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举报
开通vip

【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 HeilongjiangSocialSciences No.3,2010 Genera1.No.120 ? 东北历史与文化? 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卢晓侠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510400) 摘要: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运用个性化和反常化等方式制造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人们 新的审美期待;它的游戏与狂欢特征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的...

【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 HeilongjiangSocialSciences No.3,2010 Genera1.No.120 ? 东北历史与文化? 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 卢晓侠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510400) 摘要: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运用个性化和反常化等方式制造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人们 新的审美期待;它的游戏与狂欢特征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的需要;其自嘲品格也唤醒了当代人对自我存在的 重新解读. 关键词:东北民俗喜剧;"傻子"形象;诗学阐释 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l13—04 "傻"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愚蠢;老实而不知变通;愣或呆.归结起来,傻子是指在某一群体中 因智力,能力低于平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及言行脱离基本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因而游离于群体之外或被边缘化的一类人.在二 人转和近几十年兴起的东北小品,影视喜剧中,有一些"傻子"或近乎傻子的形象承载着东北人独特的 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走进了当代大众文化的视野. "傻子"形象的塑造在东北民俗喜剧中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大秧歌中的丑角形象. 在传统的东北 大秧歌表演中,有一个叼着长长的烟袋,戴着帽子,耳朵上挂着一串红辣椒,装扮成老太太的形象特别引 人注目.他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边和着队伍的节奏舞着秧歌步,一边向观众做着种种鬼态.很多二人转 艺人以"傻子"作为自己的艺名,如"程傻子"(程喜发),"庞傻子"(庞奉),"肇傻子"(肇庆连),"郭傻 子"(郭英巨),"王傻子"(王祥)等等.二人转的艺诀"不学一帅,就学一怪"„,"包头的(即旦)讲究浪 中稳,稳中浪;唱丑的讲究精中傻,傻中精","包头是棵菜,全仗唱丑的卖","唱丑的肚囊宽,包头的敢搬 山;唱丑的肚囊窄,包头的不敢甩","三分包头的,七分唱丑的"都在凸显"丑"或"傻"的重要性.当 下的二人转,东北小品和影视剧也呈现出"无傻不成席"的局面.二人转的"丑",小品中的傻子或者傻 乎乎的形象,东北影视剧中的很多非常态人物,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傻子形象画廊. 一 ,个性与反常:"陌生化"效果的凸显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旨在通过"文学性"的突出以强化文学和现实的界 限,延宕接受者在文学世界中的感受阈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对现实的超越功能."那种被称为 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 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 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J.究其根本,"陌生化"的关键是制造艺 术和生活的距离,力图给人们一个与现实生活迥然不同的新世界.在这一点上,东 北民俗喜剧的傻子塑 造与形式主义有共通之处. 和各类戏曲中的傻子形象相比,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T-形象更富于个性.