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感受空气》说课稿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1课《感受空气》。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感受空气》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一课。本课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通过对比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感受空气》说课稿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1课《感受空气》。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感受空气》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 第一课 旧约精览一百步肺炎基本知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六上学与问第一课时开学第一课收心教育 。本课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通过对比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课共三个教学环节∶我们知道的空气、空气存在吗、比较空气和水。在第三个环节当中涉及到了水,本课又是空气部分的开始一课,所以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音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知道了空气、木块、水三种物质,既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他们对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气体,也有了感性认知基础。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他们能用各种简单材料开展研究、用气泡图梳理前概念,这些都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三、说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4.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5.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6.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7.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8.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9.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四、说教学重难点用多种感官和简单方法观察空气特征和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1.以“纸压尺子”的小实验,引出空气教师将一把尺子平放在桌上,露出15厘米,将一个胶质圈从距离尺子端20厘米高的地方放手,发现尺子翘起掉在地上,再重复一次。接着,教师在尺子上铺开一张报纸,再次进行上述操作,发现有了报纸后,尺子不会翘起掉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原理,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报纸上方有空气,是空气帮助了报纸,进而帮助了尺子。2.将学生聚焦在空气特征和作用上,制作气泡图报纸上方的空气有看不见的特征,让学生回顾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并用气泡图记录。学生继续说一说,以此提出“空气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作用?”板块二、探索[材料准备:每组一套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1.出示:三样物品水、石头和空气,三个容器自封袋、透明杯子和篮子,每个容器中只能装一样物品进行传递。2.学生小声讨论实验方法。3.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并思考理由。4.学生汇报交流:(1)我们用什么(容器)来传递什么(物质),理由是什么?小结:空气容易泄漏,会流动。(填入气泡图)(2)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空气和水的共同点: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预设)空气和石头共同点: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板块三、拓展认识物质三态介绍固体、气体和液体,学生举例。板块四、小结1.小结空气特征,解释气泡图上的气泡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的。2.针这些空气特征提出新的质疑。我们发现了一些空气的特征,但不是很确定,如质量很轻,占据空间等,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验证。小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后面的课堂学习。学生展示完善好的气泡图。板块五、拓展以石头、水、空气的特征初步介绍固体、液体、气体,请学生查找资料,举举例子。板块六、作业设计1.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B.空气很难密封  C.空气都有声音2.下面不属于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B.都是无色无味的 C.都要占地方3.下列物质不属于液体的是(   )A.牛奶     B.酱油     C.冰块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感受空气》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空气特征和作用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档为【教科版(2017版)科学三年上册《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111957
本人热爱教学,关心学生。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1-10-23
浏览量: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