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举报
开通vip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陈建军 杨彩芬[Summary]“筒子鼓舞”是甘肃榆中县在2007年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种与“兰州太平鼓”略有区别的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在服装道具、表演形式、民俗内涵等方面呈现原生态属性,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姿强悍道劲,大气恢宏。文章主要从筒子鼓舞的构成及特征出发,研究榆中筒子鼓舞的服饰及化妆、套路及音型、伴奏及曲目、属性及指向,从而达到传承筒子鼓舞这一民间音乐的目的。[Key]筒子鼓舞;构成;音乐;特征[]G633.96[]A[]1674-6058(2020)2...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  陈建军 杨彩芬[Summary]“筒子鼓舞”是甘肃榆中县在2007年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种与“兰州太平鼓”略有区别的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在服装道具、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演形式、民俗内涵等方面呈现原生态属性,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姿强悍道劲,大气恢宏。文章主要从筒子鼓舞的构成及特征出发,研究榆中筒子鼓舞的服饰及化妆、套路及音型、伴奏及曲目、属性及指向,从而达到传承筒子鼓舞这一民间音乐的目的。[Key]筒子鼓舞;构成;音乐;特征[]G633.96[]A[]1674-6058(2020)21-0015-02“筒子鼓舞”是甘肃兰州榆中县在2007年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种与“兰州太平鼓”略有区别的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在表演名称、服装道具、表演形式、民俗内涵等方面呈现原生态属性,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项目。“榆中筒子鼓舞”的服饰特点及表演风格,根据南部山区、中部川区、北部山区的地域和民族及习俗不同而又有一些明显的差异:马坡乡、银山乡等地的鼓声饱满凝重、沉稳有力,长袍短褂的服饰具有藏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的特点;高崖镇和清水驿乡一带的表演闪展腾挪、紧锣密鼓,具有回族文化的特点;贡井乡和青城镇等地的表演节奏缓慢、鼓声悠长,服饰呈汉族特点。在鼓舞的名称上,南部山区一般称“秧歌子”“乱劈柴”“神鼓”;中部川区叫“三扎手”“小洪拳”“太平鼓”;北部山区名“英雄武鼓”“年鼓”等。一、筒子鼓舞的服饰及化妆筒子鼓舞的服装在榆中辖区内,因地域差异,区别较大。和平镇兰山一带,筒子鼓舞的服装多以红和黑两种颜色的长袍“将襟”戏装为主,底色为龙形图案,压白边条,紧袖黑靠。腰间束一黄带锻并挽一绣球,脚蹬云靴,头束“扎巾”,下颌带开嘴的“张口胡子”,鬓饰耳毛,耳毛外侧飞出两朵云头形纸花。而条川一带的清水驿乡苟家岔、柳树湾等村,则是带有西北少数民族特点的“喜鹊花”打扮,即身穿白汗褐、外套青夹夹、腿穿灯笼裤、头戴三朵花,形似白肚腰花喜鹊。表演时,犹如一群翩飞的喜鹊。筒子鼓舞表演者的脸谱在榆中大致相同,主要为戏剧“二花脸”画法。脸谱图案为太极图形,眉上画变形的“太极图”。整个脸谱呈肃杀、冷漠的特点,有一种威严之感。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形成了榆中筒子鼓舞鲜明的文化特征。榆中筒子鼓舞在服饰、化妆、表演等方面,风格迥异,极具特色,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二、筒子鼓舞的套路及音型1.走路鼓鼓点音型此音型在筒子鼓舞表演中贯穿始终,也是用得最多最频繁的节奏型,在各表演形式或在各个节奏型之间进行转换时做过渡之用。基本节奏为四四拍;鼓钹为一声部,得锣为二声部;前四拍为强拍,后四拍为弱拍。2.叩天喜鼓点音型基本步伐为行进间的十字步,四拍节奏,鼓手原地击鼓十次后前进。第一拍左脚勾鼓右上双手同时上举,右手击鼓;第二拍上身随十字步进行左转体,左手按控鼓身,右手上举击鼓;第三、第四拍上身回位,双手同时上举,右手击鼓,双脚原地踏步。动作重复八个八拍。3.三遍九儿鼓点音型四四拍,基本步伐为抬腿左转体一圈。鼓手面朝圆心准备,锣钹叫起,左手按住鼓身,右手挥动鼓鞭击鼓。第一拍一右脚向前一步击鼓;第二拍一左腿带鼓身向右转体将后鼓面转向前方,同时夹入两腿之间背对击鼓;第三拍一鼓手右转身,右手击打前鼓面;第四拍一原地击鼓四次。前三拍右手击鼓的同时,左手随之上举,第四拍时,左手扶鼓身,重复前三拍动作一次。4.狗铁绳鼓点音型基本步伐为跑跳步,四四拍。吸跳步向前三步,右手持鼓鞭上举并绕花后右转身弯腰,抬左腿骑于鼓身击鼓一次,再作吸跳步一拍换至右腿骑于鼓身击鼓一次;然后迅速直体左臂伸展将鼓横于胸前直推击打一次,为高鼓;再将鼓身滑落于地面击打一次,为低鼓。之后仍用吸跳步一拍转换后,由左手按鼓身,右转体弯腰至身后抬左腿骑鼓击打一次,再抬右腿击打一次,转体至正面后连续撩左右腿骑鼓,用右手击打两次后复位。三、筒子鼓舞的伴奏及曲目榆中筒子鼓舞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它体现的既是艺术,同时又是民俗,二者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榆中筒子鼓舞的伴奏音乐叫社火调或秧歌调,顾名思义,就是每年春节在民间跳社火时伴随筒子鼓舞动作所演唱的小调曲子,这一类歌曲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小调并无大的区别,不同的是它们相应的舞蹈动作,都是以筒子鼓为主的打击乐。民间小调在以筒子鼓为主的伴奏中悠然而歌,主要演唱曲目也要根据筒子鼓舞套路的变化而演唱不同的内容。