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举报
开通vip

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视频第一节群体的基本问题一、群体概述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体的定义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

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视频第一节群体的基本问题一、群体概述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体的定义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2、群体的分类(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小型群体 (小组、寝室)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大型群体(阶级、政党)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体的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正式群体 正式确立有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明确目的、统一规范的群体。(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不是由组织确定、没有正式结构,以个人之间的情感、爱好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4)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也叫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改正自己的行为。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职位优越感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信息交流、情感倾诉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1+1>24、群体发展的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结束阶段群体发展的5阶段模型(1)形成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逐步建立起人际关系、确立领导核心(2)震荡阶段。群体成员存在高度的冲突,群体成员对群体施加给他们的约束予以抵制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3)规范化阶段。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了群体开始显出一定的凝聚力。(4)执行任务阶段。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5)终止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面临解散。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工作绩效高高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变革与飞跃中间时间群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容易发生冲突,群体着手界定任务、确定目标。群体运行处于一个平衡阶段第二阶段:群体发展到中期时,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任务目标的紧迫,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变原有方式,面临一场危机。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直到群体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二、群体特征1、群体的规模(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2—7人。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多数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上限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40人。(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究了不适当的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加,但这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体间的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 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 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动。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人数人均效率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n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群体的结构 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群体及其他高效的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体成员的协调配合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 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3)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一般来说,工作组织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各类组织领导群体应为异质结构。(1)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2)知识专业结构。从大中型企业领导群体的角度看,不仅应当有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还应有管理、财会、经济、人事等方面的专家。(3)性格结构。外向型性格与内向型性格的人应有合理搭配。(4)能力结构。各种能力的综合配备领导群体的结构3、群体中的角色 (1)角色的概念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2)群体中的角色分类 任务导向角色——完成目标的中坚力量 发起者:对群体的目标或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信息搜集者: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 信息提供者:从个人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 协调者:把群体内各派成员的活动协调起来 评价者:对建议的逻辑性、现实性做出评价 关系导向角色——群体的润滑油、粘合剂 鼓舞者:表扬、赞同或接受别人的意见 调和者:缓和矛盾、调节冲突 追随者:消极被动地随大流 观察者:置身于群体以外,客观地评价群体的活动 自我导向角色——群体发展的障碍 阻碍者:固执的阻挠群体目标的实现 寻求认同者:努力获取对其个人成就的关注 支配者:驾驭别人,操纵群体的事物 孤立者;与群体保持距离,与其他成员疏远 角色同一性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角色知觉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角色期待有时相互矛盾的,就产生了角色冲突。(3)与角色有关的几个概念角色定位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位置的职责、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一个角色。 案例: 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 用电规则上赫然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 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充满欢笑。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理由是:4、群体规范 (1)与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发横财相比,白用一点电微不足道,工资这么低还完成教学任务就够高尚的了。 (2)这年头人际关系第一,谁也犯不着反对别人,更不能去告状。 (3)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 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夫子,你真是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 (1)群体规范的概念群体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遵循的一些行为准则。 (2)群体规范的类型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如企业的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等。(正式文件)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不成文的)4、群体规范(3)群体规范的形成 成员之间彼此接近、相互模仿、暗示、形成趋同的行为过程 探索阶段: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和了解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标准或业已存在的群体规范体系,彼此之间产生双向的接近和同化,努力寻找其中共同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建立新的群体规范的起点。 形成阶段:不同的行为、价值和观念体系互相融合,通过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某种公认的、可接受的、规范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准。 定型阶段:通过群体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行为观念的交换、归属和服从过程,最终形成对群体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非正式规范形成的过程(1)群体维持功能。群体规范使群体保持鲜明的特性,形成一种内在动力,维持群体的有效运行(2)行为预测功能。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基础,有助于群体的平稳运行(3)评价准则功能。群体规范表现群体最核心的价值观使群体产生“我们是什么样的”意识,使群体成员对群体更加自信(4)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功能。群体成员利用群体规范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价尽量避免有害群体的事件发生。