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理解的命运_重提杜诗解释问题

被理解的命运_重提杜诗解释问题

举报
开通vip

被理解的命运_重提杜诗解释问题杜甫研究学刊二��八年第一期�������������������������������总第95期被理解的命运���重提杜诗解释问题杨经华�李国新���摘要��在煌煌大观的杜诗学研究中,杜诗解释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尽管自宋代以来,杜诗解释取得了�千家注杜�的历史成就,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杜诗的流传及其在文坛中的经典化过程来看,杜诗学者的理解与解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杜诗学的建构过程中,面临当今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学研究思潮,如何理解与解释更是成为维系杜诗经典传承的命脉。���关键词��杜诗�理解与...

被理解的命运_重提杜诗解释问题
杜甫研究学刊二��八年第一期�������������������������������总第95期被理解的命运���重提杜诗解释问题杨经华�李国新���摘要��在煌煌大观的杜诗学研究中,杜诗解释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尽管自宋代以来,杜诗解释取得了�千家注杜�的历史成就,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杜诗的流传及其在文坛中的经典化过程来看,杜诗学者的理解与解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杜诗学的建构过程中,面临当今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学研究思潮,如何理解与解释更是成为维系杜诗经典传承的命脉。���关键词��杜诗�理解与解释�杜诗学�经典传承作者:杨经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64。李国新,西南林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文学硕士,昆明�650000。一、杜诗解释问题的提出明人陈第在�毛诗古音考自序�中云:�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陈第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古音演变而造成理解的隔阂问题。实际上,不仅古音如此,一切文本的理解问题亦同样如此。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与历史将会产生巨大的理解鸿沟。为了弥合这种不断扩大的意义鸿沟,理解与解释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人总在寻求解释,因为解释源于人生的困惑以及人们对真相的渴求。解释不仅是为了理解,更是为了证明,因为每个解释者都通过语言的解释活动来确证自我的创造力与自由意志。如果说日常的口头解释是为了交流和相互理解,那么严格的书面文字解释则是为了探索隐秘、追求真理、洞悉历史、揭示真相。杜诗一直是我国古典诗学的研究重镇。在这个研究重镇中,解释问题一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早在宋代,�千家注杜�的说法即广为流传。虽然最早冠以�千家注�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实收注家不过一百五十一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专著作者确已超过千人,从而使杜诗学研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煌煌大观。�历代杜诗解释不仅为杜诗意义的清晰呈现奠定了历史基础,更为整个中国古典诗歌7的解释行为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然而,尽管如此,杜诗解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杨伦指出:�窃谓昔之杜诗,乱于伪注,今之杜诗,汩于谬解,多有诗意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为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目。��陆游在�跋柳书苏夫人墓志�干脆说:�近世注杜数十家,无一字一义可取。��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陆游谓注杜诗者,�无一字一义可取�,未免言之过当;然而望文生训,穿凿附会者,不乏其徒。沈德潜在�杜诗偶评�序中云:�窃见往时读杜诸家,贪多者矜奥博,事必泛引,语必捃摭,甚或伪造典故,以实其说。而一二钩奇喜新之士,意主穿凿,辞务支离,即寻常景物,亦必牵涉讽刺,附会忠孝,而诗人之天趣亡焉。��为此,郭绍虞先生也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说:�杜诗一向受人推崇,何以解人难索,反有这种现象呢?这不能不说是注家的问题了。注家求深得凿,求明转繁,凿近于诬,繁易成芜,诬与芜兼,非谬则秽,于是杜诗之真面目,真精神,反变得不易理解了。��诸如此类的关于杜诗解释的批评,不胜枚举,此不赘述。翻开杜诗的解释史,这种杜诗的真精神�因解而晦�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杜诗�光禄坂行��草动只怕长弓射�。杜甫自注:�白日贼多,翻是长弓子弟。��长弓子弟�是指什么呢?