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4)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4)

举报
开通vip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4)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考点详解(4) 【本资料特色及功能】 本资料根据2009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将课本知识点和能力训练专题按考点顺序进行了详尽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图形,以达到“整体把握知识体系,训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高考考核目的。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Ⅰ.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国家)。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4)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考点详解(4) 【本资料特色及功能】 本资料根据2009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将课本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和能力训练专题按考点顺序进行了详尽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图形,以达到“整体把握知识体系,训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高考考核目的。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Ⅰ.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国家)。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Ⅱ.疆域领土四至点: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最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135°E)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国土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海域300万KM2。 Ⅰ.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28万多千米 ①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丹,缅、老、越。 ②隔海相望国家(6个):东-韩、日/东南-菲/南-马、印尼、文莱。 Ⅱ.海岸线和岛屿: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优势: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6500多个岛屿。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KM2);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KM2。位于台湾岛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的岛屿。(散布在南海上的岛屿、礁、滩总称南海诸岛,为中国最南的岛屿群,依照位置不同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Ⅲ.总体评价:领土广大,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 ①领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资源开发可取长补短,进行内部调节; ②东西经度跨度大,使东部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较多,为主要农业区;西部距海甚远,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南北纬度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③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海域辽阔,拥有许多良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行政区划。 Ⅰ.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是北京。 Ⅱ.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非常熟练掌握,记住轮廓) 东北3省:黑(哈尔滨)、吉(长春)、辽(沈阳)。 华北2省2市1区:京、津、内蒙古(呼和浩特)、晋(太原)、冀(石家庄)。 华东6省1市:沪=申(上海)、苏(南京)、浙(杭州)、皖(合肥)、闽(福州)、赣(南昌)、鲁(济南)。 中南5省1区:豫(郑州)、鄂(武汉)、湘(长沙)、 粤(广州)、桂(南宁)、琼(海口)。 西南三省1区1市:川=蜀(成都)、贵=黔(贵阳)、云=滇(昆明)、藏(拉萨)、渝(重庆)。 西北3省2区:陕=秦(西安)、甘=陇(兰州)、青(西宁)、宁(银川)、新(乌鲁木齐)。 不可分割的3地:港(香港)、澳(澳门)、台(台北)。 【中国政区之最】: 面积最大的新疆;跨纬度最多的海南;跨经度最多的内蒙古;纬度位置最高的黑龙江;地势最高的西藏;地势最低的江苏;沿海岛屿最多的浙江;湖泊最多的湖北;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稀的省区西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耕地面积最多的省四川;全国最大牧场内蒙古。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临蒙.俄.哈.吉.塔.阿.巴.印等8个;另外西藏临:印.尼.锡.不.缅。云南临:缅.老.越。 2.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⑴56个民族:汉族最多(92%),少数民族(8%)。壮族最多(1500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蒙、藏、回、维、满、彝、土家、苗等9个。珞巴族、高山族等只有几千人。 ⑵中国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Ⅰ.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云南省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个数最多。了解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五个自治区、苗(贵)、彝(川)、朝鲜(吉)、满(吉、冀)、白(云)、侗(云)、土家(湘、鄂)、傣(云)、哈萨克(新)、高山(台)、赫哲(黑)等。 Ⅱ.少数民族风情: ①宗教:回族、维吾尔等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信仰喇嘛教。 ②节日和娱乐:傣族孔雀舞、泼水节。朝鲜族的跳板。蒙古族的摔跤、那达慕大会。汉族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③乐器:长鼓(朝鲜)、两面鼓(傣族)、马头琴(蒙古)、合欢萧(壮族)、冬不拉(哈萨克)、神鼓(藏族)、鹰笛(塔吉克、柯尔克孜族)、芦笙(苗族、侗族等)。 ④居所:蒙古包(草原牧民蒙古族)、窑洞(黄土高原)、竹楼(西南少数民族)、平顶土房(北方)。 3.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界线:昆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第二三级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各自特征如下: ①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②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有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 ③第三阶梯:500米以下,有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辽东、山东丘陵。 ④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2/3)。 山区:山地、丘陵、崎岖高原统称山区 (3)山脉纵横交错。我国多山,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其他地形镶嵌其中。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的分布: 走向:山脉脉络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 ①北:天山—阴山;②中:昆仑山—秦岭;③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①东:台湾山脉;②中:长白山-武夷山;③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大别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海拔>6000米,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4.43米。 还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附:中华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中岳嵩山(豫)。中华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2)四大高原: a.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特点:①世界最高、我国最大(占全国1/4);②多大山脉,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为高原湖区)。