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举报
开通vip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重要名词 1.神经元 2.反射 3.突触 4.灰质 5.白质 6.皮质7.髓质 8.神经核 9.神经节 10.纤维束 核心内容 第十六章 总论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313~320页) 一、神经元 可分为①假单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多极神经元、也可分为①感觉(传入)神经元、②联络(中间)神经元、③运动(传出)神经元。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三、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元...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重要名词 1.神经元 2.反射 3.突触 4.灰质 5.白质 6.皮质7.髓质 8.神经核 9.神经节 10.纤维束 核心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第十六章 总论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313~320页) 一、神经元 可分为①假单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多极神经元、也可分为①感觉(传入)神经元、②联络(中间)神经元、③运动(传出)神经元。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三、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元③中枢④传出神经元⑤效应器。 四、常用术语 1. 中枢部:灰质指胞体和树突聚集部,白质指神经纤维聚集部。大、小脑的灰质也叫皮质,白质也叫髓质。功能和形态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核。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称纤维束。 2. 周围部: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一团称神经节。神经纤维组成神经干。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321~385页) 重要名词 1.颈膨大 2.腰骶膨大 3.脊髓圆锥 4.终丝 5.马尾 6.中间带 7.灰质前、后连合 8.白质前连合 9.薄、楔束 10.脊髓丘脑束 11.皮质脊髓束 12.延髓脑桥沟 13.锥体交叉 14.菱脑峡 15.面神经丘 16.听结节 17.蓝斑 18.橄榄19.菱形窝 20.内侧丘系交叉 21.斜方体 22.外侧丘系 23. 三叉丘系 24.脊髓丘系 25.网状结构 26.小脑扁桃体27.海马结构 28.穹隆 29.基底核 30.纹状体 31.内囊32.边缘系统 33.瞳孔对光反射 34.角膜反射 35.上、下运动神经元36.硬膜外隙 37.硬脑膜静脉窦 38.蛛网膜下隙 39.蛛网膜颗粒40.大脑动脉环 核心内容 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达第l腰椎下缘。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把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前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前后根出入脊髓,以脊神经根连于脊髓的范围,把脊髓分为31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有临床应用意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呈“H” 形,每侧可分为前角(柱),后角(柱)和中间带,左右两半借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后连合相连。前角为躯体运动细胞,可分为内侧核和外侧核,后者主要位于颈、腰骶膨大。后角为中间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人纤维,可分为边缘核、胶状质和后角固有核等。中间带有内侧核和外侧核,中间外侧核为内脏运动神经核。脊髓灰质的分层已广泛为研究者采用。 2.白质 可分为前索、后索和外侧索,由许多纤维束组成。后索内有薄束和楔束,由后根入脊髓后在后索上升,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组成。外侧索内的脊髓丘脑束,是脊神经传导浅感觉的纤维,在灰质I、IV、V层换元后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处至对侧上升的纤维组成。皮质脊髓侧束是在锥体交叉处已经交叉的下行纤维束,支配前角运动细胞的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是在锥体交叉处没有交叉的下行纤维,可支配双侧前角运动细胞。脊髓白质内还有其它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 二、脑 (一) 脑干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 1. 脑干的外形 脑干腹侧:中脑为大脑脚和脚间窝,从窝内走出第三对脑神经。脑桥腹侧为基底部,有基底沟,向两侧续小脑中脚,其交界处有三叉神经出入脑。延髓腹侧前正中裂两侧为锥体,锥体下端有锥体交叉,锥体外侧为橄榄,两者之间有舌下神经根出脑。脑桥和延髓之间的脑桥延髓沟内,自内向外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入脑。橄榄后沟内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出入脑。脑干背侧:中脑为上丘和下丘。延髓下半有后正中沟、薄束和楔束、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外上方有小脑下脚。延髓上半和脑桥背面形成一菱形凹陷称菱形窝,为第四脑室底,其上界为小脑上脚,下界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正中沟与界沟之间为内侧隆起,在髓纹上方有面神经丘,下方有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界沟外侧为前庭区。 2. 脑干内部结构 (1) 灰质 A. 脑神经核 由于中央管扩大为第四脑室,界沟内侧为运动性核,外侧为感觉性核,自内向外排成六个功能柱。①躯干运动柱: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②特殊内脏运动柱: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③内脏运动柱: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④内脏感觉核:为孤束核。⑤躯体感觉柱:包括三叉神经的中脑核、脑桥核和脊束核。⑥特殊躯体感觉柱:包括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B. 非脑神经核 多为中继核,如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红核、黑质等。 (2) 白质 主要有四系一束。 ①内侧丘系 由薄束和楔束纤维在薄束核和楔束核换元后,经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上升的纤维组成,传导对侧肢体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②外侧丘系 由蜗神经在蜗神经核换元后,经斜方体越边后或同侧上升的纤维组成,传导双侧听觉。 ③三叉丘系 由三叉神经在脑桥核和脊束核换元后交叉上升的纤维组成,传导对侧头面部浅感觉。 ④脊髓丘系 是从脊髓上升的脊髓丘脑束。 ⑤锥体束 神经元胞体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经内囊、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下行,包括止于脑干躯体运动核的皮质核束和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皮质脊髓束。 (3) 网状结构 在脑干中,除边界明确的神经核和纤维束以外,有许多纤维互相交织成网,其间散在大小和密度不等的胞体,称为网状结构。 (二) 小脑 位于颅后窝,借三对脚连于脑干。可分为中间的蚓部 (小脑蚓)和两侧的小脑半球。小脑借其表面的沟裂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绒球小结叶为古小脑,与前庭神经联系,与平衡有关。前叶和后叶的蚓锥体、蚓垂称旧小脑与脊髓相联系,调节肌张力。后叶其余部分为新小脑,与大脑皮质联系,与骨骼肌协调运动有关。小脑表面灰质称小脑皮质,内部为髓质属白质,髓质内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最大的为齿状核。小脑下脚和中脚主要由小脑的传入纤维组成,小脑上脚主要为小脑的传出纤维。 (三) 间脑 间脑包括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五部分。 1. 背侧丘脑和后丘脑 背侧丘脑(亦称丘脑)略呈卵圆形灰质团块,借内髓板分为前、内、外三部分。外侧部又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腹侧部可分为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三叉丘系终止于腹后内侧核,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终止于腹后外侧核。小脑上脚纤维一部分终止在腹外侧核和腹前核。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 2.上丘脑 包括丘脑髓纹、缰三角、缰核及松果体等。 3.下丘脑 位于下丘脑沟以下,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等,主要核团有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和乳头体核等。下丘脑是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4.底丘脑 主要有底丘脑核,属锥体外系。 (四)端脑 呈球形,被大脑纵裂分为对称的两个大脑半球。 1. 端脑的外形 背外侧面借中央沟和外侧沟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共五个叶。额叶借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分出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顶叶借顶内沟和中央后沟分出中央后回、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后者包括缘上回和角回。颞叶借颞上沟和颞下沟分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部分称颞横回。 内侧面可见被切断的胼胝体。与其平行的有扣带沟和扣带回。顶枕沟与距状沟之间为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回。颞叶内面有海马旁回及钩、枕颞沟、枕颞内侧回及枕颞外侧回等。 2. 端脑内部结构 端脑表面有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深部为白质称髓质,髓质深部埋有灰质团块称基底核。每侧半球内还有侧脑室。 (1)侧脑室 可分为中央部、前角、后角和下角。 (2)基底核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尾状核和豆状核称纹状体,其中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称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属锥体外系。杏仁核属边缘系统。 (3)髓质 包括连合系、联络系和投射系三种纤维。连合系有连合两半球嗅脑的前连合,连合新皮质的胼胝体,以及连合海马的穹窿连合。联络系联系同侧半球的不同叶回,有上、下纵束等。投射系是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其中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是新皮质投射系纤维在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高度集中而成。在水平断面上呈向外开放><字形。可分为前脚、后脚和内囊膝。后脚又可分为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前脚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内囊膝含皮质核束;后脚的丘脑豆状核部含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丘脑中央辐射;豆状核后部含视辐射和顶枕桥束;豆状核下部含听辐射和颞桥束。内囊病变可出现“三偏”症。 (4) 大脑皮质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为躯体运动中枢(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为躯体感觉区;颞横回为听区;距状沟两侧为视区;海马旁回钩附近为嗅区。与语言有关的中枢多在优势侧半球,语言运动中枢在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在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在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在角回。 3.边缘系统 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等围绕胼胝体形成一环,加上海马和齿状回,组成边缘叶。边缘叶再加上与其联系密切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隔区、隔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与内脏活动有关。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451~465页) (一) 感觉传导通路 1. 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共有三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灰质Ⅰ、Ⅳ、Ⅴ层,在此换元后,其纤维经白质前连合斜越向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在此换神经元后,经内囊后脚丘脑中央辐射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投射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 2. 躯干和四肢深感觉传导路 也有三级神经元。 第一、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与浅感觉相同即脊神经节和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薄束和楔束在此换元后,经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至背侧丘脑,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以及中央前回。 