如在榆中的大山深处,伴随旱船表演的《十道黑》是这样的唱词:白布的衫子青毡带呀,遮不住腰里一道黑;两个姐儿绣房里坐,眉毛弯弯两道黑。而在榆中的川区一带,曲目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十道黑》变成了《十道河》:上河沿上一只船,花花的船儿谁来帮呀,哎嗨哎嗨呦。白布衫子呀蓝青带,系在腰里一道河,哎儿哎嗨呦……《十道黑》与《十道河》原本是一回事,同一种旋律,用两种唱词交替使用。《十道河》是为船而唱,是船的河;《十道黑》则为人而唱,是人的歌;筒子鼓伴奏下的船与人,意会和通感着共同的意境。四、筒子鼓舞的属性及指向1.筒子鼓舞的信仰属性榆中筒子鼓舞每年在村庙前的“点蜡”即是鼓舞最明显的祭祀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需要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组织和管理。这种管理者也是介于“人”与“神”之间对话的一个承载者,俗称“大老爷”。鼓舞者此时均神态凝重,鼓声舒缓,其间,由大老爷唱《太平歌》,歌词句式简约,语言质朴,包含着祈祷和向往。唱腔悠长委婉,如倾如诉,主要强调“点蜡”的庄重情绪以及对生活的希望。筒子鼓舞的信仰屬性集中体现在表演前的“点蜡”仪式上,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敬畏及震慑的含义,统领舞蹈者的精神世界,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空间活动中的从属和皈依,继而上升为社会信仰。“点蜡”也叫“上香”,届时,锣强起,弱拍落。鼓手右腿跪地于庙前,击打鼓面时,左手的鼓条必须横平于后脑上,包含礼仪的呈现。钹、鼓声用于伴奏,演唱上香曲《十炷香》:“一炷香要叫大老爷上,把呀香上在那香炉上,上香不为别的事呀,炷炷香火保安康。”这种直抒胸臆的信仰归宿,与筒子鼓舞的文化内涵达成了认同的一致性,即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2.筒子鼓舞的伦理属性榆中筒子鼓舞是具有一定原生态特点的民间舞蹈,对自然尊崇膜拜,比如浩渺的宇宙,一般百姓难以洞悉,这种未知性在人的意识中,就会出现生态的神秘色彩。所以,个体的表演行为、兴奋点的支撑、神圣化意味、团体的结构、自然的奥秘,看不见的神,在社火场的文化空间里互为感应、活跃簇拥,人们满足于“生儿育女、趋福避祸、升官发财、长命富贵”等自身无法把握的心理愿望,在各自的表演之中,达到心理暗示和得以实现。祈祷请求、赎罪、力图控制或施加扩大自己的影响,加深对自然属性的认知。榆中筒子鼓舞作为盛行于民间的文化活动,体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思维取向与行为方式在社火场上的表现,信仰和道德的主体从属,度化、享受、宣泄、向往、寄托、沉淀、再現,产生了一种极其复杂的伦理性记忆。3.筒子鼓舞的再现属性榆中筒子鼓舞是具有一定原生态特点的民间舞蹈,从各个乡镇村落的鼓队服饰和表演形式来看,都与当地的民族和民俗风情不无联系,将许多现实状况在社火场上进行了二次模拟或刻画,是筒子鼓舞者本身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展现,注重写实,追求动态现象的真实性。在相对落后的地方,筒子鼓舞的原生态特点就比较完整。特别是在筒子鼓舞的内容上,其表演名称、环节、套路、动作、服装、头饰、化妆等方面,都要遵循日常生活,以达到生活情景的舞蹈化再现。4.筒子鼓舞的动态属性榆中筒子鼓舞在动态中呈现出民间舞蹈的固有特点,大气、豪放、粗犷、轻巧、敏捷,蹲扑、跳窜等动作一气呵成。打鼓起舞,节奏明快,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全身舞动,豪放刚健,步法灵活,头稍摇动,双臂划动,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犷豪迈;风格淳朴明亮、高亢激昂、奔放流畅,使得筒子鼓舞的表现与节奏韵律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5.筒子鼓舞的多元属性榆中筒子鼓舞是借助“筒子鼓”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艺术,能充分彰显“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最主要的表现语言”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筒子鼓舞每一个动作都蕴藏着饱满的情感和高于生活的审美特征,注重自身动作造型线条的流畅和集体块面组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形式美特征。筒子鼓舞无论是“点蜡上香”还是在场地或行进中表演,舞蹈的形态、节奏、韵律等时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形成了层次上的立体效果。榆中筒子鼓舞又是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特殊反映形式。筒子鼓舞的风格中,有蒙古族舞蹈动作有力、节奏强烈、豪迈奔放的特点;有维吾尔族舞蹈活泼、欢快、风趣的特点;有朝鲜族舞蹈姿态优美、节奏轻快、凝重端庄的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雄健有力、节奏激昂、洒脱奔放的特点。总之,筒子鼓舞的总体风格为“一种威猛与柔美相结合的民间舞蹈”。表演时,舞者时而龙腾虎跃、威风凛凛;时而鼓点轻起、和风细雨,但都包含祈福降灾、辞旧迎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味,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责任编辑黄晓) -全文完-
本文档为【榆中筒子鼓舞构成及特征探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永兴文档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23-05-11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