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决定教育领...

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5(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 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7(每年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8(“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9(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10(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11(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12(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菲尔 D(班杜拉 1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5(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制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8(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9(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2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A(道德形象 B(人格形象 C(财富形象 D(文化形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智育的任务为()。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形成技能 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 2(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 3(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 A(合作 B(竞争 C(个人主义 D(内在 E(外在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的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德育对德、智、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6(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观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7(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8(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几种方式。 A(讲述 B(讲评 C(讲练 D(讲读 E(讲解 9(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10(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因素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师 D(教育影响 E(学生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10分)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______。 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4(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______。 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__和教科书。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8(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_______。 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一______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教育。() 3(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关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 2(学校教育制度 3(研究性学习 4(讲授法 5(美育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共10分)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用手捞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装演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津津乐道地看着。后来又有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候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的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已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飞扬。 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2(D【解析】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所划分的类别也不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D【解析】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因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C【解析】学校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5(D【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l0条。 6(C【解析】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题中所叙述的正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7(A【解析1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同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8(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发展的。 9(C【解析】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0(c【解析】泰勒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11(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12(D【解析】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3(B【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4(D【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5(B【解析】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6(A【解析】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17(C【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 18(B【解析】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19(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二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0(D【解析】“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喻指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体现的是教师的文化形象。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解析】”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 2(ABCDE【解析】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 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 3(ABC【解析】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合作、竞争和个人主义。 4(BCDE【解析】“泰勒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即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它是现代课程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 5(ABC【解析】D属于智育范畴,E属于体育范畴。 6(AIdE【解析】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为ABCE四项。 7(CDE【解析】教师的地位一般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组成。 8(ADE【解析】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法、学生听,具体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9(ACE【解析】学校事故的特征:(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10(ABD【解析】学校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三、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创新; 5(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教学大纲; 7(学校教育; 8(模象直观; 9(作业检查与批改; 10(教育者。 四、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自己的学科独立性。 2(×【解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解析】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解析】题干正确。 5(×【解析】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内容安排。它不仅包括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6(×【解析】知识的掌握不能完全决定智力发展水平。 7(?【解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解析】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 9(?【解析】这是综合课的方法。 10(?【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操之过急的思想品德教育会适得其反。 五、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制的建立为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3(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发展。 5(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六、简答题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为: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七、论述题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八、案例分析题 1(明确教学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5(组织好教学活动。 6(布置好课外作业。 (围绕上面几点展开论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2(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想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6(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这体现了 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来进行划分的。 A(课程功能的角度 B(教育阶段的作用 C(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D(课程核心组织的角度 8(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 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 和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指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12(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教育与教学 D(解决问题 1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7(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8(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9(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 20(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知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 分)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___为标志。 