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句研究的启示_邢福义先生_汉语复句研究_评介

复句研究的启示_邢福义先生_汉语复句研究_评介

举报
开通vip

复句研究的启示_邢福义先生_汉语复句研究_评介收稿日期:2001204228作者简介:李向农(1955—),男,湖北鄂州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语言理论研究。第40卷第5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9月Vol.40 No.5Journalof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Sept. 2001复句研究的启示——邢福义先生《汉语复句研究》评介李向农(华中师范大学...

复句研究的启示_邢福义先生_汉语复句研究_评介
收稿日期:2001204228作者简介:李向农(1955—),男,湖北鄂州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语言理论研究。第40卷第5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9月Vol.40 No.5Journalof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Sept. 2001复句研究的启示——邢福义先生《汉语复句研究》评介李向农(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湖北武汉430079)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22456(2001)0520140203  新世纪伊始,邢福义先生又推出一部学术专著《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全书近50万字,计五编四十九章,涉及七十多个复句格式,堪称我国语言学史上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复句的第一部鸿篇巨制。这部巨著是邢先生二十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奉献给现代汉语科学研究事业的又一丰硕成果。了解他如何进行汉语复句研究,可以获得颇多启示。一、矢志不移,锲而不舍,二十年坚守“根据地”在《语法问题发掘集·序》中,邢福义先生说:“‘发掘’,要有立足点,要有‘根据地’。我给自己提了一条要求: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课题,以此作为发掘问题的立足点,作为钻研问题的根据地,不能东开一枪,西放一炮,老打游击。”从1977年发表《略论复句与推理》(《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到1999年,历经二十多年,共发表了有关复句研究的书文41篇(部),先后承担国家“七五”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复句研究”(1985);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博士点项目“现代汉语复句的深入研究”(1992);国家汉办项目“现代汉语复句规律研究”(1996);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现代汉语复句系统和复句句式”(1997)。吴启主先生曾作出评价:“国内外还很少有人像邢福义那样十数年来一直专注于复句研究,似乎也还没有哪位学者在复句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1]我作为邢福义先生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开门弟子,在有幸受业时,邢先生就谆谆教诲我们,在学问上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要当“流寇”。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邢老师一再强调要重视语言事实,要让事实说话,具体而言就是在例举书证的时候一定要注明出处。邢老师在这方面一直是身体力行。我仔细地作了统计,《汉语复句研究》全书带有顺序号的例句(绝大多数为书证),总数达到2282个,分别取自国家领导人选集,著名短中长篇小说,初高中语文课本,70年代至今的有代表性的文学期刊,所引用的每一个书证都详细注明了出处,如“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3年第2期63页”,最近的书证是“万方《空镜子》,《小说月报》2000年第2期7页”,还有“赵安平《我一定要活下去》,《健康时报》2000年2月3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书第500页“第五编复句问题面面观”第一章的引言中还特别有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本章例句出处的注明,跟全书的体例略有不同。这是因为,本章的前身曾在《中国语文》上发表,当时为了节省篇幅,删去了具体的出处,现在已无法一一补全。”这种不厌其烦、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作风,这种实事求是、决不虚妄的思想境界,这种案前灯下的艰难辛苦、呕心沥血,真乃平常人所不敢为,非大学者所不能为也。在当今学术界“跟风”、“抢滩”比较盛行的时候,作为后学、尤其是青年语言学工作者,我觉得尤其应该以邢福义先生作为榜样,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阵地,打阵地战而不是游击战,这样才能以坚实的基础、扎实的功底取得切实的成绩。二、深入发掘,辩证观察,致力于揭示内在规律在复句的分类上,长期以来,主要沿袭联合、偏正两分的路子,又由于句法观念上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因,表现出明显的重单句轻复句的倾向,研究难以全面、深透。正如龚千炎先生所言:“复句的研究,不管有无关联词语,都不能只是‘并列、递进、因果、假设、选择、转折’等泛泛而论,而是必须像邢福义同志那样,深入揭示这些句式之间的种种细微语义关系以及表义中心。”