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2011 年第 4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2011 第 38 卷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Vol. 38 (总第 197 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197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述要 王 宇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表现出某种 “态势”:满汉矛盾的演进、满汉权 ...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2011 年第 4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2011 第 38 卷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Vol. 38 (总第 197 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197 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述要 王 宇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某种 “态势”:满汉矛盾的演进、满汉权 力之争都是关注的焦点,认为清末的满汉矛盾演化为以 “排满”为标志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虽迎合了时 代,但也必然地形成了局限。也有研究者关注清末缓和满汉矛盾举措的研究。满汉关系的研究有必要被纳 入一个更大的审视范畴,但同时又要考虑这一矛盾体中双方的文化心理差异。 〔关键词〕 满族;汉族;近现代史研究;民族关系史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 (2011)04-0037-07 〔收稿日期〕2011-03-21 〔作者简介〕王宇 (1984 -) ,男 (满族) ,河北遵化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0 级博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学术界关于晚清满汉关 系的研究逐渐引人注目,相继发表与出版了一些 有影响的论著。但总的来说,这一领域还不够深 入,有待拓展。本文就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晚 清满汉关系研究的现状做一回顾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一、晚清满汉矛盾之发展阶段 在清史研究中,满汉矛盾是传统课题之一, 但大多集中于清中前期阶段,或笼统地冠之以清 代民族关系问题。 杨学琛对清代满汉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做了论 述,并指出三点:其一,满族的形成,与吸收汉 族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二,大量编汉人入 旗,有力地促进了满族的发展;其三,满族吸收 汉族文化,满汉相互学习,共同前进,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1]余梓东则指出,满汉关系是清 代民族关系格局的主干层次之一。清朝统治者通 过 “利用阶级矛盾淡化民族矛盾、录用各类人 才、劝民垦荒、提倡儒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 施来调整满与汉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将满汉关 系调整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2] 近三十年来,满汉矛盾问题越来越引起近代 史学者们的关注,研究重点也随之推进至晚清阶 段。可以说,晚清满汉矛盾是晚清满汉关系研究 的重要层面之一,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晚清七十二年满汉矛盾之演进 首先是对晚清七十二年间,满汉矛盾发展变 化的总体性特征进行研究。于建胜、刘春蕊指 出,太平天国革命是满汉官僚间矛盾发展的重要 转折点;洋务运动时期是汉族官僚积蓄力量,以 守为攻的阶段,此时的满汉官僚间矛盾以曲折的 形式表现出来;“东南互保”的产生则是满汉官 僚间矛盾发展到面对面较量的重大表现;1906 年清政府的官制改革,是满汉官僚间矛盾斗争的 具体表现;1907 年的 “丁未政潮”则是满汉官 僚间矛盾斗争达到白热化的典型表现;武昌起义 的爆发和清王朝的被推翻使满汉官僚间的矛盾逐 渐成为历史的陈迹。[3]左之涛也对晚清满汉矛盾 的发展做了考察,并分为四个阶段:满汉矛盾缓 和 (1851 年太平天国起义前)、汉族地主势力急 剧上升 (1851 年至 186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期 间)、满汉博弈 (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至 1900 年义和团运动)、满洲贵族最后反扑及失败 (1901 清政府 “新政”开始至 1912 年清帝退 73 位)四个阶段。[4] 其次,晚清各重大历史时期的满汉矛盾亦是 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而此时的满汉矛盾研究主要 集中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重 要历史时期。高强以 《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 汉矛盾》为题,从满汉矛盾的角度出发,探讨 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指出满汉矛盾的存在, 不但使中国普遍缺乏一种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 而且在甲午战争时期也被日本侵略者所利用。