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举报
开通vip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2007年6月 第24卷第2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西安) JournalofFurtherEducation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 Jun.,2007 Vo1.24No.2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史志谨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西安710062) 摘要:鲁迅小说《非攻》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 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2007年6月 第24卷第2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西安) JournalofFurtherEducation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 Jun.,2007 Vo1.24No.2 鲁迅小说《非攻》解读 史志谨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西安710062) 摘要:鲁迅小说《非攻》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 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在鲁迅笔下,墨子是为人民利 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化.《非攻》还包含着一些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和批评.通 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言行,描绘形象,刻划性格,揭示心理,是《非攻》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非攻》的语言,体现了 鲁迅文体的基本特征:凝炼,结实,精深.《非攻》在艺术上也有一些粗糙之处,反映了其"油滑"之"弊". 关键词:墨子;"止楚攻宋";"中国的脊梁";环境描写;凝炼精深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826(2007)02—0042—04 收稿日期:2006—09—23 鲁迅小说《非攻》作于1934年8月,收入《故事 新编》前未曾发表过.小说以《墨子?公输》《墨子 ? 鲁问》为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伐宋的 故事.历史上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 爱,反对不义战争,具有"利天下"的实践精神.小 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 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墨子虽然衣衫褴 褛,胼手胝足,但却勇敢,机智,充满忘我精神.鲁 迅热情歌颂了这位为民请命的古代知识分子,在鲁 迅的笔下,墨子这位先哲,是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化.此外, 小说还通过一些细节,对国民党政府搜刮民财作了 辛辣的讽刺. 《非攻》中的墨子,是一个以民为本位的思想 家的形象.历史上的墨子,是一个躬自操劳的知识 分子.和儒家相反,他是庶民阶层利益的代表者, 主张身体力行,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的学说以 非攻,兼爱,尚使,好义为主.作品写他衣衫褴褛, 胼手胝足,然而却又勇敢,机智,充满忘我的精神. 42 他一得知楚国的公输般造成了新式武器云梯,筹划 进攻宋国的消息,就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置宋 国人民于灾祸和死亡的侵略战争.因此,他急人民 之急,不辞劳苦,步行十天十夜,"草鞋已经碎成一 片一片,穿不住了",只好用"布包着两只 脚"[1](P457),急忙赶到楚国去制止这场非正义的战 争.他刚踏上宋国的土地,就看到处处是水灾和兵 灾痕迹:"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块肥沃的 田地",不禁心里想:"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充 分表现出他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他为人民 操劳奔波,赴汤蹈火,而自己的吃穿却艰苦朴素至 极,俨然像一个"老牌的乞丐".尤其可贵的,作品 深刻地表现了墨子克敌制胜的思想基础,他看问题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取"贱民"的立场.