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纂图互注扬子法言_版本考略_刘明

_纂图互注扬子法言_版本考略_刘明

举报
开通vip

_纂图互注扬子法言_版本考略_刘明 �文史天地�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考略 刘 ! 明 (国家图书馆 ! 北京 100081) 文 ! 摘 ! 国家图书馆藏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是现存的宋刻孤帙,此本所保留的牌记等版刻 特征和避讳字等文献信息,是鉴定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的重要依据。 �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是宋建阳坊刻的重要版本,元明时期不断进行翻刻。在流传的过程中,宋、元刻本 �纂图互 注扬子法言 备受藏书家珍视, 流传颇为有绪。 关键词 !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版本 ! 递藏 ! ! 济南市图书馆藏有一帙 �纂图互注扬...

_纂图互注扬子法言_版本考略_刘明
�文史天地�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考略 刘 ! 明 (国家图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 ! 北京 100081) 文 ! 摘 ! 国家图书馆藏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是现存的宋刻孤帙,此本所保留的牌记等版刻 特征和避讳字等文献信息,是鉴定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的重要依据。 �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是宋建阳坊刻的重要版本,元明时期不断进行翻刻。在流传的过程中,宋、元刻本 �纂图互 注扬子法言 备受藏书家珍视, 流传颇为有绪。 关键词 !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版本 ! 递藏 ! ! 济南市图书馆藏有一帙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行款版式同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纂图互注扬 子法言 ,刀法亦是大略相似, 序后有牌记, 云: ∀本 宅今将监本 # # # (此处脱去三字 )子纂图互注附 入重言重意, 精加校正,并无讹谬,誊作大字刊行,务 令学者得以参考, 互相发明, 诚为益之大也, 建安 # # # (此处脱去三字 )谨咨。∃值得注意的是, 国家 图书馆藏宋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翻刻本、清华 大学图书馆藏元刻本以及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都保 留着这个牌记, 只是文字有所差别, 这就需要探讨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的鉴定问题, 此外也值得 挖掘牌记所透露的关于�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刊刻 的文献信息。在此基础上, 简述了�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在明清两代以迄民国间的递藏源流。 1!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的底本和刊刻 根据史料, 北宋治平年间国子监刊刻了�扬子法 言注 十三卷, 此即所谓的治平监本 �扬子法言 。 这是所知有确切记载的最早的 �扬子法言 版本,在 �扬子法言 版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北宋治平本�扬子法言 , �司马温公注扬子序 云: ∀景祐四年 ( 1037)诏国子监校 �扬子法言 , 嘉祐 二年 ( 1057)七月始校毕上之, 又诏直秘阁吕夏卿校 定, 治平元年 ( 1064)上之。又诏内外制看详, 二年上 之, 然后命国子监镂版印行。∃王国维在 �五代两宋 监本考 有较为详细地揭橥,列举了此本校刻人等衔 名, 如将仕郎前真州六和县主簿权国子监主簿臣文 効、将仕郎前齐州禹城县主簿充国子监直讲臣商傅、 承奉郎守大理寺丞充国子监直讲臣扬褒等, 属校定 官之列,又有赵概、欧阳修、曾公亮、韩琦等, 属监督 官之列 [ 1]。