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

举报
开通vip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 第一节 常用术语和定义 一、 管理术语 (一) 认证和认可 1(认证certification 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注:?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被称为注册。 ?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对合格评定机构适用认 可。 2(认可accredtation 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注:认可本身并不赋予实验室批准任何特定产品的资格~但是~当批准机构和认证 机构决定是否接受与其业务有关的实验室提供的...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 第一节 常用术语和定义 一、 管理术语 (一) 认证和认可 1(认证certification 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注:?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被称为注册。 ?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对合格评定机构适用认 可。 2(认可accredtation 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注:认可本身并不赋予实验室批准任何特定产品的资格~但是~当批准机构和认证 机构决定是否接受与其业务有关的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时~认可就可能与这些机构有关。 3(实验室认可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对校准和检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和检测所做的一种正式承认。 4(实验室认可机构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body 实行和管理实验室认可体系并准予认可的机构。它是指建立实验室认可制度,并对 实验室进行认可的政府或民间团体。 5(实验室评审laboratory assessment 为评价校准和检测实验室是否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而进行的一种检查。 6(现场评审assessment visit 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现场验证所做的一种访问。 注:也称为现场访问。 7((实验室)能力验证(1aboratory)proficiency testing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 注:“实验室能力验证”一词的含义极为广泛~它包括了以下内容: ?定性计划——例如要求实验室识别被测物品的某个组分。 ?数据转换演练——例如提供给实验室多组数据要求进行处理~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单件物品检测——一件物品按顺序送往若干个实验室~并按时返还组织者。 ?单项演练——就单一事件~向实验室发送一个被测物品。 ?连续计划——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地向实验室发送被测物品。 ?抽样——例如要求个人或组织抽取样品~以供进行后续分析。 8(实验室间比对inter—laboratory eomparision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校准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9(校准与测量能力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 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校准与检测水平,它用置信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注:有时称为最佳测量能力。 10(专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ement 单个或一组人员做结论的能力,依据测量结果、知识、经验、文献和其他方面信息提供见解和做出解释。 注:专业判断不包括评价、决定或合格保证~这些内容包括在(ISO,IEC关于认证和检验的导则中。 11(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对应的由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12(检测(测试、试验)test 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 注:“检测”主要适用于材料、产品或过程。 13(检查inspection 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动。 注:对过程的检查可以包括对人员、设施、技术和方法的检查。 14(合格评定conformity assessment 对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明。 注:?合格评定的专业领域包括本标准其他地方所定义的活动~如检测、检查和认证~以及对合格评定机构的认可。 ?本标准所称的“合格评定对象”或“对象”包含接受合格评定的特定材料、产品、安装、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产品的定义包含服务。 (二) 质量管理和标准化 1(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 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注: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2(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注:?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到经济性因素。 3(质量控制quaI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注:?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4(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注:?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 (a)内部质量保证: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向管理者提供信任。 (b)外部质量保证:在合同或其他情况下~质量保证向顾客或他方提供信任。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了用户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 5(质量体系quaIity system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的资源。 注:?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比 特定顾客的要求更为广泛。顾客仅仅评价质量体系中的有关部分。 ?为了合同或强制性质量评价的目的~可要求对已确定的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 进行证实。 6(管理评审management review 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 注:?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 ?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 7(合同评审contract review 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得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且供方能实现,由 供方所进行的系统的活动。 注:?合同评审是供方的职责~但可以与顾客联合进行。 ?合同评审可以根据需要在合同的不同阶段重复进行。 8(质量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quality manual 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注:?质量手册可以涉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或部分活动。手册的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范围反映 其应用的领域。 ?质量手册通常至少应包括或涉及以下方面: (a)质量方针, (b)影响质量的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工作的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c)质量体系程序和说明, (d)关于手册评审、修改和控制的规定。 ?质量手册在深度和形式上可以不同~以适应组织的需要。它可以由几个文件 组成。根据手册的范围。可以使用限定词~如“质量保证手册”、“质量管理手册”。 9(质量计划quality plan 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注:?质量计划通常参照质量手册中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有关部分。 ?根据质量计划的范围~可以使用限定词~如“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管理计划”。 10(质量审核quality audit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注:?质量审核一般用于(但不限于)对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的审核。上述这些审核通常称为“质量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应由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但最好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是~评价是否需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审核不能和旨在解决过程控制或产品验收的“质量监督”或“检验”相混淆。 ?质量审核可以是为内部或外部的目的而进行的。 11(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 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12(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13(过程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14(规范specification 阐明要求的文件。 注:?应使用限定词以表明规范的类型~如“产品规范”、“试验规范”。 ?“规范”应涉及或包括图样、模样或其他有关文件~并指明用以检查合格与否的方法与准则。 15(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规定产品或服务特性的文体。例如,质量水平、性能、安全或尺寸。它可以包括或只涉及术语、符合、检测或试验方法、包装、标志或标签的要求。 16(标准standards 为促进最佳的共同利益,在科学、技术、经验成果的基础止,由各有关方面合作起草并协商一致或基本同意而制定的适于公用并经标准化机构批准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文件。 注:?满足定义中所有条件的文件~有时可能称为其他名称~例如“建议”。 ?在某些语言中~“标准”一词经常具有其他含义~它可以指不符合本定义全部条件的技术规范~例如“公司标准”。 17(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预防措施可以包括诸如程序和体系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 18(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这种措施可以包括诸如程序和体系等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 ?“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是:——“纠正”“返修”、“返工”或调整~涉及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臵。 ——“纠正措施”涉及消除严生不合格的原因。 19(合格conformity 满足规定的要求。 注:上述定义仅适用于质量标准。ISO,IEC导则2对合格有不同的定义。 20(不合格nonconformity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注:该定义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包括可信性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离了规定要求。 21(缺陷defect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注:期望必须在现有条件下是合理的。 (三) 法制计量 1(法制计量legal metrology 计量的一部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所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对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2(法定[计量]单位legal unit [of measurement] 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3(法定计量机构service of legal metrology 负责在法制计量领域实施法律和法规的机构。 