他不把 止楚攻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口舌之争上,他一面单 身入虎灾,同公输般进行面对面的论战,一面又布 置他的学生作了守城的准备,既表现了他的聪明果 敢,主动进攻的性格和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又表 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作品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胜 利,歌颂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反抗暴政的光荣传 统,揭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真理. 总的来看,这是鲁迅第一次用"正笔"来歌颂 历史人物,刻画历史英雄形象;并通过墨子形象的 塑造,热烈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精神和 品质.1934年,鲁迅在一篇杂感里说:"我们从古 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 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 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墨子正是被当作"中国 的脊梁"来描写的.与此同时,鲁迅还以饱饫感情 的笔墨写了墨子的学生禽滑厘,管黔敖等.这些人 物以其具体的行动,表现出一种正面的道德观念, 从对比中压倒了公输般,曹公子等人,在读者心里 引起强烈的共鸣.鲁迅舌定后者,这是他对现实生 活中同项丑类所作的挞伐;肯定前者,则又说明在 他的思想里群众已经成为积极的力量.鲁迅在《答 国际文学社问》里曾经说过:"在创作上,则因为我 不在革命的漩涡中心,而且久不能到各处去考察, 所以我大约仍然只能暴露旧社会的坏处."但他并 不自囿于这一点,于是另辟蹊径,新编故事,借历史 人物,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群众及其代表者的 赞美和歌颂. 东周后期,儒墨两大学派互相反对,代表庶民 即劳动阶层的墨家,以自己刻苦实践的进取精神, 来反对代表士阶层(位置在贵族和庶民中间)的儒 家的中庸主义和复古思想.因为是代表劳动阶层 的庶民,所以墨家重视劳动,终日工作,认为庶民也 不是命定的卑贱者,人类应该兼爱,需要互助;因为 是代表不劳而获的士阶层的,所以儒家轻视劳动, 过寄生的日子,认为庶民是最卑贱的,应该受贵族 阶级统治,而且不能怨天尤人.鲁迅《在现代中国 的孔夫子》一文里,谈论到被一些军阀官僚当作 "敲门砖"的孔子的悲境时,有几句很警辟的话: 中国的一般的民众,尤其是所谓愚民,虽称孔 子为圣人,却不觉得他是圣人;对于他,是恭谨的, 却不亲密.但我想,能像中国的愚民那要,懂得孔 夫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没有的了.不错,孔夫 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 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 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 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类似的看法,在鲁迅的言 论里是屡见不鲜的.根据这样的看法,《非攻》里 对墨子的赞颂,可以说是一件很合逻辑的事情. 《非攻》一开头,便是描写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求见 墨子,反对墨子非战的主张,结果被墨子碰了一鼻 子灰.在这里,鲁迅的态度十分鲜明.接着,鲁迅 从各方面——从批评曹公子的"民气论",从处处 为"于民有利"着想,从告诫管黔敖做好实力的准 备,"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从和公输般用木片 斗法以及在楚王面前的对答,当然也从那种"像一 个乞丐","高个子,乌黑的脸","穿着太短的衣裳, 高脚鹭筲似的"等等的形象上,刻划出一个刻苦,勇 敢,机智,关心人民命运而不惜赴汤蹈火的人道主 义者的姿态.鲁迅确实是在认真地描写墨子这个 古代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环绕着墨子的形象,同 时也就揭露了公输般的狡诈而无用,楚王的昏庸和 没有定见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或者说,都符 合历史事实.不过,在描写这样的古人古事时,《非 攻》中也还是包含着一些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挟击和 批评,例如墨子的反对曹公子的"民气论"和他在 归途上碰到募捐救国队,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讽刺当 时国民党卖国政府的空论抗敌和搜刮人民的行径. 作品中对楚国的侵略野心和宋国腐败孱弱的揭露, 都切中了"九?一八"以后中国时局的要害. 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言行,描绘人物形象,刻 划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是《非攻》在艺术上 的一大特色.作品一开篇,就以简洁而活泼之笔, 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言行,富有特点地点明了墨子 是"贱人"的代表.