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举报
开通vip

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 (一)有机合成中展开剂的选择 做有机合成时走板子是常有的事,展开剂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 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THF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混合溶剂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

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 (一)有机合成中展开剂的选择 做有机合成时走板子是常有的事,展开剂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 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THF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混合溶剂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条件:?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使成分间分开;?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沸点适中,黏度较小;?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 类化合物的分离。很多时候,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在实验中,为了实现一个配体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溶剂组合,最后才找到石油醚—EtOAc—HCOOH(5.5:3.5:0.1)混合溶剂。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再调整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拖”),最好是换溶剂。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选择所添加的碱性物质,还必须考虑容易从产品中除去,氨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分离效果的好坏和所用硅胶和溶剂的质量很有关系:不同厂家生产的硅胶可能含水量以及颗粒的粗细程度,酸性强弱不同,从而导致产品在某个厂家的硅胶中分离效果很好,但在另一个厂家的就不行。溶剂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对分离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温度,湿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也很明显,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时同一展开条件,上下午的Rf截然不同 。 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在进行薄层层析时,首先应该知道未知化学成分的类型,其极性的大致归属,从提取液或从色谱柱的流动相极性可知,另外某样品里含多种化学成分先按极性不同大致分,然后细分,对于分离未知的化学物质,展开剂的选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不应该仅仅从展开剂考虑,多因素综合衡量~溶剂:层析过 程中溶剂的选择,对组分分离关系极大。在柱层析时所用的溶剂(单一剂或混合溶剂)习惯上称洗脱剂,用于薄层或纸层析时常称展开剂。洗脱剂的选择,须根据被分离物质与所选用的吸附剂性质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在用极性吸附剂进行层析时,当被分离物质为弱极性物质,一般选用弱极性溶剂为洗脱剂;被分离物质为强极性成分,则须选用极性溶剂为洗脱剂。如果对某一极性物质用吸附性较弱的吸附剂(如以硅藻土或滑石粉代替硅胶),则洗脱剂的极性亦须相应降低。在柱层操作时,被分离样品在加样时可采用于法,亦可选一适宜的溶剂将样品溶解后加入。溶解样品的溶剂应选择极性较小的,以便被分离的成分可以被吸附。然后渐增大溶剂的极性。这种极性的增大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称为“梯度洗脱”,使吸附在层析柱上的各个成分逐个被洗脱。如果极性增大过诀(梯度太大),就不能获得满意的分离。溶剂的洗脱能力,有时可以用溶剂的介电常数(ε)来表示。介电常数高,洗脱能力就大。以上的洗脱顺序仅适用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对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则正好与上述顺序相反,在水或亲水住溶剂中所形成的吸附作用,较在脂溶性溶剂中为强。 被分离物质的性质 被分离的物质与吸附剂,洗脱剂共同构成吸附层析中的三个要素,彼此紧密相连。在指定的吸附剂与洗脱剂的条件下,各个成分的分离情况,直接与被分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关。对极性吸附剂而言,成分的极性大,吸附住强。当然,中草药成分的整体 分子观是重要的,例如极性基团的数目愈多,被吸附的住能就会更大些,在同系物中碳原子数目少些,被吸附也会强些。总之,只要两个成分在结构上存在差别,就有可能分离,关键在于条件的选择。要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吸附剂的吸附强度,与溶剂的性质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来考虑。首先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如被分离物质极性很小为不含氧的萜烯,或虽含氧但非极性基团,则需选用吸附性较强的吸附剂,并用弱极性溶剂如石油醚或苯进行洗脱。但多数中药成分的极性较大,则需要选择吸附性能较弱的吸附剂(一般?,?级)。采用的洗脱剂极性应由小到大按某一梯度递增,或可应用薄层层析以判断被分离物在某种溶剂系统中的分离情况。此外,能否获得满意的分离,还与选择的溶剂梯度有很大关系。