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举报
开通vip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母坐于床,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②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2、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译文:(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译文:3、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3分)4、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8-11题(14分)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8.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齐国好厚葬(喜好)②布帛尽于衣裘(完)③桓公患之(担忧)④厚葬之风休矣(结束)⑵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5、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上大笑。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出。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明日,即除司徒长史。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③。”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上大笑。(选自《太平广记·张融》)注解:①敕:皇帝的诏令。②宸扆:皇帝居住的圣殿。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上未解()(2)即除司徒长史()2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24.文中的张融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25.历史上类似张融这样有急智辩才的人很多,请你例举一个并简要说说他的一个事例。(3分)6、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霎而绝绝:()②此去西南十里去:()13.下面对年羹尧 事迹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平安创建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工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300字 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14.年羹尧善于用兵,文中没有体现他这一点的是()A.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B.善于正确判断敌情C.善于指挥部队作战D.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0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谒:②去:③食: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2分)3.王安石上了哪些菜来招待自己的亲戚萧氏子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7、13①拜访(1分)②离开(1分)③吃(1分)22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2分)32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2分)43王安石是一个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的人。(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8、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3分)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3题。镜喻客有任目①而恶镜者,曰:“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②。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注]①任目:信任自己的眼睛。②莫己若:即“莫若己”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恶:讨厌B.视世称美人视:看C.鲜当意者鲜:新鲜D.泰然谓美莫己若谓:说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小故事,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罴说》柳宗元①②鹿畏貙,躯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昔云持弓矢罂③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④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唐宋八大家品读辞典》)[注]①貙(chū初):兽名。也称貙虎,形状像野狸猫而体大。②罴(pí皮):熊的一种,俗称人熊或马熊。比熊大,黄白花纹,能直立行走。③罂(yīnɡ英):一种腹大口小的瓦罐。④摔(zuó昨)搏:揪住搏击,扭打扑抓。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罴之状,被发人立被:同“披”B.为鹿鸣以感其类类:指鹿的同类C.绝有力绝:隔绝D.摔搏挽裂而食之食:吃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楚之南有猎者望路之远近B.伺其至其真无马耶C.不善内而恃外者佳木秀而繁阴D.至则人也有仙则名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B.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C.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D.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托物喻人,借事寄讽的寓言小品。B.选文中先描写“罴”的外形,后述其特性,重点表明其极有力,为“甚害人”张本。C.文中的猎人能模仿百兽之音,他的不幸遭遇完全出于偶然。D.柳宗元的寓言,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讽刺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参考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8.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9.①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②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2、(1)苏秦来到楚国,过了3天才见到楚王。(2)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3、9.(3分)⑴派遣⑵只、仅仅⑶逃跑、逃往(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2分)C(4分)⑴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⑵(刘表)(如果)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每句2分,意对即可)(3分)远征乌桓可攻其不备,有可胜之机;不征乌桓贻害无穷;刘表、刘备尚未实现联合,不足以构成威胁。(2分,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兵贵神速”(“掩其不意”)(1分)附:参考译文曹操将要去征讨乌桓。各位将领大多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昌。郭嘉说:“主公虽然威力、声势震动天下,但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可趁着乌桓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攻打它,定能彻底击败对方。况且袁绍对当地汉人和乌桓人都有恩德,而且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我们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还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施加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桓的资助,招纳那些为旧主拼死效命的人,胡人(乌桓)一动起来,汉人胡人百姓都将响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实现他非分的希望,(到时候)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知道自己的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如果)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因此,即使我们倾尽全国兵力远征(乌桓),主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就听取了郭嘉的谏言。行军到达易县时,郭嘉说:“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行军时运输的物资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方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曹操于是率军悄悄出了卢龙塞,直捣乌桓的大本营,大败敌军,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4、8.(1)喜欢(2)全,都(3)担心(4)停止(4分)B(2分)未几/厚葬之风/休矣。(2分)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2分)(2)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5、21.(1)明白。(2)授予。22.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太祖问张融:“你的这匹马怎么这么瘦啊给它多少料粟”24.张融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诙谐幽默的语言、机敏善辩的口才及风姿飘逸的名士风范的人。无论说喜不喜欢都可以,关键能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说喜欢的:我欣赏他的才思,欣赏他的幽默,也欣赏他无拘无束的个性。不喜欢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失厚道。参考示例: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只要能体现急中生智即可)6、12.①断绝或消失②距离或相距7、13①拜访(1分)②离开(1分)③吃(1分)22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2分)32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2分)43王安石是一个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的人。(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8、9.(3分)⑴派遣⑵只、仅仅⑶逃跑、逃往(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2分)C(4分)⑴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⑵(刘表)(如果)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每句2分,意对即可)(3分)远征乌桓可攻其不备,有可胜之机;不征乌桓贻害无穷;刘表、刘备尚未实现联合,不足以构成威胁。(2分,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兵贵神速”(“掩其不意”)(1分)附:参考译文曹操将要去征讨乌桓。各位将领大多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昌。郭嘉说:“主公虽然威力、声势震动天下,但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可趁着乌桓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攻打它,定能彻底击败对方。况且袁绍对当地汉人和乌桓人都有恩德,而且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我们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还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施加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桓的资助,招纳那些为旧主拼死效命的人,胡人(乌桓)一动起来,汉人胡人百姓都将响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实现他非分的希望,(到时候)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知道自己的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如果)重用刘备,就担心不能控制他;(如果)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因此,即使我们倾尽全国兵力远征(乌桓),主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就听取了郭嘉的谏言。行军到达易县时,郭嘉说:“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行军时运输的物资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方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曹操于是率军悄悄出了卢龙塞,直捣乌桓的大本营,大败敌军,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9、1.C2.周围的人暗暗笑他,那人始终不醒悟。可悲啊!3.告诉人们不要过于自信;要善于通过借助外物发现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10、1.C2.A3.C4.C
本文档为【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浩瀚书海
从事护理行业多年,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36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4-24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