注:法制计量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国家授权的其他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执行计量控制。 4(计量监督metrological supervision 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计量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 这种监督也可扩展到对预包装品上指示量正确性的控制。 5([计量器具的]检定verific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6(首次检定initial verification 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 7(后续检定subsequent verification 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 ?强制性周期检定; ?修理后检定; ?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求,或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效期内的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8(周期检定periodic verification 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9(检定证书verification certificate 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获满意结果的文件。 10(不合格通知书rejeetion notice 声明计量器具不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的文件。 11(计量确认metrology confirmation 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12(溯源等级图hierarchy scheme 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的关 系。 注:溯源等级图是对给定量或给定型号计量器具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 为其溯源性的证据。 13([计量器具的]检查examin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该器具有关法定要求所进行的操作。 14(检验inspection 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计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5([计量器具的]检验inspec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为查明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计量 器具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所进行的一种检查。 注:inspection in use称为使用中检验。 二、技术术语 (一) 量和计量 1(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5(34 m或534 cm,15 kg,10 s,-40?。 注: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 量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表示。 2([量的]真值true value [of a quantity] 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注:?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3([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 [of a quantity] 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a)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 (b)常数委员会(GODATA)1986年推荐的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 23-16(0221367×10mol。 注:?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参考值在这种意 义上使用不应与本节三中的第ll条注中的参考值混淆。 ?常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 4(测量measurement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5(计量metrology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6(计量学metrology 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 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7(测量原理principle of measurement 测量的科学基础。 例:(a)应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效应。 (b)应用于电位差测量的约瑟夫森效应。 (c)应用于速度测量的多普勒效应。 (d)应用于分子振动波数测量的喇曼效应。 8(测量方法method of measurement 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别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 注:测量方法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替代法、微差法、零位法。 9(测量程序measurement procedure 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 注: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为测量方法)通常记录在文件中~并且足够详细~以使操作 者在进行测量时不再需要补充资料。 10(被测量measurand 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 例: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 注: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如时间、温度和压力)做出说 明。 11(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 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例:(a)用来测量长度的千分尺的温度; (b)交流电位差幅值测量中的频率; (c)测量人体血液样品血红蛋白浓度时的胆红素的浓度。 (二) 测量结果及其特性 1(测量结果result of a 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 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 的取值范围。 2([测量仪器的]示值indic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所给出的量的值。 注:?由显示器读出的值可称为直接示值~将它乘以仪器常数即为示值。 ?这个量可以是被测量、测量信号或用于计算被测量之值的其他量。 ?对于实物量具~示值就是它所标出的值。 3(未修正结果uncorrected result 系统误差修正前的测量结果。 4(已修正结果corrected result 系统误差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5(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6([测量结果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 [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重复性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相同地点, 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7([测量结果的]复现性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地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改变条件可包括: 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 观测者, 测量仪器, 参考测量标准, 地点, 使用条件, 时间。 ?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 8(实验标准[偏]差experimental standard deviation 对同一被测量作n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s可按下式算出: n2(x,x),i,1i s,n,1 式中:x为第i次测量的结果; i 为所考虑的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x 2注:?当将n个值视作分布的取样时~为该分布的期望的无偏差估计~s为该分x 2布的方差σ的无偏差估计。 s ?分布的标准偏差的估计~称为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 n ?将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称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是不正确的。 9(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臵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 算~并用实验标准 [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 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 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 10(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11(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注: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也称A类不确定度评定。 1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注: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也称B类不确定度评定。 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 不确定度。 14(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注:扩展不确定度有时也称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 15(包含因子coverage factor 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 注:?包含因子等于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 ?包含因子有时也称覆盖因子或范围因子。 16([测量]误差error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参见本节一中的第2~3条)。 ?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注意不要 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后者为误差的模。 17(偏差deviation 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 18(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 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参见本节第一中的2~3条)。 19(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 差。 注:?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 ?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故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 20(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 值之差。 注:?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及其原因不能完全获知。 ?对测量仪器而言~其示值的系统误差称偏移(bias)。 21(修正值correction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注:?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 ?由于系统误差不能完全获知~因此这种补偿并不完全。 22(修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注:由于系统误差不能完全获知~因此这种补偿并不完全。 (三)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1(测量仪器measuring instrument 计量器具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2(实物量具material measure 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例:(a)砝码; (b)(单值或多值、带或不带标尺的)量器; (c)标准电阻; (d)量块; (e)标准信号发生器; (f)参考物质。 