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7世纪的音乐

17世纪的音乐

举报
开通vip

17世纪的音乐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 咏鹏 进入17世纪,器乐开始真正获得了 真正的独立地位。尽管巴洛克时被认为 是吉他的一个衰退期,但这一时期的作 品在今天古典吉他的演奏曲目中却占有 非常大的比重。一方面,很多乐器都在 发展变化之中,巴洛克的大师们对于乐 器的选择并不较真,互相改编之风盛 行。今天,为了证明吉他在艺术音乐中 的表现力,自然也少不了对大量巴洛克 音乐的成功改编。另一方面,尽管六弦 吉他的前辈们都...

17世纪的音乐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 咏鹏 进入17世纪,器乐开始真正获得了 真正的独立地位。尽管巴洛克时被认为 是吉他的一个衰退期,但这一时期的作 品在今天古典吉他的演奏曲目中却占有 非常大的比重。一方面,很多乐器都在 发展变化之中,巴洛克的大师们对于乐 器的选择并不较真,互相改编之风盛 行。今天,为了证明吉他在艺术音乐中 的表现力,自然也少不了对大量巴洛克 音乐的成功改编。另一方面,尽管六弦 吉他的前辈们都已经走进了它们最后的 岁月,却可谓夕阳无限好。 一. 原创作品 五弦吉他的兴起 比维拉突然消失的原因难以查考, 鲁特琴的辉煌还在继续,而此时孕育现 代吉他的历史进程却出人意 料地转移到了原本不登大雅 之堂的四弦拉丁吉他身上。 埃 斯 皮 奈 尔(Vicente Espinel)是一个伟大的开 拓者,他在西班牙诗歌和西 班牙吉他两方面都做出了历 史性的贡献。虽然不能肯定 地说给拉丁吉他加上一根高 音单弦就是他的创意,但这 种乐器确是在他的手上被整 个欧洲所认识和接受的。埃 斯皮奈尔带着五弦吉他游历 各国,尤其是在艺术中心意 大利的长时间停留,震撼了 当时的音乐和诗歌界。由于 此前的拉丁吉他和摩尔吉他 只是西班牙内部的娱乐品, 埃斯皮奈尔的游历也使这种 五弦吉他首先获得了“西班 牙 吉 他”的 称 号。1596 年,阿 玛 特 (Juan Carlos Amat)出版了第一 部五弦吉他教程,这部教程的不断再版 和盗版使得五弦吉他在欧洲迅速推广。 此时,吉他的调音也有了革命性的变 化。过去,无论是四弦吉他还是比维 拉,每组复弦都是由两根相同音高的单 弦组成的,但阿玛特教程中的五弦吉他 的第四、五组复弦则是由两根在音高上 具有八度音程关系的单弦组成的。到了 后来桑斯手中的吉他,调音更为奇特, 虽然组内不再有八度音程的关系,第 四、五组复弦的定音却高过了第三组复 弦。 到了17世纪初,五弦吉他在欧洲已 经有了众多的演奏者。它的流行一方面 源于原来的比维拉爱好者,另一方面则 可归咎于鲁特琴“脱离群众”式的发 展。17世纪,鲁特琴虽然还在贵族社会 占有统治地位,但随着弦数的增加和音 乐的日趋复杂,演奏难 度越来越大,大众已开 始知难而退。例如一些 道兰的作品,就是为带 有七组复弦和三根附加 低音弦的鲁特琴所写 的。而法国的鲁特琴家 们又特别偏爱各种各样 的装饰音,这又使读谱 变得颇具挑战性。一些 人抱怨,在巴黎,拥有 一把带有必要的弦(还 需经常更换)、品线、 弦钮的鲁特琴所需的费 用已经可以养一匹马 了。至此,高贵的鲁特 琴和比维拉不可避免地 被更加大众化的五弦吉 他所取代。拉丁吉他原 本就是民间娱乐乐器,加弦后又继承了 比维拉在音乐上的很多优点,很快赢得 了大众的喜爱,在作曲、演奏、教学三 个方面都是蒸蒸日上。在记谱方面,出 现了一种仅用字母来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弦的简单方 法。这种被叫做“alfabeto”的方法用不 同的字母表示各种和弦(并不是像今天 一样使用和弦的根音字母),广泛用于 伴奏和轮扫作品中,这些和弦往往也是 变奏展开的基础。此时最活跃的吉他家 可 算 是 意 大 利 的 科 尔 贝 塔 (Francesco Corbetta),他频繁 活动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 英国等国,服务于好几个国家的宫廷。 英国文学家埃佛林(John Evelyn) 著名的《日记》就是在1674年听到科尔 贝塔的演奏后获得的创作灵感。而对后 来的吉他音乐影响最大的,应该还得算 西班牙本土音乐家卡斯帕尔·桑斯。 桑斯(Gaspar Sanz)1640生于 西班牙加兰达,大学毕业后前往意大 利,在那布勒斯演奏管风琴,随后致力 于五弦吉他的作曲和演奏,回国后,供 职于菲利普四世宫廷。在当时,桑斯的 名气比不上以科尔贝塔领衔的几位意大 利吉他家,连桑斯自己在遇到他们时, 也崇敬有加。但今天,桑斯作品的影响 力则远远超过了他的几位意大利同行。 吉他上的巴洛克 吉他上的巴洛克 五弦吉他 五弦吉他的音孔雕花 桑斯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教材兼曲集 《西班牙吉他上的音乐教育》,此书 1674年初版,后经过扩充后在1697年再 版,今天我们听到的所有桑斯的作品都 来自这本书。书中包括大量弹拨和轮扫 风格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弹拨风 格的舞曲。在这些舞曲中,既包括带有 比维拉遗风的十六世纪西班牙宫廷音 乐,也有来自西班牙民间的乡村舞曲, 还有大量作品取材于欧洲其他国家,尤 其是意大利。今天,桑斯最脍炙人口的 作品当数热情而带有切分节奏的卡纳利 欧斯舞曲。当然,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 它远不止一本曲集那么简单,桑斯在其 中进行了演奏和音乐理论的严肃教学, 甚至包括关于如何在五弦吉他上进行赋 格创作的论述。应该说,是这本书把五 弦吉他的艺术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桑斯的音乐在20世纪重见天日应归 功于普霍尔和罗德里戈的努力。普霍尔 是塔雷加的学生,他在吉他音乐史的研 究和早期作品的发掘和改编方面做出了 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而罗德里戈则把桑 斯的音乐用在了他著名的吉他协奏曲 《绅士幻想曲》中,桑斯的音乐配上 现代的和声理念,让人耳前一亮,而 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中的“绅士”也是主要指桑斯。 今天,桑斯已经被认为是西班牙吉他 历史上最重要的四位“关键先生”之 一,其他三位是古典时期的费尔南多 ·索尔、浪漫派的“现代吉他之父”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以及20世纪的 “吉他皇帝”安德列斯·塞戈维亚。 