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禅修中心信息

国际禅修中心信息

举报
开通vip

国际禅修中心信息泰国禅修中心信息 推荐中心: > Wat Pa Baan Taad (Ajahn Maha Boowa)(阿姜摩诃布瓦禅师森林道场)(阿姜曼尊者的森林传统) > Wat Pah Nanachat(Ajahn Chah)(阿姜查禅师国际森林道场) *泰国禅修初期一般以径行为主 *注:在泰国禅修时,通常一日一餐(若一开始不适应,可以在吃完饭后,捎带点干粮或饭菜) 【Udon Thani】 Wat Pa Baan Taad (Ajahn Maha Boowa)(阿姜摩诃布瓦禅师森林道场) Ampher meu...

国际禅修中心信息
泰国禅修中心信息 推荐中心: > Wat Pa Baan Taad (Ajahn Maha Boowa)(阿姜摩诃布瓦禅师森林道场)(阿姜曼尊者的森林传统) > Wat Pah Nanachat(Ajahn Chah)(阿姜查禅师国际森林道场) *泰国禅修初期一般以径行为主 *注:在泰国禅修时,通常一日一餐(若一开始不适应,可以在吃完饭后,捎带点干粮或饭菜) 【Udon Thani】 Wat Pa Baan Taad (Ajahn Maha Boowa)(阿姜摩诃布瓦禅师森林道场) Ampher meung, Udon Thani, 41000, Thailand (离曼谷约10小时车程或火车;离清迈约12小时车程或火车;离老挝边境廊开约3小时车程。) (在Udon Thani城市中心做公交车可以到达村中,然后再搭辆车或走15分钟便可抵达。) *(禅修住宿处没有电源,若要充电需要到外面会议大堂柱子旁) *(若要长期在泰国禅修,可以向寺院申请推荐信,用推荐信申请一年半的非移民签证,不过每三个月需要出境一次。这个是英国禅修者告诉我的,不知对中国人是否有效) Website: www.luangta.com Foreign Teacher: Ajahn Martin (German) Email: webluangta@gmail.com (尽量发邮件提前申请, 导师每周查一次邮箱) 中心主要书籍:《阿姜曼尊者传》、《尊者阿迦曼的修习模式》、《证悟阿拉汉之道》 *(泰国禅修书籍下载:www.forestdhammabooks.com 森林法书,同时含有阿姜查等其他禅师著作) Wat Na Luang(大型森林道场) Website: www.watnaluang.net Abbot Luangphor 【Sakhon Nakon】 Wat Pa Suthawat(阿姜曼尊者纪念博物馆) Acariya Mun's Museum 【Ubon Rachatani】 Wat Pah Nanachat(Ajahn Chah)(阿姜查禅师国际森林道场) Bahn Bung Wai, Amper Warin Chumrab, Ubon Rachathani 34310 Website: www.watpahnanachat.org Abbot Ajahn Kevali (German) (尽量发邮件提前申请, 导师每周查一次邮箱) 中心主要书籍:《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传》、《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定、慧》、《无常》 (中文书籍在“觉悟之路”下载,英文书籍在“森林法书”下载,另外在www.buddhanet.net 网站有阿姜查的开示集:) Wat Nong Pah Pong Tambon Non Peung, Ampher Warin Chamrab, Ubon Rachathani 34190 (距离Wat Pah Nanachat 约1公里) Website: www.watnongpahpong.org Abbot Langpor Liem 【Rayong】 Wat Mapchan (距曼谷4小时车程,在曼谷Ekkamai Bus Station坐车,离Ko Samet岛很近) Acariya Anan (据说是Anagami三果圣者,有超自然能力,据说…) 【Prachinburi】 Dhamma Kancana Vipassana Centre 泰国最大内观中心 Mooban Wang Kayai, Tambon Prangpley, Sangklaburi District Kanchanaburi Province, Thailand (离曼谷约1小时车程) Tel: +66 (0) 89 888 8302 Website: http://www.kancana.dhamma.org/ 【Chiengmai】 Dhamma Simanta Vipassana Centre 清迈内观中心 67/86, Paholyotin 69, Anusaowaree, Bangkhen, BKK, 10220 Tel: +66 (81)645 7896 (Contact: Mr. Vitcha Klinpratoom) Website: http://www.simanta.dhamma. HYPERLINK "http://www.simanta.dhamma.org/" org 缅甸及国内禅修中心信息 不同传承的中心推荐: > Mahashi Meditation Centre / Panditarama Sasana Yeiktha (身念住入门 - 干观体系) > 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心念住入门) > Pa-auk Tawya (Forest) Monastery(止观禅修) > U Ba Khin Meditation Centre / Vipassana Meditation Centre(受念住入门) *缅甸季节:干季约在10月-4月;雨季在4月-10月; *缅甸节日:阳历二月月圆日 Rice Pinapattha(米饭供养); Maha Dana(大供养) 阳历四月月圆日泼水节 阳历五月月圆日佛诞节 阳历七月月圆日次日至十月月圆日雨安居 >国内如何申请禅修签证? http://www.dhamma.org.cn/books/guangzhou_to_paauk_center.html 【Yangon】 Mahashi Medtitation Centre(马哈希禅修中心) No.16 Sasana Yeiktha Road, Bahan, Yangon, (Rangoon), 11201 www.mahasi.org (离机场约二十分钟车程,车费约5美金/ 4000 kyats) Panditarama Sasana Yeiktha(班迪达禅修中心) 80-A, Than Lwin Road, Shwe-gon-dine P.O., Bahan, Yangon (离机场约三十分钟车程;离马哈希禅修中心约五分钟车程) (机场至中心车费约6000 kyats;马哈希禅修中心至中心约 2000 