可见, 治平本由北宋国子监主持校刻,而 且当时的名臣监督其事, 所谓 ∀有宋隆平盛际, 群贤 当国, 人文化成。∃ (钱谦益语 )此书的刊刻时间, 钱 谦益根据诸官衔名认为: ∀正在治平元、二间, 亦必在 元年闰月已后。∃ [ 2]但据司马光序,这种说法是值得 检讨的, 治平本的镂版印行已经到了治平二年 ( 1065)之后。自景祐四年开始校勘 �扬子法言 ,至 治平二年校毕历时近三十年, 反映了国子监雕版印 刷书籍颇为精审。值得注意的是, 国子监印行的是 李轨注本�扬子法言 , 瞿镛云: ∀案 �法言 旧有治平 监本, 系李轨单注。∃ [ 3]尽管已有景祐四年的宋咸注 本和吴秘注本 ,但均没有被采用。国子监校刻�扬子 法言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宋时期�扬子法言 的注释和研究 ,应该说宋咸注本和吴秘注本便是在 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著作。遗憾的是, 北宋治平 监本�扬子法言注 久佚, 后世所见之本实翻刻治平 监本。 �扬子法言 的注释, 从今本 �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所保留的�重广注扬子法言序 、�进重广注扬子 法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司马温公注扬子序 的记载中能够得到 清楚地了解。�隋书�经籍志 著录李轨注本�扬子 法言 ,案陆心源�仪顾堂续跋 云李轨字弘范, 晋尚 书祠部郎中、都亭侯, 撰有�周易尚书音 、�春秋公 羊音 等。柳宗元注本, �新唐书�艺文志 著录。但 李轨、柳宗元注存在缺陷, 宋咸�重广注扬子法言 序 云: ∀凡有十三篇,东晋李轨虽为之注, 然愈略于 毛公之为。唐柳宗元删定, 虽释二三而不能尽补其 64 图书馆杂志 ( L ib rary Jou rnal) ! ! ! ! ! ! ! ! 2010年第 11期 (V o.l 29. No. 11 ) 亡误∃, ∀中有义易决者反疏之, 理尚秘者则虚焉,阙 文者弗能正, 讹字者乃无辩。∃又 �进重广注扬子法 言表 亦云: ∀然多疏略,犹或误遗 ∃, ∀凡坦然易别之 条则五行俱下而诠释, 洎卓尔难明之意则一辞不措 而缺亡。∃所以, 景祐三年 ( 1036)宋咸在李轨、柳宗 元注的基础上重新注释 �扬子法言 , 景祐四年 ( 1037)注完上表, 又有吴秘注本。至元丰四年 ( 1081)司马光 ∀采诸家之长,附以己意∃ ( �司马温公 注扬子序 )而注�扬子法言 ,此即所谓的集注本。 司马光集注本以治平监本为底本, 同时参考其它各 本而成, �司马温公注扬子序 云: ∀故相宋公庠家有 李祠部注本, 及音义最为精详, 音义多引天复本, 未 知天复何谓也, 诸公校法者皆据以为正。宋著作、吴 司封亦据李本而其文多异同, 音义皆非之, 以为俗 本。今独以国子监所行者为李本, 宋著作吴司封本 各以其姓别之, 或参以 �汉书 从其通者, 以为定 本。∃�四库全书总目 据此即云: ∀至光之时, 惟李 轨、柳宗元、宋咸、吴秘之注尚存, 故光汇合四家, 增 以己意。∃ [4]所以,司马光集注本能够保存诸本注释 的优长, 但也存在 ∀以己意擅改原文的情况∃ [ 5]。检 ∀天复∃,唐昭宗、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皆有此年号,疑 天复本属后者, 则其或为蜀刻本 ,顾广圻曾详考之, 云: ∀天复本者盖谓彼时之蜀本, 逮温公日而已无有 存焉者, 故不质言之。∃司马光注�扬子法言 多间接 引天复本, 如�学行篇 ∀有教立道, 无心仲尼。有学 术业, 无心颜渊∃句, 司马光注曰: ∀ �音义 曰天复本 心作止, 今从李宋吴本。∃天复本的详细情况,还有待 于学界更深入的研究 [ 6]。 南宋时期, 国子监翻刻治平监本, 朱学勤云: ∀南 宋有国子监翻刊官本, 钱佃用国子监旧本刊。∃ [ 7] �藏园群书经眼录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并著录, 傅增湘云: ∀列参知政事赵概、欧阳修、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韩琦四人衔名, 凡八行, 盖源 出汴京国子监刊本也。∃ [ 8]此本多误认为即北宋治 平监本, 傅增湘认为: ∀昔人以后列校勘官衔名有吕 夏卿校定一行, 断为治平监本。夫监本诚是矣 ,而以 为治平所刊则非也。考卷中宋讳缺避惟谨。然卷五 第四叶注中%三桓专鲁 & 句, %桓 & 字缺末笔; 卷三第 四叶%君子微慎厥德 & 句及 �音义 第七叶注文 �史 记 作%慎靓王 & , �索隐 作 %顺靓王 & , 或是慎转为 顺。各句慎字均缺末笔, 则已入南渡无疑。且审其 字迹雕工, 虽格体严整, 而朴厚之意寖失, 当是浙杭 重翻之本。∃ [9]又云: ∀此书前人因音义后有北宋国 子监校刊衔名, 误称北宋本。