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举报
开通vip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满 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旧时谓之“弥月”。“弥月”在周秦时期是指胎儿足月,后泛指婴儿出生满月,直至民国年间,仍多称满月为“弥月”,此时又须庆贺一番,谓之“做满月”。? 是日,外家及戚友照例得馈礼相贺,曰“送满月”。送些食品和婴儿用衣物、器具,外家所送最为丰厚。在霞浦,外家的礼物通常有衣、帽、鞋一至数套,风衣一件(旧时多为夹棉的,今多用毛线织成),另加一付银质手镯(俗信“银”能驱鬼压惊)。在福州,外家常送包、糕、蛋(太平蛋),谐音“包哥太平”,另有婴儿...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福建省民情风俗(三) ?满 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旧时谓之“弥月”。“弥月”在周秦时期是指胎儿足月,后泛指婴儿出生满月,直至民国年间,仍多称满月为“弥月”,此时又须庆贺一番,谓之“做满月”。? 是日,外家及戚友照例得馈礼相贺,曰“送满月”。送些食品和婴儿用衣物、器具,外家所送最为丰厚。在霞浦,外家的礼物通常有衣、帽、鞋一至数套,风衣一件(旧时多为夹棉的,今多用毛线织成),另加一付银质手镯(俗信“银”能驱鬼压惊)。在福州,外家常送包、糕、蛋(太平蛋),谐音“包哥太平”,另有婴儿衣帽、鞋袜、小被、摇篮,以及银质的项圈、手镯、脚镯等。在漳平,外家要送如下各物:裹糖馅的圆形小面包(俗称“埃仔”)100个、饼干若干、婴儿衣服一套、背巾和小被各一件。收礼者,要按时价将小面包和背巾折款回给外家。其他亲戚送“百桃包”(用发酵面粉做成桃状的馒头)、布和饼干等。一般朋友送红包。在沙县,外家得送婴儿衣裤、布料、毛线、褥垫、风雪衣帽和银制的蛤螺、“十锦镯”等,并给产妇送老黄酒、鸡、鸡蛋和红糖等滋补品,叫“送更”,取更迭再生之义。在明溪,普通戚友送礼为蛋、鸡和衣布之类,外家须送特别物品,如银饰等。在泉州,有的地方外家送一对鸡蛋、一对鸭蛋、饼干,以及婴儿用被子、裙仔、衣服等。在龙海,外家送礼称“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戴的全部衣物,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手镯、脚镯、鞋袜等。? 主家受礼后,多采取两种方式回敬贺客,以示同喜。一是设置酒筵,宴请戚友来宾,通称办“满月酒”,沙县曰“做姜酒”,闽南人谓之“请送庚”或“吃送庚”。席间,主人将婴儿抱出见诸亲,亲友给予见面礼,即红包,上杭称“见尾”礼,永定叫“见贝”。在长汀,“满月酒”的头道菜必须是线面,取“福寿绵长,长命百岁”之意。在南平,最后一盘菜为全鱼,须等孩子的外公敬过酒并动了第一筷后,其他人才能开吃。二是具礼馈赠亲友及邻里。在福州,满月酒结束后,主家或分送光饼夹肥肉让亲友带回,或向亲邻分发红蛋。在莆田,产家给亲邻分送红蛋、红糰、“红龟”(面粉制成)等。有些人家,生男的分整个蛋;生女的分半个蛋,或者送没有乌龟头的“红龟”。也有生男者 给邻里各户都分一个蛋,曰“洗手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日后孩子能与人家和睦相处,若碰到已婚未育的新夫妇,则另加一个“男孩子蛋”,预祝他们早生贵子。