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

举报
开通vip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姓名:许泳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指导教师:庄宝华20060401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作为农业大省,应抓住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特色进行简述以及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种类;阐述了竞争力...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姓名:许泳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指导教师:庄宝华20060401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作为农业大省,应抓住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特色进行简述以及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种类;阐述了竞争力的一般理论,重点叙述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在搜集整理多年的有关统计调查资料的前提下运用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出发分析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现状;同时,还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净产值系数法等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产品进行国际和国内比较优势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福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茶叶的市场将受到冲击;西红柿和自莲子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芦柑有较强的竞争力。最后,结合福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福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强化农业国内支持措施,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扶持农业发展: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建设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培养新型农民;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完善。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比较优势;对策福建农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ABSTRACTUnderthecircumstanceofanopenmarket,agriculturalproductcompetitivenessissignificanttopromotethesustainableandsteady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sanagriculture·dominatedprovince,Fujianshallseizethepresentopportunitythatagricultureisbeingstrategicallyre-structuredandtheGovernmentisattachinggreatimportanceonagriculture,farmers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tofullyplayitscomparativeadvantagestofurtherimproveagriculturalproductmarketcompetitiveness,increasemarketoccupationratioandfarmers’income.Usingbothdomesticandinternationalstudyachievementsofcompetitivenessforreference,thisarticlebrieflydescribedtheconceptof“characteristic”,listedthekinds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productsandelaborativethecompetitivenessabilitytheory.Basedonsummarizingrelevantstatisticaldataofpreviousyears,usingpositiveanalyticalmethodandqualitativeanalyticalmethod,andfollowing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andcompetitiveadvantagetheory,thepresentsituationsofagriculturalproductcompetitivenessabilitysituationinFujianwerestudied,moreoverfivekinds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productsinFujianwereselectedasstudysubjectsandthefurtheranaylsiswasmadeontheirinternationalcomparativeadvantagewiththemethodofthedomesticresourcescostandontheirdomesticcomparativeadvantagewiththemethodofnetoutputvaluecoefficientandproductcentralized-dimension.Theanalysisshowsthatthedevelopmenttrendsofmarketcompetitivenessof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productsofFujianprovinceareasfoflow:Bothininternationalanddomesticmarkets,teawillbeshocked,TomatoandLotusseedrevealsanobviouscompetitiveadvantage,MandarinOrangehasstrongcompetitiveness.Intheend,inaccordancewiththelocalactualsituations,thearticleputforwardseveralmeasurestoimprovemarketcompetitivenessofcharacteristic塑堡查整查兰堡主兰些丝兰———————————————一agriculturalproducts。fFujianprovince,whichincludeac。。1。。8‘ilgdevelopment。f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industrY,improVingproductsqualityandresponsingtogreentradebarrieractivelybaseontheprogre8s。ftechn0109y’strengtheningcooperationagriculturebetweenFujianandTaiwan·KEYWORDS: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product;competitiven。8sability:comparativeadvantage:countermea8u。。塑堡查签查兰堡主堂垡堡苎———————————————一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学位(毕业)论文作者亲笔签名:许评淆日期:j邮i.J.髟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口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匹厂学位(毕业)论文作者亲笔签名:许济清日期:2.ooO'.,.“’指导教师亲笔签名:7z/陟日期:u帅‘,‘.坫福建农林夫学硕卜学位论文l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选题背景2005年福建省努力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和农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作物稳步发展,水果、茶叶和食用菌产量继续保持增长,造林更新面积大幅度增加,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渔业生产呈现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格局,产业化带动能力增强。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全省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年来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主要经济作物稳步发展。