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11022(总第398期)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11022(总第398期)

举报
开通vip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11022(总第398期) 责编于丽丽 美编王璇 责校李铭 01版2011年10月22日 总第398期 逢周六出版www.bjnews.com.cn 阅 读 需 要 主 张 书评 Book review 周刊 春有尽,诗无涯 ——读格非《春尽江南》 我不知道格非在写这部《春尽江南》 时的心境是怎样的。我大概能想象,当格 非选定“春尽江南”这四个字,作为他这七 八年来断续完成的《人面桃花》三部曲的 终结篇篇目的时候,更具体地说,当他在 “春”和“江南”之间硬生生地嵌入一个 “尽”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半是寂寥、悲切, 甚至是无法排遣、沉...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11022(总第398期)
责编于丽丽 美编王璇 责校李铭 01版2011年10月22日 总第398期 逢周六出版www.bjnews.com.cn 阅 读 需 要 主 张 书评 Book review 周刊 春有尽,诗无涯 ——读格非《春尽江南》 我不知道格非在写这部《春尽江南》 时的心境是怎样的。我大概能想象,当格 非选定“春尽江南”这四个字,作为他这七 八年来断续完成的《人面桃花》三部曲的 终结篇篇目的时候,更具体地说,当他在 “春”和“江南”之间硬生生地嵌入一个 “尽”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半是寂寥、悲切, 甚至是无法排遣、沉重如山的绝望。有一 点可以肯定,《春尽江南》并非伤春之作; 而且,锋芒所指也绝不只是区区一个江 南,而是指向整个时代和世界。 格非即将结束整部小说写作之时,正 是主人公谭端午终于看完欧阳修《新五代 史》之际。谭端午读史过程中感觉最“触 目惊心”之一,便是那撰史者议论前的“呜 呼”二字。当格非在键盘上敲出“呜呼”二 字的时候,我相信,在他的心底一定也有 一声长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格非写 作《春尽江南》,恐怕就正是将它当作我们 这个时代的历史来对待的。可以说,一部 《春尽江南》,就是一部当代的“哀史”,虽 然故事时间只有一年,即使再往上追溯, 也不过近二十年,然而衰象并不因物质的 奢华,或曰极大的丰富而无从把握,只要 他有一颗真正诗人的心——敏感是其中 非常重要的一点。正如谭端午的妻子,一 个成功的律师所说,“这个社会什么都需 要,唯独不需要敏感。”我们也可以套用一 下,更极端一点说,一个真正的诗人什么 都不需要,唯独不能缺少敏感。 整个《春尽江南》,实质上的核心人物 乃是谭端午。小说以他为中心,向外延 展,涉及的人物不能算很多,可是铺展开, 就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浓缩版。而他自 己,则是上个世纪 80年代在上海求学并成 长起来的诗人,阴差阳错地回到故乡,最 终成了地方志办公室的一员。 而命运送给他的妻子庞家玉也曾经 是个诗歌爱好者,在他始乱终弃后,她改 掉了自己的名字。就在她准备结婚前的 某一天,命运将端午再次带到了她面前。 他们结婚了。然而,此时的妻子已经不再 是当初那个清纯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这 个时间应该是 1989年 3月 26日,那一天, 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正是这一 天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且来势凶 猛,如钱塘大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摧 枯拉朽。很快,她成了一名当地知名的律 师,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 从《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到眼 前的《春尽江南》,我看见格非写作的方向 正与历史相背而行。我理解格非的苦 衷。现实似乎没有给我们多少希望。不 跟时代作对,而又要自外于时代委实是艰 难的,也是痛苦的。诗在这时无疑给了我 们安慰。但诗只能拯救诗人和读诗者的 灵魂,却不能“改变世界”,但重要的是改 变世界。诚然,通过被诗拯救的灵魂一定 会改变这个世界。然而,庞家玉对端午最 尖刻的评语已经说了:“端午竭尽全力地 奋斗,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用的 人。一个失败的人。”(P13)端午当然可以 庄子的无用之用乃是大用为自己辩解、宽 慰乃至持守,可是,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 更迫切地需要更雄壮的诗。 □郭春林 新京报制图 / 师春雷 ■ 阅读心得 《春尽江南》是格非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通过 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 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 索,试图探讨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从写民国时期的《人面桃花》,到写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的《山河入梦》,再到《春尽江南》的这二十 年,他的三部曲,刻画出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人性。 至于这其中的变化,格非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人面桃花》里面有 很多的梦,《山河入梦》里面也有很多的梦,但是到 了《春尽江南》——梦就少了。”梦少了,是因为他发 现了这个时代的诡异性,而且他有很多话不吐不 快:关于时代,关于道德沦丧,关于失败,关于老实 人与天真的人。 