kyats) 中心主要书籍:《就在今生》(In This Very Life)(觉悟之路有下载中文版) (一般外国禅修者都前往Bago的森林中心,但需要在仰光中心打好禅修基础) Website: www.panditarama.net Email: com2panditarama@gmail.com hsemaingon@gmail.com 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Forest Medition Centre(雪乌敏禅修中心) Aung Myay Thar Yar Street, Kon Tala Paung Village, Mingaladon Township Tel: +95-1 638170, +95-1-720-591 Website: www.sayadawutejaniya.org 现任禅师: Ashin Tejaniya (德加尼亚禅师) 中心主要书籍:《Dhamma Everywhere》、《别轻视烦恼》(Do Not Look Down on Defilements)、《正确的禅修心态》(Right Attitude)、《仅仅觉知是不够的》(Awareness Alone Is Not Enough) Chanmyay Sasana Yeiktha(恰密禅道中心) 55(A), Kabe Aye Pagoda Road, Mayangone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离机场约十五分钟车程) Tel: +95-1 661-479 Website: www.chanmyay.org 现任禅师:Janakabhivamsa Sayadaw(迦那卡西亚多) 森林道场: Chanmyay Yeiktha, 24 Pyay Road, Shan Su Village, Hmawbhi (离仰光约一小时车程) Tel: +95-1 620321 U Ba Khin Meditation Centre(乌巴钦老师教授内观十日课程) 31-A, Inyamyaing Road, Bah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Tel:(95)(1) 531-549 Website: http://www.ubakhin.com/ http://www.internationalmeditationcentre.org/ Kaba Aye Sun Lun Meditation Centre(孙伦大师禅修中心) 7th Mile, Thanlarwaddy Road, U Lun Maung Street, Mayangone, P.O., Yangon, Myanmar Tel / Fax : 95-1-660860 Website: www.sunlun-meditation.net www.sunlun.com 中心主要书籍:《宣隆大师传》 Dhamma Joti Vipassana Centre(葛印卡老师教授内观十日课程) Wingaba Yele Kyaung, Nga Htat Gyi Pagoda Road, Bahan, Yangon, Myanmar Tel: +95-1 241708, +95-1 253601 Website: www.joti.dhamma.org Email: goenka@mptmail.net.mm bandoola@mptmail.net.mm 【Bago】 Panditarama Forest Meditation Centre(班迪达-森林中心) (Hse Main Gon) Phyu Chaung Village, Kyant Tan, Bago Township, Bago Tel: +95-1 3331012 95300885 949450787 95302500 Website: www.panditarama.net Email: com2panditarama@gmail.com hsemaingon@gmail.com 【Mawlamyine】 Pa-auk Tawya (Forest) Monastery (帕奥禅林) Mawlamyine Township, Mon state, Myanmar (在仰光火车站后面能购买到去毛淡棉帕奥禅林。买票时记得直接告知去毛淡棉的帕奥禅林,有班车会路过禅林,并停在禅林门口。车票约8000 kyats,车程约10小时。回程车票可以让禅林的净人代买。) *(帕奥禅林办公室可以帮助办理签证续签,1年90美金,可无限续签) Email: paauktawya@myanmar.com.mm paauktawya@baganmail.net.mm *(若长期禅修,可以让亲人或朋友将邮件发至上面的邮箱,Sangha Office电脑室会帮助打印并放置食堂。托钵时在转角处可以查收。) *(禅林在上院的Sangha Office二楼设有图书馆,有许多中文书籍。) *(帕奥禅林可以短期出家,至少7天以上。到禅林办公室报名即可,到时U Komuda老师会通知出家时间和教授如何读出家的甘马文。在出家前,可邀请华人禅修者或出家人前来随喜。另外推荐玛欣德尊者所著的《沙马内拉学处》一书,里面有详细的出家流程和需要注意事项,禅林图书馆可借阅。) 现任禅师:Pa-auk Sayadaw 外国人办公室老师:U Komuda 外国人业处导师:U Revata、U Kovida 华人业处导师: U Mahinda 玛欣德尊者(中国,现常住云南西双版纳法乐禅修园) U Mangala 吉祥尊者(马来西亚,现常住尼泊尔雪山道场) 中心主要书籍:《清净道论》、《阿毗达摩》;帕奥禅师所著:《智慧之光》、《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显正法藏》、《从无明到证悟》、《正念之道》...;玛欣德尊者所著:《您认识佛教吗?》、《沙马内拉学处》、《比库巴帝摩卡》、《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止观法要》、《沙门果经(讲义)》、《阿毗达摩讲要》...