原因。第三,经济因素。实行私有化的基金积累型的个人账户可以提高国民的储 蓄水平。因为储蓄是投资的源泉,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率,可以有效的扩 大该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有利于经济增长。认为私有化改革可以提高国民 储蓄率的学者都批判现收现付制不利于国民储蓄水平的提高。此外,通过养老 基金的私有化管理,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从而 提高人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3.2 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思路 3.2.1 改革的理论基础 1、新古典主义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在英国出现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这种社会理论很强调人的自由,认为人们在做决定时,应该拥有自由,而他人 不能来损害这种自由,强调市场本身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强调个人在实现其 退休福利的作用。新古典主义反对英国具有普遍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 社 会保障的普遍性会对个人的自主能力以及责任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主张新 古典主义理论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保障领域,在追求福利方面,国家不应该是 以家长式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保障,而是应该给予个人充分自由的权利,发挥个 人的自主能力及责任心,主张建立私营保险制度。14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20世纪 7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的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原来的制度 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预 期效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矛盾明显表现出来。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对撒切尔的私 有化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在社保政策中,强调个人 23 责任,减少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推行社会保障的私有化。 2、新保守主义理论。20世纪 80年代,新保守主义理论是对英国的社会保 障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新保守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哈耶克,在 1944 年《通 往奴役之路》,1960年出版了《自由宪章》,两部著作都较为完整的反映了他的 新保守主义思想。哈耶克反对社会保障中由国家统一控制和实施,呼吁个人责 任的发挥。他坚决反对将收入再分配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目标,反对实行国家 垄断的普遍性的养老金制度。他指出,如果政府确保为每个人都提供昀低限度 的养老保障,而不考虑个人是否需要这种保障或者个人是否缴费,就会带来两 大后果:第一,国家既要向已供款的人提供社会保障,也要为没有供款的人提 供保障;第二,在支付养老金的时候,资金的来源并不是以此为目的而积累起 24 来的基金及其收益,而是由当前的生产者劳动成果的部分转移支付。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英国的经济陷入困境,使得英国开始重新认识市 场对于经济的作用。于是,哈耶克所主张的发挥市场作用和个人责任的新保守 主义成为了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私有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3.2.2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相关争论 英国的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将养老责任从政府转移一部分到个人及私 营机构,其改革理由与各国的私有化改革理由相似,但是其中有一些理由存在 争论。 首先,由于在现行的养老制度下,出现养老保障的缴费不足,国家每年都 要用财政收入去补贴,因此认为私有化可以减轻政府公共财政的负担。但是, 英国当时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规模是很大的,一旦私有化,为转型所花费的代 价反而会给政府的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英国实行私有化,政府需要通过各 23 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 236页。 24 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 240-241页。15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 种激励手段,促使劳动者从公共的养老制度退出,转向私人养老金计划。但是, 这些激励手段已然成为了政府一项庞大的支出。 其次,私有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由政府机构管理不好待遇确定型的公共养老 金制度,运行效率和收益低下,认为由私人运营管理的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 要比公共管理的好的多。但是,且不论公营还是私营带来的基金收益的高低, 就管理成本来说,由政府机构管理的养老金计划的成本要比私人运营的成本低 得多。 再次,撒切尔政府认为,当前的国家基本养老体系的给付水平太低,不足 以满足大部分人退休后的需求,而允许满足条件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 金计划协议退出国家养老金,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能够促进补充养老保险 的发展,为公民退休后提供更高的养老待遇水平。但是私有化至今,英国退休 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是否比改革前要高还有待验证,并且,私有化弱化了国家 保障公民养老的功能,收入再分配性质减弱,甚至会加剧贫富差距。 3.3 20世纪80 年代英国养老体系的改革 3.3.1 1979-1986年间,英国政府的养老金政策取向 20世纪 70年代,随着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发达 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慢了下来,此时,通货膨胀和失业都上升到大危机之后的 昀高水平。这就是所谓的 70 年代西方的“滞胀”现象。曾经使福利国家为之骄 傲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它的经济增长来说已是太昂贵的东西了,成为这些 国家的负担,甚至是相当沉重的负担。在这种经济背景下,首先实施福利政策 的英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也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时开始了改 革。其指导思想是:首先,养老保障不应该由政府包办,而应公私协作;其次, 25 不能养成单纯依赖国家的懒汉思想,要鼓励个人用劳动争取福利。 在这期间,英国的养老金政策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采取措施 降低国家公共养老金支付成本。1986年前,英国一些学者对国家养老金计划的 现收现付制度提出了质疑,认为现收现付制不利于个人自由的理念的发挥,因 25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二版)》,中国
本文档为【英国养老金计划私有化改革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02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