C02-C03 关注 《春尽江南》 如今梦少了 《山河入梦》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月 C02 书评·关注 责编于丽丽 美编王璇 责校李铭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春尽江南》:爱和美正在逐渐消亡 他的“桃花源”三部曲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 《春尽江南》,得以在这十余 年间完成。 《春尽江南》的男主人 公端午,是一个八十年代的 著名诗人,九十年代初回到 家乡鹤浦,结婚,生子,在地 方志办公室里无聊度日,搞 搞婚外恋,偶尔不尴不尬地 出席诗歌聚会,妻子庞家玉 从崇拜诗人的少女蜕变成 雷厉风行的律师,从平头夫 妻,变成了有车有房的城市 中产阶级,渐入中年。 格非用平缓的语句,书 写夫妻二人及其周边一群人 近二十年的生活与内心,以 及时代的穷途末路,人性畸 变,知识分子的失败和尴尬, 爱人之间的疏离与背叛。 或许可以一言以蔽之: 爱和美正在逐渐消亡。你会 看到他在向各种文本致敬: 向诗人朋友致敬,向《日瓦戈 医生》致敬,向《包法利夫 人》致敬,向《红楼梦》致敬。 格非是一个有趣的 人。和他喜欢的音乐合拍, 他在小说结尾处饶有兴致 地,花了一个月时间,首次 写了一首诗,长长短短的六 十行,平心而论,还真写得 有那么点意思——排在书 的最后,像是电影的字幕。 少白头的教授格非,曾 经在 80年代令无数文学青 年推崇的所谓“先锋作家” 格非,制造迷离的梦境,最 终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商业的宠臣,他在幽雅的大 学里度过他的大部分时光, 甚至由于其通达的个性和 才能,官拜系主任,最后推 辞掉了。格非并不推崇成 功学。 他曾经在诸多场合谈 及“失败”:“文学就是失败 者的事业,失败是文学的前 提。过去,我们会赋予失败 者其他的价值,今天,失败 者是彻底的失败,被看做是 耻辱的标志。” 他说,“一个人勇于做 一个失败者是很了不起 的。这不是悲观,恰恰是 勇气。” 蓝旗营万圣书 园的咖啡馆,是格 非最喜欢的去处 之一。灯光昏暗, 众人默默,花白头 发的教授格非,态 度可亲,声音清 朗,就仿佛面前的 数名晚辈都是他的 学生:我的书,是写 给失败者看的。 格非系江苏丹 徒人氏,赴京十余 年,潜心教书,默 默写作。他外圆 内方,平心静气, 与学生亦师亦友, 倒也相安无事。 他推崇老庄,崇尚 “避世”,生活简 朴:抽软盒烟,不 常喝酒,穿衣只求 干净整齐,不事奢 侈。年近知天命, 背着一个黑色双肩 运动包,包里放着 一个水杯——和清 华的学生一样。 “购房的经历, 也很像一个人漫长 的一生:迎合、顺 从、犹豫、挣扎、抗 争、忧心忡忡、未 雨绸缪、凡事力求 完美,不管你怎么折 腾,到了最后,太 平间或殡仪馆的化 妆师,用不了几分 钟,就会把你轻易 打发掉……当然还 有爱情。 《人面桃花》里 面有很多的梦,《山 河入梦》里面也有 很多的梦,但是到 了《春尽江南》—— 梦就少了。” 《人面桃花》 春风文艺出版 社 2004年9月 《春尽江南》 上海文艺出版 社 2011年8月 “勇于做一个失败者是很了不起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 十年代也许是中国命运的 分水岭,很难说变得更好或 者更差,可能真的越来越富 裕,却也越发接近末世的动 物性狂欢。八十年代的思想启 蒙并未能完全替换 1949年 之后近三十年激发的残忍的 动物性,新世纪迅猛来临,拜 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大面积 降临,纸醉金迷,歌舞升平。 “我们现代社会倡导的 资本权力、商业化的社会规 则,以及享乐主义,拼命地 把人们塑造得简单化,把所 有人变成消费者,迫使他们 拼命地购买。”他是无奈的。 格非怀疑现代社会树 立起来的种种生活方式,这 些生活方式看似光彩夺目, 实则只会加速世界崩溃。 “购房的经历,也很像 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迎合、 顺从、犹豫、挣扎、抗争、忧 心忡忡、未雨绸缪、凡事力 求完美,不管你怎么折腾, 到了最后,太平间或殡仪馆 的化妆师,用不了几分钟, 就会把你轻易打发掉…… 当然还有爱情。” 他非常喜欢鲁迅。“我 们今天可能这个时代的诡 异性,超过‘五四’时期。” 物欲造成人的畸变。 真正的问题是不能被真正 谈及的。在格非看来,即便 是那些持有异见者,他们大 多数人的结伴抱团,排除异 己,和沾沾自喜的信息复制 狂轰滥炸,也都仍然是一样 的动物性狂欢。这也并非他 们本身的过失。生活在这个 国家的人一直在丧失感知 爱和美的权利。 “这个社会什么都需 要,唯独不需要敏感。”在 《春尽江南》里,格非借主人 公之口说。 “时代的诡异性超过五四” “《人面桃花》里面有很 多的梦,《山河入梦》里面也 有很多的梦,但是到了《春 尽江南》——梦就少了。” 这三部曲历时十四年, 他已经明显感到疲惫。“写 《春尽江南》,有时候非常痛 苦,情感刺激心脏,乱跳。” 他现在已经不愿意谈论乌 托邦,因为——“所有的老 板都在谈乌托邦。” “很多人跟我说,挣了 一大笔钱,要到云南建一个 乌托邦,其实是为自己安排 一个娱乐的私人会所,非常 恐怖! “非常恐怖!”他又强调 了一遍。忍不住要抽烟。 “很多人!特别是男 人!”格非说,“任何事情都 会做!一边批评这个时代, 一边又在放纵自己。” “ 我 认 识 黑 社 会 的 人”。格非神秘地说。“有一 天我正在打字,我的一个朋 友说,今天我要去见一个黑 社会,我就央求他带我去。” “作家要认识各种层次的 人。”格非如此顺理成章地 解释他的好奇心。“我发现, 他们有整套的规则,他们研 究规则,比我们很多的人要 正派,要有原则,要纯洁、要 勇敢得多。” 讲到了纯洁、善良这些 意境高远的词。“跟那些老 百姓打交道的时候,你发现 他们更善良,他们维持着这 个社会里道德的东西。而 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制造各 种规则,为了巧夺名目,他 们实际上又不断地破坏这 个社会规则”。 “还有没有乌托邦?” “可能存在于日常中的 一个个瞬间、灵感。” ——比如说? “比如说,我听了一段 美妙的曲子,写了几句好的 句子。再比如,在食堂排队 打饭,突然发现自己的餐卡 不能在这个食堂用,但饭已 经打好了。怎么办?这时 候一个女学生说,老师我来 帮你。我想了很久,到底要 不要把钱还给她?八块钱, 她会不会觉得很幼稚?最 后我也没有还她,而是我们 在食堂聊了一会天——之 后也没再见——你觉得这 样的事情其实挺好。” 格非喜欢读史,对晚明 的历史更是如痴如醉。“那 时比现在富裕,浮华、复杂、 豪华得多。今天的人已经 不可以想象了,那个时候的 人怎么生活的?歌妓的吟 唱、品茶,为了一点雪水,泉 水,会去筑院子、造庄园,无 数的游戏。” “晚明文化发达,同时 国破家亡,社会腐朽,同时 有一种苍凉混杂在一起,浮 靡肮脏,肮脏得有种美感。” 他在小说中安插了诸 多历史信息,诗词歌赋。而 他本身,似乎也更痴迷于跨 越大幅时间的叙事。