除了必备的绝活如耍-y- 绢,扇子之类外,几乎每一个东北喜剧演员都有自己的绝活——出相.相是"丑"怪诞,夸张的面部表情 和动作.老艺人徐大国很擅长出相:"哆嗦腮帮子相","斜嘴相","掉下巴相"_4_3.《乡村爱情2》中的 赵四用他的"抽搐的脸"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赵本山在《关东大先生》里出"斗鸡眼"相并经常重 复"我这暴脾气";《乡村爱情》中的刘大脑袋,为了掩饰自己跛脚的缺陷,常在鞋底垫一块铁,他走路时 发出的"当当"的响声和他的口头语"必须的"相映成趣;刘能则经常打着领带,穿一件过大的西装,挽着 袖口,一条绿军裤卷起裤脚,拖着罗圈腿去别人家门口偷听,他好争辩却又因为口吃总是失败而归.这 收稿日期:2010—03—01 基金项目:2008年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大众传媒与珠三角城市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卢晓侠(1972一),女,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 ll3? 些可谓"光怪陆离"的形象都有自己傻或丑的独特"标志",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个性化是制造审美距离的一种方式.个性化的实现依靠突出和夸张,当一个形象的某一特质被夸 大时,它就脱离了现实性而成为艺术了.艺术世界因其不同于现实世界而满足了人们追求新奇的渴望, 东北民俗喜剧的演员们也因为从不同角度制造和突出了傻子形象的特征,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 的傻子世界.此外,"傻子"们的绝活很多超越了普通人的身体极限,人们欣赏他们的表演时,如同欣赏 奥运世界冠军屡次打破世界纪录一样感到狂喜和惊奇,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熟稔的现实生活的 挑战.美常常是千篇一律的,而丑却是个性化的,它总是夸张地凸显自身的某些不合常规之处."'美' 是事物的常态,'丑'是事物的变态"."毕非尔神父说美就是最普遍的东西集合在一块所成的.这个定 义如果解释起来,实在是至理名言.他举例说,美的眼睛就是大多数眼睛都像它那副模样的,口鼻等也 是如此.这并非说丑的鼻子不比美的鼻子更普遍,但是丑的种类繁多,每种丑的鼻子却比美的鼻子为数 较少".这一见解可以说明东北民俗喜剧的傻子特征,但仍显力不从心,因为东北民俗喜剧的傻子 形象在种类和夸张程度上都可谓极尽"丑"的个性化之能事,从而更充分地将观众从现实生活中调动出 来,获得暂时的安慰和快适.叔本华说:"艺术是人生的花朵."而东北民俗喜剧的傻子形象又延长了这 花朵开放的时间. 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不仅制造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也解除了人们的审美疲劳,制造了新的 审美期待.寻求变动不居是人的天性使然.人们在艺术中不仅找寻如阿多尔诺所说的否定和异在于现 实生活的元素,而且在不断寻求新的审美模式.当一种艺术形象在人们的欣赏视野中迁延了过多的时 日,并沉淀为格式化的审美趣味以致倦怠了人们的接受欲望时,须有新的艺术形象跳出,来抵抗人们的 审美惰性."一般人的艺术趣味大半是传统的,因袭的,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反应,通常都沿着习惯养 成的抵抗力最小的途径走.如果有一种艺术作品和他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反应格格不入,那对于他们 就是丑的.凡是新兴的艺术风格在初出世时都不免使人觉得丑"_5Jl.朱光潜这里所说的"丑",是新 奇,是打破习惯的怪诞.对于怪诞的接受往往须假以时日,所以艺术史上很多杰作在作者百年之后才得 到认可,但新奇的艺术风格总能给人们的审美世界增添新的期待.在当代,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似乎比 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小沈阳自登上2009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之后一炮走红,成为年度娱乐界最为 热议的人物.思其原因,恐怕不只是他在小品中占了很大戏份以及他的精湛表演,更不仅仅是师傅赵本 山"沸点制造"的结果,而是他不男不女的个性化形象塑造.观众除了对他的台词反复咀嚼之外,更深 刻的印象停留在他的"苏格兰长裙"上.和央视春晚大多数畏首畏尾的语言类节目相比,小沈阳表演的 性别取向给人们提供了真诚狂笑的理由.而和他同台演出的毛毛尽管一样"笑料百出",但她的身上有 着太多赵本山自嘲的影子,难以满足观众新的审美需求,因而在走下央视春晚舞台之后悄无声息也就在 情理之中了.当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丑"态百出的时候,人们的审美习惯也告别了仅仅正襟危 坐听人传授国计民生大道理的时代,而向多元的艺术需求时代迈进. 