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举报
开通vip

《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4.1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

《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4.1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2.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5.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2.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3.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单等。教师准备:水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情景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提问一: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提问二: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2.师生交流后进行小结:自然界的水是以不同的形态在循环运动着,很多生物依靠环境而生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关联着的。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水的形态在发生着变化,水的形态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意图:用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中有不同形态的水。通过让学生思考水的形态是否会变化,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习的“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水凝固后变成冰”等实验。通过让学生思考“水的这些变化跟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提出“给水加热”“让水变冷”等想法,充分展露学习热学的前概念。探索1.活动一:梳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聚焦问题:水形态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水受冷结冰,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提醒学生回忆并说一说: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3)小组讨论: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形态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4)揭示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板书)2.活动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1)总结学生已有知识:将水加热到100℃,水开始沸腾,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证实我们的假设?(3)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4)出示实验器材,师生确定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清水。②给水加热,持续测量水温直至沸腾。③停止加热,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④再次加热直至沸腾,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⑤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5)师生讨论,明确注意事项:①杯内加水少于二分之一,以免水在沸腾时候飞溅出来。②撤走和移入酒精灯时注意安全。③规范佩戴护目镜,以防烫伤。(6)学生分小组开展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水沸腾后的变化记录表中。(7)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等会儿跟其他同学交流。设计意图:给水持续加热,观察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容易完成的。五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让学生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因此这个实验开始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细化实验步骤,强调实验记录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三、研讨1.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1)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交流。思考: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水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探究记录,研讨温度变化的情况。(3)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2.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1)提问:撤掉酒精灯后,水的温度还在100℃,却不再沸腾了;再次加热,水又沸腾了,说明水沸腾的现象跟什么有关?(2)师生小结:只有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3)提问:当我们给水持续加热,100℃后水沸腾了,水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化,这又是为什么?(4)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得出“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的结论,再通过充分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得出“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的结论。四、拓展1.提问: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热量的作用?2.学生提出假设后,小组讨论实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3.师生共同完善探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布置课外拓展活动。设计意图:课后拓展环节,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相互变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的概念。【板书设计】温度和水的变化受热受冷水蒸气水温度变化,100℃温度变化,0℃冰冰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水在释放热量后,温度下降,形态发生变化。【记录单】水沸腾后的变化记录表停止加热继续加热1分钟2分钟3分钟1分钟2分钟3分钟温度变化水的变化我们经过测量和观察,发现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并记录水沸腾后的变化。首先,让学生预测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其次,将烧杯里的热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给水加热,观察和记录停止加热1分钟、2分钟和3分钟时水温度的变化以及水的变化。然后继续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记录1分钟、2分钟、3分钟时的温度,并观察和记录水的形态变化。最后,学生交流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全班根据温度数据和水的形态变化,进行研讨并交流结论。《4.1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聚焦部分,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引发学生思考。探索部分,让学生先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再让学生设计和进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研讨部分,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后,让学生思考并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和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见解,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拓展部分,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本课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让学生了解到温度变化了是因为热量在传递,所以是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通过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观察过水沸腾过程中会温度慢慢变高,水会逐渐变热,知道水结冰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也了解了水结冰、水沸腾、冰融化时的现象以及形态的变化,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2.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5.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2.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3.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探究计划,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材料准备】教师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单、铁架台等。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着的水。教师提问: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教师追问: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学生回答:自然界的水发生的一些变化。教师小结:自然界的水是以不同的形态在循环运动,很多生物依靠环境而生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2.教师:出示水结冰和水沸腾的实验图片,提问: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水,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形态的水。学生很容易想到水的形态是会变化的,通过出示三年级学习的“水沸腾了,水结冰了”的实验图片,帮助学生思考“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提出“给水加热”“让水结冰”“与温度有关”等想法,为后面的实验设计做铺垫。二、探索1.活动一: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师提问:还记得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吗?。(2)小组讨论: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形态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揭示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板书)2.活动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1)教师:追问你能试着说出完整的假设吗?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将水加热温度上升,到100℃水开始沸腾,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2)教师:课件出示实验器材,提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3)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讨论具体的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4)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明确实验步骤:(不播放微课的话也可以直接看PPT步骤讲解)①安装好加热装置,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热水。(用热水节约实验时间)②给热水加热,测量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③沸腾时停止加热,持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3分钟。④再次加热至沸腾后,持续加热沸水3分钟,持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⑤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5)教师提示注意事项:①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②杯内加水少于二分之一,以免水在沸腾时候飞溅出来。③撤走和移入酒精灯时注意安全。(6)学生分小组开展“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水沸腾后的变化记录表中(7)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学生做好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猜想水温变化时形态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接着让学生制定完整的探究计划,再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现象最后用证据证实自己的猜想假设,从而让学生经历从思维到实践再到思维的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给水持续加热,观察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这样的实验操作过程是很容易完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完整的探究计划,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研讨1.