3. 视觉传导通路 有三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为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及节细胞。节细胞纤维组成视神经,经视交叉(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视束至第三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脚豆状核后部投射至距状沟两侧皮质。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孤:感觉器是视锥、视杆细胞,传入神经元是双极细胞和节细胞,中枢在顶盖前区,此区细胞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联系。传出神经元为动眼神经副核和睫状神经节,效应器为瞳孔括约肌。 (二) 运动传导通路 1. 锥体系 锥体系由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躯体运动区,其纤维组成锥体束,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躯体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其纤维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皮质脊髓束主要在锥体交叉越边,少部分在白质前连合交叉。皮质核束,除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半(支配眼裂以下面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余躯体运动核(包括特殊内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痉挛性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萎缩不明显。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称弛缓性瘫,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肌萎缩明显。在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称核上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称核下瘫。 2. 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主要包括①新纹状体—苍白球系②皮质—脑桥—小脑系。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466~479页) (一) 脑和脊髓的被膜 1. 硬膜 硬脊膜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至第二骶椎,向下包裹终丝。硬脊膜与椎管骨膜之间的间隙称硬膜外腔。是硬膜外麻醉的部位。 硬脑膜兼颅骨骨膜,有些地方二层分开称硬脑膜静脉窦,如上、下矢状窦、海绵窦、横窦、乙状窦等。硬脑膜伸入大脑纵裂内形成大脑镰,将左右二半球不全隔开。伸入大脑与小脑之间的大脑横裂形成小脑幕。它不完全地将颅腔分隔为上、下二部。 2. 蛛网膜 蛛网膜与硬膜之间为硬膜下腔。与软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此腔内充满脑脊液。有些地方蛛网膜下腔扩大为蛛网膜池,如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等。 3. 软膜 软脊膜构成齿状韧带和终丝等,软脑膜参与组成脉络丛。 (二) 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1. 脑的血液供应 有一对颈内动脉和一对椎动脉。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穿海绵窦折向上分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合为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分出二支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围绕视交又、灰结节和乳头体等形成动脉环,称大脑动脉环(Willis动脉环)。动脉环可调节各脑部的供血量。脑的静脉先注入硬脑膜静脉窦,最后汇入颈内静脉。 2. 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动脉有椎动脉分出的脊髓前、后动脉及节段性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等)两个来源。脊髓的静脉回流至椎内静脉丛。 (三)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出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少量经神经根周围间隙回流入淋巴内。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具体内容详见《系统解剖学》386~450页) 重要名词 1.颈丛 2.膈神经 3.臂丛 4.正中神经 5.桡神经 6.尺神经7.肌皮神经 8.腋神经 9.腰丛 10.股神经 11.闭孔神经12.骶丛13.坐骨神经 14.胫神经 15.腓总神经 16.动眼神经 17.三叉神经18.面神经 19.舌咽神经 20.迷走神经 21.灰交通支 22. 白交通支23.椎旁节 24.椎前节 25.内脏神经丛 26.牵涉性痛 核心内容 一、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可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都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为运动性神经,后根为感觉性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神经。每一对脊神经都含四种纤维:①躯体运动纤维 ②躯体感觉纤维 ③内脏运动纤维 ④内脏感觉纤维。 脊神经后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肌和皮肤,前支除胸神经外,交织成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 颈丛 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前方。其发出的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分布于颈部皮肤.集中从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走出。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从前斜角肌表面下行,于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朐廓上口入胸腔,经肺根前方,在纵隔胸膜与心包间下行至膈。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有分支经腔静脉裂孔穿膈,分布于膈下中央部腹膜,右膈神经还分布于肝、胆囊和胆总管等。 (二) 臂丛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经斜角肌间隙走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其分支有: 1.胸长神经 支配前锯肌。 