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举报
开通vip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2006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成立,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底形成了初步的修订稿。2011年4月基本定调。2011年11月,新课标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完善标准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二是与时俱进原则,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一些重要修改: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致三条)。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采取法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2006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成立,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底形成了初步的修订稿。2011年4月基本定调。2011年11月,新课标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完善标准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二是与时俱进原则,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一些重要修改:彰显生命教育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致三条)。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采取法治专册的安排)。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突出全球意识。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江苏师范大学培训中提到九年级教材增加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教材编写启动二、编写原则、总体设计及框架(一)编写原则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河、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首先,综合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其次,有机融整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再次,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年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它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整个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4、遵循育人规律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题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习的规律。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融入在教材中,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材料。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还在相关链接、活动设计等栏目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机渗透。(二)教材总体设计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三)整体框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一、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二)少年有梦二、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二)享受学习三、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二)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四、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二)深深浅浅话友谊五、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长青(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六、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二)师生交往七、亲情之爱(一)家的意味(二)爱在家人间(三)让家更美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八、探问生命(一)生命可以永恒吗(二)敬畏生命九、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二)增强生命的韧性十、绽放生命之花(一)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一、青春的邀约二、青春的心弦三、青春的证明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四、揭开情绪的面纱五、品出情感的滋味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六、“我”和“我们”七、共奏和谐乐章八、美好集体有我在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九、法律在我们身边十、法律伴我们成长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一、丰富社会生活二、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三、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四、社会生活讲道德五、做守法公民第三单元勇于社会责任六、责任角色同在七、积极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八、国家利益至上九、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建设美好祖国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一、维护宪法权威二、保障宪法实施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三、公民权利四、公民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五、我国基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六、我国国家结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七、尊重自由平等八、维护公平正义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一踏上强国之路二、创新驱动发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三、追求民主价值四、建设法治中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五、守望精神家园六、建设美丽中国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七、中华一家亲八、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一、同住地球村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三、与世界紧相连四、与世界共发展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五、少年的担当六、我的毕业季七、从这里出发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为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治意识形成、品德、人格形成的规律和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编写组努力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爱的互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逻辑思路:创设情境经验引入--直面矛盾和困惑--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体验道德成长--相关行为和行为能力及方法的指导。“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或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旨在进行学生经验的引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想联系;在此基础上,正文聚焦主题,正面陈述观点、原则;进一步展开讨论或对话,揭示矛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焦,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价值通则;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如此设计,其重要的追求:第一是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是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第二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价值引导。第三是注重行为指导。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易操作,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激发学生用行动改变个人现状、改变周遭现实的意愿。四、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1、认真钻研教材、材教研引领下用好教材。2、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以新教材的使用,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4、重视研究评价方式的改革。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七年级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无不渗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在“少年有梦”中,将少年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引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教材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教材强调综合性,注重学习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不强调各自学科本身的严密逻辑与自成体系,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更加重视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重视运用知识来感受、解释、理解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处理和解决生活和生命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探讨“行己有耻”一目时,教材先从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出发,揭示“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然后引导学生明白“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帮助他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将心理、道德、法律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道德与法治的综合性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将知识学习与行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进行整合。教材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和问题,激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碰撞。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话题,改变了以往简单告知的方式,用问题创设了交流与对话的空间,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呈现,思维得以展开,情感得以表达,从而逐步走向道德成长。第三,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遵循这一思路,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框为例,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探讨自己的梦想,并且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展开对梦想的探索。随后在第一目中用“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三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人类的发展需要少年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国家梦想紧密相连。第二目中,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的活动,一个“相关链接”以及一个“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坚持,努力需要有目标和方向,也需要方法。本框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引导学生制订“我的努力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整个过程暗含的逻辑进路为:创设情境经验引入-直面矛盾和困惑-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体验道德成长-相关行为和行为能力及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通过不断的体验感悟、讨论深化、践行指导,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并达成共识,以引领其道德成长。教材的上述特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设计的内容与问题中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展现自己真实的矛盾、困惑与情感,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探索行动策略,促进自我生命的成长。据此,建议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综合课程强调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都是学习,它们的学习是有机地融整在一起的,这种综合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部投入。实践学习、过程体验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活动构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教材中栏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构成了主要框架,以“材料中的问题”或者“活动中的要求”的形式呈现,其中“运用你的经验”作为导入活动,可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拓展空间”则作为一框的结束,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延伸;“探究与分享”是教材活动的主体形式,在呈现材料后进行提问或者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探讨、碰撞。正文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对观点进行提炼,进行价值观正面引导。教材的正文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正文又是教学的支架,体现了编写的立意,对同一主题不断深入,有开放性和思想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同时又有适当留白,给教师以教学的空间。