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举报
开通vip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作者简介 :董志刚 (1978 — ) ,男 ,山西平遥人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哲学博士 ,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史研究。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董志刚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 :博克在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主要贡献在于 ,他将崇高作为一...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作者简介 :董志刚 (1978 — ) ,男 ,山西平遥人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哲学博士 ,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史研究。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董志刚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 :博克在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主要贡献在于 ,他将崇高作为一个与美相对立的 ,甚至高于美的 审美范畴 ,并因此瓦解了古典美学的理论基础。但博克的崇高理论之形成的根源和过程并未得到清晰的描 述。为了使朗吉努斯的崇高观念迎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17 世纪以来 ,人们赋予崇高以一种神性内涵 ,而 博克基于经验主义哲学对人的情感本质的发现 ,以及对观念联合论的激进改造 ,创立了一种人类学美学。因 此 ,他不仅去除了崇高的神性 ,而且也颠覆了古典主义的整个美学原则。 关键词 :博克  崇高  情感  观念联合论  非功利性   在近代西方美学史上 ,博克无疑具有特殊意 义 ,他将崇高确立为一个与美对立的独立范畴 ,从 而打破了唯美独尊的传统。然而 ,对于博克的崇 高理论的来龙去脉 ,却一直没有清晰的探索和梳 理。虽然古罗马朗吉努斯的《论崇高》是博克的 《对崇高与美的观念的哲学探讨》(1757 ,以下简称 《崇高与美》)的一个主要源头 ,但是 ,从朗吉努斯 到博克却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受 惠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美学 ,崇高不再是一个 纯粹的文学批评概念 ,而是在哲学层面上得到了 探讨和界定 ,博克的美学也是在依据这种哲学建 立起来的。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博克也进行了自 己的创造 ,致使崇高的内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亦 即从神性到人性的转移 ,而且 ,这个变化也反映了 西方近代美学观念的转变轨迹。 一 朗吉努斯《论崇高》的拉丁文版本早在 16 世 纪就被人发现 ,在 1652 年也有了英文版 ,而法国 古典主义批评家布瓦洛于 1674 年将其译作法文 , 从而引起了更多关注。但是 ,朗吉努斯的观点与 17 世纪流行的古典主义美学并不合拍。首先 ,朗 吉努斯认为 ,演说和诗歌中崇高风格的效果“不仅 在于能说服听众 ,且亦在于使人心荡神驰。凡是 使人惊叹的篇章总是有感染力的 ,往往胜于说服 和动听。”①换言之 ,崇高的作品贵在激情 ,而非理 性。其次 ,他认为崇高并非一味依赖天才和激情 , 也需要理性和技巧的的约束 ,但真正崇高的作品 恰恰是突破陈规的。最后 ,朗吉努斯认为 :“雄伟 的风格乃是重大的思想之自然结果 ,崇高的谈吐 往往出自胸襟旷达志气远大的人。”②而伟大的思 想就在于“超过周围的界限”,所以 ,“在本能的指 导下 ,我们决不会赞叹小小的溪流 ,哪怕它们是多 么清澈而有用 ,我们要赞叹尼罗河、多瑙河、莱茵 河 ,甚或海洋。⋯⋯关于这一切 ,我只须说 ,有用 的和必需的东西在人看来并非难得 ,唯有非常的 事物才往往引起我们的惊叹。”③如果这段话不只 是类比的话 ,其中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也有悖于古 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美的 最高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 ,数学正是最明白 地揭示它们。”④但自然中的崇高恰恰是突破秩序 的。另外 ,这种对自然之狂暴的赞美与理性主义 所依赖的基督教思想格格不入 ,因为在基督教的 信条中 ,物质本身是低下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些 原因 ,朗吉努斯的观念并未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 中得到论述 ,要接受崇高观念就必须打破某些理 性主义原则。 ·72·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朗吉努斯对崇高的论述在英国却激发了更多 的思考 ,这首先要归功于某些作家对自然的不同 认识。在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观念中 ,自然作 为上帝的创造物是富有秩序的 ,这种秩序能够以 数学和机械的法则来描述。这种观念在英国也有 呼应 ,例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说 :“生命只是肢 体的一种运动 , ⋯⋯一切像钟表一样用发条和齿 轮运行的‘自动机械结构’⋯⋯心脏无非就是发 条 ,神经只是一些游丝 ,而关节不过是齿轮。”⑤不 过 ,这种观念也受到了强烈质疑。例如 ,剑桥柏拉 图学派的卡德沃斯认为 ,笛卡尔和霍布斯等人的 看法有悖于基督教信条 ,这“使上帝在世界中变得 微不足道 ,而只是物体之偶然和必然运动的种种 结果的冷漠旁观者 ; ⋯⋯他们制造了一种僵死而 索然的世界 ,就像一尊雕塑 ,在其中既没有活力也 没有奇迹。”⑥他更愿意将上帝看作是一个艺术 家 ,将自己的威仪和恩惠体现在自然万物当中 ,使 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只有在这种视野中 ,朗吉努斯的崇高才能得 到合理解释 ,所以 ,人们首先是在自然中寻找崇高 的根源的 ,并且将其最终归源于神性。17 世纪 末 ,神学家托马斯·伯内特 ( Thomas Burnet ,1635 - 1715)在《地球神圣论》(1681) 中表达了这样的 观点 :“在我看来 ,凝视自然中最伟大的事物是最 令人快乐的 ;仅次于巨大的天穹 ,星星就栖居于这 浩瀚无边的地方。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地球上广阔 的海洋和群山更快乐的事了。在这些事物的面貌 上有一种高贵和威严的东西。”在这里 ,对自然中 特殊景观的观照虽带给人巨大的快乐 ,但这些景 观并不符合美所要求的秩序 ,为了化解这个矛盾 , 伯内特引入了神性 :“在这种情形中 ,我们自然而 然地想到了上帝和他的伟大 ;所有一切不过是‘无 限’的影子和外观 ,正如所有这类事物对我们的理 解力来说过于庞大 ,它们以其超越性充满并征服 了心灵 ,将其投入了一种带着快乐的恍惚和崇敬 中。”⑦所以 ,崇高超越了感官知觉 ,对崇高的领会 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 ,即“迷狂 (enthusiasm)”。只 有在神性的光芒下 ,自然中这种看似混乱的面貌 才能得到理解 ,并能引发一种特殊的快感 ,这样 , 崇高便进入了美学范畴。 神性观念鲜明地体现在 18 世纪英国众多美 学家对崇高的论述中 ,并使崇高这个概念得到广 泛接受 ,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学的描述。著名批评 家约翰·丹尼斯 (John Dennis ,1657  1734)认为崇 高所引发的激情源于对一些超凡观念的沉思 ,他 举例论证说 ,太阳在一般情况下看来不过是一个 发光的圆盘 ,但是如果我们想到它是“一个巨大而 灿烂的物体 , ⋯⋯居于所有可见之物的顶端 ,是神 性之最辉煌的物质形象”,那么它就必然迫使我们 产生一种崇敬 ,激发崇高感⑧。因而 ,丹尼斯也认 为崇高感是一种迷狂 ,但只能产生于对神性的沉 思之后。后来的约瑟夫·艾迪生 (Joseph Addison , 1672 - 1719)对这种心理活动做了更细致的描述。 在 1712 年的《旁观者》杂志上 ,艾迪生发表了几篇 名为《想象的快感》的文章 ,其中提出了三种美感 : 伟大、非凡、美 ,其中的伟大亦即崇高。当面对自 然中那种“粗豪的壮丽”的风景时 ,“我们的想象就 喜爱给一个对象充满 ,或者抓大于它所能掌握的 东西。⋯⋯广阔的视野是象征自由的形象 ;眼睛 由广大天地可以跋涉远方 ,漫游廓落渺茫的景物 , 迷失在呈现眼前的多彩的风光景色之中。这样广 漠渺茫的远景对于想象是可喜可爱的 ,正如永恒 或无限的思辨对于悟性一样。”⑨但是其终极原因 是 :“我们的生存的最高主宰创造了人类的灵魂 , 所以只有神能够是心灵的究极的、适当的、正确的 幸福之根源。”λυ 即使在博克之后 ,人们仍然坚持 崇高的神性内涵 ,如詹姆斯·阿舍尔 (James Ush2 er ,1720 - 1772) 在《克里奥 ,趣味谈话》(1767) 中 对自然的崇高做了这样的描述 :“密林和僻静的山 谷的崇高效果并不是幻想的 ,或者想象的作品 :它 是同一景象所产生的恒久一贯的结果 ;它给我们 的观念带来的变化 ,或者倒不如说它赋予观念的 新的美的创造力 ,绝不是来自感觉 ;它所赋予我们 的伟大力量是超自然的。”λϖ 神性观念的引入 ,不仅使自然中的崇高得到 了解释 ,而且也使崇高与古典主义美学观念之间 的对立得以缓和 ,因为它们都来自神性这同一个 源泉。然而 ,我们在博克的美学中几乎看不到神 性观念 ,这应当归因于经验主义哲学的重大影响。 经验主义不仅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和心理 学 ,而且对人的本质有一种独特的理解 ,在经验主 义哲学家看来 ,人的判断和行为是由欲望和情感 激发的 ,而知识则是在一系列心理能力的作用下 形成的。在这个理论背景中 ,美被看作是人对外 在事物的一种情感反映 ,而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 , 尽管它并不与理性相悖。