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亨德尔《哈利路亚》

亨德尔《哈利路亚》

举报
开通vip

亨德尔《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作品简介《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清唱剧最初是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它包括有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间奏曲,过去曾被译为“神曲”或“神剧”,但后来也有很多以世俗内容为题材的作品。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但贯穿着对民族斗争或民族英雄的歌颂。他的音乐以旋律的简朴、流畅,气势的雄伟,音响的明亮,以及对人物、情节的生动描绘而著称。他以歌剧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使咏叹调的性格更多样化、使宣叙...

亨德尔《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作品简介《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清唱剧最初是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它包括有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间奏曲,过去曾被译为“神曲”或“神剧”,但后来也有很多以世俗内容为题材的作品。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但贯穿着对民族斗争或民族英雄的歌颂。他的音乐以旋律的简朴、流畅,气势的雄伟,音响的明亮,以及对人物、情节的生动描绘而著称。他以歌剧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使咏叹调的性格更多样化、使宣叙调的音调更旋律化,并加强了序曲、间奏曲、器乐伴奏的标题性和造型性。尤其对合唱的运用:为了突出表现群众的热烈场面和激昂的情绪,不拘泥于复调音乐,而广泛地运用主调音乐,使两者有机地揉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合唱在清唱剧中的地位。他的这一切努力为清唱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弥赛亚》是“救世主”的意思,歌词选自基督教圣经中的词句,全曲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预言和成就(共二十一曲)第二部:受难和得救(共二十三曲)第三部:复活和荣耀(共十三曲)全部演唱需两个多小时,它以基督降生、受难、死而复活为内容梗概,是亨德尔在1741年处境最困难的时期,只用了两个多月(有的资料称只用了二十多天)创作完成的。首演时并不十分成功,直到1743年在伦敦演出时,才获得极大的声誉。英王亲莅剧场,当唱到《哈利路亚》时,因歌曲的激昂情绪感人肺腑,英王激动地突然起立,全场听众亦随之站起,遂形成直到今天,在国外某些地方仍保留着听众起立听赏《哈利路亚》的传统。从第一次演出起,在亨德尔生前,每年都由他亲自指挥演出一次,这些演出都是为孤儿院募捐的慈善活动。为了保证募捐演出的顺利,在他生前曾禁止出版和随便演唱《弥赛亚》。《哈利路亚》是清唱剧《弥赛亚》中第二部的终曲,意为“赞美神”,是基督教中信徒们赞美上帝时的习惯欢呼语。它虽然是一首宗教歌曲,但因其气势磅礴,富于对崇高理念的赞美和歌颂,而激励着人们的高尚情操,在国外的音乐会上经常作为合唱节目出现,受到听众的欢迎。欣赏提示《哈利路亚》运用了复调与和声紧密结合的发展手法,以及亨德尔作品中所特有的以主、属音为骨架的旋律结构和大跳进行的音乐特色。全曲可分五段及短小的尾声:乐曲为D大调、拍子。开始有三小节的前奏,随即进入由八小节组成的第一段。它以雄伟而富有气势的和声手法写成,唱出了一连串的赞美欢呼声。后四小节(见下例处)将音调提高,使欢呼更加高涨:这一段不但像全曲的引子,而且它的乐汇和动机的节奏,像主导动机一样贯穿全曲,巧妙地被运用在后面的各赋格段中作为对题或插句形式而变化再现。第二段为同一主题材料用不同手法写成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十小节,像赋格段的主题(见下例)和答题(见下例)的形式。它们构成五度的模仿,但又全部用混声齐唱,每句后面是主导动机的变化重复:运用了赋格曲的结构和主调音乐的和声织体,两种手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乐曲的主题清晰响亮、雄壮有力。第二部分是十小节,运用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进行发展而构成的赋格段,主题和答题先后在女高音、男声及两个中声部出现,“哈利路亚”的主导动机错综地穿插其中,造成激昂的声势。第三段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八小节,由和声手法构成:它的节奏和音调进行平稳,旋律前抑后扬,与词意紧密结合,显得异常庄严肃穆。第二部分是十小节的赋格段,主题先在男低音声部出现:答题先后在男高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出现,它们的对题仍以主导动机的节奏变化构成,但又与本段的歌词相统一,音乐由低向高发展,形成步步高涨的声势,进入了第四段。第四段共十八小节,采用了在主旋律下方用伴唱的形式发展而成,伴唱部分用主导动机写成的和声织体构成:主旋律的发展采用向上三次移位模仿的形式,最后达到全曲的最高音,形成全曲的高潮。第五段采用了第三段和第四段的主题,并保持其各自的复调或和声的不同手法,相互交替发展而成,它们交织得天衣无缝,使音乐的高潮持续发展。最后紧接以主导动机构成的五个“哈利路亚”的尾声,使歌曲在赞美声的热烈气氛中结束。清唱剧(Oratorio意)一译“神剧”、“圣剧”。大型声乐套曲体裁的一种。包括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等。十六世纪末起源于罗马,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化妆演出,其后亦有采用世俗题材者。十七世纪中叶始发展为不化妆的音乐会作品,其中合唱处于主要地位,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四季》。现代作曲家常用这种体裁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作者简介亨德尔(Handel,GeorgFrideric1685-1759)德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哈勒城。他自二十七岁起定居英国,对英国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人亦把他看作是自己的音乐家。亨德尔在西欧音乐史中与巴赫占有相等的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影响极大。亨德尔自幼即显示出音乐才能。父亲是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希望儿子学法律而出人头地,因此极力反对亨德尔学音乐。后来由于其管风琴演奏受到当时人们的赞叹,才被允许兼学音乐。以后有人愿意送他去意大利留学,但又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去世后,为尊重长辈意愿,他仍未专门学习音乐。但终因他突出的音乐才能,先后被聘为莫利兹堡教堂的管风琴师和汉堡剧院第二小提琴手。十九岁时创作了他第一部重要作品《圣约翰受难乐》,次年演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于1706年赴意大利,广泛接触了意大利各歌剧流派的音乐并掌握了这种风格。这时期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和歌剧,因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并达到与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相媲美的境地,使人赞赏不止。1712年定居英国,取得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并领导歌剧院的工作,致力于意大利风格的歌剧创作,但他的作品中已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德国音乐的影响。二十年代后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强大和市民阶层对意大利歌剧的反对,他的歌剧事业遭到多次打击。从三十年代起亨德尔才全力转向清唱剧的写作,创作了著名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犹大玛卡贝》、《扫罗》等清唱剧。这些作品都因其符合当时英国民族主义爱国思想的内容而受到欢迎。亨德尔一生中共创作歌剧五十多部,清唱剧三十多部,还有许多大协奏曲和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作品,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亨德尔由于勤奋地创作和操劳,晚年患眼疾,1753年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逝世于伦敦,在临去世的前几天(4月6日)还参加了《弥赛亚》的演奏。
本文档为【亨德尔《哈利路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未若柳絮因风起
多多学习,共同进步
格式:doc
大小:46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英语
上传时间:2020-10-14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