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举报
开通vip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6DG13.723-2003测量系统分析程序2003-04-20发布2003-05-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测量系统分析程序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评价测量系统的适用性,保证满足产品特性的测量需求。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引用文件Q/6DG13.402-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Q/6DG13.722-200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术语和定义MSA:指MeasurementSystems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简称。测量系统:指...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有限公司企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Q/6DG13.723-2003测量系统分析程序2003-04-20发布2003-05-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测量系统分析程序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测量系统的适用性,保证满足产品特性的测量需求。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引用文件Q/6DG13.402-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Q/6DG13.722-200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术语和定义MSA:指MeasurementSystems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简称。测量系统:指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偏倚(准确度):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一个基准值可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如:计量实验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重复性:指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线性:指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盲测:指测量系统分析人员将评价的5—10个零件予以编号,然后要求评价人A用测量仪器将这些已编号的5—10个零件第一次进行依此测量(注意:每个零件的编号不能让评价人知道和看到),同时测量系统分析人员将评价人A第一次所测量的数据和结果记录于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表中,当评价人A第一次将5—10个零件均测量完后,由测量系统分析人员将评价人A已测量完的5—10个零件重新混合,然后要求评价人A用第一次测量过的测量仪器对这些已编号的5—10个零件第二次进行依此测量,同时测量系统分析人员将评价人A第二次所测量的数据和结果记录于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表中,第三次盲测以此类推。职责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制定:计量部门。测量系统分析所需涉及到的产品测量工作和数据的收集:使用单位。数据收集后之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量部门。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之结果评价和审查:项目组。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说明试生产阶段,凡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或顾客要求的测量设备均需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同时包括:新购和更新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用于控制计划中的量具。用于控制计划中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位置移动,并经重新校准用于控制计划中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周期检定不合格,通过修理并经重新校准合格的量具。由计量部门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其精度来确定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操作工和检验员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其它相关量具,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测量系统分析。使用表单编制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计划:N核准YA计量部门根据控制计划和/或顾客要求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确定在控制计划和/或顾客要求中所用到的测量设备需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内容、预计完成时间、负责部门/人员、分析频率、进度要求等,经部门领导核准后由计量室人员和相关部门执行。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课程之培训/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或获得相关证书,方可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工作。本公司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所有分析方法和判定准则应与QS-9000质量体系中的测量系统分析参考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一致,如经顾客批准,也可采用其它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本公司对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目前共有6种(其中:计量型量具研究方法有5种,如: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计数型量具研究方法有1种,如:小样法)。测量设备使用单位负责采集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的数据,及时送计量部门进行MSA分析。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说明A6.6计量部门根据使用单位采集的数据,按使用表单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照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要求,进行MSA分析。重复性极差控制图6.6.1测量系统分析的每种性能分析(指: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D计量型量具研究方法有5种,如:偏倚、重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计数型量具量具极差法分析表研究方法有1种,如:小样法)之具体操作量具稳定性分析报告量具偏倚分析报告和方法由测量系统分析工作人员按7附件之量具线性分析报告规定进行作业。