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举报
开通vip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罟慧拦罴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陈冬根 欧阳修一生行文写作,其籍贯题署却比较特别。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认同“庐陵身份”,而是选择了“渤 海”。欧阳修在景祜三年第一次题署“庐陵欧阳修”,并在以后的日子,特别是庆历、嘉韦占年问,不断强化着这种 “庐陵身份”意识。从深层来看,这显示出了宋代士大夫强烈的自立意识和担当意识。欧阳修的“庐陵身份”不 断被后世强化,同时也影响着后来吉州籍士子的身份意识。 [关键词】欧阳修;庐陵;身份意识;籍贯题署 [中图分类号】1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罟慧拦罴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陈冬根 欧阳修一生行文写作,其籍贯题署却比较特别。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认同“庐陵身份”,而是选择了“渤 海”。欧阳修在景祜三年第一次题署“庐陵欧阳修”,并在以后的日子,特别是庆历、嘉韦占年问,不断强化着这种 “庐陵身份”意识。从深层来看,这显示出了宋代士大夫强烈的自立意识和担当意识。欧阳修的“庐陵身份”不 断被后世强化,同时也影响着后来吉州籍士子的身份意识。 [关键词】欧阳修;庐陵;身份意识;籍贯题署 [中图分类号】1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9一0126—05 陈冬根(1976一),男,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庐陵文化研究所”成员,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唐 宋文学。(江西吉安 343009) 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十分深 远.被后世推尊不已。但凡欧阳修生活过或者与之相关 的地方,如江西吉安、四川绵阳、湖北随州、湖北宜昌、安 徽滁州、安徽阜阳、江苏扬州、河南汝南和山东青州等 地,皆愿尊之为乡贤,并将其作为地方文化人的典范。实 际在相当程度上,这种现象并不能从客观上肯定欧阳修 即当地名士,更不能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欧阳修本人的籍贯认同事实。 从欧阳修一生行文题署的情况来看,他最为认同的籍贯 还是江西吉安。换句话说,欧阳修一生最为强烈的籍贯 认同就是“庐陵身份”。 一、欧阳修的籍贯题署问题 关于欧阳修的籍贯题署,自古以来就存在问题。宋 臣吴充在给欧阳修作《行状》时直书“本贯吉州庐陵”。韩 琦《欧公墓志铭》写道:“自公祖始居吉水,后吉水析为永 丰,今为永丰人。”【11吴、韩二人皆未清楚地指明欧阳修 的籍贯。后来,《神宗实录》本传(墨本)和《重修实录》本 72巧面丽 传(朱本)亦皆未能指明其籍贯,只言其祖世居安福,在 其父欧阳观时徙居永丰,而《神宗旧史》本传则署“吉州 永丰人”。无论是安福、吉水,还是永丰,在地域辖区范围 上,实际上都属于吉州,而相当于古之庐陵。因此,元代 脱脱等人在《宋史》欧阳修本传中即径直署为“庐陵人”。 此后,关于欧阳修的籍贯,多数人只书“庐陵”二字。 所谓吉州府,实际亦同于古代的庐陵郡,即今吉安 市。欧阳修在《欧阳氏图谱序》中自言“吉州永丰人”,亦不 过是将其籍贯具体到县一级而已,这并未否定其他处所 署“庐陵欧阳修”。在整个欧氏文集中,自署“永丰欧阳修” 者仅属个别情形。再者,按古人所署郡望的一般原则,也 多是称郡、州、府,而不是称县。正如吉水的杨万里、泰和 的刘过、安福的王琏、永新的刘辰翁等皆在文中署“庐陵 某某”,因为吉水、泰和、安福及永新皆属于吉州,即古之 庐陵郡。因此,以庐陵贯欧阳修是没有问题的。⋯(P4’ 通观《欧阳修全集》,其文中的题署情况比较复杂, 有以籍贯地域题署者,有以官职题署者,有以名号题署 万方数据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者,还有直接题署“欧阳修”者。这之中,以籍贯题署者最 为常见,以官职身份题署次之,直接署名“欧阳修”的又 次之,名号题署者最少。