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举报
开通vip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老师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seminar的题目是——巴西坚果事件巴西坚果事件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大豆蛋白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而这些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学家在对大豆作品质改良时发现巴西坚果中有一种蛋白质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并将这一基因转到大豆。但他们发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而且引起过敏反应的正是这一蛋白。他们随即对带巴西坚果蛋白的转基因大豆也进行检验,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这种...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转基因生物安全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老师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seminar的题目是——巴西坚果事件巴西坚果事件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大豆蛋白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而这些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学家在对大豆作品质改良时发现巴西坚果中有一种蛋白质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并将这一基因转到大豆。但他们发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而且引起过敏反应的正是这一蛋白。他们随即对带巴西坚果蛋白的转基因大豆也进行检验,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这种转基因大豆也过敏。该公司于是取消了这项研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巴西坚果事件  这件事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显然不准确。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一方面,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将一些造成食物过敏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因此需要防止;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事实上,国际上早已列出有关于能产生过敏反应的食品及有关基因的清单。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事件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事件 有人认为,外源基因的导入可能会造就某种强势生物,从而破坏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但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其农田便出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野草化的油菜植株,即超级杂草。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事件 如今,这种杂草化油菜在加拿大的草原农田里已非常普遍。因为一些转基因油菜籽在收获时掉落,留在了泥土中,来年它们又重新萌发。如果在这片田地上种下去的不是同一个物种,那么萌发出来的油菜就变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野菜,而且这种能够同时抵御三种除草剂的野草化的油菜不但很难铲除,而且还会通过交叉传粉等方式,污染同类物种,使种质资源遭到破坏。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事件  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经有“超级杂草”存在。同时,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而是历来都有。如果没有基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Pusztai事件Pusztai事件 英国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研究人员ArpadPusztai1998年秋在电视台宣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从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Pusztai事件 英国皇家学会对此十分重视,组织了专门的同行评议,并于1999年5月公布报告,指出Pusztai的试验有六方面的错误,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验用的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食物,缺少统计学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Pusztai事件  此事件也首次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反生物技术组织把这种土豆说成是“杀手”,并策划了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等行动,焚毁了印度的两块试验田,甚至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非转基因试验材料也遭破坏,以致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无法答辩。不久,Rowett研究所宣布Pusztai被劝退,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帝王蝶(Monarchbutterfly)事件帝王蝶(Monarchbutterfly)事件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报道在实验室以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喂养帝王蝶幼虫可导致死亡,这一结果被解释为转基因威胁非目标昆虫。“环境主义”组织据此提出应限制转基因玉米的生产与销售。帝王蝶(Monarchbutterfly)事件 当年夏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对帝王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其原因是:(1)玉米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田间所有花粉只落在10码以内,在距玉米5米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叶子上只发现一粒玉米花粉;(2)帝王蝶通常并不吃玉米花粉,它们在玉米散完粉后才大量产卵;(3)在经调查的美国中西部转Bt基因玉米占玉米面积的25%,但田间的帝王蝶数量却很大。 帝王蝶(Monarchbutterfly)事件 美国环境保护局在最近的一个报告中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的数据。但这一事件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抗虫转基因玉米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可以让花粉不产生Bt杀虫蛋白,这样就可使得花粉对非目标昆虫完全没有威胁。星链玉米事件星链玉米事件 这种玉米是欧洲安万特公司的产品,也是一种Bt防虫基因的玉米,所用的Bt基因叫Cry9c,略不同于其他常用的Bt基因。