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交流:水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师提问: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呢?继续加热,温度又怎样变化呢?(2)教师提问:这个过程中,除了温度外水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3)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1)教师提问:撤掉酒精灯后,水的温度还在100℃,却不再沸腾了;再次加热,水又沸腾了,说明水沸腾的现象跟什么有关?(2)师生小结:水温度达到100℃后,只有继续提供热量,水继续吸收热量才会沸腾。(3)提问:当我们给水持续加热,100℃后水沸腾了,水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化,这又是为什么?(4)师生证实假设:水形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在被加热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到100℃时水开始沸腾,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记录结果进行交流,得出“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的结论。再提出问题: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通过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发现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达到沸点后只有继续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而水沸腾时,变成气态产生大量水蒸气。四、拓展1.提问: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热量是否产生了影响?2.师生一起研讨实验方法,鼓励学生课外去探究。设计意图:在本课实验的基础上,以及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设计实验方法比较容易,师生一起研讨实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的概念。【板书设计(生成)】教科版五年级下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4学科科学年级5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2.知道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3.能够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2.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能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5.能够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能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2.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3.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关系。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温度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表、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58~59的图片。)在这幅美丽的风景照中,大家看到了什么?(预设:云朵、山峰、积雪、湖泊、树林、小草、花朵、鹅卵石……)请大家仔细找找看,图中有哪些地方有水?分别以什么形态存在?(预设:湖中有液态形式的水;山上的积雪是固态形式的水;云朵中有小水滴或小冰晶;空气中还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不同形态的水会变化吗?(预设:湖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或者结成冰;雪会融化成水;水蒸气可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2.揭题: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变化着,同时形态也发生着变化。那么,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预设:温度。)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温度与水的变化。(板书:温度与水的变化)【设计意图】用图片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三种形态,通过让学生思考“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出本课主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提问: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有关,那么你们知道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吗?(预设: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沸腾时的温度是100℃。)2.追问: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形态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预设:水加热后温度上升,达到100℃时水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散热后温度下降,降至0℃时凝固变成冰。)3.过渡:事实是否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探索二: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1.提问:接下来,我们要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我们应该用什么来加热水?(预设:酒精灯。)用什么来测量水的温度?(预设:温度计。)为了完整地观察、记录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你们如何设计实验步骤?(预设:先用酒精灯加热水,测量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待水沸腾,撤走酒精灯,测量水的温度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将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加热,观测、记录水和温度的变化。)2.追问:实验中还要注意些什么?(预设:水不能太多;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3.活动:出示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并调动学生积极性。五年级的学生观察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因此实验前通过问答交流,引导学生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方案,并强调注意事项。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水的形态与温度有关,当给水持续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直至沸腾。沸腾时,水中剧烈地冒气泡,但水的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水的沸腾停止,温度开始降低。2.提问: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预设:水从常温下降到0℃以下会结成冰;冰从0℃上升到常温后会融化成水。)3.布置任务:这两个过程中,热量是否产生了影响?有怎样的影响?请大家课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给水持续加热,观察加热时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容易完成的,但需要引导学生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因此,在实验开始前,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细化实验步骤,强调实验记录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通过探究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使学生了解到“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4.1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梳理与同步练习基础知识梳理实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实验方法: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②测量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③待水沸腾时,撤走酒精灯(停止给水加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④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沸水的持续加热,观测、记录水和温度的变化。●实验现象: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水温达到100℃时沸腾。②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温度逐渐降低,水面冒出的白气逐渐减少。③再次加热至沸腾时,水温再次上升,直至100℃保持不变。沸腾时,水面不断翻腾,有大量白气产生,水中有大量气泡快速上升。1.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水逐渐变为沸腾的状态,水开始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白气,水中有大量气泡快速上升。停止加热后,水停止沸腾,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2.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且只有持续加热,水才会持续沸腾。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3.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时,冰会融化,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常考题型★判断题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2.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白气,水温持续上升。(×)4.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C)。A.80℃B.90℃C.100℃2.下列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B)。A.水面有白气出现B.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C.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3.(A)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A.温度B.容器C.质量4.某一天,小萌观察到河水结冰了,那天的温度可能是(C)。A.5℃B.1℃C.-4℃5.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B.C.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水量的多少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B.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的沸腾也会停止C.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7.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B.C.实验探究水的变化下面是某组同学探究水蒸发快慢的实验,请完成相关内容。(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液面位置。(2)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个杯子,另一个置于常温下。十分钟后,观察到1号杯子里的水(C),2号杯子里的水(A)。A.变少了B.变多了C.没什么变化(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1号杯子里的水温度低,2号杯子里的水温度高,这说明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4)如果在2号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子,可以观察到玻璃盖子的(A)有小水珠。A.里面B.外面C.里外都有(5)上题中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盖子凝结成小水珠。(6)继续加热2号杯子直到水沸腾,此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C)。A.温度计示数为110℃B.水中气泡静止不动C.水面之上有大量白气
本文档为【《温度与水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42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和风细雨
本人是从教二十多的教师哟,平时积累了大量资料,愿与大学分享。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2-06-08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