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举报
开通vip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翔铆夫妇合葬墓 弓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 1 9 7 9年12 月 , 江西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 巷大队社员在枪渠时发现古墓一座 , 从犷志 得知是明代落王益宜王朱翔捌和李 、 孙二妃 的合葬墓 。 当时只清理了益宣 王 的 棺 室 。 19 8 0年 8 月中旬 , 我队会同县文物保护小组 又清理了李 、 孙二妃的棺撑 。 整个墓葬出土 器物非常丰富 , 有金 、 银 、 玉 、铜 、瓷和冠服 等饰品共计四百五十余件 , 为研究明代手工 艺和冠冕服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 本墓俱在十都女冠...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翔铆夫妇合葬墓 弓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 1 9 7 9年12 月 , 江西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 巷大队社员在枪渠时发现古墓一座 , 从犷志 得知是明代落王益宜王朱翔捌和李 、 孙二妃 的合葬墓 。 当时只清理了益宣 王 的 棺 室 。 19 8 0年 8 月中旬 , 我队会同县文物保护小组 又清理了李 、 孙二妃的棺撑 。 整个墓葬出土 器物非常丰富 , 有金 、 银 、 玉 、铜 、瓷和冠服 等饰品共计四百五十余件 , 为研究明代手工 艺和冠冕服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 本墓俱在十都女冠 山” 。 户 一 、 蕊地外况 游家巷村位于县城北20 公里 , 村南有肝 江水自东向西流过 , 村北有女冠 山 , 南麓有 许多小山丘 , 高出地面7一 8米 。 朱绷钊墓就坐落在小丘南坡上 。 据当地 群众反映 , 墓原有围墙环绕 , 现已被拆毁 , 墙 墓犹存 。 墙内尚挖有排水沟 , 墓前原有石础 和石翁仲等物 , 现在墓地附近还可看到绿色 琉瑞瓦碎片 , 说明当年墓前和两侧围墙内确 有地面建筑 。 宜王墓左侧约50 米处有其父昭 王朱载增之墓 , 该墓已于早年被破坏 ;西边约 10 0米的小丘南坡上还有一座墓 ;再往西还有 一墓 。 这些墓前都有石础 、 琉璃瓦 、 墙基等 建筑遗迹和倒卧的石翁仲、 石碑龟座等。 据 《南城县志 · 卷一 · 山川志》记载 “十都女 冠山在县北四十里 , 旧名七宝山 , 明益恭王世 子等墓在焉” 。 《南城县志 · 卷九 · 荃墓志》 记载 “益昭王朱载增 (即明益恭王世子 ) 、 益宜王朱娜钊 、 益敬王朱常赶 、 益定王朱由 二 、 慈室结构与装处简况 益宜王墓用青砖砌成一犷三撑室 , 平面 为横长方形 , 方向南偏西25 。 。犷内用两堵平 铺直砌的砖墙隔成并列的左 、 中 、 右三室 , 互不相通 。 每室长2 . 4 、 宽1 . 04 、 高 1 . 2米 。 在撑室前墙外有砖砌犷志室 , 室横长3 . 4 、宽 0 。 5 、 高1 . 1米 , 红砂石盖顶 , 内竖置犷志三 方 。 从志文和冥途路引得知 , 中室为益宜王 朱翔钊 , 左室为元妃李氏英姑 , 右室为继妃 孙氏 (图一 ) 。 各室置木棺一具 , 棺上又各 盖一块绿色大石板 , 每块长 3 、 宽 1 . 