从描 写民国时期的《人面桃花》, 到描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山河入梦》,再到描写 《春尽江南》的这二十年,他 的三部曲,刻画出了整整一 个世纪的人性。 他不打算去指责这个 喧嚣的,聒噪的时代,去指 责当权者,指责争名夺利的 人群。环境污染,金融风 暴,经济危机,出轨偷欢,爱 的消亡,是所有的人一起将 世界变成了这个样子,是全 人类的欲望使然。用经验 展现了现实中各种背叛,偷 欢、谎言和欺瞒之后,格非 意识到,即使是在苍凉的末 世,即使是犯下再大的过 错,仍然可以原谅和赎还, 这让笼罩着悲观主义的作 品多了些温暖色调。 “梦少了” 文 / 特约撰稿 吴虹飞 实习生 覃宪秋 书评·关注 C03 责编于丽丽 美编倪萍 责校赵琳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格非vs吴虹飞 如今做正常人不易 吴虹飞:三部小说结 尾,都涉及了死亡。陆秀 米的死,姚佩佩的死,还有 庞家玉。 格非:死亡其实是忌 讳,但也不得不面对。西方 有一句名言,我们其实在准 备死亡,在学习死亡。我觉 得中国也这样,死是生的一 部分。今天社会里面构成 最大反省力量的就是死 亡。如果死都不能让你反 省的话,你说还有什么? 很多人都说我是悲观 主义者。我觉得悲剧是人 生的底子,人总是要死,要 失败,在这个前提之下,我 们才会展开自己的生命和 情感。 吴虹飞:三部书里面, 对女性都非常同情。 格非:帕斯捷尔纳克 发现,很多好的诗人、作 家,身上都有女性化的特 点。后来我也发现,比如 说像卡夫卡,有很多女性 化的,柔软的东西,托尔斯 泰也是,眼里有很多女性 的成分。曹雪芹当然更 是。所以从文化、历史、现 实的角度,我更偏爱女性 化的东西。 吴虹飞:有没有觉得 中国现在最严重的是道德 沦陷? 格非:沦丧本身很可 怕,更可怕的是沦丧后而 不自知,还以为是一种 道德,甚至是社会内在 的机制希望你这么去发 展。这个社会跟人、跟 那些不好的东西,形成 了某种合力,形成共谋 了,比如我儿子会成为 什么样的人?很简单, 他每天看电视,听收音 机,所有的东西,都把我 儿子塑造成一个特定的 人,叫做非人。 这个社会每时每刻都 在塑造。社会需要扩大内 需、扩大消费,它需要卖东 西,需要你不断地去做这 样的事情,需要把你变成 一个简单的人,不假思索 去消费。 我觉得,今天作为一 个正常的人是很不容易 的,你是一个傻瓜,你被欺 骗了,你根本不能反省,没 有判断力,你能做正常的 人吗,你做不了。 我不反对声色。问题是“享乐”在 今天已经完全过度了,人已经被欲望控 制了,很多的东西是被消费刺激出来 的。所有人往上爬,想扒着中产阶级的 边缘不掉下去,耗尽了所有的精力。生 活累是为什么?因为想法太多、忧虑太 多、恐惧太多,如果你的心足够节制,外 物就不能惊扰你了。 小说作者呼唤的永远是那些跟他 有相同处境的,跟他有相同思想倾向的 那部分人。写作就是寻找这部分人。 有种意见,认为作家不应该引导读者, 作家应该保持中立,这个是现代主义以 来比较时髦的一种观点。现代主义在 叙事上保持中立,但其实从没放弃过引 导。我赞成本雅明说,凡写作必然对人 有所指教。 有没有觉得中国现在 最严重的是道德沦陷? 你在很多次访谈里提 到,让老实人活下去很重 要。我感觉,这个社会不大 允许老实人、诚实的人活得 好些。 □格非 假如注定了不再相遇 就让紫色的睡莲 封存在你波光潋滟的梦中 就当莫奈还未降生 席芬尼的庭院还为海水所覆盖 记忆中倒背如流的周敦颐 本无爱莲一说 就算在半夜里醒来,杯中鳞纹斑驳的蛇影 也不会让我惊心 唉,假如我们还要重逢 我希望在一面镜子里 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 烟霞褪尽的岁月,亮出时间的底牌 白蚁蛀空了莲心 喧嚣和厌倦,一浪高过一浪 我注视着镜中的自己 就像败局已定的将军检阅他溃散的部队 幸好,除了空旷的荒原 你也总是在场 每一个月圆之夜,我任意拨出一组号码 都能听见招隐寺的一声鹤唳 我说,亲爱的,你在吗? 在或者不在, 都像月光一样确凿无疑 这就足够了。仿佛 这天地仍如史前一般清新 事物尚未命名,横暴尚未染指 化石般的寂静 开放在秘密的水塘 呼吸的重量 与这个世界相等,不多也不少 睡莲(节选) 作家,幸福大街乐队主唱。著有《小龙房间 里的鱼》、《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等。 吴虹飞 ■ 诗选一首 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 《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最 近出版新小说《春尽江南》。 格非 好的东西都是女性化的 如今难做正常人 吴虹飞:你在很多次 访谈里提到,让老实人活 下去很重要。我感觉,这 个社会不大允许老实人、 诚实的人活得好些。 格非:从古希腊到文 艺复兴,文学作品里,出现 最多的不是老实人,而是 狡猾的人。到 18世纪以 后欧洲文学里出现了对诚 实的人、老实人的寻找, “老实人”的问题在全世界 范围内都是文学讨论的重 要问题。当年歌德、托尔 斯泰等都谈到这个主题: 诚实的人在这个社会上能 不能存在?如果一个社会 给予诚实的人很好的报 答,这个社会才是健康的。 在现实里,老实人没 有了,就会出现唐吉诃德 这样的老实人的极端,老 实到了愚昧的地步。所以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 他说一定要写一个全法国 最老实的人,就是包法利, 不懂爱情,勤勤恳恳给别 人治病,不说假话,一辈子 倒霉,他的老婆与人偷情, 被人玩弄,最后吃砒霜自 杀,包法利本人则靠在一 棵枣树上死了。在法国那 样一个资产阶级尔虞我诈 的社会里,他的对手是 谁?是爱玛这样喜欢幻想 的,天真的人,不知道这个 世界的真相。一个是老实 人,一个是天真的人,两个 人都会被吃掉的,这是社 会最不需要的两种人。 老实和天真不被需要 (上接C02版) 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C04 书评·儿童 责编曲飞 美编王璇 责校赵琳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宮西达也 播种爱与善良的种子 □书评人 柳漾 (儿童文学工作者) 其实这已是宮西第 三次来中国,每次他的 行程都排得满满,他则 笑称“喜欢被中国朋友 这样折磨着”。虽然已 经五十五岁,但是他看 上去还是很年轻,做讲 座的时候连讲带演,感 染力十足。让我印象深 刻的是,宮西达也一走 上演讲台,就用中文跟 大家打招呼,而且讲故 事的时候也会穿插中 文,其实他都是提前跟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请教,如何说“你们 好”、“我爱你们”、“你看 起来好像很好吃”、“妹 妹是个跟屁虫”……现 场的大人们都忽然变成 了小读者,跟着先生牙 牙学语。 宮西达也一边分享 他从事绘本创作与推广 的经历,一边和我们讲 读他的绘本故事,说起 先生的创作,我被他的 一句话深深打动:“我的 绘本创作都是有主题 的,可能是一种爱,可能 是一种体贴,也可能是 一种关心。