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5(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 6(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7(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 9(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10(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童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r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意义学习 2(个人本位论 3(隐性课程 4(榜样法 5(教育(狭义)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简述素质教育患想的基本观点。 3(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七、论述题(共10分)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这是重庆一中学由学生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桌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B【解析】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C【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C项与启发项原则无关。 4(B【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5(A【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C【解析】课程的类型没有严格的意义。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8(A【解析】这是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9(B【解析】学习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C【解析】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 11(B【解析】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12(B【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3(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4(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5(B【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 16(C【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它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17(A【解析】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8(D【解析】德国是最早的,在1763年,普鲁士颁布普通学校的规程,规定5,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9(A【解析】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20(D【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解析】现代教育还不具有公益性和免费性。 2(ABCDE【解析】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 种说法。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ABCDE【解析】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深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4(ABCD【解析】华莱士认为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5(ABCDE【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定者及儿童本身的特点也影响到教育目的的制定。 6(CD【解析】学校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叫教育法律关系,主要由教育法调整。 7(ABCDE【解析】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包括:(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8(CE【解析】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作《雄辩术原理》。 9(ACD【解析】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10(ACD【解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三、填空题 1(学校系统;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质量标准,规格要求; 5(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6(说明部分, 7(讲解,讲演; 8(京师同文馆; 9(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0(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四、判断题 1(?【解析】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X【解析】初中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3(?【解析】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解析】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 5(×【解析】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6(×【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7(x【解析】分组教学有其优点同时也有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见教学组织形式章节。 8(?【解析】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是正确的。 9(?【解析】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题千说法是正确的。 五、名词解释 1(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个人本位论: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 3(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4(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六、简答题 1(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 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八、案例分析题 【要点提示】 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恐惧症 3(方老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好几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 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4(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 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于()。 A(自我认识 B(自我反省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5(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联结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6(在英语学习中,某同学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这种现象属于()。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7(学生在遇到有多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时,有些人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 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沉思型 8(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这种学习过程属于()。 A(总括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组合学习 9(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属于()。 A(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论 B(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1(一般对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这体现的是()。 A(正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 12(“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的西方谚语说明在心理辅导中,我们要做到 ()。 A(遵循发展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C(尊重整体性发展原则 D(尊重因材施辅原则 13(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 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14(研究表明,学生的座次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无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无实质性影响 15(对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的问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界定含糊 D(无固定答案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道德认识 2(练习曲线 3(性别刻板 4(心理调适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制约能力发展的因素。 2(简述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矛盾并说明如何教育。 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4(简述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小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入初中时的入学考试中是以第一名的 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给小明的打击 不小,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 (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2(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问题: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心理学不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而且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2(D[解析]在公共社交场合出现情绪紧张、脸红等症状属于社交恐惧症。 3(C[解析]描述性研究指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描述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实验研究指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定的实验处理,并分析处理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实验、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 4(D[解析]自我调控指对自己的管理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 5(D[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法等。 6(B [解析]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借助泛化,学生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以扩大学习范围,但有时会引起学习的不精确。 7(D[解析]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则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冲动型指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时就对问题进行解答,沉思型则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8(C [解析]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组合学习指新信息与原有观念之间只可能产生一般的某种组合关系。 9(D[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继而出现新的假设。 10(C[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情境来划分的。 11(C[解析]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属于上下位关系。 