Encuentro SANZ & SANTA CRUZ 当桑斯遇上桑塔·克鲁兹 (Auvidis/Astrée E 8575) 这是一张非常有意思的唱片。当你 作为桑斯的爱好者把唱片放入CD机, 调整好心情按下Play键准备感受三百年 前的宫廷风情时,极具现代气息的第一 首乐曲很可能会让你大惊失色。想必你 会赶紧翻开唱片小册子看个究竟。 在马德里的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本 17世纪中叶的乐谱手稿,上面的签名就 是“Antonio de Santa Cruz”。尽 管这本手稿完全可以用“脏乱差”来形 容,但仅仅是能看清的部分已足以调动 起早期音乐研究者们的兴致。首先,桑 塔·克鲁兹把自己的乐器称作“普通的 比维拉”,如果不是他信手胡写的话, 那比维拉的寿命岂不是要延长一倍多! 其次,在桑塔·克鲁兹和桑斯的书中, 都有很多西班牙民间舞曲和旋律的变 奏,而从其中一些作品中,似乎可以感 觉到他们两个人对彼此非常熟悉,甚至 对某些舞曲变奏的构思就一模一样。另 外,桑塔·克鲁兹的乐谱中,出现了一 种只有现代弗拉门戈音乐中才有的不协 和A和弦(A-E-Bb-C#-E),而在桑斯等 人的乐谱上,也常有一些极具创新性 的,别有味道的“新”和弦用前面提到 过的alfabeto的方法标记出来,但在乐谱 中却一般不会使用这样的和弦,它们的 存在似乎是在为即兴的伴奏和变奏的展 开做出提示。还有,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就在于,尽管很多迹象表明,在17世纪 多把吉他合奏的形式是非常盛行的,可 是却极少有这样的乐谱流传下来。而桑 斯和桑塔·克鲁兹的乐谱中对这个问题 的解答做了很多奇妙的暗示。例如,桑 斯有一些同名作品可以看做是一个作品 的两个版本,即和声很少的旋律版和用 alfabeto表示的和弦版,把它们放在一起 演奏则会是一首很好的二重奏。而更神 奇的是,桑塔·克鲁兹和桑斯对同一种 舞曲的变奏竟然会构成完美的对位关 系,用两把吉他演奏会成为一首精致的 复调作品。还有,在那个时期的器乐变 奏曲中,还有一些作品是用“问答”的 形式展开的,而他们两人的很多变奏也 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不是你问我答就 是我问你答。 基于这些原因,唱片的策划和主要 演 奏 者 莱 斯 利 万 德(Rolf Lislevand)对17世纪的吉他音乐进行 了大胆的尝试,他把桑斯和桑塔·克鲁 兹的作品用五种方式构成重奏作品,三 把五弦吉他和一个响板给我们带来了全 新的古乐体验。莱斯利万德是一位挪威 演奏家,一直致力于早期音乐的研究。 而他在这方面的唱片也屡获古乐大奖。 这样的唱片让人爱不释手,又不禁对几 百年前的音乐家以及今天的研究者心生 敬意,尽管此次“相遇”仅仅是莱斯利 万德的想象,可谁又知道那时的吉他家 们在一起时不是以这种方式舞琴弄乐的 呢。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桑斯著作中的插图 桑斯著作中的和弦图解 鲁特琴最后的辉煌 五弦吉他并不比比维拉 幸运多少,桑斯之后,便再 没有人能够支撑它的存在。 因此,五弦吉他作为那个特 定时期的乐器,也被称作巴 洛克吉他。从文艺复兴到今 天,吉他的命运似乎一直在 一条轨道上运行,一方面, 它在大雅之堂上的表现是毋 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它又 始终保持着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亲和力,不仅是休闲娱乐 的主力,也广泛渗透到了世 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之中。毕 竟大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这 使得吉他在所谓严肃音乐中 总是起起伏伏,地位微妙,导致前述四 位“关键先生”分别在四个不同的时期 承担着“提高吉他地位”的重任。也正 因为如此,在所有应用于西方古典音乐 的乐器中,也只有吉他前面被加上了 “古典”两字,以示自己在吉他大家庭 中的独特身份。 相比之下,鲁特琴的形象要单一得 多,脱离群众之后反而更加突显了它高 贵、典雅的个性。在20世纪重新涌现出 的鲁特琴演奏家中,大部分都和布里姆 一样,偏重于文艺复兴鲁特琴。在巴洛 克时期,随着弦数的增加,鲁特琴的琴 头不得不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双颈鲁特 琴的低音空弦已经几乎完全是竖琴的弹 法。巴洛克时期的鲁特琴虽然表现力更 加丰富,却更昂贵,更难演奏,短暂的 复兴难以阻挡音域更大、 和声更丰富、更容易演奏 的键盘乐器的迅速普及。 巴洛克时期,虽然鲁 特琴在欧洲各国均有名家 涌现,尤以18世纪初它在 德国的辉煌最为引人注 目,其 中 魏 斯(Silvius Leopold Weiss)堪称 鲁特琴的末代皇帝。魏斯 1686年生于布雷斯劳附近 的格罗特考,这个地方今 天已在波兰境内,不过作 为历史人物,他仍旧是德 国的骄傲。由于生卒年月 与巴赫非常接近,魏斯几 乎完全消失在了音乐之父 的光环之下。实际上,魏斯在 当时与擅长大键琴和管风琴的 巴赫可谓分庭抗礼,在整个欧 洲都享有盛誉。但是与巴赫不 同的是,魏斯一生几乎只为鲁 特琴创作,而且,和后来的帕 格尼尼一样,他的作品更多的 是为自己所写。鲁特琴一直使 用的是乐器独有的图示谱, 随着古典主义时期鲁特琴渐 渐销声匿迹,魏斯的这些作品便不再有 人提起。 从小,魏斯和弟弟妹妹一起跟随父 亲学习鲁特琴,但后来,父亲和弟弟还 是依仗魏斯在宫廷的杰出表现才获得了 更好的地位和收入。1710到1714年,魏 斯随被流放的波兰王子索别斯基住在意 大利,在这里,他见到了斯卡拉蒂父子 以及同胞亨德尔等音乐家,这五年的经 历在魏斯的音乐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717年,魏斯在布拉格遇到了著名的波 希米亚鲁特琴家罗吉伯爵,这也是一个 对魏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人物,而魏斯 后来为了纪念他而创作的《罗吉伯爵之 墓》也成为了魏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1718年后,魏斯一直服务于德雷斯顿宫 廷,并享受至尊地位,不仅薪水最高, 而且还经常以音乐使者的身 份四处出访。