当初做试验时发现它有可能造成人体过敏反应,但事实上,Cry9c杀虫蛋白对人是否会造成过敏,并无明确定论。原因是Cry9c蛋白过去从来没用过,也从未被致敏过,人身上不存在对过敏反应的记忆细胞(T细胞或B细胞),因此也不存在可供试验的过敏志愿者,测试只能用间接方法。星链玉米事件 一般来说,造成过敏的蛋白不易被胃酸消化分解、高温稳定性较高、在食物中浓度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许多具有这些特性的蛋白并不造成过敏。虽然Cry9c蛋白在高温下较稳定,也不易再胃酸情况下被分解,但在星链玉米粉中浓度很低,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实在不清楚。有专家认为,儿童最可能发生星链食品过敏反应,所以需进一步观察,但一些食物过敏学家却公开表示,Cry9c蛋白不太可能造成过敏。星链玉米事件 美国环保署当初为了慎重起见,决定只批准为饲料用,不可供人食用,也就是说,星链Bt玉米须特别标记,不得与供人食用的玉米混在一起。2000年,在处理过程中不幸发生疏漏,有些与食用玉米混在一起,而且已用在连锁店玉米面饼上,造成了一起因管理疏漏而造成的转基因作物混入普通食品的事件。为了防止事态恶化,安万特公司立即购回市面上已有产品,虽然并无任何食用者受害,但一场反基因风暴已无法遏止。墨西哥玉米事件墨西哥玉米事件 2001年发现的一种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还有《自然》2001年曾经发表文章,关于墨西哥玉米遭到转基因玉米污染的事件。墨西哥本身不种植转基因的玉米,而且有法规规定不允许种植,但是它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用做饲料。结果可能是有些农民拿转基因玉米去种,种完之后就污染了当地的玉米。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如果玉米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受到污染,本地的玉米遗传结构受到破坏,产生的污染问题是很严重的。墨西哥玉米事件 这件事对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现在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很有可能转基因的大豆会对中国当地原产的大豆,发生遗传污染。因此,现在国家对转基因的大豆控制还是比较严格,不允许种植。亨氏转基因事件NEWS2006年3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京宣布,在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转基因稻米成分,呼吁亨氏公司即刻召回该批次产品。消费者纷纷要求退货,亨氏被迫召回涉嫌转基因米粉。。。今年的3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宣布,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稻米成分。这个消息,使“转基因”这个名词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FOCUS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这也引出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问题: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一、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 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 生物工程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的基因工程,又称为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转基因操作流程示意图基因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某种生物体内控制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目标基因),按照人的意愿经过体外重组后再转入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这个基因能在体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从而产生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经过基因工程技术形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也称转基因生物(transgenicorganism)。转基因生物(GMO) 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技术形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转基因工程药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生产某种人们需要的蛋白质基因从细胞中分离出来,使它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是所需要的基因工程药物。197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大肠杆菌生产出有活性的人脑激素。转基因动物(水母基因荧光小猪)转基因动物 1990年,转基因小鼠实验成功。其后,转基因大鼠、转基因家兔,转基因家畜(牛、羊、猪等) 目的:医学模型培养人体器官获取极难人工合成的药物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使其发生整合并能遗传,这将产生新的动物个体或品系。1990年,转基因小鼠实验成功,其后,转基因大鼠、转基因家兔实验相继成功,作为医学模型,用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转基因家畜(牛羊猪等),目的:培养人体器官、生产某种所需药物。动物转基因技术 显微注射法——约10% 体细胞核移植方法——100%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1.显微注射法    在显微镜下,用一根极细的玻璃针(直径1-2微米)直接将DNA注射到胚胎的细胞核内,再把注射过DNA的胚胎移植到动物体内,使之发育成正常的幼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动物约有十分之一是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2.体细胞核移植方法   先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导入,筛选获得带转基因的细胞。然后,将带转基因体细胞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生产重构胚胎。重构胚胎经移植到母体中,产生的仔畜百分之百是转基因动物。虽然体细胞核移植方法步骤烦琐,但得到的动物幼仔100%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康乃馨番茄大豆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抗虫棉和普通棉对照转基因耐贮藏番茄(左)和普通番茄(右)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上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它旨在提高各种植物的生产能力、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如抗疾病、抗虫害、抗除草剂或抗旱等)植物转基因研究的热点是农作物植物转基因技术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基因枪介导转化法 花粉管通道法几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   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   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3.