2.胸背神经 支配背阔肌。 3.腋神经 发自后束,穿四边孔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分布臂上部外侧。 4.肌皮神经 发自外侧束,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皮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5.正中神经 由内外侧束各发一根组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穿腕管入手掌。其肌支支配前臂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收肌除外)和第1、2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及其中、远指节背面。正中神经损伤后呈“猿手”畸形。 6.尺神经 发自内侧束,经肱二头肌内侧穿内侧肌间隔,经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起始端,经前臂内侧达腕部。其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骨间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尺侧1个半指掌面、手背尺侧、尺侧2个半指背面。尺神经损伤呈“爪形手”畸形。 7.桡神经 发自后束,绕肱骨桡神经沟转至肘前外侧,分为浅深两支。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伸肌。皮支分布臂后、前臂后、手背桡侧、桡侧两个半指背面。桡神经损伤呈 “垂腕”畸形。 (三) 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12对,1~11对走在相应肋间称肋间神经。第12对走在第12肋以下称肋下神经。上6对肋间神经行于肋间内外肌之间,至胸骨旁穿出为胸前皮神经。下6对行至肋弓后进入腹壁。走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穿腹直肌鞘浅出。胸神经前支支配肋间内、外肌及腹前、外侧群肌运动,及胸腹壁感觉。其特征是①节段性分布明显,一般以胸骨角、乳头、剑突、肋弓、脐、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等于面为标志,分别相当于第2、4、6、8、10、12对胸神经前支的分布节段。②胸腹共同支配。 (四)腰丛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小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方。其分支有: 1.股神经 穿腹股沟韧带深方的肌腔隙入股三角,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股前部。隐神经随股动脉穿收肌管,与大隐静脉伴行沿小腿内缘至足背内缘皮肤。 2.闭孔神经 分布于大腿内侧。支配内收肌运动和股内侧皮肤感觉。 3.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分布于腹股沟区。 4.股外侧皮神经 分布于股外侧皮肤。 (五) 骶丛 骶丛由腰骶干(腰4、5)、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盆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其分支有: 1.坐骨神经 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在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1) 胫神经 经比目鱼肌深面,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皮支分布于足底皮肤。胫神经损伤后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出现“勾状足”(“仰趾足”)畸形. (2) 腓总神经 绕腓骨颈,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前、外侧群肌及足背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趾背皮肤。胖总神经损伤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2、阴部神经 出梨状肌下孔,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分布于肛门、会阴和外生殖器。 3、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等。 二、脑神经 12对脑神经除含与脊神经相同的四种纤维外,还有特殊躯体感觉、特殊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3种纤维,共7种纤维成分。可以分为三类:①只含感觉纤维的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②只含运动纤维的脑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③混合性神经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I. 嗅神经 由嗅粘膜内的嗅细胞轴突组成,经筛孔入颅,终于嗅球。 Ⅱ. 视神经 由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组成,经视神经管入颅,连于视交叉。 Ⅲ. 动眼神经 含躯体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核)和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自脚间窝出脑,贴小脑幕缘,穿海绵窦外侧壁上部,经眶上裂入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除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眼外肌。内脏运动纤维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动眼神经损伤后出现: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调节反射消失。 Ⅳ. 滑车神经 起于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Ⅴ. 三叉神经 含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三叉神经运动核,随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等;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其周围突分三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1.眼神经 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和鼻睫神经,分布于眼眶、眼球、泪腺、结膜、鼻腔粘膜以及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 经圆孔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续为眶下神经,分布于眼裂与口裂之间皮肤,上颌牙齿及口腔鼻腔粘膜。 3.下颌神经 自卵圆孔出颅,其感觉神经分支有①颊神经、②舌神经、③下牙槽神经、④耳颞神经。分布于下颌牙、舌前2/3和口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 Ⅵ. 展神经 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Ⅶ. 