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举报
开通vip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2-6-13 ►1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一章:一战的爆发和经过 第二章:一战根源的再探讨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 此生都不会看到他们重放光芒 了。” ►“The lamps(lights) are going...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2-6-13 ►1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一章:一战的爆发和经过 第二章:一战根源的再探讨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 此生都不会看到他们重放光芒 了。” ►“The lamps(lights) are going out all over Europe. We shall not see them lit again in our time”。 ► ——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格雷 (Edward Grey,1862-1933) ► 在亚洲人看来,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 会内的一场内战。 ► The Great War of 1914-1918 was from the Asian Point view a civil war with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f nations. ► —— K.M. Panikkar, Indian Diplomat and Historian ► 如果不找到结束战争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整 个西方文明就要崩溃。 ► ——Letter of Lord Lansdowne to London Daily Telegraph, Nov. 29, 1917。 第一章 一战的爆发和经过 时间表 1905年- 1906年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德国想把法国排挤出摩洛哥,威廉 二世访问丹吉尔港,结果签订了对法国有利的条约。 1908年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引起塞尔维亚的不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吓退 了俄国,塞尔维亚失去俄国支持,被迫退让。 1911年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德国“豹”号炮舰驶向加迪尔港, 要求法国给予德国一块非洲殖民地作为补偿,换取德国 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既得利益。 1912年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等国组 成的巴尔干同盟击败土耳其,收复大片领土,奥匈帝国 策划阿尔巴尼亚独立,以遏制塞尔维亚的扩张。 1913年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击败保 保加利亚,获得了马其顿地区的大片领土。 ►2012-6-13 ►2 ► 巴尔干半岛成为了战争的 火药桶,这个火药桶随时 都有爆炸的可能。该火药 桶的爆炸可能会伤及到欧 洲乃至整个世界。 ► 哈布斯堡帝国的王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是位有头 脑有魄力的政治家。一方面,他想通过改革给予斯拉夫人 更加平等的地位,将奥匈二元帝国改为奥、匈、斯三元帝 国;另一方面,他加强军事力量,想将塞尔维亚也吞并到 设想中的三元帝国中来。 ►斐迪南大公随时都有可能登位。 ► 1914年6月,在斐迪南的指挥下,奥匈军队在波斯尼亚的首 府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 1914年6月28日 ►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普林西波用伯朗宁M1900型自动手枪 连开七枪,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这就是著名 的萨拉热窝事件。 ►2012-6-13 ►3 ►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1894年7月25日—1918年4月28日),波斯 尼亚人,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者。 ► 刺杀王储斐迪南时,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身份是塞尔维亚首都 贝尔格莱德的学生。经过两个月的预谋,他才在6月28日刺杀了 斐迪南大公。事后普林西普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在1914年10月 被判20年有期徒刑。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 臂的手术,并于1918年4月因肺结核死于监狱中,死时只有约24 岁。