1722年,小提 琴家佩蒂特野蛮地咬伤了魏 斯的大拇指,据说是出于报 复,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这使得魏斯有一年的时间无 法演奏。 关于魏斯和巴赫的关系,现 在也所知不多。只知道有一 次魏斯和他的学生在莱比锡 见到了巴赫父子,四个人在大键琴和鲁 特琴上尽情挥洒、流连忘返。之后,巴 赫和魏斯成了好朋友,据说有一些鲁特 琴作品也是为魏斯所写。1750年,两人 同年去世。 魏斯在世期间,并不热衷于出版自 己的作品,在现在所知的他的650多首 作品中,只有极少数在他生前得以出 版。随着后来鲁特琴的地位逐渐让位给 键盘乐器,魏斯的才华直到20世纪才又 重见天日,很多史实和音乐都还在不断 发掘之中。在20世纪中叶,塞戈维亚苦 于吉他原创作品的不足,委托墨西哥作 曲家庞赛创作的大量的吉他作品。但他 又不希望别人看到节目单上全部是庞赛 的作品,所以就和庞赛商量好,创作了 一些仿巴洛克风格的组曲,并利用当时 人们对魏斯的不熟悉而署上了魏斯的名 字,其中有些甚至一度成为研究魏斯的 重要资料。 在魏斯作品的录音中,有两套唱片 颇为引人注目。 WEISS – Lute Sonatas (10CD) 魏斯的鲁特琴奏鸣曲 (Arte Nova 74321 77063 2) 如果你喜欢魏斯的音乐,突然看到 这盒10张一套的唱片,想必激动万分。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巴洛克鲁特琴 魏斯铜刻像 魏斯的图示谱手稿 但我想你可能听不了两张,这套唱片就 会成为CD架上弃之可惜的资料。尽管 从历史和乐器的特点上来看,鲁特琴与 现代吉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大 量的鲁特琴作品被成功地改编到吉他 上,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种改编是轻而易 举的并且可以毫无选择。鲁特琴作为一 个更复杂的乐器,毕竟还是有很多作品 并不适合用六弦吉他来演奏,至少改编 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难度面 前,施瓦尼斯(Kurt Schneeweiss) 选择了自由发挥,不仅肆意简化,而且 还非常大胆地添枝加叶,并通过重复和 变奏成倍延长了作品的时间。他的演奏 非常随意,完全无视那些古舞曲特有的 韵味和节奏,使你根本无法听出哪个是 萨拉班德,哪个又是小步舞曲。很多段 落的轮指奏法听上去更像是现代小调的 即兴发挥,毫无巴洛克的风韵。更特别 的是,施瓦尼斯还在第4号奏鸣曲和第 29号奏鸣曲中加入了三段自己创作的引 子,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彻底瓦解魏斯作 品的风格和结构。如果你喜欢魏斯、喜 欢巴洛克音乐,也许你会对他的举动颇 感愤怒。 WEISS—Lute Sonatas (1~6) 魏斯的鲁特琴奏鸣曲(1~6集) (Naxos 8.554200,8.554350,8.554557,8.553773,8.5548 33,8.553988,8.555722) 相比之下,另一套唱片则堪称典 范。Naxos作为廉价唱片的代名词,并 不总是意味着二流的演绎。罗伯特·巴 尔托(Robert Barto)是一位美国鲁 特琴演奏家,迄今为止在录制唱片方 面,最大的成就就是在Naxos出版的一 张又一张精彩的魏斯奏鸣曲集。从1997 年的第一张,到2005年的第六张,巴尔 托始终值得信赖,一直展现着最高的水 准。不同于施瓦尼斯的“吉他畅想”, 巴尔托在鲁特琴上原汁原味地表达着魏 斯的音乐。他的演奏对位平衡流畅,音 色饱满圆润,装饰音的出现既有品味又 有节制,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古组 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从前奏曲、阿勒 曼德、萨拉班德到小步舞曲、吉格舞 曲,每一种舞曲都鲜明地展现着自己的 特色,而放在一起又浑然一体,共同勾 画出整首奏鸣曲的思路。巴尔托的这套 系列唱片每张收录3部魏斯的奏鸣曲, 其中有些作品还是世界首次录音,而由 克劳弗德(Tim Crawford)撰写的 唱片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也非泛泛之作,篇幅明显大 于一般的唱片说明,史料性极强,可以 带你深入了解每一部奏鸣曲的来龙去 脉。对于魏斯的爱好者来说,这套物美 价廉的唱片是不容错过的,相信你也会 对巴尔托的下一张成绩单充满期待。 巴赫作为音乐之父,在历史上的地 位自然不同于其他作曲家。在巴赫长长 的作品列表中,几部鲁特琴作品其实并 不起眼,但在更长得多的所有作曲家的 鲁特琴作品列表中,巴赫的出现却显得 格外引人注目,远远超过魏斯。如果你 喜欢某种乐器,希望提高它的地位,那 么音乐之父的“支持”自然是一股强大 的力量。上个世纪的古典吉他倡导者们 正是这样做的,他们认为,如果在吉他 上能够很好地表达巴赫的作品,那么就 足以证明这件乐器在严肃音乐中的表现 力。但是,巴赫所在的时期却是一个几 乎没有吉他的时期,五弦吉他已经随着 桑斯的去世而偃旗息鼓,而继任者还在 孕育,因而这些鲁特琴作品自然不能放 过,能够完整地演奏这些作品也成为了 一个演奏家实力的标志。因此在今天的 吉他爱好者心目中,巴赫鲁特琴作品的 知名度远远大于他的其他作品,也远远 大于其他作曲家的鲁特琴作品,而且成 为难度和品味的象征。从魏斯的角度, 这似乎颇为不公。 实际上,由于19世纪人们已经几乎 忘了巴赫时期还流行着鲁特琴这么一种 乐器,再加上记谱方式的混淆,巴赫的 研究者们花了很多年才确认了这些作品 是巴赫为鲁特琴所写。不同于平均律钢 琴曲和大小提琴的无伴奏,巴赫并没有 把他的鲁特琴作品集中到一起。他的鲁 特琴作品一共占据了7个作品号,其中 有3个是巴赫自己的改编作品。G小调组 曲(BWV 995)由巴赫自己改编自无伴 奏大提琴组曲第5号(BWV 1011)。一 般巴赫有这种举动,都是为了要将作品 献给某人,但被题献者至今未能确定。 E小调组曲(BWV 996)是巴赫创作时 间最早的鲁特琴作品,大约诞生于1712 年前后,其中充满活力的布列舞曲是巴 赫全部鲁特琴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 段,经常拿出来单独演奏,或改编到其 他乐器上。C小调组曲(BWV 997)也 是鲁特琴原创作品,可是其中的吉格舞 曲及其复奏若不经改编却无法在当时使 用的14弦鲁特琴上演奏。这就又要提到 巴赫自制的那种叫做“Lautenwerk”的乐 器了,它集中了鲁特琴和大键琴的优 点,作品的那两部分很可能需要在这种 乐器上演奏。