探究:高原形成原因。 b.内蒙古高原:甘新边界,祁连山麓-大兴安岭,南到长城。特点:①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坦荡,是重要牧场(“天苍苍、野茫茫”);③经度地带性显著: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中部多草原。 c.黄土高原:长城-秦岭,祁连山东端-太行山。特点:①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区;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高原黄土和水土流失成因】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风力沉积作用)。黄土层土质疏松,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其生态环境脆弱,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贫困。但矿产丰富,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干燥性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 d.云贵高原:云南东部、贵州大部。特点:①地面崎岖,起伏较大(“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发育(路南石林);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④有许多“坝子”(山间小盆地)。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云贵高原因为石灰岩分布广泛,本地气候湿热,长期受流水的溶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但其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3)四大盆地: a.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特点:①中国最大内陆盆地;②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多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天山、昆仑山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绿色通道。现在发现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b.准噶尔盆地:北疆,阿尔泰山-天山。①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②沙漠广布,风蚀作用明显。 c.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特点:①地势最高盆地,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②气候干燥,东部多沼泽、盐湖。③矿藏丰富(“聚宝盆”)。 d.四川盆地:四川省东部,青藏高原-大巴山、秦岭-巫山-云贵高原。特点:①中国最大外流盆地,周围山岭、高原环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有肥沃紫色土,灌溉便利(都江堰),物产富饶。(“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成因】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特点:①我国最大;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中部稍高;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特点:①我国第二大平原;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典型冲积平原,黄河是其形成的主力军。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特点: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②地势低平,断续相连,由江汉、鄱阳湖、洞庭湖、长江三角洲组成;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5)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多开辟成梯田、果林,或栽培经济林木。有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等风景名胜。 【填图训练】:说出图中数码和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a.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b.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水能。 ②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高原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良好,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③山区面积广大(占2/3):不利于发展种植业,造成耕地资源不足;造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在山区宜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a.中国地震带有: 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 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b.我国火山分布:“死多活少”,内蒙古高原 南部、东北山区、 台湾、海南岛等地。 c.泥石流分布: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 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4.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等温线密集) 1月0℃等温线:通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线。冬季最低温在漠河。 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获得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南北普遍高温。(等温线稀疏) 成因: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则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夏季最低、最高温处】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3)温度带划分依据: ≥10℃积温。自北向南分别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附: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10℃的持续期是生长期,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均温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秦岭一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南部属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 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湿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东西延伸、面积广阔的中温带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热量界线]:1月0°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温度带的划分及耕作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 分布范围 耕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热带 >8000℃ 365(天)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亚热带 4500℃—8000℃ 218—365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二至三熟 暖温带 3400°—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中温带 1600°—3400℃ 100—171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寒温带 <1600℃ <100 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 大部分地区<2000℃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资料扩展】中国的农产品分布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果 东北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 亚麻、甜菜、(棉花) 苹果 华北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棉花、花生、核桃、枣、板栗 苹果、葡萄、梨、杏、桃、柿 长江中下游 水稻、冬麦、玉米等 油菜、棉花、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桑 柑橘 四川盆地 水稻、小麦 甘蔗、桑、棉花、油茶 柑橘 南部沿海 水稻 甘蔗、桑、天然橡胶、剑麻、油棕、咖啡、可可 香蕉、菠萝、芒果、荔枝、龙眼、椰子 西北 小麦 长绒棉、甜菜 瓜果(葡萄、哈密瓜) 青藏 青稞、小麦、豌豆等 海洋水产 黄海.