社会上之所 以有犯罪,是因为他们 内心失去了爱和关怀。 无论是爱还是善良,都 是可以传染的,我就是 想通过我的绘本故事让 爱和善良传染给无数的 孩子们。” 用他的这句话来诠 释 他 的 创 作 恰 如 其 分。比如,在《你看起 来好像很好吃》里面, 霸王龙凶猛的外表下 其实包裹着一颗孤独 的心,他从未被人信任 过,从未被人关爱过, 在遇到小甲龙之后,小 甲龙对“爸爸”的无限 信任、真诚关爱和无比 骄傲,让霸王龙的“爱 的种子”发芽啦。读这 样的故事,体验爱与被 爱的快乐,人与人之间 交往的真谛,这正是先 生的意旨所在。在交 流中,我得知宮西达也 先生之所以选择霸王 龙这样的形象展开故 事,是因为他发现在现 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对 孩子传达一种错误的 观念:有权有势或者有 钱的人才是强人,就像 强壮的霸王龙。先生 想说的是,其实不然, 在这个社会,虽然金钱 很重要,但真正的强者 是内心充满爱与关怀, 这种力量能够感染其 他人,而不是吞噬他 人。就像宮西达也的 另外一本作品《我是霸 王龙》中,霸王龙的一 滴眼泪,让我们看到, 小翼龙的善良竟能使 粗暴的可怕的家伙深 深地感动,更让我们感 觉到,这种善良有着无 形又无限的力量。 向孩子们传递爱与 善良的种子,这些年,他 不仅仅用创作的绘本故 事去“传染”孩子们,更 是身体力行。在日本大 地震和海啸期间,他数 次深入灾区,为那里的 孩子们送去爱和关怀。 他给孩子们讲读他的绘 本,他看到孩子们笑 了。那一刻,他说他很 开心也很感动,因为他 的绘本可以带给那些孩 子快乐,让他们暂时忘 记郁结于心的灾难。在 演讲过程中,宮西达也 先生时时流露出对中国 的情感,并说还会来到 中国,继续和中国的大 小读者分享他的故事, 分享他的爱。虽然语言 不通,并不妨碍他感知 这些朋友们心底的爱与 善良。于是,他有感而 发,创作了一本感人至 深又不失儿童天真趣味 的作品——《我爱你》。 记得松居直先生在一 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一本好书能够改变人 的内心世界,对幼儿而 言也是一样。”宮西达 也的许多绘本就是松居 直先生所言的这种“好 书”,这种改变是一种潜 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 无声,甚至发现,他本 人就是一本值得我们 去读的“好书”。 而我也相信,这只 是他漫漫长路的其中 一站。 回到阅读的本元意义 ——为什么需要“新课外语文” 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 自从人类可以通过文字来 积累文化,传承文化之后, 阅读,就成为文化活动的最 基本的形态。 在学生时期,似乎教师 上课成为了学习文化的基 本形态,但其实,教师上课 应该只是对学生阅读进行 辅导,而不是代替学生的阅 读。阅读是不能被代替 的。然而现在,我们教育存 在的问题,恰恰是教师替代 了学生的阅读。 比如语文课,大量的时 间并不是学生自己的阅读, 而是老师对文章的分析,以 及基于这种分析的练习和 考核。现在语文课的毛 病,就是过度的分析;这种 过度的分析,是为了应付 考试,所以非常容易离开 了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而 着眼于所谓的“考点”,把 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歪曲了 文章的原意。 教师是自古以来就有 的。以前的教师是怎样的 呢?孔子就是教师,苏格拉 底就是教师。这些教师是 怎么授业育人的?他们是 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们 是引导学生去进行有意思 的阅读。 不说这些杰出的大师, 以前普通的教师,那些私塾 先生,最不济的,就是让学 生死记硬背。但是即便死 记硬背的阅读,也比现在这 样的分析课文强。孩子在 年幼时可能理解不了《诗 经》、《论语》,但是,他们熟 读了,背诵了,这些文化养 料储存在记忆中。等他们 长大了,能够理解了,这些 死记硬背的东西会反刍成 为营养。五四时期那些大 家,鲁迅也好,胡适也好, 都是经过私塾教育以后,就 出国留洋;年幼时背诵的中 国古代典籍,和他们成年以 后接受的西方教育相结合, 碰撞、比照,才有了他们的 学贯中西。 当然,我也不是赞成 现在的中文教育恢复私塾 方式。我希望学生能对阅 读的文章有所理解,能体 会到所读文章之美、之好, 从而热爱阅读,亲近古今 中外那么多好书好文章, 成为尊重文化的人,成为 有文化的人。 所以,我以为,语文老 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 对阅读产生兴趣,继而让学 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体会好 书好文章的魅力所在,帮助 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 读的习惯伴随人的一生。 这就是语文课在完成文字 扫盲任务以后最重要的,甚 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任务。 现在回到这篇文章的 本意。为什么需要《新课外 语文》,我们为什么要编一 套《新课外语文》?就是为 了和学校的语文课本区别 开来,让阅读这套书的读者 了解,这些文章,是很多人 推荐的好文章,值得读一 读。但是,仅仅是读,是欣 赏,是享受,不用分析,不 用做练习,更不用考试。这 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 读从来不是为了考试。 自然,我不是说,好文 章不能分析。任何文章都 是可以分析的,出于不同的 目的可以做不同的分析。 但是,面对学生的分析,应 该主要是鉴赏,是谈一得 之见,是引导。如果学生 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读 出新的不同的意思来,那 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一本 书,一篇文章的意义,绝对 不是只有固定的一个标准 答案。哪怕文章的作者, 他所表达的,也未必一定 就是文章的唯一的意思 ——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赵长天 从《你看起来好像很 好吃》和《我是霸王龙》开 始,宮西达也渐渐被大陆 的大小读者熟识、喜爱并 且痴迷。无论爸爸妈妈, 还是小孩,只要说到宮西 达也的作品,都会流露出 阅读的愉悦,还有读后的 余味。都说文如其人,国 庆假期第一次与宮西达 也近距离接触,我发现, 他正是那样,人如其书, 单纯,幽默,智慧并且让 你看到无限的爱与善良。 