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从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举报
开通vip

从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学米交流 1 9 9 4 年 第 4 期 从 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哀 忠 鑫 “汉诗”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个使者走向东 邻三岛。 所谓日本汉诗 , 就是 日本人用汉语和中国旧体 诗的形式创作的诗歌 。 它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文化纽 带 。 从文学角度看 , 汉诗是中日两国文学的交融 。 两 个国家 、两个民族同用一种文学形式 , 这在世界文学 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不但说明了 中日两国同文的历史即成 , 而且佐证了两国文化交 流的源远流长 。 日本人酷爱汉诗 ,把汉诗看成是日本文学中不 可...

从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学米交流 1 9 9 4 年 第 4 期 从 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 哀 忠 鑫 “汉诗”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个使者走向东 邻三岛。 所谓日本汉诗 , 就是 日本人用汉语和中国旧体 诗的形式创作的诗歌 。 它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文化纽 带 。 从文学角度看 , 汉诗是中日两国文学的交融 。 两 个国家 、两个民族同用一种文学形式 , 这在世界文学 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不但说明了 中日两国同文的历史即成 , 而且佐证了两国文化交 流的源远流长 。 日本人酷爱汉诗 ,把汉诗看成是日本文学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日本汉诗的兴起 、繁荣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 , 主要是日本人具有好学上进的民族精神 , 更主要的还是中国汉字的传入 , 成为 日本人写汉诗 的文字基础 。 在日本文学中 , 汉字的使用数量相当 多 , 就目前在 日本的报纸 、杂志 、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籍中所使用的汉 字就有四千多个 。 中国的汉字在 日本人当中 ,掌握熟 练者亦很多 , 尤其是上层人物 、学者 、志士等多半能 驾驭汉字写诗著文 。 能否创作汉诗已作为衡量日本 一个国民有没有高尚教养的标志之一 。 日本汉诗始创于天智天皇在位时期 (668 一 67 1 ) , 从奈良时代 (710 一 7 94 )到明治时代(18 68一 19 12 ) , 日本印刷的各种汉诗总集、别集共 7 69 种 , 2 33 9 卷 。¹ 《怀风藻》就是日本最初的汉诗集 。 日本汉诗的作者大都是汉文化的学者 , 其中有 天皇 、大臣 、将军 、画家 、僧人、教育家等 。他们之中大 都受汉文化影响极深 ,其作品风格亦很受中国古诗 的影响 , 如《源氏物语逛这种具有万反高艺术成就的名 著也是受中国唐诗《长恨歌》的影响。 《源氏物语》在 写一夫多妻制的宫延贵族的旖旎情怀时 ,就印有从 白居易《长恨歌》那里借鉴的影子 。 · 8 6 · 日本汉诗常见的形式有七绝 、七律 ,其中大部分 汉诗作者大多喜欢采用七绝形式吟诗 ,从日本汉诗 七绝诗中便可以看出中日文化交流和发展里程。 1 . 以中国山水 、风物 、名人 、名胜为题的 汉诗 例 1 《偶作》 函谷关西放逐僧 , 同行唯有一枝藤 。 终南翠色连高华 , 庆快生平此一登 。 例 2 《莲》 亭亭抽水清于碧 , 片片泛波轻似舟 。 十里西湖风景好 , 六桥烟雨忆曾游 。 例 3 《渊明画像》 晋鼎迁时宋柞新 , 田园勇退是忠臣 。 宅边偏爱五株柳 , 翠似前朝不换春 。 上面例 1 的作者雪村友梅º 曾到中国 , 受中国 文化影响较深 。 