水果、茶叶和食用菌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近年来福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转变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优化茶、果品种的结构,改造低劣质茶、果园,加快引进发展名特优和南亚热带特色园林水果,茶、果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屡创新高。初步统计,2005年全省园林水果产量可达475.04万吨,比上年增加6.14万吨,增长1.3%。茶叶产量18.08万吨,比上年增加1.64万吨,增长10.0%。1。食用菌通过结构调整,引进开发了适销对路新品种,扩大了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适度控制木生菌生产规模,反季节食用菌比重增加,生产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可达55.24万吨,比上年增加3.22万吨,增长6.2%。其中主要产品蘑菇产量28.02万吨,增长6.9%”。。农产品出口止跌回升,增长幅度较大。2004年以来,各地加强对重点出口农产品企业的服务,搞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收集我省重要农产品贸易国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动态信息,加强与外贸、国检等部门的联系,形成信息共享与应对出口壁垒预警机制。开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改变目前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通过台湾的营销渠道,积极拓展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2004年卜9月,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12.6亿美元,位届全国第四,比去年同期增长35.4%,扭转了2003年农产品出口下跌的局面01。特色农产品出口在福建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出口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对外贸易活动乃至整个福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尽管工业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制品出口份额逐步提高,但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数量和金额也在逐步提高,特色农产品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量的8%左右,若加上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口值,这一比例将更高。然而随着福建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加入了WTO,对比国际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福建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渐显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建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发展。2004年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特别是一些水果价格持续走低。荔枝、龙眼、枇杷等水果,由于产量持续增加,而销路不畅,价格为历年来最低。果贱伤农,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砍荔枝树的现象。1.1.2研究目的和意义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割断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各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世界市场提供原料,或销售产品而进行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最多而且最勤勉”。”3斯密发自内心的话,赞扬了勤劳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农业文明,同时,精辟概括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基础一中国的自然和社会资源禀赋一富饶肥沃的土地、勤劳众多的人民和精耕细作的农业。几经沧桑,国运兴衰,中国最富己成为历史,但是,富裕的基础仍然存在,肥沃的土地、勤劳的人民和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仍然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禀赋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日益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中国人口更为众多,土地与其它自然资源更为稀缺。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贫乏成为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并由此产生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更加突出了农业资源供给的矛盾。怎样利用我国资源禀赋,安排具有比较优势或国家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是我国在考虑未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农产品生产与贸易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在WTO新规则范围之内。这一方面为我国参与世界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有利机会,为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增加了制约条件。加入WTO后,非关税手段逐步取消,将使福建省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缺乏保护,农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品与国外、省外的农产品在国际、省农产品自身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只能建立在福建如果福建省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其他的农产品就会挤占我们的市场份额,使福建省农产品生产遭到打击。因此,必须有效利用福建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相对价格,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那么,对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概括来讲,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1)在农业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下,根据比较优势调整福建农产品的贸易战略,以便更好的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台作,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在福建省哪些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哪些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这需要我们进行分析。(2)在福建众多的特色农产品中,哪些品种比较优势高,哪些品种比较优势低,这也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与贸易条件的变化,以及我国工业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福建省农产品生产是否还具有比较优势?需要我们进行研究。(3)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某种农产品现在没有比较优势,将来可能具有比较优势:某种农产品现在具有比较优势,但将来可能没有比较优势。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了解比较优势变化的条件,把握比较优势变化的方向和趋势。而且农产品为什么会存在比较优势?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这更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讨论。1.2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从国际贸易相关的“比较优势理论”入手。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后来又向综合发展相关的“竞争优势理论”深化。竞争优势体现总体竞争力的要素构成。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1。他指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生产效率比别国高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进口生产效率比别国低的产品和服务。