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GNSS控制网的布设

GNSS控制网的布设

举报
开通vip

GNSS控制网的布设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主要内容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四、GNSS控制网布设五、GNSS控制网测量六、GNSS观测成果检核七、GNSS控制网平差八、GNSS测量技术总结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及意义GNSS北斗北斗GALILEOGLONASSGLONASSGPS1、技术设计(依据是测量任务书和GPS测量规范)2、选点3、埋石4、仪器的检验5、观测6、外业成果的记录和整理7、数据处理8、成果验收和上交资料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程序...

GNSS控制网的布设
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主要内容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四、GNSS控制网布设五、GNSS控制网测量六、GNSS观测成果检核七、GNSS控制网平差八、GNSS测量技术总结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及意义GNSS北斗北斗GALILEOGLONASSGLONASSGPS1、技术设计(依据是测量任务书和GPS测量规范)2、选点3、埋石4、仪器的检验5、观测6、外业成果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整理7、数据处理8、成果验收和上交资料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程序1、测前·立项:目的、范围、点位数量与分布、精度要求、成果内容、时限、经费·技术设计·测绘资料的收集·仪器检定·踏勘、选点埋石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步骤2、测中实地了解测区情况观测期间卫星状态的预报确定作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外业观测(作业模式的确定)内业处理数据传输、转储基线解算质量评估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步骤3、测后结果分析网平差质量评估技术总结成果验收一、GNSS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步骤设计目的为了圆满的完成测量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外业工作效率为了对外业测量成果进行检验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数据成果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¾项目来源项目的来源、性质。即项目由何单位、部门下达、发包,属于何种性质的项目等。¾测区概况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¾工程概况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有无特殊要求等在进行技术设计、实际作业和数据处理中所必须要了解的信息。¾技术依据工程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1.完整的技术设计内容三、技术设计¾现有测绘成果测区内及与测区相关地区的现有测绘成果的情况。¾施测方案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采取的布网方法等。¾作业要求选点埋石要求、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¾观测质量控制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如数据删除率、RMS值、RATIO值、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相邻点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三、技术设计1.完整的技术设计内容¾数据处理方案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对于基线解算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基线解算软件、参与解算的观测值、解算时所使用的卫星星历类型等。对于网平差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网平差处理软件、网平差类型、网平差时的坐标系、基准及投影、起算数据的选取等。¾提交成果要求规定提交成果的类型及形式;若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或行业发布新的技术设计规定,应据之编写。三、技术设计1.完整的技术设计内容2、设计依据测量任务书或测量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书规定了测量任务的范围、目的、精度的密度,提交成果的资料的项目和时间,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GNSS测量规范及规程GNSS测量规范(规程)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或行业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目的是指导规范GNSS测量工作。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GNSS控制网测量规范¾《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GB/T18314-2009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2008¾《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T8016¾《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¾各个部委制定的GPS测量规程与细则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设计依据规范的内容:精度分级网的设计要求选点与埋石的要求仪器设备类型要求检定内容外业观测及记录要求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3、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1)GPS网的等级等级:根据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A、A、B、C、D、E六个等级。