《新课外语文》 (第一至第三辑) 作者:赵长天 主编 版本: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 2011年08月版 定价:20.00元/本 《我是霸王龙》 作者:宫西达也 版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宫西达也在现场与 读者互动。 图片为主办方提供 书评·社科 C05 责编张晓波 美编王璇 责校何燕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书评人 肖春平 中国历史上,民族冲 突与融合,不断发生。以今 人立场,这些在华夏大地上 先后兴起、强大,又衰弱、消 失和分化的古老民族,同样 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占据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可惜 的是,我们的正史写作,长 期缺少这另一半历史。 相较正经的研究,《另一 半中国史》作者高洪雷的写 作目的,不过是“勾勒各民族 成长、成熟、定型的不朽雕 像”。但《另一半中国史》从 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披 沙拣金,厘清中国历史上卓 有影响的 19类民族的兴衰 荣辱,为生活于当下中国的 55个少数民族正本清源,这 仍有贡献。 《另一半中国史》算不上 是本严肃的史学著作。也许 是看到近年通俗历史读物大 行于世,作者顺应潮流以戏 说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这 “另一半的”中国历史,使得 四十来万字的鸿篇巨制读起 来轻松流畅。 何谓戏说?在我看来, 有两种简单的模式。 两种戏说历史模式 一、诉诸情感的浪漫叙事 历史的浪漫叙事对历史 事件的真伪性并不作严格鉴 别,而是带有强烈的感情来 讲述。 绝大多数民族都是在神 话传说中追述本民族的起 源,汉族的盘古女娲是如此, 其他少数民族亦复如是,《另 一半中国史》将这些浪漫传 说一一收录其中。 譬如契丹的“白马青牛” 起源传说:据说,很久以前, 有一位骑着白马的英俊少年 沿着土河向东行走,走到一 座名叫木叶的山上时,他遇到 一位坐在青牛上的美丽少 女。少男少女一见钟情,就在 青山绿水间结为夫妻,并繁衍 出了契丹民族。时至今日,专 家在云南一个有着十多万人 口的自称是“本人”的民族中, 仍发现了完整的青牛白马图, 并以此作为“本人”就是契丹 后裔的有力证据之一。 作者解释到,“千万不要 去考证各个民族远古传说的 真实性,那绝对是一件费力 不讨好的差使。因为每一个 民族,都希望有一个浪漫而 神奇的开始。” 对于民族的英雄人物, 作者毫不吝啬溢美之辞,如 匈奴有莫顿单于,柔然有社 伦,突厥有木杆可汗,契丹 是阿保机,女真是完颜阿骨 打,蒙古是铁木真,党项是 李元昊;而对于民族的败家 主奴,则是又哀其不幸、怒 其不争,鲜卑慕容氏先后建 立起前燕、后燕、西燕、南 燕,在短时间内又相继因慕 容家族的不善经营而覆灭, 令人扼腕。 二、标新立异的现代言说 将一个时代的人与事置 入另一时代,进行类比,标新 立异,娱乐读者。这种手段, 在通俗历史写作中,近乎模 式化。本书作者自然也不忘 拿历史来娱乐一下读者。 如作者在评价被偈人侯 景废黜的梁简文帝萧纲遭遇 之时,觉得萧纲“像一个剧 务,送来一个人头道具、说了 一句台词就下台了。”南燕帝 王慕容超对音乐如痴如狂, 其组建的宫廷乐队誉满天 下,以至于被后秦强行索要 走;为招募新的乐队却不慎 得罪东晋,而遭致灭国之灾; 亡国之君处斩之时,问的仍 是“为什么听不到音乐伴 奏”。松赞干布派大臣往大 唐求亲,婚使在长安过五关 斩六将才迎娶文成公主成 功,其过程演绎出像是脑筋 急转弯测验的“唐太宗六难 求婚使禄东赞”故事。 作者在不经意间尚发现 历史上的一处巧合:先后被 冤杀的岳飞、于玠、于谦、袁 崇焕,这四位忠臣姓氏元音 字母都是“y”。 重要的是不能漏说 既是戏说,则读者不必 太纠缠于本书的“硬伤”。毕 竟,《另一半中国史》重在抛 砖引玉,作为一本普及并不 为人熟知的少数民族历史的 轻松读物绰绰有余。它几无 遗漏地记下了中国历史上出 现的重要的少数民族人物与 重大事件,诸多与少数民族 有关成语典故、习俗器物也 还原至历史中解说。作者甚 至信马由缰,所叙述的历史 不局限于这些民族在中国国 境之内的活动,而是沿着他 们的足迹,将视野扩大至整个 欧亚大陆,勾连起东西方延绵 不绝的交流史。某种程度而 言,它不仅是半部中国史,也是 半部欧亚史、半部世界史。 以往历史给我们的观感 是中心明确、边缘模糊,一旦 涉及少数民族,则以“内华 夏、外诸夷”来分而视之。但 正像作者高洪雷所说:“如今 的中国疆土由汉族的汉朝开 创,由鲜卑和汉人联姻的唐 朝所发展,由蒙古的元朝所 扩大,由满洲的清朝所定 型。”如果仅以现代的民族、 领土、主权等概念来讨论中 国形成史,就会发现过去“一 种历史”或以“汉族中国”为 中心的“中国”论述面临着诸 多无法解释的难题。 拉铁摩尔在其代表作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将 长城南北的两种文明方式看 作是一个整体,他发现草原上 部落分裂与统一的循环与中 原王朝统一与崩溃的循环,虽 然是呈现不同形式,但二者又 如齿轮般相互牵动,二者结合 方是一个健康的有机体。如 此,我们岂可只说这“一半” 而把“另一半”遗忘呢? 我更认为,建立起“以王 朝兴衰为主线、以民族迁徙 为辅线”的综合史观,是中国 历史得以接着讲下去的关 键。故而,历史戏说又何妨, 重要的是不能漏说。 历史能戏说,但不能漏说 大凡读过一点《二十四史》的,往往会发现正史关注的始终 是“中原”或曰“中土”王朝,偶尔才兼及周边“四裔”。除元、清两 朝外,“四裔”也多扮演着不光彩的配角。由此,尽管《二十四史》 是以正统王朝为中心叙述的史学代表,但它们也只写出“一半的 中国史”;而由少数民族唱主角的历史著作则算得上是“另一半 的中国史”,惟有二者等量齐观,中国的历史方才是完整的。这 也是高洪雷写作《另一半中国史》的立意之所在。 狐裘下的 保守主义刺猬 □书评人 周绍纲 他乡遇故知,有意外 的欣喜。新书读旧章,恐 难言欢。丁耘新作《儒家 与启蒙》却是一个例外,该 书由十余篇文章组成,集 腋成裘。“粹白之裘,盖非 一狐之皮”,其中有对启蒙 的反思和对新儒家的观 照,及关于古今—中西问 题的哲学会通。三编的狐 皮下,包裹的,是保守主义 刺猬。 本书开篇,丁耘论启 蒙终结与当前中国思想的 出路。喝“狼奶”长大的丁 耘毫不犹豫地宣告启蒙终 结了。在其看来,自上世 纪 90年代市场经济巨浪 的冲击后,八十年代的人 文价值,毫无抵抗力,启蒙 话语,已然一败涂地。 价值虚无,何以安 身?丁耘将改革开放以来 的三十年划分成两个时 代:康德式的启蒙时代和 斯特劳斯式的保守主义时 代。两个时代的变更,意 味知识方向与内在逻辑的 变化:政治上趋于保守,文 化上回归传统。 无论丁耘这个划分对 与错,实际上提示了一部 分学院派知识分子的价值 诉求,不再跟着西方人之 后人云亦云了,鹦鹉学舌, 再流畅,也是二道贩子。 