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笔记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笔记

举报
开通vip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笔记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马年五六千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有面积广大而丰富的天然植被,根据天然植被分布情况,从东南向西北,大致可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两个地带。【森林原始植被状况】从大兴安岭北段,东南沿嫩江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陕北、川北至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以南为中国古代主要森林地带,约占中国总面积1/2,可分为四个地区: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寒温带、温带林区。2、华北暖温带林区。包括辽东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豫西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山东丘陵。3、华中、西南亚热带林区。包括秦岭...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笔记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马年五六千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有面积广大而丰富的天然植被,根据天然植被分布情况,从东南向西北,大致可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两个地带。【森林原始植被状况】从大兴安岭北段,东南沿嫩江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陕北、川北至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以南为中国古代主要森林地带,约占中国总面积1/2,可分为四个地区: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寒温带、温带林区。2、华北暖温带林区。包括辽东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豫西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山东丘陵。3、华中、西南亚热带林区。包括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江南丘陵、闽浙江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中北部、南岭山地、两广丘陵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华南、滇南、藏南热带林区。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丘陵中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云南高原南部。【草原荒漠原始植被状况】原始草原地带: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青藏高原中南部。原始荒漠地带: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植被的变迁】经过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的长期开拓垦殖,大规模地改变了中国天然植被的面貌,生产了不可记数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各族人民的繁衍生息和文化流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由于对自然界规律认识不足,无计划的滥砍滥伐,尤其是历代统治者无限制地索取,使自然界失去了平衡。这种破坏越到近代越严重。5000年来中国植被变迁特点:天然植被逐渐地区缩减,栽培植被代替天然植被。战国以后,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天然植被迅速遭到破坏。1、华北平原:是中国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大、最频繁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干扰最甚的地区。2、黄河中游地区:3、太行山区、晋北地区:4、豫鄂川陕交接地区:为天然植被破坏较晚而程度极为严重的典型地区。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干流全长5464公里。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因此就整个历史时期而言,黄河流域应包括今天黄淮海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黄河下游河道特点:1、泥沙含量极高。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疏松,易受冲刷,加之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2、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径流量贫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往往在几天内倾泻年内一半以上降水,下游宣泄不及,就泛滥成灾。黄河河道变迁概述:1、(战国前)河北平原人烟稀少,黄河无堤防,河道无所拘束,极不稳定,在河北平原中部四处泛滥,多股河道并流入海。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黄河中游人口增加,大规模垦荒发展农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开垦黄河滩地,使河身受束多曲,致使河床迅速淤高,出现险情。这一时期,黄河北决多形成汊河,东决多夺流入海,东南决则在豫东、淮北、鲁西南平原泛滥。3、(东汉至唐末)东汉初年王景治河,此后800年间,黄河下游相对稳定,未有大灾,亦无大的改道。4、(唐末至北宋末)经过近千年淤积,黄河下游已淤高,唐末河口地区决口,此后决口地点不断上移,进入五代,决口频率明显增加。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两股并流,河道在华北平原呈游荡性活动,进入紊乱时期。5、(金元之际至明嘉靖、万历时)1128年杜充为阻金兵南下,人为决黄河,使之夺淮入海,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改道。这一时期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①决口地点不断西移。②河道干流逐渐南摆,将整个华北平原横扫一遍。③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出现几股岔流,变迁无定。6、(明嘉靖、万历时至1854年)万历年间潘季驯治河,推行束水攻沙法,下游被固定为单股河道,修筑高家堰以蓄清刷黄;筑断黄陵冈,北流永绝,以一淮受全河之水。7、(1855年至今)1855年河决兰阳铜瓦厢,夺大清河入海,黄河结束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重由渤海湾入海。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认识:1、变迁规律:从新石器时代至宋金之际,绝大多数时间黄河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入海;宋金之后则改为流经黄淮海平原,夺淮入海长达700年,且河道不断南摆,最终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1855年后,重新由渤海湾入海。2、主要干流:以利津入海的东汉大河,和夺淮入海的明清大河,为历史时期黄河各泛道的主干。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山东丘陵的分水作用,使黄河具有东北入渤海和东南入黄海两种可能性,而东汉大河与明清大河为两种可能性中,坡面最陡、流路最短的途径。