∃ [ 10] �天禄琳琅书目后 编 亦云: ∀书中阙笔极谨密,至孝宗讳慎字止, 是淳 熙时锓。∃ [ 11] ∀靖康板荡,图籍北迁∃ (钱谦益语 ),南 宋国子监的翻刻似乎说明其时治平本已存世颇罕, 所以现存所谓的治平监本实际上皆是翻刻本。 根据上述诸序, �扬子法言 的版本有天复本、 国子监刻李轨注本、宋咸注本和吴秘注本以及钱佃 翻刻治平监本等。而�扬子法言 集注本的刊刻,史 料没有明确记载。�郡斋读书志 著录 �李氏注法 言 、�温公集注法言 两帙, 则南宋初期尚有李轨注 本和司马光集注本, 惜集注本不言刊刻情况而不知 是否刻于北宋。宋淳熙八年 ( 1181)唐仲友台州刻 本�扬子法言 , 是现存最早的五臣集注本 [ 12]。 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的著录, 现存宋刻集 注本�扬子法言 的版本如下: 宋刻本�扬子法言 、 宋刘通判宅仰高堂刻本 �纂图分门类题五臣注扬子 法言 、宋崇川余氏刻本 �新纂门目五臣音注扬子法 言 和宋刻元修本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其中 �纂 图互注扬子法言 系宋末建阳麻沙本, 有牌记云: ∀本宅今将监本九经四子纂图互注附入重言重意, 精 加校正并无讹谬, 誊作大字刊行, 务令学者得以参考 互相发明, 诚为益之大也, 建安 # # # (此处空三 格 )谨咨。∃根据牌记, 可以得到如下三点意见: 第 一, 宋代国子监刊刻了�九经 、�四子 ( �老子道德 经 、�庄子南华真经 、�荀子 和 �扬子法言 ), 为 了满足科举考试的需要, 建阳书坊将监本 �九经 、 �四子 进行了改造, 即所谓的 ∀纂图互注∃, 编刻经 子新读本, 对于读经子者都有所帮助 [ 13]。第二, 建 阳坊刻�九经 、�四子 本以国子监本为底本皆刻有 纂图互注本 [ 14] , 有表明源自国子监刻本以博取读者 信任的用意。第三, 宋代纂图互注本 �九经 、�四 子 的书版是完整的,能够以汇刻本的形式来进行刊 刻。就�扬子法言 而言, 使用的监本即南宋初期翻 刻的治平监本 ,是李轨单注本, 而纂图互注本�扬子 法言 则是集注本。由此可以推断,建阳书坊尽管以 监本为底本, 但着眼于当时科举考试等的需要,增入 了其它四人的注而成为 ∀集注本 ∃。实际上, 南宋钱 佃已开始增入注释, 已非李轨注本旧貌, 朱彝尊 �经 义考 引吴师道语云: ∀ �扬子法言 十三卷, 晋李轨 注, 钱佃用国子监治平中旧本刊之, 当时已用宋咸注 增入矣。∃需要指出的是, 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书坊 直接使用集注本作为底本来刊刻, 这与监本在科举 考试中的 范本 协议范本下载族谱范本下载临帖范本下载公司章程范本下载监理月检范本下载 或定本的文本地位是分不开的。 叶德辉�郋园读书志 云: ∀诸子书在宋刻中有 监本、坊本之别, 有四子、六子之殊。∃ [ 15]根据牌记, 65刘 ! 明: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考略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使用的底本是监本 �扬子法 言 ,而非当时的坊刻本, 而且是与�老子道德经 、 �庄子南华真经 和�荀子 合刻的, 即坊刻纂图互注 �四子 本。所谓�六子 本, 即增入了�列子冲虚至 德真经 和�文中子 (即�中说 ), 傅增湘即云: ∀世 传元明翻本五子中, 或增入 �冲虚至德真经 八卷, 或增入�中说 十卷, 然书名前均不冠以 %纂图互注 & 字样, 可知�冲虚 、�中说 二书为新增入者, 而冠以 此四字之荀、扬、老、庄为宋刊原有者。∃ [16]增入的时 间叶德辉只是笼统地说 ∀后来坊估于�四子 外增入 �列子 、�文中子 ∃, 邵懿辰则云 ∀南宋已有 �纂图 互注六子 ,元亦有�六子 刊本∃ [ 17]。又陆心源�仪 顾堂续跋 有�宋椠纂图互注扬子法言跋 一篇, 言 之甚详, 云: ∀景定时龚士卨刊入六子全书,改题纂图 互注, 而集四家注之名遂不可见矣。∃ [ 18]但龚序存在 问题, ∀但言五子, 不及文中一字,则坊贾谬取以冠首 也。∃ [19]此说甚是,名为 ∀六子全书∃,但龚序却不言 �文中子 , 实属书坊假借之以射利, 不可信从。所 以, 傅增湘认为前人所云宋刊�纂图互注六子 是错 误的, 应为�纂图互注四子 , �六子 本出现的时间 大致在元代。�四子 本、�六子 本后世多有翻刻, 王重民云: ∀余疑此四子书, 元代明代各有翻刻。∃ [20] 北京大学图书馆即藏有元翻刻宋建安书坊�四子 本。�六子 本在明代亦有翻刻, 如顾春世德堂本 等。 宋刻和元刻的优劣, �书林清话 云: ∀元刻 �纂 图互注扬子法言 , 胜于宋治平监本也。∃ [ 21]此说近 乎无的放矢, 宋治平监本久佚, 即就宋刻本�纂图互 注扬子法言 而言, 元刻已相差较甚, 孙原湘跋云: ∀元刊本即照宋翻刻, 不加详审。