5 、 厚 0 . 2 7米 。石板凿成边槽搭合缝 。在石板上浇 80 厘米厚的石灰糯米汁 , 边沿也用这种浆汁灰 做成 , 呈斜坡形 。 盖顶长5 . 7 、 宽 3 . 6米 , 呈 理斗状 (图二 ) 乒 户 、飞 免 9 8 2 年 卜 权 朱娜锁棺内 , 尸体完好 , 身着龙袍 , 腰 系玉带 , 项挂念珠 , 足穿黄锦高筒靴 。 覆盖 黄锦丝绵被 , 被上叠放龙袍服饰等 , 尸下垫 有丝绵褥和草席 , 下为等板 , 板上透雕七个 圆孔 , 孔内镶嵌金 、 银钱 , 排成 北 斗 星 座 形 (据群众反映 , 棺底还有银钱六枚 、 金钱 一枚 ) 。 死者头部随葬旎 冕 、 玛 瑙 冠 、 木 梳 、 铜镜 、 瓷盘 、 玉佩 、 纸扇等物 。 李英姑棺内 , 尸体已腐 , 头部 、 躯干和 四肢分别用白细布包裹并用布条系扎 , 似为 易棺更殖 。 包裹外再套袍服七件 。 第二件袍 外腰部围一条玉带 。 上盖黄织锦白绵盖被 , 被上放一只葛经布小袋 , 袋内装有纸钱灰和 冥途路引 。 死者发髻完整 , 对拴两根银替 , 脚上平叠大衫 、 裙和布鞋等。 尸下垫织锦绵 褥 , 褥上散放铜钱和银箔钱 。 死者头部竖放 一面大铜镜 , 右侧有一把折纸扇 , 左侧有玉 圭 、 玉佩 、 玉扣花 、 玉戒指和凤冠等。 棺内 四周塞满棉花包 。 孙氏棺内 , 尸体半腐 。 第二件袍外腰部 系玉带一条。 尸身以一黄织锦丝绵被包裹 , 其上又搜盖一较窄的黄缎丝绵被 , 两被之间 及死者脚部满置平叠的单 、 夹大衫 , 锈花衣 裙及鞋 、 靴等。 死者发髻卷盘 , 用两支金善 对拴 。 尸下垫丝绵褥 , 下垫草席 , 再下为木 等板 , 等板与棺底之间有一层黑木灰。 棺 内 还有纸扇 、 铜镜 、 木枕 、 瓷盘以及凤冠 、 玉 佩 、 玉带 、 玉圭和大量金饰件等。 三副棺均为大红操漆棺 , 楠木质 , 禅合 , 保存完好 , 棺之周围与撑墙空除处用石灰填 塞 。 在棺盖上书写正楷金字 , 由于石灰浆沽 蚀 , 已模糊不清 。 官韶 卜习一 力弓)护下百才叹 五医 J, 弓 三 、 出土二 该墓出土器物丰富且极精致 , 除大 t 的 金玉首饰之外 , 还有许多冠冕服饰 , 为叙述 方便 , 按各棺出土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朱诩钊棺内出土的随葬 品共五十七件。 袍服 十二件 。 俱为黄色 , 织花锦缎 , 宽 袖长袍 。 袖口下角圆 , 上端仅留出手 , 下端绝 合 , 袖口最宽处 为0 . 48 一 O 。 51 、 肩 袖 通 宽 2 . 2一 2 . 3 、 长 1 . 2 7一 1 . 3 5米 。 分四式 。 I 式 七件 : 均为滚边圆领 、 右枉 , 两腋下各有带 鼻一个 , 以备系玉带 。 在前后及两肩部各有 圆形补子一方 , 有的直接刺绣 , 有的在绣成 后缝缀上去 , 有的织绣而成 , 全以金线绣织成 彩色蟠龙 (图一七 、二七 ) 。 n 式一件 :交领 、右 枉 , 两腋下有带鼻和结扎带。 袍角级质素面 , 仅在前后及肩部织卷龙一条。 膝处再织绣云 龙纹花边一道 , 花边宽 10 厘米 , 以白线绣织 为主 , 金线辅之 (图二三 ) 。 111 式二件 : 俱 为交领 、 右枉 , 其下半部为百折形 , 似宽肥 式的连衣裙 。 F 式一件 : 贴边斜领对开襟 , 在斜领和贴边上彩绣升夭龙纹 , 肥袖方口 , 下端不缝合 , 袖口外绣有龙纹花边 , 在蔽膝 处亦有龙纹花边一道 , 形似道袍 (图二四 、 二八 ) 。 织锦花被 五床 。 俱为白细布做被里 , 以丝绵为絮 , 有单幅的垫褥 , 有拼幅的盖被 , 长2 。 l 、 宽0 . 7一 1 . 4 米 。 