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举报
开通vip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天农论文:http://www.688158.com 一、现行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及其评析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是指由论文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议,并就论文工作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标准提出评价意见的过程。从现行评审制度与评审方式来看,一般分为公开评审和隐名评审两类。【3 公开评审指由导师建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二至四名专家评阅论文;隐名评审包括单隐名(隐去评审专家名或导师与研究生姓名)和双隐名(隐去导师、研究生姓名以及评审专家名)两种方式。也有公开评审与隐名...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天农论文:http://www.688158.com 一、现行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及其评析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是指由论文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议,并就论文工作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标准提出评价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过程。从现行评审制度与评审方式来看,一般分为公开评审和隐名评审两类。【3 公开评审指由导师建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二至四名专家评阅论文;隐名评审包括单隐名(隐去评审专家名或导师与研究生姓名)和双隐名(隐去导师、研究生姓名以及评审专家名)两种方式。也有公开评审与隐名评审相 结合的评审方式。     从延续多年的评审制度实施效果来看,经过多年的实践,评审专家形成了较高的科学道德水准,都能客观公正地对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中肯意见,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单位用人和职务晋升等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术界的侵袭日益严重,导致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受到的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多,比如,一些评审专家碍于情面不得不对论文心慈手软,‘‘人情分”、“面子分”、“照顾分”的情况屡屡出现,[4 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遏制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对传统的评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其中双隐名的评审颇受学界的推崇。由于隐名评审中研究生、导师与评审专家的信息互相保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性,较为有效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改变研究生学风浮躁的现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道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一直采用公开评审与隐名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面临着下降的趋势,传统评审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从2006年起,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对论文评审制度进行改革,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     改革后的评审制度采用半隐名和全隐名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半隐名是指论文中隐去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所有能体现出个人信息的相关内容,由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将论文与论文评议书寄送给评审专家,评审专家评阅完毕后实名填写论文评议书,再将论文评议书寄回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全隐名是由学校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将隐名论文及评议书寄送给对口学校或科研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由对方根据论文研究内容指定评审专家,专家评审完毕后匿名填写论文评议书,然后再寄回学校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最后论文评议书统一由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返还给研究生本人。这种评审制度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定对口评审单位和评审专家。 为此,学院召集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多次开会专门研究,经过反复讨论与筛选,最终确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以及中科院遥感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河南省地理研究所等十几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为对口单位,并与对口单位协商,确定百余位专家进入评审专家信息库。且引入动态核对机制,每年对专家库进行一次修订,以确保专家库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遴选,基本可以保证评审专家熟悉被评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从而保证了评审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2.评审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通过对我院2007、2008、2009~届毕业研究生56~112份论文评议书(每人提交两本论文进行评审)的统计结果来看,单隐名评审有64份(占57.1%),双隐名评审有48份(占42.9%)。从评阅人职称比例来看,单隐名中正高职称占57.8%、副高职称占42.2%;双隐名中正高职称占56.3%、副高职称占43.8%,其中评审专家对评审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之和分别为100%和97.9%,“不熟悉”的均为O%(表1),说明评审专家基本为学位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专家,其评阅结果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学院所确定的评审专家信息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这就为评审制度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后的评审方式确保了对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真实性,由于评审专家不知道被评阅人及其导师信息,就能够毫无保留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人情分、面子分的影响,尤其是双隐名,互相不知道对方信息,就更减小了专家的顾虑。从评审成绩统计结果来看(表2),也正反映了这一点,双隐名的成绩普遍要比单隐名低几个百分点,说明双隐名的评审过程更加严格,对论文的评价更加客观,更能体现出论文的真实水平。其比例都在逐年提高,说明新的评审制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评审制度改革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与启示     通过三年的改革实践来看,这种新的评审制度对于从体制上改革评审弊端提供了_一种新的思路。从实施效果来看,有利于评审专家坦诚陈述意见,有效抑制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在最大程度上客观公正地指出评审论文的优点与不足。从专家评审意见的统计情况来看,凡是对论文提出异议的专家都是对论文研究领域十分熟悉的专家。从学生与导师反馈的情况来看,专家所提的意见都相当中肯,对论文内容的完善、论文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改革后的评审制度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学术水平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严格的评审过程对于师生危机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迫使研究生养成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消除浮躁心理,切实沉住气、静 来做研究;另一方面,对于导师而言,一旦学生论文未通过评审,将直接影响其个人声誉,也就自然会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与监督,减少论文指导过程中的松懈、麻痹思想。 同时,改革后的评审制度也有助于学校和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发现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将其快速反馈给导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商议应对改进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之,评审制度改革的初衷和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学位论文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鼓励支持研究生及导师严谨科学地进行研究活动,创造性地完成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从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本文档为【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97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3-18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