降E大调前奏、赋格和快 板(BWV 998)由三部分组成,却没有 一个总的曲名。它创作于18世纪40年 代,一般认为这个时期巴赫所创作的鲁 特琴作品很有可能是献给魏斯的。C小 调前奏曲(BWV 999)也是一首非常著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巴赫的五线谱BWV 995手稿 名的作品,听上去更像是为键盘乐器所 创作的,也经常改编演奏。G小调赋格 (BWV 1000)是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1 号(BWV 1001)中赋格的扩充版本, 而E大调组曲(BWV 1006a)则完整地 改编自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第 3号 (BWV 1006)。 很快,古典吉他的推动者们便发 现,对于吉他来说,巴赫的音乐远远不 止这7部鲁特琴作品,巴洛克也远远不 止巴赫一位大师⋯⋯ Bach – Lute Works 巴赫的鲁特琴作品 (Naïve V4861) 基于前面讲过的原因,在唱片中, 巴赫鲁特琴作品的吉他版本远远多于鲁 特琴版本,就改编和演奏的情况来说, 自然是良莠不齐,一些顶级大师在这些 作品上的表现也常常广受批评。但其 中,多弦吉他的版本大多质量很高,比 如叶佩斯的10弦吉他版、索舍尔的11弦 吉他版、格布瑞什的8弦吉他版均属经 典之作。这并非偶然现象,多弦吉他从 某种意义上说是集中了鲁特琴和吉他的 优点,一方面迎合了现代人对于音色的 喜好,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乐器的音域与 和声能力。使用多弦吉他的演奏家大多 功利心较轻,对音乐有更加执着的追 求,而多出的弦也的确大大有利于对这 些作品的改编和演奏,也给音色带来了 非常积极的影响。施密特(Stephan Schmidt)的这套10弦吉他唱片也是 一 样,唱 片 封 面 上 的“Original Versions”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含意。例如 BWV 995的六弦吉他改编版本出于无 奈,大多选用A小调,这就使得作品听 上去略显轻浮,而这张唱片就应用10弦 吉他保持了原来的G小调,也同时保持 了作品凝重神秘的气质。与一板一眼的 学院派代表人物叶佩斯不同,施密特作 为年轻一代的演奏家,在音乐上的探索 更为广泛自由。他除了演奏经典作品之 外,也同样花很多时间与电吉他演奏 家、弗拉门哥吉他演奏家等合作享受新 音乐的快乐。他的这种个性在这套巴赫 作品的唱片中也可见一斑。他对于这些 作品的演绎较其他演奏家更为自由,但 这种自由完全不同于施瓦尼斯的随意, 而是建立在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在极力展现作品原有韵味和对位的同 时,加入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尤其是 每部组曲的前奏曲,无论是神秘如诉的 BWV 995,纯净圣洁的BWV 998还是绚 丽多彩、气势逼人的BWV 1006a,他总 能够从一开始就深深抓住你的心,引领 全曲,直至最后一个音的远去。 二. 改编作品 17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为器乐的 兴起所带来的巨大创作空间兴奋不已, 无数乐思和构想有了实现的可能。那 时,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复调织体 的进行上,而非音色和乐器的特性。改 编乐曲并不仅仅是为了用自己熟悉的乐 器来演奏,还是一种理解音乐风格和特 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与 教学、交流与娱乐之中。 对于古典吉他来说,一次次的兴衰 起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关键先生”, 这其中,塞戈维亚面对二十世纪的音乐 环境,目标最为单纯,他似乎生来就是 要单枪匹马地重塑古典吉他的辉煌。在 人们的印象中,巴洛克音乐往往意味着 深度和品味,而巴洛克时期的原创吉他 作品却十分有限,这肯定是塞戈维亚最 着急的地方,否则,他也不会不惜弄虚 作假来伪造魏斯的作品了。不过,另一 方面,他的贡献还是实打实的,很多成 功的改编在乐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有 些甚至已经改变了其原有的属性,使吉 他成为演奏的首选乐器。由于不涉及太 多吉他的相关历史背景,本篇将更多的 从唱片的角度来介绍这些作品。 巴赫的作品 音乐之父的作品浩如烟海,从乐器 的角度,也是涉猎广泛。巴赫的《六首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BWV 1001~ 1006,常被简 称为《小无伴 奏》)是巴赫最著名的器乐套曲之一, 在小提琴界甚至被奉为《旧约全书》。 对于当今的小提琴演奏家来说,如果没 有录制过这套作品,在人们的心目中就 会有损其职业生涯的完整性。在这部套 曲之中,最著名的则是第2号帕蒂塔 (BWV 1004)中的《恰空舞曲》,单 独拿出来,也可以被称作是音乐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巴赫用一个简 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便是巴 赫研究专家施威策尔对此曲的评价。自 从1720年面世之后,除了在小提琴界备 受注目,同时也经各种器乐的演奏者之 手,演化出无数改编版本。塞戈维亚也 以此为突破口,为吉他带来了空前的关 注和荣光。塞戈维亚选择《恰空》,理 由显然是非常充分的,作为独奏作品, 它内涵深刻、技巧艰深、规模大、名气 大,而“恰空舞曲”本身就是源自西班 牙,它与来自西班牙的乐器之间显然渗 透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而它作为一首复 调作品,对于小提琴演奏者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实在 过于苛刻,在巴赫所处的年代,甚至没 有人能够演奏它,而近代,随着乐器的 改良,演奏难度有增无减。 1935年,塞戈维亚首次公开演奏了 他所改编的《恰空》,获得了巨大成 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连很多小提 琴演奏家也认为这首作品通过吉他展现 了它的本来面目。