∃因而宋刻本得到 了鉴藏家的珍视, 邵渊耀跋云: ∀宋刊�纂图互注法 言 ,历为鉴家所珍视∃,又陈銮跋云: ∀钱氏 (曾 ) �读 书敏求记 多述宋板子书, 而 �太元 (玄 ) 、�法言 均未著录, 非以投阁之故存轩轾, 亦以精本难得, 偶 尔缺如, 故是卷足贵耳。∃ 综上,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的底本是北宋治平 年间监本�扬子法言 的翻刻本, 着眼于当时社会的 需要, 增入其它四人的注而以 ∀集注本∃的形式由建 阳书坊进行刊刻, 纂图互注且重言重意, 而且刊刻工 作是以�九经 、�四子 汇刻本的形式进行的, �纂图 互注扬子法言 只是其中的零种而非单刻。 2!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的版本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 �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十一行, 行约十九至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二十五 字, 细黑口,左右双边, 有书耳。卷端题 ∀纂图互注扬 子法言卷第一∃, 次行低二格题 ∀晋李轨、唐柳宗元 注∃,第三行低二格题 ∀圣宋宋咸、吴秘、司马光重添 注∃。钤有 ∀晋府书画之印 ∃、∀蓉镜 ∃、∀小琅嬛福 地∃、∀海盐张元济经收∃、∀涵芬楼∃诸印,有孙原湘、 陈銮、邵渊耀等人题跋。版心下镌刻工 ∀子∃等, 有 牌记云 ∀本宅今将监本九经四子纂图互注附入重言 重意, 精加校正并无讹谬, 誊作大字刊行, 务令学者 得以参考互相发明, 诚为益之大也, 建安 # # # (此 处空三格 )谨咨。∃此本乃南宋建阳书坊刻本, ∀廓∃ 字缺笔 ( �重广注扬子法言序 ) , 又 ∀桓∃字 (卷十第 六叶 )、∀慎∃字 (卷一第四叶、卷二第八叶 )缺笔 ,邵 渊耀跋云: ∀序中廓字阙笔, 知为宁宗以后椠本∃,又 陈銮跋云: ∀小嫏嬛主人 (张蓉镜 )定为南渡后建州 刻, 信然。∃可知此本刻于宋宁宗庆元元年 ( 1195)之 后, 盖为宋末刻本。此本避讳不谨严, 反映了建阳坊 刻的特点, 如 ∀树∃ ( �进重广注扬子法言表 )、∀遘∃ ( �进重广注扬子法言表 )、∀廓 ∃ (卷二第六叶 )、 ∀弦∃ (卷二第十二叶 )、∀让 ∃ (卷三第四叶 )、∀敬∃ (卷三第六叶 )、∀眩∃ (卷三第八叶 )、∀玄∃ (卷四第 六叶 )、∀惊∃ (卷八第五叶 )、∀殷∃ (卷十第三叶 )、 ∀桓∃ (卷十第六叶 )不讳。其中 ∀廓 ∃、∀桓∃或讳或 不讳, 说明民间坊刻在避讳上是很宽松的。存世宋 刻�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仅此帙, 版本及文献价值弥 足珍贵。 宋刻元修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元、明两代 多据之翻刻, 而且牌记照旧保留。但稍微有所差异 的在牌记的文字, 元代翻刻本脱去了 ∀九经∃二字, 明代翻刻本则脱去了 ∀九经四∃三字。脱字至少反 映了两个问题, 一是后世的翻刻本多为后印本,书版 漫漶致脱字自然难免; 二是后世在翻刻时发现 �九 经 、�四子 的书版散失, 已经不是完整的面貌, 所 以剜去 ∀九经∃或 ∀四∃字。这样, �纂图互注扬子法 言 在明代翻刻时便由汇刻�四子 本中的零种成为 了单刻本。另外, 宋刻本与翻刻本在避讳字上有所 差别, 即翻刻本将讳字都改了过来, 如翻刻本将 �重 广注扬子法言序 中的 ∀廓∃字、�五声十二律图 中 的 ∀征 (徴 ) ∃字缺笔改了过来,孙原湘跋即云: ∀宋本 �声律图 , 征 (徴 )字缺末笔, 盖避仁宗嫌讳也, 元刻 改之。圣宋之宋字作两点,亦与宋锲迥异, 此可为宋 元两刻之别证。∃牌记中的脱字和避讳字的更改,这 是判断�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的两个主要依据。 现存元明时期的�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多据宋 刻本翻刻, 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翻刻建安书坊�四 66 图书馆杂志 ( L ib rary Jou rnal) ! ! ! ! ! ! ! ! 2010年第 11期 (V o.l 29. No. 11 ) 子 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元刻�六子 本等, 明代的 翻刻本如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两种明初刻本等。宋刻 与翻刻在行款版式上相同, 用纸多属粗糙的麻沙纸 或竹纸, 刀法亦大略形似,因此在鉴定上存在一些困 难, 邵渊耀跋即云: ∀世之收藏家,每以单边黑口为宋 元之辨, 以予所见宋刻,则双边为多。