(在觉悟之路网站都有下载) 【Mandalay】 Dhamma Mandala Vipassana Centre 曼德勒内观中心 Yay Tagun Hill, Near Yay Tagun Taung Golf Club Tel: +95-2 57655 (Contact with: Myo Thant) Website: www.mandala.dhamma.or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禅修中心】 云南西双版纳法乐禅修园 云南西双版纳勐罕镇曼听佛塔寺邮编:666108 电话:0691-2504604 网址:www.theravada.org.cn (报名禅修:点击“短期入住”) 邮箱:cinatheravada@gmail.com 业处导师:U Mahinda 玛欣德尊者(缅甸帕奥禅师弟子) 国内内观中心(福建、沈阳) 中文内观网:www.vipassana.org.cn 国际中文内观网: www.chinese.dhamma.org 华南内观中心邮箱:apply.ctneiguan@163.com 中心主要书籍:《内观》(中文版) 正念动中禅 报名禅修网站: http://www.zndzc.org/ 【南传上座部中文网(含有电子书籍及开示录音下载)】 *觉悟之路(大部分的南传中文书籍、中文开示、部分中文翻译的巴利三藏及字典等) 显密文库 佛陀的古道(www.buddha-spath.com) 中国上座部佛教网(www.theravada.org.cn) 中国南传佛教网(www.chinacfj.cn) 兜率天的发音(帕奥马来西亚吉祥尊者开示录音)(http://tusitainternational.n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详细上座部佛教禅修信息和地址下载】 《亚洲原始佛教道场指南》明法比丘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books/asia/guideofasia-with-map.pdf HYPERLINK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books/asia/guideofasia-with-map.pdf" 印度灵修地 (Backwater) Mother Amma, (Cuddapah) Mother Meera, (India) Bodhgaya, Baba, (Nepal) Lumbini, Kathmandu <修行地推荐> (Tiruvanamalai) Ramana Maharshi, (Puttaparthi) Sai baba ashram (Allahabad) 2013 Maha Kumbh Mela *(以下信息是根据迷女王《印度游学 汇报 关于vocs治理的情况汇报每日工作汇报下载教师国培汇报文档下载思想汇报Word下载qcc成果汇报ppt免费下载 》再加上Mother Meera Ashram, 内观三个中心推荐)   【Maharashtra】(Mumbai) (Igatpuri, Near Nasik)Dhamma Giri Vipassana Centre 内观 (最大内观中心) www.vri.dhamma.org (Lonavla, Near Pune) KAIVALYADHAMA自由自在瑜伽文化综合学院 www.kdham.com   (Pune) 奥修国际冥想村 www.osho.com (Nasik) Yoga vidya dham 瑜珈大学教师培训课程 www.yogapoint.com 【Kerala】 (Backwater, between Kollam and Alleppey) 拥抱阿妈静修中心 www.amritapuri.org 【Andhra Pradesh】(Hyderabad) (Cuddapah) (Moddhanpalle village) Mother Meera Ashram www.muttermeera.de (darshan_calendar) (Puttaparthi) Sai baba ashram 赛爸爸(主要)灵修中心(Prasanthi Nilayam Ashram) www.sathyasai.org (有学习Vibronics Healing 电磁波治疗(www.vibrionics.org) 【Tamil Nadu】(Chennai) (Chennai) Oneness 合一大学 (有SEVA义工) www.onenessuniversity.org (Chennai) 克里西纳穆提静修中心 www.kfionline.org (Pondicherry) Aurobindo ashram修行地 www.sriaurobindoashram.org (Tiruvanamalai) Ramana maharish 灵修中心 www.ramana-maharshi.org   (Trivandrum) Sivananda ashram 修行地 www.sivananda.org/ndam (Kodaikanal) Sai baba ashram 修行地 www.sathyasai.org 【Karnataka】(Bangalore) (Bangalore) Ravi shankar 生活艺术修行地 www.artofliving.org (Mysore) Astanga 瑜伽学校 www.ari.com 【Himachal Pradesh】 (Dharamsala) 藏传佛教冥想法体验课程 www.tushita.info (Dharamsala) 喜马拉雅Iyenga 瑜珈中心(一周体验课程) www.hiyogacentre.com (Dharamsala) Dhamma Sikhara Vipassana Centre 内观冥想法十日课程 www.sikhara.dhamma.org   【Uttarakhand】 (Reshikesh) Yoga Study Centre, Iyenga 瑜珈(两周强化课程) (Reshikesh) Sivananda ashram 灵修中心 www.divinelifesociety.org 【Bihar】 (Bodhgaya)(佛陀证悟地) Dhamma Bodhi Vipassana Centre 内观十日课程 Center full of Buddha Relics' energy www.bodhi.dhamma.org 【Kutch】 (Bada)(最美内观中心) Dhamma Sindu Vipassana Centre 内观十日课程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enter beside the sea www.sindhu.dhamma.org 【Uttar Pradesh】 (Allahabad, near Varanasi) 2013 Maha Kumbh Mela (January – February) www.kumbhamela.net 【Nepal】 (Lumbini)(佛陀诞生地) 缅甸内观中心15天闭关静修 www.panditarama-lumbini.info (Lumbini)(佛陀诞生地) Dhamma Janani Vipassana Centre 内观十日课程 www.janani.dhamma.org (Kathmandu)(尼泊尔首都) Dharmashringa Vipassana Centre 内观十日课程 One of the strictest center w HYPERLINK "http://www.shringa.dhamma.org/" ww.shringa.dhamma.org 法(Dhamma)在生活中的运用 —— 一些贴近生活的开示推荐(不仅限佛教) 亲爱的朋友: 最近工作如何?