[5] 张海山则考察了戊戌变法与晚清满汉矛盾演变之 间的关系,认为戊戌变法是晚清缓和满汉矛盾的 一个较佳时机,维新派高呼 “请君民合治,满 汉不分”、“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融满 汉之见”,来挽救民族危局,但随着戊戌变法的 最终失败,不仅未能缓和、解决好满汉矛盾,反 而进一步激化了满汉矛盾。[6] 而清末新政时期的满汉矛盾也引起了学者们 的更多关注。马铭德认为,在清末酝酿实行新政 之时,满汉间的种族矛盾就已经十分激化,满人 特权已日益为汉族及其他民族所不满,并成为革 命党人进行革命宣传和号召的重要理由。在新政 实施的过程之中,朝廷中的满汉政争最为激 烈。[7]黎俊祥也指出,清政府成立 “皇族内阁” 的这种集权于满洲贵族的做法,更进一步加深了 满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扩大了政府和立宪派之 间的裂痕,给革命派的 “反满”宣传提供了口 实。[8]李学智则从清末政治改革的启动、官制改 革及国会与皇族内阁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满洲贵 族集团在官制改革中实行皇族集权、排斥汉人以 及成立皇族内阁,致使清末政治改革以失败告 终。[9] 而冯荣、[10]靳丽波[11]也指出满汉矛盾进一 步升温,最终出现了 “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 满排汉”的现象。此外,丁水娟对中国近代满 汉矛盾与早期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中 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定的社会结 构、经济结构、意识形态及本身发展经历的种种 磨难,导致了近代满汉民族矛盾的复杂性,也影 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12] 2. 满汉权力之争是晚清满汉矛盾演进的核 心因素 近代以来,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满汉之间的实 力地位不断变化,满汉大臣之间因权力的争夺而 引起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张小强在其 《湘军的 崛起与晚清统治集团内的满汉矛盾》一文中, 指出咸、同时期,满汉矛盾也一改以往那种比较 平和的逐步淡化的基调的解决方式,而转向急骤 的、激烈斗争的方式,从湘军的崛起到太平天国 被镇压后裁撤,整个过程无不贯穿着满汉矛 盾。[13] 左之涛在分析晚清满汉势力消长的原因时指 出,晚清满汉矛盾的上升是与汉族势力的迅速崛 起分不开的。汉族势力的崛起使满洲贵族感到统 治权力受到了挑战,而汉族势力的上升,又是清 朝无法应付 “内忧外患”被迫启用汉族地主武 装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它导致了清政府中央 政权的衰弱和地方主义的膨胀,最终为清政府的 灭亡埋下了隐患。[7] 胡健国则从旧俗维持、军队部署、节制之权 的归属、战时人事的变化、思想意识的正反作用 等五个重要方面逐一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了在 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为了支撑危局, 不得不依靠汉人督抚,阐述了军权转移与清末满 汉政治势力消长之间的关系。[14] 此外,萧一山在其 《清代通史》一书中, 用专节论述了满汉大员之间的权力之争,指出满 汉矛盾是清末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极为敏感而 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新政期间,各 部员司候补者,每部多至千余人,满、汉司员, 见面不交语,对于政务,满人专断处置,一无顾 忌,汉员敢怒不敢言,出则 “排满排汉之声, 叹息盈耳”。特别是 “汉人强,满洲亡;汉人 疲,满洲肥”十二字口诀一出,排汉之精神, 在满洲亲贵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15] 3. 清末满汉矛盾演化为以 “排满”为标志 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 随着清末民族主义的高涨和革命党人对排满 思想的宣传,清末满汉矛盾演化为以 “排满” 为标志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首先,林家有指出 “排满”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才出现的口号,不 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革命党人的 “排满” 口号是对两百多年来人民反抗清朝精神的继 承。[16]石川祯浩也对清末与清初的排满论进行了 区别,指出清末的排满主义导致了明确的汉族概 念———亦可说是作为汉族的民族认同———的兴 起,以及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83 之构想圆融无碍、浑然一体。[17] 其次,也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从救亡 图存的目的出发,将 “排满”与反帝反封建斗 争、建立共和联系在一起,凸显了近代民族主义 之精神。章开沅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人们对 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和专制暴政的深仇大恨,重 新捡起了古老的 “反满”旗帜。[18]同时,也有学 者对 《孙逸仙演说》、 《灭汉种策》等反满文献 做了重点解读,指出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以反满 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与历史上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有 着显著不同。孙中山先生把反满与建立共和联系 起来,把实现共和作为真正追求与最终目的。[19] 第三,一些学者对辛亥革命时期 “反满” 口号的原因、实质以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充分肯 定了其积极影响。杨定名指出推翻清朝的封建统 治是 “革命排满”口号的实质。