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 斯卡尼尼也认为,吉他版比原作更为出 色。在《恰空》的众多改编版本中,我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个人最喜欢的是古典吉他和手风琴两 种,它们都比小提琴有更强的复调驾驭 能力,同时,吉他保留了弦乐器特有的 细腻多变,手风琴则通过风箱进一步强 调了小提琴原有的张力。当然,这里并 不是要探讨到底哪种乐器的演奏最优 秀,但塞戈维亚的成功显然是不可否认 的,从那时开始,巴赫的作品源源不断 地添加到古典吉他的演奏曲目之中,但 《恰空》始终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J.S.Bach: Sonatas & Partitas – Complete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全集 保罗·格布瑞什 (DELOS DE3232) 如今,巴赫的《小无伴奏》已成为 古典吉他演奏曲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恰空》对于吉他演奏家的意义甚 至丝毫不亚于原作之于小提琴演奏家。 可能是由于演奏难度的关系,在吉他唱 片中,三首奏鸣曲要比三首帕蒂塔录制 的次数多得多,很多单张唱片都是由 BWV 1001、1003和1005组成的。而这 套唱片则是完整录制了六部组曲,而 且,演奏家独特的改编、诠释、乐器乃 至演奏姿势都使其备受注目。 英 国 人 保 罗 · 格 布 瑞 什(Paul Galbraith)是一位特立独行、极具创新 精神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在当今的古典 吉他演奏家手中,吉他的弦数超过六根 并不稀奇,但采用格布瑞什这种演奏姿 势的却绝无仅有。他把吉他竖起来,下 面用一根尾针支撑在一个共鸣箱上,看 上去更像是在演奏大提琴。格布瑞什这 种与众不同的演奏姿势最初是在1989年 的爱丁堡艺术节上使用的。他的专用八 弦吉他是与英国制作家大卫·卢比奥 (David Rubio)合作设计的,品丝之间 并不平行,而是呈放射状,因此低音弦 要比高音弦长出许多。他的这把吉他被 称作是“勃拉姆斯吉他”,因为最初,格 布瑞什是在改编勃拉姆斯的一首钢琴作 品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才开始研究改进 乐器的。格布瑞什非凡的吉他设计和独 特的演奏风格被认为是吉他发展史上的 一次大地震,他不仅大大提高了吉他的 表现力,还进入了前人未曾涉足的领 域。 日本吉他大师福田进一曾经这样说 过:“《恰空》就像人的一生,开始是 啼哭,然后人生的坎坷、戏剧变化、喜 悦、欢愉、胜利——转调之后衰老(就 像我自己一样)、悲伤⋯⋯”。而格布 瑞什则认为,整个《小无伴奏》就像一 个三篇一组、由乐器所表达的圣经故 事,讲述了耶稣从诞生、受难到复活的 整个过程。在这样的理解下,格布瑞什 的改编整体性极强,演奏也很有特色。 其中,很多乐章的速度处理都与众不 同。最特别的还是《恰空》,近20分钟 的超慢版本不但没有让人着急上火,反 而在凝重和相对平静的气氛中展现了乐 曲的更多层次。八弦吉他不仅在改编上 给他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它的声音也 更加自然清澈。尤其是高音,如果是六 弦吉他,演奏者将不得不用到相对苍白 的一弦高把位区域。这套唱片是为了纪 念巴赫逝世250周年而推出的,并取得 了巨大成功。它不仅得到了1998年格莱 美最佳独奏乐器专辑大奖的提名,还被 著名的留声机杂志评选为1998年最优秀 的两张唱片之一,并称之为“吉他唱片 历史上的里程碑”。 J.S.Bach: Guitar Transcriptions 巴赫吉他改编作品 恩诺·乌尔霍斯特 (NAXOS 8.555369) Naxos唱片公司有一个庞大的 “Guitar Collection”录音项目,至今已 经推出了近一百张古典吉他唱片,其中 不乏精品。但这些唱片也有一个通病, 就是在录音上抹煞了吉他的个性。吉他 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音色的丰富和个性 化,但Naxos的吉他录音师耳中却好像 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范本,唱片中吉他的 声音让人听起来总像是雾里看花,大多 带有浓重的加拿大圣·约翰·克里索斯 托大教堂(Naxos最常用的吉他录音地 点)的色彩。仅仅是这个方面,就足以 使这张巴赫的唱片显得出类拔萃,因为 它由完全不同的录音师录制于荷兰,其 水准明显高于Naxos的其他吉他唱片。 唱片的封底上注明了演奏家所使用的吉 他是1963年的拉米列斯,也体现出这张 唱片对于乐器个性的关注。 自从大小无伴奏被成功改编到吉他 上之后,几乎所有类型的巴赫作品都有 吉他演奏家涉及,包括康塔塔、平均律 钢琴曲、法国组曲甚至管弦乐组曲。当 然,改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吉 他独奏之外,也有二重奏、四重奏等 等。不过,改编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 作,这些作品很少再被整套地搬到吉他 上来,而是更多的组成像这张唱片一样 的巴赫小拼盘。荷兰演奏家乌尔霍斯特 (Enno Voorhorst)可以说是一位室内 乐的痴迷者,除了主攻古典吉他以外,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他也是小提琴和中提琴高手。也许正因 为如此,他的改编和演奏很有亲和力, 毫无生硬之感。开篇曲目是《A小调无 伴奏长笛帕蒂塔》(BWV 1013),这 部作品的很多部分都被巴赫用到了为其 他乐器创作的作品之中,因此,对它的 改编可谓天经地义。而从长笛到吉他, 看似简单,但由于需要加上很多隐含的 和声和旋律,从中反而展现了乌尔霍斯 特对于原作的精确把握。巴赫本人就是 一位热衷于改编作品的人,他的《大键 琴协奏曲》(BWV 974)就是改编自马 塞洛的《D小调单簧管协奏曲》。和长 笛到吉他不同,从协奏曲到吉他独奏显 然又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挑战,乌尔 霍斯特完成了这项任务,演奏细腻、丰 富,主角和协奏独立、清晰,韵味十 足。