12(B[解析]这句话意思是说心理辅导者不应主观地指导学生“做什么”或“怎么做”,而应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导他认识问题,得出结论,从而尊重其人格与主体性。 13(D[解析]组块编码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14(A[解析]学生的座次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 15(A[解析]目的明确、个体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问题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道德认识:指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规范、准则的认识。 2(练习曲线:练习进程及其效果用曲线表示,这种图形称为练习曲线。 3(性别刻板:这种现象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和角色行为 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4(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应状态的心理过程。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遗传。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但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能,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把可能转变为现实。 (2)环境和教育。个体从遗传中所获得的潜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应该取决于环境的作用。 (3)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 2([参考答案] (1)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与依附性的矛盾。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同时与父母形成适当的亲密程度。 (2)活动能量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教育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其认识深度,扩大认识范围。 (3)性的成熟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教育方面,为学生讲解性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渠道让学生觉得性并不神秘,同时讲解有关性方面的法律规定。 3([参考答案] 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间建立更完善的协调。练习与技能进步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1)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操作活动的速度加快,准确性提高,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2)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动作技能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存在着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起伏现象。学习活动越复杂,波动越明显。 (4)技能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4([参考答案]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包括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语义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集中复习而言的。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则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 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小明面临的是挫折适应问题,是一种适应性障碍。 (2)造成小明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他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而之前又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可以说是学习的佼佼者,当考试失败后,因为不能够接受这次失败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3)小明要走出困境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使他正视考试的失败,勇于面对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 具体措施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其次,要让他适应环境。遇到新环境、新情况或遭遇挫折时,学生都会做出。本能的适应努力,这时只要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和宽容,以更积极和更耐心的态度加以疏导,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或事前能够给予他一定的心理准备,都会使他降低心理应激强度,增强适应能力。 2([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羌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教师在上语文课时,非常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 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2(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构建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布鲁纳 3(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4(下列哪一项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 A(脑电的变化 B(皮肤电的变化 C(呼吸的变化 D(面部表情 5(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划线 6(属于人际吸引的特征的是( )。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互相理解与扶持 7(技能学习的前提是对( )的掌握。 A(基础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科学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9(迁移的实质是( )。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B(新旧知识的同化 C(新旧知识的顺应 D(新旧经验的重组 10(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格系统?( ) A(气质与性格 B(认知方式 C(心理过程 D(心理状态 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13(( )又称稳定性系数。 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 14(以下哪项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 ) A(规范性 B(社会性 C(接近性 D(合群性 15(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明适应 2(概念同化 3(发现学习 4(发散思维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品德的实质及其特征。 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分类是什么。 3(简述动机的类型。 4(简要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试论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l2分,共24分。) 1(这是一个初中高年级学生的来信,来信说:“我这人,整天不高兴,觉得自己每天都碌碌无为,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爱说话。其实我也想像别人一样,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但我却不知与同学说什么。我想说的,我所想的,我觉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所以我不愿与同学说话,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我。我会把自己做错的事、别人也许并不在意的事反复思量,认为是自己的错,自己太笨,因而很难过,甚至会在别人没看到的时候哭,总是处于苦闷状态。我最难过的还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晚上睡觉时,我会想起一天里发生的事,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我会总想,并且会非常难过,这样我就非常地难以入睡。睡不着,我又难过了,因为我会想明天的课,晚上睡不着,白天上课会打瞌睡,耽误课,这样我就更难过。我非常痛苦,心情也总是处于压抑、郁闷的状态中,甚至不想活下去了。给您写信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最难受的时候,我想向您倾诉,想问我的心理是否有病,是否应找心理医生来看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问题:请就这封信分析这位同学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并解释造成这种心理特点和行为的原 因。 2(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 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有参与式、监督式。参与式领导方式的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监督式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较为冷淡,他们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并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2(B[解析]维果茨基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构建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 3(A[解析]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又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的识记活动。 4(D[解析]情绪外部表现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 5(C[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6(B[解析]人际吸引的特征是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7(D[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可以进行操作和实践的知识,掌握程序性知识是技能学习的前提。 8(C[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9(A[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其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10(A[解析]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先天的反应倾向或成熟引起的,那些因疲劳、药物等引起的变化一般只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不属于学习的结果。只有A符合这一概念。 11(B[解析]认知方式不属于人格系统。 12(A[解析]高中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最擅长理解记忆。 13(A[解析]再测信度是采用重测法获得的信度系数,又叫稳定性系数。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对同样对象进行评定时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14(C[解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性特质、相似性、熟悉性以及接近性。接近性是指空间上的。 15(A[解析]色调是颜色的重要特征,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根本特征。亮度是颜色的一种性质。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 二、名词解释 1(明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2(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3(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 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4(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它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2([参考答案]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它的外延就小了。