渤海 以暖温性种类为主。30°N以北:小黄鱼、鲈鱼、鳕鱼; 32°~34°N:大黄鱼、小黄鱼、对虾(渤海) 东海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金色小沙丁鱼、海鳗、石斑鱼 南海 石斑鱼、金枪鱼、龙虾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降水地区差异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800mm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400mm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降水最多地:台湾火烧寮(雨极);最小地:吐鲁番的托克逊。(注: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成因:因为中国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中国的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800mm,森林。水田耕作业。 ·半湿润区: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400mm,森林、草原。旱地耕作业。 ·半干旱区:内蒙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400mm,草原。牧业。 ·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200mm,多荒漠。绿洲农业。 [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c.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⑴中国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春旱);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月中旬一华北、东北进入雨季;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10月—雨季结束。 ⑵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a.使中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b.使中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5月-9月),东北华北7、8月。冬春季雨水少些。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相反。成因: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 ·年际变化大:即降水年与年之间的变化大。年际变化各地大小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成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所造成。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附注——副热带高压与锋面雨带的位置】夏半年,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汇形成锋面雨带。一般:春末4、5月——副高在15°~20°N——玉带一道华南; 夏初6月——副高西伸北进到20°左右——玉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 7-8月——副高北进到25~30°N——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季风区的划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东南季风:影响东部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西南等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在季风区: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暖热多雨;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气候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表现为:与世界同纬度比我国冬季最冷,夏季除沙漠外我国最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2)雨热同期: 评价: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得当,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同纬其他区高得多。长江以南“鱼米之乡” 受惠于季风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 ·表现在: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加上地形的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多样的气候类型有:东半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评价: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我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②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③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发展各具特色。 (4)多特殊灾害性天气。我国特殊天气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寒潮:冬半年(秋末、冬季和初春)的主要气象灾害。指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具体指标:48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温4℃以下,陆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我国大部分受影响,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影响较小。 ·危害:带来急剧降温、大风、霜冻,有时伴随雨雪等恶劣天气(秋季、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强寒潮南侵,使长江以南农作物受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饲料, 使体弱的牲畜受冻致死。在干燥区,寒潮引起“沙暴”,刮走土壤表面细土,损耗土壤肥力,还可湮埋田园。 ②梅雨: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天气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雨期过短,甚至“空梅”,会出现干旱,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生长。 ③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台风。我国每年夏秋季节,5—10月,尤以7—8月为多。出现狂风暴雨(日降水可达100~200,甚至500~600mm),台风在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及沿海其他省。其危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可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颠覆船只,破坏港口设施。也有好处: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此时伏旱)。 ④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强风使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空气特别混浊。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我国北方和西北植被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气候较干燥的春季易出现。 (5)多旱涝灾害:洪涝多在夏秋季,东部平原地区多发。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使农作物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西北、东部季风区都常出现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北方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初夏干旱:北方;伏旱:秦岭-淮河以南;秋旱:湘、鄂、赣、皖等;冬旱:华南。 【资料扩展】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春旱 华北 3-5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南方地区 6-8月 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洪涝灾害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3-5月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 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 干旱 华北、西北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 界限:北段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大致与200mm等降水线一致。 外流区:面积占全国2/3,水量占全国95%以上; 内流区:面积占全国1/3,水量占全国不到 5%。 ·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Ⅰ.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因为外流河的补给水源是雨水,所以其水位变化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随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南方河流汛期长,北方河短,汛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北方河流冬季结冰,越向北冰期越长。 Ⅱ.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最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水增多;夏季过后,河水逐渐减少,甚至断流。∴内流河多属季节性河流。有显著日变化。 Ⅲ河流的地区差异:在地图中找到下列河流,并认识它们的水文特征。秦岭——淮河一线划南北方。 主 要 河 流 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 北方河流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第二松花江、牡丹江、鸭绿江、辽河(特点同华北河流) 流经湿润区,水量丰富,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华北 滦河;黄河水系;京杭运河;海河水系:海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淮河(不结冰) 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结冰期短。 南方河流 中南华东 长江水系;钱塘江;浊水溪;珠江水系;闽江。 流经湿润区,水量很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西南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量最大,珠江汛期最长。 西南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元江 内流区 西北 塔里木河(最大内流河,新疆“母亲河”,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伊犁河(内流河)等。额尔齐斯河(外流河,下游鄂毕河北冰洋水系) 流经干旱区,水量小,汛期短(7-9月),沿途河水蒸发、下渗、灌溉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断流,为季节性河流。 附1:塔里木河:最大内流河,新疆人民“母亲河”,天上、昆仑山冰雪融水,现调博斯腾湖水补给。 附2: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分水岭或河流发源地的名称:松辽分水岭、太行山、秦岭、大别山、南岭、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 附3: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径流量大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②水位季节变化(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地下水湖泊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0℃),⑤水能(由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峡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布。 ⑴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咸水湖,湖西有鸟岛)、纳木错(最高,藏)。内陆湖面积减少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少,蒸发强;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阳湖(赣,最大淡水湖,4-9月为汛期;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成为候鸟越冬地)、太湖(澙湖、苏南)、洪泽湖(苏)、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积减少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问题探究]:为什么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属淡水湖?答:因为内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断蒸发,盐份不断沉淀下来导致盐份越积越多,成为咸水湖.外流湖与外界水系相沟通,水不断更新,盐份没有沉淀下来,水所以不咸。 主要湖泊。(识读湖泊轮廓,写出名称及所在省份) 【资料扩展】湖泊的分类: ·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分: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湖泊的成因类型:构造湖(如贝加尔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北美五大湖区、芬兰的多数湖泊);火山口湖(白头山天池);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牛轭湖等。  长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填图训练】图中填出下列地名:A.唐古拉山 B.东海C.宜昌 D.湖口 E.重庆 F.武汉G.南京H.上海 a.二滩 b.葛洲坝 c.三峡 d.岷江e.雅砻江 f.嘉陵江 g.湘江 h.汉江 i.赣江 甲.太湖 乙.鄱阳湖 丙.洞庭湖 Ⅰ.长江的概况: ⑴全长6300千米;流域180万km2;水量10000亿m3;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注入东海。 ⑵干流经过11个的省级行政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⑶长江依次经过的峡谷和地形区:一二级阶梯的虎跳峡;二三级阶 梯的三峡。依次经过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图中早出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名称: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水系及水文特征; ⑴长江的水系构成:上游:雅砻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宾;-嘉陵江-重庆;乌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阳;汉江-武汉;-赣江等鄱阳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运河-江苏镇江;黄浦江-上海。 ⑵长江不同河段的名称和特点: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长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树):流淌于起伏和缓的青藏高原,河谷宽坦,流速缓慢,两岸草滩茫茫,是良好牧场。 ③金沙江(至宜宾):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丰富。“长江第一湾”在云南丽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进入四川盆地,接纳众多支流,江面展宽,流量大增。宜宾-宜昌称川江,奉节-宜昌又称峡江(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易发生洪水灾害。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南北对称,正常年份对干流有天然调节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阔水深,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入海口80千米)。两岸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乡泽国。 Ⅲ. 长江的经济意义 ⑴“黄金水道”: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其航运条件优越:干支流通航历程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的60%;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很多河段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可通航。 ·发展长江航运意义重大:∵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可江海联运、水陆联运,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⑵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黄金水道”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⑶长江三峡由哪三个峡谷组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峡的落差不及横断山区,为什么水力资源非常丰富?答:西陵峡(鄂)、巫峡(鄂-渝)、瞿塘峡(渝)。∵巫山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不断下切形成。虽然三峡落差只有100-200米,但水面狭窄、水流湍急,在四川盆地有刚刚接纳了许多支流,水量猛增。 Ⅳ.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⑴长江的综合开发:修水电站,开发水能;发展长江航运,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利用丰富水资源发展农业灌溉;利用湖泊、水库、河道发展渔业。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快长江整治,加强对长江资源的保护,开发沿河滩涂,科学合理开采江砂资源等内容。 ·沿途重要城市:攀枝花、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马鞍山;南京、南通;上海。 ·流域内主要水电站:四川:雅砻江上二滩、大渡河上龚嘴、湖北:干流上三峡(建设中)、葛洲坝,清江上隔河岩,汉江上丹江口;陕西:汉江上安康;湖南:沅江上五强溪,湘江上东江。 ⑵长江的主要危害是:洪水灾害。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治理措施:①加固荆江大堤;②兴修分洪、蓄洪工程;③修建裁弯取直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④建设三峡工程;⑤建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搞好水土保持。 ·为什么说“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答: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的长江叫荆江。∵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地上河”之称,当洪水来临,水流不畅易发洪灾;船在航行时也易发生事故,∴“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填图训练】图中填出下列地名:A.巴颜喀拉山 B.渤海 C.河口 D.旧孟津 E.汾河F.渭河 G.洮河 H.湟水 I.河套平源 J.宁夏平原 K.河西走廊 a.龙羊峡 b.刘家峡 c.青铜峡 d.三门峡 e.小浪底 Ⅰ.黄河的概况: ⑴全长5500千米;流域75万km2;水量只有长江的1/20;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⑵干流经过9个的省级行政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⑶黄河依次经过的峡谷和地形区: ·峡谷:一二级阶梯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近20个峡谷;二三级阶梯的壶口瀑布、三门峡。 ·经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域内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鄂尔多斯高原等。 ⑷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名称: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Ⅱ.水系及水文特征; ⑴黄河的水系构成:①约古宗列曲,卡日曲;②洮河;③湟水;④渭河(有支流泾河);⑤汾河。 ⑵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A.上游(源头-河口): ①河源段(卡日曲-龙羊峡):流经于青藏高原,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面不宽、河水不深,河水常清、水流缓慢。 ②峡谷段(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近20个峡谷,峡谷和川地相间,总落差1300多米,水能丰富。因洮河、湟水的汇入,水量大增,河水变浑。 ③平原段(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有凌汛现象。 B.中游(河口-旧孟津):多支流(接纳来自黄土高原的渭河、汾河)、多泥沙(90%的泥沙来自中游),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陕晋交界的壶口瀑布、晋豫交界的三门峡)。 C.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流域狭窄,支流少。因为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山东境内河段有凌汛。 Ⅲ.黄河的经济意义黄河的作用(母亲河的奉献):塑造了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引黄灌溉。 黄河流域内,耕地广阔,人口众多,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上游开发水能,中游煤炭资源丰富,下游石油丰富。流域内雨水少,灌溉是农业发展基础,也是城乡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注意:过度开发利用,是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 Ⅳ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⑴上中下游的利用和治理: ·上游:分段治理,层层建坝,梯级开发,兴修水库、水电站,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 ·中游: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黄之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采取的根本措施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山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 ·下游:①培修加固黄河大堤;②引黄淤灌;③修建小浪底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⑵黄河流域主要的城市: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太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东营。 ⑶主要水电站: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晋豫交界处的三门峡;河南小浪底(小浪底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问题探究】刘家峡一带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及优越性。答:①∵上下游落差很大,海拔一级一级降低,每级可造一坝。②梯级开发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力资源;黄河泥沙可沿各级水库逐渐沉积,减少黄河含沙量,利于水土保持;③因为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上游的水库蓄水,对下游水量有调节作用,汛期蓄洪,枯水期放水,使两个水电站全年稳定发电,也可保证下游电站的安全。 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Ⅰ.珠江的概况水系由南盘江、红水河、西江、北江、东江、珠江等构成,流经云、贵、两广,注入南海。 Ⅱ.水系及水文特征水量很丰富(仅次长江),汛期最长(6-10月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水能丰富。 Ⅲ.经济意义珠江流域内耕地、林地面积较大。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烤烟、黄麻、蚕桑等,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等。著名矿区有个旧锡矿、六盘水煤矿、平果铝矿等。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等几十个中小城镇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以壮族最多,苗族次之。 Ⅳ.开发利用和治理。红水河一带实行梯级开发,有天生桥(桂、贵,南盘江)、龙滩(桂、红水河)、岩滩(桂、红水河)等水电站。各项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扩展知识】 ·淮河水系:源于豫、鄂两省交界山地,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经洪泽湖分路下泄,大部分通过南面的湖泊和京杭运河在扬州附近注入长江,小部分向东经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成,扇形水系,流入渤海。 京杭运河概况。 ⑴京杭运河所跨的四省二市(浙杭州-苏-鲁-冀-津北京)和沟通的五大水系名称(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⑵特点: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 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的第二位。 ⑶运输的货物:北运:粮食;南运:日用工业品和煤炭。 【知识扩展】: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湘江、漓江之间的灵渠(桂);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新建吐鲁番的坎儿井。 中国现代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 【南水北调工程】: ⑴利用的原理——利用的原理:水循环和水平衡。 ⑵三条线概况: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将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的源头河段,向黄河上游调水,补偿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 ⑶比较东线和中线工程的优缺点:东线的优点:长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证;充分利用江苏已建的江水北调工程及大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技术上简单收效快;可以基本解决天津、河北、山东等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它的问题是有水的污染和供水区偏东,建成后需电力提水,运转费用较高。中线的优点:引用丹江口水库的清洁水,供京广沿线城市,全线自流。问题是:汉水水量有限;年内供水不能持续;沿途无大水库与之直接相连,调蓄不灵活;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输水渠沿线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和迁移较多的居民,工程量、投入、移民数都较大。