要讲中国,讲传统,讲古典 文化。只有这么讲,才能 讲出点新意来。 这个新意是什么,就 是古今—中西之争的大题 目。古,为儒学;今,为现 代学问。中,为中国,西, 为西方。简单说,这个题 目的意思,是中西冲突就 是古今冲突,也就是儒与 反儒的冲突。 改革三十年来的中国 知识界,是不是遭遇了这 个大问题?这个不好作判 断,但就学术本身来说,从 浮泛的表面进入到中国文 化的深层次内容,确实是 一种进步。 所以,也就好理解丁 耘要借“通三统”这个题 目来发挥出一章了。所 谓“通三统”,就是通儒家 文化的道统、社会主义的 政统与改革的新传统。 当然,人文知识分子,天 然关心的,就是道统问 题,也就是“现代中国”的 合法性论述。 所以,搞哲学的丁耘, 自然有了本书的第三编: 哲学会通与古今—中西问 题。丁耘通过对希腊经典 的解读、中西哲学的对照, 以西辅中,以古护今。如 对海德格尔的“是”与国学 的“易”对照解读,彰显中 华文明的天地化育之境。 不过,我仍有疑问,复兴先 秦经典,须掌握经典阐释 的自主性,用形而上的框 架研究柏拉图是应有之 义,而用斯特劳斯的模式 来阐释先秦经典,会不会 是另一种方式的“鹦鹉学 舌”? 最后,回过头来看第 一编的另外一个论题,现 代知识分子何去何从的问 题。丁耘论证了精英政治 的晚近传统及其正当性。 这个逻辑,也是与前面相 呼应的。搞文化,搞三皇 五帝先秦两汉,自然不是 普通人的事情,这差事,天 然地交给了精英们(哲 人)。由“有文化”推导至 “有政治经验”,再实现贤 人的政治,这正是儒家的 政治逻辑。 即便,古典主义的文 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可 以成为一种对抗启蒙的 力量。还有些问题亟待 厘清:一是启蒙的合法 性真的消失了吗?三是 文化民族主义国家如何 获得多民族共和的道 统?这些是保守主义者 乃至国家主义者必须面 对的问题。 《另一半中国史》 作者:高洪雷 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定价:49.80元 《儒家与启蒙》 作者:丁耘 出版:三联出版社 2011年9月版 定价:29.80元 C06 书评·商业 责编张晓波 美编王璇 责校赵琳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探寻“金砖”巴西 的成长轨迹 执迷于自由市场之美 □书评人 谌毅兵 世人知道巴西的足球、 桑巴舞、狂欢节,知道巴西 国土的广袤,知道亚马逊丛 林,但对巴西的其他则了解 不多。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 债务危机而一度经济停滞 的拉美国家中,巴西却因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 机而一跃成为“金砖四国” 之一。巴西因而焕发出足 球之外的光芒和新兴气象, 向世界展示出大国的姿态, 引起世界的瞩目。 巴西何以在国际金融 危急中脱颖而出成为“金 砖”国家,《赤道之南:巴西 的新兴与光芒》这本书,多 少说明了一些问题。 整个 20世纪下半叶, 巴西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最大、交往最频繁的 客户之一,这成为巴西当 时举国沮丧的一个根源。 每当危机失控,巴西利亚 当局最后都会和 IMF谈判 并达成一个紧缩性的应急 协议。这类协议规定巴西 必须压缩开支、放缓增长、 限制就业和抑制投资,以 获准利用 IMF的最高信贷 额度,使巴西经济得以为 继。较近的一个案例发生 在 1998年年末和 1999年年 初,针对巴西货币雷亚尔 的抛兑潮迫使巴西不得不 向 IMF和世界其他放贷机 构求助,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提供——就 当时而言——历史上最大 的金融救援一揽子资金, 贷款和抵押的总金额超过 415亿美元。 与过去截然相反的是, 如今巴西是 IMF的债权国 之一,而非债务国。这种转 变的标志是 2009年巴西购 买了 IMF正在发行的 100 亿美元的债券。 IMF发行 这些债券的目的旨在帮助 发展中国家应对巴西过去 也曾有过的那些问题。此 外,由于外贸盈余的不断增 加,巴西的外汇储备现已超 过 2500亿美元。这部分资 金大部分是以持有美国国 库券债券的形式保存着,从 而使巴西,这个历史上大部 分时期都是派代表赴华盛 顿谦恭地请求财政援助的 国家,如今是美国的第四大 债权国。 “难道你们不认为巴西 借钱给 IMF 很时髦吗?” 2009年 4月,巴西总统卢拉 欣喜地向记者们这样问。 卢拉满心自豪,甚至可能还 有少许狂妄,回忆起近 20 年前的事情。当时,他还是 一位劳工领袖,多次领导了 呼吁将 IMF赶出巴西的游 行示威。接着,他又说,他 乐于有机会“作为一名借几 个雷亚尔给 IMF的总统而 被载入史册”。 这种翻天覆地的转变 是如何发生的?在很大程 度上,这应归功于 16年来 日益深化的市场友好型政 策,即强调财政纪律,重视 对外开放经济,以增强巴西 的竞争力。 奉行社会民主主义的 卡多佐自 1994 年执政以 后,便将推进市场化作为 政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核心,而卢拉 尽管对菲德尔·卡斯特罗 崇拜有加,并一再承诺要 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决裂”,但 2002年当选之 后,他却延续并扩大了卡 多佐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崛 起必定有着内在的动因,比 如自然资源、文化背景、政 治体制、经济体制、民族和 国家历史等等。巴西的天 然禀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着,只要找到合适的发展路 径,巴西迟早会成为世界舞 台的主角之一。 □书评人 叶雷 《逃向期货》一书是 “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 拉梅德的自传,它一方面 讲述梅拉梅德如何从一名 在战争中逃亡的犹太小男 孩,传奇地成长为芝加哥 商业交易所领军人物;另 一方面则讲述了全球期货 市场如何从商品期货迈向 金融期货的革命时代。 在书的译者陈晗看 来,利奥·梅拉梅德是一位 “胆识过人、富于雄辩、作 风强悍、面容慈祥的犹太 老爷子”,《逃向期货》则是 一本所有准备了解金融期 货和金融创新的人,必须 阅读的经典之作。 利奥·梅拉梅德的期 货之路,确实是“逃”上去 的。出生在波兰犹太家 庭的利奥·梅拉梅德在二 战战火中随父母辗转欧 洲大陆,最后移居美国。 家人和朋友,包括梅拉梅 德自己,都为自己的未来 选择了法律这一职业。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梅拉梅德闯进了芝加哥 商品交易所,就是一刹那 的见识,彻底改变了梅拉 梅德的志向,从一名律师 逃向了期货。 