1920年其遗骸被塞尔维亚政府迁葬萨拉热窝墓地的荣誉冢, 以其名字命名他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时所处的拉丁桥,并 刻下脚印树碑纪念。 1914年7月5日 ►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上寻求并得到了德国的支 持。德国告诉奥地利政府,德皇将无条件地履行其 盟约条约的义务和传统友谊,站在奥匈一边。 1914年7月23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苛刻的最后通牒。 1914年7月25日 ►塞尔维亚拒绝了最后通牒中的第六款,其余全部接受。 并向俄国求助。 ►2012-6-13 ►4 1914年7月26日 ► 英国外交部长格雷提议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危机,遭到德国和 奥匈帝国的拒绝。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7月29日 ►奥匈帝国轰炸贝尔格莱德 1914年7月30日 ►俄国发动战争总动员。 1914年7月31日 ►德国要求俄国解除战争动员,俄国没有答应。德国还 向法国递交了一份照会,要求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 法国表示“要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 ► On your appeal to my friendship and your call for assistance began to mediate between your and the Austro-Hungarian Government. While this action was preceding your troops were mobilized against Austro-Hungary, my ally. Thereby, as I have already pointed out to you, my mediation has been made almost illusory. ► The peace of Europe may still be maintained by you, if Russia will agree to stop the military measures which must threaten Germany and Austro-Hungary. ► Willy 1914年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法国实行战争总动员,德国也发 布总动员。 ►2012-6-13 ►5 1914年8月2日 ►德国向比利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比利时给予德军 无条件通行的权力,从而假道比利时对法国作战。 1914年8月3日 ►比利时拒绝德国的要求,德国向法国宣战。 1914年8月4日 ► 德国军队进入比利时境内。英国当天下午向德国发出最后通 牒,限于晚上11时前答复,德国予以拒绝,晚11时,英国向 德国宣战。英帝国的各自治领,包括南非联邦、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都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演变成为一场以 德奥为一方,以英法俄为另一方相互厮杀的大战。 ► 从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到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不到40天的时间。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观看纪录片《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2-6-13 ►6 第二章:一战根源的再探讨 一战的根源:层次分析 一战爆发的必然性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第一节:一战的根源:层次分析 ►2012-6-13 ►7 ► 霍尔维格站在房间的中间,我真想永远忘记他的脸,他眼中的表情。 那是一副英国某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这幅画描述了一个不幸的替罪羊, 眼中流露着难以名状的痛苦表情。这种痛苦我现在终于在霍尔维格身 上找到了。一时间,我们都没有话说。最后,我对他说:“至少,你 应该告诉我,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张开了细长的双臂,伸向天 空,用一种迟钝而又疲惫的声音回答说:“哎,我要是知道就好了!” 后来,在多次关于战争罪行的辩论中,我经常幻想着,要是当时能够 把霍尔维格站在那里,说这些话的情形用相机照下来该多好啊。这样 的一张照片可能会成为最好的证据,来证明这位不幸的人从未想过要 打这场战争。 ► —— Bernard von Bulow, Memoirs of Prince Von Bulow, 1909-1919, Boston: Little Brown, 1932, pp.165-166. 左:德国首相比洛 右:德国首相霍尔维格 一、一战为何会发生? 层次分析(levels of Analysis) ► 层次一:国际层次 (International Level) ► 层次二:国内层次 (Domestic Level) ► 层次三:个人层次 (Individual Level) 层次一:国际体系层次 ► 1. 