第二类具有辅助教学性质,分为“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是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将之改造成课堂活动,也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甚至是质疑,将冲突、碰撞视为值得展开探讨与对话的重要议题,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思考、辩理和体验、感悟。一方面,教师要用好教材的“脚手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引领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学缺乏鲜活事例的支撑,用枯燥抽象的道理,以及简单的说服教育,对他们会缺乏吸引力,也难以起到引领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困惑、矛盾、冲突为突破口,从“道理”的教授转向“道路”的探寻,通过对话的方式吸引并激发学生课堂参与、课堂互动的生命热情。深入交流、主动表达、互相倾听、彼此分享、自我反思、相互质疑等是课堂对话的主要行为,这样的对话是真实的、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敞开自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价值方向。从吸引、激发到对话、指引,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与思想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这既是教材编写的追求,也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课堂上的自我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那么,如何让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呢?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盲区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本身体现了教师对活动材料及正文思考的路径和引领方向,好的问题为课堂对话提供了空间,可触发对话的展开。当学生对教材中所设计的提问感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对提问进行分解和转化;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有思维含量,避免大而空泛的提问;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观念等要从新的角度提问,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对一件事情可以多角度提问,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等等其次,教师要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真正的对话,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对话的课堂要有安全、开放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师生对话的前提是双方的互信,当教师习惯于“扮演”一个权威的角色,学生就会与教师产生距离,而教师平等、接纳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乐于敞开自己,不需要迎合,也不需要掩饰和伪装。学生的信任不能靠强求得到,教师只有展示真实的自己,真正走近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再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和尊重差异。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人”存在,重视和尊重其价值。课堂上,学生不是嗷嗷待哺的雏鸟,也不是等待驯服的小兽,而是独立、有主见、有力量的人,教师要相信学生心灵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发出这种能量,引领他们的成长。教师坚持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并不意味着要学生给出标准统一的答案,而是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的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和评价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影响,不追求标准答案,不急于求成,也不简单否定学生一些“出格”的言行;相反,要鼓励和允许学生质疑,看到背后教育的契机。这要求教师在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同时,具有多元视角,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参照点和各种方法,尊重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继续学习留有空间。八年级法治专册教学建议及策略1.领会教材主旨,明确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教材总体教学目标包括:(1)熟悉宪法文本,掌握宪法主要内容。以宪法教育为主,重视宪法文本的价值,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编写思路和特点。讲解宪法主要内容,固然需要借助法律概念进行阐释,但本册教材更强调回归宪法文本,通过宪法文本为教材理论观点提供坚实支撑。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宪法教育应强调以宪法文本承载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不能只有宪法理论、没有宪法文本,或者重理论、轻文本,把宪法教育变成空泛的政治说教。为此,本册教材不仅在正文及辅助栏目中大量引用宪法文本,以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感知和熟悉宪法,还设置了课后“拓展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加强对宪法文本的记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会这一编写意图,引导学生熟悉宪法文本,背诵重要的宪法条文,让宪法条文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2)理解宪法价值,树立宪法至上理念。所谓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契合。主体只有对客体的价值具有真理性认识,才会积极采取行动实现其价值。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是他们的法治行动,我们的教学只有让学生体会并认同法治的价值,使法治成为他们内心的信仰,才能增强他们践行法治原则的内驱力。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宪法精神,领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实现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懂得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要让学生理解公民行使权利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法治秩序、推进国家民主进程;公民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不仅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实现自身价值、赢得个人尊严的根本方式。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通过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而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要让学生体会自由平等的美好与公平正义的意义,理解保障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从而树立法治信仰、维护法治秩序。(3)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行为能力。法治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培养学生法治精神,不仅要求学生对法治价值有深刻理解,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以下法治思维:第一,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明确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不可抗拒性,形成遇事先找法、办事要依法的思维方式。第二,树立公共权力受制约的意识,明确法大于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懂得行使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第三,树立公民权利受保障的意识,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依法寻求司法救济。第四,崇尚公平正义,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谨守权利边界,懂得尊重他人的平等权利,尊重他人公平发展的机会。第五,增强程序意识,懂得公共权力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维护都要遵循正当程序,形成按照程序处理问题的习惯。法治思维是法治行为的先导,提升学生法治行为能力是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归宿。教学中要注意找准法治教育的落脚点,使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处理问题的法律方法,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养成法治习惯,使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拓展学科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法治教育专册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引用了大量宪法条文,教师应能准确解读其含义;教材还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学理论,这更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深研教材,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科视野下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深刻领会编写意图,避免照本宣科。3.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学中要依据《大纲》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使法律知识的学习、法治观念的树立在学生认知结构或道德情感中具有可同化的适当的基础;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即在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生的特点,并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个性化目标。要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在使用和处理教材方面表现出创造性。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合理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是处理教材的基本方面。同时,教师既要运用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处理教材时表现出创造性。4.充分利用教材栏目,积极开发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基于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学生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开展自主探究,是其建构知识的意义、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基本途径。因此,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对于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的栏目设计力求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良好的脚手架,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栏目,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知识生成和观念树立的路径,引领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教材栏目使用建议:分类栏目名称呈现形式使用建议主要栏目运用你的经验材料+问题活动+要求作为教学导入使用探究与分享作为学生活动使用,学生在活动后得出正文观点拓展空间结课时拓展延伸使用辅助栏目相关链接材料作为课程资源,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也可集体阅读后教师补充问题,变成活动探究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讲解均可生活之树常青。教师除了要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还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中撷取丰富多彩的素材,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情境设置要有时效性、地方性、趣味性,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教学充满生命色彩,挖掘地域性教学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反映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使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要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材的严肃性与教学的活泼性的有机统一,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性的有机统一,教材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成长的有效对接。5.注重课堂体验与对话,关注学习过程,增强教学开放性。课堂教学应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教材编写力图使师生能够与教材内容及设计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从而开展有深度的思维活动,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为此,教师要基于设置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如讨论法、辩论法、活动演示法等,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探究。要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经由磋商达成共识,实现知识建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分享成果,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相互回答,从而促进学生对自主建构的反思与自我修正,以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互动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但其价值无疑是无比巨大的。如何对课堂生成部分进行恰当的承接、整合、转化,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需要利用网络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展示教材,对主要的三个栏目结合时效性、地方性、趣味性要精心准备,才能将道德与法治课上好,才能驾驭课堂。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本文档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geliuming
本人一名小学教师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1-02-22
浏览量: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