[2]邢福义先生追求“五重视”:一是重视语法事实的发掘;二是重视逻辑基础的考察;三是重视“语表-语里-语值”的三角验证;四是重视句法格局对语词运用的制约;五是重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贯彻“吃透两头,留下中间;一点突破,由此及彼;立足事实,提升理论”的复句观,采用三分系统勾描“因果·并列·转折”三大类复句,这三大块由于在“语表-语里”上存在规定性,因此便于验证;这三大类的规定性又决定了041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性,其间的类统属和类跨属关系便于形成系统;这三大类的划分,有利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三类标志之间的复现现象,便于解释事实。而二分法缺乏形式依据,既解释不清事实,又跟标志相冲突。三分系统作为宏观分类,还需要微观分析作为印证。《汉语复句研究》以三编共二十七章的篇幅全面系统地描写了广义因果与有牵连的句式,广义并列与有牵连的句式,广义转折与有牵连的句式。即便是一般认为比较简单的并列复句,也区分出“既p,又q”及相关句式,“p,接着q”及相关句式,“不但p,而且q”及相关句式,“(或者)p,或者q”及相关句式,“要么p,要么q”句式,前加特定形式词的“一p,就q”句式和关系词“一边”的配对与单用,统共七大类二十多个小类,如“既p,又q”、“既p,也q”、“又p,又q”、“也p,也q”、“一边p,一边q”、“一面p,一面q”和“一方面p,一方面q”,观察入微,描写入微,分析入微,荦荦大端,详尽周密,令人叹为观止。更令人信服的是,邢福义先生并不止于细致周密的观察、描写和分析,更致力于理论上的提升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上的探索。历来研究复句都十分重视关系词,将其视为复句类型的标志。对于复句关系词语的作用,邢福义先生主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去考察,从动态的角度看,对于隐性的逻辑基础来说,关系词语的作用有四种:显示、选示、转化、强化,这种动态的过程最终形成静态的结果,即用确定的关系词语构成复句格式标明某种复句语义。“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如让步句就可分为实让、虚让、总让、忍让四种。此外,邢福义先生深入发掘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之间的制约和反制约的联系。就制约的走向说:复句格式反映复句语义关系,制约于复句语义关系,其中表现为虚和实,顺和逆,反映了复句格式所规定的关系跟客观存在的关系之间的微妙联系;就反制约的走向说,复句格式标明复句语义关系,反制约于复句语义关系。而某些关系标志具有跨类表现,既可以是跨大类标志复现,如并列类+转折类,因果类+转折类,因果类+并列类;也可以是跨小类标志复现,如假设+因果,并列+递进,让步+转折。如“因果类+并列类”的情况:张老师一上课,学生就提前到教室抢座位。张老师一上车,就有人给他递了一个条子。同样运用了关系词“一⋯⋯就”,但前者表示的是条件(因果类)关系,后者表现的是先后相继的并列类关系。这种独到的研究一直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誉。徐枢先生评价说:“邢福义先生关于复句的研究,在精细入微这一点上,大大超过了前人。”[3]邵敬敏等《评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也指出:“邢福义对理论的概括不仅表现在宏观指导上,还表现在一些具体专题上。最典型的是关于复句的研究。⋯⋯这种充满辩证观点的制约与反制约的认识,是作者对复句进行多年深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理论上的飞跃。”[3]韩国延世大学许壁先生的专著《中国语法学史》[4]有专节介绍邢福义先生的语法研究,重点介绍复句研究。三、匠心独运,另辟蹊径,逻辑学与语言学的成功结合在现代汉语复句研究上,已有学人试图从语言与逻辑的结合上着手,但受二值逻辑以二肢复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复合命题联言、假言、选言的局限,通常是失之于简,不可能深入揭示掩藏在纷繁复杂的自然语言中的内在规律;而一般的语法研究,如果只是寻章摘句,又可能流入罗列铺陈,失之于繁,不得要领。邢福义先生有着深厚的逻辑学功底,对于他在语言与逻辑结合上所作出的贡献,这里摘引国内学术界知名学者的评价来加以说明。胡明扬先生指出:“就汉语而言,复句的语义逻辑研究在目前也许有更大的实用价值。邢福义这些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令人瞩目。”[5]于根元先生《在探索中前进》一文专章“请逻辑学来帮忙”中指出:邢福义先生运用形式逻辑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做法是“归演结合,表里结合,求同察异”。“归演结合”,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归纳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演绎和推导并以此检验所得的结论,然后修改补充。“表里结合”,是从表——语法格式入手,考察里——逻辑基础,并且观察里——逻辑基础的差异跟表——某一语法格式不同变换方式之间的联系,以求更准确、更细密地揭示出语法规律。“求同”是寻求共性,建立大类,“察异”是考察个性,建立小类。《汉语复句研究》在讨论“只要p,就q”和“如果p,就q”两个句式时,指出从逻辑上看,它们具有共性,都表示假言判断,或称条件判断,然而语法分析不同于逻辑分析,认为复句的分类完全是逻辑上的分类,这是片面的观点。只有把逻辑关系和语言关系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从语法的角度对复句关系作出恰当合理的解释。邢福义先生从语言运用上进行分析,指出二者的区别之一是语意表达上重点不同,“如果⋯⋯就⋯⋯”在“纯粹假设”或“内心假设”的场合,“如果”不能换用“只要”;而“只要⋯⋯就⋯⋯”则重在表明提出了某种特定要求,换用“如果”,条件语气会相应减弱或消失。区别之二是正反推论中用法有别,“如果⋯⋯就⋯⋯”可以用于正反两面同时推论,而“只要⋯⋯就⋯⋯”常见的情况是从两面中选择一面为条件,然后以另一面为假设,起补充作用,借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周全。例如:如果他有这本书,他一定借给你;如果他没有这本书,他也会帮你借的。※只要他有这本书,他一定借给你;只要他没有这本书,他也会帮你借的。而改成“只要他有这本书,他一定借给你;如果他没有这本书,他也会帮你借的。”就很畅达了。先说“只要⋯⋯就⋯⋯”,重在条件,突出了需要着重强调的一面;后说“如果⋯⋯就⋯⋯”,重在假设,从另一方面补充了需要说明的意思。区别之三是某些格式不能相互转换。“如果⋯⋯就⋯⋯”的使用范围,比“只要⋯⋯就⋯⋯”的使用范围要大。141“如果说⋯⋯(那么)(就)⋯⋯”的格式,不能说成“只要说⋯⋯(那么)(就)⋯⋯”;“如果p,(那么)q呢?”