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举报
开通vip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政党制度。 具体要求 1、在知识方面 识记:政党产生的条件、政党的特征、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和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理解:现代国家政权一般是由政党...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政党制度。 具体要求 1、在知识方面 识记:政党产生的条件、政党的特征、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和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理解:现代国家政权一般是由政党来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必须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2、在能力方面 (1)初步具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 (2)比较鉴别的能力; (3)历史、辩证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问题能力; (4)积极思考、自觉阅读的能力。 3、在觉悟方面 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真正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课时安排 本课共8课时。 第一课时: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国体?国体是由什么决定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怎样的?由什么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怎样的?由什么决定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这两个题目),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出深层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即第三课要讲述的内容) 导入新课 从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再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都是以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当代国家一般都是由政党执政。那么,什么是政?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怎样的?等等有关问题,是我们第三课要讲的内容。请同学们看引言部分,并将本课要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图表形式做自学笔记。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引言部分的内容,教师出示有关资料: 资料一:(文学资料) 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据1994年统计,世界上有政党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近200个国家,占世界220多个国家的91% 。只有大约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没有政党的国家,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从历史到现在从未有过政党,如:马尔代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等。有的是由军人直接掌权,禁止政党活动,如,非洲的加纳共和国、利比里亚、利比亚等。尽管有如上国家不存在政党,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政党存在,政党是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 资料二:(幻灯资料) 美国的总统资料: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哈波斯周刊》上,曾先后刊登了政治漫画有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漫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喻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他又在一幅里画了象和驴在压翘翘板,比喻两党竞争夺总统席位的情景。后来驴 、象逐惭成为心党和共产党的党徽的标志。驴 象之战成了美国两大政党竞选总统闹剧的形象描绘。 资料三:(图像资料) 我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有关音像资料。(附图片)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选举党中央的高层领导人等。 从以上资料表明: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政治现象。怎样认识这一现象?特别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知识是我们第一节课要讲的内容。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板书) 一、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板书) 1、政党产生的条件(板书) 设问: (1)政党是否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2)政党是否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3)在我国的唐朝曾有“牛党”、“李党”,明朝时有“东林党”,这是否就是政党? (以上三个问题可由学生讨论,并由学生解释这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在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国家的一切政治事务全由君主个人独断,人民没有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因此,不具备产生政党的主、客观条件,根本不可能有政党出现。 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级,才具备产生政党的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政党产生的经济条件。(板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仅要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以取得自由竞争的权利,又要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处理本阶级内部的关系,这就需要组织本阶级的政治组织——政党。这是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通讯、交通、宣传等手段,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空前加前,也便于掌握这些经济活动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使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地方性走向全国性。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关系、生产力两个方面看:只有在这种紧密联系的经济活动中,才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形成政治上的组织,建立自己的政党。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大工业生产发展为政党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是政党产生的政治条件。(板书)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确立使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各集团都获得了参加国家管理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也获得了有组织地进行政治活动的空间和舞台。 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建立给资产阶级各阶级代表提供了合法的活动场所,议员定期召开会议,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决议国事,这为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3)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是政党产生的思想条件。(板书) 商品经济中“竞争”、“平等”的客观要求,使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经济上、政治上的封建束缚,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反封建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为政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归纳结论: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的革命和逐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提问: (1)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2)有了资产阶级政党是否也同时产生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又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第70页、第71页的两个资料。) 回答第一个问题: 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代表当时的革新派,后来改为自由党。托利党——代表当时的保守派后改为保守党。 资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前,是号召与组织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政治组织,在夺取政权以后,就逐惭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回答第二个问题: 世界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政党是1847年在英国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同资产阶级政党相比较,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要晚一些,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并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此基础上1847年6月在马克思、恩格思指导下,于英国伦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党纲。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世界上第一个一国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是1869年德国无产阶级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在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 (针对设问的问题,通过前面讲述,教师做出归纳。) 政党既不是随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党与阶级是分不开的。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1)政党既然是一种社会组织,那么它是否就是一般的社会性团体? 2)西方人士对政党也有种种理解和认识,认为是“选举的工具”、“达到个人目的 ”的组织,这些认识是否正确?政党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 2、政党的特征 (板书) 首先研究什么是政党 (1)政党的含义。(板书) 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字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69页学生画书即可) 怎样理解这一含义: 分为三层内容:1)政党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2)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组织,这旨为取得 和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建立的政治组织;3)这一政治组织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是属于一定阶级的政党。 