现以实例说明吸附层析中吸附剂、洗脱剂与样品极性之间的关系。如有多组分的混合物,象植物油脂系由烷烃、烯烃、舀醇酯类、甘油三酸醋和脂肪酸等组份。如对于C-27甾体皂甙元类成分,能因其分字中羟基数目的多少而获得分离:将混合皂甙元溶于含有5,氯仿的苯中,加于氧化铝的吸附柱上,采用以下的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如改用吸附性较弱的硅酸镁以替代氧化铝,由于硅酸镁的吸附性较弱,洗脱剂的极牲需相应降低,亦即采用苯或含5,氯仿的苯,即可将一元羟基皂甙元从吸附剂上洗脱下来。这一例子说明,同样的中草药成分在不同的吸附剂中层析时,需用不同的溶剂才能达到相同的分离效果,从而说明吸附剂、溶剂和欲分离成分三者的相互关系。 (二)簿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一种简便、快速、微量的层析方法。一般将柱层析用的吸附剂撒布到平面如玻璃片上,形成一薄层进行层析时一即称薄层层析。其原理与柱层析基本相似。 1(薄层层析的特点:薄层层析在应用与操作方面的特点与柱层析的比较。 2(吸附剂的选择: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与其选择原则和柱层析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薄层层析要求吸附剂(支持剂)的粒度更细,一般应小于250目,并要求粒度均匀。用于薄层层析的吸附剂或预制薄层一般活度不宜过高,以?,?级为宜。而展开距离则随薄层的粒度粗细而定,薄层粒度越细,展开距离相应缩短,一般不超过10厘米,否则可引起色谱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3(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层析,当吸附剂活度为一定值时(如?或?级),对多组分的样品能否获得满意的分离,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中草药化学成分在脂溶性成分中,大致可按其极性不同而分为无极性、弱极性、中极性与强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利用溶剂的极性大小,对展开剂的极性予以调整。 谈薄层色谱展开剂选择 根据本人的几年薄层层析经验,参考药典等国家药品标准和有关文献,将 2000版药典一部里部分有代表性的对照品的薄层层实例按展开剂极性排序,并对其规律做一些分析。以下的分析和介绍是总体描述性的,目的是快速、简便地选择展开剂。如果想了解展开剂选择的各种理论,请参考其他专著。 选择展开剂,要依据溶剂极性和他们的混溶性,溶剂对被分析物的溶解性,以及被分析物的结构。这里只讨论药典里通常使用的以硅胶为固定相主体的正相薄层,也不考虑板的活性。 列出溶剂极性参数表,方便以下比较展开剂。 环已烷 :-0.2、石油醚(?类,30~60?)、 石油醚(?类,60~90?)、正已烷:0.0、甲苯:2.4、二甲苯:2.5、苯:2.7、二氯甲烷:3.1、异丙醇:3.9、正丁醇:3.9、四氢呋喃:4.0、氯仿:4.1、乙醇:4.3、乙酸乙酯:4.4、甲醇:5.1、丙酮:5.1、乙腈:5.8、乙酸:6.0、水:10.2 [1] 。 关于溶剂混溶性,一般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需要注意,极性相差大的不混溶,比如正己烷与甲醇。多元展开剂,主体的两种溶剂不能混溶,就需要通过第三种溶剂来调和。比如:石油醚、正庚烷、正已烷、戊烷、环已烷和甲醇、水之类的。 一般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被分析物质的极性越大,需要极性更大的展开剂。 了解被分析物的极性可以通过分析其结构获得,很难获得它的极性指数。物质分子化学结构中,通常由较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两部分。例如下面以苯丙烷为极性小部分,随着极性基团部分的增加,总体的极性就增加,展开剂极性也增加了。 , 依次为肉桂酸、阿魏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 相应展开剂分别为:正己烷—乙醚—冰醋酸 (5:5:0.1)、苯,冰醋酸,甲醇(30:1:3)、氯仿,甲醇,甲酸(9:1: 0.5)、石油醚,乙 酸乙酯,甲酸(3:6: 1)、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由于薄层板、比移值不同的原因,展开剂极性比较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后者大于前者)。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同化合物,怎么定它的极性,又用什么标准来定它对应的展开剂呢,以下分开讨论不同化合物极性情况及其对应的展开剂: 首先是极性较小的挥发性物质。比如:冰片:石油醚 (30,60?)—醋酸乙酯(17:3)、厚朴酚:苯,醋酸乙酯(9:1.5)、α-香附酮:苯,醋酯乙酯,冰醋酸(92:5:5)、丹皮酚:环己烷,醋酸乙酯(3:1),这类化合物,以石油醚、正构烷和苯为体积百分数比较大的溶剂,通常起溶解和分离化合物的作用,而用醋酸乙酯为调节Rf(比移值)的溶剂。为了减少拖尾之类其他相似相溶原则以外的影响,适当加入添加剂,如有机酸或者有机碱。 极性较小的不挥发性物质。比如:β -谷甾醇: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醇(6:2.5:1)或者环己烷,丙酮(5:2) 、熊果酸: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2:4:0.5)、齐墩果酸:氯仿,甲醇(40:1)、猪去氧胆酸:氯仿,乙醚,冰醋酸(2:2:1)、大黄素:苯—醋酸乙酯—甲醇(15:2:0.2)或者苯—乙醇 (8:1)、丹参酮?A:苯-醋酸乙酯-甲酸(40:25:4) 、穿心莲内酯:氯仿-无水乙醇(9:1)、靛玉红、靛蓝氯仿,乙醇(9:1)或者苯,氯仿,丙酮(5:4:1)。这类物质展开剂极性比极性较小的挥发性物质洗脱力强一些,因为这类物质极性小的母核大,而极性大的基团通常可以形成氢键,比如羧酸、羟基。 以上物质,母核分子量减小、母核结构中不饱和健的增加(尤其是出现苯环),极性基团的增加,都使极性增加,展开剂极性也增大。这个范围内的物质很多,一般展开剂大百分数的溶剂可以从环己烷—〉甲苯—〉二甲苯—〉苯—〉氯仿的顺序,按照极性要求选择。这里注意,异丙醇、正丁醇极性指数也比较小,在这范围的化合物很少用,因为粘性大、展开慢,造成斑点扩散;另外,羟基的氢键作用力也有不利。调节Rf值的溶剂,从醋酸乙酯—〉甲醇—〉丙酮—〉乙醇。挥发性物质也有很多带羰基、羟基的,但从它的挥发性就可以明白,分子间作用力不强,另外,母核与石油醚、正构烷和苯的结构差异小,估计更容易脱离硅胶吸附,更快进入溶剂中,而不需要通过提高展开剂的极性。 