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及启示

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及启示

举报
开通vip

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及启示 1212011年第 2期 第 27卷 □ 陈广艺 1引言 交通影响评价(TIA)源于美国,于二十世 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其技术体系在美英 等发达国家发展已较成熟。美国交通工程师 协会(ITE)制定的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在 该领域具有权威性和本源性。我国于20世纪 90年代引入交通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经 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城市用地规划建设与 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市如北京、上 海、浙江等,已陆续推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并制定了地方性的技术导则或管理规定[1-3]。 国家对交通影响评价也非常重视,相继...

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及启示
1212011年第 2期 第 27卷 □ 陈广艺 1引言 交通影响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TIA)源于美国,于二十世 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其技术体系在美英 等发达国家发展已较成熟。美国交通工程师 协会(ITE)制定的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在 该领域具有权威性和本源性。我国于20世纪 90年代引入交通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经 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城市用地规划建设与 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市如北京、上 海、浙江等,已陆续推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并制定了地方性的技术导则或管理规定[1-3]。 国家对交通影响评价也非常重视,相继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与文件中提出对 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要求。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启动《建设项目交通影 响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该 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 指南及启示 [摘 要]交通影响评价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建设项目 审批中一项重要的审查内容。美国是交通影响评价的发源地,由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ITE)制定的交 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南代表了该领域发展的前沿水平。通过对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技 术指南、工作体系、编制特点进行学习和分析,反思我国现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要 从规范专业术语、转变评价理念、构建基础调研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交通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技术指南;美国 [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2-0121-05 [中图分类号]TU984.3/.7 [文献标识码]B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Compilation in America/Chen Guangyi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planning, insp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Guidelines, made by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ITE), stands for the highest level of this field. By studying the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guidelines, system, compilation in America,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assessment from planning terms, concepts, survey etc.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Technical guidelines, America 标准于2010年9月1日开始施行[4]。在《标 准》制定过程中,国内许多城市已大力推广 实施针对建设项目规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交通影响评价 工作,并将其作为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一项 重要的审查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 期。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人们愈加憧憬 低碳宜居的美好城市生活,对于交通出行的 便捷性与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 市用地资源紧缺和交通需求激增的矛盾将进 一步凸显,交通影响评价作为从微观上协调 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有力工具,无疑将在新一 轮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承担更加重要的任 务。