3、河患根源:上、中游水土流失,以及下游防护措施不力。王景治河成效显著的原因:1、从东汉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入居中原,黄河流域土地退耕还牧,水土流失减少;2、当时黄河下游河道存在许多分支,沿途有不少湖泊沼泽,起到了分洪、排沙的作用。3、王景整治的河道流路顺直,有利于泥沙排泄,从而减少了淤积。唐末五代后河患增加的原因:1、唐代后期,黄河上中游的原始森林遭到滥砍滥伐,牧场被辟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2、唐以后气温有了明显而持续的下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3、五代后封建统治中心东移,黄河上中游的渠道逐渐湮废。4、历代治河只知用堤防解决问题,致使两岸支津全部堵塞,天然湖泊日渐淤废,使得既无支津湖泊分流洪水,泥沙又毕集于黄河,尽管堤防越筑越高,河床填高得更快,洪水一到,终不免溃决。黄河频繁决口改道对下游的影响1、决口改道洪水泛滥,给下游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破坏。2、造成下游地区严重的沙灾。3、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使河流淤积断流,湖泊湮废。4、使黄淮海平原普遍淤高。二、长江中下游水系变迁1、云梦泽:“云梦”是先秦时楚国在江汉平原上的一个狩猎区,而“云梦泽”则是云梦狩猎区内的一个大湖泊。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因长江和汉江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于新构造运动下沉量,江汉陆地三角洲不断扩展而逐渐消失。先秦时周围数百里的云梦泽,至唐宋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太白湖、马骨湖、大浐湖、船官湖等小湖群,以后又相继消失。明清之际,太白湖扩展成为江汉平原最大湖泊,清中叶以后,随着太白湖的再度淤废,洪湖扩展成为江汉平原第一大湖。2、荆江河段:荆江,指湖北枝江至城陵矶之间,长约480公里的长江河道,以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上荆江河床演变a、以江陵为界,西段上荆江演变的主要特点是“江沱易位”,即历史时期南支主泓道(江)流量大于北支汊道(沱),后由于主泓道沙洲密布,水流受阻,而北支汊道则流量不断增大,最终超过南支。b、江陵以东上荆江流经云梦泽地区,经过①荆江漫流阶段、②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③荆江河床塑造阶段,最终形成了上荆江。c、下荆江河床的演变,主要特点是由原分汊型河床演变为单一型河床。3、洞庭湖: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自全新世初期以来,由于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 时代 特点 新石器时代前 洞庭湖为河网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 新石器时代至汉晋时期 地表出现沉降,出现了一些局部性的小湖泊。 4~19世纪中叶 洞庭湖的扩张期,至清道光年间达到顶峰。 19世纪中叶至今 湖区面积迅速萎缩。4、鄱阳湖:古彭蠡泽和鄱阳湖:古彭蠡泽是更新世后期,长江湖口段主泓道南移,旧河道扩展,并在九江盆地南缘与长江相合并而形成的大型湖泊;鄱阳湖则是全新世以来,由南昌—湖口断层下陷而形成的湖泊,两者完全不同。“九江”的由来:长江出武穴后,摆脱了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东至鄂皖边境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九江”。 时代 特点 6世纪50年代前 不存在大的水系,为地势地平,河网密布的湖积平原。 西汉后期至隋唐 湖口地区的古赣江区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千年间保持稳定。 唐末至宋初 新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扩展,形成鄱阳湖。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汊湖的形成与扩展。 近代 由于泥沙沉积,鄱阳湖自南向北逐渐萎缩。5、太湖平原水系: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西起茅山、天目山,南至杭州湾。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的低洼平原,后随着新构造运动,太湖地区不断下沉,而沿海地区泥沙的沉积使太湖平原向碟形洼地发展,形成了太湖(震泽)。【太湖水源】太湖的主要水源为导源于茅山的荆溪,和导源于天目山的苕溪。【出海口】a、战国时为“三江”:即松江(吴淞江)、娄江(浏河)、东江。由于太湖地区的不断下沉和沿海地区因泥沙堆积而抬高,湖水排泄困难,河道淤浅,并反过来加速湖区沼泽化,8世纪左右三江相继湮废。这也是宋代以后太湖流域水灾不断的主要原因。b、宋代以前吴淞江为太湖主要泄水道。宋以后吴淞江逐渐淤浅,夏原吉引吴淞江水由浏河入海后,浏河成为主要通海河道。明代嘉靖以后,黄浦江逐渐成为太湖最大泄水道。c、20世纪50年代,江苏开凿望虞河引太湖水入长江,成为太湖水主要的下泄通道,从此太湖水不再以东泄为主,而改以北泄为主。三、海河水系变迁海河是河北平原的主要水系,主要由永定河、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组成,汇集于天津入海。由于河流含沙量高,流量季节分配不均衡,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河水进入河北平原后极不稳定,是中国东部平原上除黄河外变迁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的形成】1、春秋战国时代,流经河北平原的主要河流是黄河,下游河道分成多股,纵贯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河北平原上大多数河流属于黄河水系。2、西汉时黄河干流东移至今河北黄骅县入海,原来流入黄河的各大河流,此时都脱离黄河分流入海,互不交会,海河水系尚未形成。3、三世纪初曹操开白沟、平虏渠之后,河北平原水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河流均会于天津入海,海河水系始告形成。【海河水系的发展】1、海河水系形成之初,西南止于淇水;隋炀帝开永济渠,是海河水系向西南扩展最远的时期;宋代黄河北流,加入海河水系,金以后黄河南徙,海河水系又独立入海;元代开惠通河之后,海河水系又向东南扩展,纳入汶河水系,1855年黄河改由山东入海后,汶水又脱离海河水系。2、海河水系形成之初,西北至沽水,后向东北扩展至蓟运河和滦河水系,不久即废。《水经注》以前海河水系东北界大大内缩,仅以圣水为界。隋炀帝开永济渠前,海河水系东北界再度扩展至潮河与桑乾河水系。【海河水系主要河流的变迁】海河水系以宋代界河为界可分为南北二系:南系包括清、漳、滹沱等水,北系包括沽、潞、鲍丘等水,历史上南北二系下游河道均发生过较大的变迁。其特点是:1、下游河道往往从单股发展到多股,又逐渐演变成单股;2、河道主流摆动总的趋势为永定河自东向南,明以后又东移动;滹沱河和漳河则由北向南摆动。四、黄淮海平原湖泊变迁【黄淮海平原湖泊的种类】1、全新世中期海侵时,滨岸浅海因海退后残留的产物;2、废弃的河床和牛轭湖;3、太行山、燕山山前洪积—冲积扇和河道自然堤之间的洼地;4、河流之间的堤间洼地。【古代黄淮海平原湖泊的分布】1、河北平原:太行山、燕山山前冲积扇和《山经》大河西、北侧自然堤之间,有一条自南向北,折而向东的湖泊带,著名的有吴泽、黄泽、大陆泽、督亢陂等。2、黄淮平原:豫西山地山前冲积扇和鸿沟运河西侧自然堤之间,有一条自北而南的湖泊带,著名的有胡城陂、白雁陂、蔡泽陂、南陂、护陂等。3、豫东、鲁西南平原:济水、汴水、濮水等的堤间洼地和河口洼地,以及平原东缘与泰山山脉西缘之间的交接洼地,形成一条自东向西的湖泊带,著名的有圃田泽、荷泽、雷泽、巨野泽等。4、淮北低洼平原:汝淮、汝颖、颖涡等水之间,因支津众多,下游排泄不畅而形成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的湖泊带。北宋以前,黄淮海平原上湖泊和沼泽十分发育,主要原因有:1、北宋以前,黄河流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使平原湖泊的水源有充分保证。2、先秦两汉时代,统治阶级比较重视湖泊环境的保护,加之平原地区人口密度不高,使湖泊得以不被破坏。