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举报
开通vip

科举制度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646.htm"\t"_blank"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9852.htm"\t"_blank"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

科举制度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646.htm"\t"_blank"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9852.htm"\t"_blank"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htm"\t"_blank"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314.htm"\t"_blank"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86.htm"\t"_blank"雍正前分满汉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00141.htm"\t"_blank"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717.htm"\t"_blank"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79835.htm"\t"_blank"府学、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238501.htm"\t"_blank"州学和县学,统称为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874.htm"\t"_blank"儒学)。儒学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7990.htm"\t"_blank"孔庙在一起,称为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26656.htm"\t"_blank"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32920.htm"\t"_blank"试帖诗等。八股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出自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71.htm"\t"_blank"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92785.htm"\t"_blank"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32934.htm"\t"_blank"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40960.htm"\t"_blank"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395656.htm"\t"_blank"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3541.htm"\t"_blank"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23308.htm"\t"_blank"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5270.htm"\t"_blank"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8810.htm"\t"_blank"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1]
本文档为【科举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清风指路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2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2-02-09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