注:这里的给定量亦称为供给量。 3(测量系统measuring system 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 例:(a)测量半导体材料电导率的装置; (b)校准体温计的装置。 注:?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具和化学试剂。 ?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 4(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 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 5(标称范围nominal range 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 注:?标称范围通常用它的上限和下限表明~例如:(100?一200?。若下限为零~ —100 V的标称范围可表示为100 V。 标称范围一般只用其上限表明~例如:0 ?参见下一条“量程”的注。 6(量程span 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 例:对从一10 V,+10 V的标称范围,其量程为20 V。 注:在有些知识领域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范围。 7(标称值nominal value 测量仪器上表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该值为圆整值或近似值。 例:(a)标在标准电阻上的量值:100 Ω; (b)标在单刻度量杯上的量值:l L。 8(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 工作范围working range 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 注:?按约定真值确定“误差”。 ?参见“量程”的注。 9(额定操作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 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 注:额定操作条件一般规定被测量和影响量的范围或额定值。 10(极限条件limiting conditions 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而能承 受的极端条件。 注:?贮存、运输和运行的极限条件可以各不相同。 ?极限条件可包括被测量和影响量的极限值。 11(参考条件reference conditions 为测量仪器的性能试验或为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而规定的使用条件。 注:参考条件一般包括作用于测量仪器的影响量的参考值或参考范围。 12(灵敏度sensitivity 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 注:灵敏度可能与激励值有关。 13(鉴别力[阈]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缓慢而单调地进 行。 注:鉴别力闽可能与例如噪声(内部的或外部的)或摩擦有关~也可能与激励值有关。 14([显示装臵的]分辨力resolution [of a displaying device]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 注:?对于数字式显示装臵~这就是当变化一个末位有效数字时其示值的变化。 ?此概念亦适用于记录式装臵。 15(稳定性stability 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注:?若稳定性不是对时间而是对其他量而言~则应该明确说明。 ?稳定性可以用几种方式定量表示~例如: 用计量特性变化某个规定的量所经过的时间, 用计量特性经规定的时间所发生的变化。 16(测量仪器的准确度accuracy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 注: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 17(准确度等级accuracy class 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 注:准确度等级通常按约定注以数字或符号~并称为等级指标。 18(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error [of indic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量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参见本节一中的第2~3条)。 ?此概念主要应用于与参考标准相比较的仪器。 ?就实物量具而言~示值就是赋予它的值。 19([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s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注:有时也称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 20([测量仪器的]固有误差intrinsic errof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在参考条件下确定的测量仪器的误差。 21([测量仪器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测量仪器提供相近示值能力。 注:?这些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设备, 在相同地点, 在短时间内重复。 ?重复性可用示值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22([测量仪器的]引用误差fiducial error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 注:该特定值一般称为引用值~例如~可以是测量仪器的量程或标称范围的上限。 (四) 测量标准和基准 1([测量]标准[measruement] standard~etalon [计量]基准、标准 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 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例:(a)l kg质量标准; (b)100 Ω标准电阻; (c)标准电流表; (d)铯频率标准; (e)标准氢电极; (f)有证的血浆中可的松浓度的参考溶液。 注:?一组相似的实物量具或测量仪器~通过它们的组合使用所构成的标准称为集合标准。 ?一组其值经过选择的标准~它们可单个使用或组合使用~从而提供一系列同种量的值~称为标准组。 2(国际[测量]标准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 国际[计量]基准 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3(国家[测量]标准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 国家[计量]基准 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4(基准primary standard 原级标准 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注:基准的概念同等地适用于基本量和导出量。 5(次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 通过与相同量的基准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注:有时副基准、工作基准亦称次级标准。 6(参考标准reference standard 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 测量均从它导出。 7(工作标准 working standard 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 注:?工作标准通常用参考标准校准。 ?用于确保日常测量工作正确进行的工作标准称为核查标准。 8(传递标准transfer standard 在测量标准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测量标准。 注:当媒介不是测量标准时~应该用术语——传递装臵。 9(搬运式标准travelling standard 供运输到不同地点有时具有特殊结构的测量标准。 例:由电池供电的便携式铯频率标准。 10(溯源性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 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来表述。 ?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11(参考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RM) 标准物质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 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注:参考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水~ 量热计法中作为热容量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溶液。 12(有证参考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有证标准物质 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有证参考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当物质与特制的器件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组装成透射滤光片、尺寸均匀的球状颗粒安放在显微镜载片上~有证参考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和可靠地确定。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有证参考物质。 ?所有有证参考物质均应符合测量标准的定义。 ?有些参考物质和有证参考物质~由于不能和已确定的化学结构相关联或出于其他原因~其特性不能按严格规定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 一、 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法定计量单位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的计量单位。国务院于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同时要求逐步废除国家非法定计量单位。这是统一我国单位制和量值的依据。 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国际单位制如有变化,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也将随之变化。 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扩大国际交流都有重要意义。 (一)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的来历和特点 在人类历史上,计量单位是伴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生、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计量单位稳定和统一,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的秩 序,于是逐渐形成了各个国家的古代计量制度。这些制度是根据各自的经验和习惯确定的,自然是千差万别、各行其是。有时在一个国家内,还有多种计量制度并存,这种状况阻碍着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及社会进步。 法国在1790年建议创立一种新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计量制度,随后制定了“米制法”,通过对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精密测量来确定最初的米原器。这一制度逐渐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1875年17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成立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并设立国际计量局(:BIPM)。我国于1977年加入米制公约国际组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米制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多种单位制,又出现混乱局面。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总结了米制经验,将一种科学实用的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并用符号SI表示。后经多次修订,现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SI遵从一贯性原则。由比例因数为1的基本单位幂的乘积来表示的导出计量单位,叫一贯计量单位。而sI的全部导出单位均为一贯计量单位,所以它是一贯计量单位制,从而使符合科学规律的量的方程与数值方程相一致。 SI是在科技发展中产生的,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由于结构合理、科学简明、方便实用,适用于众多科技领域和各行各业,可实现世界范围内计量单位的统一,因而获得国际上广泛承认和接受,成为科技、经济、文教,卫生等各界的共同语言。 2(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如图2-1所示。 ,SI基本单本,SI单位,,SI导出单位,其中21个有专门的名称和符号,,,24-24 国际单位制 SISI词头,10~10,共20个,, ,SI单位的倍数和分数单位,,, 图2-1 国际单位制构成示意图 3(SI基本单位 要建立一种计量单位制,首先要确定基本量,即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SI选择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量,并给基本单位规定了严格的定义(见本章第三节)。这些定义体现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其量值能以高准确度复现出来。SI基本单位是SI的基础,其名称和符号见表2-1。 表2-1 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4(SI导出单位 SI导出单位是按一贯性原则,通过比例因数为1的量的定义方程式由SI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导出单位是组合形式的单位,它们是由两个以上基本单位幂的乘积来表示。 为了读写和实际应用的方便,以及便于区分某些具有相同量纲和表达式的单位,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但是,这样的单位不宜过多,当时SI仅选用了19个,其专门名称可以使用。没有选用的,如电能单位“度”(即千瓦时),光亮度单 -2和表2-3中,单位“尼特”(即坎德拉每平方米)等名称,就不能再使用了。应注意在表2位符号和其他表示式可以等同使用。例如:力的单位牛顿(N){和千克米每二次方秒(kg?m 2,s)是完全等同的。 原SI的两个辅助单位,即弧度和球面度是由长度单位导出的,在某些领域(如光度学和辐射度学)有着重要的应用,是一个独立而具体的单位。以前曾将它们单独列为一类,现在则归为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一类。这样,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便一共有21个。 表2-2 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SI导出单位 名符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量的名称 称 号 位表示 [平面]角 弧rad 1rad=1m/m=1 度 22立体角 球sr 1sr=1m/ m=1 面度 -1 频率 赫Hz 1Hz=1s [兹] 2 力 牛N 1N=1kg?m/s [顿] 2 压力,压强,应力 帕Pa 1Pa=1N/m [斯卡] 能[量],功,热量 焦J 1J=1N?m [耳] 功率,辐[射能]通量 瓦W 1W=1J/s [特] 电荷[量] 库C 1C=1A?s [仑]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势) 伏V 1V=1W/A [特] 电容 法F 1F=1C/V [拉] 电阻 欧Ω 1Ω=1V/A [姆] -1 电导 西S 1S=1Ω [门子] 磁通[量] 韦W1Wb=1V?s [伯] b 2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特T 1T=1Wb/m [斯拉] 电感 亨H 1H=1Wb/A [利] 摄氏温度 摄? 1?=1K 氏度 光通量 流lm 1lm=1cd?sr [明] 2 [光]照度 勒lx 1k=1lm/m [克斯] 表2-3 由于人类健康安全防护上的需要而确定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SI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名称 符号 用SI基本单位和Sl导出单 位表示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1Bq lBq=1s 尔] 吸收剂量 1Gy=1J,kg 比授[予]能 戈[瑞] Gy 比释动能 剂量当量 希[沃特] Sv 1sv=1J,kg 5(SI单位的倍数和分数单位 基本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直接由它们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都称之为SI单位,它们有主单位的含义。在实际使用时,量值的变化范围很宽,仅用SI单位来表示量值很不方便。为此,SI中规定了20个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和所表示的因数。这些词头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它们仅用于与SI单位(kg 3除外)构成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需要注意的是:相应于因数10(含3610)以下的词头符号必须用小写正体,等于或大于因素10的词头符号必须用大写正体,3-3从10到10是十进位,其余是千进位。详见表2-4。 SI单位加上SI词头后两者结合为一整体,就不再称为SI单位,而称为SI单位的倍 数或分数单位,或者叫SI单位的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 表2-4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所表示的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示的因数 24-110 尧[它] Y 10 分 d 21-210 泽[它] Z 10 厘 c 18-310 艾[可萨] E 10 毫 m 15 -6 10拍[它] P 10微 μ 12 -910太[拉] T 10 纳[诺] n 9-1210 吉[咖] G 10 皮[可] p 6 -15 10兆 M 10飞[母拖] f 3-1810 千 k 10 阿[托] a 2-2110 百 h 10 仄[普托] z 1-2410 十 da 10 幺[科托] y 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尽管SI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并非十全十美。在日常生活和一些特殊领域,还有一些 广泛使用的、重要的非SI单位,尚需继续使用。因此,我国选定了若干非SI单位与SI 单位一起,作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它们具有同等的地位。详见表2-5。 表2-5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和说明 名称 分 min 1 min=60 s 时间 [小]时 h 1 h=60 min=3 600 s 天(日) d 1 d=24 h=86 400 s 1〞=(π/648 000)rad [角]秒 (〞) 平面(π为圆周率) [角]分 (′) 角 1′=60〞=(π/10 800)rad 度 (?) 1?=60′=(π/180)rad 旋转-1 转每分 r/min 1 r/min=(1/60)s速度 1n mile=1 852 m 长度 海里 n mile (只用于航程) 1 kn=1 n mile/h 速度 节 kn =(1 852/3 600)m/s (只用于航行) 3吨 t 1 t=10 kg 质量 -27原子质量单位 u 1u?1.660 540×10 kg 3-33 体积 升 L,(l) 1 L=1 dm=10 m -19能 电子伏 eV 1 eV?1.602 177×10 J 级差 分贝 dB 线密特[克斯] tex 1 tex=1g/km 度 22 1 hm=10 000 m2 面积 公顷 hm(国际符号为ha) 说明:?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 )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应加括弧。 ?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r为“转”的符号。 ?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4812 ?10称为万~10称为亿~10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 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我国选定的非SI单位包括10个由CGPM确定的允许与SI并用的单位,3个暂时保 留与SI并用的单位(海里、节、公顷)。此外,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还选取了“转每分”、 “分贝”和“特克斯”3个单位,一共16个SI制外单位,作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组成部分。 CGPM确定暂时保留与SI并用的单位还有9个(见表2-6),它们可能出现在国际标 准或国际组织的出版物中,但是在我国则不得使用。在个别科学技术领域,如需使用某 些非法定计量单位(如天文学上的“光年”),则须与有关国际组织规定的名称、符号相一致。 表2-6 我国没有选用的暂时保留与SI并用的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用SI单位表示的值 -10埃 Å 1=0.1 nm=10 m 222公亩 a 1a=1 dam=10m 2-282 靶恩 b 1b=100 fm=10 m 5 巴 bar 1 bar=0.1 MPa=10Pa 2-22 伽 Gal 1 Gal=1 cm/s=10 m/s 10居里 Ci 1 Ci=3.7×10 Bq -4伦琴 R 1 R=2.58×10 C/kg -2 拉德 rad 1 rad=1cGy=10Gy -2雷姆 rem 1 rem=1cSv=10 Sv 三、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1(法定计量单位名称 (1) 计量单位的名称,一般是指它的中文名称,用于叙述性文字和口述中,不得用于公式、数据表、图、刻度盘等处。 (2) 组合单位的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遇到除号时,读为“每”字,例如:J,(mol?K)的名称应为“焦耳每摩尔开尔文”。书写时亦应如此,不能加任何图形和符号,不要与单位的中文符号相混。 4(3) 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举例:m的名称应为“四次方米”而不是“米四次方”。用长度单位米的二次方或三次方表示面积或体积时,其单位名称为“平方米”或“立方米”,否则仍应为“二次方米”或“三次方米”。 -1?的名称为“每摄氏度”,而不是“负一次方摄氏度”。 -1s的名称应为“每秒”。 2(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1) 计量单位的符号分为单位符号(即国际通用符号)和单位的中文符号(即单位名称的简称)。后者便于在知识水平不高的场合下使用,一般推荐使用单位符号。十进制单位符号应置于数据之后。单位符号按其名称或简称读,不得按字母读音。 (2) 单位符号一般用正体小写字母书写,但是以人名命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正体大写。“升”的符号“1”,可以用大写字母“L’’。单位符号后,不得附加任何标记,也没有复数形式。 组合单位符号书写方式的举例及其说明,见表2-7所示。 表2-7 组合单位符号书写方式举例 单位名称 符号的正确书写方式 错误或不适当的书写形式 N?m,Nm N-m,mN 牛顿米 牛?米 牛米,牛,米 -1 -1 m,s,m?sms米米每秒 -1-1 米?秒,米/秒, 秒秒米,米秒 瓦每开尔文米 W,(K?m),瓦,(开?米) W,(开?米),W,k/m,W/K?m -1-1 每米 m,米1,m,1,米 说明:?分子为l的组合单位的符号~一般不用分子式~而用负数幂的形式。 ?单位符号中~用斜线表示相除时~分子、分母的符号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符号时~整个分母应加圆括号~斜线不得多于1条。 ?单位符号与中文符号不得混合使用。但是非物理量单位(如台、件、人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单位,摄氏度的符号?可作为中文符号使用~如J,?可写为焦,?。 3(词头使用方法 (1) 词头的名称紧接单位的名称,作为一个整体,其间不得插入其他词。例如:面 2积单位km的名称和含义是“平方千米”,而不是“千平方米”。 (2) 仅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时,词头应加在第一个单位之前。例如:力矩单位kN?m,不宜写成N?km。 (3) 摄氏度和非十进制法定计量单位,不得用SI词头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它们参与构成组合单位时,不应放在最前面。例如:光量单位lm?h,不应写为h?lm。 (4) 组合单位的符号中,某单位符号同时又是词头符号,则应将它置于单位符号的右侧。例如:力矩单位Nm,不宜写成mN。温度单位K和时间单位s和h,一般也在右侧。 (5) 词头h,da,d,c(即百、十、分、厘)一般只用于某些长度、面积、体积和早已习用的场合,例如cm,dB等。 (6) 一般不在组合单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时使用词头。例如:电场强度单位可用MV,m,不宜用kV,mm。词头加在分子的第一个单位符号前,例如:热容单位J,K的倍数单位kJ,K,不应写为J,mK。同一单位中一般不使用两个以上的词头,但分母中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可以有词头,kg也作为例外。 (7) 选用词头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范围内。例如:1401 Pa可写成1.041 kPa。 48(8) 万(10)和亿(10)可放在单位符号之前作为数值使用,但不是词头。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中文词,不得放在单位符号前作数值用。例如: -1-1“3千秒”应读作“三每千秒”,而不是“三千每秒”;对“三千每秒”,只能表示为“3000秒”,。读音“一百瓦”,应写作“100瓦”或“100 W”。 (9) 计算时,为了方便,建议所有量均用SI单位表示,词头用10的幂代替。这样,所得结果的单位仍为SI单位。 四、 SI基本单位的定义 1(米 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距离。 2(千克(公斤) 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公斤)原器的质量。 3(秒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 持续时间。 4(安[培] 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 -7线内,则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牛顿。 5(开[尔文] 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6(摩[尔] 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7(坎[德拉] 12发射出频率为540×10赫兹单色辐射的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特每球面度。 