《偶作》就是作者独游长安附近函谷 关时所作 ,诗中的终南山 , 高山 , 华山都是中国的名 ¹ 参见〔日〕《汉诗文图书目》19 8。年出版。 º 雪村友梅( 129 0 ~ 1346 )越后 (今新泻县 )人 。 出家 建仁寺 ,通《庄子》, 曾到中国 , 著有《眠峨集》二卷 。 山 。 例 2 作者性海灵见¹ 曾在中国旅居六年 。 《莲》 诗是作者看见亭亭玉立的碧莲 , 便联想到当年游杭 州西湖所见的景象 , 西湖上接天莲叶 , 映 日荷花 , 六 桥烟雨 ,这异国风光在异国人笔下描绘得情趣盎然 。 例 3 作者龙惺º 在《渊明画像》这首诗中表达了 对陶渊明的同情和景仰 。诗的开头写东晋的灭亡 ,宋 朝的兴起 ;最后两句从五株柳联想到柳为晋时所植 , 看看青青的柳树便会引起对江山未改的感情 。 这三首诗都是取材于中国名胜 、名人 、 山水风 物 ,借物咏态抒情 。从诗的内容便可以看出中日文化 交流的史实。诗中的作者都曾到过中国或旅居中国 , 这些作者有到中国留学的学问僧 , 有到中国学经的 道家 ,诗歌的内容、作者的经历都可以印证中日文化 交流的渊源。 2 . 以中国的神话传说 , 名人轶事命题吟 咏的诗 例 4 《河上雾》 河流一带冷涵天 , 远近峰峦秋雾连 。 似把碧罗遮望眼 , 水妃不肯露蝉娟 。 帝之命所作的应制诗¼ ,作者把秦始皇派徐福寻仙 草到 日本熊野山这一历史传说融入诗中 ,其意喻秦 始皇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例 6 作者宫岛诚一朗½ 的这首诗是专为吊清朝 海军提督丁汝昌所作。 189 1年丁汝昌曾应邀乘定远 号率北洋舰队访 日进入东京湾 , 当时 日本政府举行 游园会表示欢迎 , 丁妆昌出席红叶馆宴会 ,并对 日本 官员的汉学的修养给予好评 。丁汝昌殉国后 , 日本有 识之士感其壮烈 , 评价甚高 ,宫岛作此诗吊丁汝昌 。 诗中“同合车书 ”就是说两国文书典章是一致的 , 出 自《史记 · 秦始皇本纪》: “车同轨 ,书同文 ” 。 这三首诗的内容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 , 历史 上的名人轶事 , 由此可见中日文化交流是何等的频 繁弥合 。 3 . 日本汉诗对中国古诗的引用和借鉴 例 7 《山夜》 移居今夜薛萝眠 , 梦里山鸡报晓天 。 不觉云来衣暗湿 , 即知家近深溪边 。 例 5 《应制赋三山》 熊野峰前徐福祠 , 满山药草雨余肥 . 只今海上波涛稳 , 万里好风须早归。 例 8 《桂林庄杂咏示诸生》 休道他乡多苦辛 , 同袍有友自相亲 。 柴扉晓出箱如雪 , 君汲川流我拾薪 。 例 9 《花朝下淀江》 例 6 《乙未二月十七 日闻丁汝昌提督之死》 同合车书防外侮 , 敢夸砒柱作中流 。 当年深契非徒事 , 犹记联吟红叶楼 。 这三首诗中例 4作者绝海中津» 在诗中写中国 湘江秋雾的景象 。诗中的河流指的即是湘江 ;水妃即 水神 ,这里指湘君 。 湘君出自屈原《九歌》,湘君就是 尧之女娥皇 . 诗中所写景物全系中国风景 , 且又巧 妙地联想到中国古代关于湘君的文化传说 。 例 5作者亦是绝海中津 , 这首诗是作者奉洪武 ¹ 性海灵见 ( 131 5~ 139 6) 信浓 (今长野县)人 , 到中 国旅居六年 , 135 1年回日本 , 任三圣寺住持 。 著有《石屏集》 十卷 , 另有遗集三卷 。º 龙惺 ( 13 84 ~ 1460 )号瑞彼 ,大阪府人 , 诗僧 。» 绝海中津( 133 ~ 一14 0 5) 土佐 (今高知县)人 . 梦窗 国师法用 , 自称蕉坚道人 , 与义堂周信齐名 , 旅居中国八年 , 住杭州中天竺 , 明太祖曾召见于英武殿 , 回日本后任慧林 寺、天龙寺 、宝冠寺 、相国寺住持 。著有《蕉坚稿》二卷、《绝海 语录》二卷 。 ‘ ¼ 应制诗 :中国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所和之 诗。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或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和劝谏 。 À 宫岛诚一郎( 1838~ 19 91) 字粟香 , 米泽落土宫岛 吉利的长子 . 天宝九年生于米泽城下猪苗代片盯 。四岁始学唐诗 , 十岁入兴让馆求学 , 十三岁读《左传》, 同年可作汉诗 。 先后任明治政府宫内省爵位局主事、贵族院员等职 。 著有 《养浩堂诗钞》。 桃花水暖送轻舟 , 背指孤鸿欲没头 。 雪白比良山一角 , 春风犹未到江州。 例 10 《纸莺》 岂是不平呜半空 , 扬扬意气驾春风 。 一丝才断忽无势 , 堕落污泥粪土中 。 