因本文只期探讨欧阳修的籍贯, 即“庐陵身份”意识问题,故只考察其有关籍贯的题署。 欧阳修集中,绝大多数作品是按籍贯题署(其余题 署情形见表1)的。但其中又有数种情形:有署“庐陵欧阳 修”者,如《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御书阁记》、《释秘 演诗集序》、《醉翁亭记》、《海陵许氏南园记》、《真州东园 记》、《浮槎山水记》、《有美堂记》、《梅圣俞诗集序》、《释 惟俨文集序》、《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太子中舍梅 君(让)墓志铭》、《尚书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苏氏 文集序》、《答宋成书》、《孙明复先生墓志铭》、《尚书工部 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元)墓志铭》、《零陵县令赠尚书 都官员外郎吴君(举)墓志铭》、《胡先生(瑗)墓表》、《连 处士墓表》、《外制集序》、《礼部唱和诗序》、《内制集序》、 《集古录目序》、《思颍诗后序》、《仲氏文集序》等;有署 “永丰欧阳修”者,如《唐高闲草书》;有署“渤海欧阳修” 者,如《河南府司录张君(尧夫)墓志铭》和《尹源字子渐 序》。 表1《欧阳修全集》中其他题署情形 篇名 题署情况 题署性质 卷次 《相州昼锦堂记》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 职官封号 卷40 《仁宗御飞白记》 现文殿学士、刑部尚书欧阳修 职官封号 卷40 《谢氏诗序》 守峡州夷陵县令欧阳修 职官封号 卷43 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 ‘廖氏文集序) 职官封号 卷43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 现文服学士、刑部尚书、 《仲氏文集序) 职官封号 卷43知亳州庐陵欧阳修 《归田录序》 欧阳修 姓名 卷42 《岘山亭记》 六一居士欧阳修 名号 卷40 综上可知,欧阳修集中题署籍贯“庐陵”者占绝大多 数,其他地域均属个别。这里,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些疑 问:首先,综观欧阳修一生,他既不出生在庐陵也不长在 庐陵,甚至可以说一生在庐陵驻留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为什么他一生行文大部分题署“庐陵”?其次,欧阳修什 么时候第一次在文章中题署“庐陵”?第三,欧阳修既然 在文中也题署他处,究竟哪个地域在欧氏题署中为先? 第四,这之中到底隐藏着欧阳修什么样的心理,他为什 么要这样做?这些问题,就是本文要探悉的关于欧阳修 “庐陵身份”意识的问题。 二、第一次题署“庐陵欧阳修”及其此前题署的问题 通观欧阳修文集,欧阳修题署“庐陵”的时问相对比 较早,也非常明晰。据现存可考之欧氏文集,欧阳修第一次 题署“庐陵欧阳修”是在景韦占三年(1036)所作的《送王圣纪 赴扶风主簿序》。欧阳修在此文最后十分明确地题写道: “景桔三年二月二十四Et,庐陵欧阳修序0”f3】‘卷66·—砸’ 就籍贯题署而言,欧阳修在第一次题署“庐陵欧阳 修”之前还题署过“渤海欧阳修”。他在天圣八年(1030) 所作的《尹源字子渐序》中写道:“其友人渤海欧阳修在 饯中,率然日⋯⋯”①此外,明道二年(1033)为张尧夫所 作的《河南府司录张君墓志铭》,亦题有“渤海欧阳修为 之铭日”⋯(卷62t嘶’的文字。现存欧氏文集中,只有这两篇 题署为“渤海欧阳修”者,甚至也是欧氏全集中题署“庐 陵”之外仅有的两次(此处,我们把题署“永丰欧阳修”者 亦视为“庐陵”范畴之内,理由前文已述)。 这里,我们大致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景韦占三年开 始,欧阳修开始认同“庐陵身份”,以“庐陵”为自己唯一 籍贯地。而此前,欧阳修曾一度认可“渤海”为其籍贯。 欧阳修为什么早年认可“渤海”籍贯呢?实际上,欧 氏祖上曾居于渤海,欧阳修景韦占元年所作的《尚书职方 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颍)墓志铭》一文记:“欧阳氏出于 禹⋯⋯渤海之欧阳有仕晋者日建,所谓‘渤海赫赫,欧阳 坚石’者也。建遇赵王伦之乱,其兄子质南奔长沙。自质 十二世生询,询生通,仕于唐,皆为长沙之欧阳,而犹以 渤海为封。通又三世而生琮,琮为吉州刺史,子孙家焉。 