[2]曾永玲指出 “反满”极大加速了知识分子的革命化,最大限 度地孤立了满族贵族,结成了最广泛的同盟军, 汇聚成强大的革命力量。[20]章开沅认为在 “排 满”宣传方面,革命党人通过塑造黄帝形象、 寻求汉族族源、集中斗争目标等方式,有效地激 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21] 此外,学者们对 “排满”运动的局限也做 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钟珍维认为反满口号带有 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不利于消除满汉两个民 族之间长期形成的民族隔阂,妨碍了民族关系的 正常化。[22]章开沅指出革命派的 “排满”在一定 条件下,更有可能 被 其 他 民 族 衍 变 为 “排 汉”。[23]钟卓安亦指出革命派片面的排满复仇, 给帝国主义和清朝旧官僚势力提供了里应外合反 对革命的机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24]高文 浩则指出共同的 “反满”情结虽然导致了清王 朝覆灭,但辛亥革命后反满情结的消失、崇拜权 威迷信皇权、功成隐退、追求秩序安定等传统心 理的迅速复归,也是导致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的 重要原因。[25] 二、清末缓和满汉矛盾之举措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清廷及满汉重臣为缓 和满汉矛盾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也进行了研究。首 先,迟云飞指出,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制定了 平满汉畛域的措施:一、准许满汉通婚;二、任 官不分满汉,中央各部废除满汉复职制,东三省 大量任用汉官,同时裁撤副都统等旗官;三、旗 民编入民籍和筹划旗人生计;四、司法同一,逐 步实行旗人犯罪,与民人同法律同审判机构。[26] 李德新也从准许满汉通婚、司法同一、官制与旗 务管理体制改革、筹划旗人生计等四个方面,考 察了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平满汉畛域所做出的 努力。[27]而林吉玲则指出,立宪运动时期,表现 出融汉倾向,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 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有利于满汉各族人民之间 的接近和民族融合。[28] 其次,关于清末重要历史人物平满汉畛域的 言论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翟海涛指出端方通过 上陈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 《均满汉以策治安 折》、《请迅将帝国宪法及皇室典艺编定颁布以 息排满之说折》等,对满汉之争的原因以及如 何采取策略进行平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 述。[29]还有吴春梅的 《张之洞调和满汉思想述 论》一文 (见 《安徽史学》,2001 年第 2 期) , 赵可则进一步探讨了满汉畛域问题对晚清政局的 演变所产生的影响。[30] 第三,国家制度与政治重建中的满汉矛盾问 题。方慧认为清末变法修律时期是我国民族平等 思想的开端。在 《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中有 《满汉世爵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在 《逐年筹 备事宜 清单 安全隐患排查清单下载最新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下载程序清单下载家私清单下载送货清单下载 》中,第一年要做的事就有:“请旨 设立变通旗制处,筹办八旗生计,融化满汉事 宜。”这是这一年在清单中交由军机处办理的唯 一一件事,可见清政府的重视程度。[31]何志明指 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如何处理国内满汉 关系发生严重分歧。改良派所首倡的满汉平权、 废除民族歧视的思想却最终在辛亥革命中获得了 政治意义上的实现。[32] 三、晚清满汉民族意识相关研究 虽然学术界以晚清满汉民族意识为研究对象 的专文尚少,但笔者认为满汉民族意识的发展也 是满汉关系研究的重要层面。 王开玺对清末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进行 了考察。他指出三点:其一,有清一代满汉民 族、满汉官员的矛盾不是在加剧,而是在缓和。 其二,有清一代,满汉官员民族意识同其政治关 系一样,也存在一种同化融合的发展态势。其 三,革命派满汉民族观的核心,即是认为满族贵 93 族对汉族采取了极其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甚至 是灭亡了汉民族的国家,宣传实行民族革命与政 治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政治统治,建立起汉民 族共和政体的国家,带有一定的排满色彩。[33]孙 静则在 《“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一书 中,对 “满洲”命名前直到清朝统治末期,“满 洲”共同体性格的历史变迁做了整体考察,并 阐述了 “改良”、 “排满”与满洲认同意识的演 进以及辛亥革命后满族及其民族意识的嬗变。[34] 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江夏 由树 (Yoshiki Enatsu)在其 《旗人的遗产:清 末奉天地方精英的崛起》[35]一书中,通过对清末 奉天汉军旗人的双重身份及民族意识的论述,进 而揭示了地方精英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 美国达特茅斯学 院 历 史 学 教 授 柯 娇 燕 (Pamela Kvle Crossley)对后金满洲八旗军功贵 族后裔的家世变迁做了纵向的深入考察,折射出 满族在 19 世纪后半叶 20 世纪前半叶的变迁轨 迹,并着重突出了满族的民族意识与认同的形成 和演变。