因此,研究借鉴美国编制指南的经验,对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水平, 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实效,适应新形 势下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具有十分迫切而重 要的意义。 122 表1 美国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章节 目的及概述 交通影响研究的启动 前期工作框架 背景交通预测 出行生成预测 新增交通分布与分配 评价 地块进出条件与外部交通改善 地块内部交通改善规划与停车 设计原则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主要内容 制定技术指南的必要性和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主要研 究的问题;开展研究的时段;审查过程;分析过程的客 观公正性;技术指南包含的内容 交通影响评价阈值;研究深度;研究范围;研究的准备 工作 现状分析;目标年选择;高峰时段选取;研究范围背景 资料收集;地块周边区域变化情况审查;实地调查和 数据采集 背景交通的组成;预测方法概述;叠加法;交通规划模 型法;增长率法;组合法;交通系统变化的影响;多样 化交通方式分析;预测的基本原则;目标年背景交通 量分析 出行生成率数据来源;出行生成率参数或回归方程的 选用;出行生成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方法;交通分配;改建项目的交通预测 交通影响评估;交通量分析及服务水平评价;多样化 交通方式评价;安全评价;改善措施的制定准则 改善目标的确立;改善方法的推荐;地块进出交通组 织原则;进出交通设计目标;改善措施实施计划 内部交通组织评价;内部交通规划原则 报告的编制目的和最终用途;成果表达;行政纪要;审 核人员;报告提纲示例;编制方对报告的签字确认 2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 影响评价工作要求 2.1技术指南的发布 在美国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初期, 各地方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缺乏统一 的准则,造成工作内容、编制及审查 方法较为杂乱。为此,ITE以技术指 南的形式对全美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 评价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于 1988年发布了《地块开发交通影响评 估指南》和《地块开发交通进出条件 及交通影响研究》两份报告,成为当 时交通影响评价的权威技术指南,后 者于1991年进行了修订[5]。2006年, ITE对1991年版报告进行了更新,推 出了《地块开发交通影响评价》(Tran- sportation Impact Analyses for Site Development)[6]。美国各州、 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所辖地区的实际 情况,制定地方性的技术指南,但总 体对交通影响评价的编制要求基本都 限制于美国国家颁布的技术指南的框 架内。 美国发布技术指南的主要目的 是:①为专业人员进行建设项目规 划设计提供可靠指导,包括近、远期 地块进出交通组织、外部交通设施 改善、内部交通组织、内外交通衔接 等,使交通系统能够很好地承担新 增交通及背景交通;②指导开发商 和业主在确定地块规划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时, 考虑地块的交通组织及各种交通方 式的需求;③为政府审查机构制定 相应的地方法则及指南提供参考依 据;④明确交通影响评价各步骤的 工作,指导专业机构管理和审查成 果报告。 美国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的 主要作用为:①阐明如何衡量建设项 目对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②为 确定因项目开发而需采取的交通改 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③评估地块规 划方案与地区交通规划的吻合性。 2.2工作体系 美国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充 分吸取了美国各地大量的实践经验, 同时借鉴ITE长期以来的相关技术理 论研究成果,对交通影响评价准备工 作和研究过程主要涉及的问题进行 了阐述。 (1)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对哪些建设项目需进 行交通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需收 集哪些基础信息;交通影响评价在地 块规划及开发过程的哪个阶段开展; 如何确定研究范围、目标年及高峰时 段;如何确定需要研究的交叉口和路 段;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分析的交通安 全问题。 (2)研究过程。 主要包括:交通影响评价需包含 哪些技术分析;一般应使用哪些技术 方法与原则;分析行人、自行车、公 交及服务车辆的进出条件和流线时, 应使用哪些技术方法与原则;如何确 定合理的服务水平;除了服务水平评 价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有效的评价方 法;如何评估建设项目造成的交通影 响;如何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改善 措施有哪些种类;改善措施是否需要 分期实施,若需要,如何分期;是否 需要削减开发规模以减少交通影响 或需求;交通影响研究的成果、结论 及建议应当如何进行书面表达。 技术指南对交通影响评价涉及的 各方面工作(除交通影响费外)提出了 明确的要求或建议,形成了交通影响 评价编制及审查工作体系(表1)。 3美国交通影响评价编制 工作特点 3.1具备有力的技术指导 由ITE制定的交通影响评价技术 指南,对各项技术内容与方法的阐述 十分缜密,推荐的定性与定量技术方 法都相当的具体而明晰。例如,对研 究范围限定的建议标准如表2所示, 根据开发规模、性质及高峰小时出行 1232011年第 2期 第 27卷 生成特征对项目进行分类,给出各类 项目相应的研究范围,可避免实际操 作时存在过大的自由度,或对不同情 况“一刀切”等问题;对于目标年的 选定,将开发设施细分为多种类型, 对每种类型给出应选取的目标年,如 表3所示;在基础资料收集方面列出 了详细的任务,甚至深入到需要多少 年内的交通事故数据等;在出行生成 率预测方面,对于如何选用预测方 法,如何选取独立变量及高峰时段, 如何考虑平常日与节假日的差异及 季节性的变化,如何考虑地方差异, 如何对出行率参数进行调整,如何进 行出行折减,如何确定混合功能的建 设项目的出行率等具体技术问题一 一作了详细的说明,使交通影响评价 编制工作能够得到十分有力的指导。    