德国的崛起 ► 2. 国际体系失去灵活性 因素一:德国的崛起 ► 19世纪90年代,德国的重工业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20世纪初, 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英国的两倍。 ► 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品占世界的25%,但到1913年, 英国的比重仅占10%,而德国的比重则占到了15%。 ► 德国将一部分工业实力转化为了军事实力,开始了大规模扩军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1911年,德国制定了提尔皮茨计划(Tirpitz Plan),旨在 打造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的海军,成为世界强国。 英国的恐慌 ► 英国的恐慌。英国担心自己被孤立,担心自己的日不落 大帝国地位不保,这种担心由于布尔战争(Boer War) 的爆发而加剧了。 ► 英国抛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和俄国结盟。 德国为了摆脱受包围的状况,进一步加强了与奥匈帝 国的紧密联系。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主要国家都与两大集团捆绑在一 起,传统的“势力均衡”的多极格局向两极格局转化, 国际体系失去灵活性,外交斡旋的空间变小。 因素二:国际体系失去灵活性 ► 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 ► 2. 民族主义的兴起 ► 3. 对和平的厌倦和不满 ► 4.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 5. 德国外交政策的失误 ►2012-6-13 ►8 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 2. 民族主义的兴起 ► 在东欧,爆发了泛斯拉夫主义运动(Pan-Slavism),号召所 有讲斯拉夫语的民族联合起来,这一运动对奥斯曼帝国和奥 匈帝国均构成了威胁。 ► 德国国内也掀起了仇恨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德国的学者们 认为日耳曼-斯拉夫人的战争不可避免,德国的教科书也助 长了民族主义的狂热。 ► 民族主义的认同胜过了王朝家族间的认同。 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 维多利亚公主 德皇 威廉二世 英王 爱德华七世 英王 乔治五世 爱丽丝公主 沙皇 尼古拉二世 之妻 亚历山德拉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在伦敦 丹麦国王 克里斯蒂安九世 (Christian Ⅸ) 亚历山德拉· 卡罗琳 Alexandra Caroline 英王 乔治五世 玛丽亚 Maria Feodorovna 俄沙皇 尼古拉二世 ►2012-6-13 ►9 ► 乔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的合影 ► (1893年,在乔治五世的婚礼上,很难辨认) ► 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威廉二世穿着俄国的军服, 尼古拉二世穿着德国的军服。(摄于1905年) 3.对和平自满和对妥协的厌烦 ► 截至一战爆发,欧洲已经有40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 ► 战前,欧洲的危机不断,化解危机需要外交手段,外交就意 味着要妥协。人们往往对自己这一方的妥协感受颇深,总认 为对方的妥协还不够。于是,一次次的外交妥协带来的是一 种挫败感和厌烦的感觉。 ► “为什么总是要我妥协?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另一方做出更多 一些让步呢?” 4.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 强者就应该去征服。 ► 战争“是生物的需要”;战争是“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法则” 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 各个国家,不是发展就是衰退,“不可能有静止状态”。 ►2012-6-13 ►10 5. 德国的对外政策的失误 ► 德国拥有“世界野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德国实现这一抱 负的方式不对。 ► 德国在同一时期树敌过多,这正好与俾斯麦时期的外交政策 相反。 ► 德皇威廉二世过多地注重硬实力,而忽视了软实力。 ► 两大同盟的形成、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对和平自满的自满、 对妥协的厌倦、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以及德国的政策失误诸 多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国际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灵活性变少了,国际危机斡 旋的空间变小了,国际制度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脆弱,越 来越经不起风浪。