3、太行山、燕山、豫西山地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尚不严重,延缓了湖泊淤积的速度。宋代以后,黄淮海平原湖泊逐渐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有:1、黄河流域气候转为寒冷干燥,降雨减少,湖泊来水也相对减少;2、西部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带至下游的泥沙增加,湖泊逐渐被淤平;3、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口增加,对耕地要求增加,湖滩被辟为农田,使水体面积缩小。【黄河泛滥对黄淮海平原湖泊的影响】1、湖泊因泥沙淤积,逐渐由深变浅,由大变小,加上人工围垦,最终淤为平地。如圃田泽、荷泽等。2、湖区泥沙淤高,但水源条件未变,水体向相对低洼处移动,后因来水减少,加之人工围垦,最终成为农田。如巨野泽、北五湖等。3、原为洼地,受黄河洪水灌注后,因下泄不畅,蓄积成湖,如山东南四湖和江苏洪泽湖。海岸线的变迁【辽东湾海岸】1、辽东湾北部(辽河入海口):第四纪后期海侵后,辽东湾北部滨海地区被淹没,未淹没的近海地区成为沼泽。10世纪契丹兴起后,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地区垦殖,草原成为农田,使辽河含沙量增加,海洋线伸展逐渐显著。2、辽东湾西部(大凌河入海口):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故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盘锦湾。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育而逐渐减小,双台子河开挖后,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最终成为农田和苇场。【渤海湾海岸】黄河口与滦河口之间的海湾称为渤海湾。渤海湾的特点是存在三条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贝壳堤,第一条形成于殷商时期,第二条形成于战国至唐宋,第三条形成于宋以后。【辽东湾海岸】1、辽东湾北部(辽河入海口):第四纪后期海侵后,辽东湾北部滨海地区被淹没,未淹没的近海地区成为沼泽。10世纪契丹兴起后,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地区垦殖,草原成为农田,使辽河含沙量增加,海洋线伸展逐渐显著。2、辽东湾西部(大凌河入海口):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故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盘锦湾。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育而逐渐减小,双台子河开挖后,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最终成为农田和苇场。【渤海湾海岸】黄河口与滦河口之间的海湾称为渤海湾。渤海湾的特点是存在三条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贝壳堤,第一条形成于殷商时期,第二条形成于战国至唐宋,第三条形成于宋以后。贝壳堤形成的原因:1、先秦黄河长期从渤海入海,但这一时期黄河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和湖泊,泥沙沿途沉积,加之黄河下游分为多股,在河北平原游荡,因此输送到河口的泥沙并不多,有利于第一条贝壳堤的形成;2、东汉以后,黄河改由山东利津、滨县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沉积显著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变为沙质,从而形成第二条贝壳堤;3、1128年,黄河夺泗淮入海,渤海湾来沙减少,从而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苏北海岸】苏北海岸扩展的特点是岸外水下沙脊群的裸露和并岸。范公堤:北宋时由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苏北海堤,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300公里。范公堤是重要的地貌界限,标志了全新世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苏北地区的古海岸线所在。苏北海岸线的变迁:1、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一线。2、1128年黄河夺泗淮入海,最初几个世纪,黄河分由颖、涡、睢、泗等河入淮,泥沙在沿途堆积,海口延伸并不迅速。3、16世纪中叶黄河全河夺淮入海,尤其是潘季驯以“束水攻沙”之策治河以后,黄河泥沙大量排入海口,海岸线迅速向外延伸。4、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后,苏北海岸线发生内缩,在修建护岸工程后逐渐停止。【长江三角洲的演变】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长江口北岸演变特点,是沙嘴自西北向东南不断合并沙洲而形成。如崇明岛就是自唐代涨出长江口以来,沙洲不断合并而形成的。2、长江口南岸的特点是冈身的不断东扩。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太仓至高桥段长江主溜对南岸侵蚀明显,高桥以南长江流势趋缓,泥沙沉积,南汇、奉贤一带海岸线不断伸展。冈身:长江口南岸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将近海的泥沙和介壳动物的遗骸堆积在长江口南岸边缘,形成几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以后沙堤以东成陆,而沙堤高于两侧地面,谓之冈身。【杭州湾海岸】杭州湾海岸线的演变:1、杭州湾北岸是长江三角洲的南缘。4世纪前,杭州湾北侧海岸线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拓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4世纪后,由于长江南岸沙嘴以及杭州湾南岸的延伸,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杭州湾北岸开始内坍。15世纪后屡修海塘,内坍方有所控制,大致与今日相同。2、杭州湾南岸成陆较晚,屡有涨坍,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外扩展。沙漠的变迁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度,东经75~125度的地区,其中新疆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60%。沙漠形成的主要条件为: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剧变、风力强大、植被稀疏、沙质丰富等。【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这类地区历史上不是沙漠,但生态原本较为脆弱,由于人为作用,如滥砍滥伐、不合理垦殖、过度放牧、战争等,造成植被覆盖减少,在日照、风力的影响下,由表层风蚀,继而引起下层沙质沉积物的扬起和移动,导致沙丘出现。1、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西部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原是以草原为主的地带,10世纪时契丹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开垦农田,使这一地区成为农牧交错区,植被遭到破坏;元明时期没有大规模开垦,使得草原植被有所恢复;清代在此广设牧场,后期大量开垦土地,使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化土地。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河套西部,原为黄河冲积平原,有名为屠申泽的大湖。秦汉时代为防御匈奴,在河套地区大量屯垦守边,植被遭到破坏,东汉以后匈奴南进,垦区废弃,已耕作过的土地受干燥气候和风蚀影响形成流沙。晚清以来,由于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使流沙大涨。