上列袍服的织锦和锦绸被的图案有正楷 字万寿无疆升夭龙纹 、 篆字福寿 同 圆 团 龙 纹 、 祀字夔龙纹 、 祥云团龙纹等。 棉布 一匹 。 为平纹细布 , 米黄色 , 幅 宽0 . 7 5 、 长 1 3米 。 玛瑙七梁冠 一顶 。 玛瑙质 , 冠顶雕制 七梁 , 两侧作卷云状 , 在卷云纹中有一圆孔 , 第 8 期 图三 明益宣王犷 志铭文拓片 以备擂替拴 。 高3 . 5厘米 (图版伍 : S) 。 旎冕 一顶 。 冠用精细的旗蔑编织, 施 黑漆 , 表敷一层黑罗绢 , 镶以金边 , 冠之两侧有梅花穿 , 贯一银替 。 缝板九旋 , 旎贯各 , 色料珠 , 形制与山东鲁荒王墓所出相似 , 惜 已破碎。 玉带 一副 , 玉片十九块 。 素面羊脂玉 , 其中心形玉片已缺少一块 (图三三 ) 。 十 浏 1 9 8 2 年 卜 玉佩 二副 (一套 ) , 共二十 二件。 其中有银 钩 二 、 晰 二 、 瑕 二 、 据二 、 瑛四 、 冲牙二 、 玉坠滴 八件 , 玉珠六百多颗分段贯串缀联 玉佩 , 经复原后 , 其长度为“厘米 (图四六 ) 。 玉猪 二只 。 为长条俯卧状 , 色青灰 。 长 1 0 。 5 、 高 2 . 7 厘米 (图 一O ) 。 玉鸳鸯 一对 。 镂雕而成 , 造 型为鸳鸯戏水 。 鸳鸯头顶雕有一柳 叶形玉片与其尾相连 , 以代毛冠 , 嘴衔玲珑 透雕的缠枝莲 。 缠枝的上端分别 在 鸳 鸯 的 两侧作浮雕状的花 、 叶和莲蓬 。 此玉雕的上 部即鸳鸯的全身为紫褐色 , 其 他 部 位 为 白 色 。 底部为椭圆形 。 有两对斜穿孔 , 以备级 饰 。 长5 . 3 、 宽 3 . 3 、 通 高 4 . 2 厘 米 (图版 伍 : 6 ) . 念珠 一 串 (共一百 零 八 颗 ) 。 貌 泊 质 , 用丝绳贯串 , 保存完整 , 串首三颗分别 呈宝塔形 、 三角形和长方体形 , 其余皆为圆 珠形 (图八 ) 。 折扇 一件 。 竹骨 , 绵纸质 , 上边沿用 红装裱 , 扇两面均为黑地描金彩绘祥云和双 龙戏珠纹。 主骨上透堆双龙戏珠图案 , 主骨 和扇骨均通体描金 。 扇把 端铆金钉 , 金钉头为半球 状 。 扇主骨上端内侧有一 面基书 “价廿五 ” 三字 。 扇顶面宽 55 、 高 31 厘米‘ (图版伍 : 1 ) 。历书 一册。 长30 、 公甲 宽16 厘米 , 线装 , 封皮和 封底共计二十七页 , 白绵 纸质 , 木版印刷 。 木梳 二 把 。 半 月 形 , 形制相同 , 大小有别 。 青花瓷盘 一件 。 菱 边 , 矮圈 足 , 白 地 , 青 花 。 盘外壁用青料勾绘八 开窗向 日英图案, 盘内外 区亦作八莲瓣开窗 , 中间 以八立柱布局 。 窗内绘四 组对称菊花 、芭燕 、浮萍和 牡丹纹样 。 内区外沿绘两 组弦纹和连弧纹 , 其内绘 纬 8 !匀 以祥云和灵雀图案 。 胎质细腻 , 釉汁莹亮。 口径 31 。 3 、 底 径 17 。 8 、 高 6 。 6 厘 米 (图版 伍 : 4 、 7) 。 该瓷盘 口沿有一处破裂后重新 粘补 、 上釉 , 再入窑焙烧的痕迹 , 这是研究 明代青花瓷和粘补技术的难得资料 。 铜镜 一面 。 素面 , 宽厚边 , 圆钮 , 钮 .上铸有 “任 ” 字印记 , 镜背有“益府 ”二字。 宜径19 厘米 (图四 ) 。 益王家族墓中出有此 、种名号的铜镜已是第五面了¹ , 而且大多是 有纪年款识的 。 金钱 六枚 。 每枚重2 2 . 5克 , 圆形 , 大 小相等 , 外径4 。 6厘米 , 中间穿 1厘米见方的 孔 。 背面素净 , 正面肉部方弧上 , 以小段方 形金丝焊成各不相同的八卦 图象 (图一一) 。 银钱 一枚 。 其形制大小与金钱相同 , 只是正面无卦象 , 且铸一“丁”字 ( 图一一 ) 。 李英姑棺内出土的随葬品共计一百五十 五件 。 凤冠 一件 。 又名九晕冠 。 