琮又八世生万,万生和,和生雅,雅生高祖讳效,高祖生 曾祖讳诧。曾祖生皇祖武昌令讳郴,皇祖生公之父赠户 部侍郎讳,皆家吉州,又为吉州之欧阳。”⋯‘卷62·啪¨从所 引文字可知,欧阳修认为自己的谱序是欧阳建这一支。 此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最辉煌者即为晋代受封渤海 侯的欧阳建。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渤海侯”爵位为 长沙欧阳氏所袭封。长沙欧阳琮即后来吉州欧阳的先 祖,也就是欧阳颍和欧阳修共同的祖先。此时,欧阳修主 观上显然更愿意视自己为“渤海侯”之后。 唐宋时代,人们修谱序牒时的一个普遍想法或做 法,即势必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一位荣光辉煌的同姓 先辈,并编造~份与之相关的谱牒,然后将自己这一支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9 纳入其中。这是魏晋门阀思想的一种遗留现象。修谱序 牒是唐宋时期一种宗族气息很重的民间文化传统,欧阳 修也不能免此俗套。何况,就欧阳修一生行事风格来看, 他是一个十分守分之人,鲜有出格之举。再者,此份族谱 恐怕在欧阳修之前已经修编得很完善了,欧阳修不过是 阅读并强调一遍罢了。这里,显示了欧阳修对“渤海”辉 煌的渴望与认同,同时也解释了他为何在文章中题署 “渤海欧阳修”。早年欧阳修认可“渤海”者,最主要原因 是欧阳氏家族史上曾有一个“渤海赫赫,欧阳坚石”。 天圣、明道年间,欧阳修在钱惟演幕府呆了较长时 间,与一些文化名流,如尹源兄弟、苏舜钦兄弟等往来。 这些人多系北方贵族或者是长期生活在京城的贵胄,出 身并不荣耀的欧阳修,心理可能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失 落或阴影。为了获得一个与周围人平等对话的较平衡的 心理状态,欧阳修无疑也会从俗去寻找一个光荣的祖先 并由此宣称自己的籍贯。这应该就是他早期题署“渤海 欧阳修”的深层心理。根据欧阳修对自己家族的了解,应 该说他很清楚“庐陵”欧阳氏并没有什么辉煌伟大的人 物。但是,欧阳修为什么会在景韦占三年题署“庐陵欧阳 修”,并在此后的行文中基本保持这种题署呢?这即引发 了我们下一个思考的问题。 三、“庐陵身份”意识的确立及其深层原因 景韦占三年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北宋 改革家范仲淹做了几件重要的事情,并对政坛产生了重 大影响。首先,范仲淹向朝廷献上《百官图》,同时奏上 《帝王好尚》、《选贤任能》、《近名》和《推委》四论,相对系 统地提出其改革时弊的施政理想,甚至有指导皇帝处事 的嫌疑。其次,范仲淹还在朝堂当着宋仁宗的面与宰相 吕夷简展开激烈的辩论。12“m’这不仅引起守旧官僚的不 满,也引发了皇帝的不快。结果,范氏被贬谪到饶州。 此事在士大夫之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士流也迅速 呈现出两派立场,激进改革一派自然站在范仲淹一边, 而保守的既得利益者包括皇帝,多数站在吕夷简一边。 欧阳修时值而立之年,正欲有所作为。何况,欧阳修政治 观点本接近范仲淹。他同年二月所作的《原弊》一文,主 要观点明显与范仲淹的改革方向一致。同在这一年,欧 阳修还因为在理论和行动上支持范仲淹,与自己的恩人 兼岳父胥偃闹僵,因为胥氏几次纠劾范仲淹。②对欧阳修 而言,这一年更为重要的是他写了《与高司谏书》,直斥 高氏“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结果,欧阳修也因此而 贬谪到夷陵(今湖北宜昌)。 这是欧阳修的第一次仕途贬滴,也可谓是最心甘情 愿的一次贬谪。欧阳修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实际上,高若 讷不过是替罪羊,代人受过而已,真正不支持范仲淹的 最主要力量是皇帝和宰相。在政坛上已有五六年阅历的 欧阳修,这点官场之道还是明白的。他之所以敢于并执 意要写这么一封必致皇帝不悦的公开书信,显然有点宣 战的味道,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别人他本人的政治立场。 这次政治表态的结果,欧阳修必然有一个大致的预测, 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去做了。这正是他树立自己独立人 格和政治品格的举措。三十而立,欧阳修此时有着一股 强烈的自立意识,包括人格操守和政治品格。 