(4)群体规范的功能群体压力的施用与个体对抗 群体成员合理讨论阶段(理智讨论)-理智的压力 说服劝诱阶段(怀柔政策)-情感的压力 攻击阶段(铁腕政策)-舆论压力 心理上的隔离阶段(开除政策)-“暴力”性压力讨论 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 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群体规范的心理机制 群体成员合理讨论阶段(理智讨论)-理智的压力 说服劝诱阶段(怀柔政策)-情感的压力 攻击阶段(铁腕政策)-舆论压力 心理上的隔离阶段(开除政策)-“暴力”性压力第二节群体行为的特征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1、社会助长作用实验 在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N.Triplett)就通过实验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也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 特瑞普里特发现,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在旁边有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1英里,而在与他人骑单车竞赛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2.5英里。社会抑制作用 有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2、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c,1965)提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内驱力(肌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内驱力唤起了个体比较高的兴奋状态,激发了人们发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出现社会助长作用。 内驱力过强,引起个体过高的焦虑水平,使个体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级效水平下降,出现社会抑制作用 当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熟练程度较高时,会发生社会助长效应,否则,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二、社会惰化现象1、社会惰化概念群体间有社会协同效应群体活动的效果不同于个体活动效果之和,协同效应可分为协同正效应和协同负效应。 协同正效应指群体整体的产出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的总和。 协同负效应又叫社会惰化,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2、社会惰化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B.Latane,1979)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 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3、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 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 在群体中的个体,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监督、指导) 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4、克服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 (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 (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3)不要将一个群体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三、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1、从众的概念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在群体压力之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这种现象叫做从众或顺从。 2、阿希的试验(S.Asch,1956)由7人小组对线段长度的知觉判断。xabc单独判断:错误概率<1%实验条件下:错误概率=37%情景因素变量 群体凝聚力 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群体的人际关系 群体惩罚 情景的明朗程度3、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智力因素 自信心 自尊心 社会赞许需要 情绪稳定性 个人的服从性和易受暗示性 个体已有的经验。个人因素变量 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然后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一连七天七夜,都未曾有一只松毛虫吃到松叶。相反,它们一直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直到饥饿劳累而死。 从众心理视频四、服从 1、概念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服从与从众的区别: 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服从包括两个方面: 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2、服从心理的实验 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 米尔格拉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时付给4.5美元的价格招聘到40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在25~50岁之间。 实验者告诉被试: 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 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 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 事实上,经过安排作为学生的是实验者助手。 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 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15V的“轻微”,到450V的“致命”。 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中,每当学生出错,主试就命令教师施与电击,而且要逐步加大强度,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生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若被试表现犹豫,主试则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命令1:请继续 命令2:实验需要你继续 命令3:继续进行是极其必要的 命令4:你别无选择,你必须进行 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300V时,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 当电压增加到315V时,又有4人拒绝服从命令; 电压为330V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 在电压达到345V、360V、375V时,又各有1人拒绝服从命令。 结果:共有14人(占被试的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主试的命令。 另外26名被试(占被试的65%)则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尽管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人们为什么要服从要求 A、耶鲁大学——一所名校 B、实验目的是乎很重要,我要尽力配合 C、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危险 D、我是老师,他是学生;这是运气3、产生服从行为的原因   合法权力。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 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有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4、影响服从的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 (2)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 (3)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五、去个性化1、去个性化的内涵费斯廷格等人(L.Festinger,1952)提出。 在群体中 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 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 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 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 结果导致:人们自制力变得极低,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性化2、去个性化实验 戴纳等(D.Diener,1976) 研究者让一部分儿童被试报告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而让另一部分儿童被试保持匿名状态。 然后设置两种条件,一种是使儿童处于群体状态,第二种是使儿童处于独自状态。 实验室中放着一些糖果和钱币,研究者告诉儿童,当他们离开实验室时,每人只可拿一颗糖果。然后,研究者离开了实验室,隐蔽的观察员观看并记录是否有儿童多拿了糖果和钱币。结果发现,当处于群体中并没有被记录姓名的时候,儿童通常会多拿一些糖果。 1952年,费斯廷格(L.Festinger)、佩皮通(A.Pepitone)和纽康姆(T.Newcomb)进行的去个性化的实验。 主题:两组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 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组; 另一种条件下,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组。 结果表明:去个性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 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其它小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们更喜欢在去个性化的小组里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不是。 个体在匿名状态下: 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于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也就减低了,往往会认为没有人能够对自己有所评价 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压抑的负面行为容易表现出来:攻击、侵犯、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案例:甘肃陇南处置群体事件刑拘30名不法分子直击甘肃陇南事件 原因:武都区部分干部群众,特别是拆迁户担心行政中心搬迁后,其利益受损东江镇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位于武都区新市街的陇南市委上访 过程:群众越聚越多,事态升级,一批闹事者冲击了陇南市委大院。 