3.2遵循规范的编制要求 根据ITE发布的技术指南,完整 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应包含概述、基 地及其周边地区开发概况、研究区域 道路交通状况分析、交通预测、交通 影响分析评价、已有交通改善规划的 分析、研究结果、交通改善建议、结 论九大方面,同时应当包含基地区位 图、研究范围道路网规划图、基地出 行生成量预测表、背景交通量预测 图、交通改善建议图等十六类图表, 对各类图表应当表达的内容均有规 定和示例。另外,各地的交通影响评 价编制工作除了参照全国性的技术 要求外,也需遵循地方的技术导则, 使编制成果更紧密地与地方实际相 结合。通过规定的制约,美国各地的 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工作基本在统一 的框架中开展,成果报告须达到一定 的深度和完整性才可提交,审查机构 可依据技术指南的要求,对送审文件 进行评判。 3.3依托坚实的基础研究 美国拥有健全的交通基础理论 研究与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交通影响 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 后盾,尤其在出行生成预测和评价环 节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出行生 成预测环节中,需要以ITE组织编制 的《出行生成》(Trip Generation) 作为关键依据。《出行生成》收录了 大量不同类型用地的机动车真实的 进出交通量数据,并且不断更新修 编,为出行生成预测提供详实的数据 信息,2003年已升级至第7版[7]。与 之配套的《出行生成手册》(Trip Generation Handbook)则对如何选 取和应用出行生成数据或回归方程 进行了说明。在评价环节中,需要依 托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TRB)编制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8],该手 册自1950年出版后,不断更新完善, 2000年已推出第四版,为评价路网 及各种交通方式服务水平提供了必 表3 ITE推荐的交通影响评价目标年[6] 小型项目(高峰小时出行量小于500 pcu) 一次建成的中型项目(高峰小时出行量为 500 pcu~1 000 pcu) 一次建成的大型项目(高峰小时出行量大 于1 000 pcu) 中型或大型的分期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规模 建设的目标年 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年份 ①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年份;②投入使用后 的第5年 ①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年份;②完全建成并 投入使用后的第5年;③若开发规模明显大于 该地区规划或交通规划预测中提出的建设规模, 应采用已批准的交通规划年限 ①各期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年份;②全部建 成并投入使用的年份;③若开发规模明显大于 该地区规划或交通规划预测中提出的建设规模, 应采用已批准的交通规划年限;④投入使用后 的第5年,前提是到时全部建成并且根据该地 区的规划或交通预测,出行生成量没有显著增 加(少于15%) 注:英制单位已换算成公制。 表2 ITE推荐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范围[6] 快餐店 加油站(不论有无快餐服务) 小型自助加油超市、便利店(不论有无加 油泵) 其他在任何高峰小时出行量小于200 pcu 的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小于6 500 m2的购物中心;高 峰小时出行量为200 pcu~500 pcu的建 设项目 可出租面积为6 500 m2~9 300 m2的购物 中心;员工数为300人~500人的办公楼 或工业园区;功能平衡性良好的混合建 设项目,高峰小时出行量大于500 pcu 可出租面积大于9 300 m2的购物中心;员 工数大于500人的办公楼或工业园区;其 他在高峰小时出行量大于500 pcu的建设 项目 公交站 开发情况 研究范围 若地块位于街角处,含邻近交叉口 若地块位于街角处,含邻近交叉口 机动车出入口周边200 m半径范围 机动车出入口周边300 m半径范围 地块周边800 m半径范围内所有信号灯交叉口、 进出道路,以及400 m半径范围内所有主要的 无信号灯交叉口、进出道路 地块周边1 600 m半径范围内所有信号灯交叉 口、主要的无信号灯交叉口、高速公路匝道 地块周边3 200 m半径范围内的所有信号灯交 叉口、高速公路匝道,以及1 600 m半径范围内 所有主要的无信号控制的进出道路(含街道和 机动车道) 周边800 m半径范围 124 不可少的参考指标。由此,专业人员 在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时,可以方便地 查询、参考、选用权威的官方技术参 数及计算方法,极大地保障了基础数 据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3.4强调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 发展 “交通影响评价”一词以往在美国 被称为“Traffic Impact Analy- sis”,现表述为“Transportation Impact Analyses”。“Transport- ation”相对于“Traffic”高度更高、 内涵更广,突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 含义。从“Traffic”到“Transpor- tation”用词的变化,反映了美国交 通影响评价理念的悄然演变。美国现 行的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明显强化 了对综合交通方式的关注,包括在背 景交通预测环节中新增了对多样化交 通方式的分析,在评价环节中新增了 公交、步行、自行车的服务水平定量 评价指标等;同时,加强了对各种交 通方式及管理方法协同运作的研究,例 如在外部交通改善方面,除了提出道 路硬件设施改善方法外,增加了交通 管理措施的运用,包括多人合乘小汽 车(HOV)、公交运营管理、交通需求管 理(TDM)等,显示出对城市综合交通运 输系统整体发展的重视。 3.5不断完善理论体系 美国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指南 对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涵盖了 从准备阶段到进行交通预测、分析评 价、改善建议等,直至成果表达的整 个工作过程。