景裙三年也正是欧阳修第一次在文章中题署“庐陵 欧阳修”的时间。这不是偶合,而有着内在的关联。《与高 司谏书》作于是年五月十六日,而第一次题署“庐陵欧阳 修”的篇章《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作于-fl二十四 日。再者,从欧阳修一生仕履也可以看到,景禧三年是他 建功立言颇为显著的一年。例如,他是年所撰写的《原 弊》等政论文章,提出“兴农革弊”等一系列政治主张,都 是他后来坚决支持“庆历新政”的前奏。这些似乎都可以 显示:树立自己独立的政治和道德品格,是三十而立的 欧阳修自觉的选择。这如果放在整个宋代文化背景之下 来考略,无疑正是宋代士大夫强烈的自立意识和担当意 识的显示。可以说,欧阳修在写作《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 序》之时甚至此前一段时间之内,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 强烈的自我树立意识。所以他郑重其事地在文中题署 “庐陵欧阳修”,而放弃此前的“渤海欧阳修”。换句话说, 在欧阳修的思想深处,他认为自己不再需要倚借祖先的 荣光而存在,而要树立一个光辉的自我形象,即树立一 个光照千古的“庐陵欧阳修”的品牌。 四、欧阳修“庐陵身份”意识的自我强化 一个人身份之题署,偶然为之,不足以为人所记 万方数据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住。倘若屡次三番地题署,则必为人所留意,对于一代文 章宗师欧阳修来说尤其如此。他在景裙三年第一次题署 “庐陵欧阳修”之后,即再未间断使用这个题署,除非是 必须使用官爵加姓名之称谓的特殊公文。而且,在此后 的写作生涯中,欧阳修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这种称谓,或 者说强化其自身的“庐陵身份”意识。这从他庆历以来特 别是嘉祜年间的相关文章中可以看到。欧氏文集中,比 较集中出现“庐陵”之题署者有庆历六年(1047)前后、皇 事占二年(1050)前后以及嘉韦占时期。实际上,这段时间也 是欧阳修人生最为活跃、最有作为、最为辉煌的时期。在 一个人辉煌阶段,这种地域身份的不断题署,无疑会强 化人们的接受观念。 “庐陵身份”在欧阳修文中不断得到强化,主要可以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庆历年间创作的一系列游记文章,如庆历六年 创作的《醉翁亭记》一类文章。庆历年间,欧阳修、尹洙、 苏舜钦、蔡襄等一批少壮改革者支持范仲淹,推行了有 名的“庆历新政”,但推行几个月后很快失败了。欧阳修 等皆被视为范仲淹之“朋党”,纷纷被贬到外地。这一次 欧阳修是当事者,不再如景柘三年是以旁观者介入或者 说作为一个仗义执言者介入。欧阳修甚至专门撰写了 《朋党论》来为改革一派辩护。 欧阳修在滁州创作《醉翁亭记》等一系列游记之作, 并不仅仅是为了游山玩水,排遣内心的委屈与愤懑,实 际上也是一种“君子”姿态的宣示。正如他在文章最后所 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 陵欧阳修也。”【州1聊7’置言之,欧阳修等并不就此沉醉,而 是醒以国计民生、醉以个人苦痛,实践着范仲淹“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欧阳修等 人显然不肯就此“投降”,从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而 是在调整、蓄势。他以高调方式题署“庐陵欧阳修”之名 号,其实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庐陵身份”,以此彰显自己 傲然独立的个性和敢于担当的崇高道德与政治品格。 二是皇韦占以来特别是嘉韦占年间创作的“墓志铭”、 “墓表”之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是为人托请而作,有为 师长而作,有为挚友而作,还有为一般朋友而作。不管铭 主是哪一类人,托请之人必定是熟悉欧阳修大名的,无 疑是想借欧阳修的大名来提升自己先祖的身份和地 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批达官贵胄“求铭文”于欧 阳修,显然也会大大提升欧阳修的名声。欧阳修在这些 文章里频频书写“庐陵欧阳修”,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 对欧阳修“庐陵身份”的强化。 