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当然,科学概念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参考答案] (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作用及其与活动的关系,把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参考答案] (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 (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3)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征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这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这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不良情绪即抑郁所致。抑郁表现为少言寡语、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忧心忡仲。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和参与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惘,失去信心。一点儿细小的过失或缺点也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懊悔,总是过分自责,自怨自艾。遇事总往坏处想,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对别人,又总认为样样比自己强。这种人看上去精神萎靡,表情冷漠,他们自己也常诉说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和睡眠不佳,严重者甚至会萌发轻生念头。 造成抑郁性格的原因颇多:(1)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和虐待,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挫伤了自尊心。(2)自幼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受到别人的歧视,易形成过于敏感、多愁善感等性格特点;再遇不测,一点点的失败、挫折等都会使"G4r]郁闷、耿耿于怀,使抑郁的性格越发明显、严重。(3) 生活过于单调,思想闭塞,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长期受到压抑。(4)家族中发生了重大不幸,学习又力不从心,心理负担过重等。(5)责任感过强,对事物要求过于完美,因而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身,导致对自己失望,恨自己无能,形成抑郁的个性。 2([参考答案] 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2(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直接性和概括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3(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 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 5(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6(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 属于( )。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消极的课堂气氛 C(松散的课堂气氛 D(对抗的课堂气氛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8(普遍认为,当今行为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 A(泰勒 B(布鲁纳 C(布卢姆 D(班杜拉 9(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准备 C(学习目标 D(学习期待 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没有作用 D(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11(学生中流传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用( )理论来加 以说明。 A(耶克斯一多德森律 B(动机强化说 C(动机需要论 D(归因理论 12(关于男女群体智力差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B(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女性 C(男性的空间知觉能力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强于男性 D(男性的形象思维强于女性,女性的抽象思维强于男性 13(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论,信息的存贮过程中又被称为工作记忆的是( )。 A(感觉记忆 B(执行控制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4(( )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追求刺激、新奇,好冒险。 A(T一型 B(少阴型 C(少阳型 D(T+型 15(下列哪项是位置学说不能解释的?( ) 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 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超感知觉 2(智力 3(常模 4(社会助长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简述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3(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4(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有一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去英国考察,到一家工厂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他见工人们先用药水煮动物的血和皮,调制成“柏林蓝”的原料,然后把原料溶液放在铁锅里再煮,并用铁棍长时间搅拌,边搅边把铁锅捣得卡卡响。李比希感到很奇怪,一个工头向他解释道:“搅拌锅里的溶液时,一定要用铁棍搅,而且发出的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越好。” 李比希笑道:“不需要这样搅,只要在„柏林蓝?原料里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铁棍使劲磨蹭,无非是把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成„柏林蓝?。这样虽然也行,但太浪费时间啦!” 问题:案例说明了功能固着对人的认识产生的消极影响,那么产生功能固着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呢? 2(李小辉怎么了?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不及格也有他。而且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红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问题:请你利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的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2(A[解析]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3(A[解析]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方法。题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属于个案法。 4(B [解析]偏执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强迫型人格多表现为刻板固执,优柔寡断;回避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懦弱胆怯;冲动型人格则明显表现为情感爆发与行为冲动。 5(B [解析]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有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但不包括人际关系。 6(D[解析]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题干所述属于对抗的课堂气氛。 7(C [解析]弗洛姆提出的是期望理论。罗杰斯提出的是自我理论。马斯洛提出的是需要层次理论。弗洛伊德提出的是人格理论,主要包括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 8(A[解析]泰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课程和评价专家,享有“课程理论之父”、“教育评价之父”和“行为目标之父”之称。 9(D[解析]学习期待就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0(D[解析]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寻求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11(A [解]耶克斯一多德森律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唤起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工作状态,也不到最佳绩效。中等动机水平引起的行为效果最佳。 12(D[解析]男性的抽象思维强于女性,女性的形象思维强于男性。 13(C[解析]短时记忆是一个储存人们正在思考的信息的记忆系统,一旦停止思考,所意识到的观念在短时记忆中消失,所以又称工作记忆。 14(D[解析]根据明尼苏达人格测验的结果,T+型人格特征的人追求刺激、新奇,喜欢冒险。 15(B[解析]位置学说一般用来解释高频声音的编码、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二、名词解释 1(超感知觉:是不靠眼睛或任何工具即可看到物体的特殊能力。 2(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常模:是在测验上的概念,狭义上指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广义上指基于该测验所得的抽样分配中,除平均数外,平均数上下的标准差也在常模的范围之内。 4(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单独完成任务与别人在场时完成任务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样的任务,单独完成赶不上在别人面前完成的效果。阿尔波特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助长”。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一般认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教育失策直接相关,有些甚至就是教师直接造成的。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误、教学的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3)环境因素。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还与环境影响有关。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2([参考答案]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有: (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知识学习的各个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识理解得越深,知识巩固得越牢固,则知识的应用就越迅速和正确。 (2)课题的性质。知识应用的难易与所解决课题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的课题容易。 (3)智力活动方式。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例如,有的学生解题时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有的却能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有的缺乏思维灵活性,时常套用老方法,有的却能随机应变、灵活应用等。 (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应用知识解题时,如果缺乏动机或动机过于强烈,情绪过分 紧张或满不在乎,注意不集中等,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 3([参考答案]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主要包括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主要包括一览表、双向表等。 4([参考答案]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做好观察的充分准备,制定观察计划,这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养成做观察记录或报告的习惯。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多样复杂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功能固着心理产生的原因: 这是因为一个人在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容易用过去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方式或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如果在一切条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会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照搬过去的老办法,以固定的模式去应付多变的生活和学习,就会走许多弯路,使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2)消除功能固着消极影响的方法: 第一,遇到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多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善于运用问题现场所提供的条件和物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把有关的信息向各个方向、各个方面扩散,以此引出更多的信息,以多种设想,找出多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每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都切实可行。 