第三节 统计技术和抽样技术 一、 统计技术基本概念 (一) 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 1(事件和随机事件 观测或试验的一种结果,称为一个事件。例如:明天的天气是晴天、阴天还是雨天,这三种可能性中的每一种都称为事件;又如:测量工件的直径所得的结果为9.91 mm,9.92 mm,9.93 mm,„,这里每个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都称为事件。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不确定度是事件;若工件直径的真值已知,则相应的每一个误差也称为事件。 在客观世界中,我们可以把事件大致分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类。向上抛一石子必然下落;纯水在101(325 kPa大气压(即过去所谓的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必然沸腾等,均属肯定事件或确定性事件。抛掷一枚硬币的结果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打靶的结果可能射中,也可能射不中等,均属可疑事件或不确定性事件。 确定性事件有着内在的规律,这一点我们比较容易看到和处理。而对于不确定性事 件,虽然就每一次观测或试验结果来看是可疑的,但在大量重复观测或试验下却呈现某种规律性(统计规律性)。例如:多次重复抛掷一枚硬币,会发现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次数大致相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从两个不同侧面,来研究这类不确定性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在概率统计中,把客观世界可能出现的事件区分为最典型的3种情况: (1)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件。例如工件直径的测量结果为正,是必然事件。 (2)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事件。例如工件直径的测量结果为零或负值,都是不可能事件。 (3)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例如工件直径的测量结果出现在9.91 mm与9.92 mm之间,是一个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即是随机现象的某种结果。 2(随机变量 如果某一量(例如测量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取某一值或在某一范围内取值是一个随机事件,则这样的量叫做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不同于其他变量,其特点是以一定的概率在一定的区间上取值或取某一个固定值。例如:工件直径的测量结果在(9.90 mm,9.92 mm)区间上取值的概率为0.9。由前所述可知,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均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根据其取值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种: (1) 连续型随机变量。若随机变量X可在坐标轴上某一区间内取任一数值,即取值布满区间或整个实数轴,则称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例如:打靶命中点的可能值是充满整个靶面的属于连续型随机变量。 (2) 离散型随机变量。若随机变量X的取值可离散地排列为x,x,…,而且X以12各种确定的概率取这些不同的值,即只取有限个或可数个实数值,则称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例如:在取有效数字的位数时,数字的舍人误差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 3(事件的概率 随机事件的特点是:在一次观测或试验中,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是在大量重复的观测或试验中呈现统计规律性。例如:在连续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m称为事件的频数,m,n则称为事件的相对频数或频率,当n极大时,频率m,n稳定地趋于某一个常数p,此常数p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这就是概率的古典定义。概率是用以度量随机事件A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P(A)为0?P(A)?1。所以,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是随机事件的两种极端情况或特例。概率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则进行运算。 4(分布函数 随机变量的特点是以一定的概率取值,但并不是所有的观测或试验都能以一定的概 率取某一个固定值。例如:重复测量某圆柱体直径时,作为被测量最佳估计值的测量结果是随机变量,记为X,它所取的可能值是充满某一个区间的(并非某一个固定值)。此时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它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是多少?即P(a?X?b)=? 根据概率加法定理有: P(a?X?b)=P(X0,恒有 i n,,1 ,,,limPx,,1,,,i,,xn,1i,, 这便是切比谢夫定理。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当我们测量某一量时,其数学期望为μ,进行了n次独立的重复观测,观测值为x(i=l,n),那么当n充分大时,可以用算术平均i n1x代替μ。换言之,随机变量序列依概率收敛于μ。 值,ini,1 (2) 贝努利定理 设在n次独立观测或试验中,事件A的出现次数为m,则当n无限增大时,频率m/n依概率收敛于它的概率p,即对任意的ε>o,恒有 ,,m lim,p,,,1,,x,,n,, 这就是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大数定理,又称为贝努利定理。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在观测或试验的条件稳定不变时,如果n充分大,则可用频率代替概率,此时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粗略地说就是:大量的独立随机变量之和,具有近似于正态的分布。例如:在测量某量时,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随机因素很多,这些个别因素所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通常很小,但其总和(合成)却较大。为了研究这种合成不确定度的特性,就需要知道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函数或分布密度函数的形状及其存在条件。 由概率论可以证明:若x(i=1,2,„,n)为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其和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而不管个别变量的分布如何。随着n的增大,这种近似程度也增加。通常若X同分布,且每一X的分布与正态分布相差不甚大时,则即使n?4,中心极限定理ii 也能保证相当好的近似正态性。这个结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 常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数字特征 1(均匀分布 被测量X服从均匀分布(矩形分布),如图2-2所示,试求其数学期望值μ、方差D。xx及标准[偏]差ζ。 现设其概率分布密度为f(x),它在-a至+a区间内为一常数,令 其为K,则 y,f(x),K 被测量落在-a至+a区间内的概率应为1,故有: ,a,a f(x)dx,Kdx,1,,,a,a 11即得K=,因此概率分布为y=f(x)= 2a2a ,a,a1被测量的期望值为 ,,xf(x)dx,xdx,0x,,,a,a2a 被测量的方差为(注意到μ=0) x 2,a,a,a1a222,,,,,,D(x)f(x)dxxf(x)dxxdx xx,,,,a,a,a2a3 a,,Dx,所以标准[偏]差为 3 上式即为被测量服从均匀分布时,其标准[偏]差与分散区间半宽之间的关系式。 在某一区间[-a,a]内,被测量值以等概率落入,而落于该区间外的概率为零,则称 被测量值服从均匀分布,通常记作U[-a,a]。服从均匀分布的测量有: (1) 数据切尾引起的舍入不确定度; (2) 电子计数器的量化不确定度; (3) 摩擦引起的不确定度; (4) 数字示值的分辨力; (5) 滞后; (6) 仪器度盘与齿轮回差引起的不确定度; (7) 平衡指示器调零引起的不确定度。 在缺乏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一般假设为服从均匀分布。 另外,服从均匀分布的变量的正弦或余弦函数,服从反正弦分布(见 图2-3)。服从反正弦分布的测量有: (1) 度盘偏心引起的测角不确定度; (2) 正弦振动引起的位移不确定度: (3) 无线电中失配引起的不确定度; (4) 随时间正余弦变化的温度不确定度。 2(正态分布 被测量X服从正态分布(拉普拉斯,高斯分布)。 密度函数中参数μ和ζ的实际意义和分布曲线的特点。 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为如图2-4(a)所示,试说明其分布 ,11,,x,,,2()exp ,,fx,,,,,x,,,,,,,2,2,,,,,, 根据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定义,可以算得(通过简单的积分):被测量 的期望值μ恰为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中的参数μ,而被测量的方差D恰为概率分布密度xx 2函数中的参数ζ。这是正态分布的重要特点。对于均值为μ、标准[偏]差为ζ的正态分布,通常记之以N(μ,ζ)。对于均值为零、标准[偏]差为σ的正态分布,则记之以N(0,ζ)。 由图2-4(a)可见,正态分布曲线在x=μ处具有极大值,曲线不仅是单峰的,而且对x=μ直线来说是对称的。由图2-4(b)可见,正态分布的中心是在x=μ处,μ值的大小决定了曲线在x轴上的位置。由图2-4(c)可见,在相同μ值下,ζ值愈大,曲线愈平坦,即随机变量的分散性愈大;反之ζ愈小,曲线愈尖锐(集中),随机变量的分散性愈小。还可以看到,正态分布曲线在x=μ+ζ处有两个拐点。图2-4(d)对两条不同μ值和不同ζ的正态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显然,随机变量的分布是多种多样的,而正态分布在计量领域中极其重要。这是因为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表明,正态分布在测量应用中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在3,5次独立的重复条件下,观测值的平均值的分布是近似正态的,而不必考虑单次观测值的分布是否为正态。 受大量、微小、独立因素影响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当样本大小n有限时,作出以f(x)为纵坐标的直方图。观察其图形,得到的结论是“两头少、中间多”,且图形基本上呈对称型,整个图形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为1。 当样本大小n充分大时,直方图将愈呈对称,而台阶形的折线也将趋于一条光滑曲线 (见图2-5)。这条曲线有如下4个特点: (1) 单峰性,即曲线在均值处具有极大值; (2) 对称性,即曲线有一对称轴,轴的左右两侧曲线是对 称的; (3) 有一水平渐近线,即曲线两头将无限接近于横轴; (4) 在对称轴左右两边曲线上离对称轴等距离的某处,各 有一个拐弯的点(拐点)。 把从经验中得出的直方图上升为理论,找到具有上面4个特点的曲线,且曲线下的面积是1。该曲线在数学上可以由下面的函数f(x)表达出来 2,(),x,122,() y,fx,e ,2, 这里f(x)称为概率分布密度函数,f(x)所表示的曲线称为正态分布曲线,其中μ,ζ )是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ζ>0 正态分布是人们考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得到的一种连续分布,是对大量实践经验抽象的结果。例如一批机器零件毛坯的重量,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出来的一批螺栓口径大小;细纱的强度;同一民族同性别成年人的身体高度;射击时中靶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测量误差等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以x=μ为其对称轴,它是正态总体的平均值。参数刻画总体的分散程度,它是总体的标准[偏]差。所以,正态分布曲线可由总体平均值μ及标准[偏]差ζ确定下来。图2-4(c)给出了μ相同,ζ不同(ζ=0.5,ζ=1,ζ=1.5)的正态分布图形。 由于μ,ζ能完全表达正态分布的形态,所以常用简略 记号X,N(μ,ζ)表示正态分布。 当μ=0,ζ=1时,X,N(0,1)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在概率论中,X落在下述区间内的概率特别有用(见图 2-6); P(,,,,X,,,,),0.6827 P(,,2,,X,,,2,),0.9545 P(,,3,,X,,,3,),0.9973 3. t分布 ,,,被测量X~N(μ,ζ),其N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设N充分大,则: xN~,,i,,N,, ,,x~N(0,1), n 若以有限n次测量的标准[偏]差s,代替无穷N次测量的标准[偏]差ζ,则: x,,~t(v) s n 式中:v为自由度。上式即为服从t分布的表示式,当自由度v趋于?时,s趋于ζ, t(v)趋于N(0,1)。 t分布是一般形式,而标准正态分布是其特殊形式,t(v)成为标准正态分布的条件是 当自由度v趋于?(见图2-7)。 对于t分布,t变量处于[-t(v),+t(v)]内的概率为p,t(v)为其临界值(见图2-8)。 ppp (五) 统计中常见术语的图示 统计分布中常见的术语(以标准正态分布为例)示于图2-9,图中 (1) 置信水平(置信概率,置信度)以p表示; (2) 显著性水平(显著度)以a表示,a=1-p; (3) 置信区间以[-kζ,kζ]表示; (4) 置信因子以k表示,当分布不同时,k值也不同。 对于正态分布而言,k,p的对应值如表2-10。 