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可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6.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⑴划分要素:地貌和气候。这两个要素是决定自然地 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 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⑵划分界限: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界,青藏高寒区北部以昆仑 山一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 与其他区为界。 ⑶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面-45%、人-95%)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面-30%、人-4%) 青藏高寒区 (面-25%、人-1%) 包括区域 二级: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三级:三大沿海平原、丘陵 二级阶梯上: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第一级阶梯上: 青藏高原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众多广阔 海拔较高、差异显著 海拔高,>4000米,多雪峰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寒冷干燥 降水少,气候干燥。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大、水汽输入不多 植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荒漠,部分草原 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 森林下发育的土壤,生物繁多 荒漠土壤或草原土壤 土壤浅薄,冻土广布 水文 外流河,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大部内流区;湖多咸水。 西北内流区,东南大河源头 人类活动 影响广泛深刻,天然植被少,栽培植物广,是我国最主要农耕地区 人影响不如东部,水是农业发展决定性因素(绿洲农业、草原牧场) 人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少数林业、河谷农业)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南北差异: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北部东西差异以水分为主要因素。 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马蹄形地貌;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及草甸草原;黑土肥沃;全国粮林基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大平原和高原为主,西高东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广布;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冬小麦)。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肥力较低(红壤);水田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 ④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多低山丘陵;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油棕等)。 【考纲中没有的知识点】 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干旱为主,降水虽距太平洋里程的增加而减少,新疆西部因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降水较多。从东往西,植被变化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以贺兰山(200mm)为界,分为: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多属内流区;草原为主。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位居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光照丰富,年较日较差大;河流少、短、流量小;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绿洲农业。 ⑵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地势西北高(较完整高原),东南低(高山峡谷)。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冷干旱。内部差异: ·东南向西北的水平变化——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与西北水平分异相似。 ·垂直分异明显:喜马拉雅山有7各自然带。人类活动垂直分异:河谷农业,高寒牧业。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多平原,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栽培农作物,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缺水主要发展畜牧业,在有水灌溉的地方形成绿洲农业。青藏高寒区—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限制较大,交通落后,以高寒畜牧业为主,耕作业在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发展河谷农业。 【能力训练】我国主要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行政区、城市//地形区//河流矿产交通线、农业工业区)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昆仑山、新疆(和田)、青藏高原西部西藏。 90°E: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乌鲁木齐东侧)、吐鲁番盆地、罗布泊、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拉萨西侧、、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孟加拉湾。 100°E: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金沙江虎跳峡)、澜沧江、云南(丽江、大理、西双版纳)、中南半岛、泰国湾。 105°E:内蒙古高原(阴山西侧)、贺兰山、六盘山、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云贵交界)。 110°E:内蒙古高原(阴山东侧、白云鄂博、包头、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渭河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巫山(三峡)、雪峰山、南岭西侧、雷州半岛。 115°E:锡林郭勒高原、华北平原(北京西侧、纵贯河北,石家庄东侧、豫鲁交界)、淮河、大别山、大冶、纵贯江西(赣州)、南岭、广东大亚湾。 120°E: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辽西走廊、山海关、秦皇岛东侧的渤海、山东丘陵、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太湖)、浙江杭州、闽浙丘陵、福建福州、台湾海峡。 130°E:小兴安岭、松花江、长白山。 23°26 ’N:云南(澜沧江)、广西(南宁北侧、西江)、广东(广州北侧、汕头)、台湾玉山。 30°N:浙江杭州、安徽黄山、江西九江、大冶铁矿、武汉、巫山南侧、重庆北侧、成都南侧、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藏(拉萨)。 34°N:青藏高原、秦岭、淮河、黄海。 40°N:辽东半岛、渤海湾、河北(山海关、秦皇岛)、北京、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平原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甘肃河西走廊(酒泉、嘉峪关、玉门、敦煌)、南疆棉花基地、中国最西端。 50°N:黑龙江(黑河)、小兴安岭、嫩江上游沼泽地、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高原、满洲里。 【读图训练】判断下列区域是什么地形区? 【中国局部区域识图】提示,图形包括:中国的海(1-8);中国的岛屿、半岛、群岛(9-17);中国的山脉(18-43);中国的山峰(44-53);中国的大小平原(54-72)。 7.北方地区 (面积占20%;人口占40%) 【填图训练】1.在上图口中填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及在图中口内填注城市名称。 2.在上图中A、B区域分别为____________丘陵与___________丘陵。 3.在上图中的数字所代表的省市(直辖市)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黄海和渤海。 ·东北三省:120°E-135°E 40°N-50°N ·华北地区:105°E-120°E 34°N-40°N 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
本文档为【高考地理考点详解(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93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M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1-2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