1965年,他开始了全 职的期货交易员生活。从 交易员到当选为CME(芝 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理事 兼理事会秘书,到被选为 CME理事长,到创立全新 的 IMM(国际货币市场), 到 CME集团终身名誉主 席,创办并担任 8年美国期 货协会(NFA)会长,现为终 身顾问。对于期货,一路 走来,利奥·梅拉梅德“执 迷不悔”。对于期货的未 来,梅拉梅德一样执着: “这个行业总是会有人加 入,有人离开,可是载着我 们希望的船始终会继续前 行。” “期货带给经济以自 由”,这是利奥·梅拉梅德 在《逃向期货》一书中,以 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充分表 达了对“自由市场之美”的 崇敬和珍视。在梅拉梅德 看来,一个成功的期货市 场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 是期货法规和规定应该本 着对所有市场参与者负责 的宗旨制定,对所有市场 参与者平等;二是市场流 动性大,效率高,价格因素 不受制于少数机构,而是 由市场决定;三是透明的 市场,只有在透明的市场 中,期货产品的发展才会 相对成熟和稳定,才会给 世界、投资者带来公平交 易、透明价格。正因为如 此,梅拉梅德非常反感将 期货市场与“定价权”联 系在一起的说法,他认为 期货合约价格是由市场决 定的,特别是由市场买价 和卖价、交易量等因素决 定的,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和某一个交易所所能决定 的。 与股票市场、债券市 场、外汇市场这些传统金 融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在 我国还是一个少数人玩的 游戏。但是,国务院已经 确定期货市场要“建立以 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 制。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 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 产品”。另一方面,对成熟 金融市场来说,期货交易 对于企业是有效的风险控 制工具,根据不同企业背 景、需求以及投资规模,其 期货投资形式也会有所差 别,具体就反映在投资组 合的设计中以及产品的选 择上。也就是说,期货离 我们并不遥远,读读《逃向 期货》,是大有裨益的。 《赤道之南:巴西的新兴与光芒》 作者:(美)罗伟林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1年8月版 定价:39.00元 《逃向期货》 作者:(美)利奥·梅拉梅德 版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 定价:58.00元 书评·艺术 C07 责编邓玲玲 美编王璇 责校何燕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慢本身 并不是过错 □书评人 方一舟 我喜欢叫春的人,比如 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 比如作家张大春,但无奈叫 的人太少,就爱屋及乌的喜 欢朱赢椿。非常钟意他设计 的两本书《不裁》和《不哭》, 使我一度猜测他设计的下一 本书会不会叫《不孕》或《不 育》。带着这美好的盼望期 待多时,盼到的就是这本《蜗 牛慢吞吞》。 又是周宗伟和朱赢椿合 作,他们在 2007年甩出的 《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德国委员会评为 2008年 度“最美图书特别奖”,当年 我拿着这本书,总觉得那些 蚂蚁会爬到手上。这本书还 算好,就一只小蜗牛粘在封 面,身后拖着长长的体液。 据说此蜗牛是朱赢椿饲养多 年的宠物,其实我也有爱心 泛滥的时候,平日里日理万 机,仙人掌都养不活,最多养 养小强,回家跟妈住后,这仅 有的爱心也被无情禁止,否 则我可以写本《蟑螂就不慢 吞吞》与之叫板。 记得一哥们家的老爹养 了只大乌龟,每天最喜欢做 的事,就是往龟头上拴根绳 子四处转悠,让广大遛猫遛 狗的同志无地自容。不知道 朱赢椿在家有没有试过遛蜗 牛,不过我认为养龟比养蜗 牛好。一次性解决了几代人 的宠物问题。据说宠物和主 人在一块久了,性格也会和 主人差不多。朱赢椿的这只 蜗牛就非常的有境界,若换 成我养,估计每天都要胡吃 海喝,伸着脖子窥探母蜗牛 的壳下春光。作为听美好神 话故事长大的一代人,幼年 时养宠物都有种执拗的想 象,看完《新白娘子传奇》, 再瞅鳝鱼或黄鳝,总会认为 那是无数个赵雅芝在挣扎; 看完海螺姑娘,就再不吃贝 类海产品…… 这本书说白了也是朱赢 椿与周宗伟的意淫,把蜗牛 拟人化,经历我们曾经历的 以及将经历的。也许蜗牛的 身上有些特质与朱赢椿相 同,或者是他需要。但更是 借蜗牛讲了关于人的故事, 他把人卑微到无限弱小,不 构成威胁,难以自保。很强 的代入感让你读一个蜗牛的 故事,又会让你错觉原来自 己是只蜗牛活在人的社会 中。故事很简单,简单地说 就是一只蜗牛不停地怀疑自 己,到最后悟出生活的真 谛。不能透太多,它本身就 没太多字,废话稍微多点,字 数就超过原著。但周宗伟的 文字很简练,寥寥数语,直指 人心。 一开始你会不停地怀 疑,怀疑自己是错的,就像蜗 牛一定要学“快”来摆脱 “慢”。跟着对自己感到嫌 弃,认为“慢本身并不是过 错,错的是因为缓慢而滋生 的懦弱性格”(书中语),要 强势,而强势本身,则是害 怕。香港回归之前,刘伟强的 《古惑仔》大行其道,反映了香 港人在面临大变化的格局中, 内心的不安和躁动。遥想高 中当年,成绩好不值得炫耀, 在外面认识多少人,能打架才 是重要。我记得第一次打架 是何等的疯狂,忘记挥拳头, 直接把人家的衣服撕裂,事后 哥们笑我是暴露本性的打法, 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是多么 的害怕,短短的几分钟耗尽了 所有力气,我不觉得强大,只 感到强大的恐惧。因为恐惧 而用尽全力,因为力竭而被恐 惧吞噬。就如跟蝉蜕打斗的 蜗牛,打完才明白“一切都是 自己在伤害自己,我们常常是 自己给自己树敌。”(书中语) 就像多年后,我开始能理解 那时的我们,推崇的不是暴 力,而是在努力的证明自己。 接着会有朋友,会拉帮 结派。也许都只是胆小懦弱 的人,但他们的存在像一堵 厚墙给你的安全,让你踏实、 安定。可朋友会有失去的那 天,正如爱人总有离开的那 天,子女总有送你走的那 天。似乎最后你拥有的一切 都抓不住,我们一个人来,一 个人回去。巨大的孤独感还 没解决,关于生命更大的命 题“无常”就接踵而来。 