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

举报
开通vip

煤矿职业病防治煤矿职业病防治 1、广义的概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的条件: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 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 围的;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 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在1957年规定14种;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 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法定职业病。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 1、广义的概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的条件: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 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 围的;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 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在1957年规定14种;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 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法定职业病。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 断出现,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一 些过去未曾见过或者很少发生的职业病,因此,种类 在不断的进行修订。 1、凿岩:矽尘、噪声、振动; 2、岩巷爆破:矽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噪声; 1 3、岩巷装载:矽尘、噪声、振动; 4、喷浆发碹:矽尘、水泥尘、噪声; 5、岩巷掘进:矽尘、噪声、振动; 6、煤巷爆破:矽尘、煤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 声; 粉尘即细微煤岩颗粒。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一般 称为浮尘;沉积在地面、器物表面、井巷四壁的粉尘 则称为落尘。按粉尘成分分,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 岩尘、水泥粉尘等;按粉尘被人体吸入的状况分,煤 矿粉尘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按粉尘的来源分,分为生产性粉尘和非生产性粉尘。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岩装运、转载点、其他 工作场所也产生大量粉尘。 1、采煤工作面的主要产尘工序有采煤机落煤、装煤、 液压支架移架、运输转载、运输机运煤、人工攉煤、 放炮及放煤等; 2、掘进工作面的产尘工序主要有机械破岩(煤)、装岩、放炮、煤矸运输转载及锚喷等。一般而言,掘进工作 面各工序所产生的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成分较多,对 人体危害也较大; 2 煤矿粉尘的危害性表现在引起工人患尘肺病、发 生煤尘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影响作业安全和危害矿 区周围的生态环境等,当煤尘及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影响作业人员的视线,会引起伤亡事故,影响劳动生 产效率,还会引起设备安全运行,因此,粉尘的危害 不能忽视。 粉尘浓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有的粉尘质量(m g/m3)。 细微颗粒受重力影响很小,在空气中滞留时间长, 被人体吸入的可能性大。且分散度高的浮尘吸入人体 后可进入肺的深部,从动物试验和尸检中发现,肺组 织中多数是直径5μm以下的尘粒,能进入肺泡的尘粒主要是直径小于2μm的粉尘,粒度在0.5μm以下 的尘粒,因重力极小,在空气中随气体分子运动可能 随呼气排出。 1、减尘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采掘作 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减尘措施中的主要环节,是矿井 尘害防治工作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改进采 3 掘机械结构及其运行参数减尘、湿式凿岩、水封爆破、添加水炮泥爆破、封闭尘源、捕尘罩以及预湿煤体减 尘措施(煤层注水) 2、降尘措施 尽管采取了减尘措施,但采、掘、运等 诸多环 节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时就要采取各种降尘方 法进行处理。降尘措施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重要环 节,现行的降尘措施主要包括各产尘点的喷雾洒水, 如采煤机上内外喷雾、放炮喷雾、支架喷雾、装岩洒 水、巷道净化水幕等。 3、通风除尘 通过上述两类措施所不能消除的粉尘要用矿井通 风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排除井外。 4 1、煤矿应急救援及其原则 定义:煤矿应急救援是指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煤与瓦斯突出、火灾、水灾和冒顶等非常紧急重大事 故时,为营救灾区人员安全撤离、减轻损失、控制灾 情和消除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援反应行动。 原则: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前提,贯彻统一指挥、分级 负责、属地为主、煤矿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 原则。 事故预防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除平时要 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外,还要落实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 作,一旦发生事故就能立即实施应急救援。 2、突出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要点 1)、煤矿应急救援的任务 a、立即组织营救遇险人员---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b、快速查明及控制火源、有毒有害气体、通风系统、 巷道及设施破坏等情况---控制事故发展是正确决策 的基础; 5 c、尽快消除影响抢险救援工作进行的事故后果--- 创造高效抢救条件;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范围和程度。