[36]谢利·里格尔 (Rigger Shelley)的 《满族的族性认同,1635—1935》[37]以及美国伊 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亚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邵 丹 (Shao Dan)的 《帝国与国家的民族性:满 人、满洲国和满洲,1911—1952》[38]对满族的族 性认同的发展与演变等方面均有系统论述。 四、个案与区域研究 晚清的满汉关系问题研究中个案与区域研究 逐渐成为热点。这些个案与区域研究,不仅将满 汉关系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还包括在八旗驻 防等特殊地区的满汉关系研究。 满汉关系与晚清各重大历史时期、历史事件 之间的联系成为中外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马艾民 对洋务运动时期的满汉联合进行了考察,指出洋 务运动时期满汉双方的合作主体上是融洽的,满 汉统治阶级的联合使洋务运动得以进一步向前推 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9] 朱东安则在 《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 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革命改变了清朝统治阶级 内部满汉之间的实力地位,促使清政府不得不大 幅度调整满汉关系,放权于汉族督抚。但此时, 决定着清王朝安危的统治阶级内部满汉君臣之盟 依然维持。直至摄政王载沣将袁世凯放逐的愚蠢 举动与皇族内阁的成立,最终导致了满汉君臣之 盟的彻底决裂。迨及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东山 再起,清朝皇室就成了一个空架子,数月之内清 朝灭亡,建立起名义上的共和国。[40]常书红通过 对辛亥革命前后满族嬗变轨迹的全面考察,分析 了辛亥革命期间武汉、福州、杭州等部分驻防城 市的满汉关系[41],并指出中华民族认同诞生的 过程,恰恰反映了满汉关系的根本变化。[42] 美国 著名汉学家芮玛丽 (Mary Clalaugh Wright)曾指出同治中兴不仅仅局限于满汉社会 的共存,它几乎是一个满汉合成体,一种名副其 实的融洽联盟。[43]美国德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路康 乐 (Edward J ﹒ M ﹒ Rhoads)则认为,“虽然满 汉畛域在逐渐缩小,但绝不会消除。而且在洋务 运动中,一些政令、举措的颁布与实施不但没有 改善满汉关系,反而使其进一步加剧了”。[44]此 后,路康乐在 《恩铭刺杀案及其对晚清满汉关 系的影响》一文中,论述了恩铭刺杀案给统治 者带来的强大震撼以及此后清统治者为缓和满汉 矛盾而做出的相关努力。[45]路康乐又于 2000 年 出版了 《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 权力,1861—1928》[46]一书。该书是目前唯一一 部以满汉民族关系为视角,充分展示清末民初满 汉关系状况及其对政治权力的影响的专著,是我 们研究晚清满汉关系的重要参考专著。 也有学者对一些特殊地区的满汉关系进行了 考察。任桂淳着重考察了 1899 年 1 月 20 日发生 在荆州驻防满人殴打汉人官吏的事件,并认为此 事件是满汉民族之间长期对立的必然结果。[47]此 后,潘洪钢也从荆州驻防八旗与当地居民的几次 斗殴入手,考察了驻防八旗与当地民人的关系, 指出驻防荆州地区的旗、民关系既有矛盾冲突的 一面,也有友好相处的一面。[48]汪利平在其 《杭 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 关系的个案》一文中,详细考察清代杭州驻防 旗人在不同时期与当地汉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杭 州归属感的产生,并试图通过这一个案来思考如 何从地方的角度来考察和叙述民族关系和身份认 同 (identity)问题。[49] 李龙以清末成都地区为中心,考察了在 “略畛域、缓矛盾”的大背景下,成都地区开始 融合满与汉,并逐渐认识到 “满” (普通满人) 与 “清”(清王朝,主要指皇室)的差别。[50]王 04 力则以清末满汉关系为背景,分析了新疆建省时 期新 (新疆)、伊 (伊犁、塔城地区)分治局面 是满汉官僚调和矛盾、互相妥协的产物,事实上 造成了巡抚、将军并立,两不相容,权力掣肘, 削弱了新疆的防务体系和行政的统一性。[51] 一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也试图从管制设置、 民族国家建构、文化风俗等方面对满汉关系进行 论述。高玮通过对三口通商大臣制度变迁的分 析,勾勒出清末中央集权下移与满汉民族政治权 力关系的变化,也强调了三口通商大臣的设立是 满汉政治权势质变的理解点。[52]吴磊则对近代史 上各个时期的满汉关系进行了简要叙述,而且也 对满汉关系与中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互动做了 一定的分析。[53]郭文钠则以满汉全席为切入点, 指出满汉全席是满汉交往的产物,在清末民初这 一特定时空中,其承办饭庄以及本身名称、席品 结构的演变更是深切地反映了满汉关系的想象过 程。满汉全席试图在冲突与协商的社会政治环境 中,通过改造自身,去迎合剧烈变化中的满汉关 系。[54] 五、思考与讨论 纵观三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晚清满汉关系 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研究成 果。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比此前有了较大 的突破与进展。但同时,我们也应思考晚清满汉 关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拓展研究空间,把对晚 清满汉关系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学术研究的视野需要拓宽。晚清满汉 关系研究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重要 内容,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 部分。而中国近代史学科对民族史的研究较为薄 弱,这就需要学者们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近年 来,“新清史”已成为西方中国史研究中最重要 的趋势之一,对中国学界而言,无疑产生了不小 的冲击。