若此书明是南 宋本, 而板心黑口与元刊无异,可知后人规则鲜有创 前代所未为者。∃除此之外, 上文已指出宋刻与翻刻 之间存在着牌记文字和避讳字的不同, 明翻刻与元 翻刻在牌记脱字数量上也存在差别。一般而言, 脱 去 ∀九经∃二字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元刻本, 而脱去 ∀九经四∃三字的可以定为明初刻本或元刻本。这 说明, 元代 �九经 书版虽不可得, 但尚能凑齐 �四 子 的书版来刊刻, 而到了明代就连 �四子 的书版 也凑不起来了。所以, 如果较为审慎一点的话 ,济南 市图书馆藏本应该定为明初刻本,属于翻刻本。 3!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的递藏 宋、元刻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多经明清两朝 及近代藏书家所藏, 其递藏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清内府宫廷所藏, 主要的是天禄琳琅旧藏 ,因其 秘藏内府而外间罕见流传; 二是明清以来的藏书家 收藏, 有的已经散佚于天壤之间, 现所存者弥为珍 贵; 三是流散到国外, 比如日本、美国等地。兹根据 相关材料, 简要地描述其递藏源流。 (一 )清内府宫廷收藏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著录三帙, 其中一帙系纂 图互注�六子 本的一种, 姑分别编号为后编甲本、 后编乙本和后编丙本 ,兹根据�后编 简述其递藏情 况。 ( 1)后编甲本 此本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系�纂图互注六子全 书 中的一种,属建阳麻沙本, 序后有牌记。�后编 定为宋板, 云: ∀诸书皆古注阙笔,极为谨严, 则固宋 本之真确者。∃ [ 22]检牌记脱去 ∀九经∃二字, 故定为 宋刻不尽准确, 又据其缺笔谨严, 当即元覆刻本。此 本钤有 ∀陈朝用书画印∃、∀谦牧堂藏书记∃、∀谦牧堂 书画记∃诸章,曾经明陈朝用、清揆叙所藏,后入藏内 府天禄琳琅。检�赏溥杰书画目 , 1922年 8月 18 日赏赐宋板 �纂图互注六子全书 , 则此年流出宫 外。 ( 2)后编乙本 此本与后编甲本系一版摹印, 阙补卷九、卷十。 此本当即�藏园群书经眼录 著录之本, ∀廓∃字缺末 笔, 定为南宋刊本。大概清末民国间散出, 傅增湘跋 南宋本�经进周昙咏史诗 云: ∀ �青山集 、�周昙咏 史诗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 集 、�博物志 、�山谷老人刀笔 、�佩觽 、�国语 解 八书,久闻流出厂市, 探询半月,苦不得耗∋∋昨 夜亥刻, 宝瑞臣前辈以电见告, 谓八书皆在渠处 ,遣 急足往取, 夜分乃至。∃知民国六年 ( 1917)傅增湘曾 在宝瑞臣处经眼。 ( 3)后编丙本 此本与后编甲本系一版摹印, 钤有 ∀曝书亭珍 藏∃、∀朱彝尊印∃两章,系朱彝尊家藏本。 (二 )明清至民国间藏书家收藏 ( 1)明晋藩朱钟铉藏本 此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钤有 ∀晋府书画之印 ∃、 ∀玉兰堂∃、∀停云∃、∀文嘉∃、∀翁印方纲 ∃、∀山阴郭 氏∃、∀蓉镜∃、∀小琅嬛福地∃、∀涵芬楼∃、∀海盐张元 济经收∃诸印。有墨笔 ∀道光丙戌 ( 1826)六月孙原 湘借读一过∃、∀道光庚寅 ( 1830)清明后二日白下女 士方若蘅叔芷氏借读∃、∀道光丙戌六月孙原湘从味 经书屋借读∃题款。此本旧为明晋藩朱钟铉所藏, 后 为文征明、文嘉所藏。入清之后,先后为翁方纲、黄 丕烈、张蓉镜所藏, 流传有绪。虽经黄丕烈所藏 ,但 未能书跋于其上,孙原湘跋云: ∀荛翁于是书珍若拱 璧, 芙川以重金购之。惜荛翁旋归道山, 未乞其一 跋。∃民国间散出, 为张元济涵芬楼收得,后入藏北京 图书馆。此本是现存唯一的一帙宋刻本 �纂图互注 扬子法言 ,虽经元代递修, 但品相上佳,洵为珍贵。 ( 2)明毛氏汲古阁藏本 �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 著录, 云: ∀元 建安刻本, 有汲古阁藏印,竹纸三册。∃ [ 23]检�汲古阁 珍藏秘本书目 ,著录�西岩山人真迹 三册六本,注 云: ∀一册�考工左国纂 ,一册�吕览节 , 一册�三子 纂 : �荀子 、�淮南子 、�杨子 , 附 �文中子 。∃ [24] 不知此本是否即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所著录之 本。 ( 3)清蒋廷锡藏本 此本现藏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钤有 ∀归氏起霄∃、∀居夷子∃、∀蒋扬孙读书记∃、∀铁琴铜 剑楼 ∃、∀傅沅叔藏书记∃、∀双鉴楼藏书记∃诸印。 