最新版技术指南基于旧 版指南发布以后十多年交通影响评 价的发展状况,对各方面的技术理论 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例如,对于外部 交通系统的评价,在传统的服务水平 (LOS)评价的基础上,补充了对多样 化交通方式的服务质量(QOS)评价方 法;在交通组织原则中,增加了近年 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交通安宁/车速控 制(Traffic Calming/Speed Control)技术手段等。 同时,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当新 的预测交通需求与交通影响的方法 出现并得到官方许可后,应当考虑对 其进行应用。在旧版技术指南发布 后,后续积累的超越传统工作模式的 新思路、新方法,又会纳入新版技术 指南中,成为新的理论指导。由此, 理论与实践不断相互促进,带动交通 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 4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国内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逐 步走向制度化,编制成果已能够具备 较完整的内容框架,但在某些方面仍 存在表达方式及研究深度不统一等 问题,给专业交流和技术审查等带来 一定的困扰,急需统一如下认识。 4.1规范专业术语 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急需梳理。 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相关专业术语 使用“一词多译”“一词多义”“多词 一义”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根据 ITE的定义,交通影响评价涉及的范 围包括“研究范围(Study Area)”与 “影响范围(Influence Area)”两个 概念,“研究范围”(相当于我国《标 准》中的“评价范围”)是指需要进行 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和提出交通改善 措施的范围,在交通影响评价开始时 就必须确定;而“影响范围”是指在 预测新增交通分布与分配之前需要 确定的一个地域范围,该范围应当包 含大部分(约90%或更多)的新增出 行端点。影响范围一般应通过市场调 研确定,也称作市场范围(Market Area),影响范围远远大于研究范围。 国内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中,则出现“研 究范围”“交通影响范围”“直接影响 范围”“间接影响范围”等诸多表述方 式。又如,在出行生成(Trip Gene- ration)分析中,对“吸引”“发生” “产生”“生成”等多个词汇混淆使用 的情况也较普遍。建议进一步重视对 交通影响评价基本概念的理论探源 研究,正确理解并规范使用统一的专 业术语,为交通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深化专业指导 目前,国内不同研究机构编制的 交通影响评价成果差异较大。在形式 上,现状调查、交通预测、交通评价、 改善建议等方面的文字说明、图示和 表格的表达方式及详略程度存在一 定的随意性;在内容上,不同研究人 员的分析思路及技术方法也可能截 然不同,如同一地区邻近建设项目分 别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时,有时因采用 的预测方法不同,会发生背景交通预 测结果相差甚远、无法相互校核的情 况,给审查机构评判、分析结论的可 信度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在建立相 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 定详实的技术指南文件,不仅对交通 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内容深度提出 细化的要求,而且对各环节的技术方 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原则遵循 国家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可根据 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技术指 南,使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工作更加规 范,分析结论更加可靠与可行。 4.3转变评价理念 目前,国内编制的交通影响评价 工作重心依旧偏向机动车交通,道路 服务水平(LOS)评价、停车需求预测、 针对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设施及交叉口 分析改善等通常占据了编制成果的主 体,而对步行、非机动车、公交等方 式的分析则较为薄弱,且缺乏相应有 效的评价考核指标,使交通影响评价 滞留于“以车为主”的层面,与“以 人为本”的理念尚有差距。万众瞩目 的上海世博会鲜明地折射出当今世界 各国对城市人居环境、生活品质的高 度关注,规划师应当借此契机,深入 思考城市的长远发展,积极构建美好 的出行环境,及时将对小汽车的重点 关注转变为对综合交通系统的全面关 1252011年第 2期 第 27卷 注,加强对步行、非机动车、公交等 交通方式的研究,分类制定适用的评 价方法。在非机动化交通方式评价中, 应当注重人的行为感受和体验,建议 引入ITE提出的服务质量(QOS)评价 指标,研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补 充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内 容。同时,应积极拓展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 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分析指标和要 求,纳入我国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工作 体系中,使交通影响评价更好地保障 建设项目内外综合交通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及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城市 规划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4构建基础调研机制和平台 交通影响评价虽形成了体系,但 并非封闭的技术系统,其中许多关键 的技术参数必须依托相关的基础调 查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 市实施过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其 采集分析的数据成果在城市建设项 目的交通评价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但从总体看,系统、深入、延 续的交通调研工作尚有待在各地各 城市广泛推行。在一些建设项目的交 通影响评价工作中,可参考或引用的 数据针对性不强,如完全采用临时实 地调研或类比调研的方式,一旦遇到 施工交通管制措施等特殊情况,则无 法取得客观常态数据,难以确保技术 数据和参数的合理选用。 