可以简省为“如果p呢?”,但不管是完全式还是简省式,其中的“如果”都不能换成“只要”。不仅如此,邢福义先生还在“广义转折与有牵连的句式”中,进一步分析了“如果p,那么q”的相关句式“如果说p,那么q”以及加入转折词“却”构成的“如果说p,那么却q”句式,指出“如果说p,那么q”其实可以分为比较性的和解注性的两类,而解注性的不具备转折的逻辑基础,不能加入转折词“却”,比较性的“如果说p,那么q”又可分为相对性的比较和类同性的比较,前者可以加入“却”,后者不能;相对性比较的“如果说p,那么q”又表现为相对的事情分处两端,彼此对立和相对的事情处于不同等级,彼此有差距;但有对立、有差距都能形成矛盾,因而都具备转折的逻辑基础,只要有强调的必要,都可以加入转折词“却”。这一结论,还纠正了一般教科书上说的,用“如果”引出的假设复句之中不能用转折词,否则就是病句的错误。举凡此类既立足于逻辑基础,又佐证以语法事实的周密精微、令人信服的分析,在《汉语复句研究》中比比皆是。对此,邵敬敏先生在《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指出:“邢福义的研究强项是复句,他非常重视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注意这种逻辑关系的微妙变化所引起的在语法形式或语法意义表达上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开拓,在词类、句式、句型、语法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他的研究风格是扎实、细腻、新鲜,常常以小见大,发人深思。”[6]逻辑学家、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李先火昆先生也大加称赞:“这里我特别推崇邢福义同志的语言研究工作。⋯⋯邢福义同志是专门研究过逻辑学并写过逻辑学著作的,因此在他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过程有意或无形中就使用了逻辑方法。如在《语法问题探讨集》中的《试论“A,否则B”句式》、《“但”类词对几种复句的转化作用》、《“但”类词和“无论p,都q”句式》、《“越X,越Y”句式》、《“如果⋯⋯就⋯⋯”和“只要⋯⋯就⋯⋯”》、《“要不是p就q”句式及其修辞作用》,以及《语法问题发掘集》中的《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反递句式》、《前加特定形式词的“一X,就Y”句式》、《转折词和“如果说p,那么q”句式》、《现代汉语的“要么p,要么q”句式》、《“与其p,不如q”择优推断句式》、《现代汉语的“即使”实言句》、《让步句的考察》等等,都体现出作者对复合命题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而且,他并未受逻辑联结词单纯从‘真、假’二值来分析语义特征的局限,而是找出自然语言中各种联结词之间的细微的语义差别,这又反过来丰富了逻辑学,这正是语言逻辑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邢福义同志的‘表-里-值’三角的分析,一方面是其长期对语言分析的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包含他对广义逻辑学即现代符号学的掌握。由此可见,邢福义同志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跟他掌握逻辑科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联系,而且,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进行逻辑语言学的探索。”[7]邢福义先生在《汉语复句研究》自序的末尾有这样一段话:这本书,总算为自己的复句研究打了个句号,但是,句号只意味过去,却不代表终结。句号放大是个0。往前又是0起点!愿邢福义先生在他毕生钟爱的汉语语言学事业上再铸辉煌![参考文献][1] 吴启主.邢福义复句研究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5).[2] 龚干炎.中国语法学史稿[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3] 回顾与展望——试谈80年代和90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4] 许壁.中国语法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5月,高丽印刷,朝文本.[5] 胡明扬.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1,(2).[6] 邵敬敏.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4).[7] 李先火昆.论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J].湖北大学学报,1994,(5).[责任编辑] 叶 木(上接第133页)Whatis“Children’sTheoryofMind”?XIONGZhe2hong(DepartmentofPsychology,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Centeringaroundthenatureof“Children’sTheoryofMind”,thispapermakesananalysisonthekeyconceptsinthedevelopmentalresearchforchildren’stheoryofmind,especiallysomegen2eral“conceptualconfusion”problemsincurrentinvestigations.Thepaperdemonstratesthataclearunderstandingoftheconceptualbasisonchildren’stheoryofmindisthemethodologicalpremisetopromoteanddeepenthedevelopmentalresearch.Keywords:children’stheoryofmind;folkpsychology;mentalrepresentation;metarepresentation;domain2generality;domain2specificity241
本文档为【复句研究的启示_邢福义先生_汉语复句研究_评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69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03
浏览量:161