皂苷类。人参皂苷:氯仿,甲醇,水 (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或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1:5) 的上层溶液或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芍药苷: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黄芩苷:醋酸乙酯,丁酮,醋酸,水(10:7:5:3)、橙皮苷:苯—醋酸乙酯—甲酸—水(1:12:2.5:3)的上层溶液、葛根素:氯仿,甲醇,水(14:5:0.5)、芦丁:醋酸乙酯,甲酸,水(8:1:1)。这类物质,由于存在糖的多羟基结构,苷元的结构影响变小。展开剂中使用极性大的有机溶剂(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正丁醇)和水。乙酸和甲酸的使用,一方面增大展开剂极性,另外也可以抑制硅胶羟基的作用,减少拖尾。由于混溶性和硅胶耐酸能力的 限制,水和酸的使用是有限度的。 极性大的小分子有机酸。没食子酸:氯仿,醋酸乙酯,甲酸 (5:4:1)、阿魏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异绿原酸。这类物质多数是苯乙烯母核的,这个结构的极性本身比较大,另外有酚羟基和羧酸基团,个别有多羟基配基。皂苷的展开剂差不多,极性大。注意甲酸通常指的是浓度85%左右的,含有水。 含氮有机物。盐酸小檗碱: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0.6)(氨蒸气饱和) 或正丁醇,冰醋酸-水(7:1:2)、麻黄碱: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或正丁醇,冰醋酸,水(8:2:1)、甘草酸铵: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由于NH2硅醇基的作用很强,在强极性展开剂加有机酸、有机碱扫尾。对于极性化合物,使用正丁醇对斑点扩散影响较小,因为化合物和硅胶的作用强。 进行薄层分析基本可以根据母核、基团,选择相似的化合物对号入座。当然,具体的条件优化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遇到较困难的分离,需要使用到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优化方法的,已经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比移值的计算方法; 3、了解比移值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依其所采用的薄层材料性质和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吸附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离子交换薄层色谱和排阻薄层色谱等。 吸附薄层色谱采用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铺成薄层,将样品以毛细管点在原点处,用移动的展开剂将溶质解吸,解吸出来的溶质随着展开剂向前移动,遇到新的吸附剂,溶质又会被吸附,新到的展开剂又会将其解吸,经过多次的解吸-吸附-解吸的过程,溶质就会随着展开剂移动。吸附力强的溶质随展开剂移动慢,吸附力弱的溶质随展开剂移动快,这样不同的组分在薄层板上就得以分离。 一个化合物在吸附剂上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在吸附剂上移动的距离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比移值Rf 展开剂是影响色谱分离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特定化合物的洗脱能力也越大,一般常用展开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醚己烷甲苯苯氯仿乙醚THF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乙酸。 三、主要试剂和材料 邻硝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 薄层层析硅胶G 薄玻璃板 乙酸乙酯 石油醚 0.5%羧甲基纤维钠(CMC-Na)水溶液 毛细管(内径小于1mm)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调浆时要将硅胶加到CMC-Na中,以免生成太多的团块,浆液要有一定的流动性,稠度以能沿玻棒成细线性下滴为宜。 2、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3、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4、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有机(转 载于:wWw.xIeLw.com 写 论文 网: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合成中展开剂的选择 做有机合成时走板子是常有的事,展开剂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 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THF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混合溶剂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常用的溶剂组合有: 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 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2Cl2, ethylacetate/MeOH,CHCl3/ethylacetate 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 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 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条件:? 