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测量系统N分析结果N判定YYND当判定不合格时,使用单位及时更换相应的测量设备或将该测量设备送计量部门进行修理、校准,然后,计量人员对量具重新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当判定合格时,计量部门将测量分析报告转交项目组审查,最后呈项目组长核准。当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趋近允许接收的下限时,计量室人员应及时将测量系统分析结果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项目组和制造部门。项目组应对测量系统分析能力不足的量具及其适用性重新进行评估,并确定处理对策(包括对已检测的产品的处理意见)。如涉及到测量仪器需进行维修和校正时,由计量部门人员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之规定进行作业。部门领导依据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进行合格/不合格核准。Y评审合格的测量设备方能继续使用。资料保存附件附件:测量系统分析6.11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记录之保存与归档,由相关部门按照Q/6DG13.4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作业。附件: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简称%R&R或%GR&R)确定研究主要变差形态的对象/量具(如:游标卡尺、电子秤、硬度计、千分尺等)工序量具、产品和质量特性;选择使用极差法,均值和极差法中的其中一种方法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分析。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时,必须先对被分析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分析,同时所分析的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之结果必须均受控方可进行被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工作;否则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测量系统不能检查出零件间的变差且不能将其用于过程控制中。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分析:选择2-3个操作员(至少2人)在全然不知情的状况下利用校准合格的量具对随机抽取的5-10个样品进行盲测,每个操作员对同一样品的同一特性在盲测的情况下重复测量2-3次。、被测量的产品由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其进行编号,但这些编号不能让进行测量工作的操作员知道和看到。、让操作员A以随机盲测的顺序测量5-10个样品,等操作员A把5-10个样品第一次测量完后由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其重新混合,再让操作员A以随机盲测的顺序进行第二次测量5-10个样品,第三次随机盲测则以此类推;在操作员A把5-10个样品共2-3次全部测量完后由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其重新混合,然后让操作员B和/或C在不互相看对方的数据下测量这5-10个样品,操作员B和/或C的2-3次随机盲测同操作员A的随机盲测方法。操作员或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所测量的结果记录于“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控制图”上。负责组织此项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的工作人员,依据“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控制图”上的数据和产品质量特性规格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将其分析的结果记录于“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控制图”上。结果分析:、如果所有的极差都受控(即:均在控制限内),那么评价人是一致的,则方可进行下一步骤(即B);如果所有的极差都不受控,那么可能是由于评价人技术,位置误差或仪器的一致性不好所造成,则在进行下一步骤(即:B)之前应先纠正这些特殊原因,并使极差图进入控制中,方可进行下一步骤(即:B)。、如果有一半以上或更多的平均值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该测量系统足以检查出零件间变差,并且该测量系统可以提供控制该过程的有用数据;如果有一半以下的平均值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该测量系统不足以检查出零件间变差,并且不能用于过程控制,同时不能进行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工作。均值和极差法(X-R):选择2-3个操作员(至少2人)在全然不知情的状况下利用校准合格的量具对随机抽取的5-10个样品进行盲测,每个操作员对同一样品的同一特性重复测量2-3次。、被测量的产品由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其进行编号,但这些编号不能让进行测量工作的操作员知道和看到。、让操作员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5-10个样品,然后让操作员B和/或C在不互相看对方的数据下测量这5-10个样品。操作员或进行%R&R测量系统分析的工作人员将所测量的结果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上。负责组织此项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的工作人员,依据“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上的数据和产品质量特性/规格进行计算,并将其记录于“量具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上。结果分析:、当重复性(AV)变差值大于再现性(EV)时,可采取下列措施:a)、增强量具的设计结构。、改善量具的夹紧或被测量产品定位的使用方式(检验点)。、对量具进行维护和保养。、当再现性(E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AV)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再明确订定或修改作业标准,加强操作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和数据读取方式的技能培训。、可能需要采用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以提高操作量具的一致性。c)、量具经维修校准合格后再进行%R&R分析。%R&R接受准则:、%R&R<10%,可接受;、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等因素,决定是否可接受或不可接受;、%R&R>30%,不能接受,必须进行改进。极差法(R):选取两位评价人和5个产品进行分析,每个评价人对每个产品进行盲测一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量具极差法分析表”中(每个操作员应熟悉和了解使用量具的一般操作程序,避免应操作不一致而影响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并评估不同操作员对量具使用的熟练程度。针对重要特性(尤其指有特殊特性符号的)测量所使用量具的精度应是被测量产品公差的1/10(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以避免量具的分辩力不足,而一般特性测量所使用量具的精度应是被测量产品公差的1/5。负责组织此项%R&R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的工作人员,依据“量具极差法分析表”的数据和产品质量特性/规格进行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记录于“量具极差法分析表”上;必要时,可将其作成X-R控制图。、每个被测量产品的极差是评价人A获得的测量结果与评价人B获得的测量结果或评价人C获得的测量结果的绝对差值,然后利用这些极差之和计算出平均极差(R),总测量变差可通过平均极差乘以5.15/d2得到(5.15代表正态分布的99%测量结果)。