表2-10 正态分布k,p对应值 p95.4950 68.27 90 95 99.73 (%) 5 9 22 ,0.67k 1 1.65 1.96 2 3 3.58 k,3对于均匀分布,; k,6对于三角分布,; k,2对于反正弦分布,。 二、抽样技术基本概念 (一) 全数检查和抽样检查 检查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全数检查和抽样检查。全数检查是对全部 产品逐个进行检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检查对象是单个产品。全数检查也称为100,检查,目的是剔除不合格品,进行返修或报废。抽样检查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批”(有一定的产品范围)或是动态的“过程”(没有一定的产品范围),统称为总体。多数情况是对批的检查,即从批中抽取规定数量的产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查,再根据所得到的质量数据和预先规定的判定规则来判定该“检查批”是否合格,一般程序如图2-11所示。 抽样检查是对产品批做出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在验收检查时,对判为合格的批予以接收,对判为不合格的批则拒收。由于合格批允许含有不超过规定限量的不合格品。因此,在需方接收的合格批中,可能含有少量不合格品;而被拒收的不合格批,只是不合格品超过限量,其中大部分仍然可能是合格品。被拒收的批一般要退返给供方,经100,检查并剔除其中的不合格品(报废、返修)或用合格品替换后再提供检查。 鉴于批内单位产品质量的波动性和样本抽取的偶然性,抽样检查的错判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即有可能把合格批错判为不合格,也可能把不合格批错判为合格。因此,供方和需方都要承担风险,这是抽样检查的缺陷。与全数检查相比,其明显的优势是经济性,因为它只从批中抽取少量产品,只要合理设计抽样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就可以将抽样检查固有的错判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现代抽样检查方法建立在概率统计基础上,主要以假设检验为其理论依据。抽样检查所研究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一是如何从批中抽取样品,即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二是从批中抽取多少个单位产品,即取多大规模的样本大小;三是如何根据样本的质量数据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即怎样预先确定判定规则。样本大小和判定规则即构成了抽样方案。因此,抽样检查可以归纳为: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才能保证抽样的代表性,如何设计抽样方案才是合理的。抽样方案的设计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前提,为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目的,抽样方案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至于样品的检查方法、检测数据的处理等,则不属于其研究的对象。 (二) 抽样检查的基本概念 1(单位产品、批和样本 (1) 单位产品是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它有时可以自然划分,例如:一只灯泡、一台电视机可以作为一个单位产品,一双鞋也可以作为一个单位产品。有些则不可能自然划分,而根据抽样检查的需要划分,例如:连续体的棉布,可以一尺布、一丈布甚至一匹布作为单位。对液态产品(如硫酸)和散状产品(如糖、盐、化肥),则可按包装单位划分,例如:一瓶硫酸、一袋糖等。有时对一件件生产出来的小型产品,也可按包装单位划分,例如:一箱螺丝钉。但对有些产品,诸如液体、气体、固体的化 工产品以及煤炭等散装货物,则很难划分为单位产品,对它们的抽样检查可参见相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2)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为检查批或批,它是抽样检查和判定的对象。一个批通常是由在基本稳定的生产条件下,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来的同形式、同等级、同尺寸以及同成分的单位产品构成的。该批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通常用符号N表示。 (3) 从批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有时也称为样品。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通常用符号n表示。 2(单位产品的质量及其特性 (1) 单位产品的质量是以其质量性质特性表示的,简单产品可能只有一项特性,大多数产品具有多项特性。质量特性可分为计量值和计数值两类,计数值又可分为计点值和计件值。 计量值在数轴上是连续分布的,用连续的量值来表示产品的质量特性。例如:机械零部件的尺寸、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化工产品的化学成分、灯泡的寿命等。当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是用某类缺陷的个数度量时,即称为计点的表示方法。例如:一个铸件上的气泡或砂眼数、一块棉布上的疵点数等。某些质量特性不能定量地度量,而只能简单地分成合格和不合格,或者分成若干等级,这时就称为计件的表示方法。例如:产品的外观特性。计点值和计件值统称计数值,显然计数值在数轴上是离散分布的。 (2) 在产品的技术标准或技术合同中,通常都要规定质量特性的判定标准。对于用计量值表示的质量特性,可以用明确的量值作为判定标准。例如:规定上限或下限,也可以同时规定上、下限。对于用计点值表示的质量特性,也可以对缺陷数规定一个界限。至于缺陷本身的判定,除了靠经验外,也可以规定判定标准。例如:棉布的某种疵点直径超过2.0 mm的才算缺陷。对于用计件值表示的质量特性,则不能用一个明确的量值作为标准,而是直接判定该项是否合格。例如:与参考物质、标准样品、标准照片等进行对比,有的则只能根据文字描述,靠检查人员的经验判断。 (3) 在产品质量检验中,通常先按技术标准对有关项目分别进行检查,然后对各项质量特性按标准分别进行判定,最后再对单位产品的质量做出判定。这里涉及“不合格”和“不合格品”两个概念。前者是对质量特性的判定;后者是对单位产品的判定。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即为不合格。按质量特性表示单位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或者按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不合格可分为A类、B类、C类。A类不合格最为严重,B类不合格次之,C类不合格最为轻微。在判定质量特性的基础上,对单位产品的质量进行判定。只有全部质量特性符合规定的单位产品才是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即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也可分为A类、B类、C类。A类不合格品最为严重,B类不合格品次之,C类不合格品最为轻微。不合格品的类别是按单位产品中包含的不合格的类别来划分的。 确定单位产品是合格品还是不合格品的检查,称为“计件检查”。只计算不合格数,不必确定单位产品是否合格品的检查,称为“计点检查”。两者统称为“计数检查”。用计 量值表示的质量特性,在不符合规定时也判为不合格。因此,也可用计数检查的方法。“计量检查”是对质量特性的计量值进行检查和统计,故对所涉及的质量特性应予分别检查和统计。 3(批的质量 抽样检查的目的是判定批的质量,而批的质量是根据其所含的单位产品的质量统计出来的。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批的产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对于计件检查,可以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p表示,即 批中不合格品总数Dp,,100% 批量N 在进行概率计算时,可用不合格品率p,或其小数形式表示。例如:不合格品率为5,或0.05。对不同的试验组或不同类型的不合格品应予分别统计。由于不合格品是不能重复计算的,即一个单位产品只可能被一次判为不合格品。因此,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必然不会大于100。 对于计点检查,可以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p表示,即 批中不合格总数Dp,,100% 批量N 在进行概率计算时,可用单位产品平均不合格率p,或其小数形式表示。对不同试验组或不同类型的不合格,应予分别统计。对于具有多项质量特性的产品来说,一个单位产品可能会有一个以上的不合格,即批中不合格总数有时会超过批量。因此,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有时会超过100。 对于计点检查,当N足够大时,可以用批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ζ表示,即 N x,ii,1,, N N2(x,),,i,1i ,,N,1 式中:x表示某一个质量特性的数值;x表示第i个单位产品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对i 每个质量特性值应予分别计算。 4(样本的质量 样本的质量是根据各样本单位的质量统计出来的,而样本单位是从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因此,表示和判定样本的质量的方法,与单位产品是相似的。 对于计件检查,当样本大小n一定时,可用样本的不合格品数即样本中所含的不合 格品数d表示。对不同类的不合格品应予分别计算。 对于计点检查,当样本大小n一定时,可用样本的不合格数即样本中所含的不合格数d表示。对不同类的不合格应予分别计算。 对于计量检查,则可以用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s表示,即 x n x,i,1i, xn n2(x,x),i,1i s,n,1 对每个质量特性值应予分别计算。 (三) 计数抽样和计量抽样简介 1(计数抽样检查 计数抽样检查包括计件(统计不合格品数)的抽样和计点(统计不合格数)的抽样。 当以样本的不合格品数作为批合格的判定依据时,称为计件抽样检查;当以样本的不合格数作为判定依据时,称为计点抽样检查。 (1) 对批质量的要求和判定 抽样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抽查判定批是否合格。因此,必须事先规定批合格的标准。需方总是希望批中所含的不合格品数越小越好,但是要求批中完全不含不合格品是不现实的。因此,应当允许批中含有少量的不合格品,这个“少量的”上限值就是合格质量水平,它是计数抽样检查中认为可接受的批质量上限值。即当p?p时,认为批质量是合格0 的,该批可以接收;而当p>p时,认为批质量是不合格的,应当拒收。P的数值反映了00对批质量的要求。可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不合格品的等级,在技术文件中规定或者由供方和需方协商确定。 抽样检查时实际上无法确知批质量p的数值,而只能根据样本的质量推断批的质量。由于样本对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认为当样本大小n确定时,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越小,则批的质量越好,即p值越小。因此,理应规定一个合适的非负整数A(Ap,判定批不合格。这个非负整数A就是c0c0c合格判定数,它连同样本大小n构成了一次计数抽样方案,通常用[n,A]表示。 c 由于抽样的不确定性,可能从质量好的批中会抽到质量差的样本,也可能从质量差的批中会抽到质量好的样本,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抽样方案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合适的n和A的数值,将犯这两类错误的可能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c (2) 批合格概率 一个批被判为合格的可能性通常用批合格概率表示,也称它为接收概率,用L(p)表示。由于已经规定d?A时批合格,所以批合格概率应为d?A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cc 为P(d?A);而批不合格概率可表示为1-P。显然,d=0,1,„,A,都符合d?A的要求。ccc因此,d?A,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表示为累积概率的形式,即: c Ac P,P(d,A,P(d,0),P(d,1),?,P(d,A),P(X,d) ,acc,0d 式中:X表示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P(X=d)表示X的取值为d(d=0,1,…,A)时的c Ac P(X,d)概率,表示d为0至A的累积概率。不同条件下批合c,d0, 格概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概率分布公式算得。 (3) 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 OC曲线是表示批合格概率P与质量p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一a 个抽样方案的特性,其典型形状如图2-12所示。由图可见,P的数a 值是随着p值的增加而减小的。 (4)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查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可以同时保护供方和需方的利益。当批的质量处于合格质量水平p=P时,为了保护供方的利益,应以高概率1-a接收。在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由0 于批合格概率P是随着p值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对于p值超出合格界限值p但尚未a0超出某一个极限值p的不合格批,仍然有一定的概率被接收;只有当p值超出p值时,11才能保证其基本上不被接收。这个极限值p,称为不合格质量水平或极限质量,它也是1 事先应确定的一个质量指标。为了保护需方的利益,处于不合格质量水平p= p的批应以1低概率β接收。α称为第?种错判率,也称为供方风险;β称为第?种错判率,也称为需方风险。当事先规定p,p,α,β这4个参数后,即可确定一个合适的抽样方案。