上次聊关于禅修方面的东西是否对你工作和生活上有切实的帮助? 这几天我又重温了一些书、禅修笔记、开示和讲座,看有哪些比较契合工作和生活上的,就一并分享给你,其中内容不多,也不局限于佛教。主要是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大学生活导论》课堂视频,讲孤独(独处)的重要性和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还有,就是马来西亚吉祥尊者的几个开示录音,讲如何跨越业(人生)的低潮期、如何加强承担力、学会观察因缘和依法(自然法则)如实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务。 通过这些录音和视频,再结合一些书可以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很相似和接近,甚至觉得只是相同的东西,不同的表述方式,一些容易接受,一些则比较晦涩,或因还未经实践无法体证实际含义和效果。就如,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大学生活导论》课堂视频是我在临毕业的时候,从人人网的转帖上看到,当时听完便为之一振,“啊!这才叫孤独嘛!这才叫真正的朋友嘛!”不过也就是亢奋了一阵,结果到时隔三年后的今天重新翻看时,发现压根连开头“循序渐进才能赢得时间,细水长流才能直达永恒。”这句话都没有记住,也更不用说“端其心,落其行”了。如今尝试了长途旅行,尝试了禅修之后,再次坐下细细听完这一小时四十二分钟的课,确实发现“自爱和自私不是一回事”,“孤独和寂寞也不是一回事”,同样也体悟到了独处之快感及读书读到投入时会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共鸣感,并发出同样的感叹,“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对方说的是你心里一直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就像这样的感受和认知的转变或加深,在经历这趟旅行和禅修之后还有很多。 这就不免反思自己以往的读书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发现很多时候确实都是“读了书。恩,觉得很棒。做吗?顶多三分钟热度,很难持之以恒。”自从接触到内观(Vipassana)禅修之后,对“智慧”有了新的概念,佛陀将智慧分成三种:闻慧(suta-maya panna)、思慧(cinta-maya panna)以及修慧(bhavana-maya panna)。闻慧,就是通过读书看报、听演讲等,从别人那里获取的知识;思慧,则是把这些“二手信息”予以考量和整合成自己的思路;而修慧,便是来自于个人对真理亲身的体验与领悟。在内观课程中提到,这种修证而来的智慧,可以改变内心的本质,继而改变个人的生命。在缅甸禅修期间,听到这样一则故事,一群科学家围绕着一个火堆讨论火是热的还是冷的,有的说“这个火焰是蓝色的,所以是冷的”,有的说“这个火焰放出光芒,有能量,所以是热的”,这时一个人从旁边路过,听见他们在讨论,想了想,便走进人堆,用手碰了下火,然后笑着离开了,也不解释,因为只有真正碰了才知道,再解释也是徒劳的,同时下次再遇到火就知道会对手有伤害,便不会再用手去触碰,这便是真理,如此简单。所以,读了再多的书和听闻再多的开示,不去运用,不去实践,这一切就变得徒劳。 为此,现在自己每次听完开示或看完书,尽量去回顾内容和省思: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并如何将这些运用到生活和禅修中?或还有些内容是帮助加深理解,像补充新燃料一样推动自己的实践,从而达到持之以恒。 就关于孤独的重要性,经历了大半年的禅修,没有电视、网络、人群的干扰,大部分时间浸淫在独处之中,即便是处于妄念丛生时,也好好把自己过往的经历重新审视了一番,如今回到现实中,重新回顾陈果老师的课堂视频时便有颇多的感触,陈果老师是这么讲的: “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非常少的,你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你的时间是由父母来支配,你也很认可;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跟哥们在一起的时候,你的时间是属于共同的;……退一万步说,我独居一个小屋,我晚上所有的课上完了,回到屋子里,这个时候我是孤独的吧?不,你会非常自然的打开电脑,开启你的MSN,在这一瞬间你会发现,你的时间是属于任何别人,但不属于你自己,它甚至属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且正因为我们不断需要与人 讲话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经济运行调度会讲话志愿服务队成立讲话校长高三动员讲话经济指标调度会讲话 ,不是与同学讲话,就是与室友讲话,不是与室友讲话,就是在MSN上讲话,正因为我们需要不断与别人讲话,我们很少有时间跟自己对话,正因为我们不停被人群包围着,你要知道常常出现的东西就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找一个什么远离喧嚣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人产生了疲劳。我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产生了严重的疲劳,以致于我们失去了儿童般纯真的好奇心。而且拥挤很多时候,它会带来喧闹。而喧闹了剥夺我们的宁静,剥夺了我们闲情。但是你要知道,人只有在宁静的状态当中,才能以闲情去欣赏他人之美,生活之美。…… 只有当你无须迫于无奈跟人对话的时候,你才能够恢复跟自己的对话;只有当你不需要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地跟自己打交道;但是人一旦跟自己对话的时候,人跟自己打交道的时候,这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一切 思想 教师资格思想品德鉴定表下载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论语教育思想学生思想教育讲话稿 的源头。你要知道人,他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智慧;人也是在自我批判,而不是批判他人的过程当中,展示了自己的勇气。所以自己何等重要?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唯一的人,但是我们往往对他很有疏忽。这就是孤独的重要性。