上装饰翠鸟 九只 , 为银丝编绕 , 嘴衔珠滴 。 冠体用铜丝 编绕呈圆锥框 , 表敷一层黑罗纱 , 前后各竖 一扇博转 ( 用描金细竹蔑编织呈舌形 ) 。 框 :下接金口圈 , 里用锦红装裱 。 冠之两侧安有 金凤叙一对 , 凤嘴街长串珍珠 , 串中再级珠 花 。 凤以金叶锤压而成 。 其形制和重量与益 庄王妃王氏棺内所出的金凤钗相同 。 凤叙上 阴刻铭文 : “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内造 金七钱五分 ” 。 冠圈 口径1 6 . 5 、 通高23 . 5厘 米 ( 图版肆 : 1 ) 。 织锦裙 一条。 为黄锦织绣牡丹花折枝 纹 , 在蔽膝处彩绣云凤图案一圈 , 下端绣几 何形花边 。 裙为单层无里 , 有左右束折纹 , 形似百折裙 。 裙上接双层白棉布为腰 , 两端 备有宽紧结扎带 。 裙长 0 . 87 、 腰围宽 1 . ”米 ( 圈二 O ) 。 黄级裤 一条。 已裁剪未缝合 , 卷放在 棺内。 大衫 一件 。 系黄织锦单衣衫 , 圆领滚 边 。 右开襟 、 宽袖 。 前后及通肩上部织绣云 凤纹 , 底纹图案为香草缠枝纹 。 衣长0 . 69 、 领 口至袖 口长 2 . 15米 。 黄锦鞋 一双 。 织回纹锦鞋面 , 布底较 薄 , 底长 16 、 前尖高 7 厘米 (图二五 ) 。 被褥 三床 。 黄织云纹锦被一床 , 以黄 素绸为里 , 长2 . 1、 宽 1 . 16 米 。黄素缎和黄织 云纹锦垫褥各一床 , 较被稍窄 , 俱用白细布为 里 , 内填塞白棉。 铜钱和银钱撒置其上 。 玉带 一副。 衬带完好 , 系用双层黄素 缎中夹纸帮 , 长 1 . 36 米 , 宽 6 厘米 , 两端备有 宽紧结扎带 。 玉带片二十块 , 分心形 、长方形 和圭形数种 , 背面均有三对或四对斜穿孔 。 厚 0 . 6 、 宽5 . 2厘米 , 长短不一 。 玉圭 一件 。 上刻谷纹 五 行 , 为 圆 泡 状 , 即所谓 “以聘女 ” 之谷圭 。 系暗绿色青 玉质 , 下端有 6 。4厘米高的黄 绢 套子 。 圭长 15 . 5 、 宽4 . 9 、 厚0 。 7厘米 ( 图三一 ) 。 玉佩 一副 。系用柳叶形玉片六十四件 、 菱形玉块三十件 、 鱼形玉片八件及黄丝组三 十六个编成 。 以黄丝樱上级一菱形玉 , 其上 再级一对柳叶形玉片为一组 , 这 样 相 杂 串 联 , 最下端贯穿一鱼形玉坠 , 以成长串。 在 玉佩包巾内未发现有钩 、 布之类物件 , 或为 易棺更殖时散失 。 玉戒指 四件。 造型大小均相同 , 上半 环面略宽 , 其横切面呈凹形 。 径 2 厘米 。 出 土时四个戒指固定在一块绸布上 (图三四 ) 。 玉扣花 九副 。 出土时级在一块长条绸 布上 , 其中鸳鸯戏莲花扣五副 , 蜜蜂采花扣 四副 (图三五 、 三六 、 三七 ) 。 接翌奋宜环 一升 _ 北甫 2 1古 _ 裕孺形 。 月 沪 、.1 1 9 8 2 年 卜 衣 上端有圆弃 , 用金丝缀以金叶 (花曹) 四瓣 再穿绕于圆鼻内, 每瓣花曹上透雕缠枝花卉 图案 , 其上镶嵌一颗宝石 , 在四瓣花尊的中 心顶端有孔 , 以较粗的金丝为耳环钩 , 钩的 横径 2 。 9 、 通高6 。 5厘米 (图版肆 : 7) 。 金挖耳 二件 。 共重19 克 , 形 制大小相 同 , 顶端为挖耳勺 , 挖耳柄圆尖直 。 除用于 挖耳外 , 还可代替发替。 长 n . 7厘米 (图四 二 ) 。 折扇 一把 。 绵纸 质 , 竹 骨 , 主 骨 素 面 , 扇面比朱棺所出扇略小 , 制作和彩绘技 艺也都较粗糙 。 扇把端为银质铆钉栓 , 竹骨 把和主骨上涂金 。 扇面中心有一直径 8 厘米 的圆形描金画 , 似为月里嫦娥的图案 , 外围 有祥云纹 (图版伍 : 3 ) 。 