【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沙漠】这类地区第四纪以来就有沙漠出现,但在沙漠中央或边缘存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绿洲。后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沙区扩大,绿洲减小。1、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西北部,面积原本不大,其间尚分布有草原、沼泽和灌木。汉代以来不断扩展,宋代毛乌素沙地南缘已达横山、白于山、鄂尔多斯交界处,清代政府开垦边区,残存的草地遭到破坏,毛乌素沙地进一步沙漠化。2、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周边曾是中国西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后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风力侵袭,河流极易淤废改道,导致城市湮废,如古且末、尼雅、轮台、渠犁等。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文化从广义而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从狭义而言,则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历史文化地理就是研究不同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并探讨其变化、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背景。一、文化重心区的分布、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文化重心区:指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主要精神文化的各种要素的叠加区。任何时代,各地文化发展都是不平衡的,那些各种文化要素密集、叠加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重心区。【先秦】重心区:战国时期,文化以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区域特色:长期分裂的政治形势,已使各地文化的传播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如齐国尚阴阳、道家、儒学;鲁国尚儒学;三晋尚法家、游说士;秦地接受三晋学说,等等。【西汉】重心区:汉代文化重心区以武帝时期为界,前期局限于关东地区,即齐鲁地区、淮南吴越地区,与战国晚期的文化重心区基本吻合;后期文化重心区得以扩大和繁荣,增加了长安三辅地区和蜀地。总的来说,西汉的文化重心在齐鲁及其周围地区,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分离。区域特色:1、齐鲁地区儒家文化流行;2、三晋地区法家、纵横家兴盛;3、淮南吴越地区诗赋发达;4、蜀地文学、小学发达;三辅地区多接受三晋地区法家、纵横家学说,等等。【东汉】重心区:与西汉相比分布基本相似,主要的变化有:1、河北西部地区显著衰落;2、除局部地区外,前后各期文化发达区域比较稳定;3、封建文化在周边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拓进;4、学术文化重心由齐鲁地区向汝、颖、南阳一带转移,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分裂的局面开始得以改变。区域特色:各地区的学术文化均以经学为主,学术文化的区域性大为削弱。【汉魏之交】重心区:除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和士人的播迁,襄阳、涿蓟、辽东、岭南地区出现过短暂的文化繁荣外,文化重心区和区域特色基本保持了东汉的基本格局,如曹魏地区的三辅地区、南阳盆地、司豫徐兖青地区,中心在邺;蜀汉文化区;孙吴地区的吴郡、会稽、丹阳一带。【魏晋南北朝】重心区:基本继承了三国时期的分布状况,但巴蜀地区衰落,河北文化再度发展、河西文化有所进步,整个魏晋南北朝,黄河流域始终是文化重心区。区域特色:由于三国时期的政治分裂和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文化地域性又明显起来,主要有:1、洛阳附近玄学、清谈流行;2、青徐滨海地区经学、玄学并重;3、河东、太原、吴地三国时受玄学影响较小,西晋时逐渐增大;4、幽冀、关中、河西、蜀地始终保持经学传统。5、汉族文化在三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空前传播。【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昌盛的时期,特色是儒、道、佛并重,又兼容西域各种文化,是两千年来文化最多彩绚丽的时期。重心区:唐前期长安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当时的文化重心区,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南方文化的崛起,除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才仍然十分集中外,长江下游的润、扬、苏州地区,江西赣江下游,闽江下游闽、泉地区人才大增。【两宋】重心区:两宋时期南方人才愈加繁盛,北宋南渡也宣告了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从此南方成为文化重心区,人才繁盛的主要地区有:1、两浙;2、江西;3、福建;4、四川。上述四地也是印刷业最发达的地区。【元明】重心区:元代至明代中叶,江西是最重要的文化重心区,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吉水山高进士多”的俗谚;明代中叶以后,浙江取代江西成为文化重心区,直到晚明被南直隶的南京、苏州、扬州地区所取代。总的分布特点是:东南最盛,中原次之,西北、西南最为落后。【清代】清代科举状况有几点变化:1、科甲分布更加均匀;二、大都市由于具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在科举竞争优势愈加明显;3、由于清代人口骤增,导致除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外,所有省份每百万人中的进士数量都急剧下降。明清时期“江南进士甲天下”的原因:1、江南经济富庶,为科举应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江南地区教育发达,读书科举氛围浓厚;3、江南人前贤后昆相互汲引。文化区分布转移的规律:战国时期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比较明显,秦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文化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致使政治中心往往成为文化中心所在;唐宋以后,科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创立扩大了取士的范围,印刷术的发明使读书学习不必集中于首都或师承某一大师,于是经济发达、生活安定,或经济不发达但地狭人稠,唯科举无他出路的地区,往往成为文化繁荣地区。二、社会人群的地域差异一地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社会环境,对一方人群的风俗人情、性格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的历程各不相同,人们的社会经历、文化沉淀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经济背景,塑造了各地不同人群的风俗人情和性格行为。【元以前人群地域差异】秦汉时期:这一时期南方由于山林富饶,当地人通过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即可衣食常足,养成了楚人不事力作的生活习俗;黄河下游则由于农业发达,形成了朴实勤农之风;河北中北部则由于远离齐鲁重农文化,以及非农业社会的流动生活习俗,形成了侈靡浮夸的风俗民情。从人才分布来看,由于关东是秦汉时的文化中心,关西地区与西北游牧民族杂错分布,战争不断,故形成了彪悍的民风,久之形成了“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这反映了不同区域风俗背景下所形成的人才地理分布,类似的还有“巴有将、蜀有相”、“三秦饶俊异、汝颖多奇士”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差异开始日益明显,北方人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南方人则效仿中原洛阳一带的文化风俗。