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密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解密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举报
开通vip

解密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2019年高考复习精品资料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8新课标Ⅰ,30题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中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较难 2017新课标Ⅲ,30题 中国的外交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外交 中等 2017江苏卷,12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通过外交声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容易 2016年天津卷,11题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的相关内容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中等 2016江苏卷,12题 日内瓦会议 通过相关事实考查对日内瓦会议的理解 中等 201...

解密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2019年高考复习精品资料 高 考试题 教师业务能力考试题中学音乐幼儿园保育员考试题目免费下载工程测量项目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院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公司二级安全考试题答案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8新课标Ⅰ,30题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中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较难 2017新课标Ⅲ,30题 中国的外交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外交 中等 2017江苏卷,12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通过外交声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容易 2016年天津卷,11题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的相关内容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中等 2016江苏卷,12题 日内瓦会议 通过相关事实考查对日内瓦会议的理解 中等 2016新课标Ⅰ,31题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 通过相关数据考查60年代中苏关系 较难 2016年上海卷,28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 通过柱状图考查中国70年代的外交 中等 2015山东卷,22题 建国后中英关系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中英关系 中等 2015年安徽卷,18题 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的变化 通过相关事实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等 分析解读 本部分内容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等方面。复习备考时:(1)突出一条基本线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理顺三个历史阶段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初登国际舞台、20世纪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全面走向世界。(2)重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中国的外交困境应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整体认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使中国周边局势缓和、压力减轻,新时期的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中国的国际贡献方面看,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改善了国际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3)考生应通过学习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的有关史实,提高自身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题思路】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2017年江苏卷)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题思路】【要点解密】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年,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写入了这些原则。同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017年新课标卷Ⅲ)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题思路】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要点解密】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D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2016年江苏卷)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新中国初期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2016年新课标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考查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交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许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定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且因为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2016年上海卷)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建交【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建交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15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参考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四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三点即可)(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日本: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酌情给分)【解题思路】第(1)问,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得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据材料一“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要点。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得出中美两国关系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等要点。结合所学得出中国自身国际地位提高。第(4)问,“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中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日本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珍爱和平;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以来,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也应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创未来。2.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A.表明了新中国制止新殖民主义的决心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C.开始打破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D.有利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答案】D3.据学者统计,1949年一1956年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1950年达到了最高点,1952年后使用频率日益下降,1953年后使用频率长期处于低水平。这说明我国A.与西方国家关系有所缓和B.和平共处已成为外交主流C.在为缓和中美关系作准备D.外交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答案】A4.下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C.强化对外联系提升国际地位D.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答案】D【解析】根据“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洲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说明建国初期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故D正确;材料反映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并非“发展睦邻外交”,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苏联”,排除B;建国初期中国积极发展同亚洲、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主要目的是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C不是主要目的,排除。5.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8.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英国、荷兰、西德、希腊、日本纷纷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是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中美关系的改善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加入世贸的推动【答案】B9.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并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总统也行。”毛泽东此举意在A.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B.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C.缓和新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D.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答案】B10.1972年,毛泽东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毛泽东的谈话表明当时中央A.尝试纠正“文革”与“左”倾错误B.希望联合美国来制衡苏联C.有意模糊意识形态的差异D.准备开拓对外的经济工作【答案】D【解析】根据“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就死也不肯”,结合所学,毛泽东借这次谈话批评了闭关自守的错误,准备开拓对外经济工作。形成了利用引进解决国内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进一步打破西方经济壁垒的指导思想,故D正确;1972年毛泽东没有尝试纠正“文革”与“左”倾错误,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972年是文革时期,中美存在较大意识形态对抗,C错误。考点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11.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答案】B【解析】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合作组织,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项符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和要求;C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参与”二字;D项局限在发展中国家范围。12.2018年6月,习近平用三句话对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来的发展加以评价,其中“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排在第一位。他所述的“区域合作新模式”的特征不包括A.安全先行B.大小国家共同倡导C.互利协作D.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答案】D【解析】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推行单边主义,故D项不属于特征,答案为D。阐述:一战后中国虽作为战胜国,但由于中国国力薄弱,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二战时期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国力薄弱,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等。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上中国越来越具有话语权。总而言之,弱国无外交,要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推动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PAGE1
本文档为【解密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一个名起了半个小时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14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