……” 陈果老师的演讲,句句通透,字字珠玑,太难取舍,只好大段引用。在听完这些之后,不禁加固了自己对于日常生活中独处的需求。但至于如何去独处,独处的时候做什么,在演讲中并未过多涉及,其中倒是纠正了“孤独者是无趣的人”、“孤独者没有朋友”、“祷告只是宗教信仰”的看法,在纠正“无趣”时,说道: “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极其丰富的人。因为他不是迫于无奈而陷入寂寞,这是一种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方式。你想一想,一个人能保持孤独,一个人能在孤独的状态当中,始终自得其乐,这个人该是一个多大的矿藏,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乐趣,在不断地提供给自己生活新鲜的资源,还有比这样的人更加有趣的吗?……同时,一个甘于孤独的人,一个真正的孤独者,他一定非常热爱思想,因为你能够让一个人始终充满情趣,始终保持创意,他的源头只有一个,唯的一个,那就是思想。人是因为有了思想才成为人的。所以孤独者的快乐,是思想者的快乐。因为思想的宽广,所以他的快乐非常持久。” 之后便提到,读书(Reading)和冥想(Meditation)是孤独者通向思想自由,在冷寂之中寻找一个真正自我的渠道,并藉此纠正了“祷告(Prayer)”的认识: “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是没有祈祷和祷告的传统,我们认为那是种宗教的信仰,我也曾一度这么认为。我在和别人接触的当中,发现你未必要从一个宗教的角度去理解祷告。祷告,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虚空对话,自己在私下无人的时候,在面对一团黑魆魆,黑漆漆的夜晚的时候,你与自我对话,这种对话绝对是有很多好处的,因为这个是自行反观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时,你看到了你很多曾经忽略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你的性格塑造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自我在沉默当中的冥想。这种冥想就是自我与自我的对话。这是种无声的祷告。” 说到冥想,每个宗教或哲学都有自成体系的方式,所要到达的自我实现或自我了悟(Self-Realization)也有所不同。但不论结果如何,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的,像佛教的八圣道“正思维、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瑜伽八支(Raja Yoga)的“外制、内制、体式、呼吸控制、制感、专注、冥想、入定”。就是在落实禅修时,也有诸多前行准备,持戒清净、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实行警窹、具足念与正知、远离独处、舍离五盖等。虽然看似很多,但在寺院清净的环境中,很容易去实现这些准备或接近这些要求,从而亲自体证独处之快感。回到现实,这便变得难度甚高,就如常说的守戒,在家人守五戒的难度不亚于出家人在寺院守二百二十七戒,但是说到“难”就不见得不去做,不能做。 个人鄙见,不论祷告、冥想或禅修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无必要,首先还是要回到原点,先要对“独处”和“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如“通过独处可以帮助了解自己,从而清楚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生活的目标?工作目标是什么?’”或“通过独处可以帮助反思自己,从而改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再定夺“独处和认识自己是否是件值得去做且很有必要要做的事”,继而将这种理解和认识转化到意识层面,并由意识带动行为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意愿。毕竟,自我认识是通向自我成长和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成长是需要代价的,也就只有理解了才会去付出时间,付诸行动。 其次,从个人生活的外部环境着手,如金子由纪子倡导的《不持有的生活》,将生活中的日用品(衣服、书籍·CD·DVD、纪念品和趣味品、家具·家电、纸类)减持,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给自己,让自己身处简单,感到平静,从而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书中提到了详细的步骤和需要坚持的原则,很有实践价值。上次你也和我提了乔布斯的家没有家具,这也不难想到苹果能做成一种“必需品”。 再者,从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分配着手,你若把重心放在事业上,在一定时间内想有所建树,那对于所处行业的充电、社交等得花上一定的时间,但同时也要懂得舍弃,舍弃一些不必要的欲乐,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社交等。在南传佛教的《巴利三藏·经藏·长部》第三十一经《教诲新嘎喇经》中,佛陀对在家居士的生活做了开示,主要是二个方面:作为在家人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和应当处理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对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不适当时间游逛,出入娱乐场所,放纵的赌博,结交恶友,懒惰)及这些途径所带来相应的其他过患和如何分辨恶友、似友非友者、善友给到了最佳的指南(此篇经文可以在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中找到,下载链接放在邮件结尾)。其实,这些开示所提到的内容,也是属于“戒”的范畴,只是不像根本戒那样严格值守,需要自我约束和自律(Self-Discipline)。 