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一.秦岭——淮河一线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结合课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二.四大地理区域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教学后记: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难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南方、北方的视频,直观展示南、北方的景观、人类活动等。问题情境:以上播放的是中国哪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差异大吗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今天我们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授新课](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图片展示:展示教材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问题情景: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自然差异(指导判读景观图)教师讲述: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品读一:“南、北方地形图”分组活动:1.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2.思维拓展: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意义分组竞赛:出示南北方地区空白图,填出主要地形和分界线。看哪个组填的又对又快。教师小结: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秦岭——淮河一线既是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等。品读二:“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师指导识图:哈尔滨和北京最热月平均气温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降水量在500~600毫米,集中于7、8月,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而武汉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海口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18℃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各月降水较丰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教师小结:越往北,气温年较差越大。黑龙江的漠河是我国最晚进入春天的;南方的昆明四季如春;而海南省的海口位于热带,终年气温较高。南方降水量比北方大,而且雨季时间长。由此,我们感到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品读三:“长江流量过程线图”、“黄河流量过程线图”问题情景:长江与黄河流量有什么特点流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读图,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长江、黄河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长江流量比黄河大,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多。夏季,南方地区的降水充沛,使和流水量大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所以,南方地区的人们每年都要提高警惕,预防洪灾。品读四:“北方温带落叶林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东北的林海雪原景观图”、“海南岛热带风光景观图”。分组讨论:南北方的植被各有什么特点植被类型的不同与什么有关其内部的植被完全一样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同在北方地区,东北的森林比华北的森林茂密、高大;同在南方地区,海南的树木比亚热带地区的树木粗壮、高大。这些都是与降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的。练习:做学案导引第一题,归纳总结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承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请看情景剧《两个广东人在山东的朋友家做客》,通过语言、行动表现出南北方的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传统民居的差异。图片展示:“反映农耕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图片”结合学案讨论分析:南北方在农耕制度方面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综合农耕制度特点、人们饮食习惯特点都与地形、气候有直接关系。由此,我们明确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都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图片展示:“反映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方面的图片”问题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方的哪些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南北方的传统民居,传统的交通方式、文化特点、传统体育项目、园林建筑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协调。长期以来,南北方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了南北方的人文特点。教学后记: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打开大屏幕,显示图(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讲授新课]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大屏幕显示)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2.荒漠草原景观。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想一想: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课堂小结]1.本区地理位置2.东西方向山脉3.结果呢。4.特征包括教学后记: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教师)好的,它就交给你了,下课以后你把它带回去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图片,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那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教师)说的很棒。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一)位置和范围1、(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学生)西南部。(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二)世界屋脊(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三)高寒气侯(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学生计算并回答)(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四)高原农牧业(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简要讲解)(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答这些问题。教学后记:第六章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四、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3、学生分组探究:(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3、分小组探究:(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五)课堂小结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学后记: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及其少数民族分布;(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城市分布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了解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2)通过读图,了解东北地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4)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并能结合地图归纳城市分布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基本概况,树立民族平等的意识,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收集哈尔滨的相关图片,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民族风情。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收集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民族的相关知识。四、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法、自主学习、学生读图归纳、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基本的规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满汉全席”的故事导入: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清代名宴还包括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分三天吃完。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主学习。(二)学生分学习小组自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完成课本上的活动题,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内容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自主学习提纲:1、人口密度=人口/面积,根据公式,计算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2、读图,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独立思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3、知识回顾: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4、找出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5、在图上找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图们、绥芬河、大庆、齐齐哈尔、丹东等城市的位置,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这些城市分布具有什么特点6、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的城市特色分别是什么(三)小组展示1、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可以请其他学习小组解决,无法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展示满族的传统服饰的图片和现代旗袍的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走秀现代旗袍。3、教师展示《文化大百科——鄂伦春族》视频,教师补充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的相关材料。4、学生展示收集的哈尔滨的相关图片,并简单介绍哈尔滨为什么具有异国风情(四)小组合作探究:1、一个鄂温克族部落的酋长是位90岁老奶奶,她带着驯鹿到湖南电视台参加《快乐大本营》节目录制,她首先要从富克山到北京,请对照“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找出老酋长经过的最近便的铁路线名称。2、大连是一个美丽的北方海滨城市,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五)课堂小结:1、学生在组内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补充板书,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学后记: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2)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及其分布;(2)读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特征;(3)读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分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法、自主学习、学生读图归纳、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基本的规律。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明确目标:学生读目标,明确本堂课所学知识。问题导学:农产品生产基地1、活动(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着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2)图6-30至6-33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结合图6-28、6-29,说一说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2、东北地区以盛产玉米、水稻、春小麦为主。其中以玉米种植发展最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3、活动三、重工业基地活动: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①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②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关联③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阅读: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3、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4、活动(1)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谈你的看法。