按�唐六典�武库令�:�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二曰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可见长弓不是对一般弓箭的称呼,�长弓子弟�即�长弓手�、�长弓队�,系指唐朝正规部队中的步兵长弓手。�翻�与�反�通,�翻是�即�反是�,相当于现代口语�反倒是�、�没想到却是�。这条自注反映出两个反常现象:一、盗贼大白天跑出来;二、原来以为是一些山贼,没想到却是一些当兵的。由此可见,这句诗歌揭露和批判的现实正和�三绝句��闻道杀人汉水上,妇人多在官军中�及�麂��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相同。这里的�长弓子弟�决不是一般的山贼,而是当时的政府正规军士。�关于当时这种兵匪一家的混乱现状,我们还可从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可见一斑:�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王子晞即郭晞,郭子仪第三子。以郭子仪帐下军队尚如此,当时现状可概知。但�四库全书�所收�九家集注�,却注为�白日多山贼,挟弓矢劫人�,显然有所忌讳。�黄鹤注引�崔宁传��山贼拥绝道路�,钱谦益沿袭此说,杨伦�杜诗镜铨�注:�时蜀有徐知道之乱,山贼多乘险窃发�。仇注又引�南史��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由此看到,后世注解虽多,却把杜诗的意义引入歧途。通过层层注解与护,杜诗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锋芒日渐消失,杜诗真意亦随之隐而难明。由此看出,杜诗解释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今人刘开扬先生谈到杜诗解释之难,更是深有体会。他说:�余因杜诗之难注,一因古今异时,8二因彼我异境,三因古书散佚,不仅少陵读者多有不存,即其有交游者之所著亦复亡逸过半,则后之注杜者欲求尽是,真是谈何容易,故饾饤拾取,挦撦字句,原属不免,而少陵之目空终古,旨趣深远所会尚浅。��因此,如何消融杜诗解释中的穿凿附会所产生的意义鸿沟,如何对既定解释成果进行批判的整理与吸收,无疑是杜诗解释面临的一个艰巨问题。二、解释是维系杜诗经典传承的命脉任何解释行为,必然以文本的存在为前提,人们不可能解释不存在之物。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本的意义是在理解与解释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文本唯一的存在方式是它在读者的心灵中激起的反应。按照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的观点,文本不是简单摆放在那儿的一个自足的中性客体,它是需要在特殊意义上进行解释的对象。无论是作品的意义还是意味,都不是文本的固有之物,而是解释参与的结果,是解释者赋予的文本之物。文本就像沉睡在千年石窟之内的敦煌经卷,它的意义需要一个理解与解释者去发掘与唤醒。众所周知,现存杜诗为一千四百五十首左右,但这些绝大部分都是杜甫四十岁后的晚年作品。杜甫在天宝九载�进雕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中自云:�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由此可见,在杜甫四十岁前所创作的诗歌已非常可观。那么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总量究竟是多少呢?据刘开扬先生的研究结果,当在三千首左右。�而根据莫砺锋先生的测算,大约为三千三百三十首。���三千余首的杜诗,为什么至今只有千四百首得以保存?那另外的大半部分为什么又会散佚呢?新、旧�唐书�艺文志�载,杜甫死后,有六十卷�杜甫集�和六卷�杜甫小集�传世。在晚唐和五代,六十卷�杜甫集�迅速散佚。至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汇集各种抄本校订整理为二十卷时,已只有一千四百零五首。经后来的不断增补,只不过增加了数十首。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从中晚唐到宋初的两百年间,杜诗遗失过半,而在宋初至今的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整理的杜诗反而一首未失呢?综观杜诗的传承史,中晚唐及五代,杜诗是一个被多数人冷落的时代,是一个缺少知音的时代,是一个没有解释者的时代。���杜甫的诗不仅在他生前不受重视,而且在他死后的二百年间,在樊晃、元稹、白居易、韩愈高度评价杜诗以后仍然不能被晚唐及五代人所重视。杜甫也曾自云�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关于唐人对杜甫的这种冷落情况,曾枣庄先生在�论唐人对杜甫的态度�中已有确论,此不赘述。而在宋代以后,杜诗的意义与价值才全面地被理解与解释。对杜诗的收集与注释,一时著者如林,形成了�千家注杜�的解释高潮。在元、明、清,杜诗解释者更是构成了杜诗学研究的主流,为杜诗传承注入了永不衰竭的源泉。杜诗在唐宋二代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尽管涉及到及其复杂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审美趣味问题,但这无疑揭示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一部作品只要不为广大读者所理解,没有纳入学者的解释视野,它将会迅速被时代所遗忘。与王维、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集相比,杜甫的诗集的急9剧散佚现象说明了这种被理解与解释的滞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如果不是宋人对杜诗及时的收集、整理、注释,那么杜诗还会继续散佚多少?