花粉管通道法   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合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植物转基因技术示意图植物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 传统技术 转基因技术 相同 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区别 在生物种内个体间的基因转移 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整个基因组的操作和转移 明确定义的基因的转移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全球1996-2005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6个增加到21个,2004-2005年增加了四个国家即葡萄牙、法国、捷克共和国和伊朗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2006年是生物技术作物商业化第二个十年2006-2015的第一年,全球生物技术作物13%的两位数增长实现其连续的第十年的增长,从最初的一千二百万公顷(三千万英亩)到现在的一亿零二百万公顷(两千二百万英亩)。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记录了十年来生物技术的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了一亿公顷。如果考虑那些累加了两个或三个有益性状基因的生物技术作物,那么按此来计算的话将是一亿一千七百七十万公顷,比估算的一亿零二百万高15%。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2006年生物技术作物完成了几个里程碑:生物技术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一亿公顷(两亿五千万英亩);第一次种植生物技术作物的农民数量(一千零三十万)超过了一千万人;从1996年至2006年的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五亿公顷达五亿七千七百万公顷(十四亿英亩)1996至2006年空前地翻了60倍,使转基因成为近代历史为人们采纳最快的作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 2006年种植生物技术作物的国家的数量从21个增加到22个,欧盟国家斯洛伐克第一次种植转基因玉米,并且使欧洲25个国家中参与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的总数达到6个。西班牙2006年种植面积是六万公顷,继续保持其在欧洲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领先地位。颇具影响的是,欧洲其他五个国家(法国、捷克共和、葡萄牙、德国和斯洛伐克)转基因玉米的总面积从2005年约计一千五百公顷到今年的八千五百公顷,增长五倍多,虽然面积不大,但是2007年这五国的种植面积还将继续上升。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中国 1993年,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法规。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种植面积突破210万公顷,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之后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 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1997年至2003年9月,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等1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三、转基因生物是柄“双刃剑” 转基因生物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潜在或现实危害。 康奈尔大学斑蝶事件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墨西哥玉米事件所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生物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转基因生物作为一个新物种的出现,一旦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潜在或现实危害。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害(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转基因逃逸”种苗的散失/残缺组织的再生花粉的传播《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的“转基因逃逸”方式:种苗的散失或残缺组织的再生,在野外形成自我繁衍的群体,形成转基因的逃逸群落;通过花粉的传播,转基因的近缘物种漂流形成杂交的超级生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害(1) “转基因逃逸”造成的危害:诱发害虫和野草的抗性问题诱发基因转移跨越物种屏障诱发自然生物种群的改变基因污染食物链的破坏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害(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毒性问题过敏性反应问题抗药性问题有益成分问题转基因安全隐患的缘由(1) 基因工程的非精确性 外源基因插入的随机性——性状的随机性 外源基因插入的非精确性——不可预测 启动子与标记基因——稳定性差转基因生物的构建过程中,外源基因包括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及启动子是随机插入受体作物的遗传物质中,在插入点随机性地将原有的基因切断。从理论上来说,基因工程处理要求将外源性基因插入到特异性位点上,但实际上无法精确做到。转基因生物构建过程中的随机性必然导致所产生效应的随机性。于是植物的一些性状和代谢过程好象是被随便改变了。由于在本体基因上插入点位的随机性,就可能出现性状的随机可变性;插入点位的非精确性,可能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同时,激活功能基因的病毒启动子和抗生素标记基因一起被插入受体,使转基因作物的稳定性降低,大大增加“不可预测效应”的发生概率。转基因安全隐患的缘由(2) 缺乏识别不可预知效应的科学实验 动物毒性实验 评价程序中生长条件的相似 用整体食物进行动物毒性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似乎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是,经典的动物毒性实验,主要是针对新化学品,如药品,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设计的。在动物毒性实验中,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用量,比人类可能的摄入量高很多倍,而转基因食品中新性状表达的蛋白质在整个食物中的浓度可能非常低,动物实验很难查出它的实际毒性。同时,长期给动物大量喂饲一种GM食品会造成动物的营养失衡并出现许多负面反应,难以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抗生素标记性基因: 评价内容:在人和农场动物肠道中转移在土壤中向微生物的潜在水平转移 培育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已成为基因工程育种的重要目标。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 转基因植物基因组中插入的外源基因通常连接了标记基因,用于帮助转化子的选择。常用的标记基因有抗除草剂基因和细菌来源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如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在安全性检查中需要考虑的,包括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在人和农场动物肠道中转移,以及在土壤中向微生物的潜在水平转移及其后果。GM植物和细菌间的DNA体内基因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GMOs中可能对健康有不利的作用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必须逐步淘汰。