实际上 ,我们在伯内特、 ·82·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年第 2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丹尼斯和艾迪生的论述中已经发现 ,崇高虽然有 神性内涵 ,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产 物 ,即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博克的美学理论也 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 ,《崇高与美》的目的主要 是确定趣味的先天条件 ,以及先天官能在趣味判 断中的运用。在博克看来 ,只有基于人的情感本 性和外在对象的具体属性 ,审美现象才能得到清 晰的阐释 ,而美与崇高在两方面都是截然对立的。 二 情感是经验主义哲学中一个独特的话题 ,对 情感的关注也是其区别于理性主义的一个标志 , 这也是理解 18 世纪英国美学的一条主要线索。 对情感的关注肇源于霍布斯。虽然笛卡尔首先为 近代哲学确立了主体性的原则 ,但这个主体是抽 象而空洞的 ,而在英国 ,霍布斯找到了另外一种主 体 ,它不仅具有理性思维能力 ,而且是一个现实 的、行动着的主体 ,其根本的推动力就是欲望。霍 布斯说 ,动物的运动有两种 ,一是生命运动 ,例如 血液流通、脉搏、消化等等 ,也就是生理活动 ;另一 个是动物运动 ,或者叫做自觉运动 ,“按照首先在 心中想好的方式行走、说话、移动肢体等便属于这 类运动。”λω这个心中所想在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 候叫做意向 ,如果已经朝向引起这种意向的物体 时就可以叫做激情或者欲望。欲望的满足与否就 表现为情感 ,即快乐或痛苦 ,可以说 ,欲望和情感 就是同一的。霍布斯强调 ,凡欲望都是个体的欲 望 ,同样 ,情感也是个体的 :“所有的激情都可以用 直叙式的语言来表达。如‘我爱’、‘我怕’、‘我快 乐’⋯⋯等等。”λξ在霍布斯那里 ,欲望具有本体意 义 ,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都源于此。由此 而来 ,霍布斯主张一种功利主义的政治学和伦理 学 ,所谓善恶美丑说到底不过是欲望的表现。 虽然霍布斯那种赤裸裸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哲 学经常为人所不齿 ,但其影响却出人意料地巨大。 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洛克就以一种更为明晰的方 式全面阐发了这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伦理学。 尽管他并不认为所有的价值都奠基于自我欲望之 上 ,但所有的善恶观念皆为利益所决定 ,不存在天 赋的、亘古不变的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得到洛克的推动 ,功 利主义思想在 18 世纪英国甚为流行 ,博克也深受 感染 ,他所说的“自我保存”情感就源自霍布斯 ,而 且恐惧所引发的崇高感本身就有利于自我保存 , 而自我保存在霍布斯看来本身就是人的自然权 利。从社会背景来看 ,这种思潮也是资本主义飞 速发展的结果 ,封建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 被打破 ,其道德观念受到了挑战 ,人开始作为一个 独立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 ,个人主义逐渐盛行起 来。同时 ,宗教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 ,在霍布斯的 理论中 ,宗教失去了神圣性 ,在他看来 ,与其说是 上帝创造了人 ,倒不如说是人创造了上帝。 即使霍布斯以来的功利主义在 18 世纪受到 了很多作家的强烈反对 ,但他确立的情感原则却 得到了普遍赞同和应用。道德领域的争论也是围 绕人的情感本性展开的 ,这里应该突出强调的是 夏夫兹博里 ( Anthony Ashley Cooper , the third earl of Shaftesbury , 1671 - 1713) 。他本是洛克的 学生 ,但也成为洛克最坚决的反对者之一 ,他反对 的就是功利主义的伦理学。然而 ,夏夫兹博里同 样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感 ,情感使人成为一 个现实的主体 ,并使其做出各种价值判断 ,因为 , “一种理智的生命 ,不通过任何情感而行事 ,这就 不能使其在本质上成为善的也不能使其成为恶 的。”λψ只是他并不认为情感的出发点是自我的欲 望和利益 ,因为在他看来 ,人天生具备一种向着整 体的情感 ,即凡有利于整体的行为就令人愉快 ,也 就是善的 ,反之则令人厌恶 ,就是恶的。他的理论 基础是一种目的论 ,即宇宙是一个整体 ,万物在其 中各得其所 ;并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为维护其整个 物种的繁衍发展而生存的 ,人类社会也不例外 ,这 种本性必然反映到其情感倾向上来 ,例如男女之 爱、对后代的爱 ,人天生喜欢社交、害怕孤独。夏 夫兹博里称这种情感为自然情感和社交性情感 (social affection) 。 这样 ,基于不同的道德原则 ,霍布斯和夏夫兹 博里提出了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作为道德的根 源 ,这两种情感类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博克那 里得到了融合。