这样,贸易双方所得利益比没有贸易、闭关自守的状态下要大得多。英国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首次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它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他指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唯一决定因素。只要某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一国出口获利只需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要有绝对优势,这正好弥补了亚当·斯密的理论缺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他指出,一国兴衰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除了波特之外,西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当代社会某些经济现象时所表现出的不适用性。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Lesterc.Thurow)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的未来》(1996)中指出:天赋的自然资源和资金的可利用性都不再是竞争要素了,在21世纪,知识和技能才是比较优势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1。1.2.2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现状面对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许多国内学者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一个共同的理论观点是,比较优势是衡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陈武(1997)在《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一书,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经济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经济结构中,农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下降,并由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而轻纺工业(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个别农产品如豆类、食糖、菜籽油、蓖麻油、鱼和渔产品比较优势上升,天然蜂蜜、肉及肉制品、脱脂羊毛、鲜肉冷冻肉等畜产品也有比较优势‘“。周孝味(1996)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中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在国内首次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解为价格、质量、品牌、销售、包装设计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3个层次,并将技术竞争力作为总体竞争力函数的变量导入分析”1。徐志刚(2001)在《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采用资源成本系数法对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总体分析、部门分析和区域分析,虽未推进到国际竞争力的层次,但其多角度分析的方法很值得借鉴,4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不具总体比较优势的行业发掘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子行业来,从不具比较优势的国家发掘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来,为行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依据。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比较优势测定体系模型,为产业结构调整等决策咨询参考的快速反应提供了可能”⋯。瞿艳平、郑少锋(2005)《在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中提出农产品强势品牌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对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必然性、品牌特征、存在问题的全方位分析,提出了7条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具体对策”⋯。(2)关于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加入WTO的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福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如质量不高、目标市场集中度较高、加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度低、技术含量低、有效信息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促进福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福建农产品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促进福建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如苏增添在《关于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执行情况与200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继续扶持我省名优特大宗出口商品的发展,重点培植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等出口支柱产品”“;吴建华(2002)在《福建农业走进新时代》中较为具体提到福建在茶叶、食用菌、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有巨大出口潜力““。蔡贤恩(2001)在《福建省农产品市场:问题与对策》””和《开拓福建省农产品市场的研究》””中从农产品结构、农产品质量、季节性供求不足、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说明了福建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农产品市场发展因素;李闽榕(2002)在《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探讨》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带给福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影响“⋯。黄挺(2002)《浅谈福建省农业如何应对wT卜一以特色产品抢占国际市场》中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福建农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扩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实施名牌战略等方面提出以特色农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的发展思路”⋯。夏文顶(2005)在《提高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思路》中,从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经营组织,提高综合效益、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福建省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的对策“⋯。谢华安(2005)在《加快新时期闽台两岸农业合作的策略思考》中提出要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并为创新闽台合作提出了“构建一个目标”、“突出三大方向”、“建设五个保障体系”、“推进三项基本合作策略”的对策措施”⋯。i.2.3本文所作的努力及创新之处对于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研究,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主要从定性方面分析的较多,比较缺乏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因此本论文研究主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即凭借大量的事实材料和统计数据,应用有关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模型加以处理,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对福建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形成“是怎样”的结论。