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for Guitar 吉他上的歌德堡变奏 科特·罗达梅尔 (SONY SK60257) 《歌德堡变奏》是巴赫键盘作品的 代表作,由主题和30个变奏组成,这样 的作品也能够用吉他来演奏吗?尤其是 唱片的封面上只写了一位演奏家的名 字,当时真是让人有点大惊失色。如 今,《恰空》已经成为了古典吉他的名 曲,但相信《歌德堡变奏》永远不会, 这张唱片只是一种概念性的尝试,罗达 梅尔(Kurt Rodarmer)为此付出了太多 努力。 美国演奏家罗达梅尔的父亲是一位 古尔德的拥趸,用吉他来演奏《歌德堡 变奏》也许只是他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建 议,可是却成为罗达梅尔长期奋斗的目 标。《歌德堡变奏》的音域横跨五个八 度,并且完全依照键盘演奏的特点创 作,原本就是一套键盘练习曲,用钢琴 演奏尚且手忙脚乱,更何况是音域仅三 个半八度,又分别只有四个手指进行按 弦和弹拨的吉他了。罗达梅尔很快就发 现传统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随即,他找 来了吉他制作家施奈德,专门为他制作 了两把音区不同的吉他。制作特殊乐器 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当 音低到低音提琴的程度时,弹拨乐器很 难维持良好的音色。然后,罗达梅尔改 编了乐曲,根据每个变奏的不同需要, 把演奏内容分别安排到2至4把吉他上。 最后,他用那两把特制的吉他分别演奏 并进行了合成。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尝试,罗达梅 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也许 很多人接受不了,但结果足以让人乐在 其中,混音合成自然流畅毫无痕迹。对 于《歌德堡变奏》的钢琴版本,图雷克 和古尔德用不同的理解分别赢得了一批 支持者,在风格上,罗达梅尔的演奏更 倾向于古尔德。吉他温暖、人性化的音 色,装饰音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可避免的 一些杂音都并不适合表现图雷克所展示 的那种宗教般的空灵。 也许这就是美国人天马行空敢想敢 干的作风吧,但罗达梅尔此举并非纯技 术性的玩耍,他实现了父亲的愿望,体 验了亲自演奏《歌德堡变奏》的美妙感 受,而且也的确给原作引入了新的色彩 和角度。而且,特制的不同音区的吉 他,也为吉他重奏组合的改编和演奏提 供了很好的借鉴。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 曲家之一。虽然他与与巴赫、亨德尔同 岁,但这三个人在音乐上却走着截然不 同的道路。斯卡拉蒂在音乐上的最大贡 献就是近600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 这些作品今天也成为吉他演奏家的至 爱。斯卡拉蒂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的歌 剧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他对 多米尼科管教甚严。1719年,斯卡拉蒂 也许是为了逃离父亲德监控,辞去了罗 马的职务,前往葡萄牙,在那里,他的 主要职责就是给国王约翰五世的女儿玛 利亚·芭芭拉公主以及她的弟弟安东尼 奥上音乐课。1728年公主嫁给了西班牙 王储费迪南多,斯卡拉蒂舍不得公主, 和其他家臣一起前往马德里,并在西班 牙王宫里度过了自己最后的28年。而他 的几百首奏鸣曲,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完 成的。 吉他是西班牙音乐的灵魂,斯卡拉 蒂在西班牙耳闻目染,也使他的作品带 有了浓重的西班牙风格和色彩,改编到 吉他上非常方便。由于这些作品大多是 为芭芭拉公主所写,这段师生友谊也给 他的音乐加入了一些浪漫色彩,他的和 声语言新鲜而精致,转调技术大胆而超 前,有时也敢于使用当时的人们极少使 用的不协和音。另外,他的键盘奏鸣曲 大多是为羽管键琴所写,这实际上是一 种比较呆板的拨弦乐器,不能揉弦、不 能延音、也不能控制音量,在现代,分 别用吉他和钢琴演奏可以说是对其进行 再创作的两种思路,都有可取之处。 Scarlatti: Sonates pour Guitare 斯卡拉蒂:吉他奏鸣曲 斯蒂潘·施密特 (VALOIS V4705) 咏鹏 — 乱室铭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乱室铭 - www.musicshow.cn 在上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施密特 演奏的巴赫鲁特琴组曲,在巴洛克音乐 的演绎上,施密特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他能够分清什么是原作者和创作时代的 特色和精神,哪些地方又是演奏家发挥 的空间,既不离经叛道,又不照本宣 科。在这张唱片中,施密特的演奏清 澈、细腻、充满热情。羽管键琴毕竟比 吉他的音域要大一些,但斯卡拉蒂的奏 鸣曲既非炫技作品,又非练习曲,在吉 他上演奏,大多不会有太大困难。不过 在12首作品中,施密特还是使用了两把 吉他,K466、K467、K513三首使用的 是十弦吉他,其余9首则是普通的六弦 吉他。相比之下,六弦吉他的演奏更加 清澈、明快,十弦吉他则深沉、浑厚。 开始曲K391轻快优美,装饰音格调高 雅,让人想起了西班牙比维拉时代宫廷 的繁华。K467用十弦吉他演奏,是一首 典型的复调作品,旋律线之间的交织自 然流畅,巴洛克的底蕴之下又渗透出斯 卡拉蒂特有的浪漫气息。 Scarlatti: Sonatas for two Guitars 斯卡拉蒂:双吉他奏鸣曲 格雷 & 珀尔古典吉他二重奏 (Dorian 93226) 面对比较复杂的作品时,重奏是一 个很好的解决途径,释放了技巧的压 力,演奏者也可以更加轻松地关注音乐 的表现,赋予乐曲更丰富的情感。而从 吉他二重奏的角度,历史上留下的原创 作品并不多,演奏曲目更多的要寄希望 于改编。美国吉他演奏家格雷(Julian Gray)和珀尔(Ronald Pearl)是目前世 界上最具声望的古典吉他二重奏组合之 一,他们虽然曝光率不高,并非大红大 紫的偶像级演奏家,但他们扎实的研 究、严谨的改编和原汁原味的演奏还是 一步步奠定了自身的价值。 就这张唱片而言,格雷和珀尔的表 现可以说完全消除了改编的痕迹,如果 你不了解斯卡拉蒂,那么你肯定不会怀 疑这14首奏鸣曲是原创的吉他二重奏作 品。