恐怕谁也无法答。从中晚唐一直到北宋中叶,自王安石以杜甫为唐宋四家之首,此后经过江西诗派的推波助澜,杜诗逐渐由一部文学的非经典成为经典。毫无疑问,文学经典是由历代作家写下的作品中最优秀部分所组成的,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与权威性。正因为如此,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指出,经典也就成为�那些为了留存于世而相互竞争的作品中的一个选择,不管你把这种选择解释为是占主体地位的社会团体、教育机构、批评传统作出的,还是像我认为的那样,由那些感到自己也受到特定的前辈作家选择的后来者作出的。����由此可见,对经典构成的这种历史性和人为性是不容置疑的。杜诗本身经典化的艰难过程说明,除了作品自身因素之外,经典的形成与流传之命运还更取决于后世广大读者以及社会团体的理解与解释。比较文学学者乐黛云指出:�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只有一种解读方式,永远不会让人产生误读,那么这部作品就不再具有生命力。����在杜诗的解读历史中,�千家注杜�现象正说明了杜诗理解分歧存在之巨大,解读方式之众多。而正是这些意义的分歧,触动人类内心探索历史真相的解释冲动。当一代代人醉心于文本,寻求意义真谛的时候,杜诗的文化经典在无形中得以永不衰竭的传承。然而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解释,也没有永恒不变的经典。经典与非经典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昨天的非经典可能会成为今天的经典,而今天的经典随着时代的推移与文化的碰撞在明天也有可能退出经典的神坛。这种作品其命运在不同时代升迁沉浮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少见。如陶(渊明)诗之命运,在经过数百年之沉寂之后,才最终为文坛所公认。就杜诗而言,也同样经过了上百年的沉寂、散逸,而最终在宋代以后成为经典。而在建国以后文革之时,其经典地位又几经戏剧性的变化。西方哲人加达默尔断言:�成为历史的东西。意味着不要沉溺于自我认识。����现代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种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学研究蜂拥如潮,在世界文学的研究格局中,面对各种异域文化、异域美学思潮的激烈冲击,如何认识杜甫在世界文学中的坐标?如何将杜诗建构成一个世界的文学经典?这对于新时代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三、理解与解释:杜诗学构成的历史主体杜诗学研究,自金代元好问写出�杜诗学引�的文章之后,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将杜诗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建构,则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许总�杜诗学发微�(1989)率先对杜诗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态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此后,廖仲安、胡可先、杨义等也对杜诗学的理论建构作了深入的讨论。尤其是胡可先的�杜甫诗学引论�,体大虑周,界定了杜诗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他在杜诗学通论中将整个杜诗学概括为七个方面:杜诗著录、杜诗版10本、杜诗校勘、杜诗注释、杜诗史料、杜诗评点、杜诗文化。胡著虽然对杜诗学的综合建构,进行了全面的思考,然而对杜诗学而言,它最根本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是什么,并没有进一步深入追问。谢思炜先生指出,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杜诗学的历史即是杜诗的解释史,校勘成果和批评观点的单纯罗列并不能构成完整的杜诗学。���统观整个杜诗学的重要著作如�集千家注杜诗�、�钱注杜诗�、�杜诗详注�等,没有一部不是关于杜诗解释的著作。而杜诗学史上的重要学者如赵次公、蔡梦弼、刘辰翁、王嗣奭、钱谦益、仇兆鳌等,没有哪一个不是对杜诗的解释倾注了毕生心血。可以说,历代对杜诗汗牛充栋的解释成果,构成了整个杜诗学发展的历史主体。毫无疑问,杜诗学正是依附于历代的杜诗解释而不断发展壮大。杜诗学中最根本的历史问题,就是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问题。而杜诗学的肇始者元好问,正是有感于对杜诗解释的分歧与混乱,才将杜诗学的任务予以明确的界定。为了避免断章取义,特将他的�杜诗学引�全文引述如下:��杜诗注六七十家,发明隐奥,不可谓无功。至于凿空架虚,旁引曲证,鳞杂米盐,反为芜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赵次公作�证误�,所得颇多;托名于东坡者为最妄;非托名者之过,传之者过也。切(窃)尝谓子美之妙,释氏所谓学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如三江五湖,合而为海,浩浩瀚瀚,无有涯涘;如祥光庆云,千变万化,不可名状。固学者之所以动心而骇目,及读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则九经百氏,古人之精华,所以膏润其笔端者,犹可髣髴其余韵也。夫金屑、丹砂、芝、术、参、桂,识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为剂,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醎之相入,有不可复以金屑、丹砂、芝、参、术、桂而名之者矣。