冥途路引 一件 。 绵纸质 , 出于盖被之 上 , 保存完好 。 装于葛布袋中一毛边纸封套 内 。 封套已朽 , 尚见墨书一 “封 ” 字上有一 方红殊印 。 葛布袋内满装烧纸灰 。 路引为木 版印刷 , 用墨书填写死者的姓 名、 籍贯 、 出 生年月和填发路引的 日期。 文内盖 有相同的符印三方 , 印文为篆体符 号三行大字 , 右下方空隙处亦印有 几种道教的杂宝符号 , 左上方刻绘 太上老君图像 。路引宽0 . 55 、高 0 . 69 米 (图一二 ) 。 此类路 引 过 去 在 我省明墓中亦出土过 , 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雷 同º 。 银替 二件 。 替头为六瓣梅花 形 , 在每朵梅花上原镶 嵌 宝 石 七 颖 , 出土时已散失 。 替脚圆尖直 。 替头径 3 . 7 、 通高 11 . 5厘米 。此替从 死者的发髻中取出 ( 图九 ) 。 银钱 七枚 。 为圆形银箔 , 是 专供随葬的制钱 , 散置于垫褥上 。 铜钱 七十四枚 。 散置于垫褥 上 , 除十一枚为 “永乐通宝 ” 外 , 余者全为 “宜德通 宝 ” 。 字 迹 清 晰 , 似未经使用 (图一三 ) 。 铜镜 一面 。 镜面较大 , 素面 , 圆钮 , 凸棱边 , 其内有一道凸棱弦纹 。 直径36 厘米 ( 图七 ) 。 孙氏棺内随葬品共计二百四十八件 (珍 珠三千余颗 、 小玉珠六百余颗和宝石一百余 颗俱未统计在内 ) 。 大衫 四件 。 色黄 。 俱为对开襟 、高领 、 宽袖 、 束袖 口短上衣 。 衫的两侧下摆仅留15 厘米权 口 , 袖 口边贴接黄素锻边一条 , 以束 袖 口 。 在开襟两侧俱钉金扣花 , 每件七副。 每副扣花系由两只蝴蝶组成采花图案 。 雌蛛 头部有菊花一朵 , 花心中空 , 雄蝶头部为一 中嵌宝石的圆饼 , 扣合时成为花蕊 。 蝶身各 嵌宝石一颖 ( 图四五 ) 。 其中有十四副金扣 花较小 , 图案相同 , 但不嵌宝石 (图三九 ) 。 四件大衫中 , 单衣衫三件 , 其中两件前后和 两肩有圆形补子 , 为彩绣团形双凤纹 ( 图一 六 、 一八 ) 。 另一件在对开襟的两侧各贴 4 厘米宽的花边 , 上有绒绣梅花和蜜蜂 , 前后 和肩部绣成浮雕式 的 双 凤 纹 (图一五 、 一 ‘ r 浏 图一二 又途路引 第 8 期 九) 。 夹衣短衫一件 , 用金线满绣团凤纹 , 间赚则织绣牵枝牡丹花纹 。 并有 金 扣 三 副 半 , 共重7克 (图四O ) 。 截被 一件 。 为绮纱质 , 线绣云凤纹 。 衬里用料相同 , 质地轻薄 , 双层加绣还有透 明感 。 斜领 口 (图二九 ) 。 方心曲领 一件 。为黄色暗云纹织锦缎 , 用 5 . 5厘米宽的双层长条带 , 在对折的中段以 两条带编结成方块形 , 其上缀一块透雕玉八 出宝相花。 花的直径 6 . 5 、 厚0 . 4厘米 。 在宝 相花的四周又以缎带编结出一 小 块 方形图 案 。 带的下端各级磐形金叶两片 , 叶较薄 , 锤压向外凸棱 。 宽5 。 5 、 高2 . 1厘米 。 曲领通 长 1 。15 米 (图三O ) 。 织锦裙 一件 。 黄色 , 绣大朵牡丹花缠 枝纹 , 单层无里 。 有直折纹 , 形似百折裙 , 还有两条横折纹 (图二一 ) 。 黄锦靴 一双。 其形制与李棺所出锦鞋 近似 , 布底 l 。 5厘米厚 , 靴内绸布垫下 填 丝 绵 (图二六 ) 。 黄铃鞋 一双 。其形制与李棺所出相同 。 绵绷 五匹 。 长a一 2 3 、幅宽0 . 6 3一0 . 6 9 米 , 一匹有织菱纹 , 余俱为素面 。 丝绵被褥 五床 。 单幅为垫褥 , 双幅为 盖被 , 其长度俱为2 . 1米 。 褥以白细布为里 , 被以黄素绷为里 。 被褥面均为织花绸锦。 袖套 一双 。 