从对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党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政治现象,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标志。 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点: 政党与其它社会团体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与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组织的区别: (2)政党的基本特征。(板书) 第一,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板书) A.政党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板书) 因为政党都是阶级的政治组织,是阶级、阶层的政治核心,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 B.判断政党阶级性质的依据。(板书) 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不是看它的宣言和它的口号。 C.政党的两大类型。(析书) 政党根据其阶级属性,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 第二,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板书) 任何阶级的政党其政治纲领都明确规定了它的政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政治目标则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政党与国家政权的这种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在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在野党因为党的人数少、力量弱而难于提出和实现本党单独控制政权的目标,但也提出各种主张,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迫使执政党或政府实行某种利于自己的政策。 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如我国,民主党派虽然不具有执政党的地位,但它们也通过议政、参政的方式影响国家大政方针上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也能以个人身份被吸收参加政府的领导工作。如:作为中国国民党党员的宋庆龄,生前担任我国的国家副主席。(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三,政党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板书) 现代政党,一般都有自己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通过各级组织把党员聚集起来,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例如,我国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它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又如,(可出示有关党的组织机构的图表)(附图) 另外,一个政党的组织是否坚强完善,与这个政党的纪律是否严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政党一般都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党纪,以控制和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例如,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的第七章,就严格制定党的纪律,作为共产党员的行为规则,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作投影资料)。 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对政党的基本特征有所认识,尤其强调了政党区别于其它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即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那么,对这个问题又应如何理解呢? 3、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板书) 出示有关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投影资料: 资料: 2008年美国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总统,进入白宫执掌政权,并组阁,使民主党成为美国的执政党,而共和党则成为在野党。(再请同学们举出亚洲、非洲政党领导国家的事例。) (1)当代,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普遍现象,以上资料及同不们所举事例可以看出,当代世界上绝大部分以国家都有政党并由政党执政。资本主义国家是由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从这个角度再来认识国家的性质:即国家的性质与执政党的阶级性质是一致的。 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出新知识; 政党为什么要领导而且能够领导国家政权?(学生看书讨论) (2)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原因。(板书) 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板书) 这是从政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必然性角度来认识的。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级、阶层的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代表者,而政党只有领导国家政权,才能通过法定的程序,把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变成国家的法律。把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加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板书) 这是从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可能生角度来认识的。 提问:主观条件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并讲述以下内容) 主观条件是指政党本身的条件,即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决定政党能够领导国家政权。 政党的基本要素;A.政党都有自己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并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能够统一统一本阶级或阶层的意志和行动。B.政党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能充分地发挥战斗力。C.政党通常由本阶级或阶层的积极分子所组成,并由一批最有经验,最有权威的领袖来主持,能够成为本阶级或阶层进行战斗的核心力量。 政党由于具备这些主观条件,使它能够代表本阶级领导国家政权。 学生思考第72页列宁的一句话。 再进一步提问:只要是政党就都可以领导政权吗?(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再讲述) 从一般意义上讲,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并不是在这一个国家里的所有存在的政党都能领导政权,作为政党首先必须是合法的政党。其次,必须是在选举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聪明成为执政党才能领导国家政权。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才有“在野党”、“反对党”地位的政党。 请同学们看书第72页。 巩固新课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一般知识:A.政党的含义。B.政党的产生。C. 政党的特征。D.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用投影总结这些知识) 思考下面问题: 为什么说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既是必须的,又是必然的? 第二课时:中国工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复习提问 (1)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无产阶级政党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这两个题目的目的是:从对政党的阶级性这一普遍性的认识引出特殊性,即对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理解和认只。) 导入新课 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无产阶级政党是伴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即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从这时起,无产阶级就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领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党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工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板书) 设问: (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政党?是否能领导国家政权? 展示资料: 资料一: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赏,第二条: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举出:焦裕禄、孔繁森实例第81页或雷锋的实例。 资料二: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 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资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八年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对敌作战125000多次,毙、伤、俘和投诚的日军527000多人,毙、伤、俘及反正的伪军118万多人。中国共产党发展到121万党员,军队120多万人,民兵220多万人,并且建立了拥有一亿三千万人口的解放区。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空前强大,为抵抗国民党的武装进攻,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伟大的解放战争。到1949年底,区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807万多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以上资料,可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以及中国共产党必须并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学生看书第74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至75页,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定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板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其性质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板书) 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 工人阶级具有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 中国工人阶级还有自己突出的优点。