这天还要特意叫邻居孩子们到自己家中洗手,然后给每人一个蛋,预示孩子之间关 面粉制成,状如奶房,每个约半系融洽。泉州、惠安等地,产家蒸“满月圆”( 斤)分送戚友和邻居。在连城,主家煮汤圆向本村各家分发,一户一碗。在清流,吃完满月酒后,还要分给客人两个红蛋,若有孩子父母的长辈,特别是辈份较高的,则另加一个带爪的大鸡腿,红蛋也不止两个。在长汀,主家送红蛋、肉圆(“圆”与“缘”同音,取结缘之意)给亲友。在漳平,主家分送贺客一钵头煮熟的线面,线面上盖以鸡肉、猪肉、蛋、豆干等十种配料,另加一瓶酒。在南平,生男之家要给街坊邻里分发红蛋;大横村的用粳米做成粿,上面印红色的花纹(有花鸟、或鸡、鸭、鱼等形状),分送本村各户。? 满月之际,给婴儿剃除胎发,叫“剃满月头”。俗信婴儿胎发来自母体,不免带有“血污”,若未剃发就抱至厅堂,其“秽气”将会触犯祖灵、灶神及其他神明,对婴儿不利,故须剃光头,一则剔除秽气,二则希望婴儿头发快快长粗长密。连城、晋江等地,甚至把婴儿的眉毛也一起剃掉。但也有少数地方人并不将婴儿胎发全部剃光,而是把头顶囱门一寸见方的胎发留着。? 剃满月头时,主家多请年高艺精的剃头匠来干。其间,各地皆有一定的礼仪。在霞浦,结合做满月,戚友邻里送蛋庆贺,曰“剃头蛋”,主人则以蒸米糕(外家所送)、“剃头豆”(炒黄豆)答谢。在惠安,先用剥壳熟鸡蛋趁热在婴儿头上滚转后,再剃去胎发。同时,旁边放几株葱,一面镜,葱主聪,镜主明;也有生男者,旁边放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本书,意指孩子将来会读书成才。在南安,则是剃发后用红蛋轻轻在婴儿头上滚三下,取意红顶,长大上进。在漳平,婴儿往往满18天就剃头,此时要煮不剥皮的芋头和红蛋,分送给邻居,意为象剥芋皮、蛋壳那样顺利而光洁。 剃完发,主家以红包答谢师傅,另馈之红蛋或请吃蛋、线面之类的点心。剃下的胎发忌随便丢弃,一般要收拾起来,置于婴儿睡觉处。莆田人将胎发拌以香粉等装入小袋子中,悬于帐顶,惠安人用红布包好挂在摇篮内,日后藏起。认为这样做可以镇邪,保护孩子。? 剃头后,要把孩子穿戴一新,通常是穿外婆家送的衣服,戴外婆家送的帽子,身上的银饰也是外婆家送的礼物。因此,厦门有人把满月时外家送的帽子称作“剃头帽”。在惠安,满月时要插葱于婴儿胸前,葱是空心的,有“通”之意,寓意孩子日后会顺利、聪明。? 婴儿自满月后可以抱出户外。民间对婴儿首次出门颇为重视,常有一些讲究,以图好兆头。在大田,满月当天,主家叫个小女孩背着男婴从家中小门出去,用竹子一路敲打地面,再由大门回来,意谓小孩从此以后胆子变大;若是女婴,则由小男孩来背,从大门出去,小门进来。在崇安,满月后几天内,要将婴儿带至村里较富有且高寿者的人家去喝茶,或吃顿饭,以为孩子求得富贵 老鹰)”和福气。龙岩、上杭、永定等地,生男孩的,满月时有“出行喊鹞婆(之礼,即外婆或其他长辈怀抱婴儿到户外转一圈,并呼喊鹞婆,为婴儿祝福。龙岩人有“喊鹞婆,接老婆”之说。在上杭,外婆一到婿家就抱起男婴,环走房屋四周,口中念念有词:“鹞婆飞得高,我的孩子作高官,鹞婆飞得远,我的孩子作知县”。在永定,婴儿出行须择当日最佳时辰、选最好的方向,象征小孩今后前途光明。? 满月对产妇来说,意味着解除“戒严令”。随后,她可带着孩子回娘家走一趟。在福州,生男孩者满月后便能回娘家,生女的则须四个月后才可回去。在永安,婴儿满月之日抱去外婆家时,为避邪,要用锅底烟灰少许,涂在鼻尖,俗语云:“抹乌鼻去阿婆”,意为掩其面目,以免鬼魅察觉加害。