I.3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I)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建不同区域特色农产品实地考察,主要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不同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现状。同时,查阅国家、省及所属部分县市的统计、农业、外经贸等有关政府机构,获取大量相关资料。此外,还就有关问题和研究方法向专家学者请教咨询。(2)数理分析方法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在占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加工、提炼,并采用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以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可信度。(3)比较分析方法在分析相关数据时,围绕时空的变化,在不同地区和历史阶段间加以比较,有助于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I.4结构框架与内容布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福建农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一部分:导言。根据我国农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说明研究农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总结目前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动态。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分为两部分阐述,一是对特色简述以及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种类;二是阐述竞争力的一般理论,重点叙述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引入国内资源成本法、价格名义保护率、净产值系数法等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产品进行国际和国内比较优势实证分析,得出比较优势的结论。第四部分:提高福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选择。先对福建特色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福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福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相关对策。2理论概述2.1特色简述事物之独胜处日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特色是特别出色之所在,含有独出于或优于众者之意,是才能杰出、事物迥异于众者之称。所以特色不仅是特别、特殊、与众不同,其更有优秀之意。因此要么与众不同,要么更为优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可称之为有特色。可见特色本质上是指差异性,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不断保持差异性,才能与对手相区别,才能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才能在茫茫商海中独领风骚。因此特色代表着竞争优势。2.2福建特色农产品福建地貌多样,山多海阔,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生物品种资源丰富,是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黄金地带,而且地处我国东南沿海,1:3岸发达,面对台湾,毗邻港澳,是祖国大陆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内引外联的重要区域:又是全国著名侨乡,民资侨力雄厚。2.2.1福建特色农产品界定原则那么福建特色农产品到底有哪些?本文认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均可称之为具有特色:(1)与众不同(可以指某地的特定产出)。如产品的区域性,福建专有产出,而其他地方则无此种产品。地方特产本身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为只有特定的地方才生产,或该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别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地方不一样,可以说它是“不需要批准的、公认的品牌”。(2)更为优秀。同样的品种但福建农产品质量更为优。如地瓜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闽西八大干之一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却名扬海内外,享有“金薯片”之美誉。(3)该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大规模。如莆田枇杷产量占到全国总产的1/3左右。2.2.2福建特色农产品界定按照以上原则或标准,可以界定福建农产品如水果、蔬菜、水产、茶叶、食用菌、畜产品等是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同类产品,其规模、产量、产业化经营水平也相对较高。目前福建省名优农产品已达二十五项,其中已有二十二项进入国际市场,有20多种农产品出口创汇超过千万美元,全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位居全国第三。(1)福建是“南方水果之乡”。全省有亚热带、热带和温带果树46科、86属,182种和变种,2000多个品种品系。福建水果总产量2003年达442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龙眼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香蕉、枇杷、荔枝产量居第二位,柑桔产量居第三位。全省人均占有水果量126.7公斤,居全国第二位。福建已经形成了以柑桔(柚)、香蕉、龙眼、荔枝、枇杷、橄榄等六大常绿果树为主,桃、李、柰、梅、梨、柿等六大落叶果树为辅的果类品种布局结构;近年来引进的新、特、优热带水果如番石榴、番木瓜、甜杨桃、火龙果、毛叶枣等在南部地区也逐渐形成生产规模,而且备受市场青睐”“。(2)蔬菜。蔬菜产量大、品种多、成本低,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一些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情况下,福建蔬菜出口仍然迅速增长,2004年福建蔬菜出口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蔬菜四季种植。由于福建重工业欠发达,主要农区生态环境良好,到处青山绿水,水质、空气的洁净度较高,土壤农药残留量低,具有开发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特别是闽西北的山区,拥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力肥沃,有利于开发有机食品。沿海有利的位置为蔬菜出口提供了极大便利。(3)福建省是中国主要渔业省份之一。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曲折率为1:5.7,居全国首位。内陆水域面积36万公顷,浅海、浅滩面积69万公顷,福建农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且面对台湾、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福建水产业的发展引人瞩目。改革开放以来,渔业进入了一个腾飞的阶段。传统的蛏、蛤、蛎、蚶和紫菜等品种的养殖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前列,鳗鱼、对虾和网箱珍贵鱼类养殖迅速崛起,南美白对虾、鲍鱼、牙鲆、石斑鱼、鲥鱼等一批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高的水产养殖品种得到快速发展。福建水产品2003年产量573万吨,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省水产业的产业素质和发展质量大大提高,现代化渔业的特征进一步显露。渔业结构趋向合理、协调,渔业法制建设日趋健全。(4)福建茶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到2004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217,59万亩,比上年增加9.71万亩,增长4.7%,增速比上年快1.0个百分点。2004年茶叶产量16.44万吨,增加1.42万吨,增长9.4%。其中,乌龙茶产量7.29万吨,增长11.5%;绿毛茶产量8.2l万吨,增长1.4%;乌龙茶和绿毛茶分别占茶叶产量的44.3%和49.9%。茶叶产量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十五年增长,年均递增7.2%。目前全省十个产茶大县分别是安溪、福安、福鼎、寿宁、建瓯、南靖、武夷山、华安、尤溪、政和等县(市),茶叶产量占全省比重为55.8%,其中安溪县茶叶产量达2.27万吨,占全省比重为13.8%”⋯。(5)福建省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乡,食用菌生产总体上在国内有一定优势。由于福建具有山多、落差大等地理优势,适于培植多种食用菌,而且食用菌具有1:3感好、病虫害少等特点,市场前景看好。