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 并且难、险、时间要求紧急而又严格的工作,因此要 求必须“反应迅速、判断正确、应变及时、措施得力”, 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并设立地面 基地和井下救援基地等,在抢救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 各部门协同奋勇作战,认真实施救援预案,才能有序 有效的完成救援抢救工作。 2)、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a、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使应急救援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b、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做 出及时、有序、有响应的重要工作保障和抢救工作的 指南; c、当发生超过企业应急能力的特别重大事故时,便 于上级协调;d、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干部与员工的 防灾意识和战斗力,把本企业的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 处。 3)、煤矿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 6 响应、现场恢复和预案管理等六个方面。 2、矿井特重大事故的特点与对策 1)特点: a、特点一是突发性:瞬间事故突然发生,矿井生产 建设系统局部甚至全部发生质的变化,遇险遇难人员 在危险环境中求生,其心理、生理的生存能力突然脆 弱化,而环境恶劣险峻,急需救助脱险;事故单位领 导、抢险指挥人员心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有的被 突来的不幸惊懵,心理压力激增,不知所措,心绪无 主,救人心切,难以冷静理智全面地思考,初期决策 容易失误、违规; b、特点二是灾难性:有众多人员伤亡或生命受到严 重威胁,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争取时间最重要, 灾区人员要以最短时间沿最佳的路线带自救器自救出 灾区,矿山救护队尽快到达灾区救人,都可以显著减 少伤亡; c、特点三是继发性:祸不单行,连续发生事故,即 在较短时间内跟随发生后续事故,继发事故可能是同 类事故,也可能是诱发其它事故,后续事故是在先前 事故基础上发展的,不仅破坏性更严重,而且范围更 大,如: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再引发火灾、再引 起冒顶等,应急要点之一就是要切断事故链,消除继 7 发事故条件。 1、充分认识突出事故的特点和危害 1)瓦斯来源充足、瞬间涌出量很大、浓度很高,不但 有回风方向的蔓延,而且能逆风向进风方向蔓延,甚 至逆流数千米冲出进风井口及地面; 2)突出的瓦斯能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的煤岩能堵塞巷 道,导致风流紊乱,不利于人员撤离和救灾; 3)突出的高浓度瓦斯,开始时不会发生爆炸,但在一 定供氧条件下,可能遇火源引起燃烧,如果通风使瓦 斯浓度降到爆炸上限以下,遇火源会发生爆炸,这就 要求在处理事故中必须杜绝火源; 4)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如果需在突出煤层掘进巷道用 于救人或通风,必须采取防突措施; 5)突出点可能发生二次突出。 2、撤出灾区和受威胁的人员。 3、派人到进回风井口及其50米范围内,检查瓦斯、 设臵警戒,熄灭一切火源,严禁一切车辆进入警戒区。 4、安排救护队佩戴呼吸器、携带灭火器等器材下井侦 查火情,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系统等。 5、要求救护队要制定严格的灾区行动的安全措施,不 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能扭动矿灯开关,严密监视 8 原有火区,查清突出后是否出现新火源,灭除灾区的 一切电源,防止引爆瓦斯。 6、发生突出事故时,必须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不得 随意停风或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如果通风 系统或设施破坏,应设臵临时风幛、风门,安装局部 风机恢复通风,并将高浓度瓦斯绕过火区和人员集中 区,引入到总回风巷。 7、突出造成风流逆转时,要在进风侧设臵风障,并及 时清理回风侧的堵塞物,使风流尽快恢复正常。 8发生突出事故后,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的电源,要 在远距离断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9、组织力量抢救遇难人员,安排救护队在灾区救人, 非救护队员在新鲜风流中配合救人,救人时本着先明 后暗、先活后死的原则进行。 10、要制定并实施预防再次突出的措施,防止扩大伤 亡,必要时撤出救灾人员。 11、当突出后破坏范围很大,巷道恢复困难时,应在 抢救遇险人员后对灾区进行封闭。 12、保证压风机正常运行,以利于救灾人员利用压风 自救。 13、若突出发生后造成灾害或爆炸,则按火灾或爆炸 事故处理。 9 1、必须迅速了解和判断灾情发展趋势,果断做出事故 初期的救灾决定,获悉爆炸信息后,矿井领导应利用 一切可能手段全面了解灾情,并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 及时果断做出决定,下达救灾命令。 1)矿井调度中心要详细了解事故有关的内容,主要有: 爆炸地点、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分布、主要通风系 统情况等,是否发生了火灾等; 2)矿领导根据已了解到的灾害情况,作出初步判断, 充分估计爆炸可能造成的危害,如冒顶、通风系统破 坏可能发生的火灾; 3)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通知或引导灾区人员撤离危险 区,详细清点井下人数,控制无关人员入井,迅速派 救护队下井抢救遇险人员; 4)在灾情未完全查清、情况不明时,要维持通风现状 即:停止通风的不要随便开启,运转的不要停止,视 情况切断灾区电源; 5)迅速报告上级领导,根据需要召请公司外救护队; 6)成立抢救指挥部和相应机构,根据已经查明的灾情 研究制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准备好救灾所需物资和伤员救治,安 排救护队对灾区进行详细侦查; 7)救护队要根据初步了解的灾情,制定抢救方案,安 10 排足够的力量抢救遇险人员,对灾区进行详细侦查, 准确查明事故原因、巷道及设施的破坏程度、有无火 源等。 3、制定救灾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1)查明灾区有无火源存在。