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

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

举报
开通vip

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第一篇: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近年来,全国各地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企业用人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匮乏,能工巧匠奇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人无业就,另一方面有业无人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要求不相适应,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

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
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样例5)第一篇: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近年来,全国各地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企业用人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匮乏,能工巧匠奇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人无业就,另一方面有业无人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要求不相适应,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了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校高职专科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经应用技术学院的实地调研和探讨,决定从20XX级畜牧兽医、数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开始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如下:一、“2+1”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即:学生2年在校学习,再利用1年的时间到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有效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培养和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教育环境难以实现,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和就业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二、“2+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去改造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全面实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人才培养目标“2+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通过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大学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二)“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1.二年理论教育教学设计:公共基础课(思想品德等素质教育);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基础课;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课;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做法: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重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用两年时间完成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高专1600-1800学时的教学任务,且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2.一年实践教育教学设计:制订和实施专业技能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熟悉企业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完成专业实习报告;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准就业”实习。具体做法: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认真构建“1”阶段教学体系。落实好三个环节,即:第一落实学生实习企业,即必须选取一批适合专业实习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第二建立专业性强的“导师”队伍,即组建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和由企业技术管理骨干组成的学生实习企业导师的“导师”队伍,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切实地得到全面指导,并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第三制定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即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要在调查,了解企业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针对不同的企业和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书》,该任务书要针对具体企业、具体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设备使用和特别技能的需要,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而制订的教学方案,任务书应明确顶岗实2习的轮岗要求,顶岗实习中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习报告撰写要求及顶岗实习考核等内容。三、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任务分解(一)应用技术学院工作任务:1.负责制订“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关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并检查落实情况。2.负责组织相关院系编印、发放“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资料。3.负责审核各相关学院“2+1”人才培养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并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4.负责组织“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调研、检查、考核和总结工作。5.与相关学院共同协调做好学生毕业实习的教育与动员工作。6.做好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7.检查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实习报告的批改、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工作的实施情况与工作质量。8.做好学生毕业实习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工作,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二)相关学院工作任务:1.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统筹、组织、安排、检查和考核。2.与应用技术学院共同协调和落实本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单位或岗位,并共同组织做好实习动员和实习教育工作(即:向学生宣讲毕业实习的意义、重要性、内容与要求、实习考核标准与方式、实习纪律和有关管理规定,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生签写《学生毕业实习保证书》,组织教师签订学生毕业实习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书。3.负责贯彻有关教学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学生毕业实习巡查计划落实情况和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毕业实习质量。4.负责组织教研室编印《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5.学生毕业实习前,根据学生毕业实习单位或岗位安排计划,组织3教研室和学生毕业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与相关单位协商制订《学生毕业实习任务书》。6.定期检查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和指导教师指导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7.加强实习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与实习单位共同完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危及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发生。(三)专业指导教师工作任务1.认真执行学生毕业实习计划、大纲、指导书、《学生毕业实习任务书》和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相关的教学组织和指导工作。2.与相关单位协商制订《学生毕业实习任务书》,签订学生毕业实习协议书。3.深入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全面掌握所负责的每个学生(含自找实习单位学生)的实习状况,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4.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工作,与实习单位共同完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危及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发生。5.对实习学生做好考勤记录,严格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做好学生实习的定期检查、指导、调整及跟踪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管理的每一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动态,保证实习质量。及时向应用技术学院汇报校外实习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6.加强与实习单位有关企业及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协调好实习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违纪学生提出处理意见,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7.组织协调好实习结束工作,与实习单位结清有关事宜。8.批改实习报告、做好学期末实习总结、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工作。应用技术学院20XX年6月25日第二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5、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组织机构1、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3、党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2)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3)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4)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4、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2)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三、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1、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1)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2)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党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现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2、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1)在我校高职现有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XX年和20XX年分别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2)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竞争力。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2)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4)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5)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1)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3)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5)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6)课堂教学设备购置;(7)其他项目。5、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1)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2)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3)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四、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1、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2、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1)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XX、20XX、20XX和20XX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强示范性的专业。(2)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3、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第三篇: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一、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1.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一般来说,我国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包含三个部分,其中美术基础课程和理工知识课程都被安排在大一及大二两个学期的课程中,而到大三才安排专业设计类的相关课程。如果高职类院校沿袭采用同本科院校一样的分段式课程体系设计,那么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先从学制来看,高职院校大都只有三年的学制,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如此细化的工业设计教学课程,再从工业设计专业的本质来看,分段式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往往不能凸显出工业设计这门学科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紧密结合,从而也就不能实现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塑造。2.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授课方式不切实。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国内本科院校大有不同,一味地对工业设计理论知识进行专注和深层次的探究并不能够完全适应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业设计的专业素养。但事实上,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仍然以一贯的理论讲学授课方式为主,这种授课方式既可能使学生丧失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更容易造成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状态。3.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充足。在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但现实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却有很大程度上的欠缺,而高校内已有的专业课教师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应用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教学能力及经验。所以,专业师资力量不充足的因素会影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二、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当中,高职教育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对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现今国内高职院校也把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的工业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思维,并能将理论结合实践应用于工业设计开发行业中的工业设计人才作为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及教学的终极目标。三、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究1.完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为了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因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上应该把专业课程划分成五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包含工业设计设计史和基本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理论相关课程;第二个部分就是包含设计素描、设计表现方法以及设计造型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造型相关课程;第三个部分的工业设计工程相关课程则主要包括产品模型设计及制造和机械设计工程等科目;此外,还有第四个工业设计表达相关课程的部分和第五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的部分。通过这五个部分的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可以很好地将工业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建成一套完善的工业设计标准课程体系。2.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我国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过程中,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关于工业设计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的培养,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作画能力和模型制作技术、基本绘图软件的掌握、三维造型软件的基础操作、设计时间的准确把握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必须具备的一些技能。另一方面,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也尤为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锻造出自己独立的、创新的设计思维,那么学生在进入工业设计市场后也不会有更好的就业及发展前景。综合上述,通过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不仅仅决定着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作者:姜玉学陈思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构建符合再代化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面向不同行业的高职学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运行的特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知识经济拉动脑力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互联网和网络公司的出现,特别是数据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态势,从而出现了许多新职业,这些新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有明确的要求。2.加入WT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扩大知识资本。对学生的国际视野、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结构、管理经验、人格素质等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高职人才。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1.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要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意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2.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且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因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高职教育人才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它隶屑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3.教学设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1)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编制一般教学计划行为的一种拓展、外延和深化。首先,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行业背景和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体需求进行分析。再根据“有效需求”的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然后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公德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2)综合素质。高职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做一个忠诚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质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须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创新素质。4.课程体系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我们构建的高职课程体系应当体现:(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3)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5.产学结合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6.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提高学历,鼓励在职进修。(2)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3)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4)引进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5)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3.教学设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1)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编制一般教学计划行为的一种拓展、外延和深化。首先,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行业背景和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体需求进行分析。再根据“有效需求”的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然后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公德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2)综合素质。高职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做一个忠诚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质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须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创新素质。4.课程体系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我们构建的高职课程体系应当体现:(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3)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5.产学结合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6.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提高学历,鼓励在职进修。(2)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3)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4)引进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5)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惠州学院20XX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参考选题方向包括: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参考选题方向包括:※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参考选题方向包括:※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四、专业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参考选题方向包括: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参考选题方向包括: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七、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参考选题方向包括: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八、其他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8-1.其他选题
本文档为【高职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样例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04131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3-03-07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