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大批南下,与南方土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严重的对立情绪,南方人称北方侨人为“伧”。宋元时期:两宋时期,尤其是澶渊之盟以后,江西、福建、四川等地人才辈出,南方士人崛起于政坛。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民众分为四等,在法律、赋役、选官等多方面待遇不平等,加重了民族矛盾以及地域的文化差异。【明清以降人文现象的地域特色】进入明代中叶,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主要表现在:1、人口大量增加,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众多人口的生存,不少人离开土地,从事其它生计,社会经济出现多元化倾向;2、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大量人口从事商业及相关行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在不同地区,因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经济生活,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和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地域差异。1、京师及周围地区京师是五方杂处、各色人等汇集之处,他们都以各自的习俗进行生活和交往,同时也相互影响,于是形成京师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如京师妇人的胡族遗风;围绕皇室、王公大臣等统治集团服务的各种行业,如三河女仆、宝坻货郎、保定狗腿子、山东百什房、山西翎子铺、歙县茶叶铺、河间太监、绍兴师爷,等等。2、山西地区:山西地近北边,为解决沿边军镇的军粮供应,政府号召商人输粟输边,加之山西气候干燥,粮食久储不腐,有利商人投机,于是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孕育了晋商这一特殊群体。晋商的出现,刺激了山西地区的经济,使原本贫瘠荒凉的边塞形成了“富庶不下江南”的盛景,使有“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的“三绝”之说。3、扬州地区:明清时期,扬州是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点,南北交通的枢纽,两淮盐运的枢纽,聚集了大批盐商。盐商的汇集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财富,使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极为发达,各种服务行业也纷至沓来,如“扬州三把刀”,即厨师、理发师和剔脚匠;以及包养妓女、小妾等畸俗,使扬州一举超过苏州,成为当时全国财富最集中,生活最奢靡的城市。清季太平天国战火波及扬州,加之河、漕、盐三大政的骤变,扬州经济文化一落千丈。4、苏州地区:淮扬盐商崛起之前,苏州一直是江南文明的渊薮,唐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出状元”之说。同时,苏州也是消闲雅玩文化的中心,“苏州戏子、吴门梨园”成为“状元”之外的又一苏州特产。昆曲即产生于苏州。5、浙江地区:浙江地区由于内部地理结构差异,形成不同区域的人文特色,如杭州的悠闲生活;金华、衢州的“浙江兵”;龙游的商人有“钻天龙游”之说;绍兴的师爷和胥吏称为“绍兴刀笔”,等等。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差异一、我国北部农牧界线的历史变迁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从事种植业的民族和从事畜牧业的民族在地域上分离,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分工明显。历史时期由于民族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农牧界限有很大变化,且变化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战国以前】战国之前,黄河流域杂居着许多从事狩猎或畜牧的少数民族,列国之间也存在不少未被划定界线的区域,故无所谓农牧分界线的概念。【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农牧分界线的形成期,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农耕区迅速扩展;2、杂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为华夏族所同化,进入农耕社会,黄河流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3、北方草原地区民族仍保持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以上三点导致了农牧分界线的出现。战国至西汉初年:农牧分界线自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经陕北、陇东的经、渭、北洛河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再东北沿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势力扩展,以及汉民族大量涌入边区从事农耕,使农牧界限北移。西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西达乌兰布和沙漠、贺兰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抵阴山山脉;东面仍沿长城一线。东汉时期:东汉初年,南匈奴、羌、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散居于沿边八郡(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使得沿边八郡成为农牧交错区。十六国时期: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缘,汾水流域中游和河北中北部一带。原因在于1、东汉末年,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多数仍从事畜牧;2、十六国百年混战,农业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耕地大片荒芜,也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北魏至隋唐】北魏:这一时期,农耕区再次北推至河套地区。与秦汉时期相比,北魏时期农牧转化的特点是:1、不是赶走畜牧区的少数民族,迁入汉人,而是畜牧区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2、鄂尔多斯草原经秦汉以来的过度开垦以后,植被严重破坏,已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无法复耕;3、河套以南地区仍有少数民族保持畜牧的传统习惯。因此,在新恢复的河套农耕区与关中平原传统农耕区之间,存在一片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唐代:陇右、陕北、鄂尔多斯地区仍为畜牧区,农牧分界线在今窟野河、横山、白于山以南一线。【辽金至明清】西夏:西夏境内畜牧业占主导地位,农耕区主要在今陕北米脂佳县一带、银川平原、河西走廊三处。辽:以畜牧业为主,农耕区起初主要在今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后向北扩展到洮儿河、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大兴安岭是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农牧分界线。明:明初向北开拓疆土,后逐渐内缩,并在黄河以西沿黄土高原边缘、黄河以东大体沿山脉走向修筑了边墙(长城),成为当时的农牧分界线。清:北界:清代初年规定边墙为汉蒙两族分界线,也即农牧分界线。清中叶以来,内地汉民族出边墙垦种,农耕区有所扩展,但尚未改变整个草原地区的景观。东北界:东北地区顺治年间修筑了柳条边(老边)、新边,成为东北与蒙古的农牧分界线:以西为为蒙古游牧区,受蒙古王公管辖;以东为农耕区,受盛京、宁古塔将军管辖。