如有火源,按火灾事故处 理,采取一切方法扑灭火源;如无火源,应尽快恢复 灾区通风系统,这是抢救遇险人员的最好方法; 2)在证实灾区遇险人员已无生还可能的情况下,应尽 快恢复灾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不得强令救护队佩 戴呼吸器抢救遇险死亡人员; 3)防止二次爆炸,要认真分析有无二次爆炸的危险存 在,如有,则应考虑制定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或撤除 救灾人员,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有爆炸危险的灾区救 人; 4、低浓度瓦斯爆炸:应首先考虑尽快恢复通风,防止 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一时无法恢复通风时,如无 火源,可考虑先抢救遇险人员,后恢复通风;如有火 源,按火灾事故处理; 5、高浓度瓦斯爆炸:应首先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 若有火源,严禁启动局扇或恢复灾区通风,应在不供 风的情况下救人和灭火,无法灭火或灭火无效时,及 时予以密闭;若无火源,则应首先考虑恢复灾区通风, 11 排除瓦斯后,再集中力量救人。 6、正确调控风量,恢复灾区通风,应首先考虑用全负 压通风,如不具备条件时,可用局扇恢复通风。 7、救护队在处理爆炸事故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救 护规程》的规定和爆炸事故处理行动原则,迅速查明 是否用火源存在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尽量创造安全 的救护环境;当证实遇难人员已经死亡时,不允许佩 戴呼吸器冒险抬人。 12 美国:98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03; 德国:2001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1; 波兰:95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25; 印度:95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54; 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从90年至2000年起伏较大,最高达6.16,最低也是4.65,从2001年至2006年呈下降状态,从3.71降为2.041; 安全最差时与美国相比是205倍,印度的11倍; 安全最好时与美国相比是68倍,印度的3.78倍。 1、对传统的煤矿安全文化分析 违章作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不良习惯、不良 文化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2、对煤矿历史上发生的事故分析 习惯性违章和自主保安能力差是造成事故的主要 原因; 3、对传统安全管理分析 安全教育、安全奖惩与压力形成两个倒三角; 4、对安全主体分析 13 安全究竟为谁干?这一思想必须要明确; 5、对我国产业工人分析 a、整体素质较低;d、对人严对己宽;c、既崇 尚权威、又追求自由;b、我的地盘我做主---标准个性化;e、趋向非经济性的微小利益; 6、对生命价值观分析 人的生命重于地球,确保员工安全和健康优先于一 切,物的损伤可以修复,人的损伤是无法修复的,自 己的安全自己遵守,不给别人带来损害;----日本安全专家 小松山推 7、对管理方法分析 方圆论认为,所有的管理无外乎两种形态,一是方, 二是圆; 1、什么是硬管理 靠制度、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条例、规程、命令等进行强制性 管理。这种管理在我们煤矿企业的各个管理工作中有 着充分的体现,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三大规程”、 各类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岗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等,这种管理是强 制性的,要求被管理者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2、什么是软管理 软管理是一种人性化色彩较为浓厚的一种管理方 14 式。他要求在管理上充分体现人的思想、意识和意愿 等方面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管理。像我们 经常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意识培养以及企业文化建 设等等都属于软管理的范畴。其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 实施情感管理。 3、传统煤矿安全管理的特点 a、以管为主、以教为辅;b、以严为主、缺乏关心; c、干部着急、员工不急;d、矛盾对立、难以统一; e、安全归属、主客不明;f、时紧时松、良莠不齐。 2S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本思想的企业安全文 化,是存在于企业和员工当中的安全素质和物化的总 和,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员工身心健康的一种管理 氛围。他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方圆理论为主 导理论,以安全素质为文化的核心灵魂,以增强安全 意识、提高安全技能、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管理 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为企业员工创造安全、健康、舒 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和 员工自身价值,并形成新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1、人类需求层次论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情感需要;d、尊 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15 2、人本管理层次论 a、情感沟通管理;b、员工参与管理; c、员工自主管理;d、人才开发管理; e、企业文化管理。 3、安全管理运作 a、岗位责任体系;b、价格标准体系; c、考核体系; d、结算体系。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 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 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1、安全管理理念:自己的安全自己管。具有极强的保 证自己安全的欲望,具有自主保安的能力,有欲望、 有能力、还要付诸行动。 2、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内涵 a、无论何时何地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环境之中; b、确保自己的行为(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c、在关乎自己生命的问题上不过分依赖别人; d、拒绝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违章指挥; e、有效制止别人的违章或不安全行为。 3、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 16 父母的嘱托、妻子的叮咛、儿女的企盼、自己(家庭)的希望! 教育好员工,珍惜、尊重、善待每天跟随着我们的 身体和生命,用健康经营人生。 17
本文档为【煤矿职业病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