结果:共有110间房屋、22辆汽车被砸烧,74名武警、民警、记者受伤,市委大院各单位办公设施及其他损失(不含房屋及车辆损失)500余万元。 刑事拘留30名不法分子 去个性化的研究表明: 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适度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是个人维持正常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意识所必需的。 个体在群体中: 匿名性:别人认不出来自己; 责任分散:责任由大家承担: 个人压抑的负面行为容易表现出来:攻击、侵犯、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人人都变得“胆大妄为”。 启示: 组织中强调:责任分工明确和监督 各行各业的人们有一些职业服装(军人要穿军装,警察要穿警服,学生要穿校服,戴校徽)这相当于给每个人贴了个标签。 一名警察穿上警服走在街上,面对歹徒行凶,就很难袖手旁观; 大学生带上校徽,在很多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就有了更多的约束。 如果每个党员都能戴上一块“党徽”,其先锋模范作用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如果不安排值日生,教室里就没有人擦黑板,如果不仅安排了值日生,而且把值日生的名字每天写在黑板上,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六、冷漠行为分析 为什么袖手旁观的事件时有发生 拉特那和达利(1968)实验: 几组学生在一些间房间里填写问卷“讨论城市大学的生活问题”。几分钟后,浓烟开始从入口处进入房间。 结果: 单独在房间里:55%的被试在两分钟之内报告了冒烟的情况。四分钟后75%的被试采取行动 两人和三人在同一房间里:12%的被试报告情况。没有行动冷漠行为产生的原因 责任分散、内疚感分散 预测性焦虑:害怕嘲笑、难堪——帮助行为很可能使你看上去很愚蠢 帮助行为的能力要求 组织中领导的作用——振臂一呼七、群体的内聚力 1、群体内聚力的概念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高内聚力群特特征 喜欢其它的群体成员 具有作为一个群体成员的尊严感 群体能帮助个人达到他单独一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威胁影响。(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4)与外界隔离的群体内聚力强(5)群体态度目标一致性。(6)群体规模。(7)加入群体的难度。(8)以往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群体内聚力强2、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3、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内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生产率的影响。实验的分组情况如下:群体内聚力高低积极消极诱导高内聚力积极诱导高内聚力消极诱导低内聚力积极诱导低内聚力消极诱导生产率工作时间0强凝聚力+积极诱导弱凝聚力+积极诱导弱凝聚力+消极诱导强凝聚力+消极诱导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绩效的关系对照组测量群体内聚力的途径主要有:(1)测量群体内个人间的吸引力;(2)测量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3)测量群体成员表示愿意留在群体内的意向;(4)上述几种途径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家多伊奇(Deutsch)提出一个计算内聚力的公式:群体内聚力=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4、群体内聚力的测量第三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1、群体决策的优点 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的质量。 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2、群体决策的缺点 浪费时间。 从众压力。 少数人控制。 责任不清。案例分析:海上小岛求生 为什么群体决策经常失误 (1)1941年“珍珠港事件”中AdmiralKimmel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导致被偷袭的决策; (2)1950年Truman总统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发动朝鲜战争的决策; (3)1960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入侵古巴的决策; (4)1964-1967年间约翰逊总统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发动越南战争的决策。 (5)2003年布什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 二、群体极化 1、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当群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保守时,群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意见更加保守; 当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将导致意见更倾向于冒险。保守更保守冒险更冒险群体讨论2、群体极化的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第三,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第四,竞争性的群体氛围鼓励冒险。 第五,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高冒险性通常与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文化氛围也使得人们倾向于冒险。1、概念 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群体追求表面一致的压力和群体成员追求一致的期望阻碍了人们独立判断的思考能力.使得不能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作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失败。三、群体思维2、群体思维的表现:(1)服从权力,顺从性思维(2)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施加压力(3)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意见交锋(4)认为弃权就是赞成,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5)相信群体无所不能3、克服群体思维的方法:(1)群体领导应要求参加决策的人尽可能清晰和合乎逻辑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听取和考虑其他人对自己意见的看法,欢迎不同意见。(2)先把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独立思考和提出看法,可以采取匿名或书面的方式提意见。(3)群体决策时,先以小组讨论,充分酝酿,然后把不同意见提交群体讨论。(4)讨论初期,领导应避免表现出对某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偏爱。(5)群体领导可指派一名成员扮演“吹毛求疵”角色参加会议。这个角色可轮流担任,主要是把一些问题作建设性批评。 一、头脑风暴法 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F·Osborn) 特点:鼓励发表创造性意见,避免思维定势和从众,便于收集新创意 实施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的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 2、建议越多越好。不求质量只求数量 3、鼓励观点奇异新颖 4、可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说明四、群体决策的方法 二、德尔菲技术法 兰德公司首先采用 特点: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不确定型技术问题预测 实施原则: 1、确定专家范围 2、发放调查表 3、收回调查表 4、统计调查结果 5、匿名反馈调查结果 6、再次收回调查表 7、多次反复,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特点: 优点:成本低、匿名性、真实性、各类专家意见的综合 缺点:这种方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不适于快速决策三、名义群体法 名义小组:小组成员没有一起讨论、协商或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 特点:(1)讨论之前,每个人先写下自己的看法或观点。(2)每人逐次向群体说明自己的观点,一次一个。(3)群体讨论和评价这些观点。(4)每人对所有观点进行排序。四、电子会议法 是名义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电子会议法的主要优势是:匿名、可靠、迅速。其缺点是:打字快的人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出最好建议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不如面对面沟通所能得到的信息丰富。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W·J·弋登于1944年提出是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弋登发现,当人们看到一件外部事物时,往往会得到启发思考的暗示,即类比思考五、提喻法(类比思考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1)参加讨论的专家,往往也是方案的提出者,如果不讨论方案本身,而讨论方案的前提,能使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2)如果参加讨论的人数较多,意见很杂,有时难以解决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调和折衷的方案,而不是正确方案。分析方案前提则比较容易集中正确意见,从而得出正确方案。(3)由于深追方案的前提,可以对方案的论据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入,从而增加选择方案的把握。 六、方案前提分析法 作业: 1、举例分析说明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结合案例分析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区别
本文档为【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平忠
教育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4-26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