因此,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还需要一个更 国际化的视野,可尝试从族群差异性这个视角去 研究问题。 其次,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拓展,加 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研究方法上,除了 史料爬梳与分析外,还需要诸如政治学、社会 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支持与参与。在人文社会科 学整合化倾向日益明显的今天,这种跨学科研究 的学术价值尤其重要。对于晚清满汉关系的研 究,不仅需要中国近现代史、满族史、清史等史 学内部的进一步融合,而且也需要借鉴人类学、 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这个层 面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欧立德 (Mark C. Elliott)以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 的理论,将满族史、清史进行整合研究而撰写的 《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55]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晚清满汉关系研究的具体路径与对象也需要 深入探讨,构建更加宽广的学术研究领域。第 一,在传统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满 汉关系问题是中国国家近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满 汉关系的缓和与紧张对清王朝的统治稳定与否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可以将晚清满汉关系问题研 究置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之中,进一步 揭示晚清满汉关系嬗变的轨迹及其对晚清社会和 政治变革、革命进程与民族国家近代转型的影 响。第二,研究历史人物在维系满汉关系方面的 影响和作用。从历史活动的主体看,研究近代历 史人物 (包括统治集团、精英分子、中下层社 会群体)处理满汉关系的思想及其影响,包括 他们的实践活动与思想认识。第三,对于近代以 来晚清满汉关系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总体性、 阶段性的研究。从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涉 及满汉关系发展与变化的论著,[56]大部分局限于 清朝中前期阶段。因此,需要从历时性的视角出 发,考察晚清七十余年不同时期满汉关系的走向 及其阶段性特点。 总之,晚清满汉关系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学 术领域,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 课题。期待学术界结合中国历史实际的前提下, 既借鉴西方理论,又超越西方理论,建立起中国 学术界自己的满汉关系研究理论与话语系统。 〔参 考 文 献〕 〔 1 〕杨学琛 . 略论清代满汉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J]. 民族研究,1981,(6). 〔 2 〕余梓东 . 论清代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6). 14 〔 3 〕于建胜,刘春蕊 . 浅析晚清满汉官僚间的矛盾与斗争 [J]. 青大师院学报,1995,(3). 〔 4 〕左之涛 . 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 [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1). 〔 5 〕高强 . 试论甲午战争期间的满汉矛盾 [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2). 〔 6 〕张海山 . 戊戌变法与晚清满汉矛盾的演变 [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 7 〕马铭德 . 庙谟已是争孤注:试论清末新政中的满汉政争 [A].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2007. 〔 8 〕黎俊祥 . 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 [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 9 〕李学智 . 清末政治改革中的满汉民族因素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0〕冯荣 . 试论清末新政的矛盾 [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靳丽波 . 清末新政中的统治阶级政争 [B].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丁水娟 . 中国近代满汉民族矛盾与早期现代化的关系 [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 〔13〕张小强 . 湘军的崛起与晚清统治集团内的满汉矛盾 [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2). 〔14〕胡健国 . 清末军权转移与满汉政治势力之消长 [A].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中国史学论文选集 [C]. 第五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 年 . 〔15〕萧一山 . 清代通史 (四) [A].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林家有 . 辛亥革命运动史 [A].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17〕 [日] 石川祯浩 . 20 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 “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J]. 