福建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45种,规模栽培的有20多种,寿宁花菇独具一格,古田银耳产量居全国之首,仙游县巴西菇栽培面积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巴西菇生产基地。多年来,福建省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年出口创汇、产量、产值连续十多年居全国首位”“。(6)福建畜牧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产量实现了连续二十四年增长。福建具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和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如河田鸡、绒毛乌骨鸡、黑番鸭、白鹜鸭、黄兔。福建是全国最大的水禽生产基地。近几年福建重点发展草食动物、节粮型家禽、奶牛和特种养殖,生猪良种率有较大提高,养殖业的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日趋明显。畜牧业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一大批专业生产基地、专业场9福建农林丈学硕士学位论文和专业户。由于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吸收,畜禽免疫程序的建立和科学饲养方式的普及,极大提高了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畜牧业发展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相对独立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03年福建肉禽蛋奶总产量233万吨,产值55亿元。2.3竞争力的一般理论我们了解竞争力,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竞争。在中文里“竞争”-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记》,《齐物记》原本是两个音节词,“竞”重在行为有“有竞有争”之说。以前的竞和争“争”重在言辞,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竞和争才逐渐变为一个词。在古希腊也已出现“竞争”一词。亚罩斯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使用了“竞争”和“垄断”这对范畴,并己认识到“垄断”是由于没有人“去同他竞争”,后来他又提出“优胜劣败的规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竞争的本质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目前竞争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存在。但是,竞争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作用何在?这是我们在研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时首先应弄清的问题。2.3.1竞争的含义自从人类社会的开始,就产生了竞争,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部竞争史。人们对竞争的含义有过各种各样的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是指: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个人或集团在一定范围内为了夺取他们所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较量的过程。也就是说,各种对竞争的含义的界定都包含三个要求:竞争者、竞争目标和竞争场。竞争者是竞争的主体,是产生竞争力的创造者,如果没有竞争者就谈不上竞争。同时,竞争者必须是两方或两方以上,如果竞争目标只有一方所需,就不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展开和终结,竞争的胜败以及文明程度取决于竞争者。因此,竞争者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质:竞争者的多头性,竞争者对竞争目标的共需性,竞争者的能动性。竞争目标是指参加竞争的各方所达到的目的,是竞争各方要争夺的对象。竞争目标是引起竞争者产生竞争欲望的源泉,竞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其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竞争目标具有以下性质:多样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竞争目标。政治家争权力、企业家争经济利润,运动场上争奖牌等等;相对有限性,也就是竞争对象不能满足每一个竞争者的需要,参与竞争只是一个过程,是否能得到竞争目标则是结果,只有10福建农林大学硕{一学位论文具有竞争力的竞争者,实现或取得了竞争目标,才为成功者。竞争目标的这种相对稀缺性,相对有限性,才会产生竞争。海水、空气这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东西,不会使人们对其产生竞争;层次性,竞争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由于社会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某一场竞争,可能是以往各种竞争的结果,也可能因这场竞争而导致以后各种各样的竞争。正因为这样,对参与竞争的个人或集团来说,每一次竞争,其目标就会呈现出各种多样的层次性。竞争场是指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也就是竞争者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如经济竞争的市场,政治竞争的市场,体育竞争的运动场都属竞争场。竞争场有的进出比较自由,有的受到控制。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场是构成竞争的三大要素,缺少任何~个要素都不是现实的竞争,在这三者中,核心是竞争者,因为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要,竞争场源于竞争者的活动,离开了竞争者就无所谓竞争目标,竞争场。当然,只有竞争者,没有竞争目标,竞争就不会产生,没有竞争场,竞争者就没有活动的场所、范围,也展开不了竞争。因此,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2.3.2经济竞争力的含义根据不同社会领域内的竞争,我们大体可分为经济竞争、政治竞争、文化竞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整体划分,社会领域里的竞争有许多,其他各种竞争举不胜举,在这里,由于本章所需,我们重点谈一下经济竞争,也就是市场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是指竞争者为了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的较量和斗争,其是社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原始社会后期及封建社会,其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商品少,交换的更少,因此,经济竞争在那时在经济活动中不起主导作用,只是一种自发的,偶然的行为。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其经济竞争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此时的经济竞争在经济活动中就起主导作用,可以说商品经济就是竞争型经济,而其最基本规律一价值规律就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经济竞争有其本质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是取更多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任何生产者参与竞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实现是通过在商品交换中转让自己的商品,收回商品的价值,即取得代表商品的疆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货币。货币得到越多,则其在经济竞争中获胜就越多:第二,经济竞争的目标具有扩张性,这是经济竞争的一个突出特征。伴随着经济竞争的激烈进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就会越积越多,促使竞争目标不断增多增大。某一个竞争场中的某种竞争目标,由于竞争的作用,会使竞争目标不断扩散:第三,经济竞争的胜败取决于购买者的“货币投票”。经济竞争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竞争方法取得竞争目标。这种竞争目标是赢得一定的购买者,取得一定的份额。如果众多的购买者自愿将自己的货币投向某种商品,那么这一商品的制造商或中间商就是胜利者。如果没有多少购买者愿意花自己的货币去购买某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制造商或中间商就是失败者。因此,“货币投票”决定经济竞争者的胜负““。而对于经济竞争者,就必须熟悉市场,注重自己的产品,营销方法等等,获得货币数。对于经济竞争,我们也可以进行各种分类。从供销的角度讲,我11"]可以将经济竞争分为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买方竞争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或销售的个人或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与供大于求的程度成正比,供大于求越多,卖方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而这种情况有利于技术进步,商品价格下降,服务质量的优化,对消费者很有利。