故谓杜诗为无一字无来处,亦可也;谓不从古人中来,亦可也。前人论子美用故事,有著盐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亡之间,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先东岩君有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为今人读杜诗,至谓草木虫鱼,皆有比兴,如试世间商度隐语然者,此最学者之病。山谷之不注杜诗,试取�大雅堂记�读之,则知此公注杜诗已竟,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乙酉之夏,自京师还,闲居崧山,因录先君子所教与闻之师友之间者为一书,名曰�杜诗学�。子美之传志年谱,及唐以来论子美者在焉。候儿子辈可与言,当以告之。而不敢以示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由此看到,�杜诗学引�通篇谈的都是关于杜诗的解释问题。正是由于历代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存在的问题,才促使他产生编辑�杜诗学�的动机。同时,也正是这些纷芜繁杂的理解与解释文献的存在,才为杜诗学的建构提供了必然条件。如果偏离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杜诗学的建构将会失去根本的皈归。杜诗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归根到底,11就是直接或间接源自于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任何认识无论怎样完备与精微,必然有一个原始的起点。从理解展开的范围来看,人们总是从认识微小的局部,进而不断扩大到整个整体,再由整体完善对于局部的认识,这就是西方解释哲学奠基者狄尔泰所提出的著名的�理解的循环�。狄尔泰提出这个问题时,认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作品自身作为整体,作品的各个部分,诸如章节、词句等,必须放在整体中才获得理解与意义,同时,对整体的认识也只有以对部分的理解为基点。二是作品相对于产生它的历史背景而言,是这一文化背景的部分,作品必须放在这一历史文化整体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三是作品与作者的精神联系和作品语言与产生它的时代文化语言风格的联系。在第三层含义中,作品与作者的精神活动成为解释循环考虑的主要问题,理解作品被视为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他的社会背景。从狄尔泰的解释循环来看,对杜甫身世经历、思想艺术的整体认识,必然须从理解杜诗的部分开始,而对杜诗的理解与解释又必须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整体背景中去。因此,元好问所言的杜诗学�子美之传志年谱,及唐以来论子美者�,都不过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局部的历史性问题。在当今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越来越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外部,而忽略其自身的文本分析。这就是缪钺先生所感慨的�过于注重思想性而忽略艺术性�,他进一步指出,�诗之所以具有此种魅力,就是靠它的艺术风格,而艺术风格的形成,包括炼字、造句、音节、对偶、用笔、谋篇、情韵、意境各个方面。����在缪先生看来,对作品本身基础性的理解与解释,才是整个古典文学研究的命脉所在。实际上,对于杜诗最基本的解释问题,四川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张志烈先生早在八十年代总结杜甫研究的文章中已经强调其重要性。他说:�文学史上历来的争论,其背后当然反映着立场、观点、方法的差异,但表露在最前沿的,往往是体现的是对字、词、句的不同理解。因而争论中又不能不从这里开始谈起。�张先生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与解释,则他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沙滩上的楼阁。张先生以历来对杜诗�夔府书怀�:�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中�察眉�一词典故的不同理解与解释为例,指出�错解一个词,把同情人民反说成了仇恨人民!正确说清一个典故,就能把这被颠倒的事实纠正转来。����杜诗学史上的许多争论公案,在本质上就是解释分歧的公案。毫无疑问,正确的理解与解释是接近作品的第一步,而通过作品进一步理解作者之精神世界,显然是整个杜诗学研究的根本起点。尽管在绵延了上千年的杜诗解释传统中,前人取得了及其丰富的解释成果,但对今人来说仍然存在难以弥补的遗憾。莫砺锋先生曾经说:�杨伦的�杜诗镜铨�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或者是整个杜诗学史上的最后一部关于杜诗全集的注解。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它成书的年代是一七九一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一种新的杜诗全集注本。����12莫先生虽然遗漏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组织编写、并于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杜诗全集�(今注本),但即使如此,二百年间才有一部解释著作,这不能不是目前杜诗学研究的最大尴尬。