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 修 辞

第七章 修 辞

举报
开通vip

第七章 修 辞第七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第二节词语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第四节辞格运用(一)第五节辞格运用(二)第六节辞格运用(三)第七节辞格运用(四)第八节辞格运用(五)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三、如何学习修辞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色彩的锤炼三、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设问句和反问句第四节辞格运用(一)一、辞格二、比喻三、比拟四、借代五、夸张第五节辞格运用(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运用(三)一、对偶二...

第七章 修 辞
第七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第二节词语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第四节辞格运用(一)第五节辞格运用(二)第六节辞格运用(三)第七节辞格运用(四)第八节辞格运用(五)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三、如何学习修辞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色彩的锤炼三、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设问句和反问句第四节辞格运用(一)一、辞格二、比喻三、比拟四、借代五、夸张第五节辞格运用(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运用(三)一、对偶二、排比三、层递四、反复五、顶真六、回环第七节辞格运用(四)一、对比二、映衬三、拈连四、通感五、警策第八节辞格运用(五)一、辞格的连用二、辞格的套用三、辞格的兼用四、修辞的超常用法一、什么是修辞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语言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她很漂亮(/美/俊/好看/靓/喜欢人/稀罕人)。上面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采用不同的句式或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例如: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使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使用熟语描写)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她长得简直就是个人样子。(暗喻)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夸张)她就是咱村的“七仙女”。(借代)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安娜。(排比)同样,如果说一个人长得丑,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她很丑。(可碜/难看/不好看/不俊/)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借代)大家都叫她“朱二姨”。(借代)以下几例都是夸张,但是夸张的程度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夸张)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夸张)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夸张)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夸张)她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夸张)又如:她的皮肤很好。(一般叙述)她的肉皮真细发。(口语化)她的皮肤就像4-5岁的孩子似的又白又嫩。(明喻)她真是肤如凝脂、面若桃花。(对偶)要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就要结合语体、具体的语境、人物角色等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因此,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随笔之中。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分析。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我国第一本断代的修辞学资料汇编。清代王国维的诗歌评论在修辞学方面也多有贡献。“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修辞学著作。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三、如何学习修辞(一)修辞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结合言语实践学习修辞。(二)修辞是多种同义形式的最佳选择。因此,应当尽量掌握多种同义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只知道一种表达形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修辞。(三)言语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对象、语境、内容、语体等等。运用修辞格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如果在严肃的场合使用俏皮话、在娱乐的场合使用对偶、排比等都显得不得体,这时候,再美的词藻、再工整的句式也不会收到好的修辞效果。(四)修辞贵在创新。不论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还是辞格的运用,都应当有新意,防止落入俗套。有句话说,第一个说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是花的人就是蠢材。比如:人们在描写秋景时,往往突出它的萧瑟、悲凉,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下面这段文字却恰恰相反,写出了新意。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四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进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钟敬文《碧云寺的秋色》)这段文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赏秋的情绪,借以表达对共和国飞速进步的赞叹,所以描写的秋天的水声是清壮的,树木的呼啸是声势浩大的,与萧瑟、悲凉的气氛全然不同。所以,创新是修辞的灵魂。一、意义的锤炼词语是意义内容和声音形式的结合体。作为词语内容的意义是词语的灵魂。词语意义的锤炼,就是在深刻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内容等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准确鲜明、精当妥帖。词语意义的锤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下列词语的选用(二)一般词语的推敲(三)词语的活用注意:在选用词语时,要特别注意前后意义的配合关系,否则表意就不确切。(一)注意词语的选用1、多义词语2、同义词语3、反义词语1、多义词语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例如“老”是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义项:①年岁大:老人;②老年人:徐老;③婉辞,指人死:老了人了;④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的:老手;⑤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朋友;⑥陈旧:老脑筋;⑦原来的:老地方;⑧(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白菜老了;⑨(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⑩经常:老迟到。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恰如其分: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老”的意思是“年龄变大、衰老”。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老”的意思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鲁迅《祝福》)“老”的意思是“死亡”。“因为老下雨,所以把我泡成这么大了。”阿凡提说。