等级GPS网的精度指标: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具体形式为::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ppm或10-6)D:相邻点间的距离(km)()22abdσ=+⋅σ三、技术设计a固定误差GPS网的固定误差与比例误差3、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1)GPS网的等级级别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ppm相邻点间平均距离DkmAA≤3≤0.011000A≤5≤0.1300B≤8≤170C≤10≤510~15D≤10≤105~10E≤10≤200.2~5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3、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1)GPS网的等级GPS网中相邻点的距离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坐标年变化率中误差级别水平分量/(mm/a)垂直分量/(mm/a)相对精度地心坐标各分量年平均中误差/mmA231×10−80.5GPS各级控制网精度指标(GB/T18314-2009)级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相邻点间平均距离/km水平分量/mm垂直分量/mmB51050C102020D20405E20403A级GPS控制网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级别用途AA为全球性的坐标框架和地球动力学测量A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等B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1×10-7),建立地方或城市坐标基准框架、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局部形变测量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等C用于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1×10-6),以及建立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等D用于建立四等大地控制网(1×10-5)等E用于中小城市、城镇以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GPS各级控制网用途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4、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¾原因GPS测量得到WGS84坐标系下的基线向量,而通常采用的是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应该首先确定GPS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即GPS网基准设计。0000(1)00ZYZXYXXmYXXXYZYYZZZεεεεεε⎡⎤⎡⎤⎡⎤⎡⎤⎡⎤⎢⎥⎢⎥⎢⎥⎢⎥⎢⎥=+++⎢⎥⎢⎥⎢⎥⎢⎥⎢⎥⎢⎥⎢⎥⎢⎥⎢⎥⎢⎥⎣⎦⎣⎦⎣⎦⎣Δ−−Δ⎦−Δ⎣⎦新旧旧¾GPS网基准分类‰位置基准根据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方位基准常根据给定的起算方位或GPS基线向量确定‰长度基准根据起算点反算边长、EDM测距边长或GPS边长4、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¾注意事项‰若GPS测量成果需要进行坐标转换,应该选择或联测足够多的两坐标系的公共点,一般大于3;‰起算点数目越多,GPS网和原有网的吻合越好,但可能会损失现有GPS网的测量精度,起算点为3~5个时,既能保证坐标系的一致,又可保证GPS网的测量精度;‰起算点在网中应该均匀分布,避免分布在网中的一侧;‰EDM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时,数量在3~5条为宜,但是EDM边的两端点高差不应过大;4、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4、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¾注意事项‰起算方位不宜过多,可以布设在网中的任意位置‰GPS观测得到是大地高,联测水准高程后才能将高程转换为正常高,联测规定为:(1)A、B级网应逐点联测,C级网应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D、E级网可依具体情况联测(2)A、B级网点的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C级网点的测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D、E级网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联测。二、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良好的网形设计良好的网形设计良好的网形设计减少野外选点的工作量为得到高精度成果打基础节省经费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5、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1)GPS网形设计特点由于点间不需要通视,且点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卫星与测站间的几何网形、观测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方法,因此GPS网的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和用途。(2)GPS测量的基本概念¾观测时段(observationsess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¾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5、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¾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tionloop)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同步环各边的坐标差分量之和即为同步环闭合差。¾独立基线GPS控制网中相互之间不能构成检核条件的边,称为独立基线。N台GPS同步观测可得到基线边条数J为:J=N(N−1)/2独立基线为:DJ=N−1(2)GPS测量的基本概念5、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¾独立基线N=2,J=1N=3,J=3N=4,J=6N=5,J=10N=2,DJ=1N=3,DJ=2N=4,DJ=3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2/)2)(1()1(−−=−−=NNNnnbrN23456n1361015nr013610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独立的GPS边和非独立的GPS将构成闭合的多边形环,称为同步闭合环。同步闭合环的最少个数应为5、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接收机数N与GPS边数n和同步闭合环数nr(最少个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¾独立观测环(异步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独立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应满足下表的要求。级别BCDE闭合环或附和路线的边数/条≤6≤6≤8≤10¾重复基线同一条GPS边观测多个时段,可得到多个基线结果。