(学生归纳) 结论: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但不是工人阶级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而是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 正是从以上分析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第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板书)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党的宗旨是党全部活动的根本了发点,它充分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为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和牺牲。成为执政党后,要求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大批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光辉典范。(学生看书第77、78)(可由学生举出实列:在不同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 第四,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板书) 提问: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2)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怎样的? 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中可以认识到:科学理论 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检验。而且科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指导实践。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实践,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其重要性在于,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教材中的引用) 马列主义革命理论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使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由不生认真阅读这一段知识,要明确以下观点:A马列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的依据是什么?B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成的?C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与毛泽思想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这些科学理论为指南?)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必然性。下面我们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必然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板书) 提问: (1)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说明了什么? (2)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什么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生看书第78页)(这部分知识由于学生学习了历史,教材写的内容很丰富具体,可由学生讨论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师边提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归纳: 中国近代史表明了我国当时的国家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而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提出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一任务由谁来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1)实践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板书) 由学生回答:为什么农民阶级不能成为领导阶级?为什么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能成为领导阶级?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无产阶及其政党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成为领导阶级? 在不生回答以上问题时,教师点出:其原因主要是从阶级性来看,另外还从实践中得到证明: 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保守性决定了它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实践证明:农民革命最终结果总是失败的。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导致革命的不彻底,实践证明: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对此我们要着重认识这一问题。 (2)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提问: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可由学生讨论,将前面展示的材料结合起来,用他们学过的近代史来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归纳。)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胜利,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的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那么多牺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独立了,人民解放了,这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正确选择。 中国近代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巩固新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作出的结论。(用投影对知识总结) 思考下面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什么不是自封的?其客观必然性是怎样表现的? 第三课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复习提问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新中国的建立表明了什么? (设计这两个题目,目的一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二是本节知识是建立在对上节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同一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导入新课 “有人说,搞革命、砸烂旧世界,建立机关报中国要由共产党领导,这是正确的,而且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艰苦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否能领导?并能否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因此,本课要进一步提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板书) 怎理解这个核心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给予精辟地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的一个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设问: 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要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由什么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哪几方面体现其核心地位和作用的?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如何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请同学们看书,教师作归纳和说明。) 1、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板书) 对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认识: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必然性;二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来认识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三是从实践的证明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下面我闪就分析这个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以马列主义、毛泽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改变,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具有必然性。 (2)坚持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板书) 第一,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板书) 从前面的题目中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国家性质与执政党的性质是一致的,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统一的,而统一性则说明,巩固人民的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必然通过其政党的领导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通过国家法定程序,形成国家的法律以实现其领导。 现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代化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一整套方针政策,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可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党的方针、政策的实例,说明这个问题。) 第二,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板书) 要明确以下几点:1)我国的现代 化建设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动乱、一盘散沙决不可能顺利进行建设。2)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取消党的领导,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的社会环境,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外部环境。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为维护政权的工人阶级性质,在对国家政权实施领导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对广大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使人民真正享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并在制度、法律、物质上给予保证;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视破坏社会主义的敌人进行有效的专政,以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行,其结果,政权得以巩固,社会得到安定和实现人民的团结。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可靠的政治保证。当前,正由于我国政治稳定,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使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教师可从另一角度提出问题:如果脱离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将是怎样的?