清史研究, 2005,(4). 〔18〕章开沅 . “排满”与民族运动 [J]. 近代史研究,1981,(3). 〔19〕孔祥吉,[日] 村田雄二郎 . 《孙逸仙演说》与 《灭汉种策》———对日本档案中两份重要的反满文献之考察 [J]. 福建论坛,2006,(10). 〔20〕曾永玲 . 辛亥革命时期的 “反满”宣传 [J]. 松辽学刊,1994,(2). 〔21〕章开沅 .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 “排满”宣传为实例 [J]. 社会科学研究,1996,(5). 〔22〕钟珍维 .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 [J]. 华南师院学报,1981,(1). 〔23〕章开沅 . “排满”平议———对辛亥前后民族主义的再认识 [A]. 章开沅学术论著选 [C].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24〕钟卓安 . 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 [J]. 广东社会科学,1991,(5). 〔25〕高文浩 . 反满情结的局限与辛亥革命的成败 [J]. 贵州文史丛刊,1996,(4). 〔26〕迟云飞 . 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 [J]. 近代史研究,2001,(5). 〔27〕李德新 . 清末新政与八旗社会 [B].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8〕林吉玲 . 立宪时期清政府的融汉倾向 [J]. 山东社会科学,1995,(2). 〔29〕翟海涛 . 端方与清末满汉政策的演变 [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5) ;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以端方 为例的研究 [B].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0〕赵可 . 张之洞调停满汉畛域的努力与晚清政局的演变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1〕方慧 . 论清末民初宪政中民族观的变化 [J]. 民族研究,2006,(6). 〔32〕何志明 . 晚清中国人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 [J]. 宁夏社会科学,2000,(2). 〔33〕王开玺 . 清末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简论 [J]. 社会科学辑刊,2006,(6). 〔34〕孙静 . “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 [M]. 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35〕Yoshiki Enatsu,Banner Legacy:The Rise of the Fengtian Local Elite at the End of the Qing [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August,2004. 〔36〕 Pamela Kvle Crossley,Orphan Warriors-Three Manchu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此外,Pamela Kvle Crossley,The Manchus [M]. 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7. Pamela Kvle Crossley,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37〕Rigger Shelley,“Voices of Manchu Identity,1635—1935”,in Stevan Harrell,ed.,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 s Ethnic Frontiers,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pp. 186—214. 〔38〕 Shao Dan, Ethnicity in Empire and Nation Manchus, Manzhouguo, and Manchuria, 1911—1952, PH. D. Dissertation,Univeri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2002. 〔39〕马艾民 . 试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满汉联合 [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2). 24 〔40〕朱东安 . 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 [J]. 历史档案,2007,(1). 〔41〕常书红 . 辛亥前后的满族研究 [D].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2〕常书红 . 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4). 〔43〕芮玛丽 (房德邻等译).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1862—1874)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4〕 Edward J ﹒ M ﹒ Rhoads,“Self-strengthening and Manchu-Han Relations”,郝延平 . 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 (下) [M].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台北) ,1998. 