提到自律,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心理学教授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过的路》中,第一个就提出的就是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其中包含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在保持平衡中,提到“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九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不肯放弃一时的快感,来换取转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回避放弃只有一个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那就是永远停在原地,不让双脚踏上旅途。……放弃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不断迈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 其实,上述二点,外部环境的改善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都是在“放弃”,放弃原本执着的东西,放弃原本欲乐的舒适,而且在这个放弃的初期过程中,必定会耗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历一番痛苦和挣扎。但仔细盘算下,对于日后的成长环境和自己目标的明觉,这些“忙”是否才是真的值得,就如扎西拉姆·多多在《喃喃》中写道,“静下来,才知道,平日里的忙,才是真正的懒。静下来才知道,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内心是如何的疏忽与冷漠——懒得观照内心的深刻希求与恐惧,懒得追问自己的疑惑与困顿,懒得呵护心地的柔软与苏醒。长久以来任其,任其随了外境去奔波驰求,任其在客尘里流浪易迁,这般的不闻不问,不思不量,竟也忍心!” 但不论何种“忙”,我觉得都有必要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和时间。通常,可以是在清晨起床后或夜晚入睡前稍坐片刻,也可以是在饭后茶间的散步,或平日的运动健身中,若有机会还是建议学习下禅修,若再有机会就将禅修融入生活中。在杰克·康菲尔德的《狂喜之后》中看到一则故事,“当一名学生向我的老师阿姜查抱怨说,他终日忙碌,根本没时间静坐,阿姜查大笑,‘那你忙得有时间呼吸吗?如果你修行的心意坚定,那么只须正念(Samma-Sati or Right Awareness)就好。这就是我们的法门: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或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只须如实地呼吸、觉察以及观照。’”在禅修中,觉知(Awareness)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大部分禅修入门都从“觉知呼吸”开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心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现象,另外,在葛印卡老师的《内观》中提到,“呼吸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面反射镜。当心境平和时,呼吸规律且温和。但是每当负面情绪由心中升起,无论是生气、憎恶、恐惧或激情,呼吸就会变得较粗重而急促。如此一来,呼吸提醒我们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我们能开始去面对这种状态。”待练习“觉知呼吸”后,心就会变得敏锐,也因此培养出觉知,进而利用这种觉知力开始修习“内观”,这时观照的对象,在内观课程中是选择“感受(Vedana or Sensation)”,同样“感受就像呼吸一样,会反映出当下的心理状况。任何一种心理状况——如想法、概念、想象、情绪、记忆、希望或恐惧——浮上意识表层,感受就会跟着生起。每个想法、情绪、内心的变化,身体上会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感受出现。因此,借着观察身体上的感受,我们也同时观察了自己的内心。”但仅仅觉知还是不够的,在内观课程中还有提到的就是平等心(Upekkha or Equanimity),即“不生起习性反映,只是冷静地检视感受,不起好恶之心,不带贪爱、嗔恨或执著。对每个感受,都不再产生新的习性反映,而是产生智慧与洞见:‘它是无常的,一定会生起灭去。’”这个听起来挺容易的,但在实际禅修中,相当困难。不过,佛陀说过:“无论是初学、在学、还是学成,都将从学习法(自然法则)中受益。(Dhamma, which is beneficial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end.)” 在马来西亚吉祥尊者的开示中,也讲了通过觉知感受和保持平等心,来跨越业的低潮期。 (下面会提到《如何度过业的低潮》和《如何观察因缘》的开示内容,我稍微整理了下,作了些删减和重新组织,若有错误,都是本人整理时遗漏或理解有误造成的。具体内容还得参照原本的开示。) 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生命符不符合法(巴利文 Dhamma or 梵文 Dharma),即自然界的规则,在众多规则中,特别要清楚二个,一是因果法则,即什么因带来什么果;另一个则是业(巴利文 Kamma or 梵文 Karma),即自己过去身口意所做的行为留下的能量,这个能量很大程度决定生命中会有怎样的遭遇。而且这个业,不管好与坏,将一直跟随着我们,待因缘成熟时,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即会出现业的低潮期,当身处业的低潮期时,往往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其次,知道组成一个人的成分是身和心(名色法,身是色法,心是名法),当人处于业的低潮期时,法会在这二个层面有所表现,在身方面,通常会表现出气血不调和,身体很辛苦,很容易累,提不起能量;在心方面,样样事情不顺,样样事情碰壁。当出现这两方面的问题时,就需要有所警觉,可能是业的低潮。 然后,先从身体方面去解决,身体是属于色法,色法是由业生色法、心生色法、食生色法、时节生色法四方面生成。当业处于低潮期时,业生色法就失效了,所以会出现气血不调和等情况,因此这时就要在其他三个方面下工夫,如心生色法,主要与心情等有关,为此不要想黑暗的事情,尽量让心保持平静、清明、慈悲,还有通过例常的运动,放松心态,调和气血;食生色,则主要与食物有关,这时要控制自己的贪欲,不要因为口味或贪吃,而影响身体健康;时节生色,主要是地火水风四种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中的火界产生,这主要与温度有关,通常调整所处环境或身体的温度,会有所帮助。