他穿草鞋,坐破席,生活俭朴, 亲自劳动,师徒间你呼我应,谈笑风生,体现了劳动 者之间平等友爱的关系.他敢于当着孔子门人之 面,揭露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的 虚伪和卑劣,并且打破与公输般的老乡情面,坚决 反对侵略战争.他把宋国的反侵略工作安排得扎 扎实实,不耍花枪,不讲大话,不存幻想.尽管他这 次就是去劝说楚王和公输般的,但是他不以救世主 的身份去傲视众人,也不以空谈家的口吻来炫耀自 己的唇枪舌剑,而是背着窝窝头口袋默默地上路, 一 再叮咛自己的学生,"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 舌的成功".作品中灌注着一种对其中人物的深挚 之爱,而且这种挚爱是在关系到一个国家存亡的事 件上展开的.作者赋予墨子一种弥足可贵的"切切 实实,足踏在地上"的精神.小说的深刻用心,在于 给墨子提供了一种尚义非战,扶弱抗强,讲究实效 的,因而在战国诸子中难能可贵的行为风范.在他 析楚王于道理,挫公输于机智之后,又凭着有备在 先,彻底打败了公输般企图先诛墨,后侵宋的阴谋, 43 使楚王也感动地称赞:"真好法子".小说至此,已 经曲尽其妙,但鲁迅又写了公输般请墨子吃饭的场 面.这看似闲笔,实则闲笔不闲,通过一连串对话 展开了墨子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沧浪论诗,推崇人神.这便是人神之笔.他们 正在吃饭,谈起"饭碗"问题,是缘物起兴,非常自 然的.从饭碗到玩具,从玩具到车轮,层层推进,如 行云流水,理顺气畅.作者似乎随意写来,毫不着 力,但笔笔有人骨之力,句句有勾魂之妙.忽然让 公输般醒悟,说出一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 话."像画龙点晴一般,既符合人物的心境,又点明 作者的用心:他用这种笔法打开主人公土地一般厚 实,金子一般灿烂的心灵!这番谈话,表现出墨子 辩证法的睿智.他论"饭碗",讲出个人饭碗与国 人饭碗对立时,打碎个人饭碗也无妨,只有把二者 统一起来,这碗饭才吃得不亏心.他论"巧拙",说 明不利于人的技巧即使高明到绕天三日,依然是拙 劣的,把技巧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才是它发展的 正道.这里揭示了一个正义的实干家的价值观和 是非观,成为小说中墨子全部行为的精神支撑点. 正是在这个精神支撑点上,墨子融合了可以同军事 家媲美的谋略,可以同纵横家媲美的辩才,而服务 于拯民于水火的事业.鲁迅用辩证法从墨子的史 料中进行抉择,又在墨子的艺术形象中发挥,因此, 他刻画墨子内心世界是那样坚实生动,神采焕发而 又逼真自然.这是墨子所以超出女娲等英雄形象 的最有特色的地方. 鲁迅小说运用传神笔法的时候,注意把外形的 描写和内心的开掘统一起来,牢牢把握住描写对象 的精神气质或气息.他认为,如果抓住了人物的气 息,"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 记还明白"[2]().在鲁迅的另一篇历史小说《出 关》中,开章明义的第一句便是:"老子毫无动静的 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3](P439)用一种漫画化的形 式勾出了"徒作大言的空谈家"的气息,人物是在 一 种沉静的气氛中显现的.《非攻》中的墨子是实 干家,作家便把这种静镜头换成动镜头,写他刚从 外面回来,批驳了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 猪狗"之后,匆匆穿过厨房,自己绞着辘轳从井里汲 水喝,抹抹嘴就了解学生的近况,接着跑进厨房和 玉米粉,窝头上了蒸笼,便回到房里打点行李,背上 刚蒸熟的窝头便出发,包裹里还一阵一阵地冒着热 蒸气.墨子这一连串不间断的动作和老子的呆坐 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紧紧地扣住"墨子无暖 44 席"[43](M的精神气质.由于用集中而有点夸张 的方法写出,一开篇便把他的气息勾摄下来,一个 "摩顶放踵利天下"[5](P196)的高大形象也就鲜明地 占满了我们的视线,实在是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 记还明白.鲁迅对我国传统的传神手法的卓越贡 献,在于最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人物的 精神气息,把深厚的生活真实感和深刻的思想力带 进这个讲究神情气爽,迁想妙得的艺术领域,而且 达到了一种毫不着力,天然浑成的境界. 鲁迅的艺术语言精炼,深刻,饱含着丰富的生 活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状物写情富有浮雕感和传神力,文气刚健, 独具风骨,形成一种高度创造性的语言风格,这就 是鲁迅的文体. 其实,文体是比语言特色更高一级的艺术范 畴,而鲁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首先是一位卓越的 文体家.文体不同于一般的语言修辞,因为它指的 是作家的语言个性,是一位伟大作家为其他作家所 不能代替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或语言特征的总体. 语言是可以学习的,文体则不能靠单纯的学习就可 以获得.文体是在广泛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融 汇贯通,结合着作家独特的个性创造出来的.鲁迅 的文体也是他一种独特的"个人的声音",是他再 现生活真实的艺术法宝. 