加大资源勘察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图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①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②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③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④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四)师生释疑:1、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产量高,比重大,为中国粮食作出了重大贡献,2、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但是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创新,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教学后记:第七章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教学重点: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演示香港地图。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然后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2.指导学生查看地形图,总结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大规模地“填海造陆”。3.香港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1)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2)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3)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4)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讲述“香港经济特征”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讨论: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着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香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香港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知名度高,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配套管理措施。)2.老师可用投影片展示一组香港的资料。香港--全球贸易中心之一。香港--全球航运中心之一,维多利亚港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葵涌货柜码头是世界上最繁忙、设备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世界100家最大银行,有85家在香港开业。香港--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苏黎士齐名。香港--全球证券交易中心之一,有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可见香港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导,有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结构,竞争实力雄厚,经济水平高。提示:从外部和香港内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1)香港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香港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引起全球的关注,各国都是香港的竞争对手,但直接竞争者当属邻近地区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2)香港内部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地狭人稠,缺少发展空间,人口压力大;航运量大,港口已趋于饱和;地价高,工资水平高。3.讨论:香港怎样才能化解这些矛盾,争取发展的空间结论: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如将自身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强大的资金投人到离香港最近的经济特区--深圳,同时与珠江三角洲实行分工,共同发展经济。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太平山,天坛大佛。2.香港实行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成为世界各国商品竞销的市场,被誉为“世界商品橱窗”、“购物天堂”、“万国市场”。3.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香港的教育比较发达。着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教学后记: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面积和居民等地理概况。能在图中迅速填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珠江口、珠海等地。(2)了解澳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特点(3)知道澳门经济发展的特点,理解澳门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澳门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对澳门文化的探讨,启发学生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对澳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设想,并能论证自己提出的设想,从而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澳门的文化特色[难点]理解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向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的方向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试着说出这个歌曲的背景是哪一段历史。播放音频资料《七子之歌》,展示澳门的相关图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大家所说的都是印象中的澳门,接下来咱们具体的看看,在课本当中关于澳门是怎样描述的呢展示《中国地图》,《澳门在中国的位置图》,让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特征,并以自学的方式,结合澳门地图,完成导学案上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组成、自然环境特征、经济播放课件,展示自学成果。1、地理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背靠_珠江三角洲,北临广东省深圳市,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位于澳门半岛。东隔珠江和香港相望。2、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3、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经济: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等。5、近年来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博彩业比重有所下降。工业部门有服装、玩具、电子为主。6、澳门市区环境幽雅,终年绿树繁花,素有“海上花园”之称。(二)合作探究: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对澳门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们一起探讨几个小问题,以加深对澳门的认识。结合教材以及给出的澳门的陆地面积变化示意图,播放课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讨论结果。探究1:观察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结合P50活动题1完成以下问题:澳门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探究2:结合P50活动题2,联系实际,根据下表,说说澳门旅游人数的变化特点。探究3:播放课件,展示澳门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并结合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说说澳门有哪些旅游资源,分析澳门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三、释疑解惑、发现规律(一)拓展提升:下面我们进入大家最喜欢的环节----讨论。结合课件内容,分小组讨论,而后我们来分享讨论的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联系实际,并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澳门发展工业具备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不足2、以课件为载体,安排场景,以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对比澳门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差异。3、结合本节课与上节课内容,归纳香港与澳门的不同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总结发言,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归纳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澳门回归地理概况填海造陆澳门“海上花园”优雅环境旅游发展经济特征 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反思班会课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科学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教学重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1980年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当时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明确:其中深圳、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教师播放广州、深圳等地经济生活的录像。直接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把学生带入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二、讲授新课1、对外开放的前沿让学生指出珠江三角洲的范围,识别狭义和广义的珠江三角洲。①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观察课本P50页“珠江三角洲”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的区位优势。明确: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b.地处珠江下游;c.南临南海;d.毗邻香港、澳门;e.与东南亚隔海相望;f.海陆交通便利。②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教师讲解:对前为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费、外汇管理、人员入境和出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③海外华侨的贡献教师提问:珠江三角洲是着名的侨乡,这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师生小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教师:珠江三角洲依靠区位、人文、政策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着成就,对全国其他地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学生: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了解本区吸引外资的情况2、外向型的经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P52页“外向型经济一例”图,归纳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特点:师生共同归纳:1.资金、技术、管理人员多由港澳台提供2.土地、工人由内地提供3.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为主4.产品以外销为主总结: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与港澳地区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联系与发展。组织学生阅读“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进一步明确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合作中各自发挥的作用,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提示:三角洲是指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形成的冲积平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位置,说明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的“南大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闪烁北回归线,帮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纬度位置。教师还可简要介绍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华侨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提问: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近年来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师生总结:要想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单靠自然条件的优越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等,而人才优势是重中之重。要想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还需吸引人才资源,加速科技进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步伐。三、课堂小结可通过师生展示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果,进行总结,将学习推向高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对城镇规模与分布的影响。