(《阿凡提的故事》)“老”的意思是“经常”。在不同句子的上下文中,使用多义词时,就应该弄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准确表达不同的意思。2、同义词语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表现,也为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和余地。因此,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窃”和“偷”是同义词。所不同的只是语体色彩:“窃”是书面语色彩、“偷”是口语色彩。孔乙己使用“窃”来表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反映了他在封建科举制度影响下性格迂腐、虚荣的特点。……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这个句子中,“心情”和“心绪”是同义词。“心情”是指心境、感情的一般状态,用于“心情的改变”很合适;“心绪”多就心情的安定或紊乱来说,常常指心境的紊乱,适于用在“本没有什么好心绪”之中。两个同义词并用,使得上下文互相照应,避免了句子的单调重复。如果改成一样,虽然意义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文章就显得没有生气,减色不少3、反义词语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正常操作,迅速完成岗位项目而从容不迫;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就免不了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吴伯萧《北极星》)反义词“从容不迫”和“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两种不同的工作情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伟大”和“平凡”并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增强了说服力。(二)一般词语的推敲。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一般词语的推敲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认清表达的对象,留心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的和谐统一。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鲁迅先生通过对一些动词的锤炼,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生活境况和心理的变化。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排”字既通过孔乙己付钱时的谨慎反映了孔乙己钱财的来之不易,又表现出了孔乙己想要摆阔气的虚荣心理;“摸”则说明他的钱很少,表现出了他的穷困潦倒。两个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传神。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这个句子中,作者使用白描手法描写父亲的形象,几个形容词非常普通,但是又用得恰如其分,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普通父亲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人至深。(三)词语的活用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词语“变通”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很阳光。“青春”、“阳光”都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真没想到你这么无情无义,咱们总算是夫妻了一场,你心里竟然一点恩情都没有。“夫妻”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夫妻”。黄克山得理不让人:“我从来不矛盾他,他光矛盾我。”这个怪词,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曲波《山呼海啸》)例句当中“矛盾”一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与之产生矛盾”。例句的一般说法是“我从来不和他闹矛盾,他光和我闹矛盾”。相比之下,例句中的活用显得更加简洁明了,而且具有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效果。二、色彩的锤炼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恰当选用词语的不同色彩,可以增强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一)词语的感情色彩(二)词语的语体色彩注意:词语锤炼过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相称的错误。(一)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同的语境要求使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例如:满洲人早在窥伺了,国内却是草菅民命,杀戮清流,做了第一种。(鲁迅《文章与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窥伺”、“草菅民命”、“杀戮”等词语都是贬义词,表现了作者对外族侵略者和当权者的不满与憎恨。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可爱”、“高尚”等词语是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赞美。(二)词语的语体色彩。语体主要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1)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语言形式。(2)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书面语。口语形式灵活,书面语规范严谨。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品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理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章、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例如: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路遥《人生》)这个句子富有口语色彩,“赤脚片儿”是典型的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濡以沫》)句中的“邀约”、“瞻仰”、“遗容”、“钦敬”、“追随”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了鲁迅先生逝世时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各界人士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敬仰爱戴的深厚情感。三、声音的锤炼声音协调是选择词语的重要方面。词语的声音美具体体现在:1、音节匀称2、平仄相调3、韵脚和谐4、叠音自然注意:音节不匀称、平仄不相间、押韵不和谐等是声音锤炼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韵律配合的协调。1、音节匀称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诗歌及抒情散文等讲究音节整齐,使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例如: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姓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袭击过它。(黄药眠《我爱我们的祖国》)句中的几个分句构成了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同、音节整齐匀称的排比句,读来感情充沛,很有气势。2、平仄相调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韵脚和谐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这就叫押韵。押韵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回环反复,同音相应,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例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北岛《回答》)诗中的韵字是“证”、“铭”、“影”,押“ing”韵。声韵和谐,悦耳动听。4、叠音自然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等。