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 威廉二世一直认为是爱德华七世所设的外交陷阱把德国拖入 战争。在听到英国参战的消息后,他感到震惊。他说: ► 坟墓中的爱德华七世比仍然在世的我还要强大,竟然还有这 样一些人,认为可以用这样或那样的小动作来安慰或拉拢英 国……!!!现在,必须无情地揭穿这种欺骗,必须把英国 脸上的基督和平主义的面纱公然撕开,必须对这种形式上的 虚假的和平给予无情蔑视!!我们在土耳其和印度的领事馆、 外事机构等,必须向整个穆斯林世界开火,对这个令人憎恶 的、谎话连篇的毫无原则性的店主式的国家发起猛然反击; 因为如果我们能流干最后一滴血,英格兰至少会丢掉一个印 度。 ► ——摘自Richard Ned Lebow, Between Peace and War: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p.39. 层次二:国内层次 ►因素一:奥匈帝国内部和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危机 ►因素二:德国的国内政治形势 ►列宁认为,这场战争是由金融寡头引起的。根据列 宁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最后形式, 帝国主义在殖民地世界的冲突会引发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的战争。 ►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多民族国家,受到了日益增长的 民族主义的挑战。 ► 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赶走了奥斯曼帝国。既然能赶走土耳其, 为什么赶不走奥匈帝国呢? ► 奥匈担心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压力下,国家会陷于分裂, 自己成为第二个奥斯曼帝国。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不是由于斐迪南大公遇刺,而 是想削弱塞尔维亚——斯拉夫人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 因素一:日趋衰落的两大帝国 ►2012-6-13 ►11 ►奥匈帝国的参谋长康拉德曾说: ► “由于这个原因,而不是因为谋杀, 奥匈必须拿塞尔维亚开刀……王朝被 掐住了喉咙,要么被掐死,要么做最 后的一搏,获得新生”。 ► ——Baron Conrad,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War, Vol.2, New York: Macmillan, 1929, pp.185- 186. 因素二:德国的国内情况 ► 1. 德国的政治体制 ► 2. 德国的社会矛盾 1. 德国的政治体制 ► 威廉二世时期,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属于一种君主 政体。威廉二世是名副其实的专制者。皇帝、皇族、皇帝的 朋友、皇家随从和宫廷构成这个政体的核心,帝国的高层官 员、政府官僚在心理和政治上都依赖于这个政体。 ► “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君主政体,是皇帝和 宫廷,而不是宰相和大臣行使政权和决策 权,制定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方 针。” ► ——(英)约翰·洛尔(John Rohl): 《皇帝和他的宫廷:威廉二世与德意志帝国》,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 德国的政治体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的这种 政治制度使得以德皇威廉二世为中心的一小撮人成为了德国 的最高决策者。这一小撮人都是威廉二世的亲信,包括陆军 总参谋长小毛奇,海军发展部长蒂尔皮茨、海军内阁大臣穆 勒等,其宰相霍尔维格和外交部长基德伦等文官基本上被排 除在决策圈之外。 ► 就是到最后的时刻也是可以取得不列颠帝国的理解的。时至 1912年春,英国国防部大臣霍尔登勋爵还向德国提交过一份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什么代价?柏林要放慢(而不是停止)造舰速度,其 实,战舰建造本来没有什么战略意义;还有德国必须保证不 进攻法国和俄国。帝国宰相霍尔维格是德国政策的“重要领 导人”、“皇室首席顾问”,他想接受英国提出的协议。但 是,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他的意见被否决了,皇帝只听信 蒂尔皮茨,鲁莽地拒绝了他的提议。毫不奇怪,仅在10个月 过后,在柏林皇宫召开的“军事政治讨论会”就将霍尔维格 排除在外了。 ► ——(英)约翰·洛尔(John Rohl):《皇帝和他的宫廷:威廉二世与 德意志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012-6-13 ►12 ► 1912年12月的“军事政治讨论会”由皇帝主持,高级海陆 军将领讨论是否应该(催逼奥地利进攻塞尔维亚)立即发 动一场进攻英法俄三国的世界大战,还是把‘伟大的战斗 推迟一年半’更有利,也就是推迟到1914年基尔运河的开 通。