这里,尊者也讲到,大部分人的心超越不了身,无论何时要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只有身体健康,心才会比较容易亮起来,强起来,继而更容易走出低潮期。 再者,就是从心方面去解决。说到心,第一点就是忍耐,当业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和事情都会干扰到我们,让我们感觉不顺,这时我们往往容易以憎恨心去回报,尤其是那些亲近我们的人,同时越辛苦越要做判断,越要做决策,一旦以这样的心去对待人,以这样的心去做事时,我们便是在苦中造苦因,这样的苦因不断地翻滚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恶业,结果很多问题就越拖越久。为此,在业低的时候,最好就是先不要动,安忍住,若能够忍,之后动起来才会更有力量。这种忍,最好是忍到无痕无迹,不留下内心的创伤。不过要做到这点,就要点智慧,要如实地看待真相,事情是如何就是如何,在倒霉的时候,有人骂我们,骂只是一个声音,不愉悦只是一个果报,过去就过去了,这时舍心(即平等心)要强,不要在意自己的感受,忍一忍就过了,无为,不起反应,过后再想:我能够做什么。 不过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平时养成一定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在经历业的低潮期时,平常很知道的东西,很知道的要领,在那一刻会很难提起来,想起来。这里尊者举例了每日“诵经”和“散播慈爱”的作用,如果每天有诵经和散播慈爱的习惯,每天都诵《散播慈爱经》并发愿“今天我要散播慈爱给全世界的众生,给今天所有我遇到的善缘和恶缘,我要以慈心对待所有的人”,当你下了这样的决心,每一天都这样发愿后再出门,就会形成惯性,这样不管业多么的低,你都会记得“我要这么做”,虽然不能念了就马上做到,但至少能做到天天提醒自己,在顺的时候看到法,在倒霉的时候也看到法,在善的人面前看到法,在恶的人面前也看到法。(这和前面陈果老师说的“祷告”一样,又纠正了“诵经只是种宗教的信仰”的观念。) 另外,尊者还提及几种善法,一种就是做“因缘想”,不要做“人我思维”:“他不对,我不对;他的成就,我的成就”,一旦生起嗔、恨、贪爱、嫉妒,生起骄傲心、自卑心,那我们就掉入非法,所以我们在因上想:帮助他人永远是对的,竞争、嫉妒永远是错的,搞“人我思维”永远是错的。为此,如果有人做得不好,我们帮他一把;如果有人做得更好,我们就赞叹他。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好也是因缘,不好也是因缘,如此做因缘想,慢慢就会接受生命里面的遭遇,对来去的东西比较坦然。而且既然都是因缘,那现在就要看有哪些因缘我能够投入,能够努力的,就在哪里下功夫,若没有适合的因缘,那我们就等待,在等待中积蓄能量。如果有因缘智慧的人,想多了,思考多了,观照了,那无我的智慧也就自然的升起,在因缘和合,因缘还灭之中,找不到一个有恒不变的自我,而这种无我的境界,不是理论的层次,理论只能达到某一个层次的理解,真的要突破无我的环节还是需要观照,需要体证。在一开始不是很清楚的知道无我是什么的时候,至少要清楚自己的自私心带给自己多少的痛苦,那就会慢慢放下自己的私心,那也会有无我的效果,我们能看到每放下一份私心,就多获得一份力量,这样心力就加强,恢复力就加强,随之承担力也就加强,因为一颗无我的心,空空阔阔的心,它就像虚空,想锤不锤不到,想伤害也伤不到。当业低潮来的那一刹那,记得做“无我思维”或“无私思维”时,这一刹那就会有很大的承担力。当承担到一定的时候,当忍或静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突破无为的阶段,而有所作为,给业低潮的时候的自己注入光明的能量,光明的因缘。 通常,这股光明的能量,来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需要跨过的是感受这关。当业在低潮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各种各样的苦受,甚至有时会有些人在我们业低潮的时候,排挤我们伤害我们,这时,就更需要用忍耐,用舍心(平等心)去对待自己所遭遇的感受,唯有跨过感受这关,“因缘想”、“无我思维”这样的善法才会升起,继而用慈悲心去对待自己,宽恕自己,也同时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起悲悯的心,因为那些人在造作自己的苦因,他们很可怜,我们要以爱止恨,而不是以恨止恨。当这样如理作意时,很多遭遇的苦难将转化为强有力的光明能量注入自己的生命中,培育出更大的承担力,更多的善法,更稳固的智慧,继而跨越业的低潮期的能力也就越强,从困境中跳出来也就越快。 最后,再分享下马来西亚吉祥尊者《如何观察因缘》的开示,开示中讲到的“通过观察因缘,了解自己承担力,依法如实地去做事”的行事原则特别值得学习和在生活、工作及未来教育子女中运用。 开示前吉祥尊者举了《本生经》中常用的例子,说的是佛陀还在菩萨道的时候,有一世投身为一个猴子,它在森林里看到一个迷路的猎人掉进了山谷中,身为猴子的菩萨见状就爬下山谷将猎人救出,当救出猎人后,猎人因为饥饿而恩将仇报,用石头去砸它,要把它当作食物,但身为菩萨的它没有嗔心,充满了慈悲心,结果在被砸伤后还用自己的血把迷路的猎人带出了森林,它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这个例子通常是讲慈悲心和忍辱精神,菩萨在受到伤害时,还能够以慈悲心待人,菩萨的慈悲既能包容别人的苦也能包容别人的恶(苦因)。而吉祥尊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细节,就是身为猴子的菩萨在救这个猎人之前,拿起身边的石头,掂量下自己的力量,看自己是否能够救起猎人,再决定救还是不救,通过这一点说明菩萨的智慧,凡事先查一查因缘。 为什么要先这样做?因为很多世间的痛苦,就是我们做事不对因缘,我们以为可以,其实它不可以;我们以为不可以,其实它可以。就父母教育子女的方面,父母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承担力,不通过引导,不观察因缘,就胡乱塞各种需求和压力给孩子,说“一定要考班上第一”,班上四十个人,只有一个第一,大家都要考第一,其他人三十九个怎么办,到头来父亲再问孩子“我叫你读书,是你的还是我的”,孩子说“你的”。所以,观察因缘有很多个层次,其中比较容易的就是看承担力,要知道一个人能否承担得起?