叠音词的声音有很强的音乐性,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律美。例如: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一、长句和短句1、长句的选择2、短句的选择1、长句的选择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长句一般多出现在政论、科技等语体中。例如: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是一个长句。主语是“事实”,谓语中心语“表明”的宾语很长,是:“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文学作品也有采用长句形式的,例如: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秦牧《土地》)这个长句子用了复杂状语:“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句子中宾语“情景”的定语很长,“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共有四个修饰限制的成分,具体、细致、明确、生动地描写了“我”心头涌起的情景,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充分地领会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2、短句的选择短句表意简短、生动、明快、有力,叙事简明,抒情强烈激越。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例如: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峻青《沧海日出》)“美”这个名词和“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两个偏正短语构成了具有递进关系的感叹句,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美景的赞叹。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1950年正月15元宵节,虚岁20,周岁19。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是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赵树理《登记》)这段文字没有任何修饰语句,只使用短句平铺直叙,却收到了简洁、明快,清晰利落的表达效果。二、整句和散句1、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匀称的句子。整句整齐匀称、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常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艺性文体中。例如: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徐刚《黄山拾美》)三部分句子字数、结构都相同,构成排比格式。作者拿黄山的不同的路与作家三种不同的创作道路相类比,形式齐整匀称,表意简练醒目。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舒婷《致橡树》)两个分句构成对比,分述恋人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不同情况,表现那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平等和谐的爱情,抒情强烈激越,音调悦耳和谐。2、散句是结构不同,字数长短不一的句子。散句可以随意抒写,自由畅达,灵活自然。例如: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刘白羽《长江三日》)例句描写瞿塘峡的景色,句式各种各样,字数长短不一,灵活多变,形象生动,把瞿塘峡的美景描写得栩栩如生,避免了单调呆板、毫无生气。三、主动句和被动句1、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子叫主动句。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叫被动句。“树叶被风吹落了。”[辨析]被动句和“被”字句2、如果说话人要突出主动者,可以用主动句式;如果要突出被动者,则用被动句式。例如: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地蹂躏他们,毁灭他们……这段话连用一系列主动句,生动地描写风雪肆虐的情景,突出地表现了风雪的无情、冷酷,衬托出了冬日的寒冷、萧索。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改成被动句,则会是另一种效果。例如:雪花被风卷着,山野、村庄被风雪狂暴地扫荡着,古树的躯干被摇撼着,人家的门窗被撞开了,破屋子上的茅草被大把大把地撕下来扬向空中,人家的屋子里被撒进了冷森森的雪花,雪花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风的驯顺的奴隶,可以被它任意地蹂躏、毁灭……主语成了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门窗、茅草等,整个场景显得寒冷、萧索,突出地表现了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门窗、茅草等的孤单、无助、弱小、可怜等。[辨析]被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受事的句子称为被动句。“被”字句:主语是受事,而用“被”引进施事,或把“被”在直接附着在动词前以表示被动关系的句子,叫做“被”字句。被动句和“被”字句的关系:“被”字句属于被动句的一种。可以说所有的“被”字句都是被动句,但是,不能说所有的被动句都是“被”字句。被动句的范围比“被”字句大。被动句除了可以用“被”字引入施事外,还可以用“让、叫、给”等介词引入施事。例如: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鲁迅《社戏》)前一句用“被”表示被动,后一句用“给”表示被动。四、肯定句和否定句1、肯定句的表达特点2、单重否定与双重否定辨析:双重否定与肯定句1、肯定句的表达特点肯定句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如:“他是中文系的学生。”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如:“他不是中文系的学生。”肯定句和否定句语义的轻重强弱有差别。表达同样的意义,可以使用肯定句,也可以使用否定句。肯定句语义要重一些、语气强一些。否定句语义轻一些,语气比较缓和。例如: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黄秋耘《丁香花下》)这是一句否定句。如果换成肯定句表达,结果就是: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会很痛苦的。两者相比,“不会幸福”比“很痛苦”更加委婉、含蓄,语气相对较缓和,而“很痛苦”则更直接,语气更强,甚至还有些武断。2、单重否定与双重否定单重否定句是只用一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单重否定句如果与肯定句并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表达的意思就会更加明确,语气会更强烈。例如:他们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秦牧《花蜜和蜂刺》)“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这四个分句是为了衬托后面肯定的分句“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从而增强肯定的意义和语气。双重否定句是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句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比肯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例如:男子倘要这么突然的飞黄腾达,单靠原来的男性是不行的,他至少非变狗不可。(鲁迅《关于妇女解放》)这个句子使用了“非……不可”,突出强调了“他必然要变狗”。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鲁迅《作文秘诀》)这个句子使用了“并非……没有”的双重否定,意思是肯定了“有这样的事情”的几率,增强了语气。辨析:双重否定与肯定句1、双重否定属于否定句中的一种。但是,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2、双重否定句所表达的肯定语气的程度超过一般肯定句。例如:“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真理。”(一般肯定句)“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五、设问句和反问句1、设问句2、反问句1、设问句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这是设问。用来设问的问句,就是设问句。比如: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峻青《沧海日出》)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柯灵《戏外看戏》)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前者是简单的陈述,读者是被动地接受;后者的疑问引发读者主动的深深的思考,同时又能在句子中找到答案。