旧为清蒋廷锡所藏, 后为瞿镛铁琴铜剑楼、傅增湘递 藏, 傅增湘跋云: ∀余此帙得之沪上,为铁琴铜剑楼旧 藏, 未经编入目者,其补版晚印与所见各本同。∃此跋 撰于 1930年。此本�藏园群书经眼录 著录, 版本定 为宋末刻本, 云: ∀宋讳匡、征、桢、贞、桓、慎皆缺末 笔, 廓字不缺∃ [ 25] ,而且 ∀卷中有元代补版∃ [ 26]。�美 67刘 ! 明: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考略 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著录, 定 为宋刻元明递修本, 云: ∀此本慎字、贞字缺末笔,敬 字、弘字均不避讳。∃ [ 27]检此本牌记脱去 ∀九经∃二 字, 又 ∀廓∃字不缺笔, 似应定为元翻刻宋建阳 �四 子 本。 ( 4)清孙星衍藏本 此本�宋元本行格表 、�平津馆鉴藏记 均著 录, 黑口版,巾箱本, 清孙星衍旧藏 [ 28]。此本牌记脱 去 ∀九经∃二字, 定为宋刻本显误,当为元刻本。 ( 5)清瞿镛藏本 此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铁琴铜剑楼藏宋元本书 目 著录。瞿镛定为元刻本,入藏国家图书馆后更定 为明初刻本, 此本牌记脱去 ∀九经∃二字, 定为明初 刻本较为审慎, 而定为元刻亦可从。 ( 6)清秦恩复藏本 此秦恩复石研斋藏本, 后为李盛铎所得, �木犀 轩元本书目 著录。 ( 7)清莫友芝藏本 此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系元刻�四子 本的 一种, 钤有 ∀隐书楼秘籍印 ∃、∀宛平查氏藏书印∃ 、 ∀莫氏图书之印∃、∀友芝则心∃、∀莫印绳孙 ∃诸章, 清查礼旧藏, 后为莫友芝、莫绳孙所藏。此本牌记脱 去 ∀九经∃二字, 当属元翻刻本。 ( 8)清丁丙八千卷楼藏本 �善本书室藏书志 著录两帙元刻本�纂图互注 扬子法言 ,其中一帙虽题名相同, 但行款不同,丁丙 云: ∀此书版式与前不同, 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四 字, 椠印精美, 亦元时佳刻也。∃ [ 29]两帙盖现藏南京 图书馆, 此行二十四字本尤为需要注意, 它与行二十 一字宋元刻本之间的版本关系值得研究。 ( 9)清陆心源藏本 此本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 旧为陆心源皕宋楼 藏本, �皕宋楼藏书志 著录, 题元刊本, 而在�仪顾 堂续跋 中却又题宋刊本。检此本牌记脱去 ∀九经∃ 二字, 应为元刻本。 ( 10)清泰州宫氏藏本 此本见陈銮跋, 云: ∀向见泰州宫氏所藏宋椠本 元虞道园点勘者, 大略相似, 而字法尤瘦劲, 此岂后 拓耶。∃泰州宫氏世代富有书画收藏, 其中清道光同 治年间的宫本昂尤著。此本或即宫本昂所藏, 现下 落不明, 待查。 ( 11)高唐郝祖修藏本 此本现藏济南市图书馆,钤有 ∀高唐郝氏藏书之 章∃、∀贞吉斋∃、∀大荣长物∃、∀齐鲁大学图书馆藏 书∃诸印,旧为高唐郝祖修收藏, 又为顾大荣所得, 曾 入藏齐鲁大学图书馆, 建国后调拨至济南市图书馆。 此本牌记脱去 ∀九经四∃三字, 属元刻的后印本。 ( 12)王欣夫蛾术轩藏本 此本系元刻�六子 本的一种, 版心上镌 ∀六子 全书∃四字,王欣夫旧藏 [ 30]。 此外, 佚名撰 �福建版本志 著录一帙元刻本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未知何人所藏。检 �中国书 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 亦著录一帙, 云: ∀南宋福 建黑口本, 半页十一行行大字二十一, 小字二十五, 黄蔴纸二册。∃ [ 31]收藏情况不明。又清华大学图书 馆藏有一帙, 为元刻纂图互注六子本的一种, 钤有 ∀拾乐园∃朱印, 未能查得属何藏书家所藏, 待考。 上海图书馆藏有元刻明修�六子 本�纂图互注扬子 法言 ,因未曾寓目, 不知其详细情况,俟查。日本的 静嘉堂藏本即陆心源皕宋楼藏本,又森立之编�经籍 访古志 著录求古楼藏本, 卷首有 ∀易山崔氏∃印及 ∀光 # # ∃印和 ∀吉氏家藏∃印。美国的哈佛燕京图 书馆藏本即清蒋廷锡藏本,民国间曾为傅增湘所藏。 4! 结语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的底本是北宋治平监本 的翻刻本, 宋末建阳书坊刊刻时增入柳宗元、宋咸、 吴秘、司马光四臣注, 配图且互注, 与 �九经 和 �老 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真经 及�荀子 合刻, 即纂图 互注�九经 、�四子 本, 元代在�四子 本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六子 本。