教学后记: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2、让学生理解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3、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江三角洲两翼-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特征,让学生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两翼的经济高度发达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努力学习长大立志为国贡献的理想。教学难点: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重点: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整个长江三角洲龙头在哪里你知道“船出长江口”谜底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一、阅读教材59页,结合图7-32、7-33,分析:1、上海的城市性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国内和国际地位2、上海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总结:对外依赖性高;现代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浦东的开发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二、指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图7-39及相关图片思考分析填表:区域名称中心城市主要城市区域经济现状与上海的关系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北翼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北翼1、理解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2、认识长江三角洲两翼-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特征,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谈收获,师总结板书。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教学反思: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2、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3、引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4、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5、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教学重点: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读图7-40、7-41(问)长株潭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具体指哪三个城市学生读图回答,师生归纳总结。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读图,说一说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位于湖南省东部(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长沙、株洲、湘潭、洞庭湖、湘江(问)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位置和交通关系特点长沙、株洲和湘潭三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二、长株潭城市群的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长沙、株洲和湘潭位于湘中丘陵地区2、气候特征:长沙、株洲和湘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学生读图分析-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读图7-42,结合文字,指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发展有哪些差异长沙是省会,城市规模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教育、文化发达,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株洲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交会。株洲是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株洲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也很发达。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所辖的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确定发展不同方向的原因学生读图文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虽然长株潭三市存在着发展差异,但三市的发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梳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联系。指导学生读图7-43,分析:将长株潭三市打造成一体化建设,你认为合理吗将长株潭三市打造成一体化建设,会给三个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三、“两型社会”建设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指导学生阅读“两型社会”,指导学生思考分析:目前长株洲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师生归纳总结。教学后记:第八章联系与差异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熟悉北京的着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3、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4、初步学会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教学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教学重点: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向往。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讲授新课北京的地理环境设问:我们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的什么呢【点拨】在我们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地理环境。【读图】展示“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地理概况,完成P70页【读图】的三个问题,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说一说北京的地理位置2、北京市的地形有何特点(我们这次去了慕田峪长城,切实感到北京的三面环山具有极佳的军事防御价值,抵御外族入侵,这点是不亲身感受所不能体会到的。)3、完成P71“阅读”,结合北京的地理位置,谈谈北京的气候特点。4、北京有哪几条河流有哪些水库(强调水对北京城建设的重要性,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5、你从家乡去北京,会选择哪几种交通工具教师点拨后,让学生思考回答。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地理位置重要,背靠群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交通发达、便利,所以新中国定都北京。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职能,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呢政治文化中心1、自学P71“政治文化中心”部分。让学生区分回答哪些是彰显政治功能的地方,哪些是彰显文化功能的地方。继续展示天安门、国家图书馆、奥运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大剧院、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2、完成P73“活动”,区分文化场所类型。并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北京不仅今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特别是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北京真正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播放MTV《北京欢迎你》活动:观看MTV,让学生写出从《北京欢迎你》的画面中观察到的能印证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1、历史文化遗址2、民间艺术3、地方戏曲课堂总结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她作为是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我们从MTV《北京欢迎你》中也看到了她现代的一面,下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代的北京。教学后记: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同学们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更加期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请学生读图:P78“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师生共同找出: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的位置,说出台湾的领土构成。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的位置及台湾的海陆位置3)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关系。通过阅读材料79页“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发现台湾与祖国大陆有血缘、文化渊源关系”可让学生了解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二、台湾的地理环境(一)台湾的主要地形1、请学生读图:读图第79页,图8---26台湾岛的地形分布图思考: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小结:根据图知,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二)气候与自然资源阅读P81课文“气候与自然资源”,回答:台湾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小结: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2、结合课本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结论:台湾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模式为主。3、教师出示台湾发达的交通运输图片,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学生回答:航空运输,介绍桃园机场——台湾最大的机场(北部的工业中心)。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学生回答海运,教师介绍,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南部的工业中心,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城市。新竹——台湾的“硅谷“(高新技术)。四、主要城市人口1、根据教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读图第82也图8—35台湾岛的交通及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找出城市台北、高雄及台南,并在课本中图8—35的图中勾画好病标注出这几个重要城市的具体位置。2、播放台湾居民的幻灯片,说出台湾的人口涞源以大陆的哪个省,主要民族的分布、及少数民族是哪种民族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着名的旅游景点,教师随后让学生欣赏台湾城市旅游景点的图片。承转:教师一边出示幻灯片一边介绍,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樟脑王国”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海上粮仓”、“蝴蝶王国”、“东南海上的盐仓”、“美丽宝岛”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这些美称由来的具体原因。台湾省的旅游业发达,现已经成为了台湾重要的经济支柱。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台湾的丰富资源,还知道了台湾成功的经济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并不遥远。我们期盼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早日团圆。教学后记: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总结本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独特的环境特征,初步找出本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2.在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保护环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展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讲授新课一、高山、荒漠与绿洲承转讲述: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一)自然环境特征展示:中国政区图链接:地形与城市分布示意图活动问题: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第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学法指导)教师总结: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学生读图回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北部有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有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脉昆仑山。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万平方千米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
本文档为【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巧巧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7-18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