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2.读与品词相...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语文新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难点: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出示第一组词语: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压压、水淋淋。指名读。齐读。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3.出示第二组词语:轻盈、素洁、沾污、柔弱。谁想读读这几个词?这几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蝴蝶)你有不理解的词吗?读了这几个描写蝴蝶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4.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转不定、家雀儿)5.指名读课文。三、再读文章,提出问题1.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下节课学习。3.整理问题,每小组保留三个问题。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1.理解了词语,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一读1、2自然段。2.请同学们谈谈你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强烈的对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却很弱。这让作者为蝴蝶捏了一把汗,产生了着急的情绪。就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蝴蝶的家。板书设计:蝴蝶的家我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作者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它们的家为什么是美丽香甜的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品读课文,依据问题,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蝴蝶的家》。紧扣上节我们提出的问题读中解决问题。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1)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谁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是啊!此时,天低、云黑、电闪、雷鸣、风狂、雨骤,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这真是难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然后再齐读。(2)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预设:①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从“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②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从这看出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③作者刚才想到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读出蝴蝶的美丽与柔弱。是啊!这样轻盈、素洁、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④如果再想下去,作者会想到什么?这样美丽柔弱的蝴蝶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想到这里,这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我”因为什么为蝴蝶着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没有找到蝴蝶,所以更着急了。)①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找家时的着急心情,勾一勾、读一读。②通过对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③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4)还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5)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话。(出示第五自然段)①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②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③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小结: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出来。三、课外拓展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荚、豌、按”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课件出示2)“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课件出示3)指导书写:“豌、按、枪、玻、璃、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四、课堂小结1.学生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听写字词。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玩具枪 耐心玻璃 探出 愉快 盘绕 曾经(课件出示5)教师集体订正。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件出示6)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课件出示7)“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1)小组展开讨论。(2)汇报交流。指名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板书:第一粒:飞向世界第二粒:飞进太阳第三、四粒:射得最远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课件出示8)(板书:自高自大)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课件出示9)(板书:满足现状)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课件出示10)(板书:随遇而安)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7.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课件出示11)8.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课件出示12)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指名朗读。(板书:吃掉了落到脏水沟里)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归属。水沟两次表态是幽默地讽刺也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四、拓展延伸。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写在小本子上)(课件出示14)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画面引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1.理解题意。(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可怜:可爱。似:好像。(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5.朗读指导。(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板书设计:暮江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1.小组汇报。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四、小结学法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二、学习古诗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三、拓展延伸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月亮)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生配乐朗读)2.谈感受。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露水 月亮 景色 美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课件出示12)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13)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降、骚、逊、输”(课件出示14)“降”和“逊”是翘舌音。2.学习生字“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课件出示15)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3.理解题意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出示16)(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横岭侧峰)(教师板书:变幻莫测)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课件出示18)(教师板书:远近高低)(教师板书:千姿百态)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课件出示19)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_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四)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_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学习古诗《雪梅》(一)看图片、赏雪梅(课件出示20)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答:梅花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教师板书:《雪梅》)“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课件出示21)(二)读古诗、诵雪梅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22)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2.认读标拼音的字。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5.去掉拼音指名读。6.当小老师领读。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8.自己读,读出节奏。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9.男女生接读。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11.齐读。12.背读。13.领背。(三)品诗句,悟道理。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4.一起说诗意。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5.悟道理。(指名说)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教师板书:雪白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四)谈雪梅、拓诗词。1.简介诗人。(课件出示23)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2.谈雪梅的关系。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24)4.总结。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五、作业(课件出示25)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通过研读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内的爬山虎。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观察爬山虎。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3.熟读第2自然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全国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主要写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第3~5自然段)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3.讨论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确。2.根据字的组合规律记忆字形。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爬山虎的生长地和叶子呢?(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绍爬山虎生长在哪儿,它的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样,这样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步步向上爬的。)二、逐段学习,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1)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叶子的?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特点是什么?(重点介绍长大了的叶子。色:绿得新鲜;排列:叶尖朝下,均匀;动态:漾起波纹。)从中你学到什么?(观察细,按顺序,抓特点等)(2)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3)出示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那些叶子绿得(),看着()。叶尖(),在墙上铺得(),没有()的,也不留()。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2.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2)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什么颜色?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疑问。①朗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吗?(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说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②老师出示画有爬山虎叶子和茎的图画,让学生指图再说。(4)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颜色。①读第3~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幻灯片: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细丝变成灰色的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触着墙的脚。(在事先准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请另一部分学生画触着墙后的脚。③讨论画的情况。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出画得有问题的图画,学生再说明出错的原因。④小结:爬山虎真是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的。这种做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啊!(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①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来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②学生汇报。③老师举起几张卡片,卡片上的这些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触、变、巴、弯曲、拉、紧贴。全体同学按卡片上的词的顺序熟读第4自然段。④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细丝为什么变弯了?触着墙的细丝的头上为什么又变成圆片?细丝拉嫩茎是怎样用力的?⑤小组讨论汇报。(6)小结。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课文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a.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样子的;c.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②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致观察,连续观察)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做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MARINE
毕业于国内重点院校,硕士学历,经济学讲师,擅长于产业分析,PPT模板制作等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4-06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