由于纂图互注�九经 、�四子 书版的散佚,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逐渐从其中的零 种变成了单刻。 �纂图扬子法言 多经历代名家所 藏, 现存宋刻孤帙即国家图书馆藏本的牌记和避讳 情况, 是鉴定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的重要依 据。 注释 1! 参见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 ,载�宋版书考录 ,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 2003: 587- 590 2! 钱谦益 �绛云楼题跋,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本 �上海 古籍出版社, 2005: 35 3! 瞿镛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本 � 中华书局, 1990: 194 4! 永瑢等 �四库全书总目 �中华书局 1965: 772 5! 王菡 �唐仲友刻书今存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 3 ) : 56 6! 王菡 ��扬子法言历代校注本传录 一文有较为细致地 研究 �文献, 1994( 3) 7! 朱学勤 �朱修伯批本四库简明目录 �北京图书馆出版 社, 2001: 347 68 图书馆杂志 ( L ib rary Jou rnal) ! ! ! ! ! ! ! ! 2010年第 11期 (V o.l 29. No. 11 ) 8!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292 9!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 : 292 10! 傅增湘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卷七子部一, 中华书局, 1993: 24 11! 彭元瑞等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 本,中华书局, 1995: 293 12! 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本, 其版式刀法与国家图书馆藏 宋刻本�荀子 如出一辙,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未见著 录。 13! 参见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84 14!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云: ∀盖南宋坊刻�九经 皆有纂 图互注本 ∃, ∀其互注皆标白文图 ∃, �四子 亦如此。清 人书目题跋丛刊本,第 290页。 15! 叶德辉 �郋园读书志 �台北明文书局, 1990: 490 16! 傅增湘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卷七子部一: 2 17! 傅增湘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卷七子部一: 1 18! 陆心源 �仪顾堂续跋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本 �中华书 局, 1990: 300 19! 彭元瑞等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290 20! 王重民 �中国善本书提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222 21! 叶德辉 �书林清话 �中华书局, 1957: 172 22! 彭元瑞等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290 23! 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 �中国书店 出版社, 1982: 87 24! 毛扆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中华书局, 1985: 21 25! 傅增湘 �藏园群书经眼录 �中华书局, 1983: 547 26! 傅增湘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卷七子部一: 26 27! 