鲁迅文体的基本特征,是用语凝炼,结实,精 深,由于他深邃精辟的观察力的支持,每个语言单 位都富有艺术暗示力,每套语言组织都蕴藏着饱和 的生活容量. 《非攻》尾声: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 一 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 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 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 进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 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 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按照一般稍有庸人气味作者的描写,墨子挫败 了楚国侵宋的野心,心情自然是非常舒畅,归途上 应该是看得天也蓝,水也清,鸟亦乐,花亦笑.但作 者有深刻的社会观察,不屑于作这种平庸肤浅的景 物描写.他所运用的语言是那样平常和朴素,但平 常的语汇却发生了奇崛的效果,句句都似乎照出生 活的某些本质.墨子归途上走得慢些的四个原因, 继续着对墨子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他"无暖席", "足重茧而不休息"地为天下奔劳的精神,使读者 回想到小说开头他还背着"还一阵一阵的冒着热蒸 气"的窝窝头包裹,就迫不及待地赶到楚国去时的 情景,起了收束前文的作用.这样一个"摩顶放 踵"为宋国争得了和平的学者,理应受到宋国盛情 的接待,但是"迎接"他的是无礼的搜检,"见面礼" 是强硬地募去破包袱,"礼宾馆"是城门外的雨地. 这样,就形成了一幅鲜明的讽刺画:一方面是埋头 苦干,另一方面是荒谬无耻.而宋国的这种搜检, 募捐,逐客,都是他们备战时期的政策,我们可想而 知:宋国之亡主要的不在外敌入侵,而在内里的腐 败.作者特意地用了"募捐救国队"这种现代名 词,使人们同时也想到,这是小说对国民党政府假 "救国"之名来搜刮人民的一种揭露.这段尾声不 到150个字,没有任何漂亮的形容词,不卖任何做 作的关子,却反映了那么深刻的生活实质,只有鲁 迅的文体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来.这真是做到 了古人所说:"一语为千万语所托命,是为笔头上担 得千钧."[](?) 《非攻》在艺术上的粗糙之处也是显而易见 的.众所周知,鲁迅把《故事新编》中现实生活内 容的插人称为创作上的"油滑",并说这种写法"有 一 利必有一弊".从"弊"的一面看《非攻》,可发现 有些现代生活细节的出现,带有较明显的人工斧凿 痕迹.墨子止楚攻宋,凯旋而归,过城门时让"募捐 救国队"募去他的破包袱,这一细节的出现不仅损 害了小说结尾的欢快情绪,冲淡了英雄人物凯旋时 所带给读者的鼓舞力量,而且似乎也不是由作品的 主要情节必然而生发的,缺乏充分的人物性格的内 在依据和情节的内在依据.因此,砍去这一笔,不 仅无损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还会保持结构的缜密和 精炼.从这种视角看,小说所作的处理未必是最佳 的选择. 实际上,从20年代初期创作《补天》时将现实 生活中的人和事插入古代题材作品中起,愈往后 来,这种"油滑"越严重.尽管鲁迅再三表示对这 种写法的不满,但由于要增强作品的攻击性和针对 性,即所谓"利",而不得不屡屡使用这种手法,付 出的代价是牺牲历史真实,削减艺术真实,此所谓 "弊".读者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体会作者的睿智, 也常常用"油滑"与漫画化笔法相适应来为其开 脱.然而,这有个前提,就是凡是鲁迅要攻击和贬 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和某件事时,采用"油滑", 我们能理解其用意,理解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非攻》中的一些"油滑",针砭的对象不属此列, 这样写的必要性就不是很充分了. 还有,心理描写在《非攻》中也没有得到充分 的运用.作品刻画墨子形象的基本手段靠行动和 对话.墨子为却楚攻宋,仓皇而走,连胜而回,作品 简直没大写他想什么,也没让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灵 世界,具体地感受他的内心的忧虑和欢快.这自然 也要影响到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和厚实.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非攻[M]?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M]?鲁迅全集: 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故事新编?出关[M]?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刘安.淮南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董雁] 45
本文档为【鲁迅小说《非攻》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2
浏览量: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