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

举报
开通vip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农学概论一、绪论1.农学: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2.农学的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3.农学的特点:○1系统的复杂性;○2技术的实用性;○3生产的连续性;○4生长的规律性;○5明显的季节性;○6严格的地域性4.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1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
农学概论一、绪论1.农学: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2.农学的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3.农学的特点:○1系统的复杂性;○2技术的实用性;○3生产的连续性;○4生长的规律性;○5明显的季节性;○6严格的地域性4.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1人类生活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的重要来源;○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出口的重要物质;○4农业的基础产业;○5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5.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相参”或“三才”理论为基本精神)和农作物生产技术特征(精耕细作)。6.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因素:○1品种改良;○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3节水技术;○4设施栽培;○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7.我国作物生产概况:我国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归功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与世界作物生产的发展相比,不同的特点:○1作物品种的改良;○2间作、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3作物栽培技术;○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8.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2可持续性目标;○3营养安全目标;○4经济高效目标9.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1建设高产农田;○2改革种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3普及优良品种;○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二、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1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2了解起源地的气候生态情况,分析作物特定的生态适应性,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有助于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2.农作物起源:水稻、小麦、大豆、油菜—中国日本起源中心;玉米、甘蔗、棉花—中美洲墨西哥中心;马铃薯—南美洲中心3.作物生物学特性分类按感温特性喜温作物;耐寒(喜凉)作物按对光周期反应特性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按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C3作物;C4作物;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4.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蛋白质和淀粉比例最符合人类需要(1:6~7)豆类作物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薯芋类作物主要成分为淀粉(大多要求土壤深厚,通透性好,对钾肥需要量大)经济作物纤维作物品质是根据纤维细胞的长度、细度、拉力、强度、弹性、色泽、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来衡量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种子或果实含油量丰富糖料作物含蔗糖多的作物(我国85%食糖来自甘蔗)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其他作物桑、橡胶、香料作物、编制原料作物等饲料及绿肥作物饲料(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和瓜类);绿肥(大多为豆科)药用及调味品作物药用(三七、天麻、人参、黄连等);调味(花椒、胡椒、八角、小茴香)5.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作物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上会发生改变,那些最能适应的变异有机体被保留,由此形成新的类型和品种,产生生活型和生态型的变异。生活型:不同作物相同环境形成相似特征。生态型:同一作物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特征。6.种植业区划的依据: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的相对一致性。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7.种植业分区:○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7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橘区;○8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8.我国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1专用小麦:黄淮海、大兴安岭沿麓主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长江下游主要发展优质弱筋小麦。○2专用玉米:大力发展饲用专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主要区域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3高油大豆: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4棉花:重点发展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主要区域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等地。○5“双低”油菜:提高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苷含量。主要区域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6“双高”甘蔗: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等产区。三、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1.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在农业中的应用:○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所需的温度和日长,分低温长日型(小麦)和高温短日型(水稻);○2从温光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3对栽培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营养生长: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发生、增长过程;生殖生长: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两者关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大部分作物都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再进行生殖生长,营养生长越好,生殖生长就越好。3.种子休眠:作物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正常萌发的现象。休眠原因解除措施种皮厚,透气差机械摩擦、加温或强酸等处理胚未发育完全层积法、变温处理和激素处理等方法后熟作用未完成水浸泡、冲洗、低温等方法4.种子萌发条件:○1适宜温度:三基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加快种子酶促反应,加强吸水,促进气体交换以及物质的运输和转化,加快种子萌发速度;○2充足水分:种皮吸水膨化,有利于气体交换,加强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软化种皮易于胚根、胚芽突破;○3充足氧气:保证有氧呼吸正常进行,提供足够能量。5.种子萌发过程:吸水膨胀→萌动→发芽6.根的主要功能:吸收、输导、支持、合成和储藏;茎的主要功能:支持和运输,次要也有储藏和繁殖功能;叶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一定的吸收作用,少数作物还具有繁殖功能。7.双子叶作物花结构: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禾谷类的花结构:小穗和小花。8.双子叶作物花芽分化过程:花萼形成、花冠和雌雄蕊形成、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形成、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胚囊和花粉粒成熟;禾谷类穗分化过程:生长锥伸长、穗轴节片或枝梗分化、颖花分化、雌雄蕊分化、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形成、花粉粒充实。9.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重量);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10.产量构成的因素:11.产量形成的特点: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麻类、烟草、饲料——收获产品是茎、叶;薯类——薯块);收获种子的作物(禾谷类作物和双子叶作物)12.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各因素很难同步增长);相互补偿(作物具有自动调节和补偿功能,在生育的中后期表现出来)13.生物产量=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光合时间-消耗(呼吸、脱落等)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14.作物产量形成的规律用源、库、流的理论来阐明。源: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库:光合产物储藏库或代谢库,指储藏、利用或消耗有机物的器官;流: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分配。关系:相辅相成。15.