2、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这是反问。用来反问的问句就是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也不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余秋雨《上海人》)第一个句子是一个否定陈述句,第二个句子是一个反问句。前者是简单的陈述,读者是被动地接受;后者的疑问引发读者主动的深深的思考,同时又能在句子中找到答案。在语气上,后者比前者更强烈,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辞格辞格也称辞式、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修辞格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修辞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积累和总结。3、修辞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4、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5、修辞格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二、比喻1、什么是比喻2、比喻的类型3、比喻的作用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比喻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例如: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的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2、比喻的类型①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如: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②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③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④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例如: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向农民争夺粮食而地主比蝗虫更凶甚至掠夺去妻女(邹荻帆《乡音》)⑤反喻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⑥博喻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3、比喻的作用①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②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③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①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②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③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④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三、比拟1、什么是比拟2、比拟的类型3、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1、什么是比拟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例如:树倒下了,发出一声快乐的叫喊,一种牺牲自己的快乐,如梦想的孩子离开家,奔向不可知的运命时嘴里所喊出的。(何其芳《伐木》)2、比拟的类型①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例如: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沈从文《遥夜》)“睡”是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的行为。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②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例如: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茅盾《冬天》)“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舔舐”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风当作动物来写。3、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①运用比拟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②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四、借代1、什么是借代2、借代的类型3、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4、借代和借喻的不同1、什么是借代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2、借代的类型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②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3、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③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但是不同。借代侧重相关性,强调借体和本体有关系;借代是代而不喻,不能改为比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借喻是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五、夸张1、什么是夸张2、夸张的类型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4、比喻、比拟和夸张1、什么是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例如:来了阵雨,雨点一开始就有烂梅子那么大,砸得人疼。(金曾豪《野种》)经过了几百年漫长的等待之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她看见了那张下面带轮子的床,老周还在那上面躺着,他的脸上蒙了一块白布。(述平《某》)夸张1、啊,今天,我已成了自由人,我要用我干裂的、没有血色的嘴唇一千遍地吻这片土地!(张贤亮《绿化树》)2、掩体内的土壤被敲打得结结实实,几乎敲出一层油来。(朱苏进《凝眸》)3、几只小虫在灯光中翩翩飞动,屋子里静得几乎能听到女兵们每一次把竹针穿进毛线的声音。(张波《白纸船》)4、眼泪滚滚,连我自己也被吓住。它们扑扑有声地打在我的碎花衬衣上,衬衣很快就湿了,很凉。(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5、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何继青《哭歌》)6、大概有四十里路罢,那时年轻,我好像一口气就赶到了兴国县汽车站。(徐中玉《乡村客店的一晚》)7、空间尖塔真的成了太空里的一颗针,美的令人心醉。(叶辛《西雅图之思》)8、从他被绑回县城到关到公安局,中间不过几个小时,他却觉得仿佛过了几个世纪。(周大新《向上的台阶》)2、夸张的类型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何继青《哭歌》)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瑞雪兆丰年。看着这漫天飘舞的雪花,大家已经看到了来年的好收成。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①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以真实感。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⑤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4、比喻、比拟和夸张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一、双关1、什么是双关2、双关的类型3、运用双关应注意的问题4、语义双关与借喻1、什么是双关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例如: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那地方很冷”的“冷”是双关辞格,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更多双关例子双关:(1)那房子再好再大,妈妈一死公家就收回了。