但是 ,在博克那里 ,它们并未被赋 予明确的道德内涵 ,因为它们并无善恶之分 ,只是 构成人类社会关系及其个体生命的两个推动因 素。两种情感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补充关系 ,既是 对立的 ,也是和谐的 :社会交往给人以极大的快 乐 ,但“短暂孤独本身也令人愉悦”λζ。因而 ,在博 克的理论中 ,情感更多地具有人类学意义 ,这两类 情感本身也是社会中两种性别不同的生命体验。 ·92·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自我保存的情感典型地表现为恐惧 ,当人面临困 难和痛苦时被激发出来 ,当这同时也激发个体战 胜困难的强大生命力 ,是一种男性化的情感 ;而社 交性情感促使人相互交往 ,给人带来快乐 ,这典型 地表现在两性的亲密交往中 ,是一种屈服和顺从 的倾向 ,因而是一种女性化的情感。我们看到 ,他 对美和崇高的对象的属性的描述也可以丝毫不爽 地用于男性和女性。对博克而言 ,审美活动就是 事物以其不同的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 ,从而触动 了这两种情感 ,因而崇高和美的原因就在人本身 之中 ,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涌现。这样 ,博克将崇高 从神性的笼罩下解脱出来 ,使其获得了一种人类 学意义上的解释。 三 致使博克的崇高理论抛弃神性的另外一个原 因是 ,他的美学在方法上同样采取了经验主义原 则 ,即观念联合论 ,并将其推向了极致。观念联合 论在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中得到了系统表述。洛 克认为思维的对象或知识的材料就是观念 (idea) ,而观念最终是来自经验的 ,或通过感觉 , 或通过对心理活动的反省。观念虽然是对事物的 客观性质的反映 ,但在本质上不同于事物的性质 , 而是心理活动生成的结果。对于后来的美学而 言 ,洛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任何 观念都伴随着情感反应 :“感官由外面所受的任何 刺激 ,人心在内面所发的任何思想 ,几乎没有一种 不能给外面产生出快乐和痛苦来。”λ{其二 ,所有 知识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即将简单观念在心灵 中联合为复杂观念 ,这种联合不是先天的 ,而是随 意的 ,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美这 种观念也是观念联合的结果 ,它属于复杂观念的 一种 ,即混杂情状 ,洛克定义道 :“美 ,就是形相和 颜色所配合成的 ,并且能引起观者的乐意来。”λ| 洛克的哲学对 18 世纪英国美学影响深远 ,尽 管美学家们对洛克有所改造 ,但他们都在运用洛 克的概念和方法。他们认为美是一种观念 ,是心 理活动的结果。这也就是说 ,美的观念不关心事 物是什么 ,而更关心事物是如何被感觉到的 ,正如 休谟在《趣味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一文中所言 :“美并不是事物 本身的性质 ,它仅仅存在于思考它的心灵中 ,每一 个心灵都感受到不同的美。”λ}最早将洛克的哲学 运用于美学的是艾迪生 ,在他看来 ,美是由一些特 殊的观念所激起的内心感受 ,虽然一切观念都由 视觉而来 ,“但是我们却有能力保留、改变和结合 那些业已获得的心象 ,使之成为最适合的画景和 幻象 ,因为一个人身在囹圄也可能设想一些比自 然万象更美的风光景物以自娱。”λ∼他对伟大的描 述表明 ,伟大是一种特殊形象作用于想象力产生 的结果。另外还有哈奇生 ( Francis Hutcheson , 1694 - 1746) ,他用洛克的语言描述了美的对象和 美感。他同样认为美是一种复杂观念 ,“事物的复 杂观念 ,那些被称为美、整齐或和谐的 ,却具有更 大得多的快感。因此 ,人人承认 ,他喜爱美貌的面 孔 ,正确的画像 ,甚于爱看任何一种哪怕是最强烈 的、最鲜明的颜色。”µυ只不过在他看来 ,我们也需 要一种不同于外在感官的能力 ,他称之为“内在 感”。因此 ,美在客观事物上有其表现 ,但它更多 需要人的发现和构造。在某种程度上说 ,只有凭 借洛克的语言 ,18 世纪英国美学才得到了系统的 表述 ,在这种表述中 ,美由古典主义所主张的客观 秩序和规范转变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虽然其 理性内涵没有随之被驱散。 博克在 1759 年《崇高与美》的第二版中补充 了一篇名为《论趣味》的导言 ,其中他阐明了自己 的经验主义哲学原则 :“人了解外在对象的一切自 然能力是感觉、想象力与判断力。而且首先是感 觉。我们确实而且必须假设 ,因为所有人的器官 构造几乎或完全相同 ,所以 ,感知外在对象的方式 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或很少有差异。”µϖ 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名 中就可以看出 ,博克仍然认为崇高和美是观念 ,而 非客观事物本身 ,虽然它们是被客观事物的一些 属性引发的 ,但想象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他在 论述语言时甚至认为 ,即使语言在组合过程中没 有提供任何明确的形象 ,却仍然可以在人心中产 生美的效果。 