对的所需成分有良 篇二:薄层色谱鉴别 篇三:丹参中丹参酮?A的薄层层析条件改进分析 丹参中丹参酮?A的薄层层析条件改进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张玮 刘姣 李清 彭超 尚平 【摘要】 目的改进丹参中丹参酮?A的薄层层析条件。方法用 TLC法鉴别丹参中的丹参酮?A。结果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2) 为 展开剂能将丹参中丹参酮?A和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展开的丹参 酮?A与对照品颜色一致。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丹参的 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A; 薄层层析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vr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of tanshinone ? A i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MethodsTLC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tanshinone ?A i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ResultsTanshinones ?A colud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other impurities with 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 (8?2) as the eluent.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 Key words: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 Tanshinones ?A,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近年来,含丹参的各种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按《中国药典》(2005年?部)丹参鉴别(3)项下的规定进行丹参酮?A的TLC鉴别试验,结果发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与对照品丹参酮?A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析其原因是药典规定的展开剂未能将丹参中丹参酮?A和丹参酮?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因此笔者将药典规定的展开剂进行更换,结果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与对照品丹参酮?A色谱相应位置上也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 仪器与试药 精密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仪器厂JJ-500);丹参酮?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66-9909);丹参(购自河北安国,由河北省药品检验所鉴定);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酮?A 对照品2 mg,置于 1 ml的量瓶中,加醋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置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备用。浓度为2 mg/ml。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丹参2 g,研细,加甲醇50 ml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超声提取30 min,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薄层色谱条件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部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用定量玻璃毛细管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丹参提取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一侧,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 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吹干,自然光下观察。 3 结果 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2) 为展开剂,能将丹参中丹参酮?A和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展开的丹参酮?A与对照品颜色一致。见图1。 1.丹参酮?A对照品 2.提取液 固定相为硅胶G,流动相为石油醚醋酸乙酯(8?2,V/V) 图1 丹参酮?A对照品与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图 4 讨论 《中国药典》规定的展开剂未能将丹参中丹参酮?A和丹参酮?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用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8?2,V/V)展开时,各组分展开效果良好,将Rf值不同其它成分与丹参酮?A分开,且没有拖尾现象,所以决定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8?2为展开剂。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S,.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
本文档为【丹参色素的薄层层析实验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