作物品质: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分形态指标和理化指标);食用品质: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的特性;营养品质: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工艺品质:指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质量,但又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16.作物品质:糖(蔗糖以液体的形态、淀粉以固体的形态积累于薄壁细胞内);蛋白质(豆类富含,由氨基酸合成);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纤维素(植物体内一种多糖);烟碱(烟草质量重要指标);硫苷;单宁(多酚物质);维生素17.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常规育种与作物品质的改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质;品质优异的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2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大气污染;土壤。○3栽培技术:种植密度和播种期(适当稀植);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灌溉(适当进行补充性灌溉);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适时收获(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四、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光照度:○1形态器官建成和生长发育受光照度的制约;○2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成正比。日照长度:○1作物的发育受日照长度的影响(光周期现象);○2日照长度增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干物质的生产或积累。光谱成分:作物主要利用400~700nm的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紫外光对果实成熟和含糖量有良好作用。2.我国光能资源利用:西部高于东部,高原高于平原,干旱区高于湿润区3.极端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低温危害(冻害:0℃以下低温;冷害:0℃以上低温);高温危害(使呼吸作用加强,物质合成与消耗失调,增强蒸腾作用,破坏体内水分平衡,植物萎蔫,使生长发育受阻,高温也会使作物局部灼伤)4.积温: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5.水的作用: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水分使作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的生态作用。五、作物种植制度1.合理的种植制度:○1是以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为基础,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2是以社会经济资源为条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畜牧业及林、副、渔业的全面发展;○3是以多元多熟种植为途径,协调好种植业内部粮、经、饲、特等作物的关系;○4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为目的,促进作物全面高产稳产,并提高经济效益;○5是以保护并改善资源与环境为前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协调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3.复种:指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意义:扩大播种面积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调节土壤肥力;保持水土;缓解作物争地、争时、争肥矛盾;有利于稳产。4.复种技术:○1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选择适宜的作物组合;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2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改直播为育苗移栽,缩短本田期;套作技术的运用;促进早发早熟的技术;作物晚播技术;地膜覆盖技术)5.单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6.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的种植方式。7.混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8.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9.轮作: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10.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六、作物育种与种子产业1.作物育种: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的理论和技术。2.种子分类:真种子、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七、作物生产技术1.高产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地平整,排水灌溉条件良好,适合机械化作业;有良好的土体结构,上虚下实;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土壤水分特性好,渗水快,保水能力强;土性温暖,稳温性强;土壤微生物多,活性强;适耕期长,耕性好。2.土壤培肥途径:○1增厚活土层;○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3合理轮作,用养结合3.土壤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和表土耕作措施。基本耕作:○1翻耕;○2深松耕;○3旋耕。表土耕作:○1耙地;○2耱地;○3镇压;○4中耕;○5起垄培土。4.翻耕的基本特点:①作业后,地面洁净;②土壤熟化成度增高,有效养分增加;③作业成本高;④土壤有机物质消耗快,降低土壤潜在肥力;⑤翻耕作业既能改造土壤,也能破坏土壤结构;⑥地表裸露、疏松,风蚀、水蚀严重。5.耙地:①耙地时间:收获后(耙茬)、耕翻后。②耙地作用:疏松表土,耙碎土块;破除板结,透气保墒;平整地面,便于机械化作业;耙混肥料;耙碎根茬,消除杂草,覆盖种子。③耙地工具:有圆盘耙、缺口耙、钉齿耙、振动耙。6.种子播种前处理:○1清选(目的:保证用优良种子播种。要求:纯度在98%以上,净度在98%以上。方法:筛选、风选、比重选);○2晒种(时间:在播种前的1—2天进行。好处:促使种子后熟,打破休眠;增强种子的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水分、生长发育一致,提高整齐度;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毒作用。要求:要摊薄层,加快晒种进程;要勤翻,防止暴晒);○3种子消毒(石灰水浸种;药剂浸种;药剂拌种);○4硫酸脱绒;○5种子包衣;○6浸种催芽。7.适时播种(好处):(1)保证种子萌发需要的生态条件;(2)有利于作物一生的生长发育,及时成熟;(3)为后茬作物适时播种创造有利条件,全年增产。播种期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冬播。8.播种期的确定: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播种期内,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种植制度、病虫发生情况等综合考虑。9.合理密植增产原因:○1协调产量构成因素;○2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3保证适宜叶面积。10.合理密植的原则: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气候条件;肥水条件及栽培水平;种植方式及收获目的;地势;病虫草。11.播种量的确定:精确播种量;均匀播种;定苗。播种量=(基本苗数*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1000*1000)12.合理施肥考虑因素:作物需肥特性、收获产品种类、土壤肥力、气候特点、肥料种类和特性。13.肥料种类:○1有机肥;○2无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3微生物肥料。14.施肥技术:○1土壤普查、测试(土壤分析);○2营养诊断(植株分析)。15.施肥量的确定:○1目标产量施肥法;○2肥料效应函数法;○3应用系统工程确定最佳施肥模型。16.施肥方法:基肥、种肥、追肥。17.需水临界期:在作物全生育期中对水分匮缺最敏感、需水最迫切以至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大多数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均在生殖器官发育至开花期。18.灌溉方法: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地下灌溉19.地膜覆盖效应:增温效应、保墒效应、保土效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近地表环境的影响。作用:大幅度提高单产;扩大作物的适种区和提高复种指数;增强抗灾能力;节约灌溉;提高作物产品品质。20.人工控旺技术:深中耕、镇压、晒田、打(割)叶、打顶(摘心)、整枝、提蔓与压蔓。八、植物保护1.害虫防治方法:植物检疫(法规防治)、农业防治(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改变害虫生态环境)、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捕杀,诱杀,阻杀,高温杀虫)。2.病害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3.病害防治方法:植物检疫(法规防治)、农业防治(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颉颃作用,重寄生作用和捕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物理防治(汰除法,热力处理,地面覆盖,高脂膜防病)4.除草剂作用机理: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干扰杂草的蛋白质代谢;破坏杂草体内生长素平衡;抑制植物微管和组织发育。九、作物生产现代化1.作物现代化内容:作物生产手段现代化,提高作物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作物生产技术现代化,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作物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2.现代化: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智能化、安全化,多目标,生产者素质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重视可持续发展 农学概论
本文档为【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一支独秀
本人任教多年,工作认真,善于沟通,教学过硬,多次被学校评为学习标杆。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24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