01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要抽取较 大的样本,根据国家标准GB,T 13262—1991《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即可查找出相应的抽样方案。通常事先规定α=0.05,β=0.10。因此,抽样方案仅由p和p值确定,即由抽样表查出p和p所在的范围,在其交叉处查找出0101 抽样方案[n,A]。 c (5)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 上节的计数标准型抽样适用于孤立批检查,它是通过同时规定合格质量水平p和不0合格质量水平p以及较小的供方风险(α=0.05)和需方风险(β=0.10),来达到同时保护双1, 方利益的目的。它所付出的代价是抽取较大的样本,因而检查费用较高。本节适用于连续批检查的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法,只规定合格质量水平(AQL)一个质量指标,但须有可供利用的已检批质量信息,并采取所谓“抽样方案严格度”的措施。从而既可减少样本量,又可达到同时保护供需双方利益的目的。然而,这种保护不是就单个批的质量而言,而是针对批的平均质量即过程平均而言的。长期使用这种抽样检查方法,可以保护接收批的过程平均满足规定的AQL。国家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即属于计数调整型。对于一个确定的AQL,该国标提供的抽样方案不止一个,除了抽样方案严格度可以调整外,不同的抽样方案类型(一次、二次和五次)、批量N、检查水平IL都可以调整。 实际上该国标确定抽样方案的5个参数中,除了严格度外的4个是事先已确定的,而严格度则可以按照转移规则随时转移。因此,要把不同严格度的抽样方案查找出来备用。抽样方案的确定程序见图2-13所示。 2(计量抽样检查 当以样本单位的计量特性值为判定依据时,称为计量抽样检查。它只适合于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是以计量的方式表示的场合,且对每个质量特性要分别检查。计量抽样检查可以对批的平均值提出要求;也可以对批的不合格品率提出要求。对于后者,批的质量以计数的方法表示,但样本的质量仍以计量的方法表示。 对于计量的质量特性,可以采用计量抽样检查的方法;也可以将其包含在计数抽样检查的试验组中。采用计数抽样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把若干个检查项目组成一个试验组,而计量抽样检查则要对每一个计量的质量特性分别进行检查。由于计量抽样能够更多地利用产品质量的信息,与计数抽样相比,为达到同样的效果而抽取的单位产品要少得多。在检查项目较多时,以采用计数抽样的方法比较有利;而在检查项目较少且样品的检查费用较高时,则采用计量抽样的方法比较有利。对重要的计量检查项目,则要求采用计量的抽样检查方法。 (四) 验收抽样和监督抽样简介 1(验收抽样检查 目前抽样检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以及通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大多是针对验收检查的场合。验收检查是指需方(即第二方)对供方(即第一方)提供的检查批进行抽样检查,以判定该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决定对该批是接收还是拒收。验收检查也可以委托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进行。由供方检验机构进行的出厂检验,从广义上有时也可归类于验收检查。我国已经大量采用了适用于验收检查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典型的国家标准有GB,T13262—2008《不合格品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等。 2(监督抽样检查 在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是一项独具特点的宏观质量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利用统计抽样检查方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宏观调控。为了统一质量监督抽样检查方法,我国从1993 年开始已经陆续发布了五项适用于不同场合抽样检查的国家标准,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GB,T 14437—1997《产品质量监督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方案》、GB,T 15482—1995《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抽样检验及抽样表》。这两个国标均以计数抽样来统计不合格品数。前者适用于大总体(N>25且N/n>10),后者适用于小总体(10?N?250)。 监督抽样检查类似于验收检查对孤立批的抽样,但由于质检机构能力的限制,往往不可能采用计数标准型那样的大样本,而只能采用小样本抽样的方法。鉴于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可能采取较严厉的处罚措施。因此,对受监督方的保护必要时予以优先考虑,即把供方风险a控制为较小的数值,在此前提下只能放松对需方风险β的控制。 监督抽样检查的对象称为监督总体,它是指受监督的产品的集合。通常把监督抽查时在场的产品作为监督总体,当监督抽查不通过时,可以对不在场的产品进行合理追溯。对监督总体规定的质量指标是监督质量水平p,它是指监督总体中允许的总体不合格品0 率的上限值,类同于验收检查场合的合格质量水平。当有必要对抽样方案的监督检查功效进行验核时,须事先规定一个大于p的某值p作为不合格质量水平或极限质量。 01 监督抽样检查的抽样方案表示为[n,R],其中R称为不通过判定数,R和A的关eeec系为R = A +1。抽样方案的两类错判概率α和β,分别称为错判风险和漏判风险,其中ec 取α=0.05,β随规定的p值和监督检查等级而变,数值(1-β)称为监督检查功效。可根1 据事先规定的p和监督检查等级,从抽样方案表中查找抽样方案。监督检查等级反映了0 对监督检查功效的要求和样本量的规模。等级越高则功效越高,样本量也越大。在GB,T14437—1997中,监督检查等级与相应的抽样方案中R的数值相一致。 e 在质量监督场合,同样也把不合格品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类别不合格品的质量特性要分别组成不同的试验组,按相应的抽样方案分别进行抽样检查。对某一个试验组若d20时,随着n的增加,s()x的减小速率减慢。因此,在选取n的多少时应予综合考虑或权衡利弊,因为增加测量次数就会拉长测量时间、加大测量成本。在通常情况下,取n?3,以n=4~20为宜。另外,应当强调s()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而不能称它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x (三) 不确定度的A类、B类评定及合成 由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往往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评定的标准[偏]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表示。对这些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有两类评定方法,i 即A类评定和B类评定。 1(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也称A类不确定度评定。 通过统计分析观测列的方法,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所得到的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表示。 A 这里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指根据随机取出的测量样本中所获得的信息,来推断关于总体性质的方法。例如:在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的任何一个测量结果,可以看做是无限多次测量结果(总体)的一个样本,通过有限次数的测量结果(有限的随机样本)所获得的信息(诸如平均值、实验标准差s),来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即总体均值μ或分布的x 期望值)以及总体标准[偏]差ζ,就是所谓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A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也称B类不确定度评定。 这是用不同于对测量样本统计分析的其他方法,进行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所得到的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表示。它用根据经验或资B 料及假设的概率分布估计的标准[偏]为表征,也就是说其原始数据并非来自观测列的数据处理,而是基于实验或其他信息来估计,含有主观鉴别的成分。用于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信息来源一般有: (1) 以前的观测数据; (2)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3) 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 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别或级别,包括目前仍在使用的极限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 (5) 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6) 规定实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r或复现性限R。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由观测列统计结果的统计分布来估计,其分布来自观测列的数据处理,具有客观性和统计学的严格性。这两类标准不确定度仅是估算方法不同,不存在本质差异,它们都是基于统计规律的概率分布,都可用标准[偏]差来定量表达,合成时同等对待。只不过A类是通过一组与观测得到的频率分布近似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得,而B类是由基于事件发生的信任度(主观概率或称为先验概率)的假定概率密度函数求得。对某一项不确定度分量究竟用A类方法评定,还是用B类方法评定,应由测量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特别应当指出:A类、B类与随机、系统在性质上并无对应关系,为避免混淆,不应再使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在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求得的情形下,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其他量的方差和协方差适当和的正平方根,它被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用符号u表示。 c 方差是标准[偏]差的平方,协方差是相关性导致的方差。当两个被测量的估计值具有相同的不确定度来源,特别是受到相同的系统效应的影响(例如:使用了同一台标准器)时,它们之间即存在着相关性。如果两个都偏大或都偏小,称为正相关;如果一个偏大而另一个偏小,则称为负相关。由这种相关性所导致的方差,即为协方差。显然,计入协方差会扩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协方差的计算既有属于A类评定的、也有属于B类评定的。人们往往通过改变测量程序来避免发生相关性,或者使协方差减小到可以略计的程度,例如:通过改变所使用的同一台标准器等。如果两个随机变量是独立的,则它们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于零,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然是标准[偏]差,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所用的合成的方法,常被称为不确定度传播律,而传播系数又被称为灵敏系数,用c表示。合成标准i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称为有效自由度,用v表示,它表明所评定的可靠程度。通常在报eff 告以下测量结果时,可直接使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y),同时给出自由度v。 ceff (四) 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 1(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它有时也被称为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 实际上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它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得到的,即U=ku,这里k值一般为2,c 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 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概率或置信水准,用符号P表示。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给出p的区间能包含被测量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等)。 按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合理赋予的被测量之值的分散区间理应包含全部的测得值,即100,地包含于区间内,此区间的半宽通常用符号a表示。若要求其中包含95,的被测量之值,则此区间称为概率为p=95,的置信区间,其半宽就是扩展不确定度U。类95似地,若要求99,的概率,则半宽为U。这个与置信概率区间或统计包含区间有关的99 概率,即为上述的置信概率。显然,在上面列举的三个半宽之间存在着U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有12大类;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该办法中附有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55项,国家计量局又发布明细目录共111种。