面神经 含有三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支配面肌,镫骨肌等.②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神经节为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枢突终于弧束核。③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支配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口鼻腔粘膜腺。面神经自桥延沟外侧部出脑,经内耳门、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在面神经管内的重要分支有:岩大神经和鼓索,在颅外的分支有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等。其内脏运动神经节为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面神经损伤后的主要症状: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消失,笑时口角歪向健侧;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消失;泪腺分泌障碍,角膜干燥,涎腺分泌障碍。 Ⅷ. 前庭蜗神经 含特殊躯体感觉纤维,前庭神经传导平衡(位置)觉,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为双极细胞,周围突分布于膜壶腹嵴和椭圆囊斑、球囊斑,中枢突终于前庭神经核和小脑。蜗神经传导听觉,蜗神经节位于蜗轴内,双极细胞的周围突分布于螺旋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终于蜗神经核。 Ⅸ. 舌咽神经 为混合神经,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②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下泌涎核,支配腮腺。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细胞位于下神经节,分布于舌后1/3味蕾。④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细胞位于下神经节,分布于咽,鼓室、颈动脉窦、咽鼓管、舌后l/3等。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上神经节,分布于耳后皮肤。主要分支有舌支、咽支和窦神经等。 Ⅹ. 迷走神经 为混合神经:①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迷走神经背核,分布于颈、胸、腹脏器,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②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咽喉肌。③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下神经节,分布于颈、胸、腹脏器。④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上神经节,分布于外耳道皮肤及硬脑膜。迷走神经主要分支有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心支、食管支、胃前支、胃后支、腹腔支等。 迷走神经从橄榄后沟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行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的后面,经胸廓上口入胸腔,绕肺根后方,随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入腹腔。 Ⅺ. 副神经 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颅根起于疑核、脊髓根起于副神经核、颅根随迷走神经至咽喉肌,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Ⅶ. 舌下神经 含躯体运动纤维,起于舌下神经核,经延髓前外侧沟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分布于舌肌。舌下神经损伤,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三、内脏神经 (一) 内脏运动神经 也称植物性神经。 1.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随意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不随意肌)和腺体。 (2) 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 (3) 躯体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骨骼肌只有—个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需在内脏运动神经节换一次神经元,有两个神经元,即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之分。 (4)分布的形式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多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内脏运动神经多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2.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胸髓和上部腰髓灰质侧角,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内脏运动核和骶副交感核。 (2)神经节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和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和壁内节。因此,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3)分布的范围不同;交感神经比副交感神经分布范围广泛,如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等,只有交感神经分布。 (4)对向一个脏器的作用不同。 (二)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脊神经节内,为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盆内脏神经等分部于内脏;中枢突一部分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入脑干终于孤束核,另一部分随交感神经和盆内脏神经入脊髓,终于后角。传导至大脑皮质的通路尚不清楚,内脏感觉有痛阈高,定位不准确等特点。 (三) 牵涉性痛 某些内脏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疼痛,称为牵涉性痛。机理可能是该内脏与相应体表的感觉神经在同一脊髓节段汇聚所致。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 脑 脊髓 脊神经31对 内脏神经 脑神经12对 神经系统
本文档为【神经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229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19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