但是 ,我们必须注意到 ,博克对以往的观念联 合论进行了某些改造 ,那就是给予其一种“唯物主 义”阐释。在他看来 ,美不仅是观念联合在心灵中 产生的心理反应 ,而且这种心理反应必须通过具 体的生理机制来运作。因此他批判了洛克的认 识 ,即黑色之所以令人恐惧 ,是因为人们经常将其 与一些可怕的观念联合在一起 ,以至于形成一种 习惯。而博克认为 ,黑色本身就是可怕的 ,这是由 于它对人的视觉神经所产生的作用令人痛苦。所 ·03·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年第 2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以我们看到 ,他一方面规定了美与崇高源于客观 对象的某些特殊属性 ,另一方面阐述了这些属性 对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产生的作用 ,正如美的事物 使人的神经得到松弛或舒缓 ,而崇高的事物在使 人的神经发生一种不自然的紧张。只有生理上的 反应才是美与崇高的真正原因 ,两者的区别既源 于不同的情感 ,也源于各种感觉神经不同的运动 方式。他总结道 :“既然知道了恐怖在神经上产生 一种不自然的紧张以及某种激烈的冲动 ,那么结 论显然就是 , ⋯⋯任何易于导致这种紧张的事物 必然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恐惧的情感 ,因而必然是 崇高的根源 ,尽管并无危险的观念与之相连。此 外没有什么能解释崇高的原因了。”µω根据这种结 论 ,他彻底否认之前美学对崇高的解释 ,即崇高是 对某种观念的沉思的结果 ,或一种迷狂的心理状 态。这样 ,他从根本上抹除了之前崇高理论中所 有的神秘因素 ,而是将崇高还原为实实在在的事 物属性和一系列生理活动。 四 博克持有的特殊的观念联合论不仅使其对崇 高的解释与众不同 ,而且也从整体上颠覆了古典 主义美学。实际上 ,18 世纪以来英国美学仍然维 护着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 ,例如 ,萨谬艾尔·约翰 逊和约什华·雷诺兹就完全坚持古典主义传统 ,只 不过是通过经验主义的语言予以表述的。所以 , 美学家们虽然认为美是一种情感状态 ,但他们的 目标仍在于使这种情感受到理性的规范 ,他们运 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审美的“非功利性”,即美 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态度 ,但超越了单纯的感官 愉悦 ,所以美在本质上具有理性内涵。在博克的 美学中 ,人们仍然可以隐约看出这个原则 ,例如他 认为 ,现实中面临危险的恐惧并不直接产生崇高 , 只有“在一定距离之外 ,并得到某些改造时 , ⋯⋯ 就可能是令人欣喜的。”µξ然而真正说来 ,博克并 没有完全遵循非功利性原则 ,甚至是反对这一原 则的 ,同时也就推翻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古典主 义美学观念。 非功利性观念最早是在夏夫兹博里的思想中 被提出的 ,不过它一开始是从道德问题中引申出 来的。夏夫兹博里在反对霍布斯和洛克的功利主 义道德观时指出 ,人赞赏并追求美德不是出于自 身利益 ,信仰上帝也不是出于对来世奖惩的考虑 , 否则道德没有牢固的基础 ;相反 ,真正的善就对美 德本身的爱 ,同样 ,信仰上帝也需要“对上帝的非 功利 (disinterested) 的爱”µψ。夏夫兹博里坚持美 善同一的原则 ,所以他认为 ,美感也是非功利的 , 不同于因占有或从感官上享受事物而来的快感 , 而是出于对和谐形式本身的喜爱 ,正如人们对欣 赏音乐是因为喜爱其和谐的韵律 ,这些完全是外 在于主体自身的。这与他哲学上的目的论是相呼 应的 ,因为自然中的和谐形式本身是神的创造力 的体现 ,对这种形式的爱也就表明了对神性的爱。 所以在夏夫兹博里的美学中 ,非功利观念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是要将直接的感官转化为对神性的创 造力的理性沉思。但无论如何 ,他指出了美感的 特质 ,在《道德家》一文中他举例论道 :“你正在欣 赏大海的美 ,这时你仅仅是在远处观看 ,如果你脑 海中有一个念头想要支配它 ,就像强大的舰队司 令那样要成为大海的主人。难道这种幻想不是很 荒谬么 ?”µζ所以 ,海边的牧羊人比占有大海的总 督更能欣赏大海的美。 夏夫兹博里是西方近代首先从哲学上探讨美 学问题的作家 ,因而开启了 18 世纪英国美学思 潮 ,他所提出的审美非功利性原则得到了普遍的 赞同和应用。如艾迪生说 ,想象的快感的主要特 征就是“既不象感官快感那么粗鄙 ,也不象悟性快 感那么雅致”µ{ ,也就是说它不同于占有事物获得 的满足感 ,也不同于获取知识而来的愉悦。哈奇 生将美感称作“趣味”或“内在感”,正是为了将其 区别于外在感官 ,由之而来的快感“不同于因展望 利益而生的喜悦”µ| 。正是非功利性的原则使这 些美学家超越事物的外在形式 ,寻求一种更高层 次的秩序和统一性 ,崇高或伟大的事物虽然在形 式上没有遵循和谐比例 ,但可以导向精神上的和 谐。所以 ,尽管 18 世纪英国美学将美建基于人的 情感 ,但多数美学家都遵循古典主义原则 ,认为美 的表现必须是秩序 ,即整体中的和谐比例 ,这种比 例是外在感官不能发现的。