尽管多了一个人演奏,实际上改编 为二重奏并不比独奏容易,因为原作不 一定是清晰的两个声部,即便是两个声 部,分别搬到一把吉他上也不见得合 适,这其中肯定会有很多交织、接力和 融合的过程,而吉他又是个性鲜明的乐 器,能做到形如原创并非易事。对于像 钢琴、吉他这样的和声乐器来说,重奏 弄不好往往徒增混乱。 在音色上,这张唱片比施密特的版 本显得古朴黯淡一些,缺少一些现代气 息。也许是麦克风距离较近的缘故,吉 他特有的一些杂音也更明显一些,不 过,几乎任何乐器都有难以避免的音乐 之外的东西,像大提琴的按弦声、管乐 的换气等等,它们的存在反而可以让我 们在这个电子化的时代找到真人演奏的 感觉。 维瓦尔蒂的协奏曲 与巴赫不同,维瓦尔蒂和斯卡拉蒂 都可谓术业有专攻。作为“协奏曲之 王”,维瓦尔蒂留下的协奏曲多达500 多首,他的协奏曲不仅乐器组合多样、 技巧难度高、乐思丰富,而且还直接确 立了巴洛克协奏曲的创作规范。 历史上,第一部原创的吉他协奏曲 是由朱利亚尼(Mauro Giuliani)在古典 主义时期为六弦吉他创作的。在维瓦尔 蒂的时代,由于当时五弦吉他风头已 过,沦为民间娱乐乐器,他的协奏曲尽 管品种多样,却没有吉他的参与。但他 为鲁特琴和曼陀林创作过协奏曲,这些 就成为最早被改编为吉他协奏曲的作 品。在20世纪的古典吉他推广者看来, 与管弦乐队的配合是提高吉他地位的重 要途径之一,维瓦尔蒂的协奏曲是非常 合适的改编资源。那时的乐队规模不 大,在音量上与吉他的配合相对容易, 而独奏乐器的部分,用吉他演奏往往难 度有所降低,效果却非常好。因此,当 今很多吉他演奏家都会录制维瓦尔蒂协 奏曲的专辑唱片,而且大多是亲自改 编,曲目各有选择,涉及到的作品数量 已非常庞大。 Vivaldi: Concertos for Guitar and Srings 维瓦尔蒂吉他协奏曲 佩佩·罗梅罗,I MUSICI (PHILIPS 434 082-2) 在古典吉他界,佩佩·罗梅罗 (Pepe Romero)的名字象征着一种高 度,一个时代。他在吉他技巧上完全达 到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而他 在音乐上也可以自由地出入于激情与深 沉之间,诠释极具说服力。2005年 9 月,佩佩首次访华,所有到场观众无不 沉醉于他人琴合一的境界之中。而 I MUSICI也是著名的室内乐团,在维瓦 尔蒂的作品上,他们屡获大奖。佩佩与I MUSICI的合作显然是具有示范效应 的,六部作品各具特色。 维瓦尔蒂创作过两部曼陀林协奏 曲,唱片中的第一首RV 425就是其中之 一。第一乐章是典型的维瓦尔蒂风格的 利都奈罗曲式,弦乐精力充沛,吉他活 泼灵动。维瓦尔蒂优美的慢板乐章常常 是令人陶醉的,而且形式各不相同,这 咏鹏 — 乱室铭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一首中,是的吉他双音旋律与弦乐之间 的柔美呼应,简单动人。RV 439原本是 为长笛所写,是专辑中最特殊的作品, 它不仅有标题——La notte(夜晚),包 含六个乐章(其他都是典型的快-慢- 快三个乐章结构),而且有很强烈的戏 剧效果,气氛交替于群魔乱舞和沉睡之 间,充分展现了吉他的驾驭能力。RV 540原是为中提琴和鲁特琴所写,改编 版本中吉他代替了鲁特琴,担任第二独 奏乐器。维瓦尔蒂毕竟是一位小提琴 家,在这首作品中,中提琴的魅力被展 现得淋漓尽致,优美中略带伤感。尤其 是迷人的第二乐章,在吉他优雅的分解 和弦映衬下,中提琴哀惋如诉,令人动 容。RV 93是改编得最多的一首,原为 鲁特琴所写,几乎所有维瓦尔蒂吉他协 奏曲的专题唱片中都会包含这部作品。 作品中最著名的仍然是其中具有浪漫气 息的慢板乐章,很多吉他演奏家都有自 己的处理。而佩佩则用较为低沉的声音 配以不时的高八度音创造了对话的感 觉,沉稳而立体。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维瓦尔蒂:四季 阿姆斯特丹吉他三重奏 (RCA 09026-61652-2) 《四季》是维瓦尔蒂最脍炙人口的 作品,取自《和声与创意的实验》 (Op.8)中12首协奏曲中的前四首。这 套作品由维瓦尔蒂在1725年创作完成, 题献给波西米亚伯爵莫尔律。三百年 来,《四季》以其自然、曼妙的构想和 优美的歌唱性而被广为流传,录音版本 无数,而这张由阿姆斯特丹吉他三重奏 所改编并演奏的吉他三重奏版本则似其 中的一支奇葩,很有意思。 阿姆斯特丹吉他三重奏热衷于改编 一些大型作品,效果之好常常超出人们 的期待。不过,即便是再喜欢古典吉 他,我也不会说这样的吉他三重奏比原 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更具表现力,但我相 信它至少远远好于你的想象,但当你听 惯了原作之后,相信也会为这张唱片欣 喜不已。也许它不能刻划出原作的每个 细节,但它并非残缺不全,而是引导你 换了一个角度,重新体验四季的风貌。 如果你不了解吉他,那么这张唱片中吉 他在音色、动态、装饰手法的表现力一 定会让你惊叹。也许在某些段落你会怀 念由数把小提琴所营造的恢弘,但也有 很多时候,相信你会沉醉在吉他纯美、 灵动的音色之中。这张唱片由于它优秀 的改编和演绎而获得了埃迪逊奖 (Edison Award),并使得阿姆斯特丹 吉他三重奏名声大噪,无论对于维瓦尔 蒂的拥趸还是古典吉他的爱好者,这都 是一张值得聆听和收藏的唱片。 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在吉他唱片中,还会见到很多其他 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有些是由于作品 的体裁和风格不合适(比如亨德尔和蒙 特威尔第),有的是因为不够知名、作 品不多,他们的作品一般不会以吉他改 编专辑的形式呈现。随着大家思路的拓 宽和改编形式的不断创新,现在对巴洛 克时期音乐作品的挖掘越来越深入,原 本对吉他来说无比黯淡的巴洛克时期已 经变成名符其实的“吉他黄金期”了。 For Thy Pleasure 与君同悦 洛杉矶吉他四重奏 (DELOS DE3205) 作为美国首席室内乐团之一的洛杉 矶吉他四重奏,是一支具有超凡魅力的 音乐团体。四位演奏家的演奏充满激 情,相互配合默契。他们对于以往作品 的改编,使得许多曲目焕发出新的光 彩。而对现代作品和世界音乐的发掘, 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演奏空间,以至于 最苛刻的音乐评论家也会为他们喝彩。 