第四,丰富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因为解决问题是以知识和实际经验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周围事物的通常用途特别熟悉,而且对其他用途也十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付自如。 第五,我们既要有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养成勤于动脑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参考答案] 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 能自拔。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 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尔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兴趣(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地实现动机迁移;?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是基本的情绪分类?( )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嫉妒 2(催眠诱导常会使个体出现的心理状况是( )。 A(主动的放松 B(反应性降低 C(注意范围变广 D(幻觉减少 3(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 )赫兹。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4(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的是行为主义创始人( )。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华生 D(维果茨基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感觉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1,2 B(20,30 C(60,70 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的需要。 A(归属和爱 B(自我实现 C(尊重 D(生理 9(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 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 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11(智商的计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是( )。 A(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B(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C(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l00, D(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 ,100 12(在( )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 B(白日梦 C(自动化的意识 D(睡眠 13(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迁移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巩固 1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5(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 1(意识 2(演绎推理 3(创造性 4(教师焦虑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2(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3(简要回答发现教学的阶段及其原则。 4(简述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王强是一所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人很聪明,但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现在他自己有点想改变,但学习中情绪起伏不定,时而自我感觉还好,时而又感觉很差。 问题:请你根据有关理论思考和叙述,应该怎样具体帮助他。 2(某教研员到一所中学去进行教育达标验收工作时,听了一节“培智班”的语文课。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师讲课期间总有一位学生未经教师许可就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领读、表演,甚至跑到教室后面的饮水处去喝水。事后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培智班”中相对聪明的学生,是同班学生中识字多、发音准、吐字清楚的一位。该任课教师也对该生的这种行为进行过多次教育。却无济于事。 问题: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并帮助这位任课教师解决这一班级教育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九种类别。虽然类别很多,但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B[解析]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它会引起人们被动的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和幻觉增强。 3(C[解析]略 4(C [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他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 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5(A[解析]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 6(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秒,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 7(B [解析]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的资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干扰是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8(B[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9(D[解析]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10(A[解析]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11(B[解析]IQ的计算公式为: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12(A[解析]只有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才能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13(C[解析]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14(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5(B[解析]模象直观指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均属模拟性形象。 二、名词解释 1(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知觉。 2(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教师焦虑:指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作出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2([参考答案]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参考答案] (1)发现教学经过四个阶段:?创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根据实际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2)发现教学的四项原则:?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确 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4([参考答案] 认知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中与联结派相对立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从学习的内部过程着眼,对学习做出了与联结派完全不同的解释。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的; (3)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也依赖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为了维持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进行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进行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 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应及时使用谈话法对王强给予具体的指导。 (1)引导王强进行积极地归因。维纳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四个方面。根据王强的情况,由“他人很聪明”,可知他学习能力应该还是比较强。之所以“时而自我感觉还好,时而又感觉很差”,要引导他将原因归于努力的时间还不够,鼓励他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日曝,三日寒。 (2)给王强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目标。动机强度=需要×期望×诱因。王强“现在自己想改变”,这说明他有学习的需要,但他前面“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以前基础不好;现在正是“高中二年级”,可能感到了学习的紧迫感。所以努力了一段之后,效果不明显,动机强度就会下降。因此要针对这点,适当降低目标,针对他的实际学习能力,确定明确的、难度适宜的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使他能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的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避免习得性无力感的严生。 (3)教师要对王强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关注,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针对“学习中情绪起伏不定”这一情况,对他取得的进步要适时鼓励,促使王强努力学习,强化其学习动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对其放松,情绪低落时要适时指导,引导他走出低落情绪。指导其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4)鼓励王强学会自我竞争,鼓励王强不断提出新目标,不断进步,力求发展,尽力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也鼓励他在班级内选取一个上进的同学作为榜样,与自己做横向比较,奋起直追,不断激励自己。 2([参考答案] (1)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其一,由于前任教师偏爱此生,当学生类似行为开始出现时,教师不忍心严厉制止,反而以学习成绩的优秀来掩盖其不良行为;其二,当教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是通过呵斥、惩罚的方式去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对其掌握的正确行为方式进行强化。 (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和工具性。这一理论强调行为方式的获得主要是利用联想式和操作式的条件反射,去进行直接的强化。通俗说就是当学生一旦有错误行为产生时,马上停止其活动,让他重复多次地去演练正确的行为。 (3)针对这一事例,这位任课教师研究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只要该生有擅自离座的行为出现,老师就要他回到座位上示范一次离座或讲话前应怎样做,在举手数秒后,老师点名方可起立,然后再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其他活动。如此强化训练五到十次,估计过一段时间后,该 生的错误行为会明显减少,在离座及发言时都会举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强化理论在帮助学生抗干扰而形成正确行为的成功一例。在运用强化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时,一定要明确要改变的行为是什么,要强化形成的正确行为是什么,从而对其进行教育的“正性强化”。有的教师通过体罚、恐吓、训斥等非道德行为去强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而非采取积极的“正性强化”,这只能产生“负性强化”,反而增加了错误行为的出现率。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于(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798 B(1879 C(1789 D(1897 2(( )是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 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记忆分为编码、( )、提取。 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 A(7?2 B(5?2 C(8?2 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由此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 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 )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促进。 