买方之间的竞争是指对消费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购买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程度的激烈与商品供不应求的程度成正比,当供给不能满足所求时,买方之间的竞争就越厉害。这种情况如果市场不规范,就会导致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在市场上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导致通货膨胀,对需求者十分不利。买卖双方间的竞争.这是一种较平衡的竞争。卖者卖出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买者买进商品,付出货币,取得所需。在供求较平衡时,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最激烈””。2.4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内容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N.E.Porter)等人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可以认为,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这个企业或行业占主导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在经济学界,至今尚无公认的“国际竞争力”的明确定义。有人认为,国际竞争力可以是产品的、企业的、产业的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人认为,在国家层次上谈论“国际竞争力”不适当,因为国12福建农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家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为人民创造较高的并且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这要取决于一国利用各种资源的生产力。《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提出,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则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随后它们又根据最新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于1996年构建了新的国际竞争力指数。美国《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1998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等8个方面,共计381项指标,其中249项是统计指标,其余132项为“软指标”。因此,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定义或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是引用《世界经济论坛》的上述观点。此外,有的学者也提出,农产品竞争力是在交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市场的占有能力,主要由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农产品营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三个方面来决定。此外,生态环境在农产品竞争力形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谓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通过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等方面来体现,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一定程度上说,农产品国际竞争是国家农业比较生产率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组织满足国际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越强,这个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就越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农产品除了在应对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同时,更要走出国门去参与国际竞争。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般认为,是由农产品的价格、质量和信誉三方面的竞争力组成”⋯。由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典型的竞争性市场,因此,从理论上讲,竞争力的关键是农产品的价格。而价格竞争力的实质是单位产品成本的竞争。成本不仅是生产成本,还包括流通成本,通常生产成本是主体。可以说,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农产品竞争力的关福建农林_人学硕二L学位论文键。影响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是科技和生产经营规模。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提高生产经营决策水平,以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益,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量的产品和收益,这样就提高了投入产出比,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科技进步是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也是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前者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后者主要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交易费用。农产品的质量主要包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安全两方面,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WTO形势下,农产品的因际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和质量的双重竞争,而且对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来说,正在转向以质量竞争为主。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基本途径,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二是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控制体系。信誉竞争力是指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市场信誉程度的高低,以及农产品供应者的诚信行为和服务水平。信誉竞争力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有力保征。如果缺乏市场诚信,即使产品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同样会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往往没有或很少有竞争对手,因而具有国际竞争力。农产品新的花色品种和新的精深加工品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构成了农产品的多样性竞争力。此外,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尤其是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可以认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由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信誉竞争力、多样性竞争力和政策竞争力组成。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是在产品差异较小或差异性不重要的生产层次上,通过致力于降低成本的努力取得价格优势:二是在产品差异较大、市场需求各异的生产领域和层次上,通过产品设计创造出较大的或者特殊的效用,取得效用上的优势。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为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14福建农林_:土:=学硕』二学位论文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并以市场需求约束为主。我国己基本上进入小康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对食品多样性的需求。我国加入WTO,加快了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农业面对着强有力的国际竞争。