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5、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1)选点原则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GPS基线向量网的设计原则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1)选点原则GPS基线向量网的设计原则(2)提高可靠性的原则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每点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最小异步环边数不大于6。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3)提高精度的原则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建立框架网。最小异步环边数不大于6。GPS基线向量网的设计原则适当引入高精度测距边。若要进行高程拟合,水准点密度要高,分布要均匀,且要将拟合区域包围起来。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时段。选取适当数量的已知点,已知点分布均匀。三、GNSS控制网的网形设计GPS网的布网形式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四、GNSS控制网布设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实际上就是跟踪站)。数据处理通常采用精密星历。优点:精度极高,具有框架基准特性。缺点:需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观测成本很高。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建立GPS跟踪站(AA级网),永久性的的监测网(如用于监测地壳形变、大气物理参数等的永久性监测网络)。四、GNSS控制网布设会战式的布网形式: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在作业时,观测分阶段进行,在同一阶段中,所有的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各自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采用相同方式,进行另一阶段的观测,直至所有点观测完毕。优点:可以较好地消除SA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特高的尺度精度。适用范围:用于布设A、B级网。四、GNSS控制网布设多基准站式的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优点:各个基准站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这些高精度的基线向量可以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另外一方面,其余的进行了同步观测的接收机间除了自身间有基线向量相连外,它们与各个基准站之间也存在有同步观测,因此,也有同步观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获得更强的图形结构。适用范围:C,D。四、GNSS控制网布设多基准站式的布网四、GNSS控制网布设同步图形扩展式GPS网以同步图形的形式连接扩展,构成具有一定数量独立环的布网形式,不同的同步图形间有若干公共点连接,具有测量速度快、方法简单、图形强度较好等优点,是主要的GPS布网形式。可以分为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混连式。点连式相邻两个同步图形只通过一个公共点连接,但图形强度较低,一般不单独使用。B11A1C1A2B22B3C33B4A44四、GNSS控制网布设边连式相邻两个同步图形只通过一条边连接,具有较多的重复基线和独立环,图形条件较强,作业效率较高,被广泛采用。B11A1C123452同步图形扩展式四、GNSS控制网布设网连式相邻两个同步图形通过三个以上的公共点连接,至少需要4台GPS接收机,图形条件很强,成本较高,多用于高精度的控制网。同步图形扩展式四、GNSS控制网布设混连式相邻两个同步图形可能通过点、边、网等形式连接,自检性和可靠性较好,能有效发现粗差,在GPS工程控制网中广采用。常见的有三角形和环形网等布网形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四、GNSS控制网布设三角形网优点:图形几何结构强,具有较多的检核条件,平差后网中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比较均匀。缺点:观测工作量大,一般只有在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时,才单独采用这种图形。四、GNSS控制网布设环形网优点:观测工作量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自检性和可靠性。缺点:非直接观测基线边(或间接边)精度较直接观测边低,相邻点间的基线精度分布不均匀。是大地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图形,通常采用上述两种图形的混合图形。四、GNSS控制网布设星形网优点:观测中只需要两台GPS接收机,作业简单。缺点:几何图形简单,检验和发现粗差能力差。广泛用于工程测量、边界测量、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四、GNSS控制网布设国家GPSA级网于1992年结合国际IGS92会战,由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等单位布测,全网27个点,平均边长约800km。1996年国家测绘局进行了A级网复测,经全网整体平差后,地心坐标精度优于0.1m,点间水平方向的相对精度优于2×10-8,垂直方向优于7×10-8。国家GPSB级网由国家测绘局于1991-1995年布测,包括A级点共818个点。B级网的结构在东部地区为连续网,点位较密集;中部地区为连续网与闭合环结合,点位密度适中;西部地区为闭合环与导线,点位密度较稀疏。B级网60%的点与我国一、二等水准点重合,其余进行了水准连测。B级网点间精度水平方向优于4×10-7,垂直方向优于8×10-7。国家GPSA、B级网概况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框架:框架:ITRF93ITRF93历元:历元:1996.3651996.365精度约为:精度约为:1010--77国家GPSA、B级网点位分布全国GPS一、二级网全国GPS一、二级网于1991-1997年由总参测绘局布测。全网534个点一级网44点,平均边长约800km,于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观测;二级网分6个测区(南海岛礁,东北测区,华北测区,西北测区,华东测区,东南测区,青藏云贵川测区)观测,先后于1992~1997年施测。二级网在一级网基础上布测,平均边长约200km,一、二级网点均进行了水准联测。经平差计算后,一级网的精度约为3×10-8,二级网精度为1×10-7。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框架:框架:ITRF96ITRF96历元:历元:1997.01997.0精度约为:精度约为:3*103*10--88全国GPS一、二级网点位分布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总局、中国科学院等四单位于1998年开始布测主要目的:以地震预报为并兼顾测量需要的监测网,网点的布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板块和地震活跃区附近全网包括基准网点、基本网点和区域网点共1081点。