沈津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78 28! 孙星衍 �平津馆鉴藏记 �丛书集成初编本 �商务印书 馆, 1936: 4 29! 丁丙 �善本书室藏书志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本 �中华 书局, 1990: 569 30! 王欣夫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595 31! 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 87 刘 ! 明 ! 馆员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 (收稿日期: 2010- 03- 15! 编发: 梁颖 ) (上接第 49页 ) 我馆的图书漂流首先是建立在对同学的信任上, 图 书馆倡导大家一个学期后, 及时回漂图书, 特别是教 材类图书要及时归还, 以便更多的学弟学妹使用。 图书馆并没有强制读者归还的举措, 而是在图书馆 主页的爱心漂流栏目上, 对漂流在外的图书定期进 行公开揭示, 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哪些书籍目前漂流 在外, 凡是有阅读需求的同学可以前往漂流站预约, 同时, 图书馆将后续需求等信息,通过目前图书持有 者的手机, 发出短信友情提示, 等等。这些人性化的 管理举措, 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图书的回漂率 在 45%以上, 有效地抑制了以往漂流书长期不回归 的状况, 争取漂流图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对漂流图书活动根据本馆实际, 辅以适当的管 理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既保留了图书漂流原有的意义, 又有效地防 止了图书长期滞留在个人手中, 从而让漂流图书得 到最广泛的传播, 书本知识才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 利用。有效地管理能够使图书漂流活动最终得到读 者群体的认可, 越是好的书漂流的次数就越多 ,在这 样不断的选择和被选择中, 图书馆自然淘汰了利用 价值不高的图书, 沉淀下来的则是精品图书, 图书馆 的漂流活动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了。 图书漂流是一项以信息共享为目的的公共文化 事业, 相信随着读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图书馆漂流管 理的逐步科学化,漂流活动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户 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图书漂流:给中国大众传统阅读吹进的新空气. h ttp: / / new s. xinhuanet. com 2! 周素霞. 从图书漂流看社会诚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 2008( 4) : 85- 86 3! 杨祖逵. 图书漂流活动对公众阅读行为的影晌思考, 2006. 10 4! 孙抱弘. ∀漂流图书 ∃为何 ∀漂 ∃不起来. http: / /new s. xinhuan et. com 5! 范玉红. 高校图书馆对毕业生赠书的管理与再利用研 究. 图书馆学研究, 2008 ( 6) : 63- 64 段 ! 梅 ! 女,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馆员。全国阅读 推广委员会大学生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 赵 ! 晖 ! 女,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许 ! 欢 ! 女,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博士。 69刘 ! 明: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版本考略
本文档为【_纂图互注扬子法言_版本考略_刘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3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05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