在崇安一些乡村,男婴满月后首次到外婆家,得取灶中或烟囱里的墨烟点其额头,母亲还要对儿子口诵吉语:“玉皇送你一颗印,留给娃娃做本钱。先戴哪吒帽,后穿哪吒衣,塑得哪吒样”。在厦门,从娘家回来时,如果是生女孩的,娘家须准备二碗甜干饭让shan带回,如果是生男孩的,则带回四碗甜干饭,二根甘蔗和一个装有一对鸡的篮子。在同安,女子从娘家带回糖、饼、糕及一套婴儿衣服;若是女婴,那套衣服是黑色的,盼望下胎生男,若是男婴,衣服为红色,寓意吉祥。? 小孩可以出门后,首次到亲戚朋友家做客,主家须馈以红包、礼品。闽东一带叫这种红包为“记路钱”,希望孩子日后能常来常往;莆仙地区谓之“挂脰”,主人用红髻线将红包扎好,挂在孩子颈上,故名;在长乐,外孙初临外家,外祖父须为之讨“衣食”,备衣服让其带回。? 闽西一带流行为满月婴儿“开斋”的习俗,即让婴儿尝尝荤味。在漳平,满月之日,家人将鱼、猪肉、鸡肉线面等食物往婴儿嘴边抹,叫做“开臊”;有的还将猪肉和冷水,一起让婴儿“尝”一下,说是能使婴儿胃肠好,以后吃猪肉伴冷水也不会拉肚子,有的人甚至说什么“开臊开得好,免做有得吃”。在永定,办满月酒宴客时,抱婴儿入座,请首宾为之开斋,首宾为母家之长辈男性。开斋时,首宾各取桌上美味佳肴让婴儿“尝一尝”(只是在婴儿嘴边碰抹 一下),每“尝”一样食物,首宾就要讲一句好话,祝福该儿日后有的吃、有作为等。连城的“开斋”做法略有不同,婴儿满月后,若人家婚庆,便向婚喜之家讨一些菜(各种菜都要一点),象征性地喂小孩吃。? 有些地方,请长辈或当地有学问者为婴儿取名,也是做满月的一项内容,多见于闽西、闽北一带。在上杭,为生男孩取名后,把名字书于红纸,贴在家中正厅壁上,并去祖祠烧香敬祖;在漳平,男孩名字确定后,用红纸缮写贴在本宗祠壁上,向祖宗表示又添一口男丁。? 畲族人婴儿满月时要请母舅、姨妈来家做“满月”。舅公须送从头到脚(帽、衣、裤、鞋、袜等)一整套衣服给外甥,回礼是一只猪脚和面等。其他亲友随便送礼,回礼也随便。? 现在,做满月的习俗无变化,只是迷信色彩趋淡。过去,第一胎无论生男生女,满月时皆行庆贺;其后,一般生男才有做满月,生女则无。如今,男女基本上一视同仁。? ?四个月?? 孩子满4个月,按旧俗也要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叫“做四个月”。这时,产家与外家、亲邻之间同样得送礼、回礼,产家富裕者还办酒席宴客。但“做四个月”往往不象“做满月”那么隆重和普遍。? 闽南人为婴儿“做四个月”,通常有“开荤”、“坐椅轿”、“缚脚手”、“收涎”等几项仪式。“开荤”:即“开斋”,首次给婴儿尝鱼类或肉类菜,表示小孩从此可吃各种食物,且善吃快长。“坐椅轿”:取竹、木造成有围护扶手的椅子或小推车,将婴儿放进去坐一下,祝愿孩子迅速成长、自理,免得父母过多照看、操劳。“缚脚手”:取红头绳、绒线或稻草在婴儿的四肢腕部系一圈,意在戒其日后乱动手脚、惹事生非。“收涎”:取一块或几块饼,用线穿起,吊在婴儿颈上垂于胸前,由父母或请亲朋拿饼揩抹一下婴儿嘴唇,然后众人再分而食之。据说这样婴儿就不会流口水,有利卫生。此外,泉州人还要为婴儿剪指甲,求心灵手巧;让婴儿钻桌底,求增强胆量。在惠安,有的人还要拿一个竹匾,上放碓臼,再把扁担置于碓臼上,让婴儿坐着扁担,头罩黑纱巾,家人把爆米花、黑豆从孩子头上撒下,边撒边念“撒黑(豆)撒白(爆米花),吃到头发胡须白”。在漳浦,男家还要捣糯米做粿,连同熟鸡、熟猪脚送往岳父母家,岳父母依礼将鸡五尖、猪蹄趾以及小孩的衣(衣领要用红丝线绣上“卍”字样)、帽、鞋、棉被、银牌、脚环等物作为回礼。? 