二,游戏与狂欢:个体心灵的释放 狂欢的冲动恐怕是人类追求自由的最显性表征.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 组成.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遵循"快乐原则","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所 引起的兴奋"..,它是个体得以生存的本源;超我是人格道义或理想,是禁忌,道德规 范以及宗教戒律的 体现者;自我是本我与超我斗争,调和的产物,指导人们在社会规约范围内满足本能欲望.不管超我的 力量如何强大,本我总在蠢蠢欲动,试图通过种种置换形式突破超我的重重包围,以换取自我最大限度 的生命满足. 如果把意识形态,理性,主流看成是约束本我的超我,则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可以说是本我 冲动的置换形式.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女性形象往往缺少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淑,温顺与节制,倒常常以彪 悍,粗俗为特征.高秀敏的舞台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恐怕原因之一在于她的笑声:爽朗,高亢甚至肆无忌 惮.李静在东北影视剧中出演了很多角色,同样以爽朗的笑声和东北民间直率,夸张的"俏皮嗑"引人 注目.她在电视剧《刘老根》中饰演的"大辣椒"在丈夫"药匣子"面前经常指手画脚,不依不饶.宋丹 丹扮演的角色也有彪悍的一面.在赵本山扮演的"黑土"面前,无论是争当火炬手(2008年央视春晚小 品《火炬手》)还是在"实话实说"节目中发言,她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在民间舞台上,旦捉弄丑是演员出 场的惯常方式.常见旦出场后先就丑的长相等一番耍弄后,丑以矮子步绕旦几周,以挑逗的眼神对旦仔 细打量,继之旦对丑大打出手,虽然是演戏,但明显毫不留情.这些女性形象表达的是无拘无束和任性 狂放.此外,东北喜剧演员的舞台装扮要么任情随意,要么以表达激情俗野的大红大绿为主,即使是传 统大戏的凤冠霞帔也没有其他戏曲样式的中规中矩,而是择取其他戏曲装扮的一些元素加以组合之后. 仍旧搭配刺激感官的红衣绿裤之类.而在今天的东北喜剧舞台上,演员的装扮更为 俗浪.小沈阳曾以 ? l14? 蓝色闪光裤子和女式破西装登场,夸张的口红配上两撇小胡子和中分的汉奸头,俗艳而浪荡.至于绿底 大红花衬衣,花哨的围巾以及各种刺激感官的装束,都是东北喜剧演员们追捧的对象.在这样的装扮背 后,隐藏的是东北人的游戏和狂欢心理. 在民间艺术的诸多傻子形象中,东北喜剧中的傻子最为放荡不羁,这也是东北民俗喜剧自产生以来 屡遭禁止的重要原因.即使在当代,谩骂二人转和东北小品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绿色二人转"的"绿 色"标准依旧含混不清,这样的情形恐怕仅用"肮脏","恶心","黄色"之类的评价远远不够.何况东北 喜剧的任性与放荡并非仅仅为了迎合观众趣味从而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并非只是由于演员多出 身于社会底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笑骂本身就是东北人日常生活的游戏方式或情感宣泄途径.以笑 骂为游戏并能在一来一往的对峙中锻炼智慧和获得快感,恐怕是东北人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和道德 原则相悖的社会风气,笑骂游戏尤其是和"性"相结合的笑骂游戏不值得提倡,但它作为一种文化事实 却由来已久,很难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性的约束和道德评价将其一扫而光.和这一文化事实相应,东北民俗喜剧中的 傻子形象也具有狂野的特征.在民间舞台上,笑骂是二人转和小品的调料,即使在以严格的奖惩制度着 称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员们掺杂着"性"的笑骂也常用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赵本山和大徒 弟李政春在表演一个小品时,李说自己前列腺炎,赵困惑地问:"前列县是哪个县? 怎么没听说过呢?" 实际上是在制造"性"的笑料. 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塑造缺乏教化目的,也很难从中寻出哲学内涵.更多情况下,东北喜剧 中的傻子带给观众的是纯粹的娱乐和狂欢.魏三,豆豆的小品《美女桃花阵》,魏三扮演去"北土大唐" 取经的"甜僧"("唐","糖"同音,而糖是甜的).在和豆豆的对话中,魏三"车票都买好了","驴我都喂 好了","主啊,赐给我力量吧","不知能不能回来,也没找人算过",等等.这样的语句完全颠覆经典的 《西游记》.