〔45〕 Edward J. M. Rhoads, “The Assassination of Governor Enming and Its Effect on Manchu-Han Relations in Late Qing China”,Eto Shinkchi,China’ s Republican Revolution,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94. 〔46〕[美] 路康乐,王琴,刘润堂译 . 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 (1861 - 1928) [M].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0. 〔47〕[韩] 任桂淳 . 清末满汉关系小考:以 1899 年荆州驻防满洲八旗兵殴打汉人官吏事件为例 [J]. 明清论丛, 2001 (第二辑) :4. 〔48〕潘洪钢 . 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从荆州旗、民的几次斗殴事件入手的探讨 [J]. 江汉论坛,2005, (2). 〔49〕汪利平 . 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 [J]. 中国社会科学,2007,(6). 〔50〕李龙 . “略畛域”语境下的 “满清”分裂:以清末成都为中心的考察 [J]. 成都大学学报,2008,(1). 〔51〕王力 . 试论清末新、伊分治的满汉关系因素及其影响 [J]. 青海社会科学,2009,(6). 〔52〕高玮 . 晚清三口通商大臣研究:兼论满汉政治关系的变化 [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3〕吴磊 . 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研究———兼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 [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4〕郭文钠 . 满汉全席与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的变迁 [D].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5〕Mark C. Elliott,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6〕杨学琛 . 略论满汉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J]. 民族研究 1981, (6) ;罗庆四 . 皇太极与满汉民族联合政体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3) ;李锦屏 . 顺治与清初满汉关系的调节 [J]. 满族研究,1991,(2) ;张佳生 . 论满汉民族关系 [J]. 满语研究,2002,(2) ;姚念慈 .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反思: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J]. 清史论丛,2008 年号;Gertraude Roth, “The Manchu-Chinese Relationship,1618 - 1636” [A]. Jonathan D. Spence and John E. Wills, Jr.,From Ming to CH’ ing:Conquest、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C].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chu and H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Late 30 Years WANG Y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Minzu University of,Beijing 100081) [Abstract]Over the past 30 years,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chu and H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re focused on the intensive conflicts or the fights for the right,arguing that the the conflicts between Manchu and H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the modern nationalist movement as its sign which took repelling Manchu as its sign. Although this,in a sense,met the contemporary tendency,it inevitably brought some limitations. There were also some researchers who cared about the measures which could release those conflicts. It is necessary to put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chu and Han into a broader range,while take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both party in the conflicts into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the manchu;Han;Modem history research;Ethnic relations 〔责任编辑 李 劼 〕 34
本文档为【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961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2-21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