莆田“做四个月”与闽南大体相同。只是外家要馈送黑衣、黑裤、黑帽,让婴儿穿戴起来。? 福州地区和闽东地区,“做四个月”主要是让婴儿“开荤”、“坐椅轿”。在福州,外家送来的礼物中必有一个羊头或一整只羊,主家将羊舌头割下煮汤,喂孩子喝几口。俗信羊吃百草,小孩“吃”了羊舌头,以后就不会挑食,胃口好,易于哺养。小孩坐的椅轿也多为外家所送。在长乐,外孙3个月零3天、外孙女4个月零4天时,外公外婆送来“通菜”,表示自此以后,孩子可吃荤、吃菜了;外家还送有椅轿。这一天,婿家得去买羊舌,和着红米糟煮熟,往孩子唇边沾一沾,取“羊吃百草”之意;再用韭菜头在其牙床上擦几下,防止长牙时生病;生男的另用蟹黄抹一抹他的嘴,期望长大后具男子汉之傲气(本地话“蟹黄”与“好高”谐音);女孩则以虾须沾口,预祝她长大后唇红齿白,容颜美好。在霞浦,男孩生四个月,女孩生三个月,即抱出中堂,行“坐轿簏”之礼。“轿簏”为木制或竹制,如同椅轿。“坐轿簏”男女有别,或男面外向,女面内向,意指男主外、女主内;或将婴儿放进轿簏,是男孩的从厅上连同轿簏抬到厨房,表示来日会娶媳妇进门;是女孩则相反,表示今后出嫁当别人的媳妇。接着,再给婴儿“开荤”。? 现今,很少有人在婴儿满四个月时送礼请客,但“开荤”、“坐椅轿”、“缚脚手”、“收涎”等习俗仍有所见。? ?周 岁?? 闽人亦称“周晬”、“对岁”、“度岁”、“过周”。这是人生的首次生日,非同寻常,必定隆重庆贺,谓之“做周岁”、“做晬”、“做对岁”、“做度岁”、“做过周”。连城特殊叫法是“做八十一”,意在祝愿孩子能够长寿。这与当地做寿习俗相关。连城老人81岁时,家人不为其祝寿、做生日,因周岁时已做过“八十一”了,若再做一次,必为不吉。? 与“做满月”相似,周岁之际,外家和亲邻得馈礼祝贺,婴儿要剃头沐浴、穿戴一新,主家须设筵宴客、分送礼品,排场者有请来戏班演唱助兴的。? 通常,婴儿是在周岁前后开始学步。因此周岁的庆贺活动中便有新内容。比较普遍的是给婴儿穿“虎头鞋”或“猫头鞋”,建宁人谓之“着鞋子”。这种鞋一般为外婆所赠。“虎头鞋”多用黄布精心制作,鞋头上绣一虎头。民间 以为,虎乃“百兽之王”,小孩穿上虎头鞋,可为其壮胆、避邪,消灾趋吉。“猫头鞋”为黑布质或红布质,上绣猫头形花样。霞浦人叫“猫咪鞋”。俗传猫为虎之兄弟,也具凛凛威风和旺盛生命力,且奔跑腾越更为敏捷,与“虎头 鞋”喻意相同。? 此外,在永定,做周岁时,外家送来糯米,主家用此煮饭分赠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吃。这种糯米饭特称“膝头饭”,意在祝愿小孩双腿有力,会更快走路。在厦门、龙海等地,外家不仅要馈送婴儿穿戴之物,而且要备送一只公鸡为婴儿“接脚”,以促其学步,望其永交好运。在霞浦、福安等地,周岁之日,父母要给婴儿戴上外婆家送来的银制足铃(脚镯),意在使孩子走路早、走得稳。足铃随着孩儿迈步叮咚作响,俗谓能驱除灾邪。? 旧时,为婴儿“做周岁”,最为重要、流行最广的一项仪式就是“抓周”,“抓周”习俗源远流长,至迟于南北朝时期即已形成。各地又有“抓晬”、“试周”、“试晬”、“试儿”、“晬盘”、“观志”等多种称呼。名目虽繁,但做法基本一致。家人预备象征各行各业的小物品若干种,如书本、文具、算盘、戥秤、钱币、金银、刀子、尺子、田土、种子、食物、玩具等,置于正厅案桌上、草席上(特意铺设)或米筛(簸箕、芭篮)里,分别陈列,让婴儿近前任意抓取,以先取之物为准,由此卜定其日后志向、专长、兴趣和前程。