就欧阳修生平来看,皇裙以后特别是嘉裙时期,是 他仕途最为顺利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文名极为响亮之 时。其中,嘉韦占二年主持礼部科考,更是将他的名望推向 了顶峰。尽管欧阳修此时未能像远祖欧阳建那样封侯, 但其社会地位和声望无疑是欧阳建之后最为耀眼的,其 影响力甚至超过欧阳建。可以想见,欧阳修之后的欧阳 氏,定然将以欧阳修为宗族的光荣先辈。此时,欧阳修完 全不需要再扛着祖辈的荣光,而完全可以自树一帜:庐 陵欧阳修。他在嘉韦占四年所作的《欧阳氏图谱序》中的一 段话即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其日:“盖自安福府君(欧阳 万)以来,遭唐末五代之乱,江南陷于僭伪,欧阳氏遂不 显,然世为庐陵大族。⋯⋯盖自八祖以来,传今百年,或 绝或微,分散扶疏,而其达于仕进者,何其迟而又少矣! 今某或承祖考余休,列官于朝,叨窃荣宠⋯⋯”⋯‘巷74t 九067’也就是说,欧阳修认为庐陵欧阳氏晚唐五代以来没 有出现什么显赫的人物,自宋兴以来尤其明显,大有衰 微之意。这种情形与欧阳氏作为庐陵大族的地位很不相 符合。言下之意,欧阳修有视自己为庐陵欧阳氏中兴标 志的意思。 对比《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一文,可以看 出一点隐含在文章背后的深层心理。此墓志铭乃庆历四 年为其叔父欧阳晔所作,文中说:“欧阳氏世家江南,伪 唐李氏(即南唐李氏朝)时,为庐陵大族。”⋯‘卷27,眦2’此 时,欧阳修没有强调庐陵欧阳氏衰微之意,而是视之为 大族。虽然欧阳修此时已常在文中题署“庐陵身份”,但 并没有将自己当做庐陵欧阳氏的崛起标志。换句话说, 他虽有“庐陵身份”意识,但还不够强烈。因为此时就欧 阳修的地位和声望而言,还远不能与其嘉裙时期相比。 皇{;占以来,欧阳修地位日隆,其“庐陵身份”意识亦趋于 强烈。这可以从他的文集中题署“庐陵欧阳修”的频率反 映出来。嘉裙时期正是“庐陵欧阳修”高频出现的时期。 总体而言,欧阳修“庐陵身份”意识的不断强化,乃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9 是随着其地位、声望以及年龄的变化而发展的,并且通 过一系列的墓志铭和游记文章得以贯彻。 五、结语:后世对欧阳修“庐陵身份”的认可与强化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在他本人这里得到认可,并不 断强化。但是,“庐陵欧阳修”这个称呼能够为后世普遍 接受并辉映千载,还在于欧阳修之后世人对此所作的强 化工作。后世对欧阳修“庐陵身份”的认可与强化,有多 种方式,其中最为主要的有整理编辑文集、编年谱、修族 谱、建祠堂、建碑亭以及撰文评述等。其中,对欧阳修“庐 陵身份”的强化起到较大作用的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是 南宋前期同为庐陵人的周必大编辑整理《欧阳文忠公 集》;二是胡柯编写《欧阳修年谱》;三是南宋光宗绍熙二 年(1191)五月,吉州知州方松卿捐资在吉州州治建立 “六一堂”,并请庐陵另一文化巨人杨万里作《吉州六一 堂记》(《诚斋集》卷73)。至于那些为欧阳修撰写的墓志 铭、行状、神道碑、祭文,以及各种纪念文章,都为欧阳修 “庐陵身份”的强化或多或少地起着作用。 笔者有幸到过“庐陵文化古村”之一的钓源,此地即 欧阳修在《尚书职方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颍)墓志铭》 等文中所说的“吉州之欧阳”之根本所在。笔者注意到, 在此村最主要的宗祠中,在最显要的位置供奉着欧阳 修。而在村I:1开阔场地树立着一根根光荣石柱,每根柱 子上面镌刻着一位考中进士或登朝入阁的庐陵欧阳子 孙的名字及时间。据文化讲解员说,这种立柱仪式是钓 源村最为重要最为壮观的事情。如果把庐陵这两种最基 层民居建筑和宗祠建筑布置放在一起考察,我们不难发 现,这也是强化“庐陵欧阳修”的一种形式。 后世对欧阳修之“庐陵身份”的强化方式还有这么 一种,即追署“庐陵身份”。这种情形在南宋特别明显,如 南宋的周必大、王庭畦、杨万里、刘过和文天祥等人,纷 纷在自己文章中题署“庐陵周某某”、“庐陵王某某”、“庐 陵刘某”、“庐陵文天祥”等。这种题署看似与“庐陵欧阳 修”未有必然关联,但我们比较一下欧阳修之前吉州籍 人作文题署情形便知端的。在欧阳修之前,吉州也有不 少士人,但很少有人在行文中题署“庐陵某某”,即便是 于欧阳修稍长且至和间(1054--1056)位居宰相的刘沆, 亦少见其题署“庐陵刘某”。