总的来说,清代农牧分界线有两条:1、陕西省北界和山西、河北长城、辽西努鲁儿虎山一线,此线以南为农耕区;2、贺兰山、阴山山脉、乌兰察布盟乌拉山至大兴安岭南端,此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二、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华北平原】中国古代以崤山、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东、关西两大区。关东区的主体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西端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即三河地区),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史记》称之为“天下之中”,8世纪前成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后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森林植被破坏、土壤盐碱化、战争、水利失修等),农业生产逐渐衰落。华北平原西部:黄河下游冲积扇顶端,即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脉、豫西山地的交界处,七八千年前已进入了农业社会。代表文化有磁山遗址、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等。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正是在这一带兴起的。豫北、冀南的黄河、漳河冲积扇是从殷商至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历史上殷墟、魏郡、邺都等大都市都建立于此。华北平原北部: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扇农业:东汉建武年间,北京地区首次种植水稻;三国魏国年间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大规模开发水田。河北平原中部:由于古黄河不断泛滥改道,这一地区人烟稀少,秦汉以后开始发展,由太行山东麓一线的山前冲积扇向东逐渐推进,至唐安史之乱前,河北平原成为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太行山区森林的破坏,以及战争的破坏,安史之乱后河北平原的农业开始走下坡路。黄淮平原:这一地区的农业的特点,是从东西两侧山麓地带向相对方向发展。历史时期这里一直是农业发达的地区,金元以后由于黄河长期南犯夺淮入海,黄淮平原水利系统全被破坏,加上连年内战,人口逃亡,农业生产一落千丈。【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农业中心在渭河平原,也称关中平原。从西周到唐代,关中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地区,农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以后政治中心东移,加上整个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也相对衰落。先秦:关中平原农业生产初具规模,是在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迁至周原以后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中平原得到了“天府”的美誉。主要水利设施有郑国渠。春秋时期,关中粮食作物以黍稷为主,战国以菽粟为主,西汉以小麦为主。两汉:西汉中期以后,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工具和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主要证据有:1、这一时期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如六辅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等,使渭河两岸农田得到良好的灌溉。2、土地肥沃,长安附近被称为“陆海”,土地称为“土膏”。3、农业技术先进,代田法首先在关中地区推行,铁犁铧使用最多。但西汉末年的王莽之乱,和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隋唐:隋唐时期虽然十分重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但始终不能振兴,主要原因有:1、关中地区人口骤增,平原可耕地已开辟殆尽,难以继续扩大产量;2、秦汉以来对泾、渭、北洛河上游的过度开发,使水土流失严重,灌溉渠道淤塞湮废。3、关中地区王侯权贵集中,他们在渠道旁竞相造水碾水磨,使渠流梗阻,水利效能减弱。唐以后:唐以后,由于政治中心转移,关中地区水利建设不如从前,加之唐以后气候日渐干燥,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远不如汉唐时期。【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古代主要农业区之一,由于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自从战国末年都江堰工程修建后,始终保持了发达农业经济区的地位,成为2000多年来唯一保持长期稳产高产的农业区。战国末年李冰兴修都江堰以后,成都平原与关中平原并称“陆海”。汉朝以后,凡山东、江南有灾,往往取巴蜀粮食赈灾;中原有乱,就有大批人口迁入巴蜀,但从巴蜀未有人满缺粮之患。宋末、元末、明末成都平原遭受严重的战祸与自然灾害,但由于水利条件优越,每次都能迅速恢复。【东南地区】此处的东南地区专指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这一地区农业起源很早,但早期受生产力的限制,进展缓慢,六朝以后才飞速发展,两宋时一跃成为全国农业经济的首位,至今不变。先秦:东南地区是中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水稻的地区。但由于当时这一地区气候温热湿润,雨量充沛,原始森林和湖沼大量存在,在没有铁器农具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难以进行,渔猎经济还占有重要地位。两汉:两汉以后,东南地区人口大幅度增长,以及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再次大批南迁,加上水利设施的兴建,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东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三、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其变迁【史前】史前中国粮食作物以粟、黍、稻为主。其中秦岭淮河以北植粟、黍,以南种植稻。【商周至春秋】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主要作物是黍、稷、稻、麦、麻;这一时期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但小麦需要灌溉,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尚无法大规模种植。江淮以南主要种植水稻。【战国至秦汉】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大田农作物在种类和产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稷仍然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水稻种植面积已大为扩大。黄淮平原已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种稻区主要在太湖平原与程度平原。秦汉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1、小麦的种植需要灌溉,战国以后中原大兴水利,为推广种植小麦创造了首要条件;2、石盘、石磨普遍使用,小麦从粒食改为粉食,对推广小麦也有促进作用。这一时期传入的品种:葡萄、苜蓿。