例 1 1 《失题》 才子从来多过事 , 议论毕竟世无功 。 谁知默默不言理 , 山自青青花 自红 。 例 12 《偶成》 形容枯搞眼哆昏 , 眉宇才存积愤痕 。 心如老马虽知道 , 身似病蛙不耐奔 。 公伐孤竹 , 春往冬返 ,迷惑失道 。 管仲曰 : ‘老马之智 可用也 , ,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 ” 作为日本汉诗作者在创作汉诗时能借用中国古 诗文 的诗句为典 , 以扩大诗的内涵和喻义 ,起到典 中之典的艺术魅力 , 这不仅说明日本汉诗作者对汉 学的涉猎通览之广博 ,也可以说明汉文化对 日本的 影响之深广。 综上几首日本汉诗中的中国文化的含量 , 已足 可证明了在中日文化交流中 , 汉诗可谓有不朽功勋 。 作为日本汉诗作者对中国的景物 、风土人情 、书典文 章掌握、驾驭得如此谙熟 , 宛如自家本土一样 ,真真 说明了两国文化交谊之笃实 、交流之广深 。作为中国 读者欣赏 日本汉诗也如本国诗文一样 , 咀嚼得胃。 中日两国“汉诗”配伍集合 ,无论从诗的意境 、韵脚 、 平仄格式 、用典等都已达到乱真地步 。 展望未来世界文化前景 , 异国同文、异国文化相 互渗透 , 互用异国文字、文体 , 吟诗著文将会成为世 界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 (作者单位 :辽宁省铁岭市教育委员会) 〔责任编辑 :王秀珍〕 上面例 7 这首诗作者磋峨天皇 ¹ 写的是山中一 宿的感受 ,反映出平安朝初期的汉诗水平 。 诗中“薛 萝”出自中国《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 , 披薛荔兮带 女萝 , 隐者之衣 。 ” 例 8 这道诗作者广獭淡窗 º 巧用中国《诗经 · 无衣》中的“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 王于兴师 ,修我戈 矛 , 与子同仇 。 ”中国古代称朋友为“同袍 ” , 由此可见 作者对中国习俗是多么谙熟 。 例 9 作者藤井竹外» 在诗中巧妙借用杜甫诗句 “春岸桃花水 , 云帆枫树林”为“桃花水” , 用法精妙 。 例 10 作者岩谷修¼ 的诗句 : “不平鸣”语出中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昌黎先生集 · 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借用韩愈语以明心志 。 例 n 作者古庄惟正½ 在诗中以 “不言理 ”为典 , 语出自孔子《论语 · 阳货篇》: “子曰 : ‘天何言哉? 四 时行焉 , 万物生焉 !’” 例 12 作者为河上肇¾ ,诗中的后联是从陆游诗 句“心如老马虽知路 ,身似蛙鸣不属官 ”中化出。 “老 马”一典出自《韩非子 · 说林上》: “管仲、限朋从于桓 . 8 8 · ¹ 磋峨天皇 ( 7 8 6 一8 4 2) 为恒武天皇的第二皇子 , 大 同四年 (8 0 9 )即位 。 在位十四年 。 通经史、善诗文 , 搜长于书 法 , 与橘逸势 、空海并称“三笔 ” 。他大力提倡汉诗 , 对日本汉 诗 、汉字的繁荣有很大推动作用。 º 广漱淡窗( 27 52一 155 6 )名建 , 字子基 , 丰后 (今大 分县 ) 日田叮人 。江户时代的著名教育家 、诗人。诗风受陶渊 明、王维 、孟浩然影响颇大 。 » 藤井竹外( 18 0 7 ~ 18 6 6 )名启 , 大阪人 。搜长汉诗七 言绝句 , 有“绝句竹外 ”之称 。 ¼ 岩谷修 ( 18 35一 19 0 5 )号一六 , 近江人。十六岁在京 都于三角东园学医 , 后在中村粟园学汉学 , 明治元年任明治 政府一等编修官 、修史局监事 、内阁大书记官 、元老院议官 。 明治廿四年任贵族院议员 。 ½ 古庄惟正 (1 840 ~ 19 15) 字养节、号火海 , 熊本人。 曾任群马县知事 、三重县知事、贵族院议员。 ¾ 河上肇 (18 7 9 一19 4 6)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科。 著有《社会组织与社会革 命》、《经济学大纲》、《资本论入门》等 。
本文档为【从日本汉诗看中日文化交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17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11
浏览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