驻伦敦的最后一任德意志帝国大使利希诺瓦斯基清楚 地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并予以警告和劝阻。可是没人理 他。这位热爱德国的世界公民心如刀割,被迫注视着柏林 这一小撮人毫无理由地把旧欧洲推进深渊。他们真不知道 自己犯下了多大罪孽! ► ——(英)约翰·洛尔(John Rohl):《皇帝和他的宫廷: 威廉二世与德意志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因素二: 德国的社会矛盾 ► 早在普鲁士时期,在俾斯麦就任首相后,并未能解决与议会 的冲突,为此,他便欲以德国统一的大业来转移议员的视线, 发动了三场统一战争。 ► 德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是德国贵族们转移人们注意力的一 种手段。德国社会的整合状况很差,统治德国的是贵族地主 和大型的工业资本家的联合体,即容克—资产阶级。这个联 合体利用扩张主义政策,进行海外冒险,而不是国内改革。 扩张主义成为了社会民主改革的代替物。 ► “德国人民并没有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他们的确对一种 滑稽可笑的‘轻歌剧式政体’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并不是他 们自己判断出错,而是在1914年他们觉得除了把剑动武,用 战争来解决25年来堆积成山的国内外问题外,想不出其它更 好的办法。这种无意识的宽容态度,铸就了德国人民的错误 和可悲的命运。” ► ——(英)约翰·洛尔(John Rohl):《皇帝和他的宫廷:威廉二世与 德意志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层次三: 个人层次 ►因素一: 平庸的领导人 ►因素二: 疯狂的威廉二世 因素一: 平庸的领导人 ► 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Franz Josef,1830-1916)是一个乏 味的老朽,康拉德将军(Conrad)和奸诈的外交部长贝西托 尔德伯爵(Count Leopold von Berchtold)握有实权。开明的 政治家斐迪南大公反而被暗杀。 ► 奥匈帝国外交部长贝西托尔德伯爵(Count Berchtold)以 及根据他的故事拍成的电影《哦,多么可爱的战争》。 ►2012-6-13 ►13 ► 在俄国,尼古拉二世也是一位孤僻的专制者,他一生中的大 多数时候都拒绝国内改革,他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都很无 能。尼古拉二世受他那位多病的、神经质的妻子的影响。 ► 拉斯普钦(Rasputin ),俄国神秘主义者,被俄罗斯和欧美的历史 学家称为“罪恶的沙皇政权的代表” 。 ► 拉斯普钦成为了亚历山德拉皇后最信任的人。通过对皇后的影响, 拉斯普钦取得了任命高级官员的发言权。所有要求晋见皇帝和皇 后的人都必须通过他。 日本电影,名侦探柯南系 列(Detective Conan: The Last Wizard of the Century ) 苏联电影《垂死挣扎》 1981 ► “杰出怪物”——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1859-1941), 他是一位专横、孤僻、残暴的领导者。 ►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白色衣服) ►2012-6-13 ►14 ► 1890年的法国漫画。光绪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面 前,无能为力。德皇威廉 二世正在与英王维多利亚 争吵,并用手狠狠地割了 一块。沙皇尼古拉二世一 直在盯着一个地方,法国 的玛丽安(法国的象征, 由于是法国漫画,画中的 玛丽安只是在观看)和日 本的明治天皇。 ►德国的首相比洛曾说: ► 威廉二世也不想卷入战争,他不相信自己的神经,在任何真 正严峻的形势带来的压力面前,他的神经都会承受不起。当 危险的时刻到来时,皇帝陛下会很不愉快地意识到,他永远 都没有能力率军打仗。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神经衰弱。他那 凶狠的沙文主义式的讲话是想给外国人一种印象:他是现世 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和拿破仑。 ► ——摘自Richard Ned Lebow, Between Peace and War: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p.144.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必然的吗? 大战的爆发是必然的吗? 世界性的大战是必然的吗? 1. 大战的爆发是必然的吗? 国际层次的因素 国内层次的因素 个人层面的因素 威廉二世的对外政策 萨拉热窝事件 ► 火柴棒是深层次原因,火柴头是中间层次的原因,擦火柴是 直接诱因。 ►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会是怎么样呢? ►2012-6-13 ►15 ►假如到1916年再发生萨拉热窝事件那样的危机, 可能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 可能性一:俄国力量的增长可能会使得德国不敢再无条件 地、不计后果地支持奥匈帝国。 ► 史里芬计划(The Schlieffen Plan) ► 俄国的铁路建设速度非常惊人。1890年,俄国想要把本国 所有的部队调到德国战线,可能需要2-3个月,这就会给 德国充足的时间,来击败法国,结束西线战争,然后再回 头对付俄国。