同学可以讨论,教师可用“文革”的实例来说明。)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十年,是“打、砸、抢、抄家和批斗一片混乱的十年。当时中国的社会是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农田茺芜的状况”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脱离党的领导,否定党的领导,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从这些失误中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会具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了正确的方向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条件下,那么,还应该调动哪些因素才能实现现代化?谁来调动? 第三,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板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国人民的事业,只有依靠和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智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能够团体全体人民步调一致地奋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于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就能调动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学生对这个认识进行讨论,教师举例。)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来说,无论从党的政策上还是从理论上,都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使他们心中踏实,更有积极性。 (3)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板书)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瞩目成就,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看书第77页楷体字。教师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光辉成就展示给学生,并作出这部分知识的归纳。) 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文字资料:(可用投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在改革开放中探索,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瞩目的光辉成就: 30年前,勇敢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人冲破禁锢搞起了“大包干”。我们的党不失时机地将他们的伟大创举推向全国。于是带来全国农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在搞活国有经济的同地,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供给能力,壮大了国力。 以上事实雄辩的说明: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 当然,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失误,但还应看主流。而且我们党能勇于承认错误,大胆地纠正错误。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果断地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带领13亿人民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不可抹煞的非凡的成就。也正是如此,才更加体现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这样的能力、胆识。在中国,没有哪个政党、政治团体和阶级能有如此的力量。 归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也只能由共产党领导,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不容怀疑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设问: 既然要坚持党的领导,那么,中国共产党以什么方式体现其领导? 2、中国共产党对国国家的领导方式(板书)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 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板书) (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知道其含义并可举一些简例来说明。学生看书第77页) (提问,教师讲授。) 1)什么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2)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政治领导。(板书) 从根本上说,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和重大决策的领导。通过党制定出的路线、方针、政策,规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给人民群众指出前进方向。比如,党的十五大通过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2)思想领导。(板书)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思想觉悟水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比如,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思想,特别是深刻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3)组织领导。(板书) 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 的实施,选拨、考核干部,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比如,党的十五大就特别提出:选拨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者的关系。(由学生归纳) 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执政党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3、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板书) 设问; (1)现阶段我们为什么要强化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2)我们党是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学生看书第78页楷体字,并思考以上问题,教师讲授。)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这说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面向21世纪我们事业的需要,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宏伟目标。那么应该怎样去做? 第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板书)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保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高度统一,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板书) 因为实现党的任务,必须靠组织的力量。党的思想统一,要靠组织的物质力量来巩固。我们党有7000多万党员,400多万基层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整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巨大的组织优势。发挥这一优势一是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以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二是使党组织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三是形成德才兼备的领导层。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三,坚持持久地进行党的作风建设。(板书)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新时期尤其重要。 提问: (1)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2)加强党风建设最根本的是什么? (3)加强党风建设为什么要把反腐败斗争摆在突出位置,而且要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学生看书并展示我党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资料,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讲授。) 。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明确我党的三大作风,并强调指出我党进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存死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确,我党把反腐败斗争摆在突出的位置,说明反腐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衷成败,关系到我们党会不会改变颜色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巩固新课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的根本保证。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面对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从严治党? 第四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复习提问 (1)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其重要意义是怎样的? (2)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首要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这两个题目,目是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保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这正是本课时要讲的内容。) 导入新课 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就要求我们了解邓小平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板书) (这个知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教师可边提问,学生回答,并作简单介绍时归纳。) 提问: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是科学理论?怎样证明其科学性? 3)理论体系的内容 (请学生看书,教师做归纳。) 1、邓小平理论(板书) (1)邓小平理论创立的依据。(板书)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都是建立在对诸多与其相联系的具体事物的分析上,必须是在与其相应在的实践中检验证明的符合实际的理论。比如,毛 泽东思想,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理论。同样,邓小平理论的建立有其广泛深刻的客观依据:第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比如,从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巩固新政权开展了“三反”、“五反”、“合作化”、“公私合营”都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运动,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 。这一阶段的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快。相反,1957年国内开始“反右派的政治斗争”,接着是“反右倾”、“四清”直到十年“文化大革命”。