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本科生毕业论文

钢琴---本科生毕业论文

举报
开通vip

钢琴---本科生毕业论文如何提高个人钢琴的演奏技能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目    录 摘    要…………………………………………………………………  2 页 引    言…………………………………………………………………  3 页 一、 从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4 页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4 页 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5 页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钢琴---本科生毕业论文
如何提高个人钢琴的演奏技能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目    录 摘    要…………………………………………………………………  2 页 引    言…………………………………………………………………  3 页 一、 从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4 页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4 页 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5 页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6 页 五、变缺憾为优势………………………………………………………  6 页 六、掌、腕、臂、身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 7页 结    论…………………………………………………………………  9 页 参考文献…………………………………………………………………  10 页 致    谢…………………………………………………………………  10 页 摘    要 在学院学习钢琴专业课的过程中,各种视谱、节奏、速度、熟练、背谱等问题均在课程设置之中。从连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发挥钢琴之所长 ,变缺憾为优势 ,掌、腕、臂、身体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因此手掌架的训练应在入门时就开始,在慢练时要尽量强调手型,在较快的弹奏或正式演奏时则不必刻意强调外型,而是凭内在的功夫和力量了。此时也许外表看来掌关节较平,但手掌不是软塌的而是内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为今后技能演奏技能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以人为本,以参考文献为支撑,以多年实践经验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对正确的演奏方法进行分析和认定。 关键词: 瞬间积聚  一滩到底  颗粒性声音  追加压力  流畅均匀 僵直和重浊  气息悠长  懈软塌陷 引    言 一、钢琴是键盘乐器,是与人类灵魂沟通的乐器。钢琴通过琴槌击弦发出的声音的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弹跳音,弹非连奏就特别能显示出钢琴的优势。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可引用为充分展现钢琴效果的精妙写照。 二、手指在键盘上的跳跃,演奏出动人心弦的乐曲。钢琴是乐器之王,无论形态的大气,和乐曲演奏的范围,演奏的效果无愧于人们赋予它的称号。钢琴是一种西洋乐器,由于一大批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作为国人能够走出国门,在国际大型比赛上获得殊荣应该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学习钢琴专业的人的一件幸事。过去,国际大赛的金奖都是由外国人包揽的,如今我们实现了我们的梦想。钢琴是我们学习音乐的选择,钢琴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机器”,钢琴述说人间情感的大师。 一、 从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一)寻找非乐音因素 在学院学习刚琴的过程中体会到,钢琴的入门方法很多。段奏入门是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段奏的开始虽以单音作为元素,一个个音的练习“落下去、 手指站住、 提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都在练段奏,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需特别强调的是,练习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从练第一个单音段奏开始就要去听,当手指触键,琴槌击弦时,听声音是否充分地发出来了;是否有良好的震动与共鸣;当手指保持在琴键上站立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持续和延长,并学会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自我要理解,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造成的。 例如:1、敲砸的声音是由于过高过猛地向键盘冲去而造成的; 2、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造成的; 3、而挤压的声音是由于在钢琴发声后,手还继续对键盘施加压力而造成的。 (二)纠正方法 那么,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离键不要太远,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一旦声音发出,手绝对不要在对键施加压力。就是说,这个音应是一触即发的,并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动作。通过这样的要求,弹出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宽厚、具有共鸣的。我们在一开始就要学会把正确的动作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懂得听什么和怎么听。第一步,当我们学会听一个一个的单音后。 第二步,就应从短小的乐曲里去听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倾向,听每组音的声音是否均匀,平衡。 第三部,在开始学习两个音的小连线时,要听两音之间是否声音连起来了,听小连线的第二个音结合重量下落是否在语气上达到了强调。第二个音作为尾音结合重量提起,声音是否比较柔和和委婉并在减弱。 第四步,在学习几个音的连线和乐句连线后,则要结合句头、句尾、句中的语气、高矮、强弱等去听乐句的进行。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我认为,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对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  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要学会能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老师常常提到的“一滩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声音的强弱、厚薄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要强,可结合补充身体的力量;如果声音很轻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譬如说,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声音的通透,不论重量通过指尖“送”到键盘里去。唯有这样才能使最轻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音乐厅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去。 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我提出“弹到点”这个说话,是一个触键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保证良好音质的必需。 从钢琴的发音特点来讲,每个音不论强弱、厚薄都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发音点。这个点在触键时应多深多浅,力量应用得多大多小,下键速度应多快多慢都应根据声音的需要来衡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声音都需由槌敲击琴弦才能发出该声音所需要的震动;这种震动一是压不出来,二是声音一旦发出来之后再用力也改变不了。