、当过程变差不易求得时,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中的过程变差可用产品规格公差代替。%R&R接受准则:、%R&R<10%,可接受;、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等因素,决定是否可接受或不可接受;、%R&R>30%,不能接受,必须进行改进。当%R&R某一测量系统的分析结果为不能接受时,应对以前用该量具检测的成品或库存品进行抽查检验,如发现已超出规格要求,必须立即追踪并通知顾客进行妥善处置。稳定性分析法:选取一个样品,并确定其可追溯标准的真值或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从产品中选取一个样品,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并将其作为标准样品,可能需要准备对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低、中、高数值的三个标准样品,对每个样品单独测量并绘控制图,但一般只不需做中间值那一个就可以了。定期(每小时、每天、每周)测量基准样品3-5次,并将其测量的数据记录于“量具稳定性分析报告”中;决定样本容量和频率时,考虑的因素有:校准周期、使用频率、修理次数和使用环境等。将测量值描绘在“X-R控制图”或“X-S控制图”上。.1.8.4计算控制界限,确定每个曲线的控制限并根据控制图对失控或不稳定状态作出判断。.1.8.5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并将其与过程(工序)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否适用;如分析结果显示,测量系统的标准偏差大于过程的标准偏差,则此量具是不可接受的。利用控制图的判定方式来对稳定性的准则进行判定:Ⅰ、不能有点子超出上、下控制限;Ⅱ、连续3点中不能有2点落在A区或A区以外之区域;Ⅲ、连续5点中不能有4点落在B区或B区以外之区域;Ⅳ、不能有连续8点(或更多点)落在控制中心线的同一侧。Ⅴ、不能有连续7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凡呈现不稳定状态(或失控)时,代表量具已经不稳定,必须对量具进行校准或维修,量具维修并经重新校准合格后,应重新对量具进行稳定性分析。偏倚分析法:独立样本法:A、选取一个样品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可从产线中选取一个其测量值落在中心值区域的零件当成标准样品来进行偏倚分析;可能需要建立相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高、中、低三个数值的三个样品并对每个样品用更精密的量具测量10次计算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基准值”。B、由一位操作员(评价人)以常规的方式对每个样品测量10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量具偏倚分析报告”中,然后计算10次读数的平均值,此值即为“观测平均值”。C、计算偏倚:偏倚=观测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6б偏倚偏倚%=----------×100%过程变差D、过程变差无法求得时,可用规格公差代替,这样“偏倚%”的计算公式中分母使用“规格公差”代替。图表法:如果用评价稳定性的X-R控制图或X-б控制图中的数据,也可以用来评价偏倚。A、选取一个样品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可从生产线中选取一个其测量值落在中心值区域的零件当成标准样品来进行偏倚分析;可能需要建立相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高、中、低三个数值的三个样品并对每个样品用更精密的量具测量10次计算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基准值”。B、以X-R控制图或X-б控制图表中的数据计算出X值。C、计算偏倚:偏倚=X—基准值;过程变差=6б偏倚偏倚%=----------×100%过程变差D、过程变差无法求得时,可用规格公差代替,这样“偏倚%”的计算公式中分母使用“规格公差”代替。偏倚接受准则:A、对测量重要特性的系统,偏倚%≤10%时可接受;B、对测量一般特性的系统,偏倚%≤30%时可接受;C、偏倚%>30%时,此测量仪器不可接受。如果偏倚较大,可从以下方法中查找原因:A、标准或基准值有误差,检验校准程序。B、仪器被磨损,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分析上,应制定维护或重新修理的计划。C、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D、测量了错误的特性。E、仪器校准不正确,复查校准方法。F、操作员操作仪器不当,复查检验方法。G、仪器修正计算不正确。线性分析法: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定5个产品,它们的测量值应覆盖量具工作范围。在计量室或工具间用全尺寸检验设备(精密量具)测量每个产品10次,并计算其平均值,然后将其确定为“基准值”,同时确定它们各自所取得的“基准值”是否覆盖了被检量具的工作范围。让一位经常使用该量具的操作员(评价人)对5个产品以盲测的方式按随机抽取顺序分别测量每个产品各10次(或更多次),并将其测量值记录于“量具线性分析报告”中,然后计算各产品的测量平均值,此值即为每个产品的“观察平均值”。计算偏倚平均值:偏倚平均值=观测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6б绘图: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有关参数,然后绘图。方程式:Y=b+ax式中:x=基准值y=偏倚b=截距a=斜率拟合优度=R2∑y∑xy-(∑x-)nyxa=b=∑-a×(∑)∑x2—(∑x)2nnn拟合优度(R2)=[∑xy-(∑x-∑y)]2n线性=斜率×过程变差[∑x2(∑x)2]×[∑y2(∑y)2]nn线性%=(线性/过程变差)×100%线性接受准则:A、对测量重要特性的系统,线性%≤5%可接受。B、对测量一般特性的系统,线性%≤10%可接受。C、线性%>10%时,该测量仪器不可接受。如果线性%值>10%时,可从以下方法中查找原因:A、在工作范围内上限或下限内仪器没有正确校准。B、最小或最大值校准量具的误差。C、磨损的仪器。D、仪器固有的设计特性。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取样:选取20个零件,然后由二位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一般采用盲测方法)二次测量所有零件,并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于“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在选取的20个零件中,一些零件会稍许低于或高于规范限值。判定: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4次测量)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量具。如果不能改进量具,则不能接受,并应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计量部门依年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并将测量分析的结果转交多方论证小组审查,最后呈部门领导核准。当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趋近允收下限时,计量部门工作人员应负责将其以“联络单”的方式通知项目组和制造部门。项目组应对测量系统分析能力不足的量具及其适用性重新进行评估,并确定处理对策(包括对已检测的产品的处理意见)。计量部门领导依据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进行合格/不合格核准,当判定不合格时,计量部门应对量具重新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然后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记录之保存与列管,由相关部门参照《记录控制管理程序》进行作业。
本文档为【测量系统分析程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5188聚宝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8-04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