取书本或文具者,谓其象征聪明好学,将来有望读书做官,功名有成;取算盘或戥秤者,象征精打细算,将善于经商;取钱币或金银者,象征财运亨通,将成殷富之人;取刀子或尺子者,象征心灵手巧,将为工匠之材;取田土或种子者,象征安守本份,将务农勤耕;取食物或玩具者,象征有吃有玩,一生快乐逍遥,或谓其好逸恶劳,将无所建树、没有出息。诸如此类,所取之物皆各含寓意。也有人摆文房四宝、工器农具之类供男婴选择,女婴则易以针线、锥剪、锅铲等物。? 如今,人们为婴儿庆周岁的主要方式是请客送礼,其他旧俗则或有或无,已不太讲究。“抓周”之举在民间虽非鲜见,但其初衷原委已不为所重,人们大多只是借此形式以增添周岁生日的乐趣和喜气。至于“做周岁”中的重男轻女现象也已被基本革除。? ?学 步?? 婴儿成长到一定时候,便会开始学步。这时,家人常要给孩子“划脚筋”。俗传孩子出生后,双脚之间连着一根肉眼看不见的“脚筋”,若不及时割断,势必妨碍其走路。于是,当小孩蹒跚学步之际,家人得手执厨刀跟在背后,小孩跨上一步就用厨刀在其两脚当中或脚后的地面上划一下,又走一步又划一下,如此接连数下,说是这样就把羁绊孩子的“脚筋”给割断了,小孩就会走得稳 捷起来。现在,“划脚筋”的习俗依然可见。? ?断 奶?? 断奶时间的早晚因人而异,早则七八个月时就断奶,晚则迟至两周岁或三四岁,但多数是在周岁前后。具体时日的选择,首先是根据母子二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母亲奶水的分泌量和孩子对其他食物的适应性。其次要考虑到季节气候变化的因素,通常忌讳于夏季断奶,因这时天气炎热,小儿容易口渴、烦燥、哭闹,会得所谓的“六月病”;也不适宜春天断奶,因春天是孩子比较多病的时节。人们普遍偏好在天气转凉的秋后或年底时分给孩子断奶。至今仍被沿袭。过去,迷信之人开始断奶时要选择吉日,或请阴阳先生以孩子的生辰八字作一番推算,或选择某一吉日。莆田有农历初一日或十五日断奶的习俗。同安人多看重农历五月二十日,说这是“龙母教子”日,利于婴儿断奶。永定人一般择“羊日”断奶,俗信羊吃百草而生长,小孩于是日断奶后,将仍然保持良好的胃口和食量。? 断奶期间,为了彻底打消孩子对母乳的欲望,做母亲的或于rutou上涂抹红色颜料,令小儿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或涂以苦涩之物;或让母亲离开孩子数日。这样,小孩没有母乳吃,只得吃其他食物充饥(其实,早在断奶之前家人就已开始给孩子添加其他食物,并注意培养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兴趣)。如此持续一周左右,一般都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顺利断奶,民间还出现过一些带迷信色彩的作法。福州人断奶时,要买一块光饼,放在鼎盖梁上,用刀切成两半,靠里的一半拿给孩子吃,另一半则得扔过墙去。俗语曰:“光饼扔过墙,乳儿不思娘”。在诏安,家人取一熟蛋置于一碗米饭当中,蛋两边隔放着一双筷子。据说这样小孩就容易忘掉吃奶,而改吃其他饭菜。在泉州、晋江、惠安、安溪等地,断奶时须置备食品孝敬“床母”,祈求她保佑孩子断奶后饮食正常、成长健康。? ?换 齿?? 在民间,换齿时,要求小孩取立正姿势站好,由大人帮助,将松动欲掉的乳牙拔下。拔下的牙齿让小孩自己去扔,若为上牙就扔到床铺底下去,如是下牙则往屋顶上抛,忌随意丢弃。抛扔牙齿时,小孩也得双脚平齐地站立。民间认为,上牙往下长,故应向低处扔,下牙朝上长,就要往上抛;俗信拔牙、扔牙时取立正之势,以后牙齿才会长得齐整美观。