令人欣慰的是,四川�杜甫研究学刊�作为全国杜甫研究的专业刊物重镇,对杜诗之基本解释一直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学刊�自创刊以来,陆续连载了当代治杜大家徐仁甫��杜甫注解商榷�拾取补�、程千帆��杜诗镜铨�批抄�、郑文�杜诗管窥�、成善楷�杜甫两川诗笺记�、�杜甫湖湘诗笺记�以及许多中青年学者关于杜诗解释的文章,为杜诗在现代的深入理解担负着应有的历史使命。但对于杜甫的整体的理解而言,目前仍然存在值得担忧的前景。正如在祁和晖、濮禾章两位先生在�建国以来杜甫研究情况述略�中提到的,杜甫的形象并未深入到广大的基层人民中。杜甫在民间的地位始终无法与张飞、赵云、李白、苏轼相比。�时至今日全国尚无一部以杜甫为题材的电视剧、新式戏剧、电影问世。李白、苏轼皆有电视形象,杨贵妃、武则天则时时出入屏幕,唯独杜甫与屏幕绝缘。这是很不应该又很发人深思的现象。在古代,倒产生过若干杜甫戏,使杜甫形象活跃于舞台。到了二十世纪,杜甫却无缘上舞台,一位眼光始终看着大地和普通人民生活的的诗圣,为什么在人民中的影响不大?这不值得学者深思吗?����二位先生的文章,对杜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现象:杜甫深沉地爱着这块大地上的人民,而这块大地上的人民却并不那么理解他,这岂不更增了一层悲剧的意味?从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解释也是一种权力,蕴涵着压抑个人理解的巨大的强制性。谁拥有对经典,对社会秩序的解释权力,谁就有可能主宰一个时代的观念。我们对杜诗的解释,也同样会决定着人们对杜甫形象的理解。然而我们历代对杜甫的解释,总是强调他�每饭不忘君�,总是强调他的�圣�,而总是忘了他也是一个始终在尘世中挣扎搏斗、伟大而又平凡、身后辉煌而又身前寂寞、忧国忧民而又不乏生活情趣的人生歌者。此外,加上在杜诗解释中的对其比兴寄托的无限夸大,杜甫及其诗歌被进一步神化。如杜甫诗�江村�,内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其野趣亲情相当生动,但惠洪�天厨禁脔�解云:�妻比臣,夫比君。棋局,直道也。针本全直而敲曲之,言老臣以直道成帝业,而幼君坏其法。稚子,比幼君也�。���这样的解释,仿佛每一个字词的背后都埋伏着伦理纲常,弄得注家草木皆兵,而真实的杜甫亦离普通的人民越来越远。毫无疑问,经典因历代不断的解释而传承,解释决定着经典的传承命运。面对历史的深厚积淀,现代杜诗学欲担负杜诗传承的使命,则新时代背景下杜诗之理解与解释必将是一个无法避的古老而又充满时代挑战的问题。注释:�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莫砺锋�杜诗学疑难问题举隅�,�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3期。13�杨伦�杜诗镜铨�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转引自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山版社1986年版。�郭绍虞�杜诗镜铨�前言,上海古箱出版社1962年版。�此段论述参考谢思炜�杜诗解释史概述�,�文学遗产�1991年3期。�据中华书局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可知宋刻本未改,删改为清人所为。�刘开扬�晚学愈知注杜难�,�杜甫研究学刊�1989年2期。�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刘开扬�杜甫诗集导读�,巴蜀书社1988版。������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杜诗虽然受到元稹,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等人的推祟,但他们只能代表某一阶层的审美趣味,不能代表杜诗的普遍接受情况。在整个晚唐五代,没有一个注释者,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的传承,甚至当时的选本亦绝大多数不选杜诗。具体参见曾枣庄�论唐人对杜甫的态度�,�草堂�,1981年1期;杨经华�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诗在唐、五代接受情况的统计分析�,�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3期。���HaroldBloom,ThwstrnCanon:ThBookandSchoolofthAg.NwYoyk:HarcourtBracCompany,1994,p.17.���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加达默尔�哲学解释者�,导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谢思炜�杜诗解释史概述�,�文学遗产�1991年3期。���缪钺�一九八一年成都杜甫研究学会年会开幕词���关于如何研究杜诗的几点建议�,�草堂�1981年2期。���张志烈�读�草堂����兼谈近年来的杜诗研究�,�草堂�1986年2期。���祁和晖、濮禾章�建国以来杜甫研究情况述略�,�杜甫研究学刊�1988年3期。���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第一,张忠纲�杜甫诗话校注五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责任编辑�彭�燕14
本文档为【被理解的命运_重提杜诗解释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527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4-24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