黄锦面 、 白细布里 , 上端 织绣花卉图案 , 袖 口处贴白细布边 , 权 口似 衬衣的开权束 口 。 长36 、 上端宽 19 、 袖 口宽 15 厘米 (图二二 ) 。 凤冠 一件。冠里用细毡质制成半球形 , 下接口圈 , 表敷一层黑罗绢 , 以精细的藤蔑编 织 ,上描金。冠上满饰朵朵翠云(在裱绞的硬纸 上点翠) , 点翠珍珠共有三千余颗 , 此种装饰 图一三 铜钱 方法与明定陵出土的同类型凤冠相一致» 。 晕鸟尾上共装饰金铀花二十一朵 , 用发型金 丝编绕成 , 花蕊中串珍珠一颗 。花径 1 . 7厘米 。 冠之两侧插有金凤一对 (图版肆 : 2) , 全器以 金叶教刻而成 。 凤尾用五片长条金叶剪成 。 尾下有两对细扁金丝 , 卷似绒毛 。 凤足被祥 云遮挡 。 钗脚上部弯曲 , 切面呈圆形 , 下端 尖直 , 切面呈凸弧形 , 弧内阴刻 “大明万历 庚辰 ( 15 8 0年 ) 五 月吉旦益国内典宝所成造 珠冠上金凤每只计重贰两贰钱八分正 ” 。 今 一对共重1“克 (珠滴除外 ) 。 该凤冠 由 于 不用金属体做框架 , 所以不如李妃凤冠保存 得好。 金凤钗 一对。 共重38 克。 凤为立体飞 翔姿态 , 以金叶锤压而成 。 通 长15 、 凤 长 7 . 5 、 最宽处4 。 5厘米 。 两器共嵌宝石二十二 颖 (图四八) 。 观音乘凤金钗 一件 。 重80 克 。 凤作展 翅高飞状 , 尾部镶嵌观音金佛像一尊 , 佛高 4厘米 , 枷跌于莲花座上 , 头戴佛冠 , 肩披霞 被 , 手捧仙草一枝 , 脑后有背光一轮 , 在佛 像背面利用凤尾的周边做成火焰七束 , 各镶 嵌宝石一颖 。 钗脚扁平尖直 , 凤长 9 、 最宽 处 8 、 通长12 。5厘米 (图版肆 : 4) 。 飞凤穿花金钗 一件。 重 ” 克 。 以 扁 金丝编织成唐藻纹为地纹 , 用极细的金丝编 镂成飞凤 , 凤 上及头前满饰 花 朵 , 并 镶 嵌 宝石二十二颗 。 凤宽2 . 7 、 长2 、 通长18 . 7厘 米。 龙凤呈祥金钗 一件 。 重 53 克。 底层以 金叶镂雄成缠枝纹 , 又以两片金叶雌刻呈双 龙戏珠状 , 珠系一颗大珍珠用金丝交叉固定 , 前端雕有三朵花卉 , 花间缀小金凤一只 , 组 成龙凤呈祥的图案。 钗脚呈凸弧形 , 切面呈 新月形 。 通长15 厘米 (图五二 ) 。 云凤鬓花金钗 一对。 共重 11 5 克。 以 扁体金丝编绕成的唐藻纹为地纹 , 其外形似 一朵霞云 。在云朵上镶嵌浮雕式的飞凤一只 , 凤体以金叶雄刻而成 。 而在凤的周围嵌各色 刊 沪 、 , , 1 9 8 2 年 护 人 刁犷/ 宝石十一颗 , 两件合计宝石二十二颗 。 鬓花 宽 7 . 5 、 通长1 5 . 5厘米 (图五四 ) 。 双龙献福 、 寿鬓花金钗 一 对 。 共 重 10 5克 。 全器以极细的金丝编绕成双 层。 背 面编成团龙 , 正面中部绕成一个篆字 , 一钗 为 “福 ” 字 、 一钗为 “ 寿 ” 字 , 字中嵌宝石 一颗 , 字的两侧有升天双龙戏珠图样 , 珠为 红宝石 。 龙下有五朵祥云 , 每朵云中嵌宝石 一颗 , 以中间的一颗最大 , 宝石呈椭圆体 , 最大径 1 . 5厘米 。两件共嵌红绿宝石十四颗 。 钗足扁平向上伸直 。 鬓花长 7 、 宽 5 . 5 、 通长 17 厘米 (图五三 ) 。 蝶恋花金钗 三件 。造型和制法均相同 , 一件略大 , 另两件为一对 , 共重 1 90 克 。 用 金丝编绕成的唐藻纹为地 , 平面呈鸭蛋形 。 其上有对飞蝴蝶两只 , 蝶 周围有六出花瓣十 一朵 , 每朵花蕊和蝶背上各镶嵌宝石一颗 。 长径8 . 5 、 宽5 、 通长 13 。 5厘米 (图五一) 。 金发箍 一件 。 与玉佛共重 1 40 克 。 底 板以 4 。 5厘米宽金叶镂雕呈朵云状 , 两 端 备 有宽紧结扎带 。 