其中基准网点间距1000km左右,为GPS常年连续观测点;基本网点间距约500km,为定期复测点。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基准网基本网区域网点数25561000分布国内板块国内板块地壳运动活跃地区观测连续观测定期复测不定期复测水平精度2.5mm1.8mm垂直精度4.8mm4.9mm基线年变精度1.3mm定轨精度0.5m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框架:框架:ITRF96ITRF96历元:历元:1998.6801998.680精度优于精度优于2mm2mm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点位分布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广州站永兴岛嵩山站鼎新站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CMONOCCMONOCⅡ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中国气象局、教中国气象局、教育育部部5.225.22亿人民币亿人民币2007.122007.12至至2011.122011.12项目类别项目类别共建部门共建部门项目投资项目投资建设时间建设时间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2005年11月启动2006年10月通过立项评估2006年11月批准项目建议书陆态网络,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陆态网络,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GNSS)为)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VLBI)、人卫激光测距)、人卫激光测距((SLRSLR)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InSAR)等空间技术,结)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级地球科学综合观测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级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网络。••基准网基准网••区域网区域网••数据系统数据系统组成部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CMONOCCMONOCⅡⅡ))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及意义GNSS北斗北斗GALILEOGLONASSGLONASSVLBIVLBISLRSLR重力重力水准水准GPSInSARInSAR全国由260个固定连续的GNSS观测站组成。为地壳运动监测、地震预测、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提供连续的基础观测数据。主要进行GPS观测,也可扩充GLONASS、GALILEO和北斗导航系统观测,辅之以环境气象参数和精密重力、精密水准观测,部分站点并置VLBI、SLR。基准网基基准准网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CMONOCCMONOCⅡⅡ))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是对基准网的补充和加密,由2000个GNSS区域站和70个InSAR角反射器站组成。采用定期复测,获得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构造细部特征,用于地震应急监测、军事测绘、灾害性天气监测等。区域网区区域域网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CMONOCCMONOCⅡⅡ))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区域网区区域域网网建立一个开放的、完善的和统一的应用平台,实现与各站点观测设备的通信和监控,以及数据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服务、数据安全等功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CMONOCCMONOCⅡⅡ))数据系统数据系统数据系统全国性的GNSS网简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及意义五、GNSS控制网测量1、外业测量准备¾测区踏勘¾资料收集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项目、测区和测量概述‰作业依据‰技术要求、布网方案‰测区资料、选点埋石、数据处理、保证措施¾设备的准备与人员安排¾观测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拟定¾GPS仪器的选择与检验2、选点要求¾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得高度角不宜超过15°。¾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小于50米。¾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五、GNSS控制网测量五、GNSS控制网测量2、选点要求¾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¾地面基础稳定,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¾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¾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五、GNSS控制网测量3、GPS观测的技术规定控制网等级BCDE卫星截至高度角/(°)101515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4≥4≥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6≥4≥4观测时段数≥3≥2≥1.6≥1.6时段长度≥23h≥4h≥60min≥40min采样间隔/s3010~305~155~15注1: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将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数扣除其间的重复卫星数。注2:观测时段的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注3:观测时段数≥1.6,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站至少观测一时段,其中二次设站点数应不少于GPS网总点数的60%。注4:采用基于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点观测模式时,可连续观测,但观测时间应不低于表中规定的各时段观测时间的和。4、GPS观测过程¾GPS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应进行预热和静置,具体要求按接收机操作手册进行¾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用三脚架安置天线时,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B级GPS测量,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其定向误差应不大于±5°,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按此标记安置仪器;‰天线集成体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没有圆水准气泡的天线,可调整天线基座角螺旋,使在天线互为120°方向上量取的天线高互差小于3mm。