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举报
开通vip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I Theory Research I 学 ★ ★ 理 ★ ★ 论 J0D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孙文坛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14) 摘 要: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开辟了新的路径。 通过从社会认同的界定、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对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状况的评述,总结 出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贡献以及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而提出了国内进一步开展社会认同研究 的三条建议,即注重本土化、拓宽...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I Theory Research I 学 ★ ★ 理 ★ ★ 论 J0D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孙文坛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14) 摘 要: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开辟了新的路径。 通过从社会认同的界定、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对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状况的评述,总结 出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贡献以及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而提出了国内进一步开展社会认同研究 的三条建议,即注重本土化、拓宽研究对象范围、突出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会认同;自我归类理论;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00—02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O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 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 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 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 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 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 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司研究得到快 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 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 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 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 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 心的社frO,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 “社会成 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 一 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 加具有稳定性”Ill。 郑杭生教授翰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 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 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 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 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 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 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131。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 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比如,按照王春光I~1 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 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 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 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 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 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 度组成,即认知 情感、动机、行为。 l_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 度,以及对其成员身份的承认程度。 2情感维度 指在社会认同中的意义为个体对于所属的某一特定群 体的情感联系和依赖,也就是说联系得越紧密,说明其社会 认同状况也就越好。 3.动机维度 指个体从心理上之所以选择某个群体进行交往的原因 和目的。 4.行为维度 指个体对于其所处的群体的各种作为或不作为情况。 (三)社会认同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 展,但取向众多。以社会认同为专题的研究对象,既呈现出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又呈现出中国文化与民族特征: (1)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的重要转型时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突出,研 究学者们主要是围绕农民工整体、流动儿童、城市新移民 等群体来进行研究。 (2)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民族认同和文化认 同是社会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 系、民族认同与民族刻板印象及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影响因 素以及其培养等,这些方面都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 (3)对于社会中存在的特殊群体,如大学生群体、党员、教 师、公务员、凤凰虏、单身女性、独立学院、社区建设等等,利用 社会认同理论来分析他们的身份认同、地位认同、价值认同、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孙文坛(1987一),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D a ng Ji a nYa13 Ji Ul ☆ 党 建 研 究 ☆ I 地域认同等方面。 (4)对社会认同本身的理论及与其他理论学科的关系 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有: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 ,多 元认同方式,其与 思想 教师资格思想品德鉴定表下载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论语教育思想学生思想教育讲话稿 政治教育、内群体偏私及个性发展的 关系,社会认同的威胁等等。 2.研究方法 (1)非心理学科领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的 传统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认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 决一些存在的问题。 (2)心理学科领域。我国学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采用文献与理论分析方法来理清社会认同理论 及其在组织情境中的研究脉络,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收 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第二,采用理论分析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来创建一个 不同群体的社会认同的假设模型。 第三,编制社会认同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采用问卷调 查法收集数据,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利用由SPSS、AMOS等 统计软件将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结果 社会认同理论被引入我国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通过 研究本土的社会认同现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并 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利用社会认同理论解决群体偏见和群体刻板印象 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流动、弱势 群体地位等问题更加突出,可通过社会认同路径来解决这 些问题。如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国内学者已有了统一 的看法。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模糊化倾向,并且这种 社会认同状况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差异,即新生代农民工较 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认同上更具模糊性。 2.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解决国内民族认同问题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和 民族偏见的关系等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支持。同时在当代的中国,民族认同并不是单纯的民族认 同的问题,而是与祖国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认同紧密联系起来。 3.运用社会认同理论解释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 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 成“自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翻。 二、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特点与建议 (一)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贡献 1.理论贡献 第一,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社会认同理论都 加以研究,如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有助 于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关注这一交叉性领域,加强对社会 认同中国化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强 化本土研究。 第二,国内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广泛研究也为传统上的 社会认同研究和国外的社会认同研究提供相关的验证性 与开创性的贡献。 : 2.实践贡献 中国的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心理学者提供了独特的社 会实验室。社会转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体现 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文化模式的转换, 还体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转型适应以及社会认同的变化,对 于后者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在现实意义上,国内 社会认同研究有助于获得更为有效的以及更为符合我国实 际的社会认同管理策略和方法。 (二)国内社会认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 1.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认同量表 , 国内学者在研究不同对象时虽然都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 础上,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各自设计出相关的社会认同问卷, 但整体上说内容不够全面,存在许多偏差,信度与效度均不 高,所形成的问卷甚或量表不具有统—性和代表陡。 2.社会认同理论在各个领域才词4刚起步,研究成果不显著 虽然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70年代的英国,但 引人中国也就十年时间。虽然研究的视角很广,所涉及的领 域也很宽泛,但在每个领域的研究层面还比较少,还没取得 较大的研究成果。 3缺乏本土化的广泛研究和应用 不少国内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仅仅是对西方 认同理论研究成果的机械套用。我国的社会科学一直缺乏 原创的动力。 (三)对我国社会认同研究的建议 如何将社会认同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化建设,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科学推进社会认同的书国本土化研究 社会认同具有地域I生、动态性和建构性。应用社会认同理 论来研究如何消除当代中国群体偏见和冲突,促进群体间的 和谐共荣,那就必须从我们本土出发来{寸论中国人的社会认 同,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阶级结构,群体关系等,针对我 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来展开研究,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 服务。 2努力扩大社会认同研究对象的范围,拓宽其适应领域 社会认同问题应该是全社会性问题。然而,一方面,国 内社会认同的现有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大学生, 虽也涉及党员、教师、公务员、凤凰男等一些特殊群体,但远 远不够,所取样本也太小,缺乏普遍性。另一方面,一些新群 体的社会认同问题也十分突出,必须加以密切关注。比如, 全球化带来的非国家主体的跨国实体、网络条件下的虚拟 群体等的社会认同现象。我国学者必须对这些新出现的群 体加以关注和研究,结合本土社会的发展现实,则有可能催 生新的本土化模式,更好地服务社会。 3切实增强社会认同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 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缓慢,风俗习 惯、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价值都不断传承。然而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 加快,原有的稳定和固化的社会系统日益被高度流动性和 多样性的现代社会所取代,新的群体不断涌现,人们要重新 寻找自己稳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必然面临新的社 会认同问题。因此,社会认同研究者必须时刻关注社会变迁 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分析与解 决各类人群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认同问题,提高社会认同 理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一 以美、德、日三国为例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郑航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 走向更有共识 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嗍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9. [3J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 例叨.社会学研究,2005,(I).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 系叨.社会学研究,2001,(3). 【5】王力平.关系与身份: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与动机叨.社 会学研究,2009,(I) [6]]'ajfel,H.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阴.Scientific American,1970,5(223) (责任编辑:姚 丽) J0J 万方数据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 孙文坛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114 刊名: 学理论 英文刊名: 年,卷(期): 2012(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l201207046.aspx
本文档为【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35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3-12-03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