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南宋吉 州文化大家纷纷自署“庐陵某某”者,潜意识中当是受到 了欧阳修的影响。而反过来,他们这些文化、文学大家之 关于“庐陵身份”的题署,无疑也会在无形中强化“庐陵 欧阳修”。 最后,我们可以这样结论:大致在景韦占三年,欧阳修 的“庐陵身份”意识得到确立,并在以后的日子不断强 化,特别是庆历后期至嘉韦占年间。从欧阳修开始,“庐陵 身份”作为一种占籍,已然成为一种熠熠生辉的招牌,获 得了许多吉州士子的认可和强化。此后,那些吉州士子, 不论声名大小、无论地位高低,都很自觉地在文中坦然 题署“庐陵某某”。这或许也应该看做是欧阳修为故土作 出的一种贡献。 注释: ①《欧阳修全集》卷66,北京:中华书局,2001。此文 系年于天圣八年(1030),参考于刘德清《欧阳修纪年 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②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景秸三年正 月乙酉条:“⋯⋯初,偃爱欧阳修有文名,置门下,妻以 女。及偃数纠仲淹立异不循法,修乃善仲淹,因与偃有 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参考文献】 【1】(宋)韩琦.安阳集(卷50)【M】.文渊阁四库全 书本. 【2]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6. 【3】(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责任编辑:王立霞】 万方数据 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 作者: 陈冬根, Chen Donggen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9,""(9)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5条) 1.韩琦 安阳集(卷50) 2.刘德清 欧阳修纪年录 2006 3.欧阳修.李逸安 欧阳修全集 2001 4.《欧阳修全集》卷66 2001 5.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黄惠运.李忠.谢智暹 宋代庐陵"五忠一节" -中华文化论坛2006,""(1) 吉安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是和宋代庐陵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欧阳修、杨邦(父)、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道德文 章和高尚人格分不开的,他们被合称为庐陵"五忠一节",这是吉安人民的骄傲.庐陵"五忠一节"的产生,是由庐陵优越的地理环境、庐陵先民勤劳智慧的延 续、历史文化名人的催化作用、"江南望郡"的物质基础、深厚的家学渊源、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等多种因素促成. 2.期刊论文 文师华.WEN Shi-hua 庐陵事业起夷陵——欧阳修贬官夷陵时期的思想状况和文学创作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2) 欧阳修贬官夷陵期间,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和仁政爱民的思想,提出了师经重道的主张,并首倡舍传从经的研究新风气.他所创作的诗赋,可分为 咏物、赠友、纪游三类,形式上已初步形成了清新自然、平易疏放的特色. 3.期刊论文 马茂军 庐陵学与六一风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 六一居士的人格是六一风神的内在主体精神,春秋笔法影响了六一风神的行文风格,而庐陵史学与六一风神之人物形象塑造有密切关系,庐陵学之"人 情说"则铸成了六一风神抒发郁愤的情感内核. 4.期刊论文 莫邪 欧阳修:庐陵事业起夷陵 -中国三峡建设2007,""(1) 作为落户宜昌数十年的"外乡人",我对曾因命运作弄而被贬三峡的历史文化名人,总是心怀敬意.欧阳修即是我非常崇敬的先辈. 5.