五、GNSS控制网测量5.观测作业的要求¾观测组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¾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¾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该严格填写测量手薄;¾开始测量后和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不得离开测站,并且应该随时检查接收卫星状态和测量信息;¾各时段开始和结束时,应记录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¾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相关的控制信息;五、GNSS控制网测量五、GNSS控制网测量¾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进行偏心观测;¾测量过程中,应严防被接收机震动、信号遮挡等事情发生;¾观测过程中,50m内不准使用电台,10米内不准使用对讲机;¾天气冷时,接收机应当适当保暖;天气热时应避免暴晒;¾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以下操作:a)接收机重新启动;b)自测试;c)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d)改变数据采样间隔;e)改变天线位置;f)按动关闭文件或删除文件等功能键;¾经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方可迁站;六、GNSS观测成果检核¾同一时段观测数据的剔除应该剔除观测时间过短、信噪比过大的观测数据,数据剔除率小于10%。¾同步环检测三边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右式条件。其中:σ为由仪器标称精度得到的基线距离中误差。353535XYZWWWσσσ≤≤≤对于四站以上同步观测时段,在处理完各边观测值后,应检查一切可能的三边环闭合差。六、GNSS观测成果检核¾异步环检测异步环各边的坐标差分量之和应满足:333XYZWnWnWnσσσ≤≤≤其中:n为闭合环边数。22233SXYZWWWWnσ=++≤¾重复基线检测重复基线长度较差dS应满足:‹成果检核不合格者,应该根据情况重测一条基线边或一个网七、GNSS控制网平差1、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¾A、B级GPS网基线数据处理应采用高精度数据处理专用软件,C、D、E级GPS网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¾A级GPS网应以IGS站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B级GPS网以A级GPS网点或IGS站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C、D、E级GPS网以A、B级GPS网点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¾各种起算数据应进行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检核。¾所有的起算点应具有适当的数量且分布均匀。2、基线向量解算¾基本要求‰A、B级应采用精密星历。C级及以下可采用广播星历。‰B、C、D、E级网GPS观测值均应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基线解算按同步观测时段进行。按多时段解算时,每个时段需提供一组独立基线向量及其完全的协方差阵;按单基线解算时,须提供每条基线分量及其协方差矩阵。‰B、C级可采用双差解、单差解。D、E级依据基线长度可采用不同的模型。但15km以下应采用双差固定解,15km以上可在双差固定解和浮点解中择优。七、GNSS控制网平差3、A、B级GPS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122212111iinimiCniCCCnnRσσ==⎡⎤−⎢⎥−⎢⎥=⎢⎥⎢⎥⎢⎥⎣⎦∑∑重复性的定义n——同一基线的总观测时段数Ci——一个时段的基线某一分量或边长——该时段i相应于Ci分量的方差Cm——各时段的加权平均值2iCσ¾A、B级GPS网基线处理后应计算基线各分量及边长的重复性,还应对各基线边长、南北分量、东西分量和垂直分量的重复性进行固定误差与比例误差的直线拟合。¾规范中还依据重复性指标对B级网的各量较差、异步环等确定了相应的限差。七、GNSS控制网平差4、网平差¾通常以基线解算结果作为虚拟观测量进行网平差;¾通常应分别进行无约束平差及约束平差;¾A、B级网还应在CGCS2000或ITRF中进行整体平差,并对方差因子及转换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¾C、D、E级网应选择在CGCS2000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三维约束或二维约束平差。平差中可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方位采用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七、GNSS控制网平差1、技术总结¾项目名称、测量目的、施测单位、作业时间和人员情况¾测区范围、位置、地理和人文条件、交通、气象等¾测区已有测量资料的检核、使用情况¾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的选定,作业依据和测量精度要求¾GPS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技术参数、仪器检验情况¾选点埋石的情况、点之记等¾观测情况、补测和重测情况¾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和野外检核¾数据处理方法、平差软件和精度分析¾成果相关问题说明和附表八、GNSS测量技术总结2、成果验收¾测量方案是否符合规定和技术设计要求¾补测、重测和数据剔除是否合理¾数据处理软件是否符合要求,处理项目是否齐全,起算数据是否正确;¾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¾验收报告的质量评定八、GNSS测量技术总结3、上交资料¾测量任务书(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¾点之记、环视图、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选点及埋石资料;¾接收设备、气象及其它仪器的检验资料;¾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及其他记录;¾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¾GPS网展点图;¾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报告。八、GNSS测量技术总结 GNSS GNSS
本文档为【GNSS控制网的布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云峰
人民教师
格式:pdf
大小:4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8-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