哪怕是再深厚持续的声音也必须在发音的瞬间积聚好力量,使声音尽可能深沉有利地发出来,使其有最好的震动和延续。而在声音延续过程中我们保持情绪,保持手的稳定,保持自然重量继续在琴键上。我们在钢琴上“保持着”,这种感觉是绝对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在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发出来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可能在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延长得是好是差,在发音时就已决定了。所以我认为无论声音强弱,每个音的发音点都应在触键时感觉好。深厚的声音自然应该把琴键弹“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截了当;歌唱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最好的共鸣和延长;轻巧的声音则要在触键的过程中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压。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的声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弹跳音,弹非连奏就特别能显示出钢琴的优势。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可引用为充分展现钢琴效果的精妙写照。 要展现钢琴之所长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懈努力,关键是对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进行规范的训练。而手指的活动能力,关键在于对掌关节进行训练。我认为在慢练时每个手指应该独立不倚地进行“快下放松”的练习,这主要是一个训练的概念。所谓“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别是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这样能使声音明亮。所谓“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在追加压力,在弹长时间的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键上。“放松”绝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针对不要紧张和不要压键而言。动作越快放松越快,说明声音也就具有更好的弹性。在慢练时如每个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动作的灵敏度就可和快速弹奏的需要统一起来。 在此需特别提出的是:发挥大指左右活动的功能也非常重要。由于我们每只手有5个手指,但靠大指的转换位置和连接,我们可弹好音阶和琶音,把手变得仿佛有几十个手指一样。因此把大指训练得主动灵活,克服其易僵直和重浊的弱点,对弹奏的流畅均匀有极重要的作用。 五、变缺憾为优势 当我们听好的歌唱家演唱或优秀的小提琴家演奏时,他(她)们的声音连贯和气息悠长,这是钢琴很难比拟的。的确,钢琴作为键盘乐器,要弹出好的连奏或歌唱性是太不利了。但是好的钢琴家们在钢琴上也能弹出非常动人的歌唱性乐曲,他们演奏出来的“钢琴化”的歌唱可以是如此的迷人。那么诀窍何在呢?在于他们掌握了钢琴这门乐器,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长处,并巧妙地掩盖了钢琴的弱点。钢琴的弱点在于其声音一旦发出,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续,声音很快地减弱。所以就某一个音来说,是不能作出渐强的。同时钢琴的声音只要发出,就不可再修正或改变,这一点也是大大地比人声和管弦乐器要不利。但钢琴也有它的发音特点。 我们可以尽量发挥右踏板的延音功能来增加声音的共鸣并帮助声音的连接。在弹奏上应掌握并运用重量的传递和贯穿。同时要结合音乐中的渐强,渐弱、轻重缓急的处理,安排好句头、句尾、乐句中的高点,体会好乐句中的强调音、非强调音和语气,掌握好乐句中节奏的伸缩和变化,设计好种种音色的变化与层次。另外,还可用伴奏部分或其它声部进行烘托与陪衬,以这些方法来制造钢琴所独有的连奏 和歌唱性,也正是高明的演奏者们所擅长的,其魅力也非管弦乐器和人可比的。 六、掌、腕、臂、身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 (1) 手掌的架子作为力量的支撑点,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弹强烈的声音时,手掌架必须牢固,这是较易取得共识的。弹轻声时,更需强调手掌架的牢固,对这个概念还需加强理解和认识。弹轻声时,如手掌架懈软塌陷,声音必将无法清晰集中而变得模糊浮浅。哪怕是弹印象派最需要朦胧声音的作品,手掌架依然不能懈怠,而要保持有把握的控制。如不注意这点,也许声音就根本无法弹匀弹轻,使声音变成了混浊一片。在训练中常见的毛病是手掌塌陷,因软而无法支撑起来。由于手掌无法充当力量的支点,手腕只能拱起来代替掌部作为支点。随之而来可能引起端肩和手臂紧张。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手掌软蹋的弹奏,声音是无法深厚和集中的。因此手掌架的训练应在入门时就开始,在慢练时要尽量强调手型,在较快的弹奏或正式演奏时则不必刻意强调外型,而是凭内在的功夫和力量了。此时也许外表看来掌关节较平,但手掌不是软蹋的而是内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至于手腕拱起的毛病,单纯想从手腕去解决是不可能的。手掌架去解决才是可行的。手掌架立起来了,起到了支点作用,手腕自然就能放下来了。 (2)腕臂的训练与声音的关系,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手腕有许多上下,左右的动作方式,其中有些是手腕独立完成的,有些是和手臂结合起来协调完成的。在此我们不是去一一介绍这些动作的要领,而是要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手腕的左右灵活调节,在教学中常被忽视,但是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以手腕为主导的左右调节,是同时结合手臂左右调节的腕臂综合动作,指在对手指不断变化着的位置进行微调,并使得不论何种位置时,手臂的重量(或大或小)都能通过手指而全部送入琴键。此时的关键是要特别注意在用4、5指弹奏时,一定要把手调节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进”琴键,使最高音(或最低音)的声音突出和通畅。这种调节使腕臂对手指充分起到了后方支援前方的作用,使得每个声音能自然。 (3)身体协调与声音。在弹琴时,从身体接触琴凳开始到手指接触键盘,应该是一个可以灵活调节的整体。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积极状态时,声音必然会丰润宽厚,使人听起来顺畅,舒展。身体协调的关键在与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调动出来。在弹最响亮、最丰满的声音时,只要身体挺立,用上腰骶的力量,不需多大的动作和力气,声音可以很自然和方便地弹出来。在此要防止的毛病是:要该掉弯腰的习惯,懒洋洋消极地把重心往后往下塌陷,重心的后倾下榻是协调用力的最大障碍。 “痼癖”毛病是平日养成的,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回避这个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对于专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是乐感与作品的结合,是肢体与大脑的结合。因此,我个人认为,将上述的这几个环节 运用到日常的弹奏练习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结    论     追求完美音乐表现的过程中,锐意进取,苦心钻研是提高专业技能的唯一途径。演奏时完全没有必要将演奏技巧分离出来进行专门练习。演奏技巧是直接为音乐表现服务的,它从来不独立出现,而是紧密与音乐表现相联,并共同形成完整的“练琴过程”。完全单纯的技巧练习,仅以高度注意力 关注音乐的发展是不够的,曲式和音乐表现还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有其他演奏技巧都根据音乐上的要求而产生。“如何提高个人钢琴的演奏技能”便成为每一个钢琴专业人员必经之路。 通过论证和有针对的学会“听”、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体验良好声音和保证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以及发挥钢琴之所长变缺憾为优势,掌、腕、臂、身体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的“注意”,强化技术、技巧必定产生良好的练习效果。 参考文献 致    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在此仅代表我个人对多年培养我的老师表示感谢,对这次为我初审论文的老师表示感谢。同时,对参加本评审工作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档为【钢琴---本科生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