A(英国教育家洛克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D(美国教育家杜威 12(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思想家 是 ( )。 A(德国的根舍因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C(美国的布鲁纳 D(前苏联的赞可夫 13(学生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上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14(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5(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已出现抽象思维,这种现象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属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各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迁移 2(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应激 4(信度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应具有哪些专门知识? 2(简述人格结构所包含的成分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3(简述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 4(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l0分。)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现在学校凸显出来的优生不尖、差生更糟、中间滞留一大截的不良现象严重困扰教育教学,已引起诸多人士的密切关注。 问题:请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此类问题如何进行指导? 2(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 是本市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 问题: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名学生的高考焦虑症状进行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B [解析]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3(C [解析]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B [解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5(B [解析]人从亮处进到暗处,起初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进到强光下,起初感到耀眼光亮,不能视物,须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称为明适应。 6(C[解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又可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 7(A[解析]人类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或9个组块,即7?2个组块。 8(B[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题干中的“地面都湿了,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是借助知识经验对客观现实进行的间接认识,属于思维的间接性。 9(B [解析]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 10(B[解析]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11(C[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要求所有人得到必要的教育,应依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 12(B[解析]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13(C[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 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学生因喜欢该教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课程,是一种典型的晕轮效应。 14(D[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题中所述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15(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的第4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在具体运算阶段之后,从大约12岁开始,持续到成年时期。表现为获得抽象思维能力和从可得到的信息得出结论。 二、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的某种影响。 2(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培养学生学习风格和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控制学生的教学环境;教学以自我认识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为基础,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3(应激:是指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偶发性和紧张性的特点。 4(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所教的学科知识;(2)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3)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4)教特定学科所需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例如以最佳方法对能力差的学生解释什么是负数;(5)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6)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7)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2([参考答案] (1)人格结构包括:?知一情一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 (2)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参考答案] 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三原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 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 (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 决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 (3)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 (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4([参考答案]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能否 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尽快培养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的大批创造性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想法: (1)破除创新神秘论; (2)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仅仅做到以上几点也很难奏效。但只要我们全体教师立足创新教育,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改进教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走出一条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路来。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优等生:优点:理想远大,品质优良,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自尊自信,好胜心强,意志坚定,习惯良好。不足:一是容易产生优越感,二是容易滋长自满情绪,三是因好胜心太强而导致嫉妒心太强等。教育: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2)中等生:分三类:一是思想基础较好,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学生;二是甘居中游的学生;三是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 特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教育:首先,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 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对第一类学生,主要解决方法问题;第 二类学生,主要解决动力问题;第三类学生,主要解决非智力因素。第三,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后进生:特点: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感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参考答案] 高考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种类的考试焦虑相比较,高考焦虑有其特殊性,造成学生高考焦虑的主客观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观因素:?学校及教师的压力。?家长的高期望的压力。?社会舆论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及做法。 (2)主观因素:高考对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面临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关系到每个学生一生的前途与命运。面对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考,学生必然会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学生对高考的重要性的认识、知识准备、以往的经历和体验、人格特征等是高考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考焦虑的辅导策略 高考焦虑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 力,方能见效。 ?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应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检测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标准,把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还给学生。 ?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家长及社会对学生的支持,为学生的高考减压。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为孩子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不要在高考前制造紧张气氛,给孩子增加精神压力。此外,社会舆论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当宣传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宣扬高考状元,更不要过分报道与高考有关的内容,为减轻学生的高考焦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由于学生个体因素是高考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可以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使他们学会对高考焦虑做出积极、主动的应付。 ?学会自我放松训练。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考生目前的状态时,专门的放松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一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扩及全身。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一头一躯干一腿。放松还有想象性放松,深呼吸放松等等。 总之,高考焦虑辅导应本着“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指导自我教育,又要重视学 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求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高考焦虑行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本文档为【2012中教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4KB
软件:Word
页数:8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4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