1910年,这一时间缩减至18天。 ► 到1916年,这一计划可能就过时了,就不实用了。德国的战 略制定者清楚地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到1916年, 德国可能就没有时间,可能就会放弃原来的两线作战计划。 ► 德国可能会选择只在东线作战,集中精力对付俄国。 ► 俄国实力的增强还有可能使德国选择与英国达成协约。 ► 英国历史学家泰勒预计,如果没有战争,哪怕只有两年的时 间,德国可能已经成为欧洲的霸主。如果没有战争,德国可 能会变得非常强大,法国和英国可能会不敢与德国作战。 ►可能性二:英国的国内政治的变化也可能使世界免 于战争的蹂躏。 ► 20世纪初,英国国内政治动荡。自由党决定放弃爱 尔兰,而保守党,特别是北爱尔兰的保守党,则强 烈反对。连英国军队都有发生兵变的可能性。如果 英国的阿尔斯特叛乱继续发展下去,英国极有可能 会集中精力关注国内的事情,而没有精力与法国和 俄国结盟。 一战可能也不会爆发。 ►当然,除了以上可能之外,两年之内还可能会发生很 多重要的事情,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些事情的 发生都有可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世界性的大战是必然的吗? ►2012-6-13 ►16 ►可能的战争类型之一:一场简单的地方性战争。 ► 在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中,威廉二世给予奥匈帝国支持。 使得俄国最终让步,没有支持塞尔维亚。1914年萨拉热窝事 件后,威廉二世原本是想重演故技。 ► 1914年7月5日,威廉二世承诺给予奥匈帝国无条件支持,在 做出了以上表态后,威廉二世就外出度假去了。 ► 当度假回来后,威廉二世才发现由于自己“空头支票”式的 承诺,奥匈帝国已经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他随即意 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与沙皇发“亲密电报”,极力阻止 战争的升级。 ► 如果此举成功的话,可能最终爆发的就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而仅仅是一场小型的1914年奥塞战争。 ►可能性类型之二:一场仅在东线的单线战争。 ►1914年7月底,俄国进行战争动员,德国开始了战争动员。 威廉二世询问小毛奇能否将战争动员仅仅限制在东线。小 毛奇的回答是不可能。他的理由是,军队和军需调动的时 间表是固定好了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使战争动员变成一 场噩梦;如果改变作战计划,德国部队就可能会变成一群 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 ►果真如此吗? ►战争结束后,德国铁路部的史泰布(Von Stabb)将 军承认,成功地改变战争动员时间表,绝对是有可 能的。 ►如果当时的威廉二世知道这一信息,并且坚持的话, 战争可能就只是一场单线的战争,而不是一场世界 大战。 ►可能性类型之三:没有英国的两线战争。德国和奥 匈帝国对抗法国和俄国。 ► 尽管比利时不是英国参战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德国不侵犯比 利时,英国可能就不会参战。 ► 在德国进犯比利时之前,英国的自由党内阁内部在参战问题 上意见不统一。自由党右派支持战争,而左派反对战争。 ► 德国横扫比利时、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以后,主战的自由党 主战派的意见占了上风,内部分歧得以弥合。 ► 如果没有英国参战,德国可能已经赢得了战争。 ►可能性类型之四:没有美国参加的战争。 ►美国参战的原因之一是德国的潜艇向美国的商船发 动攻击。 ►德国此时的政策亦有失误之处。德国向其驻墨西哥 大使馆发出了一份电报,即齐默曼电报(Zimmerman Telegram),美国将此举视为是一种敌对行为。 ►如果没有美国的参战,直到1918年初,德国都有赢 得战争的可能性。 ►2012-6-13 ►17 ► 齐默曼电报(Zimmerman Telegram)是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 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917年1月16号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 发出的加密电报。电报内容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 事联盟,但被英国40号办公室情报机关截获。 ►电报内容 ► 在二月一日,我们将会展开无限制潜艇战。无论如何,我们 的意向还是要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政策。 ► 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的话, 我们将会向墨西哥提倡一个联盟。 条件是我们将会一起加入战争和一起得到和平。我们(德国) 将会向墨国提供慷慨的财政支持和一个谅解:墨西哥会重新 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 和亚利桑那州失去的国土。 建议书的细节将会由你草拟。 ► 我现在指示你在有信心美国将会宣战的时候向(墨西哥)总 统解释(我们的计划),和鼓励他主动邀请日本立刻参与这 个计划,同时,提议利用我们在谈判之间与日本斡旋。 ► 请你令总统留意,我们的冷酷的潜水艇战可以令英国在几个 月后求和。 ►墨西哥的反应 ► 当时,墨西哥总统文鲁斯帝安奴·卡兰萨 (Venustiano Carranza) 委派一名将军去研究计划的可行性。最后,墨国认为联盟计划不 可行。因为: ► 试图收复失去的国土一定会令墨国与军事上更加强大的美国开战。 ► 无论德国是否真的会有那么慷慨,它的财政支持仍然将会几乎一 文不值,因为墨国没有可能使用那些财政支持去获取武器和其它 军事硬件。因为美国是南北美州内唯一具有规模的武器制造商, 而且,英国皇家海军长期控制大西洋行海航线, 令德国无法提供 些足够令墨国收回失去的国土的武器和军事硬件。 ► 即使墨国成功修复失地,容纳或安抚当地的讲英语的人口将会是 一个严厉和困难的考验。 ► 卡兰萨正式在4月14日拒绝齐默尔曼电报内的提案。在那时,美国 已经向德国宣战。 结论 ►大战的爆发不是必然的,选择很重要。 ►历史的发展具有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可能 都往一个方向发展,选择的自由度会越来越小, 战 争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但领导者的选择可能会使事情在突然间柳暗花明, 选择的自由度可能会因此突然增大。 ►从1898年开始,在欧洲最有可能爆发的战争是什么? ►英法战争。英法两国作为头号和第二号的殖民大国, 在非洲的殖民争夺剑拔弩张。 ►但自从1904年英国和法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后,英法 战争的可能性变小了。 ►2012-6-13 ►18 ►从1905年起,英德矛盾在增加,英德战争的可能性 在增加。 ►但到了1910年,德国总理霍尔维格主动寻求与英国 缓关系。英国的答复是只要德国限制自己的海军, 英国会在任何欧洲冲突中保持中立。 ►同时,英国与法国矛盾复发,英国和俄国在亚洲的 矛盾又重新激化,三国协约面临着瓦解的危机。 ►总之,1910年前后,选择的自由度增加了,道路变 宽了。 ► 1911年,随着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爆发,道路又一次 变窄,局势又一次变得紧张起来。 ►德国派炮舰到达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英国也准备派 遣自己的舰队。法国和德国的银行家们反对战争,它 们纷纷游说政府,不要发动战争,威廉二世最终选择 退让。 ►这一事件后,英法开始对德国的真实意图感到恐慌和 担忧。 ► 1912和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 亚之间的矛盾以及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奥匈 帝国对塞尔维亚的高压政策使两国关系尖锐化。 ►但是,从1912年开始,欧洲还是重 新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英国派霍尔丹大法官访问德国,只 要德国放慢造舰计划,只要德国不 主动进攻法国和俄国,英国就不会 参战。 此时,英国已经明显地赢得 了海军军备竞赛。 霍尔登大法官 ► 1914年6月,形势又一次变得柳暗花明,人们普遍感 觉到了英德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在缓和的大背景下, 英国派遣四艘大型的无畏舰(Dreadnought Battleships,或者Dreadnaught)到达德国的基尔军 港(Kiel),进行国事访问。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的时候,英德两国的海军战士正在 基尔军港码头一起散步。 ► 英国的无畏舰 ►大战是可能的,但“可能”不等于“必然”。 ►2012-6-13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是个偶然吗? ►奥匈帝国攻打塞尔维亚,是故意的。 ►对于德国来说,如果非要打一次战争的话, 1914年 开打比1914年以后要好,因此德国也倾向于在1914 年开战。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一次无意中发生的战 争。 不纯粹是。 ►一战源于欧洲的军备竞赛吗? 三、一战引发的思考 ►要充分珍视和平。 ►切忌盲目地借鉴历史,切忌盲目地认为下一个危 机会像前一次危机那样。 ►在一战爆发即将一百周年的今天,更要如此。 ►丘吉尔扑捉到了当时弥漫在欧洲的一种社会情绪: ►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情绪。对物质上的繁 荣感到不满,这些国家猛烈地转向国内和国际间的 冲突。伴随着宗教的衰落,国家的激情不正常地上 升,无情地在各国的地面之下燃烧,一旦冒出地面, 就会变成熊熊大火。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承受,当然, 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敢于冒险。 ► ——Winston Churchill, The World in Crisis, New York: Scribner’s, 1923, p.188.
本文档为【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602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历史学
上传时间:2014-04-23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