住不长久的。我觉得很寒冷。又想,也许这就是个寒冷的季节。(何继青《哭歌》)(2)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3)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5)这次他是摇着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来的,那条黑色的破船看上去阴险异常。(金曾豪《野种》)(6)姚志兰嗤地笑了:“他那人,还闲得住?叫他劈盘子好啦。”吴天宝说:“我又不是盐店掌柜的,谁当咸人?”(杨朔《三千里江山》)(7)“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摇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8)那手上起了血泡的战士,拉了一下他的同伴说:回去挖吧,伙计!这个买卖合算,手上多几门泡没关系,咱们就这么跟他“磨”。(魏巍《挤垮它》)(9)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哭了。也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长夜啊!(杨沫《青春之歌》)(10)“我以为他们已经护送你出城了呢,没想到你现在还站在这十字街口!”(姚雪垠《李自成》)2、双关的类型①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青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答李淑一》)“杨”“柳”是双关辞格,明指杨花、柳絮,暗指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②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例如:“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收在抽屉里”的“算盘”是计算工具,“肚子里”的“算盘”是个人的想法和打算。3、运用双关应注意的问题:①双关的意思要明确,不能有歧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要含而不露,又要让读者清楚地明白要表达的含义。②运用双关要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尤其是在构成歇后语时,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含蓄而忽略了思想健康。4、语义双关和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说明本体事物,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语义双关是借一个词语或句子关顾两个事物,同时包含两种意思,表面一层意思,隐含另外一层意思,使表达含蓄委婉、幽默风趣。二、仿词1、什么是仿词2、仿词的类型3、运用仿词应注意的问题1、什么是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例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是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仿造出的“公理”和“婆理”,用来指观点对立的两方面。在这段话里,仿词“公理”又是“双关”用法,明指“公婆”之间“公公”的“公理”,暗指“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公理”。2、仿词的类型①音仿使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例如:11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这就是利用同音词“兵”和“冰”仿造词语。②义仿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小众化”就是换“大众化”中的“大”为“小”而造的词语。3、运用仿词应注意的问题仿词都是临时创造的,在形式上和被仿的词有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富有新意。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如果被仿的词不出现,单用仿词要加引号。仿词运用应该自然合理,否则就会成为生造词。三、反语1、什么是反语2、反语的类型3、运用反语应注意的问题1、什么是反语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倒反”、“反话”。例如:中国军人屠杀妇人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伟绩”和“武功”都是褒义词,这里作为反语使用,表达了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强烈的讽刺和憎恨。反语:(1)参加八国联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2)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3)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拿来主义》)(4)几个女人很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5)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瞿秋白《人才易得》)(6)原来在将军弯腰上肩的时候,小李趁机偷偷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来,不满地说:“这,这不行。”(王愿坚《普通劳动者》)(7)我们的反人民的英雄们根据这种分裂方针所准备采取的步骤,有把他们自己推到绝路上去的危险。(毛泽东《论联合政府》)(8)善于治国平天下的人物,真能随处看出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来,四川正有人以为长衣消耗布匹,派队剪除;上海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据说整顿之处,大略有三:一是注意卫生,而是制定时间,三是施行教育。(鲁迅《偶成》)(9)安装电话,除了斗智斗勇以外,完全是遵守规则的一种耐力和韧性的考验。(张宇《垃圾问题》)(10)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与杀戮。(老舍《十年百花荣》)2、反语的类型①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例如: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鲁迅《推》)“高等华人”的人格实际上是非常低劣的,在这里表达了对穿长衫者的讽刺。②以反当正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徐怀中《西线轶事》)“死人”是气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见到战友时的亲切感。3、运用反语应注意的问题:①运用反语要认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②运用反语应当鲜明、显豁,使反语的意思明确、易懂。四、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例如: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张洁《拣麦穗》)“老去了”是去世的委婉说法。照部队规定,当战士的是不准谈“个人问题”的。(徐怀中《西线轶事》)“个人问题”是恋爱婚姻的委婉说法。婉曲重在意思含蓄委婉,但其真正含义一定要让人理解,不能过于晦涩而产生歧义,使人误解。更多婉曲例子婉曲1、这两位朋友是在十年前的这个季节长眠于南部边地的。十年前南部边地曾经有过战事,两位朋友是在战事中间离开我的。(何继青《哭歌》)2、红喜自不必说,白喜多指八旬以上的老人故去。(何继青《哭歌》)3、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摸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冯钟越《哭小弟》)4、子祥早年倾心革命,投笔北伐,挂了彩,至今身上弹痕犹在。(梁实秋《何子祥这个人》)5、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张洁《拣麦穗》)6、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张洁《拣麦穗》)7、古副司令与我们一同背着风办事。军人有这本事,停车就能放出水来,不停也能再轻松坚持几小时。(张卫明《英雄圈》)8、天塌下来砸个儿大的,县里个儿大的是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是具体干事的,何况自己也快到站了。(何申《穷县》)9、“黑子,回来以后怎么样,都干什么啦?&rd
本文档为【第七章 修 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88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7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29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