不属于临床和兽医使用的抗生素抗性标记,仍然可以使用。积极研究谨慎使用老师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seminar的题目是——今年的3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宣布,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稻米成分。这个消息,使“转基因”这个名词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也引出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问题: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的基因工程,又称为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基因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某种生物体内控制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目标基因),按照人的意愿经过体外重组后再转入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这个基因能在体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从而产生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经过基因工程技术形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也称转基因生物(transgenicorganism)。基因工程技术形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转基因工程药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生产某种人们需要的蛋白质基因从细胞中分离出来,使它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是所需要的基因工程药物。197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大肠杆菌生产出有活性的人脑激素。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使其发生整合并能遗传,这将产生新的动物个体或品系。1990年,转基因小鼠实验成功,其后,转基因大鼠、转基因家兔实验相继成功,作为医学模型,用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转基因家畜(牛羊猪等),目的:培养人体器官、生产某种所需药物。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1.显微注射法    在显微镜下,用一根极细的玻璃针(直径1-2微米)直接将DNA注射到胚胎的细胞核内,再把注射过DNA的胚胎移植到动物体内,使之发育成正常的幼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动物约有十分之一是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2.体细胞核移植方法   先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导入,筛选获得带转基因的细胞。然后,将带转基因体细胞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生产重构胚胎。重构胚胎经移植到母体中,产生的仔畜百分之百是转基因动物。虽然体细胞核移植方法步骤烦琐,但得到的动物幼仔100%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上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它旨在提高各种植物的生产能力、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如抗疾病、抗虫害、抗除草剂或抗旱等)植物转基因研究的热点是农作物几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   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   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3.花粉管通道法   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合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1996-2005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6个增加到21个,2004-2005年增加了四个国家即葡萄牙、法国、捷克共和国和伊朗1997年至2003年9月,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等1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所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生物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转基因生物作为一个新物种的出现,一旦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潜在或现实危害。植物的“转基因逃逸”方式:种苗的散失或残缺组织的再生,在野外形成自我繁衍的群体,形成转基因的逃逸群落;通过花粉的传播,转基因的近缘物种漂流形成杂交的超级生物。转基因生物的构建过程中,外源基因包括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及启动子是随机插入受体作物的遗传物质中,在插入点随机性地将原有的基因切断。从理论上来说,基因工程处理要求将外源性基因插入到特异性位点上,但实际上无法精确做到。转基因生物构建过程中的随机性必然导致所产生效应的随机性。于是植物的一些性状和代谢过程好象是被随便改变了。由于在本体基因上插入点位的随机性,就可能出现性状的随机可变性;插入点位的非精确性,可能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同时,激活功能基因的病毒启动子和抗生素标记基因一起被插入受体,使转基因作物的稳定性降低,大大增加“不可预测效应”的发生概率。 用整体食物进行动物毒性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似乎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是,经典的动物毒性实验,主要是针对新化学品,如药品,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设计的。在动物毒性实验中,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用量,比人类可能的摄入量高很多倍,而转基因食品中新性状表达的蛋白质在整个食物中的浓度可能非常低,动物实验很难查出它的实际毒性。同时,长期给动物大量喂饲一种GM食品会造成动物的营养失衡并出现许多负面反应,难以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转基因植物基因组中插入的外源基因通常连接了标记基因,用于帮助转化子的选择。常用的标记基因有抗除草剂基因和细菌来源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如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在安全性检查中需要考虑的,包括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在人和农场动物肠道中转移,以及在土壤中向微生物的潜在水平转移及其后果。GM植物和细菌间的DNA体内基因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GMOs中可能对健康有不利的作用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必须逐步淘汰。不属于临床和兽医使用的抗生素抗性标记,仍然可以使用。
本文档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会人会语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11
浏览量: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