上述三大变化,决定我国农业必须千方百计提高竞争力,尤其是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出口产品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内销产品同样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因为没有国际竞争力就顶不住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国内消费者也不乐意接受。为此,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作为发展效益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核心和主攻方向。3实证分析3.1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分析3.1.1分析方法的选择国内资源成本法(DomesticResourcesCosts简称DRC),DRC方法兼用生产成本数据和贸易数据,并且按照影子价格和机会成本计算生产的成本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策的保护和扭曲作用,可以反映生产经济意义上潜在的比较优势。国内资源成本是指赚取(或节省)一边际单位外汇而从事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要消耗国内资源成本的价值。将外汇用影子汇率换算为本国货币,或将国内资源成本DRC除以影子汇率可得一系数,即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简称DRCC。其计算公式为o⋯:DRCj=生产活动所投入的国内资源机会成本/净外汇赚取(或节省)⋯⋯(1)可写为:∑FsjVsDRCj=——!t————一⋯⋯⋯⋯⋯⋯⋯⋯⋯一⋯⋯⋯⋯⋯⋯⋯⋯⋯⋯⋯⋯·(2)U/一Mj—R{式(2)中:DRCj:j生产活动的国内资源成本Fsj:j生产活动所需第s种生产要素的数量Vs:第S种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uj:j生产活动的产值,以边境价格计算Mj:j生产活动所需的可进口性中间投入,以CIF价格计算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立Rj:j生产活动所需的国外直接生产成本,以机会成本计算S: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种数将DRC除以Vi(影子汇率)则可得到DRCj系数(ORCCj),令DRCCj=DRCj/Vi⋯⋯⋯⋯⋯⋯⋯⋯⋯⋯⋯⋯⋯⋯⋯⋯⋯⋯⋯⋯⋯(3)则DRCC=l时,利益平衡;DRCC<1时,具有比较优势;DRCC>l时,具有比较劣势。国内资源成本从财务分析与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生产成本和贸易数据作为计算的基础,估计结果简明易懂。同时由于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本身没有价值单位,故不受货币单位的限制,可作为国际比较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1)机会成本和影子价格难以确定,用市场价格和官方汇率替代,影响了估计结果的准确性。(2)国际价格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对国际价格变动频繁或幅度较大的农产品其适用期较短。(3)生产活动的技术要素和人为因素难以估计,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估计结果。(4)外部效果难以确定,实际计算中往往假设其为零,因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估计结果的准确性。(5)是一种假定无技术变动情况下的短期分析,只有经常做这种分析才能满足动态决策的需要。但不可否认,目前它仍是人们用于研究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的一种可行的方法”“。3.1.2测算对象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在对福建的农产品进行国内资源成本分析法的比较优势研究时,选择芦柑、乌龙茶、绿茶、西红柿、白莲子5类产品作为分析对象。3.1.3参数处理””国内资源成本包含了许多机会成本的数据,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中国的农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归纳为以下的15项,并提出了划分国内外机会成本的方法。(1)人工费:人工费应等于用工总个数乘以用工作价。(2)畜工费:以实际成本作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畜工用量$单价。(3)机械作业费:扣除油料费与税收作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用时女单价一税收一油料费。福建农林大学硕仁学位论文(4)排灌费:扣除油料费与税收作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用时丰单价一税收一油料费。(5)固定资本成本:固定资本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P*R*T:其中P为资本现值,R为利率,T为作物生长时间;流动资本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利率{时间/2(由于流动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成本的机会的一半,所以计算流动资本机会成本的时间应作为作物生产时间的一半)。(6)肥料费:肥料分为农家肥和化肥。农家肥以直接成本计为机会成本,计入国内成本:化肥相当部分是从国外进口,则应该视进口性投入要素。(7)农药费:与化肥费处理相似。(8)饲料费:与化肥费处理相似。{9)塑料薄膜费:以实际成本扣除税收后计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塑料薄膜费一税收,计入国内成本。(10)燃料动力费:扣除油料费和税收后计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燃料动力费一油料费一税收,计入国内成本。(11)机具修理和购置费:扣除有关税收后计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小农机具修理与购置费一税收,计入国内成本。(12)棚架材料费:扣除有关税收后计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棚架材料费一税收,计入国内成本。(13)油料费:以直接费用减税收后计为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油料费一税收,计入国内成本。(14)种子秧苗费:直接计入国内成本。(15)固定资产折旧:扣除税收后直接计入,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折旧一税收,按成本来源划分国内外成本比例。3.1.4数据来源:(1)农产品国内成本资料来自福建省物价局编纂的《福建省农产品成本资料汇编》,2003--2005年”“。(2)进口性投入要素价格、农产品边境价格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整理得出的数据”“。(3)资金利率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3.1.5福建农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测算福建农林大学硕.L学位论文表l五种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TablelDRCanalysiSonfivekindsofagriCUlturalproductS表1中对芦柑、乌龙茶、绿茶、西红柿和白莲子五种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的计算结果表明:(1)芦柑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三年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变动不大,基本稳定,而且远小于1,说明芦柑具有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2)乌龙茶和绿茶逐渐丧失比较优势,三年的DRCC都为负值。(3)西红柿和白莲子三年的有利程度分别为0.95、0.96、0.98和0.70、0.78、0.77,说明这两种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3.1.6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名义保护率的测算为了对国内资源成本法(DRC方法)分析结果的进一步验证,本文对福建省主要农产品的部分品种的名义保护率(NominalRateofProtection,简称NRP)进行了测算。计算公式“⋯:某种产品NRP=(国内价格一国际市场价格)/国内价格×100%NRP越低,说明该产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缺乏比较优势。为了反映福建省农产品名义保护率变动趋势,这里采用了2002—2004年主要农产品价格资料,计算结果见表。”:稿建农林大学硕L学位论文表2三种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Table2NRPanalysiSOnMandarinOrange、00longtea、Lotus
本文档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诚信走天下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4-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