为此 ,哈奇生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美 不是产生于事物的个别性质 ,即简单观念 ,而是来 自这些观念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即“寓于多样的 统一 ( uniformity amidst variety)”。可以说 ,哈奇 生用洛克的语言维护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观念 ,使 美超越了感官层面 ,将其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与夏夫兹博里等人不同 ,博克坚持美感必须 ·13· 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是身体的直接产物 ,也就是说 ,崇高或美必须有事 物的具体性质作用于感官和神经 ,也必须可以被 还原为具体性质和感知经验 ,而哈奇生证明这种 还原是不可能的 ,否则便没有美感 ;其次 ,博克所 坚持的唯物主义使他不相信习惯是崇高或美的根 源 ,而是必须有先天的情感能力 ,并通过感官或神 经加以触动。因而他明确提出 ,比例不是美的原 因 ,而且通过实例进行了有力的证明。他也坚决 反对将“美的观念运用于心灵的品质”,因为美不 是通过理性得到理解的。他断言 :“美是一种不依 赖某些确实的性质而极感人的东西。⋯⋯美在更 大程度上 ,是肉体的属性 ,它通过感觉的参与而机 械地作用于人的心灵。”µ}而在崇高当中则更没有 理性的容身之处 ,“由自然中的伟大与崇高产生的 情感 ,当这些原因发挥最有力的作用时 ,实质上是 惊愕。⋯⋯此时心灵完全被其对象占据 ,以致不 能容纳其他东西 ,因而也不能有心灵对这个对象 的推理。⋯⋯它产生于推理以前 ,并以不可抗拒 的力量驱迫着我们。”µ∼因而 ,崇高没有必要以神 性名义加以解释 ,也不需要以理性或迷狂的方式 加以体悟。崇高只是事物的某种性质机械地作用 于人的感官 ,从而激发内在的情感而产生的 ,这个 过程可以通过纯粹的生理作用加以解释。 博克的确区分了人的社交性情感与动物的欲 望 ,崇高的恐惧与真实的危险 ,但这并没有在严格 意义上运用夏夫兹博里及其后继者的非功利性原 则。因为 ,博克的区分只是指定了美和崇高的客 观的情感基础 ,而不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条件 ;其 次 ,非功利性原则的目的就是超越单纯的感官知 觉及其所产生的快感 ,而博克则认定审美快感必 须是经由感官产生的 ,并必须直接作用于生理机 能 ,因此美和崇高不能也不必要导向理性和神性 观念。从最后的结论来看 ,博克的美学也不是非 功利性的 ,他并不认为崇高的目的不是产生对神 性的迷狂式的崇敬 ,而只在于增强自我保存的生 理和心理机能 :崇高的事物作用于感官 ,使神经产 生一种紧张 ,从而使其处于一种运动状态中 ,并得 到了锻炼。因为人的所有活动都必须依赖于身体 器官 ———思考也依赖于一种更为精妙的器官 ,所 以这种锻炼是必要的 ,它所产生的愉悦是人健康 生活的保障。总而言之 ,博克没有真正坚持审美 的非功利性原则 ,从而也就推翻了建立在这一原 则之上的整个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说 ,博克的美学理论也是为了 应对经验主义美学的内部问题 ,即 ,如果美只是一 种主观的情感状态 ,来自特殊的观念联合 ,那么它 必然产生相对主义。即使休谟在哲学上得出了极 端的怀疑主义结论 ,但他仍试图在美学上消除相 对主义 ,他的《趣味的标准》一文就是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然而 ,休谟最终只能在经验层面上确立 趣味的标准 ,即好的趣味就是被所有人认同的趣 味 ,它包含在经典作品中。博克既不愿意放弃经 验主义的原则 ,也不愿意将趣味看作是主观相对 的 ,他选择了另外一条途径 ,将美的基础置于人的 生理条件之上 ,因为所有人的生理条件原则上是 相同的 ,这可以说是科学主义美学的最早尝试。 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 ,他取消了美学中的理性和 神性观念 ,也完全颠覆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由 此建立了一种人类学美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 他清晰地解开了崇高之谜 ,并将其置于美的对立 面 ,甚至比美更具感染力。当然 ,博克的激进立场 很难使人迅速接受 ,因而在他之后仍然许多美学 家坚持崇高的理性或神性内涵 ,康德也是其中的 代表。但是 ,博克的崇高理论乃至整个美学仍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近代西方美学从古典主义 走向浪漫主义途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注释 : ①②③[古罗马 ]朗吉努斯 :《论崇高》,见缪灵珠 :《缪 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8 年 ,第 77 - 78 页 ,第 84 页 ,第 114 页。 ④[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见苗力田主 编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1993 年 ,第 296 页。 ⑤λωλξ [英 ]霍布斯 :《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年 ,第 1 页 ,第 35 页 ,第 44 页。 ⑥See R. L. Brett , The Third Earl of Shaftesbury : A Study in Eighteenth - Century L iterary Theory , New York , Melbourne : Hutchison’s University Library , 1951 , p. 15. ⑦ Thomas Burnnet , S acred Theory of the Earth , London , 1719 , p . 191. ⑧John Dennis , The Grounds of Criticism in Poet ry , London , 1704 , p . 17. ⑨λυ λ∼ µ{[英 ]艾迪生 :《想象的快感》,见《缪灵珠美 学译文集》(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 38 页 ,第 41 页 ,第 36 页 ,第 35 页。 (转 46 页) ·23·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年第 2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吴勇立、张亮译 ,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第 112 页。 ②Georg Lukacs ,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 trans. Aan2 na Bostock. London : Merlin Press , 1971 , p . 73. ③Ferenc Fehér ,“Is the Novel Problematic ? A Contri2 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in Heller , Agnes and F. Fehér , Eds Reconst ructing Aesthetics. Oxford : Basil Black2 well ,1986 , p . 42. ④⑦Agnes Heller ,“Lukács’Later Philosophy”, in Agnes Heller Ed. L ukacs Revalued. Oxford : Basil Black2 well , 1983. p . 187 , p . 179. ⑤Agnes Heller ,“Lukács’Aesthetics”, The New Hun2 gary Quarterly , Win. 1966 ,Vol. V II. No. 24 ,pp. 84 - 94. ⑥Ferenc Fehér ,“Lukács in Weimar”, in Agnes Heller , Ferenc Feher eds. The Grandeur and Tw ilight of Radical U niversalism . New Brunswick , NJ : Transaction , 1990 , pp. 270 - 271. ⑧Sándor Rádnóti ,“Lukács and Bloch”, in Agnes Heller Ed. L ukacs Revalued.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 1983 , p . 64. ⑨Ferenc Fehér and Agnes Heller ,“Necessity and Ir2 reformability of Aesthetics”, in Heller , Agnes and F. Fehér , Eds Reconst ructing Aesthetics. Oxford : Basil Black2 well ,1986 , p . 8.λυ Agnes Heller ,“Lukács and the Holy Family”, in Agnes Heller , Ferenc Feher eds. The Grandeur and Tw i2 light of Radical U niversalism . New Brunswick , NJ : Transaction , 1990 , p . 329.λϖ Gáspár M. Tamás ,“Lukács’Ontology : a Metacrit2 ical Letter”, in Agnes Heller Ed. L ukacs Revalued. Ox2 ford : Basil Blackwell , 1983 , p . 160.λωµυ Ferenc Fehér ,“ Lukács and Benjamin : Parallels and Contrasts”, New Germ an Critique , Win. 1985 , No. 34pp. 125 - 138.λξ λψ µϖ Sándor Rádnóti ,“Benjamin’Dialectic of Art and Society”, Philosophical f orum . 1983 - 84 , no. 1 - 2 , pp. 158 - 187.λζ λ∼ µω Gyorgy Markus , “Walter Benjamin or The Commodity as Phantasmagoria”, New Germ an Critique , Spr. / Sum. 2001 , Issue 83 , pp13 - 42.