此俗现仍流行。? ?命 名?? 婴儿出生后不久,家人就得为他(她)命名,福建人俗称“起名”、“取名”、“号名”。? 古时候,凡读过书的男子大都有名、字、号三种。名,俗称小名,也叫奶名、乳名。字,俗称大名,也称正名、学名。封建时代,男子长到20岁为冠礼之年。已成年了再叫乳名太不雅了。因此在冠礼仪式上为孩子取字。民国后废除冠礼,取字不再是20岁,而在上学前,因此也称“学名”。号,又称大号、名号,是指当官的或文人为显示尊贵、高雅,或表达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为自己取的号名,有的还取几个号名。不过,一般人则只有小名和大名。近代以来,在福建民间,小名、大名通常在小孩出生后不久也就取定。小名是父母给孩子起的一种带外号和昵称性质的口头称呼,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有的根据排行顺序叫,如阿大、阿二、阿小、老三、四妹等;有的根据形貌特征叫,如和尚(头发稀少)、卷毛(天生卷发)、猪八戒(耳大、嘴唇凸出)、猴子(精瘦)等;有的根据男女之别叫,如阿弟、阿妹、依弟、小弟、小妹等;有的寓以“贱”取吉之意,如阿狗、牛仔、乞丐、奴才、石头、木墩、阿瓜等。在福建,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以孩子大名的最后一字加上“阿”、“小”或“儿”等字而组成小名,如阿明、阿义、阿珍、小斌、小辉、云儿、贵儿等。小名多半只在幼时使用,长大后就不用了,但家人之间往往难以改口。乡村里有一些人,小名叫惯了,大名反倒鲜为人知,结果小名取代了大名。当今取小名的习俗依然存在,但多数人对幼儿只是以其名字的最后一字重叠相称呼,表示亲昵,如佳佳、菲菲、玲玲、龙龙、强强等,而故意用贱名则少见。? 大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式用的名字。大名与小名不同,小名可随意些,大名则十分讲究和慎重。特别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旧时代,人们视名字与命运相关,将为子女取大名当作一件要事看待,都要按一定规则(如排行)费心推敲、 仔细斟酌,力求取个好名。以表达对孩子日后前途的期望和祝福。? 婴儿的命名选择具吉庆意义的时日进行,如三朝、满月、四个月、周岁等。届时,由家长或另备礼物、酒筵敦请当地有学问者来取定名字。也有少数人为孩子拟出几个名字,将每个名字分别写在纸条上,揉成纸团,撒在祖先牌位前或神位前的香炉中,父亲烧香叩头后,信手捡出一个红纸团而定名。在福建各地,比较流行的命名原则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有以下几点:? (1)世序命名。由先祖确定本姓世代序号,每一辈人各有其所属的一个辈份用字,长幼前后依次排列。同族子孙(特别是男性)命名时,第一字必为既定的辈分序号,俗称其排行为某字辈,后再添加一字,连缀成名。载入族谱中的名字定得依此而取,故大名常被叫作“谱名”。也有人取大名不拘世序辈分,但得另起一“谱名”,以供入谱之用。? (2)五行命名。请算命先生排算生辰八字,测定阴阳五行,看命相中于金、木、水、火、土有无所缺,取名时即嵌入所缺五行的适当字眼。如缺金的就用“金” “钅”)偏旁的字起名,缺木的就用“木”或带“木”偏旁的字命或带“金”( 名;金、木皆有不足的,则两者兼顾。其他依此类推。