为此,国内急需建立健全交通基 础调查的长效机制,包括城市综合性 的交通调查及针对性的出行生成调 查等,构建相关的交通调查数据库, 除包含交通流、出行特征等数据外, 亦可收集地区规划建设情况、公交规 划、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特征等信息。 同时,要求每项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以 规定的方式实施出行生成率、道路交 通流特征等的实地调查,向官方提交 调查数据,不断充实并更新数据库。 此外,基于对大规模调研数据的科学 分析,进一步研究各类建设项目出行 生成率等重要参数的预测方法,并给 出基础数据、参数及预测方法的适用 条件。由此,在国内形成该领域官方 的基础数据平台,使研究和审查机构 能够方便地查询可靠的数据信息,进 一步规范相关技术参数与技术方法 的选取。    4.5研究关键技术 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的建设发展 时期,地块开发强度大、建设速度快, 不仅在多数城市中道路设施按照规划 大力建设,而且在部分发展水平较高 的城市中,轨道交通、交通枢纽设施 规划建设工作正处于兴起或初具规模 的阶段。这些特征与发达国家城市地 块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发 展稳定的状况有着明显区别。同时, 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处于深刻 的变化时期,经济发展使私人小汽车 购买力和拥有率迅猛提高;而轨道交 通、停车换乘(P+R)等设施的发展也 对大运量客运交通方式产生重要影 响;另外,非机动化交通的出行比例 和方式构成也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城 市规划建设与出行方式的迅速变化给 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 战,实践中经常遇到开发地块周边设 施建设时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 规划改造区或新开发区路网背景交通 量预测难以把握;研究地块规划停车 位数量时,对规范要求、实际停车需 求、用地限制及政策导向的关系难以 调和等问题。因此,我国应结合自身 城市发展的特点,对交通影响评价编 制工作框架内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进一 步开展切实、深入的专题研究,包括 道路网建设未完善地区的背景交通预 测、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变化预测、停 车需求管理等,使交通影响评价编制 工作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体现出更 高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5结语 面临“十二五”规划新的发展形 势,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对交通 影响评价工作的期望、要求明显提 高。对于交通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尚 需完善的方面,当务之急是在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认 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分析理 念,结合我国实际,深化相关技术研 究,完善工作机制和平台,并制定详 细的技术指南文件,以进一步提升交 通影响评价编制与审查工作的技术 水平,充分发挥其提前预警建设项目 规划方案可能带来的交通矛盾,并制 定改善对策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城市 规划建设与交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 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对部分新建项目 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附件:北京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Z]. 2001. [2]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建设项目 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Z]. 2006. [3]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建设 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Z]. 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 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S].2010. [5]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Traffic Access and Impact Studies for Site Development[R].Washington, D.C:ITE, 1991. [6]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Transportation Impact Analyses for Site Development[R].Washington, D. C:ITE, 2006. [7]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Trip Generation.7thed[M].Washington, D.C:ITE, 2003. [8]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High- way Capacity Manual[M]. Washington, DC: TRB, 2000. [9]罗巧灵.美国交通政策“绿色”转型、实 践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0,(9):5-10. [作者简介] 陈广艺,硕士,上海建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0-12-10
本文档为【美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指南及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892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4-04-2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