【魏晋至宋元】这一时期由于自然、人文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粮食作物的种类和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粮食作物的变化:1、黄河流域小麦种植进入发展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由于北方人大量南迁,江淮以南也始有种植,南宋以后,南方一年稻麦两熟制确立。2、水稻种植面积扩大,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也有种植。这一时期传入的品种有:高粱、荞麦、占城稻。【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有:1、北方由于气候逐渐干燥,水资源的减少使水稻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小麦逐渐占据主要地位;2、玉米、甘薯等旱地作物的传入,全面改变了原来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与方式。1、玉米:玉米原产南美,明代中叶传入,至清末已推广至全国,成为民间的重要主食。玉米种植的影响:与传统作物相比,玉米高产、耐瘠、抗旱涝。a、明清时期大量剩余人口涌向福建、江西、两广、云贵及陕南山区,恃玉米为生,玉米的推广迅速推动了山区的开发进程。b、粟等旱地作物逐渐被玉米取代,并占有绝对优势。总而言之,玉米的传播不但解决了急剧增加的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取代传统作物成为粮食生产中的大宗。2、甘薯甘薯也在明朝中期传入,同样由于适应力强,田间管理简单等原因得到迅速推广,清代与玉米并行,成为山区开发的重要动力。3、马铃薯马铃薯原产南美,明清时传入。马铃薯适宜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生长,成为北方通行的农作物。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冶炼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增加商品的流通,改变城市和交通的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改变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观念都有过重大影响。一、丝棉织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蚕桑、丝织业】先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业的国家。商代黄河流域已有了比较发达的蚕桑业。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关中、齐鲁、河南、楚地、成都(蜀锦)五个主要的丝织业产区。两汉魏晋南北朝:两汉时桑树种植的北界大致在泾渭河中游、山西中部及河北北部永定河流域,魏晋以后扩展到辽河流域、桑乾河上游和银川平原,丝织业成为普遍的家庭手工业。这一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最发达的是河北地区,长江流域丝织业最发达的是成都平原(蜀锦)。唐代:唐代丝织品主要产区在河北、河南、江南、剑南四道。唐朝初年北方丝织技术尚高于南方,后期南方丝织业逐渐兴起,关中、河东蚕桑业逐渐衰落。宋元:宋以后长江流域蚕桑业逐渐兴起,黄河流域已不如南方,原因有:1、契丹、女真南侵,使黄河流域蚕桑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2、战祸使大批北方人口南迁,蚕桑纺织技术带到南方,提高了南方丝织业的技术力量;3、宋以后黄河流域气候逐渐变冷,影响了蚕桑丝织业的发展;4、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海上域外交通的兴起,刺激了南方丝织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太湖流域丝织业发展最快,形成了南京、苏州、杭州、越州、成都等几个南方丝织中心;黄河流域缫丝业与织造业已分化,多已缫丝为限。无论是育蚕、栽桑、蚕丝质量还是纺织技术,南方已全面超过北方。明清: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在东南一带形成全国蚕桑丝织中心,如湖州的蚕桑业,苏杭嘉湖的丝织业。成都平原蜀锦已落后于东南地区,加之明末兵祸,日渐衰落。明清以后,随着植棉和棉纺的兴起,部分丝织品市场为棉布占领,丝织品向高档化发展,供应面有所减小。【植棉、棉纺业】上古时代,中国没有棉,百姓主要穿着葛和麻;宋代以后棉种从印度传入内地,才出现“棉”字。棉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途径:分南北两道,南道从缅甸、越南传入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北道从中亚传入新疆。但是棉花传入中国后,传播十分缓慢,迟迟没有进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原因有:1、元以前新疆与中原长期分裂,影响了棉纺业传入内地;2、南方闽、粤、川、滇等地气候不适合棉花生长,产量一直不高,影响了人们将棉花传入内地的积极性。3、元代以前内地棉花加工工艺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棉纺业难以推广。元代:元代植棉业和棉纺业突飞猛进发展,原因有:1、元代国家统一,有利于棉花传入内地,而黄河流域的气候又特别适宜棉花生长。2、南宋以后南方人口骤增,而蚕丝产量有限,为满足社会对衣料的需求,促使植棉业向北传播。3、种植棉花比养蚕容易,加之元初黄道婆从海南岛将先进的纺织技术传入内地,大大促进了棉纺业的生产效率。4、棉织品穿着舒适,价格又比丝织品便宜。明清:这一时期植棉业和棉纺业的特点是:1、种植地域普遍扩展,棉花成为农村主要经济作物。2、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大多数人的衣着原料。明清时黄河流域植棉业比较发达,而棉纺业长江流域比较发达,原因在于北方气候干燥,适宜棉花生长;但同样由于北方气候干燥,湿度不够,给纺纱带来困难,因此南方棉布质量优于北方。太湖流域的苏、松、常、三府是全国棉纺业中心,松江府号称“衣被天下”,无锡有“布码头”之称。鸦片战争以后,外棉大量输入,对中国民族棉纺业打击沉重,但同时也传入了优质的美洲棉,对中国棉种的改良起了一定作用。二、雕版印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印刷地域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经济、文化地域变化的反映。印刷术始于唐代,兴于宋代,至明清遍布全国,书籍的普及传播了文化知识,同时带动了造纸、制墨、雕版工业的发展,兴起了一批印刷业市镇,对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人文景观的变迁有很大影响。从刻书的中心地点来看,除开封、北京由于作为首都而成为印刷业中心外,其它大多在南方,如杭州、苏州、成都、建宁等,这充分说明宋代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胜于北方。唐代:目前较为权威的观念认为,我国印刷术起于初唐,主要地点有长安、洛阳、越州、扬州、苏州、江西、益州等地,但当时主要是印刷佛经、历书之类,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推进作用不大。五代十国:南方各国由于相对安定,印刷业较唐代有明显发展,因此在印刷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刻书地点有开封、洛阳、成都、杭州等地。宋代: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由于重视文化教育,同时鼓励私家刻书,大大推动了学术、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并形成了开封、杭州、绍兴等刻书中心。宋代刻书的特点是:1、政府重视及地方官的提倡;2、刻书地点普及全国;3、刻本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印刷精美,为后世所不及。元代:元代对文化控制严格,阻碍了印刷业的发展,刻书远不及宋代。主要的刻书地点有大都、平阳、杭州、建宁、吐鲁番等。明清:明代印刷业兴盛,主要的刻书地点有:南京国子监、北京、杭州、苏州、徽州、建宁等地。明代开始出现不少科技医药书籍和西方翻译著作,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清代的主要刻书中心有北京、苏州、广州、佛山等地,杭州、徽州等地印刷业衰落。近代上海成为全国印刷业中心,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传统的木刻调版印刷被淘汰。