期刊论文 段非 庐陵文化的缩影--近读吉安陂头村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4,""(1) 庐陵文化在江西长久以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庐陵"是吉安的古称.许多人了解她,或许多半是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好一个"庐陵欧阳修也,"他生不忘祖,将自己和庐陵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庐陵因欧阳修传名于世,因养育了欧阳修,拥 有无限的光辉,以至文天祥写出"死不愧庐陵"的诗. 6.期刊论文 段非.DUAN Fei 庐陵文化的缩影--近读吉安陂头村 -小城镇建设2002,""(7) 庐陵文化在江西长久以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庐陵"是吉安的古称.许多人了解她,或许多半是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好一个"庐陵欧阳修也"他生不忘祖,将自己和庐陵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庐陵因欧阳修传名于世,因养育了欧阳修,拥 有无限的光辉,以至文天祥写出"死不愧庐陵"的诗. 7.期刊论文 吴宗海 欧阳修籍贯考实 -江海学刊2002,""(3) 欧阳修的籍贯,<醉翁亭记>结尾已明言为"庐陵",<宋史>本传也说他是"庐陵人".但一具体化,问题就来了:一说为"吉安",如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又 一说为"吉水",如<辞海>;还有一说为"永丰",如<历代名篇选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还是各有道理,却可以统一?下面略作考实. 8.期刊论文 刘开美.LIU Kai-mei 论欧阳修贬令夷陵的作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1) 2007年为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通过对欧阳修夷陵诗文和相关资料的研究,从调整心态、躬亲政务、体恤民疾、心系时政、志夷风俗、谈文论道、整 理旧史、研究经学和幕友唱和等九个方面,对欧阳修贬谪夷陵的作为进行了梳理,从而回答了"庐陵事业起夷陵"的缘由. 9.学位论文 方南波 《庐陵学案》研究 2002 本文研究了欧阳修与北宋时期的学术思想的发展,选取了《庐陵学案》为个案,进行了学术思想的研究。 首先在对宋学兴起作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 接着由点到线,以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为核心,探讨了庐陵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最后铺展到面,揭示了欧阳修与庐陵学人对北宋中期学术思想发展之贡献。 10.期刊论文 汪国林.WANG Guo-lin 试论欧阳修夷陵雅集唱和诗作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2) 欧阳修触怒权臣高若讷,被贬夷陵.此时的唱和活动与唱和诗作明显减少.夷陵唱和在内容上,以歌颂友谊为主;其次是关心民生疾苦;再次为歌咏自然 山水.沉沦下僚的生活,使唱和诗作内容现实性增强,袁枚说:"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以阅历增."这一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极有见地.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shkx20090901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2日
本文档为【欧阳修的庐陵身份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917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0-06-02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