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项6种。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宗旨及其发布的国际建议看,其认定的法制管理范围基本上与我国的强制检定管理范围相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强化检定法制性的同时,对大量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以采用校准为主要方式。一个被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也就是根据检定结果,已被授予法制特性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此外,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因此,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 对检定结果,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可归纳为如下5点,即: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校准主要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做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在我国,一直没有把校准作为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主要方式,却用检定来代替它。这一观念目前正在转变中,而且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它在量值溯源中的地位将被确立。 第六节 能力验证 (一) 能力验证的作用和目的 1(能力验证的作用 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4点: (1) 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校准,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 通过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 这些活动也补充了由技术专家进行实验室现场评审的手段,而现场评审被认可或法定机构所经常采用; (4) 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2(能力验证的目的 能力验证是确定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的实验室间比对,而开展这种比对活动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7点: (1) 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校准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 确定新的检测和校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 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 确定某种方法的性能特征——通常称为协作试验; (6) 为参考物质(RMs)赋值,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检测或校准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能力验证是为实现目的之(1)而进行的实验室间比对,即确定实验室的检测或校准能力。但能力验证计划的运作也常为上面所列的其他目的提供信息。 (二) 能力验证的类型 常用的能力验证有以下6种类型: 1(实验室间量值比对 量值比对所涉及的被测物品,是按顺序从一个参加实验室传送到下一个实验室,这类比对通常具有如下4个特征: (1) 被测物品的指定值(参考值)由某个参考实验室提供,该实验室应尽量考虑由国家有关测量的最高权威机构(如国家计量院)承担; (2) 被测物品是按顺序传递给下一个参加实验室,在传递过程中应确保被测物品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在能力验证过程中对其进行校核,以保证特性及其指定值不发生明显变化; (3) 量值比对的周期往往很长,因此应严格控制被测物品的传送时间和各参加者的测量时间,在比对实施过程中(而不是在整个比对结束后)应及时向参加实验室反馈有关信息,例如以中期报告的形式; (4) 将各测量结果与参考实验室所确定的参考值相比较,应考虑各参加实验室声明的测量不确定度。 用于此类比对的测量物品,可以包括参考标准(如电阻器、量规和仪器等),典型的校实验室间量值比对示于图2-16( 2(实验室间检测比对 检测比对是从材料源中随机抽取若干样品,同时分发给参加实验室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有时也用于实验室间量值比对,它有以下3个特征: (1) 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2) 每轮比对中提供给参加者的整批被测物品,必须充分均匀,以保证计划中所判别出的任何极端结果均不能归因于被测物品间存在着差异; (3) 将实验室返回的结果与公议值比对,以表明各实验室的能力和参加者整体的能力。 认可或法定机构或其他组织,在检测领域通常采用这类比对,所用的被测物品有食品、液体、水、土壤及其他环境物质。在某些情况下,被测物品是已建立的(有证)参考物质的分离部分。典型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示于图2-17。 3(分割样品检测此对 典型的分割样品检测比对数据,由包含少量实验室的小组(通常只有两个实验室)提供,这些实验室将被作为潜在的或连续的检测服务提供者接受评价。在商业交易中经常采用这类比对或类似比对,把表示贸易商品的样品在代表供方的实验室和代表需方的另一实验室之间进行分割。若对供需双方实验室出具结果的差异还须仲裁时,通常把另一个样品保留在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该检测计划包括把某种产品或材料的样品分成两份或几份,一般只有有限数量(通常是两个)的实验室参加。此外,这类计划往往需要保留足够的材料,以便能通过其他实验室的进一步分析来解决参加实验室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类计划的用途包括识别不良的复现性或重复性,描述一次性偏移和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用于监控临床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参加该类计划的实验室之一,可能因其采用标准方法和先进设备而被视为顾问实验室或指导实验室,其检验结果被认为是参考值。 4(定性比对 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并不总是采用许多实验室间比对,例如,某些比对是为了评价实验室表征特定实物的能力(如识别石棉的类型、特定病原有机体等)。这类比对,可能包含比对协调者专门制备了额外目标组分的检测物品。因此,在性质上,这些比对是“定性”的,不需要多个实验室参与比对。 5(已知值比对 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验证类型,不需要很多实验室参加。它包括制备待测的、被测量值已知的检测物品,提供与指定值比对的数字结果等,以此来评价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 6(部分过程比对 这是能力验证的一种特殊类型,系指评价实验室对检测,校准全过程中的若干部分的检测,校准能力。例如,可以验证实验室转换给定数据的能力(而不是进行实际的校准或检测),或者验证抽样、制备样品等部分的能力。 (三) 能力验证的实施 1(能力验证的组织机构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都可以在一定范围组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为规范我国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国家认监委于2006年3月发布了《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国家认监委2006年第9号公告)。该《办法》规定,国家认监委负责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 (1) 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 国家认监委成立后,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根据政府强力监管某些重点领域 (比如食品)质量安全的需要,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能力验证活动。对于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综合技术中心,只要认监委开展的能力验证项目属于其通过资质认定范围的,都必须参加,不需要交纳任 何费用参加能力验证,对于其他行业检测机构和社会实验室,自愿报名参加,需交纳一定费用。2005年,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了9个项目的能力验证活动,其中8个项目是食品检测项目,参加实验室达950多家,次。2006年,国家认监委又布置了12个项目的能力验证,其中10个是食品检测项目。国家认监委已经把每年组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每年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2)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 对于已获认可和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活动是强制性的。实验室可以书面形式申请暂不参加某一能力验证计划,但对于无故拒绝参加即没有提出暂不参加申请或申请未被认同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暂停,撤销对该实验室的资格认可,或建议委托部门予以处理。 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在获得认可之前,应至少参加一次与其主要认可项目相关的能力验证(如有适当的能力验证);已获认可的实验室,应每4年至少参加一次与其主要认可项目相关的能力验证活动。若没有适当的能力验证计划,则在认可活动中,须对实验室的主要认可项目实施测量审核。鼓励实验室积极参加认可或法定机构承认的其他机构所组织的能力验证和比对,这些外部活动包括: ?ILAC框架下的其他区域实验认可合作组织、例如EA、IAAC; ?欧洲认可机构(EA)组织的能力验证; ?国际计量局,国际计量委员会(BIPM,CIPM)组织的国际比对; ?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等区域计量组织(RMO)组织的国际比对。 ?国际权威行业组织,例如:ASTM、WHO等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等。 如果实验室参加了上述所列之外的其他能力验证或比对,须将组织者实施能力验证活动的详细信息提交认可或法定机构审查认同后,其结果方能应用。 实验室参加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能力验证,需向项目组织协调单位交纳一定费用。 2( 能力验证纠正活动 在能力验证活动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离群)的实验室,须依照能力验证纠正活动的要求进行整改。纠正活动程序如下(见图2-18): (1) 要求实验室尽快寻找和分析出现离群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整改活动(有效的整改活动应包含对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素的控制、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等全面的活动),并将详细的整改报告以书面形式,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认可或法定机构审查。 (2) 认可或法定机构有关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专家,根据实验室的整改报告,做出是否认同实验室进行了有效整改的结论。若认同,将安排后续验证,对实验室的整改情况加以确认;若发现实验室的整改中依旧存在问题,则派遣核查组对该实验室进行现场核查。在现场核查中,若发现实验室仍存在影响测量结果的严重问题,将建议暂停,撤销对该实验室相关项目的认可。 (3) 对于在限定期限内不提交整改报告而又无任何书面的理由陈述的实验室,将视其为拒绝接受整改,依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直至暂停,撤销对该实验室相关项目的认可。 3(对能力验证的要求和评价 对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在能力验证方面有以下3条基本要求: (1) 实验室应有明确的职责以确保参加能力验证。 (2) 实验室应有参加能力验证的文件化程序。 (3) 实验室应执行上述程序,并能够提供证明其参加了能力验证活动的记录,以及对结果的有效利用。必要时,还应提供出现不满意结果(离群)时所采取的纠正活动的证明资料。 在实验室现场评审中,对能力验证的评价有以下3条原则: (1) 实验室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保证参加能力验证,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文件并 按程序执行;能够证明其参加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有效评价、分析及反馈,则评为符合; (2) 实验室规定了职能保证参加能力验证,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文件,但没有完全按程序实施,没有相关的记录,则评为有缺陷; (3) 实验室没有规定明确的职责,也没有制定参加能力验证的质量文件,则评为不符合项。 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等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工作应当符合国家认监委关于能力验证工作的相关要求,并报认监委备案。
本文档为【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基础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