不顾当时我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错误地把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把阶级斗争作当作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极左的极端错误思想指导下,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几乎葬送了我们的政权,到了亡 党亡国的境地。惨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此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第二,研究了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比如,最突出就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共产党一夜之间把政权交到资产阶级手中,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析化转变,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壮大本国的综合国力。因为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指经济、科技为中心的国力。整个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对这些问题,应该深思的是:状况表明:一具国家必须要有相当强大的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站得住脚,所以发展本国的经济是世界大趋势,而且还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第三,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的探索。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借鉴其它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些好的经验,结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逐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开始找到自己的建设的道路,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客观依据来看,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板书) (学生看书第77页黑体 字部分,老师作简要的分析。) 提问: 1)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 2)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用新 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其主要内容: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坚持实践作为检验趔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是一个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很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闪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要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第三,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由学生回答),强调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由学生回答,)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并指出判断各方面得失的标准(学生回答三个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 第四,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没有改革,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兴驻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还要时行政治体制改革。(学生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一方面,强调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必须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由学生回答四项原则的内容)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学生回答哪三个步骤),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几年上一个台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严治党。必须领先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由学生回答“一国两制 的内容”)。按照这个原则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这一理论不有其它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思考: 从我们对理论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贯穿全部理论有一条主线,那么这条主线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板书) 1)什么是解放思想。(板书)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板书)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9页中间,明确以上两个问题。) 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举出教材中运用的例子: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理论提示的过程,进一步说明邓上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贯穿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 教师归纳:邓小平理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各种不符合实际的僵化的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和禁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并付之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检验的理论。它体现了我们坚持的马列主义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思考: 1)这一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理论创立的重大意义是怎样的? (4)邓小平理论创立的重大意义。(板书) 这一理论创立的意义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理论上的重大意义,一是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学生看书第80页,教师归纳。)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生活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深刻和剧烈,是前人难以想象的,而人类社会实践的变化也随之发展。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所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特别是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 所没有经历的也没有涉及过的新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历了这一实践,作为邓小平同志多次对经济特区和一些沿海地区进行巡视、调查研究和总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有关问题,也就是我们前分析的九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创立了这一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学说更加丰富和完整。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指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部分哲学知识,可让学生回答),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则是行动的指南。怎样理解这一理论的指南作用?请同学回忆我们讲的这一理论的内容,都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出方向、道路、阶段、任务、动力、条件、保证、步骤、领导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应如何去做,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使我们现代化建设少走弯路,使我们的建设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学生看书第80、81页,和前面我们展示的有关成就的材料)。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所以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又着重地提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只有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提问: 1)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2)这一路线的提出说明了什么? 3)怎样理解这一路线?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板书) (这部分知识主要介绍有关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老师可让学生看教材或讨论,对有关的观点进行归纳和说明。) (1)基本路线及其特点。(板书) 1)什么是基本路线。(板书) 2)基本路线的特点。(板书) (学生看书第79页,指导学生明确这两个问题,并进行简要说明。) 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实际就是明确其两个特点,即对全局的指导性,它是全党统一思想的基础和行动指南,是制定各项具体政策和方针的依据,具有稳定性,这也正是基本路线区别于其它路线的关键。如,我们曾讲过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体路线等等,这些都只对某一局部工作、某一方面工作具有指导性,所以不能称为基本路线。另外,在一定时期的基本路线是贯穿这一历史时期全过程的始终的。所以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例如,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1952年根据我国当时新中国刚刚刚建立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是过渡时期的政治路线,是指导各方面工作最根本的准则。正是由于这一准则指导,实施了“一化三改”,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提问: 现阶段我党的基本路是什么? (2)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经的内容。(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第81页第三自然段,明确这一内容,并作简要说明。) 首先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时直到下个半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党制定了对全局具有指导性的纲领性的总路线,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次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已是社会主义,但经济技术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正是从
本文档为【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94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13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