如“宗鑫”、“茂森”、“传淼”、“希炎”、“司土”、“金水”、“金土”、“坚钊”、“灵彬”等。? (3)厌胜命名。“厌胜”是为让邪怪讨厌趋避而获吉。俗信小孩的名字不宜太大、太好,否则容易引起邪鬼神怪的注意和嫉妒,从而招惹是非、导致灾患。于是,故意给孩子取“下贱”之名,以障邪怪耳目,不使纠缠。便于孩子哺养。“厌胜”之法多用于小名,大名中也不乏其例,如“徐达”、“渐成”、“思谦”、“守常”之类就包含有这层意思。? (4)托庇命名。小儿出生后,若多灾多病、娇贵难养,或经算命先生测定属命硬多关口和有冲克父母之虞的,就须寄名寺庙、神灵或认寄父寄母,以寻求庇护和保佑。寄名于寺庙的,求和尚给小儿起一僧名,示为出家。寄名于神灵的,俗称“给某某(神名)做孩子”。寄名于“天”神者,起名“天佑”、“天助”、“天赐”等;寄名于“石”神者,取“石生”、“石保”、“岩生”之类的名字;寄名于临水夫人陈靖姑者,名中第一字必须为“陈”。认寄父寄母的,要择多子女或家境贫寒人家,甚至寄于乞丐等“下贱”之人,取其贫贱而助孩子消灾,含有“厌胜”意味。在福安,承寄的方法,由出寄人的父母送受寄者一个猪腿或一串猪肉,受寄者则给出寄的孩子作一套衣服,并代为取名,从已姓,列于自己子女之排行。这样,该儿就算是寄名给人家做孩子,受寄者就成为这小孩的寄父寄母(即义父义母)。? (5)时地命名。根据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命名,以为纪念。如“黎明”、“启旭”、“春生”、“闽生”、“榕生”等。? (6)寄意命名。 不受上面几种命名方式的限制,着重于借助对孩子的命名直接表达父母的某种意愿和寄托。如望子成大器的有“国栋”、“学鹏”、“世雄”、“冠群”、“志远”等;望天下太平、国家昌盛的有“国昌”、“治国”、“兴邦”、“保平”等;望家业兴旺的有“家福”、“家旺”、“来富”等。只生女孩而盼生男孩的,就给女孩取名“招弟”、“来弟”、“跟弟”等,希望她能招来 弟弟。? 泉州回民在小孩出生第三天,家长就抱着新生婴儿到清真寺,恭请阿訇念《古兰经》,祈求“真主”庇佑平安成长,并请为婴儿起“经名”(除父母为之取名外,另取的一宗教名称)。? 1949年以后,命名中曾有的封建宗法、迷信色彩日趋淡化,名、字之分逐渐革除,但许多命名旧俗仍被继续沿用,人们依然注重名字的吉祥、福贵、美好之意,也顾及叫唤的动听、悦耳和顺口。同时,某一阶段的时尚也常常影响着人们的命名,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建国”、“新国”、“解放”、“天明”等,“大跃进”年代的“跃进”、“胜天”、“卫星”、“超英”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革”、“革胜”、“卫东”、“忠诚”、“红武”、“卫红”等,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出自典章佳句、寓意含蓄深刻的名字遂越来越多。还有人偏爱单字命名,因而造成大量同名或同名同姓的人,给社会带来不少麻烦。? 转自:晋江之声论坛 特别声明: 1: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档为【福建省民情风俗(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03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