λ{ [德 ]尤金·哈贝马斯 :《瓦尔特·本雅明 :提高觉悟 抑或拯救性批判》,载郭军、曹雷雨编 :《论瓦尔特·本雅 明 :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410 页。λ| Perter Bürger , The Decline of Modernism , trans. Nicholas Walker.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1992 , P. 22.λ}Ferenc Fehér ,“Lukacs , Benjamin , Theatre”, The2 at re Journal , Dec. , 1985 ,Vol. 37. no. 4 , pp. 415 - 425.µξFerenc Fehér and Agnes Heller ,“Introduction”, in Ferenc Fehér and Agnes Heller , The Grandeur and Tw i2 light of Radical U niversalism . New Brunswick , NJ : Transaction , 1990 , p . 7.µψ见 Ferenc Fehér ,“Adorno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Ra2 tionalized Music”, in Ferenc Fehér and Agnes Heller , The Grandeur and Tw ilight of Radical U niversalism . New Brunswick , NJ : Transaction , 1990 , p . 339. 此处的翻译也 参考了 Theodor W. Adorno , Philosophy of Modern M usic. Trans. Anne G. Mitchell and Wesley V. Blomster. Sheed & Ward , London : The Seabury Press , 1994 , pp. 68 - 69.µζ µ{ Ferenc Fehér ,“Weber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Music”, in Ferenc Fehér and Agnes Heller , The Grandeur and Tw ilight of Radical U niversalism . New Brunswick , NJ : Transaction , 1990 , p . 361 , p . 341.µ|Martin Jay , M arxism and Totality , California : U2 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4 , p . 242. (接 32 页)   λϖ James Usher , Clio , or A Discourse on Taste , Lon2 don , 1809 , p . 122.λψ µψ µζ Shaftesbury , Characteristics of Men , M an2 ners , Opinions , Times , ed. , Lawrence E. Klein , Cam2 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9 , p . 169 , p . 171 , p . 318.λζ µϖ µω µξ µ} µ∼ Edmund Burke , A Philosophical En2 qui 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 ublime and Beau2 tif ul , ed. , J . T. Boulton , London : Routledge , 1958 , p .43 , p . 13 , p . 134 , p . 40 , p . 112 , p . 57.λ{ λ| [英 ]洛克 :《人类理解论》(上卷) ,关文运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第 94 页 ,第 132 页。λ} David Hume , Of the S tandard of Taste and OtherEssays , ed. , John W. Lenz , Indianapolis ; New York : TheBobbs - Merrill Company , Inc. , 1965 , p . 38.µυ µ| Francis Hutcheson , A n Inqui ry into the Originalof Our Ideas of Beauty and V irtue in Two Treatises , Indi2 anapolis : Liberty Fund , Inc. , 2004 , p . 22 , p . 24. ·64·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年第 2 期
本文档为【博克崇高理论的渊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3909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4-0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