【主要概念】越州本:宋代绍兴府所刻书籍的统称。四明本:宋代庆元府(宁波)所刻书籍的统称。一称“明州本”。因庆元府原名明州,故名。开宝版《大藏经》:北宋开宝年间始刻的《大藏经》,是我国第一刻成的佛教大丛书,对亚洲的印刷业产生过极大影响。因该书刻于成都,故也称“益州版”或“蜀版”。邋遢本:又称蜀大字本,为宋代四川眉山所刻的宋齐梁陈等南北朝七史,因字刻精良,因此历代多次印刷而导致雕版模糊,故称邋遢本。经厂本:明代永乐以后,官方出版业由司礼监掌握,所刻称为“经厂本”,主要刻官方文书。内府本:清代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刻书籍称为“内府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因清康熙年间在故宫武英殿设修书处,所刻书籍故名。三、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造纸业地域分布的变迁,反映了造纸原料的变迁。唐以前造纸原料以麻为主,北方尚居重要地位;唐宋以后,长江流域经济大为发展,又有丰富的藤、竹等制纸原料,品质又高于麻纸,因此造纸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1、唐以前:传统观点认为,造纸源于东汉蔡伦,但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材料是麻料纤维。魏晋时,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东晋以后简帛完全淘汰。纸的应用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表现在:1、公私著述和藏书大为增加;2、抄书之风盛行;3、书法艺术空前变化,没有纸,书法的楷、草就难以出现。这一时期,长安、洛阳成为造纸中心,南方造纸原料扩大,除麻纸外,桑皮纸、藤纸也开始出现。2、唐宋:唐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纸的需求大大增加,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和造纸技术的提高。除有悠久造纸历史的关中地区外,由于南方多上等原料,故造纸区大多在南方,如浙江剡溪流域的藤纸、四川的麻纸等。纸质优良,是杭本、蜀本在五代后名誉全国的原因之一。宋代的造纸中心以四川为第一,以布头为纸;宋代藤被砍伐殆尽后,竹纸开始出现,大大丰富了造纸材料的来源。宋元时纸张用于印刷纸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3、明清:明代造纸业比宋元更加发达,南北皆产纸,但北方多产麻纸,数量质量均不如南方。主产地为江西、浙江、福建,其次为四川和云南,长江以北已衰落。明代造纸已从家庭作坊发展为手工业作坊,出现了新的劳资雇佣关系。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纸张大量进入中国,传统造纸业急剧衰落,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向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转移,除上海、东北、台湾成为造纸业中心,以及天津、杭州、广州和济南等少数地区有所发展外,其它内地省份造纸业寥寥无几。四、制陶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陶器的产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唐代瓷业分布是南北相当,特点是“南青北白”,宋元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的第一个高峰,北方仍以白瓷为主,南方则相继出现青白瓷、青花瓷等品种,成为当时瓷器的主要产品;明清时期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生产的青花瓷、彩瓷誉满全世界。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制瓷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统治阶级使用的主要是铜器和漆器,陶器主要为劳动人民使用。商代中期出现原始瓷,两汉时期陶瓷生产取得划时代的成就,尤其是东汉时期青瓷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突破。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瓷器生产处于停顿状态,而南方发展迅速,制瓷水平大为提高。瓷窑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如江苏宜兴的均窑、浙江上虞、绍兴、余姚一带的越窑、温州的瓯窑、金华的婺窑等。北朝末年,北方出现白瓷。从青瓷到白瓷,是制瓷技术的里程碑。3、唐代:唐代是中国瓷器业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称“南青北白”。南方以青瓷为主,有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和洪州六大窑,其中越窑代表了当时南瓷的最高水平;北方以白瓷为主,以邢窑最著名。唐代陶器的代表作是唐三彩。这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呈绿、黄褐、蓝三色,釉面光亮,是陶器中的精品。4、宋代: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从宋代瓷窑始有“官窑”、“民窑”之分,官、哥、汝、定、钧是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位于河南开封、浙江龙泉、河南宝丰、河北曲阳、河南禹县。除定窑系民窑,烧制白瓷以外,皆为官窑,烧制青瓷。景德镇瓷器风格独特,称青白瓷,成为一大瓷器系统。宋代海上贸易大为发展,使沿海地区瓷业大兴,哥窑(即后来的龙泉青瓷)继越窑以后大大发展起来,到了元代更加发达,沿海大量设置瓷窑,大大促进了南方瓷器业的发展。5、元代:元代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具有突破性进展,青花瓷器烧制成功。青花瓷一经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起来,为景德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赢得“瓷都”的美称,并成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青花瓷:青花瓷出现于元代,是白底蓝花瓷器的专称,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以景德镇制品为代表,具有明净素雅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6、明清时期:代表整个明清时期瓷业水平的是全国瓷业中心景德镇。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的原因有:1、宋元以来,传统瓷窑由于产品无法与景德镇竞争,相继衰落,导致制瓷工匠更加集中于景德镇;2、景德镇一带瓷土原料和烧瓷木柴丰富。在国内外需求的刺激下,遂在元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代官办制瓷业的重大突破是彩瓷的兴起。清代景德镇制瓷达到了我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具体表现有:1、青花瓷器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2、改进了彩瓷工艺,较明代更进一步;3、出现极为名贵的珐琅彩瓷器。19世纪上半叶以后,随着日本和欧洲瓷器业的发展,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上日渐衰落。五、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金】中国现有的五大金矿中,以胶东、黑龙江金矿产量最高,前者始于北宋,后者始于清代;小秦岭金矿在明代已有开采,夹皮沟金矿已开采160余年,只有金厂峪金矿是49年以后发现并开
本文档为【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土旺
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177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8-10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