九块金叶锤压成九座神完镶 嵌在底板上。 完内镶嵌玉雕佛像一尊 。 全器 共镶嵌红宝石二十七颗 。正中一尊神像略大 , 手拄拐杖 , 挂须胸前 , 应为 “寿星 ” ; 余者 八尊略小 , 其造像神态似为 “八仙 ” 。 玉佛 用羊脂玉雕刻 。 全器长 21 、 高4 . 5 、 厚 1 . 6厘 米 (图版肆 : 3 ) 。 金帽檐 一件 。 珠串除外重 38 克 。 用金 板锤击而成 , 形如新月 , 弧面上为浮雕式的 缠枝牡丹花图案 , 弧两端有结扎带孔 , 在弧 外沿孔穿挂十串珍珠 , 每串长 6 . 6厘 米 许 。 弧长 16 . 2 、 宽 1 . 4 、 厚0 . 2厘米 (图版肆 : 5) 。 凤头金钗 二件。 共重 45 克 。 凤头用金 叶锤压合成 , 并在二条波折状的扁体金丝上 嵌宝石三颗 , 以代凤体和尾部 。 平放高2 . 2 、 通长 1 7 . 5厘米 (图四九 ) 。 龙头金钗 二件。 共重 40 克 。 头部有喇 叭形的两耳和弯曲的双角 , 额上嵌有宝石一 颗 (图五 O ) 。 玉坠金耳环 一对 。 嵌以珍珠和宝石 , 共重27 克 (图版肆 : 6 ) 。 金答 三对 。 共重82 克 。 其中一对替顶 呈螺旋形 , 脚为圆锥状 , 通 长 12 . 3 厘 米 , 脚上刻铭 “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十月内造玖 成色金五钱重 ” 。 另两对替顶呈梅花形 , 圆 锥足 , 一对长为 14 厘米 , 另一对为 7 。 5 厘米 (图四三 、 四四 ) 。 玉带 二副。 一副出土时围于死者的腰 部 , 以二十块羊脂素面玉连缀成 , 形制与李 氏玉带相同 。另一副以十六块碧青玉连级成 , 形状有长方形 、 瓜形 、 桃形和吊兰形四种 , 玉面浮雕牡丹并描金 , 背面均有两对或三对 斜形对穿孔 , 便于缀在衬带上 , 出土时包在 绢内 , 排列位置不明 (图四一 ) 。 玉圭 一件 。 与李氏棺出土物相同 , 唯 无锦套 (图三二 ) 。 玉佩 二副 。 出土时每副一包 。 由布 、 堪 、 璃 、 据 、 瑛 、 冲牙 、 玉鱼 、 坠子和玉滴 等十二块玉编成 , 上连金钩 , 并相间级玉珠 三百五十二粒。 金钩长7 。 5厘米 , 钩内 刻 有 “银作局嘉靖元年六月内造金五钱 ” 。 另一 副相同 。 两钩共重 37 克 。 每副玉佩之饰件从 造型到图案纹样均与益端王墓彭妃棺内所出 物相同¼ , 因彭妃棺内的佩饰件出土时已散 乱 , 曾误认为两副 ( 图四七 ) 。 玉饰 二件 。 青玉 , 形似辣椒 , 顶部有 孔包金叶三瓣 , 金丝穿过金叶绕孔内 , 金丝 上端有小圆环 。 另有圆茄形玉饰四件 。 其色 泽和制法均与玉填相同 ( 图三八 ) 。 折扇 二把 。 扇骨竹质 , 为绵纸扇面黑 地描金画 。 扇顶面宽55 、 高31 厘米 。 扇骨涂 金 , 用金铆钉 。 主骨透雕 。 一把 为 龙 戏 珠 纹 , 一把为凤穿云纹 。 龙纹扇与朱氏棺 内出 土物相同 (图版伍 : 2) 。 龙泉瓷盘 一件 。 釉色青碧莹润 , 圈足 内底露红胎 , 胎质厚重 。 斜壁 、 平折沿。 盘 内底为模印贴花窗根纹 , 内壁和 口沿上 .lJ 为 刻划牵枝卷叶纹 。 口径35 . 7 、 平沿 宽 2 . 5 、 第 8 期 庄径功 、 高6 。5厘米 (图一四) 。 铜镜 二面 。 均为仿制 , 制造较粗徽。 一为仿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 直径 1 3 . 8厘米 。 另一件为仿汉代四蒂叶纹镜 , 直径 1 9 . 7厘米 (图五 、 六 ) 。 犷志 三方 。 