就譬如看一个人扛东西的摸样,扛到很辛苦的时候,他会一直喘一直喘,走路摇摇摆摆不稳,那就是承担不起;如果你看他轻轻松松,即使是一百斤,他走起来也很轻巧,那就是承担得起;再如跟一个人去跑步,看他跑得很轻松,还可以和你讲话,那就是承担得起,要是他一直再喘一直再喘,那很容易知道他承担不起了,他到了一个极限,他要休息了。 而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压力往往来自于带着先入为主的执取的做事方式,“我一定要这样”,但从不去考虑“我承担得起吗?”若要从心理角度去看承担力,通常就看在得到的时候和失去的时候自己的心是怎么样的。当在走入一个因缘时,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心都葆有安然、自在、没有压力、不乱的话,就说明很有承担力。譬如,一个薪水一千块的人突然中了福利彩票,他马上心跳加剧,马上不知道要做什么,马上整个人就不一样了,那就是承担不起,很容易出问题,要是承担的起,他就会很安然。 再从领导领域去看,一个人若要承担得起领导的角色,那就要看他是否经得起一个领导所要面对的种种考验,如得与失、威胁、引诱等等,在得到名闻利养的时候,不失去自己的美德,在得到称赞或诽谤的时候,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动,不慌不忙,安然处之;再看,一个族群若要承担得起发展和扩大,那就要看他们是否能够和谐共处,能够承担得起意见的不同,在遇到意见的不同时,能够快速化解并达成共识,那就是承担得起,那就可以再继续发展扩大,若这个族群遇到一点事情,就乱糟糟的,那就最好不要向外发展,先做好自己现有的事情,等稳固了现有的族群以后,再向外发展。这里吉祥尊者也提到了自己管理道场的心得和自己教学生的心得,在道场发展初期,他观察因缘,“觉得因缘还不对,我们不要对外发展太多,我们要闭门,保守一点,因为我们还不能确定是否经得起考验”,大家要有一种好的共识、和谐,当真的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意见不同,想法不同,可是要懂得化解,懂得处理,那这个时候就是可以承受,就可以再发展点,要是更大点的时候,还能保持原有的和谐,团结,能够面对大家的不同,也能够化解得很好,处理得很好,那就可以再发展一点,这就是承担得起;同样,“当教一个学生时,看这个学生是否受得起法,就看给他一道指示,他有没有执行,他没有执行,那就不要去想下一道,还有看他有没有恭敬心,看他能够为法付出多少,要是他能付出的很有限,那承担力就肯定很有限”。 所以,在整个因缘,整个生命中很重要的就是“依法如实”,不仅法不可以乱,我们做事的原理要对,规则要对,我们要契合那个因缘。因缘不符合,我们硬要牵强,那就会出问题。很多人、很多族群他们乱起来,生命搞得一团糟,就是因为他们给自己承担不起的事,要自己承担不起的事。这样,他们就被自己所要的事压扁压垮。 禅修也是如此。很多人要涅槃,要道果,要跳出轮回,可是他们只要结果,他们没有问自己“我承担得起吗?”还没有问自己“我有没有好好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有没有好好地纠正自己的缺点?有没有在不断地增强自己法的力量?”如果没有法的力量,要法的结果,这个就很不真实。我们只有真正拿出法的因,才可以寻求法的结果。如果我们又没有专注、又没有定力、又没有好好地把妄念排除、又没有好好地对它完全感兴趣、又没有放下世俗的想法,我们又不能够放得下,又没有真正地带着清净心来修行,可是我们要得到初禅(一种程度的定力),那我们肯定有很多的挣扎和失望,因为我们要的是我们承担不起的事。 接着,尊者就说到,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我们的承担力,在身和心二方面都加强。这里尊者又举了一个他在教学方面的例子,当在教学生时,人数到了一定程度,自己跑来跑去就会很累,有时候去托钵回来后,头会有点晕,这时就要醒觉,就要知道不能再教更多了,再教更多的人就会自己的身心也搞到累,自己的工作会做不好,所以这时候就要停一下,学生人数也不能够再增长下去,除非是多一个助手,或者自己的力量又进一步的加强,若还要一味坚持,搞垮了自己这也不能帮到大家;还有提到在团体里面处理文化的差异,当他的一个学生做错了事情,他就让她忏悔,在南传的世界里,忏悔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就是“对不起”,然后公开学习,而在北传的世界里,忏悔和道歉不一样,忏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当他让自己的学生忏悔时,遭到学生的指责,那时的吉祥尊者不了解北传的文化,所以一头雾水,觉得自己承担不了,但之后他召来了其他北传的学生,然后和他们讨论这些问题时发现这是文化的问题,他学习了,便知道了,承担力也就增强了,就可以再接受更多的文化差异的学生。这里就再次提到“依法如实”,“依法”就是不讲派系,不讲分别,但一定要遵照自然法则,在受到威胁、受到引诱时,法不乱,那这个时候就承担得起,若看到一个人很有钱或很有权、威信,他就一句话,不管道理不道理,不管合理不合理,我们都要去做,那我们的法就乱了,我们就失去了自然,那我们就承担不起;“如实”就是坦诚地看待当下发生的一切,不被贪嗔所迷惑,没有得失心,正确看待因缘,承认自己的错,也包容他人的错,特别是一个族群,可能有想法不同、意见不同,当我们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难受,如果难受,那我们的承担力就有限了,一生起难受时候,我们就不能很如实了,若我们把一件事情就只看作是一件事情,也不是我得,也不是我失,因缘是如此,就是如此,我们会很认真,但心里却要很超然,如果我们能继续葆有这份超然,那我们就承担得起,也不在乎名利、也不在乎权力,其实就是因缘生因缘灭。 (这里倒是想插一下,我在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上看到的一段话,“我觉得,非政治意义上的自由的真谛不在于叛逆,而在于‘不在乎’。假如一个人既付出了一些努力,又不对任何实惠的回报抱有企图,那么他就会相对自由一些。他的长官会不那么好意思去约束他,在说话的时候他也可以少一点儿瞻前顾后。倘若他的努力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层面,以致创建了一个国家,而他又不贪恋权位,那么他就不仅得到了回种植园的自
本文档为【国际禅修中心信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92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8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6-14
浏览量: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