它不负载诸如"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以及反封建,反压迫的沉重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而是仅仅从对 经典的颠覆中收获简单的快乐.在这里,"好玩"是唯一目的. 在传统二人转正戏前,总要有一个开场码,如下面由丑唱的一段"小数":"闲来无事上南壕,看见两 个耗子来摔跤.大耗子抱住小耗子腿,小耗子搂住大耗子腰.一边过来个大花猫,喵喵,过去了.一边 又过来个大花猫,喵喵,又过去了.你问咋就看不着?瞎!一对大瞎猫."[4这段小数同样没有任何承 载,甚至无法归纳出一个主题来,它展示的只是一个拟人化,虚构意味很浓的幽默场景,或者说只是一个 铺垫很长的谜语,让观众在游戏和笑声中获得快乐.孙小宝唱的天津快板《黛玉戏小泉》把黛玉和日本 首相小泉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形象黏合在一起,而黛玉的一系列要求——"我要洗桑拿,还要吃海鲜" "坐飞机,坐火箭"到伊拉克找萨达姆以及"姑奶奶我黑白两道"等等则是非理性的狂欢.更为突出的是 近年来央视春晚的东北小品.表面看来,几乎每个小品都明确传达了一个教化的主题,如《奥运火炬 手》的爱国精神,《送水工》对老人问题的关注,《卖拐》系列对坑蒙拐骗行为的痛斥等等,但小品给观众 的深刻印象似乎与此关系不大,倒是"大象装进冰箱分为几步","你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请听题:地上一个猴儿,树上骑个猴儿,一共几个猴儿"这样的谜语和笑话更为深人人心,所以与其说 这些小品"寓教于乐",不如说是打着"教化"幌子的纯粹的狂欢盛宴. 弗洛伊德常引用民俗资料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梦的象征功能.他指出:"梦象征作用远远超出了梦的范围;它不 是梦所特有的,它在童话故事,神话和传奇,笑话和民间传说中也具有同样的重大影响.它使我们能追 溯梦与这些产品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不应当设想梦象征作用是梦工作的一种创造,它很可能是潜意 识思维的一种特性."弗洛伊德认为民俗和梦有着同样的象征功能,它是一个族群童年幻想和游戏的 继续,是个体以致人类心灵中被压抑和埋藏的历史经验和记忆的置换形式.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类亘古 不变的梦,但在强大的"超我"面前,它被掩藏起来,并选择各种象征形式来表达.于是东北人将挥之不 去的流民文化记忆和自古以来辽远的自由之梦,寄寓在"傻子"这一特殊的文化原型中,用短暂的狂欢 稀释现实的沉重,用纯粹的游戏忘却人生的苦难.东北喜剧中的傻子之为美,在于其以反形式的方式展 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又以其原始,本真的生存需求唤醒处于理性有序的生活状态的人们对于真实 生存的关注.傻子在理性规约之外,社会伦理对他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他可以做回他想要的自己,所以 傻子形象不仅可爱,甚至令人羡慕,它帮助人们实现了"对现实原则的逃避".这恐怕是傻子形象最得 人心之处:随心所欲而不必不逾矩. 三,颠覆与自嘲:审美与自我的重新解读 傻子形象在东北民俗喜剧中已经被演绎了几百年,但如此大规模地走进大众文化的视野却是近几 十年的事.当代大众文化在不断的颠覆与调整审美标准的过程中寻找着文化的新方向,这为东北民俗 喜剧中傻子形象由后台走向前台提供了文化土壤.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早已厌倦了蓝,绿,灰三色的中国民众对新颖生活方式的追求近于 ? 115? 如饥似渴.喇叭裤,蛤蟆镜,西装领带,萝卜裤„„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一轮颠覆一轮,你方唱罢我又 登场,缭乱了人们的感官,但也缓解了人们积郁已久的视听疲劳.求新求异和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成为这 个时代文化的主旋律.在市场竞争中疲于奔命的人们渴望新的文化形式刺激他们的视听神经,于是机 械的教化转为寓教于乐,进而纯粹的娱乐异军突起,甚至抢占了文化的风头,喜剧也成为这个时代最得 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诸多喜剧形象中,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有着自己的娱乐特质,它粗俗, 本色,无所顾忌,最宜于表达当代人释放沉重,回归原始性的文化诉求. 透过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我们还看到了当代人对自我的重新解读.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流行时尚的此消彼长为文化的个性化,多元化所取代.当上世纪80年代前进帽搭配西装领带是"老 土"的表现,今天却是一种"酷"的时尚时;当完好的牛仔裤因为故意在膝盖部位戳出洞或打上补丁而卖 了更高的价钱时,标志着当代文化走向更为包容的时代.人们对文化的解读标准也 由一元或二元扩展 为多角度,多侧面.人们由一度按照既定标准追求完美变为对缺陷的更多接纳.