洛杉矶吉他四重奏已经为吉他四重奏演 奏形式建立了新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这张《与君同悦》是一张令人激动 不已的巴洛克专辑,唱片的封底是一幅 画像,洛杉矶吉他四重奏的四位成员打 扮成巴洛克时期音乐家的模样,手持乐 谱和吉他正在研究着什么,这似乎暗示 出了这张唱片的主旨。在唱片说明中泰 南德反复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巴洛 克音乐美学的核心要素,以期待保守的 人们能用开放的心态享受这张唱片。 唱片中收录的可以说都是巴洛克时 期的名作,包括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 曲》、《平 均 律 钢 琴 曲》、《小 赋 格》,亨德尔的《萨巴女王驾到》,泰 利曼的《四小提琴协奏曲》等等,在这 些熟悉的旋律中,洛杉矶吉他四重奏早 已超越了追求配合默契的阶段,他们将 带你一起以全新的方式享受巴洛克音乐 的美妙。普塞尔的《回旋曲》由于被布 里顿作为《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主 题而为人熟知,洛杉矶吉他四重奏的演 绎颇有管弦乐效果。《平均律钢琴曲》 中著名的《前奏曲第一首》并不是一首 复杂的作品,怎么还需要吉他四重奏? 原来,分解和弦竟然是由四个人一人弹 一个音的方式演奏的,音乐在音高、音 色和空间中自由流动。《蒙特威尔第亚 纳》是一首组合音乐,三个乐章都是由 蒙特威尔第的一些歌剧选段“无缝拼 接”而成,浑然一体。第一首《托卡 塔》一出场,就充斥着敲板等现代手 法,却营造出非常有趣的戏剧气氛。而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吉他上的巴洛克 咏鹏 — 六壁居 - www.musicshow.cn 这些似乎还只是前奏,唱片的最后一首 作品是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之 前,唱片故意留出了20秒的空白,四位 音乐家正在调整情绪、酝酿最后的疯 狂。帕赫贝尔的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最流 行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RCA公司曾出 版过用各种方式演奏这首作品的专题唱 片《卡农绝赞》,但洛杉矶吉他四重奏 告诉我们,我们对这首作品的了解和挖 掘还远远不够。在最后的六分多钟里, 他们用四把吉他对《D大调卡农》进行 了8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变奏,包括疯 克、爵士、伦巴、兰草、瑞格、朋克 等,可以说将这首作品的表现力在某种 程度上推到了极至。肆意的背后,是他 们对于音乐风格的精准把握和融会贯 通。最后,乐曲在伦巴的节奏中减弱而 去,眼前是四位乐人飘逸的背影,愉悦 之后,不由得深深为他们的才华、创新 精神和良苦用心所感动。 Baroque Guitar 巴洛克吉他 朱利安·布里姆 (BMG 60494-2-RV) 这是一张老唱片,当时布里姆年仅 32岁。那时候,“杜比”噪声抑止尚未 发明出来,唱片听上去有一种老磁带的 沧桑感。 20世纪是一个古典吉他大发展的时 期,从塞戈维亚单枪匹马地闯荡世界, 到今天不计其数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唱 片、音乐会,很难想象这就是短短一个 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而在这个世纪之 中,也是一个录音技术不断进步的时 期,这可以说是吉他的幸运,因为它的 发展有了实打实的载体。从不同年代的 录音中,我们体会到的绝不仅仅是音色 的保真度和噪音的大小这些技术层面的 问题。在这些老一辈吉他大师年轻的时 候,他们演奏作品会有一种明显的意 图,那就是通过这些作品来表现吉他的 伟大,因为他们在各方面不断努力,要 证明的就是这件事情。而今天,作为一 种成熟的乐器,古典吉他是为音乐表现 服务的。有人批评塞戈维亚,说他把巴 赫、索尔都演奏得像塔雷加(Francisco Tarrega,“现代吉他之父”、浪漫派作 曲家)一样,这的确不假。但这是一个 时代的烙印,很难以此来贬低塞戈维亚 在音乐上的认识水平。他作为一个无比 热爱吉他、集毕生精力都在为吉他正名 的人,在每一个乐音上都倾注了太多的 感情。同样,早期的布里姆也是这样。 如果今天你听一听格兰·索舍尔或是大 卫·罗素的巴洛克专辑,你肯定会很自 然地融入巴洛克特有的氛围之中,而这 张唱片似乎在不断提醒你:“听到吗? 这就是吉他的魅力⋯⋯”。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布里姆把巴赫 弹走了样,他只是尽吉他所能,为作品 赋予了更多的色彩变化和剧情感。当时 的巴洛克时期吉他演奏曲目还不像今天 这样丰富,整张唱片都是过去最常见的 一些作品。整张唱片的风格显得有些沉 闷,大多是慢速、细腻的刻画,即便是 桑斯热情四溢的《卡纳利欧斯》,在其 众多版本中,也是相当短小、收敛的一 个。尤其是唱片中间维斯(Robert de Visée)的《D小调组曲》,八个乐章 中,只有最后的《吉格舞曲》稍有激 情。但在这些慢速、抒情的段落中,布 里姆运用其对吉他音色的把握,对每一 个乐句都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其实这首 维斯的这套组曲也是相当著名的,不同 的唱片选曲的乐章数各不相同,在一定 阶段常常用来锻炼和展现演奏者对于复 调旋律的控制力。当然,唱片中还少不 了来自巴赫和魏斯的作品,全部为鲁特 琴改编作品,其中包括完整的BWV 996。令人颇感奇怪的是,在这张巴洛 克专辑中,却收录了一首索尔的作品。 而索尔是19世纪初古典主义时期吉他的 代表人物。不过,在演奏风格上,布里 姆却似乎有意把这首《幻想与小步舞 曲》融入进了整张唱片的风格之中。按 理说,那个时代即便巴洛克时期的演奏 曲目不及今天丰富,也应该远未到凑不 满一张唱片的程度。 Eleven-string Baroque 十一弦上的巴洛克 格兰·索舍尔 (DG 474 815-2) 瑞典吉他演奏家格兰·索舍尔一直 被誉为是巴洛
本文档为【17世纪的音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679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0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26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