为“理解” 而战斗的村上隆 □书评人 Z.W 英国《泰晤士报》曾就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 200位 艺术家做过调查,毕加索排 名第一,塞尚第二,中国艺 术家无一入选,而日本有四 位。有人认为是中国艺术 家的创造力不如日本艺术 家,也有人说是中国的艺术 市场和艺术氛围不如日本 好,还有人将之归结到教育、 文化体制、文化融合等等因 素上。有很重要的一点却 被国人所忽视——理解。 这里的理解分为两个部 分,一是用某种艺术形式创 作自己的作品,二是找到某 种概念与语言让观众明白。 日本艺术家大多善于 总结和著述,上榜的四位日 本艺术家,除了野口勇之 外,其他三位艺术家著述颇 丰,但最懂得文字与语言影 响力的还数村上隆。 2006年村上隆出版了 《艺术创业论》,该书的出版 意义并不亚于他 2000年提 出“超扁平”理念。如果说 村上隆利用“超扁平”将日本 流行文化和次文化直接拉入 所谓高级艺术(high art)的 范畴,而《艺术创业论》则让 他成为了日本乃至整个世 界后现代风格艺术中的教 父级人物。该书以其自身 为蓝本,阐述了他如何找到 合适的语言,掌握了当今艺 术界的市场规律获得成 功。“如果没有足以让人拿 钱下注的故事(作品理念), 艺术作品就卖不出去。就 会被主流的西方艺术界排 斥于门外。”他号召艺术家 们要用世界艺术界的语言 来阐释作品,抛出自己作品 的理念并将其成形。他鄙 视那些等待机会的艺术家, 鼓励“推销”,“不推销的话, 东西是卖不出去的,光是等 待,状况也不会改变。” 2010年《艺术创业论》 的“续集”《艺术战斗论》出 版,村上隆在此书收敛了那 股传销大师式的煽动和口 号激励,更多地归回到了艺 术和艺术创作上。从梳理 艺术的现状与历史,到什么 才是能接受历史验证的艺 术,再到实践中如何艺术创 作,实战中如何进行艺术运 作,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 的村上隆——一个充满铜 臭味的执著艺术家。他豪 不避讳,自己研究艺术脉络 的目的就是找寻艺术界的 规则,摸清那些在艺术市场 中具有话语权的收藏家、评 论家的口味和心理,而这些 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 让自己的作品卖个好价钱。 在他眼中,让作品商业 化卖个好价钱,并不会贬低 作品的价值。他一直强烈 抨击当今的艺术院校教学 的非功利性,对艺术院校避 谈商业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他却拒绝将这个观点进 行逆向推理——即能卖个 好价钱的艺术品,就一定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今 的艺术界被以资本主义为 中心的巨大台风所席卷 了。金钱和价值常常被错 误地画上了等号。” 村上隆就是这样一个 和谐的矛盾体。一面提倡 艺术家都应该为自己的艺 术主张和概念摇旗呐喊,一 面又严厉地指出艺术创业 论并不是那种不谈艺术经 验和训练,而光靠语言去理 解那些理论。纸上谈兵是 不可取的,连续三年以上, 每天十六小时的艺术功底 训练必不可少。只听村上 隆的演讲,或者只看过《艺 术创业论》的读者,会认为 他是一个靠卖嘴皮子过活 的艺术家。在《艺术战斗 论》的实作篇中,村上隆用 其代表作《727》和《小花 1500》的创作过程,为我们展 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努力 与苛求。 作为商业与艺术的最 佳结合体——村上隆,在 《艺术战斗论》中,一方面持 续向读者灌输其在艺术商 业化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 面却开始谈论什么样的艺 术品才具有真正的艺术价 值,才能不被历史所遗忘等 “非世俗”话题。 《蜗牛慢吞吞》 作者:朱赢椿 周宗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 定价:56.00元 《艺术战斗论》 作者:村上隆(日)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年9月 定价:39.00元 村上隆的作品。 C10 书评·精读 责编曲飞 美编王璇 责校张彦君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不死的中国人》天堂不在故土亦不在异乡 汗水换得到面包,却换不到尊严 父辈的旗帜上绣着逐利的激情 其实,我们本不需要这一本书 需要借他人眼光加深 自知之明,是古老的中国 由古入今过程中产生的,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 子喜欢谈论的话题,西方 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海外 看 中 国 ,海 外 中 国 研 究……研究他人眼中的自 己,与研究他人,在中国现 当代史上有此消彼长的循 环。《寻路中国》的走红,是 这种循环的重新开始。 但是,国家经济发展, 从来不是国人自我迷失的 原因。迷失,与幸福、尊 严、人性、意义的理解与认 知有关, 那些不能遗忘 的历史,被时代的沉重损 害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进 入这一个深秋,该得到的 尚未得到,失去的早已丧 失。在故土失去的,在异 乡同样无法拥有,而这恰 恰赋予了《不死的中国人》 以当代中国研究的意义。 其实,我们 本不需要这一 本书,就如不需 要海勒斯的《寻 路中国》一样。 本报记者 朱桂英 今年上半年,《纽约客》记者彼得·海勒斯 的《寻路中国》,出人意料地在中国媒体上蹿 红,众人追捧的理由是,通过海勒斯的眼睛, 我们看到了自身所在的这个社会的悖谬与荒 诞,在此之前,我们竟习以为常。 《不死的中国人》是移换背景后的《寻路中 国》,两位意大利重要报纸《晚邮报》、《共和国 报》的记者,欧利阿尼和斯达亚诺从北到南穿 越亚平宁半岛,追踪在意大利的中国移民的 足迹,想方设法与他们交谈,描述他们的生活 与希望。与英美法的中国移民不同,“到意大 利去”的中国人,不是寻觅别处的生活,而是 寻觅财富,离开中国,是为了口袋里有更多钱 后再回来。 他们大多是浙江人。上世纪90年代,浙 江沿海城市对外贸易扩张,但经济格局逐渐 稳固,掘到第一桶金的人已是老板,接下去的 掘金者中,很多人选择了去国外,致富的基本 道路是,从最
本文档为【[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11022(总第398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772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4-04-05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