俱为白矾石质 , 志石分阴 阳两面 , 阳面为筱盖 , 阴面为志文 ; 边缘俱 阴粼云龙纹图案 , 三方志石的厚度相等 , 益 宜王志石为 1 . 00 x 0 . 93 x 0 . 17 米 , 李 、 孙二 妃的志石俱为0 . 90 火 。. 9 0 x 0 . 1 7米 。 表面字 述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蚀 , 其中孙妃的犷志剥 蚀更为严重 (图三 ) 。 。J— ‘, 产匕 刀甩 1 匕 」己 四 、 关于 . 主和益王府 (一 ) 朱娜侧 , 号演南 , 自称 演 南 道 人 , 明绍宗之玄孙 , 益恭王厚炫长孙 , 益昭 王长子 。 万历五年周位益王 , 谧号宜 , 称益 宜王 , 《明史》有传 。 据墓志所载 , 朱翎翎 生于弃靖十六年 (1 5 3 7年) , 死于万历三十一 年 (1 6 0 3年 )。 元妃李氏英姑生于嘉靖十七年 (1石3 8年) , 死于嘉靖三十五年 (1 5 5 6年) , 死时仍为崇仁王长孙夫人 ,于万历九年 (1 5 8 1 年 ) 追封为益王妃 。 继妃孙氏 生 于 嘉 靖二 十二年 (1 5 4 3年 ) , 死于万 历 十 年 (1 5 8 2 年 ) 。 子九人 , 长为益世子常 赶 (即 益 敬 王 ) 。 据犷志记载 , 益世孙 由校 , 即益定王 由本 , 后为进皇太孙讳 , 而改赐为由本 。 (二 ) 墓内所出土的冠服饰物俱为益王 和王妃生前所穿戴的朝服 、礼服和燕居常服 , 其样式和装饰图案均符合明史有关宗室诸王 和王妃定制的记载 。 如王妃的礼服为九翠两 金凤冠 , 衣用织金及绣云霞凤纹而不用龙纹 , 其制与皇妃 、 贵缤 、 太子 (东宫 ) 妃的服饰 相同 。 这些冠服和佩饰 , 有一部分是由皇宫 赏踢的 , 如刻有 “银作局 ” 等字样的金钗 、 金替、 金钩和墨书有 “西洋布 ” 字样的白细 布等。 宫廷凡逢喜庆 日子 , 都要赏赐宗室 , 如嘉靖二十八年生皇子赏赐亲王的清单中就 有 “ 白西洋布十正 、 高丽布六正“一 ” 等。 另一部分金器刻有 “益国内典宝所” , 有的 铜镜上铸有 “益国主命内典服张敬” 以及有 “典服所 ” 等字样 , 这些器物则是益府自己 制造的 。 (三 ) 益宜王朱栩钊墓是江西南城县境 内继益端王朱佑槟 、 益庄王朱厚烨两墓发握 之后清理的第三座益藩王墓 。 从明弘治八年 (1 4 9 5年 )朱枯槟就落建昌府 , 传至朱栩钊 , 益府已在建昌地区统治了一百零八年 。 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金银器 、 玉器 、 瓷 器 、 服饰 、 织绣物 , 反映了明代统治者的奢 靡生活 , 也显示了当时手工艺发展的高度水 平 , 以及烧瓷 、 织绣方面的杰出技艺 。 法 润 (执笔者 : 刘林 、 余家栋 、 许智范 ) 《江西南城明墓出土文物》 , 《考古》 ! 9 6 5年第 6期 。 ((江西南城明代朱厚烨墓发掘简报》, 《江 西考古资料 汇编 , 封建社会部分 (下) 》 . 《谈清江发现的哪都山冥途路引》 , 《江西历史 文物》 ro 7 s年第e期 。 《定陵试掘简报 (续 ) 》 , 《考古》 1 9 59 年 第 7 期 。 《江西南城明益王朱佑缤基发掘报告》, 《文物》 1 9 7 3年第 3扣j. ~ , .’ , ‘ . 1 9 8 2 年
本文档为【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53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2-18
浏览量: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