或者毋宁说,在今天缺 陷也是一种美.所以"丑"才从美的对立面或陪衬,一跃而为美的家族的一员.当这一转化发生的时 候,人们面对曾经认为的"丑"不再掩鼻而过,而是把它作为现实存在正视,接纳甚至追捧."另类"在当 代已经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甚或褒义词.人们认识到在文学作品中"高大全"式的人物过于空中楼 阁,是人对自身认识的虚假设定,于是更为现实地反观自身,寻找缺陷的自我.傻子形象在某种程度上 是人对自身缺陷的一种夸张表达,也是人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郭旺曾以这样的扮相出场:一顶破棉帽,女式露肩,露背短袖衫,并在上面随意弄破几个洞.他牙齿 涂黑,带着满脸摔伤的痕迹,双手插兜,翻着白眼,双腿哆嗦着走上台来.这样的扮相加上它口中含糊不 清的自言自语——"我智商高","我厉害,被人打了俩点儿(即两个小时)没倒——绑在树上打的","哆 嗦是胎带的,过劲就好"——将一个痴呆却自我感觉良好的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张小飞表演的小品 《傻柱子接媳妇》,傻柱子沾沾自喜地向观众介绍本不属于自己的漂亮媳妇,实际上是在幻觉中给自己 制造快乐.《卖拐》系列中赵本山扮演的傻乎乎的"大哥",表情木讷而略带诡谲,又时而伴随着市侩和 狡猾,用一些看似合理却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把轻信而善良的"范伟"骗进自己的圈套.他的"精明"有 "自以为是"之嫌,是"傻中精"对"傻中傻"的欺骗.这样的骗术在道德上无疑不值得提倡,但从另一个 角度展示了东北傻子的自嘲情结:用"我不傻"的幻觉遮蔽"我是傻子"的现实. 给虚无扣上意义的帽子,把缺陷转化为精神胜利,恐怕不仅仅是颓废,也是人面对缺陷的达观. "自嘲是一种更具近代文明特点的幽默趣味.它不仅意味着对他人的宽容,而且意味着对人类心灵更 深入的理解:世界的不完美是每个人的不完美造成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可嘲笑的东西,那首先 就是——自己"_8J.当自我成了嘲笑的对象时,人-flqx~自我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理想化的期待,也包括 面对现实的平静与坦然.借用尼采的酒神精神来理解,这虽然不是人类直面现实苦难的大化精神,却也 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理性接受.和谐,理性,完美固然是美的理想,然而不和谐,非理性,缺陷更是人生存 的现实.为现实生存寻找理由,这是傻子的快乐;为未来生活建构理想,这是智者的追求.傻子与智者, 体现的是人生存的两面性.刘老根大舞台经常上演革命题材的小品,但小品不是革命精神的传声筒,却 是民间笑话的集散地;舞台上跃动的不仅是花团锦簇或西装革履的形象,还可以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却搭配老式棉裤的傻子;傻子以民间曲调演绎流行歌曲和改编革命歌曲,这都标志着东北民俗喜剧中的 傻子形象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补偿和宣泄,还昭示着它和当代文化的深刻联系:对人的存在的重新审视. 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承载着东北人的文化记忆,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由的深层次追求.它契合了 当代人对非理性的关注,于是在几百年的起起落落后,又在当代文化中一路高歌,尽情释放它的野性,粗 俗与彪悍,张扬个性和原始生命力,并试图在主流与边缘,理性与非理性,智慧与愚钝之间寻求人对自身 的思考:智者式的生存固然有意义,然而"傻子"同样有它存在的理由. 参考文献1 [1]萧萧女,整理.二人转的学艺[J].戏剧文学,2007,(12):46. [2]萧萧女,整理.二人转的扮[J].戏剧文学,2007,(10):50. [3]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7. [4]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二人转史料:第4集[C].内部资料,1982.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6][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23. ]弗洛伊德.释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73. [7][奥 [8]高小康.丑的魅力[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37. [责任编辑:郑琦] ? 116?
本文档为【【doc】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0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